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路桥梁规范D62荷载组合的理解.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4951475 上传时间:2022-0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公路桥梁规范D62荷载组合的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于公路桥梁规范D62荷载组合的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于公路桥梁规范D62荷载组合的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于公路桥梁规范D62荷载组合的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公路桥梁规范D62荷载组合的理解.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于 D62荷载组合的理解 (2006-10-21 09:45:23)今天在看新规范时P64 页 6.5.5 预应力受弯构件的预拱度设置,这里的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中到底考虑了温度、徐变收缩等效应没有?在鲍卫刚编写的条文应用算例里面P81 页好像没有考虑温度对于挠度的影响。 当然这里是简直梁, 不存在收缩徐变产生的影响,?徐变对于超静定结构影响还是蛮大的啊.okok.org通用规范是将预应力的主效应和次效应作为短期荷载组合的一部分,但是这里算挠度时是将预应力单独拿出计算的,我就没有搞清到底,预应力产生的次效应单独拿出来没有?大家在算预拱度的时候按照新规范是否都没有考虑温度、收缩、徐变德影响,这样安

2、全吗?新规范公式6.3.2-1中 Ms 为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弯矩值。请问这里Ms 有没有考虑预应力次弯矩德影响?裂缝宽度验算中公式6.4.4-2Ms为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弯矩值,从接下来德6.4.4-9 中的表述中可以看出Ms 没有考虑预应力次弯矩德影响,那么6.3.2-1和 6.4.4-2中 Ms 意义是否有差别?okok.org规范 6.3.3-1中对于法向拉应力的解释按照作用(或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德弯矩产生,(注意这里没有提及次效应的问题),接下来的剪应力的计算则专门提及了尚应计入预应力引起的次剪力,该怎么理解?对于抗裂验算 midas 最后只是给出力预应力与荷载

3、的差值,不知程序内部是如何理解的规范的?今天又仔细查看了张树仁老师编写的几本书籍。对于作用的短期组合, 在第六章里面是将预应力单独拿出来计算的, 即不放在作用组合里面,而且这里规范上所说的预加力包含了两种效应,即预应力的主效应和次效应,公式中凡是含有 pc 的可以查看 6.1.5-4 ,这里面含次效应选项。张树仁老师编写的结构设计原理里面多次强调规范给出的公式大部分为简支梁公式,对于连续梁等超静定结构尚应考虑温度、支座沉降、收缩徐变等主次效应(结构设计原理(交通科技丛书)P 325, 桥梁设计规范学习与应用讲评也提到了p119 倒数第七行)。个人认为,如果考虑预加力及荷载短期组合计算挠度,同样

4、可以按照计算混凝土应力的思路, 即预加应力(主效应、次效应,而不单单是有效预应力产生的主效应)及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当然这里的短期荷载(注意不是作用,只包括车辆人群等直接作用),这应该是第六章的几本思路。再看第七章, 同样可看出 7.1.4-3计算混凝土的压应力的En 计算公式中提到了预应力的次效应, 7.1.3-1中虽然没有提到但是7.1.5-1中的 pc 已经考虑了次效应的影响,因此计算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力对于未开裂及开裂构件均考虑了次效应的影响。对于温度沉降等产生的主次效应应该放在公式中的Mk 体现,应用讲评中提到了。对于受拉区的预应力钢筋的最大拉应力对于允许开裂构件容易看出考虑了预应力次

5、效应的影响。现在唯一的疑问是对于未开裂构件规范如何体现次效应的影响呢?7.1.5-2中的 pe 为扣除预应力损失后的有效预应力(好像没有体现次效应), p 按照 7.1.3-2应该也没有体现出来啊, 这项效应跑到那里去了呢?请诸位帮忙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另外上面的看法不当之处请诸位指正。linquanzhang:2006-10-21 09:48:021、挠度计算应该考虑温度、收缩、徐变的影响。2、预拱度计算时的预加力应包括主次效应。3、Ms不包括预应力次弯矩, 也就是说 6.3.1-2中乘以 0.8 系数的 pc 包括了全部主次效应。4、6.3.2-1和 6.4.4-2中 Ms意义相同。5、主拉

6、应力和剪力计算应考虑全部主次效应。6、midas 抗裂验算时,虽然自动生成的短期组合中预应力主次效应都是1.0 系数,但法向拉应力验算时候内部自动打折了,1.0 的系数则用来计算主拉应力等,所以不能改成0.8 , 但是如果你不用它的psc 验算功能, 而只是想观察正截面法向应力图,那么钢束一次二次的系数都应是 0.8.7、你说的“预应力与荷载的差值”不理解。linquanzhang:2006-10-21 09:49:351、挠度计算应该考虑温度、收缩、徐变的影响。okok.org如果考虑的话规范64 页里的荷载短期效应组合为何不写成作用短期效应组合呢?是否为规范的漏洞?在鲍卫刚的条文算例说明中

