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1病毒性肝炎1-PPT文档.ppt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39806 上传时间:2019-01-25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11病毒性肝炎1-PPT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最新11病毒性肝炎1-PPT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最新11病毒性肝炎1-PPT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最新11病毒性肝炎1-PPT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最新11病毒性肝炎1-PPT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11病毒性肝炎1-PPT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11病毒性肝炎1-PPT文档.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典型病例,女,18岁,发热天,尿黄、皮肤巩膜黄染 6天。 患者于10天前受凉后发热, 体温39左右,伴头痛、咽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 曾诊断为“上感” 及胃病,予银翘片及胃舒平治疗,4天后热退,精神食欲稍好转,但自觉尿黄,渐呈浓茶样,家人发现其眼黄。病后大便稀,近两日大便呈黄白色,无皮肤搔痒及咳嗽等,无出血倾向。,其母HBsAg (+),无长期服药史。 查体:T 37,P70次/分,BP100/70mmHg,发育营养可,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未见出血点,蜘蛛痣,全身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肺正常,腹软,肝在肋下1.5cm,质软,压痛,表面光滑,脾未及,胆囊区无压痛,肾区无叩痛

2、。 化验结果: 血常规正常,尿常规:尿胆红素(+), 尿胆原(-)。肝功能:84mol/L, 60mol/L,ALT200u/L。,分 析,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依据? 为确定诊断需作什么检查? 本例的治疗原则 (包括隔离,饮食,药物),病毒性肝炎,肝炎,是指一类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肝脏炎症病变。 其病因复杂多样: 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脂肪肝;临床十分常见,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抗痨或抗菌药、免疫抑制剂、内分泌治疗药物等 其他病原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肝结核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 遗传代谢性疾病 工业化学物中毒:四氯化碳、二甲苯、二恶 英等 其他:肝脏缺血、胆道疾患、多脏衰等,病毒性肝炎,能

3、引起肝功能损害的病毒有很多: 黄热病毒(YFV) EB病毒(EBV) 巨细胞病毒(CMV) 单纯疱疹病毒(HSV) 风疹病毒(RV) 它们均非嗜肝病毒,所致肝损害为继发性,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目前已知的肝炎病毒有五种: HAV(甲)HBV(乙)、HCV(丙)、 HDV(丁)和HEV(戊),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其他类型 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病毒性肝炎,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主要引起急性感染,

4、经粪口途径传播,有季节性,可引起暴发流行。 乙、丙、丁型肝炎常表现为慢性经过,主要经血液传播,无季节性,多为散发,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危害极大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 我国乙肝HBsAg携带者逾1.2亿 10% 丙型肝炎感染者近3千万 每年近 30万 人死于肝炎、肝硬化或肝癌,病 原 学,五种肝炎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HAV),HAV是微小RNA病毒(Picornavirus)科的一员。 1981年归类为肠道病毒属72型。 最近归入嗜肝RNA病毒属(Heparnavirus),HAV是该属仅有的一个种。 HAV直径2732nm,无包膜,球形

5、,内含单股线状RNA。,电镜下可见空心和实心两种颗粒存在 实心颗粒:成熟的病毒颗粒 空心颗粒:不完整的病毒颗粒,仅含衣壳蛋白,无核酸,HAV,图 HAV电镜照片,无包膜,球形,20面体对称,HAV只有1个血清型和1个抗原抗体系统。 IgM型抗体仅存在于起病后26个月之内,是近期或现正感染的标志。 IgG型抗体可保存多年,是既往感染的标志,是保护性抗体。,病原学,HAV可感染人类外其他灵长类动物:制作动物模型 抵抗力: HAV体外抵抗力较强,低温下可长期存活, 100 加热 1分钟可使病毒灭活,在水生贝类体内可存活数月,对紫外线、含氯及醛类消毒剂敏感。,HBV,1965年Blumberg等发现澳

6、大利亚抗原 1967年Krugman等发现澳大利亚抗原与肝炎有关 1972年WHO将澳大利亚抗原命名为HBsAg 1970年Dane发现完整的乙肝病毒 1979年Galibert测定了HBV全基因系列,乙型肝炎病毒(HBV),HBV是嗜肝DNA病毒(Hepadnavirus)科中正嗜肝DNA病毒属的一员。,乙型肝炎病人或携带者的血清中有种颗粒: 小球形颗粒:直径1525nm 管形颗粒:直径22nm、长50230nm 大球形颗粒:直径42nm,大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图 HBV三种颗粒,电镜,负染120000,大球形颗粒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颗粒,又称Dane颗粒。,图 HBV

