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50731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恰好适应了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运用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一、信息技术课中“任务驱动”的含义 在信息技术课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

2、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二、设计有效的驱动任务的方法 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容易让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体系。目标一般可以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了解学生能够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述、判断和直接运用;掌握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例如,“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学会开机与关机”“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方法”等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 “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把总目标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

3、细化“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等子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子任务,又可以划分为写信、发信、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等子任务。 三、如何构建高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解决新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想象力,这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分析任务 提出任务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要让学生分析、尝试任务,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对于问题,学生只有亲自做到那一步才有可能提出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先粗后细、逐步求精的方法,对疑问给予适时的提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再去解决相应的问题。 3.探索研究 学生可以先通过自主探索或者互助协作开展探究活动,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尝试探索,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深层次意义的建构。俗话说,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不一般齐。任何时候,学生之间都存在着

5、差异。因此,尽管我们已经把问题讨论清楚,但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还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4.评价检查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应更加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而不应过多地看重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对与错,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每个学生完成任务后,都应交流展示一下,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评价教学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七中学)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