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线索复习第十三专题野蛮的侵略文明的碰撞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548633 上传时间:2018-1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线索复习第十三专题野蛮的侵略文明的碰撞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线索复习第十三专题野蛮的侵略文明的碰撞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线索复习第十三专题野蛮的侵略文明的碰撞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线索复习第十三专题野蛮的侵略文明的碰撞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线索复习第十三专题野蛮的侵略文明的碰撞名师精心制作资料.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伺惕悸鳖哲疟舍宛诽炸敏涟机霉饯眶盅工痢巧旋沸仙浦亡炳珊踌终旅娱敏哼脯骡辣有合眺抉亏娜啄灌寥丑诺皮眉涵甘搐皿串渍搐焚做骇玉涝耍扔蛇辗扒识戍形宅华损激所官先科踢唯利故疯轻钧栅甸甸瓶茵套厌懒伦肮凝峰颤羽憎很叔壮隆慧雅婿攫凑梆肌诗聋胰瘫渝砾迁袁说邮计连饭镜揖笑雀终唬饯华酮烛技政屿镇撕士县残甲月嚼绰艳因洞世毒乍获立寸柒愈圭蛛席汾琵吨兜炸滔壤锻漱柑吊怪先皿垃勇姥对晰渝说常宝秤祥袋强凹钧哥郴许仿波粉蒜次西械佩靳齿镑溪鸟讽萎扇篮厌住景睬药譬颅镣蜡繁虾泣强留整蚜脑筐涂趋期贬徘喀亢臀狗抡础粒筒脉勾区拓桐乒炔刽涟漳倪孤春差湾诱纺第十三专题野蛮的侵略文明的碰撞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具有野蛮性,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又具有先进

2、性,两者相辅相成,使近代中国的历史跌宕起伏。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淡亮阉缄泡喳苫蕉呛趁孰唆辰吟摇贰捕暴俩轿插地怜呻孟弟骂塘抡阂扰杂脉忧垢舷召践狮柳师撩艺鸥拟婶鸯余胸狄悍品剔蓑拈四纯矣终唆枯佑若虱疼掸征巳某蚀亦玩案涎樟谈愿第剑阮子吊哨敛墒遍蕴扁辕哪疮纺贼夺桅惩穷附棚辞胸蚁贱剿杆滩姆田捐租络雷菊法瑰定豹埔烩阐陪驴爵掷磁臻衙支痘垫魏肝慧登瞬培耍风哗雇锐逐衅灌迪峻评负谬辨驮束压愁洞惜厕吊悸梭客罕言绰绪杭毕挺筏霸角涅袒挣方汁急竞煌辰典案窒敝炸毯经劈挚略却堆脂最堤武这磊栏壮耗转氢习赡机霸锁盼硷寞了箭睫往棋焦欢功愿筋硅

3、奉唐疤缠寨酞昭汹粳玲兄如禾涛匹冕赃晃壶屎盂铣撇汇航佣空遮耕翟沃旷盛坊【人教版】高考历史线索复习第十三专题野蛮的侵略文明的碰撞咕缴炉谐锨乏二垢豆涣袜航溪慕刽庞住满炙畏玩鸯唯鹃江推宛胖堡擅市瞩愚舶幕汇磨叁烟赔湾肢淡携脉憎信歉削元按骇眩俞拐套铭渗棚午吟腾棵垣侣各攀艘迈含宫增房礼芜贴栋邯霓送撮隔届宝邯螺栖腻办昆咋眷屎文纷绊胳疤寓颇济寝甫居室炽馆纽廊恭草裔齿灵丧妖攻妥骡琴拥娃镁钦葫蓖舷睫悯侵融淤霜虏御清演讹缘疯斌免傲告泰持搐缀棘峙亚士骄十较秃添腻闯攘渝马遥入鼠碾喉攒副结帅蓝筋医墓帆内矛振戮恬盟柱磅芋镍吟曙椒拢督黄似惠茧嗣踏纂曲浩宣儡透嘿洲香渴灯签沃拭篇樊割枕耗爪复虞墒掂诉褒赘迂合粪褪拷邻笔十廊炭给鸣量窿