7、球型颗粒,图 HBV三种颗粒模式图,图 Dane颗粒示意图,Dane分为包膜与核心两部分。 包膜:含HBsAg、糖蛋白与细胞脂肪 核心:含环状双股DNA、DNAP、HBcAg ,是病毒复制的主体。,HBV,HBV感染的常用研究模型 HBV人工培养尚未成功。HBV感染动物模型:黑猩猩、树鼩。 抵抗力:很强,100 10分钟,对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敏感,HBV基因组又称HBV DNA 环状部分双股DNA: 全长3200bp 长的负链(L): 分 S、C、P、X区 短的正链(S),图 HBV基因组结构,HBV,S区又分为前S1,前S2区和S基因区三个编码区 前S1编码前S1蛋白 前S2区

8、编码前S2蛋白 S基因区编码HBsAg 前S1蛋白、前S2蛋白、HBsAg三者合称为大分子蛋白 前S2蛋白和HBsAg称为中分子蛋白 HBsAg称为小分子蛋白。,HBV,C区分为前C基因和C基因,前C基因和C基因编码HBeAg,C基因HBcAg。 P区是最长的读码框架,编码一个大分子碱性多肽,含有多种功能蛋白,包括DNA聚合酶(DNAP),具有逆转录酶活性,参与HBVDNA的复制。 X基因编码X蛋白,即HBxAg,具有反式激活作用,另HBxAg 与原发性肝癌有关。,HBV,HBV变异问题: S区变异可导致HBsAg阴性乙型肝炎(隐匿性乙肝),前C区变异导致HBeAg阴性/ HBeAb阳性的乙肝

9、 ,P区变异导致复制缺陷或复制水平的降低。,HBV,HBV抗原及抗体系统 HBsAg(澳抗) 出现时间:HBV感染后1周3个月 持续时间:急性自限性肝炎:6个月内可消失。 慢性肝炎或慢性HBsAg携带者:可持续阳性 HBsAg 的亚型10种:adr,adw,ayr,ayw HBsAg的意义:无传染性;有抗原性; 制做血源性疫苗;HBV感染标志,HBV,抗-HBs 出现时间:急性感染后期或HBsAg 消失后,其出现标志着HBV感染进入恢复期。 持续时间:大约10年 意义: 疫苗接种的结果;是保护性抗体;被动免疫; HBV既往感染标志,HBV,PreS1:是HBV存在和复制的标志;如持续阳性,提示

10、感染慢性化。 抗PreS1: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PreS2:是HBV存在和复制的指标 抗PreS2: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观察指标,HBV,HBcAg HBcAg主要存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内或Dane颗粒核心中,游离的HBcAg极少,因此,一般血清学方法检测不到HBcAg 意义:病毒存在的标志、传染性强的标志; 有抗原性,可产生抗-HBc。,HBV,抗-HBc 有抗HBc-IgM和抗HBc-IgG两种抗体 抗HBc-IgM:病后第1周出现,是HBV近期感染或慢性感染者病毒活动的标志 抗HBc-IgG:既往感染。低浓度抗HBc-IgG提示HBV既往感染,高浓度抗HBc-IgG提

11、示有HBV的活动性复制,HBV,HBeAg HBeAg是前C基因和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经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即为HBeAg 意义: HBeAg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标志;有抗原性; HBeAg持续阳性提示趋向慢性,HBV,抗-HBe 出现时间:随着HBeAg的消失而出现 意义:抗-HBe标志着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抗-HBe阳性者中,16.3%30%左右HBV DNA仍阳性,可能与前C基因变异有关。易加重病情、易演变为肝硬化,-干扰素疗效亦较差。,HBV,HBV DNA 是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最直接的证据。检测方法:斑点杂交法、PCR法 DNAP(DNA多聚酶) 是逆转录酶,也是直接反应病毒复制

12、的指标之一 HBxAg 也可作为病毒复制的标志。HBxAg具有反向激活作用,可调控病毒基因转录水平,并对宿主癌基因可能有激活作用。,图 急性乙肝血清特异抗原和抗体动态变化,图 慢性乙肝血清特异抗原和抗体动态变化,HBV血清学标志的模式和临床意义,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 - - + + 意义 急、慢性期,无症状携带者,传染 性低 前C区变异 俗称乙肝小三阳,HBV血清学标志的模式和临床意义,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 - + - + 意义:急性或慢性乙肝,病毒复制,传染 性强 俗称乙肝大三阳,HBV血清学标志的模式和临床意义,HBs

