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蒙蒙细雨》教案.docx

上传人:马菲菲 文档编号:14744822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蒙蒙细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蒙蒙细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蒙蒙细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蒙蒙细雨》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蒙蒙细雨教案 蒙蒙细雨课文原文 迎着蒙蒙细雨,我漫步在雪山下。 田野,湿漉漉的,翠绿的麦苗儿,捧着水珠;鲜红的花瓣上,滚动着水珠;鹅黄色的柳枝上,挂着串串水珠;上学少女的必辫上,也戴着亮晶晶的水珠儿。举目望去,春雨中的藏族山村,像一个缀满珍珠宝石的童话世界! 突然,噗的一声,一只金色的云雀,抖落翅膀上的水滴,飞过田野,飞向山坡下的小学校。待我来到学校教室前面,那云雀又抖着亮晶晶的翅膀,飞过绿色的田野,融入蓝色的天幕中,只有那一串清脆的叫声,留在我的耳旁。我仔细分辨着,这云雀的鸣叫声,分明是在欢呼:“春雨春雨,春雨春雨” 迎着蒙蒙细雨,我转过身来,透过玻璃窗,向屋子里望去:啊

2、!书声琅琅的教室里,不也在下着一场融融春雨吗?那辛勤的藏族教师,正在播洒着科学文化的雨露;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儿,美过那雨雾中的桃花,清脆的读书声,赛过那云雀的歌声。 透过教室的窗口,我眺望到未来的雪山之春。 蒙蒙细雨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本课中的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略藏族山村初春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领略藏族山村初春的美丽景色,体会文中蕴涵的情感。 教具准备:课前自制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时数:本课教学用2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

3、激趣,导入新课 春天,是万物复苏,作物生长的季节;春天,更是孩子们沐浴科学雨露的大好时光,老师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默默无闻地奉献,留下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蒙蒙细雨这篇课文,看看藏族的孩子们是如何学习的。 二看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课件 指导同学们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画、思考。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干什么? (3)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2、学生回答后,老师补充 (在雪山脚下的一座小学校里,一位藏族老师正认真给孩子们讲课) 3、总结看图方法 (1)老师叙述:怎样观察一幅图画呢?首先按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的内容,其次抓住重点内容进

4、行观察。 (2)同桌讨论:怎样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从主要画面到次要画面或从次要画面到主要画面。) 三、对照图画,自学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画出文中的生字。 2、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文中的句子。 3、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四、字词探究,积累词语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2、小组讨论哪些字音应注意 重点指导:藏 蒙 翅 脆 等生字的读音。 3、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书写:瓣 辨 翅 滴 露 4、词语解释 漫步:没有目的而又悠闲地走。 天幕:笼罩大地的天空。 分辨:辨别。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眺望:从高外向远处看。 五、看图理解课文 1、请同

5、学们找出直接描写图画的自然段。(第4自然段) 2、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用“ ”画出直接描写图画的句子。 3、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找出来的句子。 六、课堂小结 这位辛勤的藏族女教师是如何播洒科学文化的雨露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 二、有感情地朗读,深入体会情感。 1、读读、画画重点词句,探究沐浴着蒙蒙细雨的藏族美景。 (1)自由快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画出描写自然界春雨的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觉。 (3)交流学习心得。 “田野、湿漉漉的,翠绿的麦苗儿,捧着水珠,鲜红的花瓣上,滚动着水珠;鹅黄色的柳枝上挂

6、着串串水珠,上学少女的辫发上,也戴着亮晶晶的水珠儿。“这此句子,我们可以体会到沐浴着春雨的自然界的美景。 (4)再读这些名子,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 从“捧着”“滚动着”“挂着”“藏着”这些词可以看出,用词十分准确、恰当。 (5)理解重点句(课件出示) “举目望去,春雨中的藏族山村,像一个缀满珍珠宝石的童话世界。” 这句话把藏族山村比作什么? (比作一个缀满珍珠宝石的童话世界) 作者为什么把春雨中的藏族山村比作一个缀满珍珠宝石的童话世界? (因为春雨中的麦苗儿,捧着水珠,鲜红的花瓣上滚动着水珠,鹅黄色的柳枝上,挂着水珠,少女的发辫上藏着水珠儿,这些水珠就像无数的珍珠宝石,构成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

