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档资料.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49915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档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档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档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档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档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档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8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档资料.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2019-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

2、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其中114题所有考生都要求做答。1524题分为两组,请上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考生做第一组,上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考生做第二组。)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

3、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

4、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1.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文中的“动机”指(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

5、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A.发展

6、工商业 B.统一思想,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消灭异端学说 D.繁荣学术文化2.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A宣扬“天人感应”理论 B推动科举制发展C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3.明代中后期,大部分图书采用注释和注音的编写方式。如唐书志传一书中“尔兄日前饮酒至酣”,编者对“饮酒至酣”做了注释:“半醉也”;详刑公案一书中“事系无辜不究”,编者对“辜”的读音做了注释:“辜音孤”。这类现象反映出当时()A学术思想适应了社会转型

7、B科举改革影响了书籍出版C文化发展呈现大众化趋势 D商业发展冲击了学校教育4.“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 )A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B都代表被统治阶级的利益C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5.“深刻的文化产品在思想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大量涌现。在思想禁锢的情况下,人们每说一句话都要小心,每写一个字都要以君主的个人好恶为转移,其聪明才智就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难以产生伟大

8、的思想作品。”这段话主要指出了( )A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 B民主有利于文化发展C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 D民主有利于修正错误6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l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竖立起她的雕像。该事件体现的思想与下列哪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最为接近( )A.孟德斯鸠:“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B.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C.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

9、所不在枷锁之中。”D.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7.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中国古代科技呈现上表中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数学、天文学、地学和农学发达 B历代统治者普遍重视科技C古代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 D古代中国战乱较少8.晚清的梁廷枏在夷氛闻记中对林则徐的抗英活动称赞有加,但书的结尾却说,“天朝全盛之日,即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反求胜夷之道于夷也,古今无是理也”。这反映出( )A学习夷狄“长技”有失国体尊严 B“师夷长技”不能顺应时代潮

10、流C华夷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D传统夷夏观念是近代化的障碍9.“列强”一词在甲午战争后开始使用,到20世纪初普遍使用。这说明中国人( )A.终于认清了西方国家的侵略本质 B.对自己弱国地位有更清醒的认识C.传统世界政治观念己经土崩瓦解 D.对世界政治版图有了充分的了解10.1907年,浙江巡抚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巡抚声名狼藉,调离浙江,后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 )A 巡抚徇私枉法不得人心 B辛亥革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C清末民权意识在逐渐觉醒 D革命派与保守派斗争激烈11.1921年6

11、月,孙中山说:“因中国积弱,主权丧失已久,宜先求富强,使世界各强国皆不敢轻视中国,贱待汉族。实行积极的民族主义,不惜用革命的手段反对外侮。”这说明孙中山( )A.意识到民生主义比民族主义更为重要 B认为民生主义有助于实现民族的独立C.首倡以革命的手段实现民族主义 D吸收了中共革命纲领的合理成份12.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暴动。”这一论断( )A 实际上是对农村包

12、围城市道路的否定 B表明中共尚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C对中国国情进行了正确分析 D表明党内有人没有坚持毛泽东思想13.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同时展出,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新中国电影创作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这一现象( )A是在“双百”方针指导下取得的文艺硕果 B是改革开放的成果C推动我国出台“双百”方针 D是“左”倾错误在文化领域的反映14法国文学家爱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

13、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第一组:(请上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考生做答)15.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前四轮改革都与经济体制相关,当前的第五轮改革,应以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和重点任务。该认识体现的原理是(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 D政治反作用于经济16.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其予以政治放逐。这体现出实行“陶片放逐法”的目的是( )A.防止精英人物参与政治决策 B.保障公民对

14、政治决策的参与C.保证民主政治的安全和稳定 D.维护公民政治决策权的平等17.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制 B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C公民意识淡漠 D缺乏民本思想18.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根本性措施是( )A.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B.实行中央集权,推行县制C.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D.废除贵族特权,实行军功爵制

15、19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所实行的均田制的性质是(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C.小农个体土地所有制 D.集体土地所有制20.朱熹在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之心固欲救人,然其术足以杀人。”王安石变法哪一措施最能论证这一观点( )A. 农田水利法 B.青苗法 C.将兵法 D.整顿太学21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宋神宗动摇不定 B宋神宗急功近利C宋神宗反对变法 D宋神宗软弱无能22.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写道:“财富从一件教徒可以随时抛弃

