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931993年,年,学者学者塞缪尔塞缪尔亨廷顿亨廷顿,在美国外交杂志,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这一篇文明的冲突这一篇文章,作者认为,冷文章,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
2、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文明的冲突的冲突”。文明的冲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文明的冲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宗教宗教的冲突的冲突 u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u中国的宗教中国的宗教 一 世界三大宗教什么是宗教?什么是宗教?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特殊意识形态。旧时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旧时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或实体实体,使人,使人对该一神秘
3、产生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敬畏及及崇拜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与民间神话一样,其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其是一与民间神话一样,其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其是一种种心灵寄托心灵寄托。一、佛教一、佛教1.1.佛教的产生佛教的产生2.2.佛教教义佛教教义3.3.佛教的传播与分布佛教的传播与分布佛教的产生佛教的产生1.1.背景:古印度过入背景:古印度过入“列国列国”时代,战争加深了人民的灾难时代,战争加深了人民的灾难促使阶级关系急剧变动和新思潮的产生促使阶级关系急剧变动和新思潮的产生2.2.时间:公元前时间:公元前6 6世纪世纪3.3.
4、地点: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地点: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4.4.创始人:乔达摩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称为悉达多后被称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5.5.经典:大藏经经典:大藏经菩提树菩提树佛教教义佛教教义 宣扬宣扬“众生平等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反对婆罗门的特 权地位。权地位。提倡消灭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提倡消灭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的基本教义(实践、宗教、道德、教义的理论、哲学、辩证思维方面)缘起起诸法由因法由因缘而起宇宙万法皆由因而起宇宙万法皆由因缘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所生起之相状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论说法
5、印法印即作即作为印印证是否合乎佛法的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准四四谛四圣四圣谛。谛,意,意为真理或真理或实在。苦在。苦谛、集、集谛、灭谛、道、道谛八正道八正道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八正道,即合乎正法的八种悟道成佛的途径,又称八圣道十二因十二因缘无明,行,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取,有,生,老死因果因果业报称因果律,称因果律,为佛教教佛教教义系系统中,用来中,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谓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一切事物皆由因果法则支配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支配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三界六道三界
6、六道三界六道是佛教三界六道是佛教业报轮回回说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指又作三十七菩提分,指为追求智慧、追求智慧、获得得觉悟而悟而进入涅入涅盘境界的三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和途径十七种修行方法和途径涅涅盘意意译作作灭、寂、寂灭、灭度等,是佛教修行的最度等,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一目的和最高境界,一般指破除般指破除烦恼、无明后所、无明后所证得的精神境界,得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不生不是一种不生不灭、超、超越生死、永恒安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的境界。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蓝毗尼佛教的传播佛
