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好看的幼儿园墙面 谈班级文化的建构.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4835461 上传时间:2022-02-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好看的幼儿园墙面 谈班级文化的建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简单好看的幼儿园墙面 谈班级文化的建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简单好看的幼儿园墙面 谈班级文化的建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单好看的幼儿园墙面 谈班级文化的建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好看的幼儿园墙面 谈班级文化的建构.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简单好看的幼儿园墙面 谈班级文化的建构 没有脚,能走;没有翅膀,能飞。这就是文化。文化“飞”进了班级,“走”进了每一个同学的心里,于是,我们严肃而又亲切地称其为班级文化。 文化是一个故事。班级文化是班级里发生的一个个故事。熟悉文化,争论班级文化建设,不妨从叙述一个个故事开头。当我们叙述并给故事命名的时候,班级文化建设已悄然绽开。 把文化、班级文化当作故事,无非是我们对文化的一种理解,也无非是我们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深情召唤和期盼:文化就在同学们的你我之间,文化布满亲和力和暖和感;班级文化里有着童年的欢乐,有着青春的味道。是的,文化、班级文化不应是虚空飘渺的,而应

2、那么详细那么实在地存活在我们中间;不应是深不行测的,而应那么直白那么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当然也不应是板着面孔的那样“一本正经”,它应当亲切,应当生动,应当丰富。必需指出的是,班级故事的仆人公应当是同学自己。同学不只是班级故事的读者、倾听者、叙述者,更为重要的,同学是故事的主语,是故事的仆人,同学是班级文化的建构者。争论班级文化建设,离开人,尤其是离开同学必定是空谈,而且就免谈。道理简洁不过:文化的实质是人化。所谓文化是人化,既指以文化人,更指人制造文化,最终文化成为人的精神家园。或许这正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与终极意义。就是这简洁不过的道理,并不是大家都知道,都理解,都能精确把握与真正实行

3、的。比如班级活动。经常被邀去观摩和考察班会。为了体现同学的主体性,班会的一般模式是,同学自己主持,一男生一女生,当然形象和一般话都是班里精彩的。在主持人的主持词的引导下,一个一个板块地绽开,像是背书似的,一段接一段说,一个接一个地讲,连过渡语都是预定的;像是表演似的,谁朗诵,谁唱歌,谁舞蹈,谁写字,谁画画;谈感想、体会,事先也作了周密的布置和严格的支配;最终班主任出场,确定一番、表扬一番、鼓舞一番。的确,整个班会都是同学在自己主持,在自己汇报,在自己评说、自己总结。但是,这种事先排练过几次的、然后天衣无缝的表演,是真正以同学为主体吗?这样的活动,除了熬炼同学的背诵力量和遵守程序和纪律外,同学哪

4、有制造性可言,又有什么真实的体会和真实的领悟?或许,这也是一种班级文化,但决不是我们所期盼所追求的文化,相反,正是这种刻板的训练,同学创新的意识、闪光的灵感、才智的火花被压挤,甚至被扼杀。主体是人,但人不肯定是主体,只有当人成为活动的发起者、参加者的时候,只有当人在活动中心灵是开放的、自由的时候,他才会真正成为主体,他才会有制造性,也才会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生成。换个角度说,班级文化在心灵自由的土壤里生成,也是为进一步解放同学服务的。观摩这样的班会,心里总不是味道,有对循规蹈矩同学的怜悯,也有对这种虚假表演的一种抵触和反感。一次,在班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恳求会议主持人让我主持一会儿。上台后,我向大

5、家出了一个题目,并说明题目的意思和对大家的要求,让大家预备五分钟,相互间争论争论,然后把舞台交给了同学。没想到,同学的思维如此活跃,见解如此精彩,应答如此灵敏,现场的生成力如此之强。我们一次又一次鼓掌,表达我们对同学由衷的敬意。不是我出的题目好,不是我主持得好,而是给了同学一个机会,给了他们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事实一次次告知大家,同学就是一种可能性,正由于此,训练才会“一切皆有可能”。同学自己的活动,即使还有那么一点不流畅,语句不那么完整、规范,甚至还有一点“小纰漏”,这些又何妨呢?这才是同学的本色,这才是班级文化的本色。让同学去制造班级文化吧,让班级文化进一步解放同学吧。类似班会的,还有综合

6、活动汇报、小岗位的设置、墙上光荣榜的布置等。由此,我自然想起,班会、班级活动,是同学的班级生活。这样的班级生活召唤着个体主体性的诞生,也召唤着个体公共交往精神的发育,培育着同学的自主精神,又摆脱着个人形式和自我竞争力的表现,因而,这是一种公共生活。无论是班级认知生活,还是班级.生活,抑或班级精神生活(卜玉华,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江苏训练出版社,2021.11,164-193),都是在努力通过公共生活去建设班级文化。在任何时候,班级生活是班级同学自己编织的,而不是老师所能替代或规定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同学共同制造的,而不是老师个人支撑或灌输的。用这样的理念,观看一下当今的班级文化建设,是不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和改进呢?想象一下,在这样的班级生活和班级文化中,诞生的故事该有多精彩啊!责任编辑/赵煦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