7、对于温度产生的应力考虑了,但挠度好像没有考虑。3、Ms 不包括预应力次弯矩, 也就是说 6.3.1-2中乘以 0.8 系数的 pc 包括了全部主次效应。color=#E3E3E3okok.org4、6.3.2-1和 6.4.4-2中 Ms意义相同。 /colorokok.org那么 Ms应该包括温度、沉降产生的次效应,对吗?对于受拉区的预应力钢筋的最大拉应力对于允许开裂构件容易看出考虑了预应力次效应的影响。 现在唯一的疑问是对于未开裂构件规范如何体现次效应的影响呢?7.1.5-2中的 p e 为扣除预应力损失后的有效预应力(好像没有体现次效应), p 按照 7.1.3-2应该也没有体现出来啊,

8、这项效应跑到那里去了呢?对于挠度计算是否考虑温度的问题,我认为规范没有特别说明的话,还是应该考虑的, 而其他作用比如收缩、徐变,在挠度计算中显然是必须考虑的。2、Ms应该包括温度、沉降、收缩、徐变等产生的次效应。3、 p 是根据 kt 计算的,而 Mk 为:作用(荷载)标准值组合。linquanzhang:2006-10-21 09:49:571、对于挠度计算是否考虑温度的问题,我认为规范没有特别说明的话,还是应该考虑的, 而其他作用比如收缩、徐变,在挠度计算中显然是必须考虑的。我这里主要想说明的是通用规范与D62 对于作用与荷载的区别的特别说明,在D62第四页 2.1.7明确指出作用分为直接

9、作用与间接作用,前者称为荷载, 后者(包括温度变化、基础沉降等) 不宜称为荷载。 条文 6.5.5中关于挠度计算明确提出的是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而不是作用效应组合),难道是规范的疏忽吗?3、 p 是根据 kt 计算的,而 Mk为:作用(荷载)标准值组合。在7.1.1中明确说明了要包含各种次效应。okok.org请老兄看看 D62 公式 7.1.4-3 ,在求解 eN 时,有两项 Mk与 Mp2,这里可以看出 Mk 是不包括预应力次效应 Mp2的。再看 7.1.3-1 中同样含有 Mk,如果两个公式 7.1.4-3 、7.1. 3-1 中的 Mk是同一个意思的话,我认为 7.1.5-2 计算未开

10、裂构件的钢筋最大拉应力就没有考虑磁效应的影响。而且作为统一的一章,对于Mk的符号规定我觉得应该是一致的没有必要区别开来。老兄觉得两个 Mk一样吗?看了 6、7 两章始终感觉, 规范将预应力产生的主次效应单独从作用组合中拿出来,也就是说, 在第六、 七章凡是提到作用组合是都是不考虑预应力的主次效应的,不知这样理解对吗(对六、七章而言)?我同意你的以下观点:1、Mk不包括预应力次效应;2、凡是提到作用组合是都是不考虑预应力的主次效应;3、计算未开裂构件的钢束最大拉应力没有考虑次效应;linquanzhang:2006-10-21 09:50:19此外,当规范中说到“预加力”时,似乎意思是包括了主次

11、效应。不过规范里很多字眼确实不够绝对准确,比如你说的作用效应组合与“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的问题。1. 经过 MAINFOLD兄的指点,终于大体搞明白了,谢谢先。但是现在只是学会了一点点怎么用规范,要想理解的透彻还需要下点功夫。就比如老兄所说的3、计算未开裂构件的钢束最大拉应力没有考虑次效应。不考虑的原因是什么?好像没有看到那个地方有介绍。2. 再比如,后张法计算 p0 公式 6.1.5-5中有一项 pc,开始以为这个 pc 就是后张法公式 6.1.5-4提到的 pc,到 52 页一查才知道自己搞错了应该按照先张法的6.1.5-1进行计算,里边又要主意很多符号的规定,感觉这几个公式颠来倒去有点玩

12、游戏的味道,看了好久才明白怎么计算。 具体的原理还是不清楚,为什么计算后张法的 pc 必须用先张法的求解? 实在是搞不明白,那位大师能够帮忙解释一下?3. 规范经常出现的p0 意思是预应力钢筋合力作用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钢筋应力, 合力作用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该怎么解释,让它等于零到底有什么含义? 在设计原理提到好像是全截面完全消压,不过还是不太明白,请诸位解释一下?4. 上面讨论的观点也仅仅是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共同提高加深对新规范的认识?同时也非常希望听听MIDAS内部设计人员对于新规范的理解与认识,这样才能对于mid as 输出的数