7、教的传播 印 度中 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中 亚小乘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一般把一般把释迦牟尼看做是一个教主、迦牟尼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是一个达到彻底底觉悟的人。悟的人。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全知全能的佛,并且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除释迦牟尼佛外,迦牟尼佛外,在三世(在三世(过去、去、现在、未来)十方(在、未来)十方(东南南西北,四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上下)有无数的佛。小乘佛教主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修戒、定、慧“三学三学”(通(通过守持戒律,修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禅定而获得智慧)、得智慧)、“八正八正道道”。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则
8、除了除了“三学三学”、“八正道八正道”外,外,还偏重于修偏重于修习包括包括“六度六度”、“四四摄”在内的在内的“菩菩萨行行”。度己度己度己度己还要度人要度人 一、基督教一、基督教1.1.基督教基督教的产生的产生2.2.基督基督教教义教教义3.3.基督基督教的发展与分裂教的发展与分裂1.1.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的产生产生背景:犹太人遭受民族蹂躏,多次反抗都被镇压。产生背景:犹太人遭受民族蹂躏,多次反抗都被镇压。产生时间:公元产生时间:公元1 1世纪世纪产生地点:巴勒斯坦地区产生地点:巴勒斯坦地区经典:圣经经典:圣经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圣经为蓝本,核心思想
9、是为蓝本,核心思想是福音福音,即上帝耶稣基督的即上帝耶稣基督的救恩救恩,充分彰显了上帝对全人类和整个宇宙舍,充分彰显了上帝对全人类和整个宇宙舍己无私的大己无私的大爱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关键词:关键词:爱爱、恩典恩典、复活、公正、鬼魔、悔改、基督、教育、复活、公正、鬼魔、悔改、基督、教育、救救赎赎、苦难、律法、弥赛亚、末世、女性、苦难、律法、弥赛亚、末世、女性、启示启示、贫穷、上帝、天、贫穷、上帝、天国、神迹国、神迹 、审判审判、圣灵、死亡、先知、
10、预言、圣灵、死亡、先知、预言、信心信心、约、战争、约、战争、智慧、智慧、自由自由、罪罪。传说耶稣于传说耶稣于1212月月2525日诞生在巴勒斯坦日诞生在巴勒斯坦伯利恒的一个马棚里,他是上帝的亲生子,为拯救伯利恒的一个马棚里,他是上帝的亲生子,为拯救人类而降生人间。他招收了人类而降生人间。他招收了1212个门徒,四处游说传个门徒,四处游说传教。后来,耶稣被弟子犹大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教。后来,耶稣被弟子犹大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门徒们宣扬他在三日后又复活升天。门徒们宣扬他在三日后又复活升天。传说中的耶稣是个什么样的人?传说中的耶稣是个什么样的人?耶稣受难 木雕像2.2.基督教的教义基督教的教义
11、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类与生俱来即有人类与生俱来即有“原罪原罪”,”,耶稣是耶稣是“救世主救世主”,人们忍受,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升入苦难,死后可升入“天堂天堂”。诞生初期:受诞生初期:受罗马帝国罗马帝国10次大的迫害。公元次大的迫害。公元1 1世纪以耶路撒冷为中世纪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开始传教,建立初期基督教教会。公元心开始传教,建立初期基督教教会。公元392年正式被罗马帝国定年正式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基督教的影响力迅速提升。为国教,基督教的影响力迅速提升。中世纪时期(中世纪时期(476-1453):):39595年,罗马帝国分
12、裂为东西两部。西派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形成教会以罗马为中心形成天主教天主教传统,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传统,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形成形成正教正教传统。进入中世纪后,教会成为统治阶级迫害人民的工具。传统。进入中世纪后,教会成为统治阶级迫害人民的工具。从从10961096至至12911291年近二百年时间里,先后组织了年近二百年时间里,先后组织了8 8次次十字军十字军东侵。东侵。宗教改革: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以及宗教改革: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以及1616世纪教会内部爆世纪教会内部爆发的宗教改革运动,天主教又一分为二,形成旧教、发的宗教改革运
