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承明制”――试论清朝城市的传承性(1644―1840).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86953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承明制”――试论清朝城市的传承性(1644―184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清承明制”――试论清朝城市的传承性(1644―184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清承明制”――试论清朝城市的传承性(1644―184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清承明制”――试论清朝城市的传承性(1644―184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承明制”――试论清朝城市的传承性(1644―1840).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清承明制”试论清朝城市的传承性(16441840)“清承明制”通常被用来概括清朝内部运行的一系列政策体制,而这一说法本身也体现了清朝与其之前的明朝,甚至是延续了千年之久的封建制度之间的承续性。虽然这一说法在某些方面并不恰当,因为清朝在一些方面的变化是其之前的朝代所未曾经历过的,但在城市这一点上,这一说法是基本准确的。清朝在建立后,无论是城市的形态还是城市内部的结构都基本延续和继承了千年以来的传统;在城市的动力方面,也以政治军事为主。 一、清朝城市形态的传承性 牟复礼在其一系列关于苏州、南京的论文中提出:“中国城市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即城市形态在长期内保持稳定。”就城市的外观及内部空间结构来看

2、,清朝基本是继承了以前朝代的。 (一)城市外观的传承性 先来看城市的形状,中国古代的城治外形通常是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建立在中国文明发源地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所有都城,实际上就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不只是都城,各府或县城的城市也基本遵循这一规律。另外,还有少数呈圆形的城市,而各种不规则形状的城则是极为少见的,且方向性极为明确,很少见到东南西北向的布局。以清朝的首都北京为例,从商代的蓟城开始,城市的形状就一直是方形,而如果将金、元、明三朝对比来看,则更可见这种聚落形态的强烈一致性。 中国城市的另一个一致性就是修有城墙,对于中国古代的城市而言,城墙是极其重要的。“在帝制时代,中国绝大部分城市人口集中在

3、有城墙的城市中,无城墙型的城市中心至少在某种意义上不算正统的城市”。清朝的城市也如此,虽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导致一些城市出现了突破城墙的扩张,从而在城墙外形成了新的商业区。以苏州为例,“月城、阊门内出城,京省商贾所集之地。又有南北濠、上下塘。为市尤繁荣。”但城墙依旧作为“文明的屏障”而存留了下来,并发挥着它“卫君、守民”的功能。城墙上又开有城门,城门从三个到十二个不等,城墙外一般还有护城河。 (二)城市内部结构的传承性 再来看城内的格局,周礼•考工记记载城(国都)的营制是“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在城内,连接中间城门的东西与南北两条主

4、干道构成城市的中轴线,它与其他若干次干道组成城市中的交通形态,并将城区划分为大致对称的若干区域。这样的格局在清朝许多城市中都是常见的。 城市的功能分区也是一脉相承的,一般来说,“衙门以及有关建筑物和院落(包括孔庙、试场、城隍庙、公所与官邸)位于行政城市中心附近。鼓楼和钟楼通常也居中的配置在主要十字街口。”在被直通城门的道路分开的城区中,混杂着城市民居和商业、服务业网点。在清朝,商业区域一般集中于城市的西南部,并出现向城外的西南方向发展的现象,以苏州为例,“城中东西分治,西较东为喧闹,居民大半工技。金阊一带比户贸易,负郭则牙侩辏集。”在广州,“商人和士绅实际上可以按城市地图来分开,商业、手工业以

5、及商人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西半部分,特别是西郊”。而北京繁华的外城,也是位于城市的南部。 清朝城市在形状、城墙和城内格局方面,都与明朝,甚至前几朝有着较高的一致性。除外观外,在城市中,代表行政功能的“城”,与代表经济功能的“市”之间的主次关系也同样与前朝具有一致性,下文即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城”主而“市”次清朝城市发展动力的传承性 从“城市”这个汉字的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城市的两大基本功能:“城”代表着它的政治功能,而“市”则代表它的经济功能。从王朝史初期开始,作为“城”的功能就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其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那部分明显附属于城的那部分,市虽可能曾一度昌盛,但总体上

6、讲,市是因城而繁荣,因城而兴而辉煌。” 到了清朝,虽然商业和手工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景观,但行政因素仍然在城市中起着主导作用。 先从全国范围来看,施坚雅在研究城市与地方层级时指出:“在经济层级中列为地方或更高级城市的多数中国中心地,同时也是行政治所。”在清朝,省级衙门所在的省会城市有20个左右,这些省会城市,大都是当地人口最多的一些城市,由此可见行政因素对一个地区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再从某一城市来看,如前文所述,代表政治力量的衙门以及有关建筑物和院落一般位于行政城市中心附近;而商业区和民居区就只能散落在相对边缘的城区,商业区甚至还只能向西、向南或者向更远的城外发展。谁主谁

7、次,从这种布局就可以知晓了。即使是那些商业发达的东南沿海大城市,情况也并无多少不同,因为,东南沿海城市的商业再发达,也往往是行政性首府。另外,虽然清朝商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例如清代对商人所课之税较轻了一些,而且还赋予了盐商某种特权,即“盐商家庭客居的城市,其子弟可参加科举考试”。然而,在这些城市中,传统的官僚体系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以两淮盐商为例,他们“曾经多次向政府捐款,或支持皇帝南巡,或支持军费,或为皇太后祝寿”,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拉拢统治阶级;还有清朝“十大商帮”之首的晋商和徽商,他们也“难以摆脱作为官本位附庸的地位。” “清承明制”,清朝的城市无论是从城市景观、城市内部结构等物质层面,还是从其内部的主要动力来看,都与之前的明朝,甚至是更早的封建城市有着强烈的一致性。可以说,清朝的城市传承了华夏上千年的城市特性。正是由于深厚的华夏文明,才使这一时期的城市虽然在发展动力方面明显落后于同一时期的欧洲国家,但在繁荣程度、人口密度等方面依然在国际上首屈一指。而1840年以后西方势力在我国城市中的逐渐渗入,导致了两种城市模式开始出现交手,而这一交手的后果,就是我国近代化城市的逐步兴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