13、据有更为有把握的认识,自己在设计时也能掌握住分寸。在组合上,有很多令设计者迷惑的地方(单从规范理解),其根本原因就是通用规范D6 0和预桥规 D62本身就有不严谨或不够和谐的地方。新规范很明确, 把桥梁上的所有影响都叫 “作用” ,这是个行业术语。 “作用” 包括“直接作用”(荷载)和“间接作用”。组合叫“作用短期组合”和“作用长期组合”,这些都是术语,通用规范D60在这点上说的很好很严谨。但到了预桥规D62就出现了“作 用(荷载) * 组合( 2 者什么关系?) ”,在挠度上出现了 “荷载长期组合, 荷载短期组合” , 在条文说明 6.1.1又提到“短期组合就是恒载(结构自重)和活载频遇值的

14、组合。”那么还要通用规范D60做什么?!另外, 2 个规范对什么叫”效应“定义也不完全相同同。个人认为如果有必要专门提“荷载长期组合,荷载短期组合”还有”恒载“等等这些词, 就应该也把它们都术语化。至少在通用规范D60应该有解释。linquanzhang:2006-10-21 09:51:091) 个人认为短期挠度计算可以考虑温度,不考虑徐变等, 理由是最后要乘以长期影响系数, 这个系数中已经包含了徐变等影响。2 )预应力效应都是考虑总的,单单考虑初效应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当然强度组合时,单单考虑次效应。3 )MS理解同” manifold “,但规范不妥的是,在应力计算时,仅提到MS,是不妥的

15、,因为温度应力,不是单单弯距M就可以决定的。4 )在预应力 B 类裂缝计算时, 6.4.4.10已经考虑了预应力二次力的影响。5 )钢束最大应力计算,我认为要考虑预应力次效应的影响。理由有3:A) 第七章,总则很明确,这个状态下应力计算要考虑次效应。B )本身 7.1.3求砼应力这个公式就是不完全的,同上没有考虑温度应力, 就算简支梁梯度温度效应也会产生砼应力。从而增大钢束应力。C)7.1.4把预应力次效应单独提出来,估计是因为B 类计算比较特殊。其实2 者在影响钢束应力的本质上是相同的。1. 这几天又仔细琢磨了一下结构设计原理,发现规范经常出现的预应力钢筋合力作用点处混凝土的法向应力为零的含

16、义。 其实就是为了将部分预应力构件的应力分析简化为大偏心受压构件,作用了一个虚拟的荷载NP0,在他和预应力初荷载的共同作用下,混凝土完全消压, 此时整个截面上混凝土和普通钢筋的应力为零。linquanzhang:2006-10-21 09:51:242. 仍然存在的疑问, 6.1.5.2的 l4 其实就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引起的损失,型式应该同 6.1.5.5 的 aep* pc。在公式退到过程中,都是假定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完全粘结的,所以应该采用换算截面的特性,但是困惑的是对于后张法构件为何pc 必须用先张法的求解?不考虑次效应的影响,难道虚拟荷载NP的作用下,后张法构件不能完全消压吗,还是为了

17、公式的退到方便,实在是搞不明白,那位大师能够帮忙解释一下?同是混凝土规范, GB50010和 JTGD62应该是相似的,在GB50010中, NP0和 p0 对应的是消压时刻的值,即,视为轴心受力构件时,对应于混凝土法向应力为0 时的值。至于您所说的“后张法构件为何 pc 必须用先张法的求解”,我不明白其意。在JTGD62规范 6.2.5-1中,后张法的 l4 涉及 pc。因为有许多钢筋需要张拉,所以需要分批,由此有“先张拉”和“后张拉”之分,这里的 l4 是先张拉的那批预应力钢筋的损失,之所以损失,是由于 “后张拉” 的那批预应力钢筋张拉时也是顶在混凝土构件上,导致混凝土弹性压缩。后张法预应

18、力梁在使用阶段首先经历“受拉边缘混凝土预压应力为0”阶段。也就是 M0/W0 pc,此时,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钢筋应力是 p0 con l EP* pc, pc 是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也可以近似写成p0 con l EP* pc, 这个 pc是混凝土边缘的预压应力。此 pc 非 6.1.5-4的 pc,此 pc 的计算公式正好与6.1.5-1相同。 A0 也不必改成 An,因为这是发生在使用阶段。在预应力部分,感觉脚标很不够用,所以,就是一个字乱。D62 规范第七章验算应力时作用组合的疑问?规范明确是属于承载能力计算的补充. 按张树仁的规范培训讲稿 , 组合可按基本组合, 不考虑作用的分项系数, 仅考虑作用的组合系数 . 但在中, 都没有考虑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 就是作用的相加值.按张树仁的规范学习与应用讲评p120 提到笔者建议取组合系数,实际上规范没有明确的指出考虑与否,在常见的软件如桥博、midas 等都是没有考虑的。应该是偏与保守的。大多数人在设计时也没有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