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与灾害”专栏(笔谈,4篇)揪心痛楚的文艺研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6352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与灾害”专栏(笔谈,4篇)揪心痛楚的文艺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艺与灾害”专栏(笔谈,4篇)揪心痛楚的文艺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艺与灾害”专栏(笔谈,4篇)揪心痛楚的文艺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艺与灾害”专栏(笔谈,4篇)揪心痛楚的文艺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与灾害”专栏(笔谈,4篇)揪心痛楚的文艺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艺与灾害”专栏(笔谈,4篇)揪心痛楚的文艺研究理论与现实的关系至为密切,它们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生发。其中,现实刺激和需要对理论批评的发展与深化,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身居西安的笔者在平生经历最为强烈的汶川、北川和宁强大地震之际,恰和研究生们在一起准备上课,结果于公元21世纪第八个年头的“5•12”发生的大震,迫使我们仓皇逃出大楼。我们惊魂甫定就热烈讨论起文学与灾害的话题,特别是急切地想了解文学和地震的关系和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当时已经远离电脑和书籍,经验和记忆成为我们讨论的基本依据。我们的共同感受是:灾害巨魔在为人类上课! 近些年来的巨大灾害频繁发生,从1998年南方的洪水滔滔,

2、到2010年的干旱肆虐;从2008年地动山崩的汶川大地震,到2010年海地大地震;从席卷很多国家地区的病毒瘟疫到蔽天盖日的沙尘暴都一次次冲击着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一次次情感悸动并情不自禁地开始了相关的思考。灾害灾难撕裂心肺,学术学人自当有为。笔者在此略述三点: 一、关注灾害现实的文艺创作和研究。 近年来,伴随着媒体不断传来的各种各样的巨灾消息,人们的关注度明显有所提升,不少人还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并慷慨解囊。同时,揪心的阵痛也促发了文艺创作的浪潮,真情实感催生了许多动人的作品,同时也促使知识界、文艺界的人们展开了跨学科的积极探索。事实上,人类对于战争的痛苦记忆尚未远去,灾害的频繁降临更是经常性地

3、给人们带来撕裂心肺般的痛楚。而作为“人学”的文学(艺)所关切的对象,已悄然从人本身出发,并高举生命为本的旗幡,走向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同维系的存在世界。在笔者看来,现代文艺学或文学理论的建构,既要溯古凝思,更需现实关怀;既要凸显特色,更需学科交叉。没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和敏感的创新思维,文艺学或文学理论的更新发展就会陷于僵化和停滞。近些年来文艺学的边缘化或陷于困境,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耽于玄学而脱离实际。因而在灾害频繁袭击人类并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对象时,文学何为?艺术何为?文艺学何为?当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 诚然,实践需要,现实需要,创作往往先乎理论;灾害题材,文艺体裁,探索往往

4、多种多样。比如与西方相比,我们中华民族承受的灾害似乎更多更频繁也更惨烈,我们的大好河山居然也有其非常酷烈和无情的一面。汶川等地在大震前被很多人想象为、描述为山水如画、秀美无限的西南地域,简直就是“仙境”化身,但5•12大地震带来的灾害却使这里沦为地狱般的地界,同时人们通过实地考察、媒体传播还发现了许多日常被遮蔽的生命真相或落后现实。很多人发现了灾害的严重、防灾的缺位以及豆腐渣工程和腐败乱象,更震惊地发现了高山深谷中的穷乡僻壤和草芥生民;发现了人们面对灾难的抗争精神和崇高人性,也发现了更加令人痛楚的半封闭、半愚昧的此在世界。敏感的文艺工作者在5•12大地震刚刚发生不久,诗

5、文、影视、歌舞及书画等,就从震荡、悸动的心海中激荡而出,开始了近乎“军事化”的各路行动,创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许多作品。此时的他们所选择的与其说是“主题先行”,毋宁说是“现实主义”。当时,中国作家协会很快便开始了行动,文艺报社等文学媒体也开始了组稿,来自民间和文人的地震诗歌潮迅速兴起,网络文学中的相关作品更是蜂拥而至。众多作家带着痛楚纷纷创作出震颤读者心灵的“地震文学”。而在悲痛和哀伤之际,没有被理论约束的民间诗人也写下了催人泪下的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和妈妈,别哭等诗歌,传媒特别是网络上的悼念散文及报告文学,也吸引了无数目光。正所谓诗文如潮,感天动地(详参本专栏拯救的几重含义由汶川地震诗潮谈起一文