13、动,天主教又一分为二,形成旧教、新教新教的对立。的对立。现代时期:现代时期:1919世纪后期,教皇国其大部分领土并入意大利王国,世纪后期,教皇国其大部分领土并入意大利王国,19291929年成立年成立梵蒂冈梵蒂冈国,但罗马教廷仍为世界天主教会的中心和最高国,但罗马教廷仍为世界天主教会的中心和最高权利机构。权利机构。天主教天主教以梵蒂以梵蒂冈为中心的天主教会,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南美、大洋中心的天主教会,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南美、大洋洲。全球教众洲。全球教众12亿占占总基督徒的二分之一基督徒的二分之一东正教正教11世世纪东西教会大分裂,形成西教会大分裂,形成东罗马正教会。主要分布希腊、俄正教
14、会。主要分布希腊、俄罗斯及斯及东欧各国。全球教众一欧各国。全球教众一亿六千万。六千万。基督新教基督新教6世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中脱离天主教而产生的新宗派:路德宗、生的新宗派:路德宗、加加尔文宗、安立甘宗,以及随后又从文宗、安立甘宗,以及随后又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更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更多宗派。主要分布在英、美、德、瑞士、北欧各国及新西多宗派。主要分布在英、美、德、瑞士、北欧各国及新西兰、澳大、澳大利利亚等国。等国。英国国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意译为西敏寺)三、伊斯兰教三、伊斯兰教 1 1、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伊斯兰教创立
15、的背景 2 2、伊斯兰教的创立、伊斯兰教的创立 3 3、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与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与伊斯兰教的传播1.1.1.1.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 阿拉伯各部落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各有自己信仰的神。阿拉伯各部落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各有自己信仰的神。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建立统一国家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共同愿望。建立统一国家成为阿拉伯人民的共同愿望。2.2.伊斯兰教的创立伊斯兰教的创立产生时间:产生时间:7 7世纪初世纪初产生地点:麦加产生地点: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创始人:穆罕默德经典:经典:古兰经古兰经教义教义:宇宙间惟一的神是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真
16、主”安拉安拉。一部一部2020多万字的经书,里面多万字的经书,里面486486处提到处提到“惩罚,刑罚惩罚,刑罚”,215215处提到处提到“火狱火狱”,116116处提到处提到“恐惧,畏惧恐惧,畏惧”,106106处提到处提到“砍,杀砍,杀”,9898处提到处提到“祸,灾祸,灾”;9595处处提到提到“顺从顺从”;5555处提到处提到“严厉严厉”;3535处提到处提到“仇恨,仇视仇恨,仇视”;2828处提到处提到“烈火烈火”;2525处提到处提到“血血”;2323处提到处提到“恐怖恐怖”;只有只有1 1处提到处提到“宽容宽容”,还是讲故事,还是讲故事引述别人说的话。引述别人说的话。在伊斯兰教
17、里,在伊斯兰教里,“不信道不信道”本身就有罪。本身就有罪。“我要把恐怖投我要把恐怖投在不信道的人的心中在不信道的人的心中.故你们当斩他们的首级,断他们的指头故你们当斩他们的首级,断他们的指头.你们你们要与他们战斗,直到迫害消除,一切宗教全为真主。要与他们战斗,直到迫害消除,一切宗教全为真主。”“”“至于不信道的人,我要至于不信道的人,我要在今世和后世,严厉地惩罚他们,他们绝没有任何援助者。在今世和后世,严厉地惩罚他们,他们绝没有任何援助者。”“”“你们为不信道而你们为不信道而尝试刑罚吧。尝试刑罚吧。”“”“对于不信道的人,或剪除一部分,或全部加以凌辱。对于不信道的人,或剪除一部分,或全部加以凌
18、辱。”不但不不但不信者自己有罪,连子嗣也有罪信者自己有罪,连子嗣也有罪:“不信道者所有的财产和子嗣,对真主的刑罚,不信道者所有的财产和子嗣,对真主的刑罚,不能裨益他们一丝毫。这等人是火狱的燃料。不能裨益他们一丝毫。这等人是火狱的燃料。”如果不信道,即使做善事也得不如果不信道,即使做善事也得不到善终:到善终:“不信主者,他们的善功比如一堆灰,在暴风之日,被狂风吹散,他们不信主者,他们的善功比如一堆灰,在暴风之日,被狂风吹散,他们对于自己所谋求的,不能获得一点报酬对于自己所谋求的,不能获得一点报酬。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及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及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及伊斯兰教的传播阿拉
19、伯帝国的建立及伊斯兰教的传播耶路撒冷面积只有耶路撒冷面积只有126126平方公里,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平方公里,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城:这里有有犹太教的城:这里有有犹太教的哭墙哭墙和和圣殿山圣殿山、穆斯林的、穆斯林的圆顶清真寺圆顶清真寺和和阿克阿克萨清真寺萨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圣墓教堂和和苦路苦路。每年7月为伊斯兰教的斋戒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信徒前赴圣城麦加朝圣伊斯兰教的派系伊斯兰教的派系伊斯兰教伊斯兰教逊尼派逊尼派:“逊尼逊尼”系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系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为为“遵守逊奈者遵守逊奈者”,亦即,亦即“遵循传统者遵循传统者”。什叶派:以拥护穆
