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认知”思维与高三历史复习.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6309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体认知”思维与高三历史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整体认知”思维与高三历史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整体认知”思维与高三历史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体认知”思维与高三历史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体认知”思维与高三历史复习.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整体认知”思维与高三历史复习【?P键词】 整体认知 历史复习 学科能力 历史素养 0 一、应用“整体认知”思维理解学习西方的背景 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高潮,它的兴起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我觉得应运用“整体认知”思维,从横向、纵向两方面对近现代学习西方的背景进行全面理性的分析;运用中西对比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 1.横向中西对比,把握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经历了康雍乾盛世之后,中国传统社会便逐渐步入衰运,趋向没落,统治阶级仍旧沉迷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愚昧无知、麻木自大;传统的“

2、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形态仍占主导,满足传统农耕文明状况下人们的需求;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用非正常的手段使得封建统治苟延残喘;传统的科举考试,禁锢人们的思想,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相比之下,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兴起,西方一些国家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从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展后逐步扩展到世界各地,西方国家开启了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化进程;思想上历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思想的洗礼,人文主义思潮不断深入,理性主义浪潮兴起,西方进入了理性化的新时代。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此时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势在必行。 2.纵向古今对比

3、,理解学习西方的可能性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独立发展就像把自己密封在密室之中,不受外界的影响。这一状况随着鸦片战争的发生而打破,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一场巨大冲击,加深了中国的危机。面对危机,一批开明士绅便逐渐展开救亡图存的探索,促使得一批开明士绅最早认识到中西之间的差距,因此,以林则徐、魏源为首的地主阶级便提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器物,迈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为后来进一步向西方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应用“整体认知”思维理解学习西方的历程 学习西方的历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派别复杂,教师应注意运用“整体认知”思维,以时间发展为基本脉络,以各个

4、阶级为辅助,从学习西方内容的深化为主轴理清线索,让同学们完成知识梳理的基础上,形成历史学习线索,构建知识框架;通过空间比较,把中国学习西方后近代变革的顺序和西方变革的顺序联系起来,加深对该知识的深化、理解。 1.时间主轴,理清近现代学习西方的历程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仁人志士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高潮,先后有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进行探索,经历了一个由学习西方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的历程。地主阶级由于其特定的阶级属性在学习西方仅局限于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提出了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要求,经历

5、了学习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到学习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制的过程,但最后结果都失败,后来资产阶级激进派意识到要从根本上变革旧的封建思想,发起了全盘学习西方思想、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历程。随后的无产阶级转向学习无产阶级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通过抗争完成了革命任务,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中共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立足中国的国情,从而形成几大思想结晶,成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2.空间对比,分析中西变革的不同 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其实也是中国逐步向近代社会迈进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各走了

6、一条不同的道路。西方近代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在近代的变革顺序却是正好相反的,首先从器物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精神方面的变革。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结合世界和中国近代史相关历史知识,论证该观点。经过激烈讨论,形成如下认识: 西方变革的历程: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18世纪的启蒙思想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开展并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

7、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中国: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中西方变革顺序相反的原因: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打断了中国社会正常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通过中西对比论述,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时空联系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历史学科能力的提升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三、应用“整体认知”思维

8、理解学习西方的影响 西学东渐的影响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所在。“整体认知”思维要求我们要学会运用多元史观进行解读,培养学生多元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我选择维新思潮的影响作为个例进行分析: 关于维新思潮,有学者曾说过:“过去许多人总是把戊戌维新运动简单地说成是改良主义运动,这是不完全正确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以建立某种类似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目标的政治改革运动。这场过早失败却产生重大影?的运动,既播下了和平改良的种子,同时也播下了暴力革命的种子,所以戊戌以后的革命运动和改革运动都可看作是戊戌维新运动的继续和发展。”这体现了历史时空联系的紧密性,也为我们认识维新变法的影响提供多元视角。

9、1.全球史观。全球史观强调世界文明之间的联系性,自从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从孤立隔绝的状况走向有机联系的紧密整体,整个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中国继续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拒绝与世界融为一体,但是鸦片战争打破了这一状况,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体系中,在这一过程中,先进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器物、制度等不如西方。随着全球文明联系的更加密切,中国深刻认识到必须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仍至精神文明成果。维新运动就是中国试图融入世界、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而引发的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2.现代化史观。一部中国近现代学习西方的历史其实就是中国从古代的农耕文明逐渐向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维新思潮主张在

10、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力图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束缚,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枷锁,向民众传播自由平等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冲击了传统封建思想的统治,为以后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符合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的现代化史观。 3.社会史观:在维新思潮的冲击下,传统的社会习俗发生改变,清末人们的社会习俗发生巨大的变化。维新派主张兴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取士的制度,打破科举时代人们的思想束缚。维新派主张剪辫易服,禁止妇女缠足,试图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在高三历史复习中运用“整体认知”思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培养历史学科能力,提升历史学科素养。 参 考 文 献 1肖成全等编著:有效教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彭兴顺著:做卓越的老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天津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