6、)。影视方面,除了新闻报道与文艺精神的结合之外,在创作意义上也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作品,如大型纪实性电视剧震撼世界的七日、汶川168小时、电影汶川时间、决战汶川、5•12:川北不相信眼泪等。而电视台和各种演出团体奉献的歌舞,即使与募捐等活动结合起来,大多也还是具有感动人鼓舞人的力量。全国各地举办的赈灾或专题书画展览以及媒体上发表的大量相关书画作品,也在激发民族精神、维系文化血脉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曾言“文学所以增人感”的鲁迅强调过诗文“撄人心”的启蒙作用,康德则直言“艺术是团结人的手段之一”,于此无疑再次得到了有力的印证。也许,在灾难语境中我们会自觉地发掘潜能,皈依圣洁的文艺,

7、体会文学依然神圣的伟力,即使我们拒绝游戏和消闲文艺,我们还是可以从文艺力量中获得安抚,帮助我们减轻痛楚,特别是对于那些灾后心灵创伤严重的人们,具有一定的心灵疗救的作用。 鲁迅也说过“学说所以启人思”,强调了学术研究自身的重要价值。关于灾害与文艺关系的思索也是自古有之,在近些年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和文艺研究中,也出现了若干相关的成果。如金磊的科学文学:新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希望浅论灾害文学的创立及发展思路(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第4期)、刘洋的硕士论文灾难文学论(东北师范大学,2006)、徐贲的见证文学的道德意义:反叛和“后灾难”共同人性(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2期)、叶舒宪的文学中的灾

8、难与救世(文化学刊,2008年第4期)、支宇的灾难写作的危机与灾难文学意义空间的拓展(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1期)、范藻的痛定思痛,地震文学的美学介入及其神学冥思(当代文坛,2009年第3期)、李炳银的5•12汶川大地震的个性文学痕迹(中国作家2009年第10期)等,就显示了一种较为强劲的学术发展态势,也预示了更为广阔的学术发展空间。其中,尤其引人关注的是学人和艺术家在情感上沟通。灾害引发的灾难性痛楚不仅可以成为文艺创作的动力,而且也可以成为文学(艺)研究者的动力。虽然灾害动力学不会关注这种话题,但学术情感的灌注促使某种研究方向乃至学科的诞生,由此可以得到预期。 二、呼唤“灾害

9、文艺学”或“文艺灾害学”。 尽管关注灾害的创作及相关的研究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总体看仍处于分支或交叉学科起步的初期阶段,并在理论体系建构和若干重要方面仍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根据现有资料来看,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仍旧没有对灾害文艺学的系统和专门的研究。即使在我国奠基性的生态文艺学等著作中,也没有关于灾害文艺与生态的专题讨论。1不过,伴随生态意识和现代意识的强化,形势毕竟已经有所变化,如前所述,对文艺与灾害之类的论文已逐渐多了一些。但比起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疾病、文艺与宗教、文艺与战争、文艺与爱情等主题研究,文艺与灾害的关系研究还明显薄弱,专题研究较少,大多是在对其他相关课题如苦难叙事、生态文

10、学的论述中涉及到文学中的灾害描述问题,总体上看明显关注不够,探究不深。而系统的历史考察及相应的文学史书写甚至还是空白。比如在规模宏大的中国文学专史书目提要2,可以见到形形色色的文学史,却难觅灾害文学史的踪影。连见多识广的国外汉学界对当代中国文学与灾害的相关研究也近乎是个空白。如长期被推崇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纵论多种类型的作家和小说,眼界宽阔,更具有比较文学的世界眼光,然而也没有采取“灾害文学”的视角进行分析;晚近颇受推崇的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除了关注学术界已经很熟悉的诸多话题,对文人文学、文学组织形式、文学军事化、文学商业化等文学现象也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但通篇未能论及文学与灾害这

