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48369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根本对立的两个教育观。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它们的对立主要体现在以

2、下几点 1、教育目的不同。“应试教育”着眼于分数和选拔,以考取高分获得升学资格为目地,属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而素质教育则受教育者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旨在提高国民素质,追求教育的长远利益与目标。 2、教育对象不同。“应试教育”重视高分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而重视高分学生,更确切说,是重视高分。这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原则。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它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正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即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一个学生

3、。 3、教育内容不同。“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考什么就教什么,所实施的是片面内容的知识教学。只教应试内容,忽视了非应试能力的培养,如语文、外语学科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在数理化学科中忽视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及动手操作,以致学生在实际问题面前束手无策。而素质教育立足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以适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 4、教育方法不同。“应试教育”采取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加班加点、死记硬背、“填鸭式”等,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素质教育则要求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优势,重视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使学生

4、学会学习,生动活泼地发展。 5、教育评价标准不同。“应试教育”要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备考这个中心而展开,要求学生积累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形式、应试技能,考取高分,要求老师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素质教育则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和教师的水平。 6、教育结果不同。在“应试教育”下,多数学生受到忽视,产生厌学情绪,片面发展,个性受到压抑,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在素质教育下,全体学生的潜能达到充分发挥,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二、美术与道德和情感; 艺术的本质是情感,情感因素是人

5、的素质提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小学教育在教育观上发生过一系列变化,最初是注重考分,是强调记忆的刻板教育,以后认识到知识比考分重要,于是进入了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感知教育,再后来又认识到智慧比知识更重要,所以提出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发思想的智能教育。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智慧和能力有与良好的人格相融合,才能在日后对社会做出贡献,也才能使自己生活更幸福。道德和情感是人格品质中的重要内容。 而美术教育对少年儿童的道德和情感的养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美术是人们通过知、情、意活动去体会和把握真、善、美。人们在欣赏艺术时,是在对美的欣赏是去把握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真、善、美就融为一体了。美

6、术的认识作用不在于使人获得一般知识,而在于使人充满感情地体味人生真理,使人从感情上体验道德行为的崇高伟大。因此,美术的作用真有感染、陶冶、潜移默化的特点。(摘自常锐伦主编美术理论知识)。例如宣传画水就是生命,画面构图简洁,用墨水、蓝天、白骨、红鱼生动地再现了被污染的河水,深刻地揭示了环境污染带来的灾害,热爱地球、热爱家园、热爱生命之情油然产生;我国著名油画开国大典巧妙的构图,明快的色彩,生动的造型把开国大典的盛况展现在学生面前,爱国之情油然产生,当学生面对美丽的风景写生,青山碧水,绿叶红花,热爱美好的生活之情油然产生.,而这一切情感的形成,人格品质的培养,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三、美术与智

7、力; 美术本身离不开思维和创造,思维是一种多元化,多侧面、多层次、多反复地对客观现象的高级反映。美术对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极好的培养与锻炼作用。 现代医学证明人脑有左、右半球的分工,左脑以语言、理解、逻辑计算功能为主,右脑以音乐、记忆、形象、感知、时间、情感为主。左右脑分工又配合互通信息,形成正常人的意识。330岁,人的大脑结构相同,只是大脑皮质上的“沟“,深度不一,用脑多的人,“沟深”也就聪明。 在过去“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老师、家长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不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在这种情况影响下,学生就产生了轻视美术课的念头,时间一长也就失去了兴趣。学生们只偏重

8、于左半脑,而忽略了右半脑。美术活动则可以全面发展左、右脑。例如写生课中,学生首先要进行观察,眼睛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要通过大脑的思维转化为理性认识,这一转化过程学生要通过左、右脑共同活动进行分析、想象和创造。最后通过双手把感性认识描画出来,用语言把自己通过观察、分析得到的反应表达出来。眼、脑、手高度统一。美术教育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四、美术与审美; 审美教育从广义来说是人生教育,具体地说是美感教育。美术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美感。其审美作用,是培养人们有一双懂得美的眼睛,能看出民族传统艺术的美,各时代艺术的美,多种形式风格的美,多阶层中不同的美,能分辨出艺术中的真、善、美

9、丑、滑稽、崇高、趣味.。眼睛是一个视觉器官,其感觉能力如何,是种种心理因素所支配的,而心理现象作为精神现象,是社会的、时代的、阶级的、阶层的。所以培养能够审美的眼睛,也就是培养审美的心灵。美是和真、善联系在一起的,美术的审美教育不同于道德的说教,是以情感动人的。美术家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作品之中,使线条、笔触、色彩、形象具有了情绪、感情的感染力,使观者为之动情而受其所要表达的主题的影响。精美的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是以其自身的色彩美、形象美、形式美等因素对观赏者起到美的示范引导作用,使人对美的观念、对美的认识得到加强或得到改变。 总之,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岚清副总理曾经说过“美术是贯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是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面临着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改革,这对我们中小学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美术教育能否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也是摆在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期待着素质教育的美好晴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