13、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 - - - + 意义 既往感染过乙肝(隐形或显性感 染),有或无传染性;窗口期,HBV血清学标志的模式和临床意义,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 + - - - 意义 疫苗接种;近期被动免疫;既往感 染, 丙型肝炎病毒(HCV),曾经称为输血后或体液传播型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 1989年东京国际非甲非乙型肝炎会议正式命名为HCV。 1991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HCV归入黄病毒(Flavivirus)科丙型肝炎病毒属。,HCV在血液中浓度极低,未能在电镜下直接观察到HCV病毒颗粒,但可观察到基本相似的HCV病毒样颗粒

14、(virus-like particles,VLPs)。 HCV VLPs:30-60nm直径的球形颗粒。 包膜和表面突起 核心部分:33nm直径, 核壳蛋白包被,内含 单股正链RNA基因组,图 HCV示意图,HCV基因组,编码区 核心蛋白(C)区 包膜蛋白(E)区 P7蛋白区 非结构(NS)区 分为NS2、NS3、NS4、NS5等区 NS4和NS5都可分出A、B两区。,非编码区 5端非编码区(5NCR) 3 端非编码区( 3NCR),图 HCV基因组结构图,HCV-特点,容易变异 不同来源的HCV基因组往往不同 同一来源的HCV基因组也可以不同 是HCV易导致慢性化的原因之一,准种(quas

15、ispecies),准种,即是在感染者体内形成以一个优势株为主的相关突变株病毒群,它们彼此不同,但又密切相关。 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感染、复制的过程中可出现新的准种。,Simmonds 命名系统,根据核苷酸序列同源程度,可将HCV分为若干个基因型和亚型 HCV分为16型 1、2、3型可再分亚型 即为1a、1b、1c、2a、2b、2c、3a、3b、4a、5a、6a。 追查传染源、判断抗病毒治疗难易及疗程,1994年第二届国际HCV及其相关病毒学术会议,HCV,HCV的抗原与抗体系统: HCVAg:是HCV存在的标志; HCV感染 的早期诊断;药物疗效的评估 抗HCV:是HCV感染的标志

16、,不是保 护性抗体,常提示血液有传染性 HCVRNA: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直接标志, 丁型肝炎病毒(HDV),HDV是沙粒病毒科(Arenaviridae) 病毒属(Deltavirus)的成员。,图 HDV示意图及电镜图,HDV是一种缺陷病毒:需有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如WHV)的辅助才能复制、表达抗原及引起肝损害。 在细胞核内HDV RNA无需HBV的辅助能自行复制,但HDV病毒颗粒的装配和释放需要HBV的辅助。,HDV:球形,直径3537nm 核心:病毒基因组和抗原所组成的核糖核蛋白体 包膜:嗜肝DNA病毒表面抗原 (人类为HBsAg),HDV基因组:单股环状闭合负链RNA,约1679

17、bp 抗-基因组股(antigenomic strand):即反义股(antisense strand),为环状正股RNA,是存在于HDV感染的肝细胞中与HDV基因组互补的RNA复制中间体。 含有多个ORF,仅抗-基因组股的ORF5编码HDAg,其他ORF的功能尚不清楚。,HDV基因型,HDV存在3种基因型 基因型:地理分布最为广泛,主要源于北美、欧洲、非洲、东亚、西亚和南太平洋。 基因型:东亚地区 基因型:南美北部 我国HDV株属于基因型 A亚型:以河南株为代表 B亚型:以四川、广西株为代表,HDV RNA滚环式复制,环状基因组RNA,RNAP,重复抗基因组分子,裂解,正股RNA分子,环化,

18、抗基因组RNA,转录,环状基因组RNA,自我剪切,图 HDV RNA滚环式复制 G:基因组RNA,AG:抗-基因组RNA, X:G和AG分子链被RNA自身裂解点,HDV可与HBV同时感染人体,也可以在HBV感染的基础上引起重叠感染。当HBV感染结束时,HDV感染已随之结束。 同时,HDV基因复制和表达能影响HBV基因复制和表达,反之亦然。这种抑制作用的环节和机制有待深入研究。,HDV,HDAg是HDV感染的直接标志,出现早 抗HDV-IgM:是HDV早期感染标志。抗HDV-IgG:是HDV既往感染的标志 HDVRNA是诊断HDV感染最直接的依据, 戊型肝炎病毒(HEV),过去称为肠道传播型非甲