20、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什叶派:以拥护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及其后裔担任穆斯林领袖伊玛目为其主要特及其后裔担任穆斯林领袖伊玛目为其主要特征,故又称作阿里派。征,故又称作阿里派。二二 中国的宗教中国的宗教u儒教儒教u释教释教u道教道教u基督教基督教u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儒教儒教儒教,又称儒教,又称“圣教圣教”,至清代儒家宗教化的,至清代儒家宗教化的“孔教孔教”也属于儒教也属于儒教分支,儒教有着严格的中国文化特点,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分支,儒教有着严格的中国文化特点,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孔子(前孔子(前544544.9 9.2828前前478478.4 4.1111)、孟子、朱
21、熹、王)、孟子、朱熹、王阳明阳明流派:流派:经学、理学、心学、当代新儒家经学、理学、心学、当代新儒家经典:六经,十三经,十三经注经典:六经,十三经,十三经注神祇神祇 :天、地、君、亲、师:天、地、君、亲、师教义:仁义礼智信教义:仁义礼智信佛教佛教佛教传入中国最广泛的说法是佛教传入中国最广泛的说法是东汉永平十年(东汉永平十年(6767),汉,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迦叶摩腾、竺法兰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白马寺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为我国寺院的发
22、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汉传八宗汉传八宗禅宗禅宗主主张顿悟法要悟法要见性成佛。性成佛。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主旨,少林寺少林寺、广、广东韶关南韶关南华寺寺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下分惠能,神秀、(弘忍下分惠能,神秀、(虚云虚云禅禅师(1840-1959)天台宗天台宗(法法华宗)宗)教教义主要依据妙法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龙树、慧文、慧思、智顗、灌、慧文、慧思、智顗、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三三论宗宗以中以中论、十
23、二、十二门论百百论三部三部论典典创宗而得名。宗而得名。西安草堂寺、南京栖霞寺西安草堂寺、南京栖霞寺罗什、吉藏(隋)什、吉藏(隋)法相宗法相宗(唯(唯识宗)宗)“一本十支一本十支”为主要典籍。主要典籍。西安西安大慈恩寺大慈恩寺玄奘、玄奘、窥基基华严宗宗(贤首宗)首宗)依依华严经立名立名西安西安华严寺寺杜杜顺(隋)(隋)律宗律宗因着重研因着重研习及及传持持戒律戒律而得名而得名西安西安净业寺寺道宣(唐)李叔同(弘一法道宣(唐)李叔同(弘一法师)密宗密宗密宗以密法奥秘,不密宗以密法奥秘,不经传授不得互相授不得互相传习西安大西安大兴善寺和青善寺和青龙寺寺一行一行净土宗土宗专修往生修往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净
24、土土之法之法门,以,以“往生西方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土”为目的的宗派目的的宗派西安香西安香积寺、寺、庐山山东林寺林寺慧慧远(东晋)、善晋)、善导、(印光、(印光法法师)四大佛教名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五台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为大智大智文殊文殊师利菩利菩萨(智慧)(智慧)的道的道场。是中国唯一一个。是中国唯一一个青青庙、黄黄庙交相交相辉映的佛教道映的佛教道场。现存寺院共存寺院共47处,台内,台内39处,台外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其中多敕建寺院。东台望海寺、南台普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寺、中台演教寺、中台演教寺、显通寺通寺、塔院塔院
25、寺寺、菩菩萨顶、南山寺南山寺、黛螺、黛螺顶、广、广济寺、万佛寺、万佛阁峨眉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为大行大行普普贤菩菩萨(真理、(真理、实践)践)的道场。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金顶金佛、万佛顶、接引殿、报国寺、伏虎寺、普陀山是观世音菩世音菩萨(慈悲)(慈悲)教化众生的道场,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不肯去观音院、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九华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为地藏菩菩萨(愿力)(愿力)的道场。天台寺、化城寺、肉身宝殿道教道教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
