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9_B细胞呼吸二20180517315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568071 上传时间:2018-12-23 格式:WPS 页数:6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9_B细胞呼吸二20180517315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9_B细胞呼吸二20180517315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9_B细胞呼吸二20180517315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9_B细胞呼吸二20180517315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9_B细胞呼吸二201805173153.wps(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 (九)B)B 第 9 9 讲 细胞呼 吸( (二) ) 时间 / 30 分钟 基础巩固 1.比较植物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原料, 不是无氧呼吸的原料 B.有氧呼吸都能产生 CO2,无氧呼吸都不能产生 CO2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 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D.有氧呼吸产生H,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H 2. 2017昆明一中模拟 下表描述的是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位置及主要产物,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呼 吸 类 型 时 间 位 置 有氧呼吸位置及产物 无氧呼吸位置 及产物 第一 阶段 细胞 质 基质 第二 阶段 线

2、粒 体 基质 第三 阶段 线粒 体 内膜 第一 阶段 细胞 质 基质 第二阶 段 细胞质 基质 主 要 产 物 C3H4O3 CO2 H2O C3H4O3 C3H6O3 或 C2H5OH+ CO2 A.有氧呼吸各阶段在细胞不同位置进行与细胞中酶的种类及分布有关 B.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产生的 CO2有部分来自无氧呼吸 C.产生 C3H6O3的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产生 C2H5O H 的无氧呼吸释放的多 D.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C3H6O3还是 C2H5OH 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酶的种类有差异 3. 2017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 的反应过程而

3、抑制细胞呼吸,生产上常应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下列关于吡唑醚菌 酯作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 A.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B.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 ATP 的 产生导致真菌的死亡 1 C.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可导致真菌种群抗药性增强 D.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治理由厌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4.如图 K9-9 所示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曲线 AB 段酵母菌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图 K9-9 B.曲线 BC 段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中出现无氧呼吸 C.乙醇含量过高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从 C

4、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D.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5.如图 K9-10 表示 O2浓度和温度对洋 葱根尖细胞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图 K9-10 A.O2浓度为 0 时,细胞中能够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O2浓度低于 20%时,30 、35 两温度对有氧呼吸速率影响不大 C.由图可知,细胞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位于 30 和 35 之间 D.与 b 点相比,限制 c 点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有 O2浓度和温度 6. 2017辽宁鞍山一中二模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破伤风杆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

5、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属于对比实验,其中有氧呼吸组属于对照组,无氧呼吸组 属于实验组 C.剧烈运动时,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会使肌肉酸胀乏力 D.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由大量变形的内质网组成的 能力提升 7. 2017福建福州一模 甲、乙两个三角瓶中有等量葡萄糖液,向甲加入一定量的酵母菌,向 乙加入由等量酵母菌研磨过滤后获得的提取液(不含酵母细胞)。一段时间后,甲、乙均检测到 酒精和 CO2的产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催化酒精产生的酶种类相同 B.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甲瓶内酶的数量可能增多 C.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产生等量酒精所消耗的葡萄糖量相同 D.

6、“”实验结果支持巴斯德 发酵必须有酵母细胞存在 的观点 8.如图 K9-11 所示,图甲表示细胞呼吸的过程,图乙表示细胞呼吸时气体交换的相对值的情况, 图丙表示氧气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2 图 K9-11 A.某些植物细胞中可以同时发生图甲所示的所有过程 B.图丙能表示氧气浓度对人体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 C.图丙中 C 点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与图乙中氧气浓度为 d 时一致 D.图乙中氧气浓度为 d 时,细胞中能通过图甲所示过程产生 CO2和 H2O 9.将刚采摘的新鲜蓝莓分成两等份,一份用高浓度的 CO2处理 48 h后,贮藏在温度为 1 的冷库 内,另一份则始终在

7、 1 的冷库内贮藏。从冷藏后算起每 10天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 CO2 释放量和 O2吸收量,计算二者的比值得到如图 K9-12所示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图 K9-12 A.比值大于 1,表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B.第 20 天,CO2处理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低于对照组 C.第 40 天,对照组有 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D.为抑制蓝莓贮藏时的 无氧呼吸,贮藏前可用高浓度的 CO2处理一定时间 10.由于萌发的种子所占体积小,代谢 水平高,因此,常用作生物实验材料。如图 K9-13中三个 装置以萌发的种子为材料,研究呼吸作用的产物及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