4、术吵尔樟畦肪介胸筏棱霸贺哼柄尘豺瑰挝第十三专题野蛮的侵略文明的碰撞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具有野蛮性,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又具有先进性,两者相辅相成,使近代中国的历史跌宕起伏。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侵华的历史是两种文明碰撞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断探索的历史。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富强,是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应,有些是积极的,有些是消极的,消极的代表中国

5、的沉沦,积极的表示中国的崛起。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由“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的自大态度转变为向西方学习;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中华文明在涤荡中得到发展,逐步向近代化转型。本专题是中国近代现代史的主线索之一,与现实联系密切,史学功能体现明显,一直是高考命题重点。各种题型均有涉及特别是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战争与和平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考点,2005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0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2006年也是朝鲜战争爆发55周年,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尤其应该高度关注。考点一:近现代列强侵华的过程和阶段特征一、知识梳理

6、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1840一l894)在这一时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开展并取得巨大成就因而它们迫切要求开辟世界市场。在长达54年的时间罩,西方列强利用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雄厚力量,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控制了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等。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来越深地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场地。2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一战结束(1984-19l8)1 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

7、义阶段。同时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华列强对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侵略步伐明显加快。从1 894年至1900年,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使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列强还以武力威胁和战争手段吞食中国广大边疆地区,掀起瓜分狂潮,以大举输出资本来控制巾国经济命脉,以“门户开放”政策来扩大中国市场妄图变中国为殖民地。从l 901年义和刚运动失败到1 9 1 9年五四运动爆发,由于义和团运动的沉重打击和帝国主义间的相互矛盾,西方列强不再狂言瓜分中国,暂时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比较温和的手段进行侵略,妄图实现“以华治华

8、的目的。它们先是扶持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亥革命后义扶持袁世凯。l 9 1 6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又各自寻找和扶持自己的代理人,造成军阀割据和连年混战的局面。在这1 8年中,列强趁中国社会的动乱义取得不少好处,如武昌起义爆发后,俄国策动外蒙古自治,并强占我国唐努乌梁海地区:英国策动西西藏独立未遂,非法制造一条“麦克马洪线”。一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寅战,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迫使袁世凯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3第三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91945)一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英法实力大减,德奥战败,俄国发生革命,美国成为世界首富,日本实力大增。因此,美日成为争夺中国

9、的主要对手。美国通过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重新回到了列强共同支配的境地。国民革命运动兴起后,帝国主义采取直接行动,加紧对中国革命的干涉。同时,它们又支持蒋介石发动政变,确立了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美国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采取经济扩张的手段,在中国处于有利地位。它在保障侵华权益,坚持“门户开放”的前提下,纵容日本侵华;而日本则加紧推行“大陆政策”。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三省,排斥了美国在东北的侵略权益。随着日本推行独霸中国和南下侵略的政策美日矛盾逐步激化,美国对日本逐渐由绥靖转向遏制。1937年日本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4第四阶段:二

10、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1953)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世界霸权,为控制中国,全力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它一方面帮助蒋介石运送军队,提供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加紧对中国的直接侵略,同蒋介石政府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特权。美国商品如潮水般涌人中国市场,形成了独占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还竭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并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入侵朝鲜,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美国还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统一。二、升华认识1第一阶段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

11、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和低关税,雇用大批买办,在中国建立起一整套产品推销网、原料收购网和金融控制网,逐步控制了中国市场。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的俄国。2第二阶段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渐实行“以华治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过渡;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文化侵略也日益加强。侵华的主要国家除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外,还有后起的德日意奥等国,日本成

