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釉提梁倒灌壶 [倒灌壶的故事] .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4836230 上传时间:2022-02-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釉提梁倒灌壶 [倒灌壶的故事]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青釉提梁倒灌壶 [倒灌壶的故事]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釉提梁倒灌壶 [倒灌壶的故事]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釉提梁倒灌壶 [倒灌壶的故事] .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青釉提梁倒灌壶 倒灌壶的故事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一件展品被摆在了显著的位置,它就是国家级文物北宋耀州窑出品的青釉提梁倒灌壶。其造型新奇别致,纹饰繁缛华丽,是耀州窑古瓷中的代表性器物。该壶通体施以淡青釉色,富有光泽,釉下刻花。壶身为圆形,造型像一个倒置的团柿,腹部雕有三朵盛开的牡丹,其下有仰开的莲花瓣。壶盖形似柿蒂,为虚设,实际上与壶把、壶身连成一体。壶把是半圆形,好像一只飞行中的凤凰,凤首高翘,轻轻地落在了带有莲花的壶盖上。壶嘴出水处仿佛一只狮子张开的大口,其造型惟妙惟肖,连狮子的牙齿都清楚可见。更好玩的是,这头母狮腹下还有一头正在吸吮.的小狮子,母子两狮

2、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具有剧烈的艺术感染力。 倒灌壶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制酒壶。由于壶中酒是从底部梅花形小孔沿通心管灌进壶内而得名,又有内管壶、倒流壶、倒装壶之称。倒灌壶不仅艺术价值无与伦比,更吸引人的是它壶内结构巧夺天工的设计。由于倒灌壶壶盖是虚设的,与壶身相连,不能打开,又怎么向壶中灌酒呢?原来是我国古代工匠利用了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倒灌壶的内部设计了两个通心管,中心通心管底部连接壶底梅花形小孔,上端则高于壶中的酒面,这样倒灌壶正置时壶底的小孔不会漏酒;另一个通心管在壶嘴处,确保向壶中注酒时酒不会从壶嘴溢出。倒灌壶是一件特别好玩的有用酒器,为古人饮宴时增加了乐趣

3、。另外,由于倒灌壶没有可以打开的盖,所以比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壶密封得更加严实,酒也不简单挥发,灰尘也不能落入壶内,因此更加卫生。这只倒灌壶还展现了我国古代在陶瓷作品的设计、制造、烧制等诸个环节上具有的先进工艺和超群水平。尤其是这只倒灌壶用凤凰做壶把,用狮口做壶嘴,用牡丹缠绕壶身,这让人联想到凤凰为鸟中之王,狮子为兽中之王,牡丹为花中之王,集“三王”的灵气、霸气、美艳于一身,看来此倒灌壶并非等闲之物,很可能是宫廷贡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倒灌壶的制作水平越来越高,后来还消失了两心壶,又名良心壶。这是由于可同时注入、倒出两种不同的酒而得名(“良心”即“两心”的谐音),是古人喝酒取乐时常用的酒壶。当在两个不同的壶胆内盛满不同的酒后,按住其中某一个入口,某种酒就不会从出口倒出,倒出的是另一种酒。这其实是利用了物理学的气压原理。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应用连通器原理。广西灵渠开凿于公元前214年,是我国古代闻名的水利工程。灵渠的陡门就是世界船闸史上最早的船闸雏形,它便是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我国传统观点认为精液是血液的“浓缩”、是人体的“精华”,李时珍就曾经用倒灌壶向病人解释“精满自溢”的生理现象,消退了病人的恐惊心理。这也给了我们现代人一个启示:倒的终点为正,正的终点为倒,否极泰来,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越限度。【责任编辑】庞 云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