11、样近乎“严峻”的问题。也许还可以说,在权威的文艺学家、文学史家那里,灾害文学之类的话题还未被关注,自然也并未得到承认,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谱系亦未得到建立。这也就是说,尽管灾害和文学(艺)作为话题并非是个崭新的,但作为分科更加细致的一门学问灾害文艺学,至今仍未得到学术界的承认。 出于现实和未来学科学术发展的需要,我们以为需要呼唤灾害文艺学或文艺灾害学的诞生。事实上,人们对各种相对意义上成立的文艺符号学、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文艺传播学、文艺生态学甚至文艺地理学以及灾害心理学、灾害伦理学、灾害经济学、灾害历史学等都形成了较多的共识,对单一的研究对象从事精深研究也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莎学、红学

12、、鲁学或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灾害及救援医学、生态灾害学、环境灾害学、灾害天文学、灾害信息学等等,但迄今对文艺学与灾害学的结合似乎依然是若即若离,也未给予比较到位的整合和相应的学术命名。应该说这是非常遗憾的,也是需要亟待弥补的。因之,提出“灾害文艺学”这一命题,自觉地将文艺学与目前作为显学(注:近年来我国关于灾害学的著作较多,如环境灾害学(曾维华等)、灾害学(李树刚)、城市灾害学原理(金磊)、水旱灾害学(欧阳惠)、农业灾害学(郑大玮)等,论域渐宽,论文迅速增多。)的“灾害学”(包括自然灾害学、人为灾害学及复合灾害学)加以有机结合,笔者以为很有必要,其价值意义也将在研究过程中得以逐渐彰显。简言之

13、,灾害文艺学即是文艺学与灾害学交叉结合生成的边缘性新生学科,其学术命运是:应运而生,因需而长! 在笔者看来,这一交叉的学科所具有的交叉和新生性质,使它可以视为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可以视为灾害学的一个分支。重心和措辞也许会有相应变化,遂可以在命名上有所区别。如“灾害文艺学”与“文艺灾害学”,就依照中心词语显示了其学科归属。这种情形与生态文艺学和文艺生态学的命名类似。对于从事文艺研究工作的人来说,自然会认为“灾害文艺学”较“文艺灾害学”更为合适。从研究对象和范畴而言,灾害文艺学主要关注的是灾害与文艺的种种关系。首先应该是文艺学与灾害学在学理层面的契合关系,其中的人学原则和拯救取向就是基本的沟通

14、平台。其次是现实中的灾害与文艺遇合的关系,即研究灾害事件与文艺的关系,这构成了学术学科衍生的现实基础。应该说,具有生命活力的学术学科都是应运而生、因需而长的,灾害文艺学更是未可例外的近例。事实上,每一学术方向或学科空间都具有未来性,但却经常为现实需要所制约所激发而形成了热与冷、显与隐的区别。如果考虑到这样的学术发生根因,人们从情感上也许并不希望灾害文艺学的兴起。再次是文艺学学科方法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灾害学方法结合的关系。尽管我们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的仍主要是文艺学的方法,但我们还是要积极借鉴灾害学以及其他众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人文学科的定性分析明显具有其局限性,适当借鉴自然学科的实证手段是有益的。

15、最后是灾害文艺学的研究内容之间构成的有机关系。窃以为可以在总论灾害与文艺的现实与理论关联及其学术意义之后,径直探讨地震与文艺、水灾与文艺、旱灾与文艺、瘟疫与文艺等理论专题,并在这种近乎实证的基础上,进入另一学术板块,深入探讨灾害文艺学的主要研究取向,诸如文艺创作与灾害描写及镜像、创作主体与灾害意识、文艺创作于灾害心理、灾害文艺与人情人性、灾害话语与文学(艺)修辞、灾害文艺样式与传播、灾害文艺名家名作、灾害文艺的接受与创新等重要问题,就理应得到较好的论证。其中,自然要力求全面和细致,从而用学术努力显示出灾害文艺学的可行性。 三、现实常识与学术情感:来自灾害的启示。 笔者认为,立足于现实的治学须从

