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物理现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641634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中物理现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诗中物理现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诗中物理现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诗中物理现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中物理现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诗中物理现象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独特的诗文化。有趣的是,很多诗歌中涉及到了物理现象,让我们在领略文学美、人性美之外,还可以引起物理上的思索。近几年,中考试题中也出现了以诗歌形式来考察物理知识的内容。本文主要以唐诗为例,对诗歌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作一简析。声学现象虞世南的蝉、李商隐的蝉及骆宾王的咏蝉被称为唐代文坛“咏蝉”诗三绝,都是托咏蝉以寄意之作。有意思的是,这三首诗均涉及到了声学现象。虞诗云“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与蝉头部伸出的触须相似,故表面上用“垂緌”写蝉的形状,实则暗指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2、“疏桐”可见梧桐的枝干高,“流响”则写蝉声的长鸣不已和悦耳动听,结合前一句“饮清露”,让读者感受到蝉的清华隽逸。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在前两句的基础上生发议论,强调“居高”是致远的原因,言外之意是品格高洁的人,自然声名远播,而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表达了对人内在品格的高度赞美。从物理的角度来看,鸣蝉在这里是声源,声源的位置高,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被障碍物反射、吸收的较少,所以可以传得远,可见“居高声自远”是有科学道理的。“非是借秋风”从物理的角度看则是不科学的。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平时能听到声音,一般都是靠空气传声,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这与电磁波不同。“风”是什么?是流动的空气,如

3、果没有“风”这个介质,声源“蝉”居得再高也是枉然。 但是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声波的传播与介质的弹性模量,密度、内耗以及形状大小(产生折射、反射、衍射等)有关。当空气分布不均匀,风速、气温等发生变化时,声波的传播路径与速度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当刮大风时,对面的两人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见或听不清楚对方说话,这种现象在骆宾王的咏蝉中有所提及,即“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风多”导致了声音“易沉”。字面上是说露水打湿了蝉的羽翼,飞行困难,风大而多导致声音传得不远,实际上是用“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亦我,我亦蝉,物我相融,可谓“寄托遥深”!清人陈熙晋曾说骆宾王“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大致概括了骆氏悲剧的一生。 李商隐的蝉我们亦可从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诗的首句闻蝉鸣而起兴,“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栖高树吸风饮露,难以填饱肚皮,哀鸣只能是白费精力,与事无补,徒劳而已。发声消耗了声源的能量,却得不到充足的能量补充;靠发声本身是无法补充声源的能量的,当然是 “徒劳”了。本诗与上两首一样,诗中的蝉即作者的影子。作者在各地当幕僚,小官微禄,且又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难饱”是自然的;虽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援助,最终却是“恨费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