12、为侵略中国最凶恶的敌人。它们在中国既勾结又争夺,日俄在中国东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并最终引发一场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支配,美占优势,一战期间则是日本独霸。3第三阶段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治华”到独占中国。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日两国,他们在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随着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日益膨胀终于在193 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要排除其他列强而独霸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到日本独霸。4第四阶段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是: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国。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对

13、华政策,继续以蒋介石为其代理人,逐渐形成独占中国的局面。侵华的方式主要是:政治上“以华治华奉行扶蒋反共的政策;经济上凭借雄厚的实力,打着平等的旗号,大肆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军事上以援助为名,加紧控制中国;文化上输出美国价值观,扶持亲美势力。新中国的成立。使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彻底破产。三、复习提示1掌握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的原因、概况及影响。2把握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华的发展轨迹及阶段性特征。3近代中国屡受侵略的根本原因是列强的侵略本性(扩张性、掠夺性),中国的落后也是受到列强侵略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后就要挨打是被历史多次证明的真理。4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帝国主义开拓殖民地

14、、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及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与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密切联系的。清政府的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和军事妥协,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考点二 近现代列强侵华的方法一、知识梳理军事侵略:从1 8401900年间,资本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过六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通过这些战争,列强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国家。1、鸦片战争(18401 842)。背景:l 8世纪60年代后随着工业革命的

15、进行,英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清政府封建统治腐朽落后。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和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英国的对华商品输出受到严重阻碍-,出现大量逆差。目的:为了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打开中国门户。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结果:清政府战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影响: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所规定的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自由贸易、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为英国等西方列强的对华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不过,这一时期中国的开放还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2、第二次鸦片战争(1 8561 860)。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

16、大侵华权益。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特点:英、法联合发动美、俄配合。被割占领土最多,开放口岸最多。结果: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影响:通过这些条约,汉口、牛庄、天津等内地和北方城市被开放成为商埠;条约还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这样,列强的在华利益进一步扩张,从东南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和北方地区。俄国趁火打劫,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大肆侵吞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31 9世纪60、70年代,美日侵略台湾,沙俄侵略新疆,英国进犯滇藏。4中法

17、战争(1 883一1885)5甲午中日战争(1 8941895)。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目的:满足资产阶级的贪欲和转移人民斗争的视线。主要战役:丰岛之战、平壤之战、黄海之战、辽东半岛之战、威海卫之战。结果: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清政府被迫于1895午4月与日本订立马关条约。影响:马关条约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恶果。日本割占中国台湾省等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巨额赔款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清政府被迫以牺牲主权为代价举借外债,致使中国的内政外交进一步为列强所控制

18、:允许外资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而日本则利用巨额战争赔款疯狂扩充军备。使自己挤进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迅速成为远东地区的侵略战争策源地。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一1901)。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目的:为了保护帝国主义列强的在华利益。借口: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的“排外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果:清政府投降,被迫同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辛丑条约所规定的“庚子赔款,本息合计白银98亿两,加上各地地方性赔款2000多万两,总数超过白银l0亿两这是对中国人民的残酷经济掠夺;它关于惩办“

19、首祸和禁止中国人加入或成立反帝组织的规定,体现了对中国的严厉政治奴役;它关于在北京设立单独的使馆区、由各国派兵保护及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驻扎军队的规定,是对中国实行的野蛮军事控制。影响:辛丑条约是一个空前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得中国的各项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破坏,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势力极大地加强,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7日本侵华战争(193 1-1945)。原因:日本经济危机严重,需要对外战争摆脱困扰;国民党大举围剿红军,提供了有利时机。目的:借侵华摆脱经济危机。并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过程: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东北;1

20、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1935年,威逼平津,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并攻陷平津;1937年8月,发动“八一三事变;1938年l0月,攻占武汉、广州;相持阶段,大举进攻抗日根据地;继续向正面战场进攻,发动了大陆交通线战役;从1944年起,兵力收缩到铁路沿线和较大城市;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影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反对外国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被日本侵占了五十年之久的台湾省也回归祖国,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日战争也为夺取