26、老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祖天师张道陵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正式创立教团组织。黄、老、庄黄、老、庄开茅山道派开茅山道派鹤鸣山自称老鹤鸣山自称老君君“授以正法,授以正法,命为天师命为天师”茅氏三兄弟茅氏三兄弟张道陵张道陵太平道太平道张角张角葛洪葛洪炼丹炼丹系统成型系统成型寇谦之、寇谦之、陆修静陆修静奉为国教奉为国教唐朝唐朝钟离权和钟离权和吕洞宾吕洞宾钟吕传道集钟吕传道集促进了内丹促进了内丹学说的兴起
27、学说的兴起王重阳王重阳全真教全真教丘处机丘处机一言止杀、一言止杀、掌管天下道掌管天下道教教张宗演张宗演领江南道领江南道教事教事张与材张与材正一派正一派世俗化世俗化明朝明朝清朝清朝正一派衰弱正一派衰弱龙门中兴,龙门中兴,复兴全真教复兴全真教王常月王常月重获新生,广泛传播重获新生,广泛传播当代当代道教的形成与发展道教的形成与发展道教的派别道教的派别道教道教正一派正一派全真派全真派龙门派龙门派华山派华山派清静派清静派三丰派三丰派老华山派老华山派修身养性,受戒守规修身养性,受戒守规养气炼丹,长生还老养气炼丹,长生还老羽化登仙,道不言寿羽化登仙,道不言寿驱妖除魔驱妖除魔终南山龙虎山神仙谱系神仙谱系三清三
28、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德天尊 玉帝玉帝: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历御万道无为通明大殿昊天金阙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历御万道无为通明大殿昊天金阙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四御四御: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陈上上宫宫天皇大帝,南极天皇大帝,南极长长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生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诸诸星曜神星曜神:斗姆元君斗姆元君、四方之神(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南斗六星君(司命星君,司禄星君,延寿、四方之神(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南斗六星君(司命星君,司禄星
29、君,延寿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上生星君)、北斗七星君(贪狼星君,巨门星君,禄存星君,文曲星君,廉贞星君,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上生星君)、北斗七星君(贪狼星君,巨门星君,禄存星君,文曲星君,廉贞星君,武曲星君,破军星君)武曲星君,破军星君)琼台女神:琼台女神:王母娘娘,碧霞元君,妈祖娘娘,九天玄女,百花仙子,送子娘娘,慈航真人,三霄娘娘,骊山老母,王母娘娘,碧霞元君,妈祖娘娘,九天玄女,百花仙子,送子娘娘,慈航真人,三霄娘娘,骊山老母,紫虚元君,眼光娘娘紫虚元君,眼光娘娘文化之神:文化之神:文昌帝君,大魁星君,天枢上相文昌帝君,大魁星君,天枢上相(姜子牙,张良,诸葛亮,魏征,文天祥,刘
30、基),(姜子牙,张良,诸葛亮,魏征,文天祥,刘基),中华十圣:酒圣杜中华十圣:酒圣杜康,文圣孔子,史圣司马迁,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茶圣陆羽康,文圣孔子,史圣司马迁,医圣张仲景,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茶圣陆羽忠武战神:。忠武战神:。财富之神:财富之神:赵公明、比干、关羽、子贡、范蠡等赵公明、比干、关羽、子贡、范蠡等吉祥之神:吉祥之神:医药之神:医药之神:十大神医:扁鹊,张仲景,华佗,皇甫谧,葛洪,孙思邈,钱乙,朱丹溪,李时珍,叶天士十大神医:扁鹊,张仲景,华佗,皇甫谧,葛洪,孙思邈,钱乙,朱丹溪,李时珍,叶天士行业祖师
31、行业祖师:如金属业李老君、金融界赵公明、如金属业李老君、金融界赵公明、戏曲界李隆基戏曲界李隆基、纺织业黄道婆、纺织业黄道婆、豆腐坊刘安淮南子豆腐坊刘安淮南子守护之神:守护之神:地方俗神:地方俗神:上古诸神:上古诸神:高道真人:高道真人:幽冥鬼神:太乙天尊、酆都大帝、东岳大帝、十殿阎王、钟馗天师幽冥鬼神:太乙天尊、酆都大帝、东岳大帝、十殿阎王、钟馗天师仙山宫观仙山宫观道家名山道家名山:甘肃崆峒山,周至楼观台,甘肃崆峒山,周至楼观台,江苏茅山江苏茅山,东岳泰山(黄帝举行封禅仪式)东岳泰山(黄帝举行封禅仪式),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江西龙虎
32、山江西龙虎山,江西阁皂山江西阁皂山,四川青城山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安徽齐云山,陕西终南山陕西终南山,陕西白云山,新疆天山,青海昆仑山,陕西白云山,新疆天山,青海昆仑山,江西江西庐山庐山,上饶三清山。,上饶三清山。著名宫观:著名宫观:北京白云观、芮城永乐宫、户县重阳宫、北京白云观、芮城永乐宫、户县重阳宫、昆嵛山烟霞洞神清观昆嵛山烟霞洞神清观、句容茅句容茅山道院山道院、龙虎山大上清宫龙虎山大上清宫、翠华山太乙宫、阁皂山大万寿崇真宫、翠华山太乙宫、阁皂山大万寿崇真宫、武当山太和宫武当山太和宫、泰泰山岱庙。山岱庙。北京东岳庙、泰山王母池,崂山太清宫、嵩山中岳庙、北京东岳庙、泰