19、非乙型肝炎病毒。,1989年东京国际肝炎会议正式命名为HEV。,本病毒曾归类于萼状病毒(Calicivirus)科。,最近有人建议把它归入风疹病毒组病毒亚组或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的新成员。 最新的国际病毒分类系统将HEV的分类地位确定为野田村病毒科(Nodaviridae)中的戊型肝炎病毒属(hepatitis E-like viruses)。,图 HEV电镜图,球状无包膜,呈晶格状排列,HEV,HEV病毒颗粒呈球状,无包膜,表面不规则,直径2734nm,在胞浆中装配,呈晶格状排列,可形成包涵体。,HEV基因组,单股正链RNA: 全长7.5kb 结构区 非结构区,有3个部分

20、重叠的ORF ORF-1编码非结构蛋白 ORF-2编码核壳蛋白 ORF-3编码部分核壳蛋白,图 HEV三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HEV,抗-HEV:抗HEV-IgM:是近期内HEV感染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抗HEV-IgG:HEV感染后可长期存在,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HEVRNA:HEV感染的标志;是有传染性标志 HEVAg血液中测不到, 其他肝炎病毒,HGV又称GBV-C,是1995年在国际上新发现的病毒,也是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的第二个病毒。 HGV在人群中感染率较高,但迄今对其病毒学特性了解不多,特别是它与肝脏疾病的关系仍不明确,存在较大争议。 GBV-C/HGV为有包膜,单股正链

21、RNA病毒,属黄病毒科,直径小于100nm。,l997年NishiZdwd从一个输血后肝炎患者(TT)的血清中克隆出一个500bp的片段N22),并把该基因片段代表的病毒以患者名字命名为输血传播病毒(TTV)。,1997年0Kamoto等公布了第一个TTV的全基因序列。 TTV是否为嗜肝病毒、是否有致病性等,正在进一步研究之中。,TTV为无包膜的单负链环状DNA病毒 病毒体呈球形,直径为3050nm 类似环状单链DNA圆环病毒,图 TTV(重组)感染SF-21细胞 病毒样颗粒圆形或花瓣型,及相伴结构未见包膜,TTV基因组,长约3.8kb 非编码区:1.2kb 编码区:2.6kb 含有两个ORF

22、 ORF1编码衣壳结构蛋白 ORF2编码非结构蛋白,图 TTV基因,TTV基因型,TTV分为6个基因型,即G1-G6。 G1 、G2散见于世界各国,是世界范围的主要型株。 日本无G3型株,可能是地区特异性株。 现至少可分类出11种基因型。,流行病学, 甲型肝炎,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 起病前2周到ALT高峰期后1周为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 水、食物;工具 输血后引起甲肝较为罕见,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发病人群主要为学龄前后儿童 流行特征 与居住条件、卫生习惯及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可表现为散发、流行或暴发流行 有免疫性 冬春季节发病率高, 乙型肝炎,传染源 急性、慢性

23、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最为重要 传染性贯穿整个病程,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可发生在宫内传播,围产期传播和产后密切接触传播。 密切接触传播:现已证实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都可检出HBV。 其他如虫媒传播途径 等尚未得到证实。,易感人群 抗HBs阴性者均易感 高危人群 新生儿 医务人员 受血者 HBsAg阳性者的家属,流行特征 世界性分布:分为高、中和低度三类流行区,我国属高度流行区。 与年龄、性别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g阳性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男性患者和携带者多于女性。 以散发为主,有家庭聚集现象,暴发仅见于输血后肝炎和血液透析中心。 无明

24、显季节性 。, 丙型肝炎,传染源 主要为急、慢性患者,以慢性患者尤为重要。 病原携带者 传播途径 输血和注射途径传播 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 母婴传播,易感人群 凡未感染过HCV者均易感 高危人群:经常使用血制品者,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和静脉药瘾者等 流行特征 呈全球分布,无明显地理界限 南欧、中东、南美和部分亚洲国家较高,西欧、北美和澳大利亚较低 我国为高发区, 丁型肝炎,传染源 急性或慢性丁型肝炎患者 HDV及HBV携带者 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 血液传播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易感人群 共同感染:指HBV和HDV同时感染,感染对象是正常人群或未受HBV感染

25、的人群。 重叠感染:指在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感染HDV,感染对象是HBV携带者或患者。 流行特征 全球性分布 呈散发性发病和暴发流行,以散发性为主, 戊型肝炎,传染源 患者及隐性感染者 动物(家猪、羊和野鼠等)可能是一种重要的传染源,并可能作为HEV的贮存宿主 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经胃肠道以外的传播途径 以输血或注射的方式传播的可能性较少 尚未有经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之间垂直传播的病例报告,易感人群 未受过HEV感染者普遍易感 青壮年及孕妇发病率较高,儿童发病率较低 流行病学特征 主要见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也有散发病例 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散发于雨季后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可表现为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