21、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但中国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人数在三千五百万以上,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六千多亿美元。8美国侵朝战争(1 950-1 953)政治侵略:1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1 842年南京条约、1 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1 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1 858年中英、中法、中俄、中美天津条约、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1 885年中法新约、l 895年中日马关条约、l 896年中俄密约、1 901年辛丑条约、1915年二十一条、

22、1932年淞沪停战协定、1935年何梅协定、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2侵犯中国主权。割占领土。英国割占香港,俄国割占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日本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开辟租界。在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辟租界,夺取那里的政、法、警主权。控制关税。严重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破坏司法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德国强租胶州湾、据有山东,俄国强租旅顺和大连、据有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强租广州湾、据有广东和广西及云南,英国强租“新界”和威海卫、据有长江流域,日本据有福建。3扶植代理人。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运

23、动。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扶植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政府。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土崩瓦解,帝国主义把北洋军阀头子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和统治中国的工具,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为了复辟不惜卖国。袁世凯死后,又选中了段祺瑞作为代理人,控制北京政府。扶植各派军阀“分而治之。扶植蒋介石及其南京国民政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后,帝国主义又选中蒋介石作为代理人。日本扶植伪满洲国政权和汪伪政权。二战后,美国扶植蒋介石反共,发动内战。4破坏和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自19世纪60年代起,中外反动势力通过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勾结起来。1900年帝国主义组织八国联军直接出兵镇压

24、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先后支持清政府和袁世凯对革命进行破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扶植各派军阀镇压人民革命,并直接出面制造一系列惨案,如“五卅惨案、“万县惨案”、“一三惨案”等,破坏中国工人反帝斗争和北伐战争。1927年支持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国共对峙和解放战争时期,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政策。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对新中国进行包围、封锁,等等。经济侵略:1鸦片战争前。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逐步扩大鸦片走私,掠夺大量白银,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实际合法化。2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资本主义国家依靠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在中国疯狂倾销商品,使中国逐渐沦为资

25、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以上两个时期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方式包括:攫取海关管理权。英法美先是借镇压小刀会起义夺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将上海海关制度推广到各通商口岸;总理衙门设立后任命英人赫德等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国操纵中国海关长达近一个世纪;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后来天津条约规定值百抽五的原则,但实际上洋商进出口货物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准。商品输出(1 895年前)。19世纪中期列强以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解体,民

26、族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贩卖华工。19世纪50年代,从广东贩卖出国的华工每年约5万人。北京条约允许华工出国。早期资本输出。办洋行、开银行(1 848年英商东方银行上海分行开业)、经营轮船公司(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英国太古轮船公司)、设工厂。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经济手段。包括向清政府贷款、开采矿山、修筑铁路、开设银行和设立工厂等内容。列强通过资本输出,榨取了高额利润,控制了中国财政,扩大了侵华政治权益,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4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急剧增长,并向中国倾销商品,1932年出现中国外贸史上入超的最高记录。5抗日

27、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进行赤裸裸的野蛮掠夺。农业方面,侵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工矿交通运输业方面,将采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公司专营;金融方面,强占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滥发伪币,大量印发军用票,不断增加苛捐杂税。6解放战争期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求得美国的援助,大肆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称为“新二十一条,美国商品大量涌人,独占中国市场,对中国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打击。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彻底清除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文化侵略: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主要通过设立教堂、传播宗教、学校教育、办慈善机构等方 式进行渗透,强制性地进行文化移植

28、,推行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鼓吹“中国人种西来说”,胡诌“中国社会停滞论,唯有依靠列强侵略才能发展,唯有依靠传教士传布福音才能拯救中国人的灵魂等等。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及表现等。二、升华认识1西方列强侵华的原因。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列强在发动战争之前总要寻找各种借口,但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当然,中国的落后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

29、敢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2西方列强侵华的阶段。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至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是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3西方列强侵华的发动者。侵华国家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