33、山王母池,崂山太清宫、嵩山中岳庙、武当山紫霄宫、成都武当山紫霄宫、成都青羊宫、鹤鸣山道观、青城山天师洞青羊宫、鹤鸣山道观、青城山天师洞玄道的影响玄道的影响鲁迅曾作出鲁迅曾作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的科学论断:“前曾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英国汉学家李约瑟也认为:“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学术思想学术思想 郭沫若认
34、为:郭沫若认为:“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墨家店早已被吞并了,孔家店仅存了一个了二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墨家店早已被吞并了,孔家店仅存了一个招牌招牌1 1、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先后产生了、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先后产生了魏晋玄学魏晋玄学、隋唐重玄学和宋元明清内丹学、隋唐重玄学和宋元明清内丹学2 2、在哲学上,道教无中生有、道生万物的宇宙本体论和、在哲学上,道教无中生有、道生万物的宇宙本体论和阴阳转化、规律运动的辩证阴阳转化、规律运动的辩证思维法思维法,在古代是被普遍接受的,在古代是被普遍接受的传统世界观和方法论传统世界观和方法论。3、儒道互补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辟概
35、括,特别是、儒道互补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辟概括,特别是程朱理学程朱理学与与王阳明王阳明心学充分汲取心学充分汲取了道教玄学理论和修养方法了道教玄学理论和修养方法4、佛、道两大传统宗教不断地进行互动。南北朝时佛教的传播借助了、佛、道两大传统宗教不断地进行互动。南北朝时佛教的传播借助了老庄玄学老庄玄学的影的影响,响,禅宗禅宗的宗旨方法深受的宗旨方法深受庄子庄子学说的启发,学说的启发,密宗密宗的修行方法大量借鉴了的修行方法大量借鉴了神仙方术神仙方术。政治经济政治经济 道教认为道教认为“身国同治身国同治”、“内圣外王内圣外王”,清静,清静无为无为是是治国和修身治国和修身的通用原理。的通用原理。1、汉朝文
36、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朝仁宗盛世,明朝洪武之治、仁、汉朝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宋朝仁宗盛世,明朝洪武之治、仁宣之治,清朝康乾盛世,这些鼎盛时期都使用宣之治,清朝康乾盛世,这些鼎盛时期都使用“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治国方针。的治国方针。2 2、道教、道教“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思想,与西方的思想,与西方“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思想不谋而合。的市场经济思想不谋而合。3、封建统治者常常利用道教为巩固统治服务,祈求国家长治久安。如秦汉神仙方术,唐宋明、封建统治者常常利用道教为巩固统治服务,祈求国家长治久安。如秦汉神仙方术,唐宋明崇道
37、之风。崇道之风。4、民间道教经常成为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和组织形式。如、民间道教经常成为农民起义的思想武器和组织形式。如黄巾起义黄巾起义,白莲教起义白莲教起义,义和团运义和团运动。动。5、道教与兵家有渊源关系,兵家军事谋略和道教修炼法门相互影响。、道教与兵家有渊源关系,兵家军事谋略和道教修炼法门相互影响。道德经道德经、阴符经、阴符经常被视为兵书,常被视为兵书,奇门遁甲奇门遁甲等道术也在军事中实践使用。等道术也在军事中实践使用。文学艺术文学艺术 道教的玄妙思想、神仙境界、奇异方术、逍遥精神、贵道教的玄妙思想、神仙境界、奇异方术、逍遥精神、贵生伦理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道教的自然情怀、浪漫主
38、义深深影生伦理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道教的自然情怀、浪漫主义深深影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1、搜神记搜神记、酉阳杂俎、酉阳杂俎、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等志怪小说与道教密切相关。等志怪小说与道教密切相关。2、唐宋传奇枕中记、太平广记等包含大量的道教元素。、唐宋传奇枕中记、太平广记等包含大量的道教元素。3、宋词中大量、宋词中大量词牌名词牌名源自道教,元曲中源自道教,元曲中神仙飞升神仙飞升题材的曲目十分突出。题材的曲目十分突出。4、明清小说包括四大名著都蕴含道教神学思想,形成了、明清小说包括四大名著都蕴含道教神学思想,形成了“
39、智者形象道士化智者形象道士化”的传统。如的传统。如封神演封神演义、西游记义、西游记等神魔小说。等神魔小说。5、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艺术追求写意、神似、自然的风格和神韵。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艺术追求写意、神似、自然的风格和神韵。王羲之、王羲之、顾恺之、吴道子、赵孟頫、黄公望、祝枝山、徐渭、朱耷、郑板桥顾恺之、吴道子、赵孟頫、黄公望、祝枝山、徐渭、朱耷、郑板桥等书画家都是道教徒,其作品深等书画家都是道教徒,其作品深受道教思想浸润。受道教思想浸润。6、道教音乐的曲调、唱腔促进了音乐戏曲的发展,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都充分汲取其营、道教音乐的曲调、唱腔促进了音乐