16、常识和体验出发,才更为真切,更具有“理论”的生命活力。亦如海德格尔本人所说:存在问题推动着他的思想,并由此持续追问存在和追问真理(无蔽)。330-32还如余秋雨在雅典地震短文中表达的那样:亲历雅典地震使他悟出了“愚钝使人安定,小智使人慌乱,大智又使人安定”的文化现象。448近些年来,不少学者退隐书斋,划地为牢,且经常陷于某种单一的玄学或旧学,在“老生常谈”的语境中绕不出来,虽苦恼不堪却又不能自拔。不仅越“学”越“呆”,而且越“学”越“朽”。因此走出书斋与更好地进入文学(艺)世界便可以成为具有启示性和救赎性的话题。显然,灾害文艺的情真意切或痛楚深切对文艺研究也是有启发的,灾害文艺的历史与现状无疑

17、可以激发学者们的学术激情。神话中的“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似乎依然可以成为当代学者的光荣使命。“一百个夸父奔走在抗灾的道路上/一千个愚公正在把灾祸的大山搬开/一万个后羿挽起长弓去射灭灾星/一亿个精卫终究要填没灾难的大海!”(屠岸阿特拉斯的脊梁)面对严酷的灾害和学术上的种种缺失,我们要基于真切的体验和朴素的常识,从学术层面进行艰苦的探求,做出不辱使命的应有的学术贡献。即使仅仅是从文学研究角度来看,我们的文学理论与研究也都要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由此才会有真正意义的历史关怀和终极关怀;即使是面对历史上的灾害事件和异国的灾害文学,我们也会持有学术良知,以充盈的学术情感来从事认真的研究和反思

18、。人类不因国家、民族而分裂,就像学术不因分科而自残,整体性的关联和命运感的相通也给作家和学者带来更加明确的启示: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理论创新,都不能回避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灾害与危机,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文学的自由和宽容,文学的自尊和博爱,使得它不仅能记录、见证灾害,而且能想象、反思灾害,并对“后灾难”时期依然会持续关注,引发出与生存相关的现实调整和终极追问。而在可操作的学术层面,我们要从灾害文学本体、灾害文学史、灾害叙述学、灾害文学创作论、灾害文学比较论以及灾害文学传播研究等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 这里选刊的拯救的几重含义由汶川地震诗潮谈起、原型与符码: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水灾描述、黑死病

19、与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等论文,就体现了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它们由近及远,角度各异,都对灾害文学进行了具有深度的审视和研究。对汶川地震引发的诗歌潮的宏观把握与深切探询,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水灾描写的高度关注与反思,以及对他国瘟疫书写的重新审视和阐释,虽大抵属于个案性质的研究,却都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多方面的启示作用,对文学创作动机及生命体验的分析也会有所帮助。我们知道,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就是一位面对巨灾而提出“文学何为”的作家,他甚至将自己高中生时期阅读笛福小说大疫年纪事(“Journalof plague year”)的深切经验,作为自己进入文学世界和创作小说的“精神准备”。5异国的

20、作家因灾害而奋笔疾书,我国的学者也可以从外国经验中体认灾害与文明的辩证关系。本专栏中的黑死病与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一文,其作者即从欧洲思想史、文学史的角度,揭示了黑死病对欧洲人文精神的重建的别样价值,并探讨了灾害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黑死病的发生既是人类的灾难,又可视为欧洲文化复兴的助推力。这种情形也发生在葡萄牙里斯本大地震的后续的社会震动中,引发了神学与人学的激烈冲突或思想界的大地震。6不仅催生了现代地震学,而且启发了神义论和崇高哲学的发展,对文艺思潮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祸福相依,此之谓乎?! 当然,在灾害文艺学及灾害文学研究方面,我们的思考都是初步的,本专栏中的几篇文章,包括本文都还是角度各异却可互补的关于灾害与文学(艺)的点滴探索,意在获取相关的有益启示。面对不期而至的巨灾,这里开辟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窗口式的专栏,自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或聚焦,荣幸的是,这组论文得到了湘潭大学学报俯允接纳,笔者自然还希望专栏有机会延续下去,并能够得到同道热心的关切和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