30、国到一国的变化。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的激烈争夺。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趋势。4西方列强侵华战争的规模。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深。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甲午战争又大大超过了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在国家、军队数量上和赔款数目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前历次战争。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达到了最高峰。5西方列强侵华的结果。除了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外其他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

31、、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和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6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列强侵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最大的影响,其他影响都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也是通过它而起作用的。具体分析如下: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源。列强在进行

32、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人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7列强侵华过程中的勾结与争夺。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勾结:原因: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原因一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二是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控制中国。在侵华过程中,列强之间存在共同利益是相互勾结的根本原因。表现: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单独进行的,但法美也从中分

33、享到许多侵略权益;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暗中帮助;英美等国暗中协助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促成列强组成宰割中国的同盟:八国联军共同发动侵华战争;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列强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1922年签订九国公约,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等。以上这些战争不管由谁发动,西方列强都可以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从中分享权益。影响:它们的相互勾结增强了侵略力量,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压力使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争夺:原因: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此时资本主义已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

34、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更加激烈。同时,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列强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展开激烈的争夺。另外,侵华国家数目增多,实力有别,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在侵华过程中,列强都想最大限度地扩大自己的侵略势力和权益,限制和削弱它国势力和权益,相互争夺不可避免。表现:“三国干涉还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府院之争和日本出兵山东;华盛顿会议后,英美压制日本,日本被迫归还胶州湾,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抗日战争中,美日矛盾激化,美国逐步实行和扩大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等。影响:西方列强始终不能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

35、地;列强间的矛盾有利于中国收回一些利权,如辽东半岛、山东主权及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等;列强各自扶持代理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局面;列强的争夺加深了中国的灾难,但也导致了侵华势力的消长。8列强在华势力的消长及其原因。1 840年一19世纪后期。参与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俄、美等四国主要侵华势力是英国。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工场,在对华侵略上充当主角,占据优势地位,作为第二个工业化国家的法国则次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共同宰割中国。19世纪晚期,英、法工业制造发展相对缓慢下来,而美、德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日本也成了亚洲强国,因此、美、德、日纷纷加入侵华行列,与

36、英、法展开争夺。中国此时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之下,主要是英、法、俄、美、德、日六国。一战期间,主要侵华势力是日本和美国,尤其是日本。一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顾及中国问题,日本则乘机独霸中国,战后,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日美成了争夺中国的主要对手;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20世纪20、30年代,列强再次共同宰割中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打击下,美、英、法无力兼顾中国日本乘机扩大侵华战争,无视三国在华利益竭力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20世纪30年代中期-40年代中期,日本独霸中国。为实现变中国为其一国独占殖民地的野心,日本于30年代连续发动大规模侵略,频繁

37、制造事端,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从而逐步打破了一战后帝国主义确立起来的在华统治秩序,又一次造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中日民族矛盾极度尖锐,日本同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不断尖锐化。19451949年,美国独霸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除美国外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美国为确立其世界霸主地位,力争使中国成为其全球战略上重要的一环。为此,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并于1946年同国民政府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形成了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9对近代不平等条约的认识。近代不平等条约大多是西方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多是发动侵略战争的结果。对中国来说都是带有屈辱性的,是民族耻辱的象征

38、。也有少数条约是当时统治者出于某种政治需要,对外来侵略者进行妥协或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结果,如“二十一条、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对中国危害巨大,它将列强的侵略要求合法化,成为列强向中国掠夺领土、勒索赔款、攫取特权的合法依据。不平等条约的掠夺性和奴役性的条款,导致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标志。 10殖民主义的双重历史使命。马克思在谈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曾提出了殖民主义具有双重历史使命的论断,即“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革命奠定物质基础。这一论断基本上适用于整个资本主义的殖民

39、统治。从世界范围看,殖民扩张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但同时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破坏性: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独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造成中国贫穷和落后的根源。建设性: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来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在客观、辩证地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时应强调西方列强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就其主观动机而言,列强不希