40、戏曲的发展,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都充分汲取其营养。养。7、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风水堪舆风水堪舆道术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布局和建造。道术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布局和建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 道教具有征服自然的精神,各种追求突破生命极道教具有征服自然的精神,各种追求突破生命极限的方术实践推动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限的方术实践推动了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四大发明中,四大发明中,火药火药源自道士炼制外丹,源自道士炼制外丹,指南针和印刷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也和道教密切联的发明也和道教密切联系系。道教在炼丹实践中促进了道教在炼丹实践中促进了冶炼技术冶炼技术的发展,道士为实现的发展
41、道士为实现“御风而行御风而行”推动了推动了机机械制造械制造的进步。的进步。2、道教为酒、水泥、颜料的制造做出了贡献,豆腐是、道教为酒、水泥、颜料的制造做出了贡献,豆腐是淮南王淮南王炼丹的产物;道士炼丹炼丹的产物;道士炼丹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炼丹术西传到欧洲成为现代化学的先驱。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炼丹术西传到欧洲成为现代化学的先驱。3、医道通仙道,道教为追求医道通仙道,道教为追求延年益寿延年益寿、长生久视长生久视而极大地推动了而极大地推动了医药学、养生学医药学、养生学的发展,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刘守真、傅山、刘一明等众多高道都是医学家。的发展,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刘守真、傅山、刘一明等
42、众多高道都是医学家。另道教在生理学、经络学、解剖学、药物学、性医学、心理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另道教在生理学、经络学、解剖学、药物学、性医学、心理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道家养生还衍生出各种强身健体的道家养生还衍生出各种强身健体的武术气功武术气功。国民性格国民性格 道教对国人的道教对国人的性格心理性格心理、伦理道德伦理道德和和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的塑造是无与伦比的。的塑造是无与伦比的。周作人周作人认为:认为:“平常讲中国宗教的人,总说平常讲中国宗教的人,总说有儒释道三教,其实儒教的有儒释道三教,其实儒教的纲常早已崩坏纲常早已崩坏,佛教也只剩了轮回因果,佛教也只剩了轮回因果几件和道教同化了的信仰还流行
43、民间,支配国民思想的已经完全是几件和道教同化了的信仰还流行民间,支配国民思想的已经完全是道教的势力了。道教的势力了。1 1、道教尊道重道和唯道是求的人生哲学,激励国人刻苦磨练、道教尊道重道和唯道是求的人生哲学,激励国人刻苦磨练、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为求道得,为求道得道而努力探索、不懈奋斗;道教道而努力探索、不懈奋斗;道教贵生乐生贵生乐生、逍遥洒脱逍遥洒脱的精神,塑造了国人热爱生活、的精神,塑造了国人热爱生活、求真务实的品性。求真务实的品性。2、道教、道教上善若水上善若水、以柔克刚以柔克刚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国人的思维方式,造就了国人内敛、含蓄内敛、含蓄的性格心理;道教的性格心理;道教阴阳协调、天人
44、合一阴阳协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决定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式。的思想,决定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方式。3、道教奉行、道教奉行“知常容,容乃公知常容,容乃公”的准则,形成了的准则,形成了宽容谦让、包容开放宽容谦让、包容开放的民族性格,的民族性格,促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促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4、“仁义道德仁义道德”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准则,道教既奉行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准则,道教既奉行“尊道贵德尊道贵德”,又提倡,又提倡“忠忠孝仁义孝仁义”,把道德践履作为修仙条件,积极推广传播各种劝善书,对国人的生活方,把道德践履作为修仙条件,积极推广传播各种劝善书,对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式和价值观念产
45、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5、道教大力宣扬始祖、道教大力宣扬始祖轩辕黄帝轩辕黄帝,使得海内外华人都尊黄帝为祖宗,形成了血浓于水,使得海内外华人都尊黄帝为祖宗,形成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和战胜一切困难的的民族感情和战胜一切困难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民间信仰民间信仰 我国人日常我国人日常生活的习惯生活的习惯和道教的信仰看来,道的和道教的信仰看来,道的成分比儒的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的理想与生活的乃成分比儒的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的理想与生活的乃是道教的思想。是道教的思想。1 1、道教对民间信仰的一些内容进行吸收、改造,并将其重返民间来深刻影响民间信、道教对民间信仰的一些内容进行吸收、
