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时练 .docx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966968 上传时间:2019-0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8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时练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时练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时练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时练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选-(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时练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时练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时练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时练 (武邑中学)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

2、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评卷人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

3、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得分一、单选题1. 航天探测发现:金

4、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2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 B. 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C. 在一定条件下C2O3能还原氧化铁D. 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 实验室要收集一瓶一氧化碳气体,最好的方法是() A. 排水法 B. 向上排空气法C. 向下排空气法D. 既可用排水法又可用向下排空气法3. 如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 4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一组是

5、()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久未开启的菜窖内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A. B. C. D. 5. 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B. 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C. 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D. 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6. “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B. 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C. 金刚石、石墨

6、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D.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7. 如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根据瓶倒置,可判断瓶存放的是H2B.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C. 用点燃的木条伸人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D. 向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8. 下面是CO2、O2的自述,属于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 B. C. D. 9.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A

7、. 先变红后变紫 B. 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 先变无色后变红D. 先变蓝后变紫10.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都具有氧化性都具有还原性都易溶于水都能与碳反应都是气体都是氧化物都可用于灭火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A. B. C. D. 11.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比较,错误的是() A. 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D.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12. 查阅资料知,酸性物质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2CO3属于酸性物质。为了验证

8、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且“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按如图所示将干燥二氧化碳缓慢地通过上下两根玻璃管,一段时间后蓝色石蕊试纸能变红的是()A. B. 和C. D. 和13. 四位学生在一起讨论刚学习的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A. H2OB. CO2C. COD. CaO14. 下列有关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O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炉子上只要放一壶水就可以防止煤气中毒C. 夜间厨房里的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迅速关闭煤气开关,并打开窗户通风D. CO可夺取CuO中的氧,因而CO具有还原性15.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A.

9、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B.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溶液C. 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D.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16. 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将混合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C. 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D. 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17. 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A.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 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 将混合气体点燃 D. 将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炭18. 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 CO2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 B. CO2能使澄

10、清石灰水变浑浊C. “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D. 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19.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A.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若木条熄灭,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B.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该气体为二氧化碳C. 向瓶内倒适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二氧化碳D. 通过观察并闻气味,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二氧化碳20. 区别CO与CO2的方法很多,下列方法不能用来区别CO与CO2的是() A. 分别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B. 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D. 分别用鼻子闻气味21.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

11、要尽可能减少。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A. B. C. D. 22. 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减缓温室效应,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 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代替化石燃料B. 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 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D. 提倡使用电动车23.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乙丁C. 乙甲丙甲丁D. 乙甲丙乙丁24. 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的是()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白色的薄

12、膜;向澄清的石灰水中不断地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为了使刚用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内升起一盆炭火;向紫色的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A. B. C. D. 25.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A. 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 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26.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C

13、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CO2不支持燃烧A. B. C. D. 27. 关于下列变化过程:CO2CO,COCO2,CCO2,不正确的说法是() A. 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 反应物中都有氧化剂C. 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实现D. 都可以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28.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A. 闻气味 B.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 观察颜色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29.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C.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

14、备大量二氧化碳D.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30.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试管内液面上升试管内溶液变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试管内溶液变蓝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 B. C. D. 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31. 有H2,O2,CO,CO2四种气体请选择适当的气体填空。(1)具有可燃性的是;(2)有毒的是;(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的是;(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5)能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为铜的化合物是;(6)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7)可用来灭火的是。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32. 取0

15、.18g炭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全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0.5g碳酸钙。计算:(1)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2)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33. 如图是初中科学常见的一些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单质I为红色固体,氧化物I和单质均为黑色固体,氧化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1)反应中_(填化学式)发生了还原反应;(2)氧化物除图中所示的化学性质外,还具有_性,对人体有危害;(3)根据题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34. 如图所示,请你选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制得并验证二

16、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用字母表示),验证时产生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并验证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选用的装置是(用字母表示),验证时产生的现象是,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容易造成污染,处理尾气的方法是。评卷人得分六、探究题35.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2)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填标号)。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碳的相对原子