16、的斗篷变成了一个不可撼动的铁笼。”这一观点( )A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B揭露社会财富悬殊C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使人们摆脱宗教束缚23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使农民获得了自由 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废除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 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41891年,正在访问日本的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伊(后来的尼古拉二世)被警卫漳田三通刺伤。当时的内阁政府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要求判处被告死刑,但是,担任大审院长的儿岛惟谦指示具体负责审判的法官,要求按照法律规定,以普通人的谋杀未遂罪论处。最终被告判无期徒刑。这一案件的处理结果说明日本(

17、)A.确立了美国式政治体制 B.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对立C.司法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D.极端民族主义迅速抬头第二组:(请上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考生做答)15.1903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访问法国,当他到达巴黎时,法国群众面带愠色,有的人甚至喊出反英的口号。但他毫不在意,到处发表演说,宣称两国友好在他心目中“常居首要地位”。英王“毫不在意”的主要原因是他力图( )A.消除英法在争夺世界霸权方面的矛盾 B.巩固英法两国签订的英法协约C.弘扬英法两国的传统友谊 D.调整与法国的矛盾,寻求与法国和解16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面对德作战。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意大利背信弃义 B.

18、同盟国内部不团结C.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 D.协约国稳操胜券171919年4月22日,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这里的“困难局面”指( )A.美与英法在分赃问题上矛盾尖锐 B.日本在山东问题上给英、法、美施压C.德国强烈抗议英、法、美的制裁措施 D.意大利懊恼之余退出了巴黎和会18潘尼卡说:“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他界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依据是( )A.一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B.一战只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C.一战后英法是主

19、要的分赃国 D.一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19丘吉尔说:“我们不要将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指敦刻尔克撤退)而赢的。但是,这次援救却孕育了胜利。”“这次援救却孕育了胜利”意思是( )A.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为日后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力量 C.加强了英法军队的联系与合作 D.鼓舞了英法人民的斗志20两张照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恰当的是( )A.伸张正义B.助纣为虐C.强权政治D.铸剑为犁 211942年2月,美国给中国巨额贷款5亿美元,超过了1937年到1941年7月贷款总数的两倍,而且未规定利率、偿还期、担保及借款用途。美国大力加强对中国援助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坚持

20、抗日,对打击法西斯发挥着重要作用B.中国取得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C.建立战后中美关系,维护美国的远东利益D.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援助,分割中国领土22.二战中某次国际会议公报说,“关于我们的陆军和空军要从东边、西边、北边和南边向德国心脏发动的新的更加强有力的打击的时间、规模和协作,都已商得完全同意,并已详细拟定计划。”该会议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23.希特勒曾对一条约作出了如下的评价:“让我们把这一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他评价的是( )A.慕尼黑协定 B.洛迦诺公约C.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24.作为武器的图书中记载:“

21、1944年6月6日,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几天后,美国将无数箱图书运抵诺曼底,发往法国各地书店。随后,数以万计的美国图书陆续到达,发往整个欧洲。”美国运输图书的主要目的是( )A.为击败德国法西斯提供思想武器 B.争夺原德占区的图书市场份额C.扩张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力 D.为盟军前线将士提供文化休闲二、材料题(共2题,第25题20分,第26题12分,共32分)25.(20分)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材料一:我们到了十九世纪遇着空前未有的变局,在十九世纪以前,与我竞争

22、的都是文化不及我,基本势力不及我的外族。到了十九世纪,与我抗衡的是几个以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立国的列强。我们在道光间虽受了重大的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及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枉费了民族二十年的光阴。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简单地说:这个方案是要运用及制造西洋的军器对付西洋人。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后来又是不彻底地实行。为什么不彻底呢?一则因为提案者对于西洋文化的认识根本有限,二则因为同治、光绪年间的政治制度及时代精神不容许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前进。同

23、时代的日本采取了同一路线,但是日本的方案比我们的更彻底。日本不但接受了西洋的科学和机械,而且接受了西洋的民族精神及政治制度之一部分。甲午之战是高度西洋化近代化之日本战胜低度西洋化近代化之中国。 甲午以后,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这个方案的主旨是要变更政治制度,其最后目的是要改君主立宪,以期民族精神及维新事业得在立宪之下充分发挥和推进。变法运动无疑地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康有为虽托孔子之名,及皇帝的威严去变法,他依旧失败,因为西太后甘心做顽固势力的中心。满清皇室及士大夫阶级和民间的顽固势力本极雄厚,加上西太后的支助力,遂成了一种不可抑遏的反潮。严格说来,拳匪