7、) (6)小结 春雨中的藏族美丽而又神奇,我们一时说不尽,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 2、朗读训练 自由读,齐读,启发学生读出美感,读出赞美之情, 三、品读感悟,了解教室里的春雨 1、再出示课件,想象图中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 3、课件出示句子 “啊!书声琅琅的教室里,不也在下着一场融融的春雨吗?“ (1)学生齐读 (2)指名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教师指导理解 藏族女教师给孩子们上课,传播着科学文化知识,想像是春雨一样滋润着春天的万物,这场春雨,就是科学文化知识,是一场人们难以察觉的雨,而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美过那雨雾中的桃花,孩子们清脆的读书声,赛过那云雀的歌声

8、。 4、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第4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春雨中的藏族山村,不仅景色美,人更美,你们体会到了吗? 板书设计 3、蒙蒙细雨 未来的雪山春意盎然 蒙蒙细雨 田野湿漉漉 山村像童话世界 云雀翻飞欢叫 教室书声琅琅 蒙蒙细雨教学反思 蒙蒙细雨这是一篇很简单的文章,通过“妈妈”不顾自己身体冒雨回家为许小燕拿蓝制服这件事,赞美了妈妈像春雨滋润大地一样无私奉献精神。但在具体教学中,我让学生朗读对话,从妈妈的语言和行动中,分析妈妈的品质。学生概括妈妈是一个守信用的人,关心学生的人,对工作负责的人,看来大部分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理解了,但仍有少部分还没有深入理解课文,怎样让学生对课文有新的理解,

9、让他们自己去领会这一点呢?我决定抓住句子的朗读和采用不同的句式把意思表达得更准确来进行教学。 首先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随后让学生概括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我进一步让学生讨论:你觉得妈妈是怎样一位老师?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而找出文中最有代表性的句子:“忘了就忘了呗!再说,还下着雨!”妈妈斜了我一眼:“答应了的事,妈妈不能失信。再说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怎么参加演出呢?”这两句话我重点放在了朗读分析上。通常你们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撅起嘴的?撅着嘴说明这时的我怎样了?有学生说:生气、不高兴、嫉妒除了这些还有吗?学生无言以答。你从这个斜字当中还读除了什么?学生回答是:妈妈对我的想法不赞同、不满、

10、心中只有学生。通过这两句的朗读分析后学生掌 握得很好。最后我让学生动手写写:面对这样一位母亲,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写得很感人。我并让学生大声读出自己的感受。 课后,我觉得有许多不足处:一个是我放不开,只把学生往我的教案中走,如:“撅着嘴”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都答得很好了,而我仍要将他们引入导我预设的“埋怨”、“责备”这个语气中来。第二个是由于基础薄弱学生在朗读存在很大问题,因为语文的教学必须把握文章,注重朗读,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这是我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第三个是这两个句子我还分析得不透彻。如:“应了的事,妈妈不能失信。再说,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怎么参加演出呢?”分析这句话中的两个理由:一个是妈妈要做一个讲信用的人,一个是妈妈对许小燕无私的爱。用了“再说”,把“妈妈对许小燕无私的爱”这个理由后置,目的是什么?这个句子应小学生感悟到妈妈更看重“对许小燕无私的爱”这个理由。结论是:假如妈妈不守信,是对自己名声的沾污,也就是对自己造成伤害,也就是对别人的伤害。同样是伤害,只是对象不同,妈妈宁可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学生,这以说明妈妈是一个把学生的爱放在首位的老师,也就是在妈妈的优秀品质中,无私奉献更令人赞美敬佩。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懂得了丰富教材的内涵,挖掘教学的深度,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