8、题: (1)为排除微生物对实验效果的干扰,常将萌发的种子进行 处理。 3 图 K9-13 (2)为使实验结果科学严谨,应设置对照实验。结合上述三套实验装置,确定实验目的,并确定对 照实验的设置情况(将 补充完整): 装 对照实验的设置 实验目的 置 情况 甲 乙 丙 (3)增设对照实验后,乙组两个装置中有色液滴如何移动,证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 行无氧呼吸? 综合拓展 图 K9-14 11. 2017哈师大附中三模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 K9-14 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温度下的发酵 实验,取 200 mL不同温度的无菌水倒入培养瓶,然后加入 15g 葡萄糖及 5 g 干酵母,混匀后放在

9、相应温度下水浴保温,实验进行 20 min,观察现象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处理方法 实验现象 1 冰水(0 ) 没有气泡产生 2 凉水(10 ) 只能看到少量气泡 3 温水(30 ) 产生气泡,由慢到快,由少到多 4 热水(55 ) 始终没有气泡产生 (1)分析表格中实验 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温度影响了 ,从数据中 分析 (“”“”填 能 或 不能 )得到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 (2)实验组 3 的装置中最初液滴未移动,在 15 min 后液滴缓慢向 (“”“”填 左 或 右 ) 移动,整个过程细胞中产生该气体的场所有 。 (3)有的同学认为实验组 1 和实验组 4 现象虽然相同,但原理

10、不同,老师建议他进行实验验证,请 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若 ,则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4 课时作业(九)B 1.D 解析 葡萄糖既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也是无氧呼吸的原料,A 错误; 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 产 物一般是酒精和 CO2 ,B 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逐步释放能量的,这与它们的反应快 慢有关,C错误;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都产生H,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H,D 正确。 2.A 解析 有氧呼吸各个阶段的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 所以有氧呼吸各阶段在细胞中进行的 位置与 酶的种类及分布有关,A正确;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产生的 CO2只能来自有氧呼吸, 因为 无氧呼 吸只产生乳酸,B错误;产

11、生 C3H6O3的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产生 C2H5OH 的无氧呼吸释放 的能量 略少,C错误;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C3H6O3还是 C2H5OH的直接原因是细胞中酶的种类有 差异,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错误。 3.D 解析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 细胞呼吸,而线粒体内膜是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由此可见,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的 ATP供生命活动所需,由此可见, 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 ATP 的产生导致真菌的死亡,B正确;吡唑醚菌酯对真菌的抗药性进行了 选择,因此长期使用吡

12、唑醚菌酯可导致真菌种群抗药性增强,C 正确;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因此,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治理由需氧型真菌引起的环境污染,D错误。 4.D 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AB 段没有产生乙醇,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发生的场所 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正确;从 B 点开始产生乙醇,故 BC 段出现无氧呼吸,B 正确; 乙醇含量 过 高,会抑制酵母菌的代谢活动,从而使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C正确;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 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5.C 解析 O2浓度为 0 时,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此时产生H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O2 浓度低于 20%时

13、,30和 35两曲线重合在一起,说明此 O2浓度下两温度对有氧呼吸速率影响 不大。由题图可知,细胞有氧呼吸的最适温度在 20和 35之间。与 b 点相比,限制 c 点有氧 呼吸速率的因素有 O2浓度和温度。 6.C 解析 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实验需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的对比实验,有氧呼吸组和无氧呼吸组均为实验组,互为对 照,B错误;剧烈运动时,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会使肌肉酸胀乏力,C 正确;肌细胞内 的肌质体是由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肌质体由两层膜包被,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D 错误。 7.D 解析 甲、乙两个反应体

