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段学生热爱劳动习惯的策略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23668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低段学生热爱劳动习惯的策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养低段学生热爱劳动习惯的策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养低段学生热爱劳动习惯的策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低段学生热爱劳动习惯的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低段学生热爱劳动习惯的策略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培养低段学生热爱劳动习惯的策略研究 劳动是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的窗口,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沃土,是学生智力良好发展的催化剂。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培养小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小学生处于劳动的初步认识和初始实践阶段,是培养热爱劳动品质的最佳时期。 劳动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可见劳动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劳动习惯。 1.排除对小学生干扰的不利因素 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一般

2、来说主要受三个不利因素的影响一是家庭因素。有些小学生参加劳动磨破了手,爱子心切的父母常脱口而出你怎么干这种事?你真傻!不会省点力气?使学生自小就认为劳动是一种得力不讨好的事情。有些小学生在家里做家务是以获得一定的食物或钱财作为酬劳,养成了斤斤计较的不好习惯。有的学生平日上学是车接车送,回到家里有人照顾,于是这些小学生在家里就成了不干活的小皇帝。学生在学校值日时,家长就替他们来学校打扫卫生。二是社会因素。社会上有一些言论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如上学是学习,怎能干活?等,这些都是腐朽的思想,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轻视或藐视劳动的人,认为劳动是低下的工作;三是学生个人因素。如,个别学生在劳动中偷懒

3、耍滑、哗众取宠,对积极劳动的学生嫉妒、打击,甚至私下用钱物收买他人为自己完成任务等。这些不良因素在学生的身边已经是随处可见,虽然事情微小,但其影响力很大,会使学生自小就产生不爱劳动的习惯。我们要找出具体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及时排除不利影响,努力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培养劳动习惯 2.1 观察了解,培养劳动意识。现在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家长爱子心切,孩子的衣食住行,包括任何生活细节均由大人们统统包揽,从而剥夺了孩子们劳动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他们养尊处优的坏习惯。首先要从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入手,如给孩子们布置家庭作业在家中适当地和家人一起参与、分担一天中的劳动活动

4、,使孩子知道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劳动过程及其细节,比如我帮妈妈扫地我为奶奶捶背我为自己洗衣等等,或让学生观察家中的一些劳动工具,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形式和形象化的劳动环境的营造,激发孩子脑海里的劳动意识。也可组织参观活动,让他们亲临其境去了解农田建设及小区环境,观察和理解环卫工人的辛苦劳动,从不同角度来了解大自然中万物的变化,了解工人农民的劳动成果,让他们知道社会每个成员的劳动及其对社会的贡献,并从中体味和享受来之不易的劳动快乐。 2.2 安排岗位,培养劳动习惯。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光靠兴趣,光有新鲜感和劳动热情是不够的。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在班级中,要给每个学生安

5、排固定的岗位,如课后黑板的擦拭,卫生角废纸的清空,及时捡起地上的废纸,班级门窗的关开等,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岗位,如工作细心的负责班级图书的整理。在岗位的分配中,可以采用承包制或竞标制,加上教师的及时检查,促进学生认真坚守自己的岗位。平常坚持学校清洁岗位制,学校每天早上固定10分钟清扫,学生一人一岗,从室内到室外,每个地方都落实到学生个人,逐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必要的家务劳动,教师还可联系家长,让学生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饭前拿碗筷;每天晚饭后扫地、倒垃圾;每天早上起床整理自己的床铺,折叠好被子。随着年龄的增大,还可以要求孩子学会整理房

6、间,以养成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 2.3 开展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兴趣,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你对这件事感兴趣,就会主动地去做。我们要让学生热爱劳动,就要多为学生创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劳动机会,让他们主动劳动。如在三年级的时候,我班就举行过一次品尝大赛,让学生自己做一道最拿手的菜到学校来给同学品尝。学生接受任务以后,回家就忙开了,又是买菜,又是切的,都想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到了品尝活动那天,教室里热闹极了,40多位同学没有一位没带的,什么炒土豆、炒鸡蛋、红烧鱼等等,就连我们平时少见的寿司都有。同学们看见别人品尝自己的菜时都急切地问

7、怎么样?好不好吃?都希望从同学的肯定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我记得我当时还说了这么一句话,今天的作业是你们完成得最好的一次)这次活动提起了学生的做菜兴趣,据我班学生家长反映,许多学生本次活动后,都会提出自己做菜的要求,孙崧洋同学还把他做的肉沫炒豌豆带到学校来请老师品尝。 2.4 鼓励小学生与懒惰作不懈的斗争。懒惰是使小学生养成劳动习惯的大敌,鼓励小学生与懒惰作斗争,可采取如下措施其一,预防懒惰。懒惰的特征是游手好闲,精神空虚,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的娇生惯养促成的。因此要做好学生家长工作,排除形成懒惰的各种不良因素,使小学生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其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

8、用,引导学生参加集体的、饶有趣味的、各式各样的劳动,使他们在集体劳动的感召下,经过艰苦的劳动锻炼,逐步养成劳动习惯。 2.5 创造性地完成劳动,增长劳动技能和增添劳动乐趣。小学生一时性起时往往能把事情办得很好,但俗话说孩子都是三分钟热情。事物的新奇感消失后,很多学生往往在劳动过程中半途而废,不能坚持把单调重复的劳动做完。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和教育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劳动任务。比如扫地,很多低年级小学生,只会从教室的这头扫到教室的另一头,打扫过程中垃圾越积越多,越扫越吃力。我们可以教育学生采取分区清扫法,不用把所用的垃圾都扫成一堆,而是分区清扫,一个区域内垃圾扫成一个小堆,这样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效率提

9、高了,孩子的身心都得到了锻炼。 3.孩子的劳动教育,需要家长配合 在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加上长期共同生活的关系,父母成了孩子心中的第一偶像。父母身上的不少品质、行为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子女。如一个公益广告就做得很好孩子的母亲给老奶奶送去一盆温暖的洗脚水,年幼的孩子也学着妈妈的样给妈妈送去洗脚水。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场面,它不只是培养了孩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同时使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得以延续。收到了用重金无法买到的效益!这也说明了父母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培养子女的劳动习惯方面,家长也要成为孩子的表率。班主任要经常和家长联系,建议家长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多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公益劳动。比如春季植树造林的时候,大人带孩子去植树,并给孩子讲讲怎样植树,植树有什么好处孩子就会认真,并会感到植树劳动多么光荣。下雪天和孩子一起在房前屋后扫雪,为行人开路,孩子就会体会到劳动给人带来快乐的情感,并产生劳动的光荣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