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思考.doc

上传人:3d66 文档编号:1864974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思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思考 深化校企合作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学习探索,认识深化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了解深化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从教师培养、专业及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特色文化形成等多入手,全面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双向主动参与的,建立在双方内在需要基础上的结合,其实质是使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融为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校企合作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报告要求“

2、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是不二抉择。 一、深化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实际要求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高素质的劳动力。纵观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拥有数量众多、训练有素而且终身不断提高技能的职业技术人才。2018年的全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18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8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又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高素质劳

3、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院校要把握国家、社会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势而为、主动作为,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高职教育的根本特点是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办学过程的社会性。从培养目标的应用性来看,它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从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的职业性来看,它是按社会职业岗位来设置专业,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和实习;从办学过程的社会性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来看,一般都是为了一个地区服务的,与当地社会的联系十分密切,社会企业直接参与办学

4、。这些都决定了高职教育是与企业联系十分密切的一种教育,决定了其不能脱离企业,不能脱离社会经济,发挥企业的优势,弥补学校办学条件的不足,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3.学校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是教师需要到企业接受更多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在实施以就业为导向按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大环境下,职业院校的教师只有在自觉接受企业实践锻炼的同时,与企业的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实习要求,才能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落实到位。其次是学生需要对企业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只有学生对企业的生产实践过程有了更多了解,才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企业对学生则是按照企业的考核要求进行管理,对学生专业技能

5、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能为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二、深化校企合作的基本原则 1.开放办学原则 在借鉴行业人才标准、满足企业用人要求的过程中,校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升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方案,大胆创新,敢于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的条条框框,在尊重教育内在规律的前提下,也要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吸纳一切社会力量对高职教育施予的营养成分。 2.服务企业原则 为企业服务应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也是进行深度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学校要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合理安排顶岗实习项目,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及时提供技术援助,急企业之

6、所急;始终坚持注重企业、服务企业、关心企业发展,与企业建立友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3.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双向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应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检查考评。只有坚持四个统一,才能实现理论知识与企业技术需要的结合,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应用的很好结合,才能实现师徒教与学的很好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实现校企双向目标。 4.校企互利原则 校企互利是与企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企业的利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企业有权重点培养,有权优先选拔留用,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学校的“利”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企业实训质量上,学生就业率

7、的提高上,学生享受较好的福利待遇上。 5.校企互动原则 学校应定期组织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现场培训,请企业高级技师来学院讲座。通过校企互动,学校教师在企业学到实践知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企业技术人员学到了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互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 三、深化校企合作的主要措施 1.加强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培养 一是着重提升教师的学历、职称、实践本领和研发能力。建立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师管理制度,实行教师岗位管理、动态管理,制定符合专业特点的专业带头人选拔标准、骨干教师认定标准、新进教师准人标准等,采取企业实践、社会实践、国内培训、国外学习、校企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在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强化企业

8、实践和社会实践经历的积累,要求各系主任、专业带头人主动加入相关行业协会,努力成为本行业领域内的专家。二是加强“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兼职教师来源,建立校外兼职教师数据库,通过正式引进、柔性引进及与企业“共引共享”等方式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上课。建立健全培养、选拔、引进机制,在聘任上采取行业企业委派的方法,定期由行业企业委派一部分人员到校兼课;在人员引进上,采取“企业高薪聘请+学校提供编制”的方式与企业“共引共享”高层次专业人才。三是在校企共享人才资源中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支持与服务。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等,校企共

9、同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与技术服务,使其成为区域推行新技术、研发新产品的中心,以科技服务密切校企关系。 2.动态调整专业及开发课程 一是校企共建专业群。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根据企业群需要选择建设特色鲜明、应用技术先进且具辐射性、基础建设条件较好的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统筹整合核心专业及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聚集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专业发展定位,实现核心引领、全面发展,形成专业群结构优势。推广企业“冠名”模式,让更多的企业注入学生培养资金,扩大“集合式”订单办学范围,与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二是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把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与行业企

10、业合作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实训教材,并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组建课程群。根据不同专业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任务差异,区分不同专业在同一门课程学习中的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平台”与“模块”进行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学习,注重对能力的评定和实践的考核。 3.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一是改革教学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综合运用“自主学习与知识讨论相结合的研究式理论教学方法”、“技能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自主式实验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综合应用的项目化实践训练方法”、“以增强社会适应性与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创业教育方法”等,实现每个学生专业能力

11、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规范化、普及化。二是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强化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实训中练习、在社会实践中成长,促使学生了解国情、体察社会、感受民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践育人的需要,加强案例分析,项目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等教学法的应用,使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判断、分析现实问题,增强对社会的全面认识。1 4.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建共享 一是多种途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通过采取“优势互补型”、“连锁经营型”、“企业赞助型”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拓展校企共建途径,同时,将基地划分成专业技术基础教学

12、区、专业技能实训区和科技开发服务区等多个功能区,集生产、实训、技术开发与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等于一体。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探索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与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促使实训基地产生自我造血功能。二是紧密衔接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企业和园区在签订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要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安排落实好学生学习、实训、安全和食宿等工作。学校负责招生、理论课程教授和学生日常管理,企业负责安排生产设备和技能型实训教师,园区负责提供学生学习生活必需的教室、宿舍、食堂等场地。围绕企业开设专业灵活安排课时和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和优化通识课、基础理论课和实训课比例

13、,实行弹性学制。以师傅带徒弟、实训带生产、实习带就业等方式促进职业学校的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一体化。 5.完善服务合作的教学管理体系 一是制定完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围绕规范日常教学行为与实践教学运作过程,修订或重新制定相关政策加以规范与促进,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内涵,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制定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完善教职工工作考核、奖惩条例、强化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完善校内津贴分配办法等措施,建立一系列适合校企深度合作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行。三是制定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校督导、系督导、学生信息员和督教、督管、督学的教学督导体系,形成与之相配套的运行标准与

14、管理制度,发挥教学质量监控档案的作用,提升管理的有效性与执行力。同时,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监控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建立社会综合评价系统,及时吸纳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等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2 6.探索建设校企共融的特色文化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校园和学生实习实训场所为空间,以教学科研和生产、生活等特有交往方式为形态,以职业文化活动为主要运作方式,以实训设施设备为主要载体,以校企内外结合的管理机制为保障来建设以先进办学理念为核心的精神文化,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的专业文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质量文化,以职业素养为导向的行为文化和教育信息化网络安全文化,构成五位一体的特色文化。以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促进文化建设,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中体现文化思想,将校企合作的文化建设列入考核评价内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个人、企业、社会的共赢。 第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