14、系中催化酒精产生的酶都来自酵母菌,所以种类相同,A 正确;由 于甲中加入的是完整的酵母菌,酵母菌还能进行其他代谢活动,所以随着反应的持续进行,甲瓶 内酶的数量可能增多,B正确;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 甲、乙两个反应体系中产生等量酒 精 所消耗的葡萄糖量相同,C正确;由于不含酵母细胞的酵母菌提取液中也能检测到酒精和 CO2 的产生,“”所以实验结果不支持巴斯德 发酵必须有酵母细胞存在 的观点,D 错误。 8.D 解析 图甲中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和是无氧呼吸第 二阶段,其中和不可以在同一植物细胞内同时发生,A 错误; 图丙曲线表示既可以进行有氧 呼 吸,又可以进行产生

15、酒精和 CO2的无氧呼吸的生物的细胞呼吸速率,B 错误;图乙中氧气浓度为 a 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 b 和 c 时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 d 时只进 行有氧呼吸,其中氧气浓度为 c 时两种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浓度最低,故图 乙的 c 对应图丙的 C,C错误;图乙中氧气浓度为 d 时只进行有氧呼吸,即进行图甲的和过程,最终产生 CO2和 H2O,D正确。 9.C 解析 有氧呼吸时,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 1,如果比值大于 1,表明蓝莓既进 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A 正确;第 20天,CO2处理组 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 1, 蓝莓只进行

16、有氧呼吸,对照组该比值大于 1,存在无氧呼吸,对照组蓝莓产生的乙醇量高于 CO2 处理组,B正确;设第 40天对照组蓝莓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 x,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 y, 则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为 6x,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 2y,则有关系式(6x+2y)6x=2, 解得 x/y=1/3,即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C 错误;用高浓度的 CO2处理 48 h 后,贮 藏 10 天后,单位时间内 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比值较低,即无氧呼吸较弱,D正确。 5 10.(1)消毒 (2)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 等量的加热杀死并冷却至常温的萌发种子 探究萌发 种子的呼吸作用方

17、式 将 NaOH 溶液换成等量的清水 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 CO2 等量的加热杀死的萌发的种子 (3)含 NaOH溶液的装置中有色液滴左移,含清水的装置中有色液滴右移。 解析 (1)为排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种子必须进行消毒处理。(2)从三个装置中所给的仪 “器可以判断出 待观测指标”,再根据待观测指标推断出实验目的,由实验目的确定对照实验的 设置情况。甲装置:“温度计测定萌发的种子是否产生热量根据题目推断出实验目的为 探 ”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对 “”照实验应为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 死种子 。 乙装置:有色 “液滴移动情况容器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根据题目推断出实验目的为 探究萌发种子的

18、呼吸 ”作用方式NaOH 溶液吸收 CO2,可更换为不吸收 CO2的清水作为对照。丙装置: 澄清的石灰水 能 否变混浊是否产生CO2“根据题目推断出实验目的为 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CO2” “”对照实验应为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 死种子 。(3)乙装置增设对照实验后,在含 NaOH 溶液的 装置 中,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CO2都被 NaOH 溶液吸收,而 O2 消耗会使装置中压 强减 小,故有色液滴左移。在含清水的装置中进行的有氧呼吸不会引起装置中气体体积变化,但 是无氧呼吸会使装置中气体体积变大,故有色液滴右移。 11.(1)酵母细胞内酶的活性 不能 (2)右 线粒体基质和细

19、胞质基质 (3)将实验组 1 和实验组 4 放在 30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实验组 1 产 生气泡,实验组 4 仍然没有气泡产生 解析 (1)细胞呼吸属于酶促反应,而酶的活性受温度和 pH影响。分析题中表格中实验现象, 其根本原因是温度影响了酵母细胞内酶的活性;从数据中分析不能得到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 只能说明实验数据下,第 3 组 30条件下,酵母菌呼吸强度较高。(2)实验组 3 的装置中最初酵 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相等,所以液滴未移动。在 15 min后,酵母 菌进行无氧呼吸,没有氧气消耗,却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液滴缓慢向右移动,整个过程细胞中 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有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3)实验组 1 和实验组 4 都没有气泡产生,但 原理不同,前者酶的结构没有被破坏,而后者酶的结构已被破坏。可用如下实验进行验证:将实 验组 1 和实验组 4 放在 30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观察气泡产生情况。若实验组 1 产生气 泡,实验组 4 仍然没有气泡产生,则证明该观点是正确的。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