17、质量为12.01(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_;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4)下边是某趣味实验装置图。挤压胶头滴管后,可观察到气球胀大的现象。请分析其原因,并写出化学方程式。(5)利用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6)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

18、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1. 【答案】D【解析】利用信息“C2O3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可知本题考查CO的相关化学性质。CO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而C2O3也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D。2. 【答案】A【解析】一氧化碳有毒,且其密度与空气密度接近,一般不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3. 【答案】D【解析】稀盐酸雨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使下端

19、蜡烛先熄灭,既有物理性质又有化学性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其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其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是其物理性质;故选D。4. 【答案】B【解析】一个CO2分子比一个CO分子多一个O原子;CO2只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湿润纸花变红。5. 【答案】A【解析】在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条件为加热;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的二氧化碳,无毒。6. 【答案】D【解析】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A错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B错误;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错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

20、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正确。7. 【答案】D【解析】H2密度比空气小,放置时集气瓶应倒放,A正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正确;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C正确;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无色,D错误。8. 【答案】B【解析】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食物变质,均属于其化学性质;CO2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都属于其化学性质;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B。9. 【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碳酸受热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因此石蕊溶液又变为原来的紫色。10. 【答案】D【解析】O2和C

21、O2都能与碳反应,都是气体,都具有氧化性,密度都比空气大。11. 【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不能用于人工降雨,C错误。12. 【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应从下面的玻璃管通过,又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因此一段时间后处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13. 【答案】C【解析】水常温下是液态,二氧化碳中两种原子个数比为2:1,氧化钙常温下为固态,故为CO。14. 【答案】D【解析】CO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A错误;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炉子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CO中毒,B错误;CO具有可燃性,当煤气泄漏时,空气中混有CO,遇

22、到电火花,可能会引起爆炸事故,所以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C错误;CO具有还原性,D正确15. 【答案】D【解析】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O2和CO均不能,A错误;CO2通入石蕊溶液,石蕊溶液会变红色,O2和CO均无现象,不能鉴别,B错误;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虽有差别,但现象不明显,C错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O2,气体被点燃能燃烧的是CO,木条火焰熄灭的是CO2,D正确。16. 【答案】D【解析】将气体点燃,会把一氧化碳反应掉,A错误;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或水中,生成的碳酸不稳定,易分解,B、C错误;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被反应掉,生成碳酸钙

23、沉淀,而一氧化碳不参加反应,故可除去二氧化碳。17. 【答案】A【解析】本题易因忽略此点而出错。混合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会转化成二氧化碳,A正确;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会将二氧化碳吸收,B错误;一氧化碳能燃烧,但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时一氧化碳根本就不能点燃,C错误;混合气体通过炽热的炭层后,二氧化碳会与碳生成一氧化碳,D错误。18. 【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能使湿润的石蕊纸花变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低碳理念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阻止地球表面

24、热量过度逸散,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温度。19. 【答案】C【解析】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为二氧化碳的特征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20. 【答案】D【解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O有毒,因此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两种气体。21. 【答案】B【解析】“低碳生活”是指减少与含碳化合物有关的使用与消费。因此,着装要低碳就是要尽量少买新衣服。22. 【答案】B【解析】用太阳能、核能、水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提倡使用电动车等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但是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植物光合作用能23. 【答案】C【解析】CO气体还原氧化铁:Fe2O33CO高

25、温2Fe3CO2,欲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CO2,应先将CO中混有的CO2除去。乙装置中NaOH溶液除去CO中的CO2,甲装置中Ca(OH)2溶液证明CO中CO2已除净,丙装置中CO气体还原Fe2O3,甲装置中证明反应后气体产物为CO2,丁收集未反应的CO。24. 【答案】A【解析】中都发生反应CO2 Ca(OH)2CaCO3 H2O,中发生反应CO2 H2OH2CO3,故选A。25. 【答案】C【解析】CO不能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可以,故选C。26. 【答案】B【解析】对比实验1、2,无法得到CO2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故错误;对比实验1、2,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色,证明二氧

