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可能性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880315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册可能性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三册可能性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三册可能性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三册可能性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三册可能性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册可能性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册可能性的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册可能性的教学设计第三册可能性的教学设计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我们还设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3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得星最多,合作得最默契。先来玩第一个游戏,猜猜礼袋里装着什么?学生有的猜。,有的猜。提问:一定是吗?(不一定)小结:也就是说,现在你们只能是猜测,可能会是。,也可能会是。,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二、摸球游戏1.用“一定”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谈话:那么袋子里究竟是什么呢?指名学生上台并指导摸球:先搅几下,摸一个,拿出来。放进去。搅一搅,再摸一个,拿出来引导:怎么他每次摸到的都是红球呢?(

2、生猜测:里面都是红球)同意他的猜测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请XXX把里袋拎出来)小结:对了,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那我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是?(红)一定吗?(板书:一定)2。 谈话:你们也想来玩摸球游戏吗?好,请组长拿出袋子。不过,在摸球之前先讲清楚摸球规则:由组长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搅几下,然后任意摸出一个,并告诉你们小组的同学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并做好记录,依次传给其他组员摸,明白了吗?就让我们比一比哪组合作得最好?开始吧!(让学生分组摸球,教师巡视指导)汇报摸球情况: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一组摸到了什么球呢?(黄球和绿球)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颜色的球

3、?(黄球和绿球)组长倒球验证,(师作出摸球的动作)轮到我摸了,我从这个袋里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黄,绿)一定吗?(不一定)那要怎么说?(可能是黄,也可能是绿)(板书:可能)提问:那能在这个袋子里摸到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3。小结:通过摸球游戏,我们发现如果袋子里都是红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如果袋子里有黄球和绿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绿球。但不可能是红球。三、实践拓展1.练一练。(1)(出示装有2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瞧,在这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黄球吗?那会怎样呢?(2)(出示有2个绿球和3个红球的袋子)那从这个袋子里一定能摸出黄球吗?为什么?(3)(出示

4、装有5个黄球的袋子)这个袋子呢?为什么?小结:让我们来看看现在各小组的得星情况,问:猜一猜哪组有可能夺得今天的最佳合作奖?那这一组一定会是今天的冠军吗?对!在比赛还没有结束前,我们每个小组都有可能获胜,大家可要继续努力啊 ! 2.装球游戏。谈话:前面我们玩了摸球游戏,接下来我们要来装球,根据老师出示的要求,请先在小组内讨论,应该放什么球,不应该放什么球。讨论好了请组长把小篮里的球装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又好又快!安排3次装球活动,依次出示要求:(1)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绿球。该怎么放呢?(学生讨论,放球,师巡视)说说你是怎么放的?放3个5个都可以吗?师表扬,说的好,只要全部是绿球,那

5、摸到的一定是绿球。(2)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绿球。该怎么放呢?(学生讨论,放球,师巡视)谁愿意来说一说?这么多放法都对吗?只要怎样?(不放绿球)交流: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绿球,应该怎样装?装球时是怎样想的?小结: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有很多种装法,可以装一种、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种颜色的球,但是不能装绿色的球。(3)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每次装球后,请组长把透明袋举起,展示本组装球情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装球,老师相机引导、鼓励)3。转盘摇奖活动1、猜测:(师出示红黄蓝三色转盘)观察转盘,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会指在哪里?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

6、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2、体验: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刚才装球最快的那一小组的小朋友上来,请你们轮流拔动转盘试试看,4.联系生活。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玩一玩、猜一猜、说一说,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述游戏中的各种情况,那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也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下面请小朋友们举例说说!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

7、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小结: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冠军是哪一组?那下次他们也一定是冠军吗?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四、总结谈话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你学得开心吗?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2、回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再调查一下,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或一定会发生,一星期后举行一个交流会,比比谁讲得多讲得好!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