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评教主体错位与重建研究.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3463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生评教主体错位与重建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校学生评教主体错位与重建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校学生评教主体错位与重建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评教主体错位与重建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生评教主体错位与重建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校学生评教主体错位与重建研究 一、文献综述 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对教学质量的有效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重要渠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评教、领导听课、督导组评价、同行评议、自我评价等方式,其中学生评教以其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成为监控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学生评教制度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不足之处,使其未能发挥有效作用。因此高校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评教制度体系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自20世纪20年代学生评教在美国大学出现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和影响因素展开大量研究。学生评教有效性指学生评教活

2、动结果与社会和评价主客体的需要是否相符及相符程度如何。国内外几十年研究表明学生作为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全程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状态最为了解(Anonymous,2009);张开洪(2018)等认为大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客观公正地对教师课堂教学做出负责任的评价,因此学生评教活动是有效可靠的。但是仍有部分学者认为学生评教由于受非教学因素影响而降低有效性并针对此开展研究。影响学生评教有效性的非教学因素可以归为三类。第一是背景特征,包括学生特征、课程特征、班级规模等因素。大量研究发现学生的年级和课程难易度(MARSH,2018)、教师的科研水平和

3、职称(POUNDER,J.S.2018)、教学班级规模(Burden,Peter,2018)会影响学生的评教成绩。第二类因素由评教过程的学生主体缺失造成。学生和教师作为学生评教的最直接利益相关者,在学生评教过程中逐渐被行政管理人员边缘化,从而影响学生评教的行为及有效性(周继良,2018)。吴国娟(2018)研究发现半数以上学生由于得不到评教结果的反馈而不重视学生评教;张民(2018)则认为学生由于担心评教不能真正匿名而影响其评教行为。第三类影响因素是由教师主体缺失造成的。荀振芳(2018)研究发现评价结果的不合理应用造成教师主体缺失而影响评价有效性;梅萍(2018)等认为,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与被

4、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意义的过程,过度以学生为中心将影响评教的有效性;美国学者库巴和林肯提出的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强调重视全面参与,尊重主体人格。对教学质量的评判不应该只包括“教得怎样”,还应该包括“学得如何”。只强调学生评教的单向构念,无法剔除部分学生在评教过程中的报复心理、功利心理和亲疏心理等对评教结果造成的偏差。如果把学生评教结果的差异一味归咎于教师教学水平或教学态度的差异,则会掩盖学校在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常亚平,陈亮等,2018)。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剔除非教学因素的影响,学生评教由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程参与,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评价教学质量的手段和方

5、式(关红辉,2018)。 综上,前人对学生评教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很多,但是鲜有系统地从师生双向评价视角考查主体参与程度对学生评教行为及有效性的影响。而单方向的学生评师构念和师生主体缺失现象,会忽视学生评教行为真正的研究价值,从而无法客观考查学评教行为对提升教学质量的影响。因此,研究主体参与对双向学生评教及有效性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评教主体重建建议 教师和学生是学生评教主体,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的过度参与导致二者主体地位缺失,体现为评教前,学校没有明确告知师生学生评教的目的、结果应用等,导致部分学生评教态度不端正,甚至将其作为报复老师的手段;评教中,学生和教师几

6、乎没有参与评教指标的制定,使评教结果丧失教育价值;评教后,多数高校将学评教结果作为区分教师优劣,进行人事决策的唯一依据,没有保证教师的陈述权和抗辩权,使学评教沦为行政管理工具。同时,多数学生得不到学评教结果,缺乏有效的反馈,评估流于形式(秦炜琳,2018)。因此,有必要进行学生评教主体重构。主体重构对学评教行为及有效性的影响体现于主效应和调节效应两个方面。主效应可以用激励行动理论解释。主体参与度高,师生获得尊重感和自我实现需求,将对学生评教行为产生正向影响。陈玉琨(2018)、赵希斌(2018)等研究发现,教师和学生是高自尊群体,他们越了解评价方案,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教过程中。 1.学生评教

7、前期 在学生评教前,学校应该明确告知师生学生评教的目的和意义,使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评教活动中。 2.学生评教过程中 在评教指标体系上,应该广泛听取师生意见,了解他们期望在学生评教环节中得到哪些有价值的指标,针对不同类型课程如理论课、实验课,不同专业课程如外语课、体育课等,分门别类设计不同的评价指标,并且用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的语言加以表达。 3.学生评教结果反馈 在学生评教结束之后,应该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例如,把评教结果反馈给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对教师的评价是受到各个层面重视的。此外,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构建教师与学生和专家交流沟通的渠道,使教师明确获取教学评价信息,明晰教学具体问题,而非把评教结果当做行政管理的工具。 总之,只有在学生评教的各个环节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发挥学生评教的教育价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