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750801 上传时间:2019-01-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教案汇编.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73的例题以及“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合理推理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图形卡片、小棒。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老师考验你们的听力怎么样?(1)第一次拍3下,第2次拍6(2个3)下,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表示第1次和第2次的关系吗?教师补充:第2次拍的次数是第

2、1次的2倍。(2)第一次拍2下,第2次拍6(3个2)下,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表示第1次和第2次的关系吗?教师补充:第2次拍的次数是第1次的3倍。2“倍”这个字你们认识吗?“倍”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3板书课题。二、新授1.学习例1:出示2朵兰花,出示6朵黄花,学生说说两种花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怎么来表示这是一份呢?教师示范将2朵兰花圈起来,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想一想黄花该怎样圈?同桌互相讨论。指名演示。出示:黄花有()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兰花的()倍。如果我拿走2朵黄花,谁能告诉我现在的黄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现在黄花还是6朵,蓝花呢,变成3朵,你能

3、用倍来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小结:要回答黄花是蓝花的几倍,不能只看一种花的朵数,我们一定要看一种花几朵,另一种花有几个这样的几朵,我们就说是几倍。2.学习例2:学生打开书本第73页。数一数蓝花和红花分别有几朵?请学生根据例1将花用自己喜欢的那种颜色的水彩笔一份一份圈起来。提问:蓝花2朵看成一份,红花将怎样圈?红花有()个2朵,红花的朵数是兰花的()倍。谈话:刚刚我们用圈一圈知道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但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简单的圈一圈就能完成,还要研究如何计算,题目仍然是蓝花有2朵,红花有8朵,红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不用圈,怎么列式计算?同桌讨论?为什么要计算?求8里面有几个2,算式82=4小

4、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用除法计算,得数后面不要写单位名称,因为“倍”不是单位名称。四、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做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看出红带子的长沙绿带子的5倍?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读题,根据题目要求学生操作,填空,教师巡视指导。提问:6里面有几个3?6是3的几倍?15里面有几个3,15是3的几倍?填好后,要求学生把句子完整地读一读。用除法计算检验。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在图上连一连,再根据情况列出算式。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

5、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根据题目要求先量出这两条线段各长几厘米?提问:你把哪根线段看成1份,第二条线段有这样的几份,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

6、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倍”,谁能举例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倍”的?“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