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591092 上传时间:2018-1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在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产业知识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是更趋向于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如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运用等,而这些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计算机。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的基础条件,因此,企业都要求其员工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学以致用,将来可以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2、高校学生计算机学习基础不同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目前,很多城镇的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尤其是城市很多学校,大多数学生在高二时都可以参加计算机会考,这些来自城镇的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相关操作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很多学生入校之前都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些学生甚至精通某些软件的操作。但是,很多来自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的学生则对计算机的了解很少,这些学生甚至从来没有学习过计算机的相关知识。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的不同造成这门课程教学存在一定难度,同样的内容,往往造成学生不同的反应,来自城镇的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往往感到老师讲的知识太浅显,对这门课程逐渐失去兴趣。而来自农村的没有计算机

3、基础的学生则觉得教师讲的太快,讲的内容不够详细,听不懂,计算机实践课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动手操作,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往往产生一定的自卑感,对这门课程逐渐产生一种恐惧感。 (二)教学内容庞杂,难以突出重点 目前,虽然各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所使用的版本不同,但是所授课内容一般都包括Windows 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 和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 等内容,这些内容太过宽泛,在授课过程中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很难面面俱到,突出重点。同时,计算机操作软件更新很快,如WORD基本每年都会出现新的版本,而高校所配套使用教材、硬件设备等往往跟不上发展的脚步,造成学生所学内容与工作需求

4、不一致。 二、教学改革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教材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一般开设在大一,且课程一般为一个学期,最多60课时,最少45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讲授学生实用的课程内容,是每个任课老师都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因此,选择哪种版本的教材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作者认为,任课教师在选择教材时,不仅要满足本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还要考虑不同基础、不同学生的需求,更要满足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因此,教材选择上要慎重。同时,教材选择好之后,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讲课内容进行更改,很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都具有滞后性,任课教师可集体对教学内容的教案和课件进行编写,这些机动灵活

5、的方法会比选用一本教材的传统方法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尤其是实践操作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因此,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实践操作机会可能比较少,如高校计算机资源配备不够,教师教学内容分配不合理等,因此,任课教师要结合高校资源合理分配授课内容,教师在授课时,不要面面俱到的在教学中讲所有的问题和知识点,而是要根据课程需要讲授重要知识点。除此之外,授课方式也要进行改变,如今很多高校都建有自己的校园网,因此,任课教师也可利用校园网对教学资源进

6、行整合,将相关课程内容上传至校园网。因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时在大学中相对较少,仅仅通过课堂传授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而计算机技术却是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需要学生进行掌握,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可以通过学校的校园网来做出教学活动的指导,这样能够增加网上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沟通的交流学习的条件和平台,并且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三)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方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校一门基础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往往受不到学生的重视,并且很多高校现在仍人延续老的考核方法,即以笔试为主进行考核,这种方式下,很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重视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而轻视本门课程的

7、实践操作能力,这与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相违背,因此,对其考核方式进行改革非常必要。一方面,可采取将学生的考核分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可避免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采用教师考核与全国计算机等级结合的考核方式,教师考核,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论、实操进行考核,计算机等级是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办公自动化的考试,通过考核。最后成绩其中理论占20%、实操占40%、等级考试占40%,这样增加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培养为本。高校教师的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实操能力,在加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对这门课程教师的要求更高。因此,高校在这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结合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加大教师培训的投入力度,如可设立专业教师培训资金,为计算机类教师的不断成长搭建多种平台,例如可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对在校教师进行培训,这种方式主要通过邀请校内和校外优秀人才来校讲学、听课、评课,可让在校师生对行业内前沿信息进行学习。除此之外,加大计算机类教师的培训学习和观摩交流活动,通过与专业领域内的优秀企业寻求合作,送教师下基层实习,总结实践经验,并将其内化为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