24、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和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西洋化、反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文化启蒙。在辛亥革命之后,很多有识之士对辛亥革命的现状不太满意。他们很不满意,感觉为什么革命之后,国家的政治、社会现状还不如清朝。不满意就找原因,他们认为我们的启蒙不够,中国人没有经历一次比较深刻的思想文化的变革。所以在很早之前,就有人开始做启蒙工作,比如章士钊办甲寅、陈独秀办新青年。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1)材料一所说的“我们到了十九世纪遇着空前未有的变局”中的“

25、变局”指什么?“同治初年由奕、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指什么运动?“这个方案是要运用及制造西洋的军器对付西洋人”反映了该运动的领导者持什么思想?(6分)(2) 如何理解材料一说的“变法运动无疑地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6分)(3) 指出孙中山先生的救国救民方案的核心主张。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6分)(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近代中国先进分子学习西方的进程呈现的特点。(2分)26.(12分)世界近代的思想解放与近代自然科学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材料一:因为人文主义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

26、自然科学的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但是此事发生的方式和赖以完成的思想形式,在所有重要观点上,都表现出依赖于由于吸收了希腊哲学而产生的刺激因素。近代自然科学是人文主义的女儿。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材料二:牛顿的物理学的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和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从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

27、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大国崛起材料四:史学家在评论牛顿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材料五:总之,在18世纪中叶以前,自然科学研究主要是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经验方法达到记录、分类、积累现象知识的目的。在1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启蒙运动的发展,“自然科学便走进了理论的领域,而在这里经验的方法就不中用了,在

28、这里只有理性思维才能有所帮助”。理性思维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建立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提出科学假说,进而建立理论或理论体系。19世纪道尔顿的原子论,阿佛加德罗的分子学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开始都是以假说形式出现的。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三次危机与突破 请参考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世界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近代自然科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撰写一篇小论文。请先提出你的观点,再运用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全面,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史论结合。三、选做题(20分,请考生在27、28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并将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涂黑。)27.(20分)

29、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晚清最后十年,清政府厉行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场称得上是全面、深刻的改革。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宣布改革的恰恰是不久之前镇压了戊戌变法的西太后。她亲手镇压了戊戌变法,接着又亲口宣布实行新政,个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思考。清末新政历时十年,从1901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可分为两个阶段:1901年1905年为新政时期;1906年1911年为宪政时期。第一阶段的改革措施:1、 改革官制,1901年7月,清政府应帝国主义要求,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练兵部(后来与兵

30、部合并,改为陆军部),1905年又增设巡警部(后改为民政部)、学部。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及通政司等“冗衙”。2、 改革兵制,筹建武备学堂,建立按西方国家的营制、采用洋操训练、使用洋枪洋炮的“常备军”。3、 改革学制,选派学生出国留学;1904年重订学堂章程,制定了一套以日本教育为模式的学堂行政管理章程,规定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1905年9月,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4、 奖励工商,主要是为工商业的振兴立法和给予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以奖励。这些“立法”和奖赏在保障工商业者权益和提高工商业者地位方面起了一定作用。5、 社

31、会生活方面,清政府发布了禁缠足、禁鸦片、废酷刑以及允许满汉通婚等命令。第二阶段: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仿行立宪,核心是进行政治改革,宣布预备立宪期,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各省成立咨议局,全国成立资政院、责任内阁。朱英“他败”抑或“自败”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1)慈禧亲手镇压了戊戌变法,接着又亲口宣布实行新政,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6分)(2)慈禧新政与光绪新政前后衔接,在变更“祖制”上走得更远。可以说光绪新政是一个开始,慈禧新政是其继续与推进,很多学者认为慈禧是康有为的政治继承人。请举出相关史实论证该观点。(8分)(3)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是清政府领导的一次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全

32、面的改革运动,结合清末新政的措施分析清末新政对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6分)28.(20分)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禁止核武器条约谈判会议于2017年3月27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这是联合国成立71年来第一次通过有关禁止核武器问题的投票。“由于有核国家没有参加此次谈判,因此,即使禁止核武器条约生效了也无法从实质上推动世界的无核化。但不能说这次谈判对于实现无核化毫无意义,因为这次谈判是推动禁核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在道德和法律层面宣传推动禁核的重要性。”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李彬表达了对此次谈判的看法。一个没有主要有核国家参与的禁核谈判一定程