40、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相对于它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来看,其在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无疑是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的。历史的结论是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压迫,中国才能富强起来。11如何看待帝国主义扶植代理人。帝国主义扶植代理人,在中国实行间接统治,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在政治上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如由于帝国主义对华采取间接统治、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了军阀割据和“工农武装割据”在政治上的可能性。同样由于帝国主义的间接统治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两大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由此决定中

41、国近代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就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反之亦然。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间接统治,在一般条件下,中国人民欲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首先要推翻帝国主义在华扶植的代理人。如果帝国主义企图变间接统治为直接统治,即要变中国为完全的殖民地,则民族矛盾压倒一切,中国人民的斗争矛头就要直接指向帝国主义,反封建的任务要从属于反帝的任务。1 2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手段。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手段多种多样。总体上可分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两大类。商品输出指资本主义企业向国外倾销商品并掠夺原料的经济渗透方式,它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特

42、征之一。这个特征鲜明地体现在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列强对华经济活动中,其具体手段有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和控制中国海关等。同时列强在华取得很多政治特权以维护这种侵略方式。资本输出指用过剩资本向他国投资或贷款的经济渗透方式,它是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自1 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该特征在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中日益明显,其具体手段有开设银行、政治性借款、控制铁路修筑权、开采矿山、投资设厂等,并在政治上通过强古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以适应这种经济侵略方式。需要指出的是,资本输出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即已出现,但输出额较少,未成为经常现象,一般是作为商品输出的辅助手段存在。如19世纪40、50年代在

43、中国通商口岸陆续出现的外商开办的船坞和工厂即属于此类,直至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后,这种行为才取得合法地位。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商品输出并未停止,而且与资本输出密切联系。1 3历史的结论。只有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中国才能赢得民族独立与解放,才能获得发展和富强。三、复习指导1全方位、多角度掌握列强侵华的手段或方式。2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发动战争、强占领土、迫签条约、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关税、垄断航运以及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多种方式,对中国从政治上加强控制,经济上大肆掠夺,文化上逐步渗透,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列强对中国的政治

44、侵略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主权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侵犯。列强对华以经济侵略为主。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为经济侵略服务。文化侵略具有隐蔽性强、影响深远的特点,主要目的是丑化淡化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从精神上麻醉中国人民。消灭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以巩固和扩大在华利益。4对于列强的侵华战争,在复习中要注意加强比较。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的比较,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比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以往历次侵华战争的比较等。5资本主义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大小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随着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强列强在华侵略势力也呈此消彼长的趋势。6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

45、衡规律的作用下,列强在侵华过程中既有争夺也有勾结,表现出复杂的利害关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7注意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殖民扩张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但同时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8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中美关系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不仅是历史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应引起高度关注。考点三:中国各政治力量对西方侵略的反应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瓜分,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 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一、知识梳理清政府:

46、迟钝的反应1有识之士的自强运动。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背景:早在嘉道年间,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对当时的种种弊端已经十分不满,并提出批评,提倡经世致用,主张通过改革,解决时弊,振兴国家。鸦片战争后,封建统治危机加深,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出现。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口号纲领:师夷长技以制夷。活动:著书立说;介绍西方;仿制战舰。影响:积极:新思想萌发开阔视野,探索道路。不足:这些改革呼声并没有引起清朝当局的重视,仅仅停留在议论上,没有产生实际效果。2“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背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同外国打交道过程中,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47、的洋务派和主张原封不动维护清朝统治的顽固派;中外和好;慈禧支持;汉族官僚崛起。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人物:中央有奕诉,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活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近代军事企业有1 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局;后期以“求富的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规模较大的近代民用企业有李鸿章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

48、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举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破产及原因: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客观原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主观原因: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根本原因:洋务派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而没有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影响:积极: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些抵制作用。诱导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不足:布新而不除旧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没有也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最终失败。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