46、改造,并将其重返民间来深刻影响民间信仰。道教收编仰。道教收编“民间俗神、吸取神话传说,纳入道教神仙谱系,如民间俗神、吸取神话传说,纳入道教神仙谱系,如盘古、女娲、关盘古、女娲、关公、妈祖、观音公、妈祖、观音等,使民间信仰融入浓厚的道教色彩。等,使民间信仰融入浓厚的道教色彩。2、中国的民俗基本上是属于道教的,道教信仰深深积淀在传统民俗里,影响着中国的民俗基本上是属于道教的,道教信仰深深积淀在传统民俗里,影响着信信仰习俗、祖宗崇拜、节日习俗、娱乐习俗和方术仰习俗、祖宗崇拜、节日习俗、娱乐习俗和方术活动。本命年活动。本命年拜太岁,祭祀先人烧拜太岁,祭祀先人烧纸钱,春节祭灶王、贴对联、放鞭炮、接财神、
47、拜天公、闹元宵纸钱,春节祭灶王、贴对联、放鞭炮、接财神、拜天公、闹元宵,这些习俗都起源,这些习俗都起源于道教。于道教。3、道教与各种方技术数都以、道教与各种方技术数都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思想基础,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为思想基础,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道教的理论、神仙、法术、科仪深刻影响着玄学方术。透、相辅相成,道教的理论、神仙、法术、科仪深刻影响着玄学方术。国际影响国际影响 我国人日常生活的习惯和道教的信仰看来,道的我国人日常生活的习惯和道教的信仰看来,道的成分比儒的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的理想与生活的乃成分比儒的多,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一般人的理想与生
48、活的乃是道教的思想。是道教的思想。1 1、道教在东亚、东南亚广泛流传,日本神道教、天皇信仰、民间信仰深受道教影响,、道教在东亚、东南亚广泛流传,日本神道教、天皇信仰、民间信仰深受道教影响,韩国天道教、越南高台教是在道教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宗教,道教全真派是新加坡、韩国天道教、越南高台教是在道教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宗教,道教全真派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重要宗教。马来西亚的重要宗教。2、在译成外文的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在译成外文的名著发行量上,圣经排第一,道德经道德经高居第二,外国很多高居第二,外国很多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都从中获得巨大启迪。内丹养生、星相医卜等道教文化也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都从
49、中获得巨大启迪。内丹养生、星相医卜等道教文化也风靡全球,太极拳已传播到风靡全球,太极拳已传播到150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练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练太极拳太极拳者达者达1.51.5亿人。亿人。3、天人合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也带给环保主义者很大的启示和思考。全真教为世的思想,也带给环保主义者很大的启示和思考。全真教为世界道教的主流。界道教的主流。基督教在中国基督教在中国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唐太宗贞观九年(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确切记载是唐太宗贞观九年(635635年),其后经过缓慢曲折的传播。年),其后经过缓慢曲折的传播。12651265年意大利天主教徒年意大利天主教徒
50、尼古拉尼古拉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抵达蒙古帝国首都大都,及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抵达蒙古帝国首都大都,及意大利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于明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开启了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新时代。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开启了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新时代。19世纪中叶世纪中叶帝国主义打开中国的帝国主义打开中国的国门之后,基督教才开始真正传入中国。到国门之后,基督教才开始真正传入中国。到21世纪初,据国外估计已中国有世纪初,据国外估计已中国有6000-8000万万基督徒。基督徒。基督教对中国的贡献基督教对中国的贡献1、天主教和新教都在中国建立了一大批教育机构,从幼稚园一直到大学。如烟台中学,培正中、天主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