33、度上反映了当下禁核的困境。那么,如何实现禁核的目标?李彬认为:禁核或无核化都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愿望,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消除悬在人类头上的这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禁核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很难通过一两次谈判就实现目标,可以预见,未来的禁核之路会非常坎坷和漫长。目前,不少有核国家都认为,禁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主张在保持战略稳定的前提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搜狐网材料二:同国联一样,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世界逐步走向一体化,这

34、是17世纪以来逐步显现,而在20世纪下半叶加速前进、无法抗拒的进程。这样的地球村需要“世界政府”各种形式的管理机构。联合国、WTO、世界银行、国际法院和国际刑事法庭等等逐步建立和完善,是符合历史行程的,也是总结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没有妥善处理国际争端和对侵略罪行采取绥靖政策教训的产物。不管这些组织还有多少缺点,我们都应该爱护它们,让他们在运作中逐步自我完善。前些年一些国家的种族屠杀被制止,再一次证明了这些机构的价值,显示人类确实变得聪明一些了。 袁伟时看世界铭记德国法西斯兴起的历史教训(1)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为实现无核世界的梦想,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政府销毁核武器,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35、。(4分)(2)材料一、二反映出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又面临怎样的困境?(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这些“世界政府”出现的原因。(6分)(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些国际组织。(6分)20192019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 二 历 史 试 卷 参 考 答 案1、 选择题15BDCAB 610DCDBC 1115BAADD 1620CBABB 2124ACDC2、 材料题25. (共20分)(1)“变局”指中国遭受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洋务运动。(2分)“师夷长技以自强”。(2分)(2)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进程,是经济近

36、代化的开端,但在政治上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而戊戌变法则尝试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进程。(2分)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近代化进程。(2分)(3)通过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2分)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政治领域反封建成果显著。(2分)新文化运动则要清除封建旧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2分)(4)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步步深入的过程,先学技术,再学政治制度,再学思想文化。(

37、2分)26. (共12分)示例: 世界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2分)。 世界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2分)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2分)启蒙运动的开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改进。(2分)世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2分)自然科学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挣脱封建迷信的束缚,相信人类可以征服自然,也可以推动人类社会自身的不断前进,于是,欧洲资产阶级发动了启蒙运动。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自然界物体运动的规则,这促使启蒙思想家探寻人类社会的

38、规则,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2分)评分标准:第一等:明确指出二者关系的两个方面,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得分812分;第二等:仅答出二者关系的一个方面,体现出史论结合的论证方法,得分47分;第三等:观点不明确,没有体现史论结合的方法,得分03分。27.(共20分)(1)慈禧镇压戊戌变法,是因为戊戌变法削弱了以她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权势,损害了他们的利益。(2分)1901年实施新政则是因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统治面临严重危机,需要通过改革维护统治。(4分)(2)政治上:1.戊戌变法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清末新政裁撤冗衙;2.戊戌变法运动中,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设

39、议会;清末新政实行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各省成立咨议局,全国成立资政院、责任内阁;经济上: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采用机器生产;清末新政奖励工商,为工商业的振兴立法和给予兴办实业卓有成效者以奖励;文化教育上:1.戊戌变法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清末新政也选派学生出国留学;2.戊戌变法改革科举,废八股取士,清末新政则进一步废除科举考试;军事上:戊戌变法建立新式军队,清末新政也改革兵制,建立西方式的常备军(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8分)(3)清末新政奖励工商,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近代化;清末新政政治上预备立宪启动了中国历史上宪政改革的进程,使政治上

40、出现了民主化的气息,推动了中国的政治近代化;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实施近代学制,推动了中国的教育近代化;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28.(共20分)(1)1950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发表“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1955年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建议东西方科学家召开一个世界性会议,敦促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再把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4分)(2)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2分)联合国是主权国家建立的国际组织,不能干预属于任何国家管辖范围内的事务,导致联合国的行动能力受到限制,通过的条约难以真正执行。(2分)(3)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的需要;(2分)吸取二战爆发的教训,没有妥善处理国际争端,对侵略罪行实行绥靖政策。(4分)(4)评价:肯定,这些国际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分)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分)但还不完善,被大国操控,不能更好地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2分)第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