26、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新物质能使石蕊变红,故正确;由实验1证明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故正确;对比实验1、2,不能得到CO2不支持燃烧,故错误。27. 【答案】A【解析】CO和C还原金属氧化物得到CO2的反应不是化合反应。28. 【答案】D【解析】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A错误;空气和氧气都不易溶于水,故B错误;空气、氧气、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C错误;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中,继续燃烧,一会后熄灭,伸入氧气中,燃烧更剧烈,伸入二氧化碳中立即熄灭,D正确。29. 【答案】A【解析】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A正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B错误;硫酸和块状石灰石

27、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表面,影响反应进一步进行,C错误;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D错误。30. 【答案】A【解析】本题有两个知识点,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大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试管中水面上升,正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而试管内的液体变红,正确。【失分警示】酸使紫色石蕊变红,碱使紫色石蕊变蓝。31.(1) 【答案】H2,CO(2) 【答案】CO(3) 【答案】O2(4) 【答案】CO2(5) 【答案】CO(6) 【答案】CO2(7) 【答案】CO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氧气的助燃性和氧

28、化性;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一氧化碳的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等。(1)依据各物质的性质可知:H2、CO具有可燃性。(2)有毒的气体是四者中的一氧化碳。(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的性质。(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酸性溶液的特征,二氧化碳溶于水会生成碳酸,使石蕊变红。(5)四种物质中氢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将灼热的氧化铜还原为铜,其中氢气是单质,而一氧化碳是化合物。(6)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是二氧化碳。(7)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常用来灭火。32.(1) 【答案】设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O2Ca(OH)2=CaCO3H2O(1分)441

29、00x0.5g44/x100/0.5g(1分)x0.22g(1分)(2) 【答案】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0.22g(12/44100%)0.06g(1分)一氧化碳的质量:(0.18g0.06g)(12/28100%)0.28g(1分)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0.28g/(0.28g0.22g)100%56%(1分)答:二氧化碳的质量是0.22g;一氧化碳的质量分数是56%。33.(1) 【答案】CuO(2) 【答案】毒(3) 【答案】【解析】红色单质I是铜,氧化物是二氧化碳,那么氧化物I为氧化铜,氧化物为一氧化碳,单质为氧气。(1)第一个反应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氧化铜发生还原反应。(2)一氧化

30、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内没有氧气进入,所以一氧化碳具有毒性。(3)二氧化碳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34.(1) 【答案】A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Ca(OH)2CaCO3 H2O(2) 【答案】CB黑色粉末变成红色CO CuOCu CO2收集或点燃【解析】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取CO2,故选A装置;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定CO2气体,故选D。CO2转化为CO的方法是通过灼热的炭粉,装置是C。验证CO的还原性可将CO通过灼热的CuO,装置是B,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后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尾气中含有CO,CO有毒,处理尾气的方法可以将尾气收集,也可以将CO点燃转化成CO2再排放。35.(

31、)1) 【答案】CO2(2) 【答案】C(3) 【答案】CaCO3(1分)CaOH2O=Ca(OH)2(1分)(4) 【答案】CO2被浓NaOH溶液吸收,锥形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气球胀大。(1分)2NaOHCO2=Na2CO3H2O(1分)(5) 【答案】Fe2O33CO高温2Fe3CO2(1分)CDB(1分)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1分)(6) 【答案】解:生成CO2的质量为:12.5g50g58.1g4.4g(1分)设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CO2H2O(1分)10044x4.4g10044x4.4gx10g石灰石中杂质的质

32、量分数为:12.5g10g12.5g100%20%(1分)答: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20%。【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碳及碳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低碳生活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2)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对;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B对;碳元素的原子结构最外层应为4个电子,C错;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D对。故选C;(3)题目已知丙能做干燥剂,且是由含碳的化合物甲分解而来,因此判断甲为CaCO3,丙为CaO,则乙为CO2,丁为Ca(OH)2,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4)气球胀大是因为二氧化碳被浓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锥形瓶内的气压减

33、小,外界大气压大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气球胀大。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5)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CO2要先除去二氧化碳,防止对生成物的干扰;然后通过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最后通过B装置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因此顺序是CDB因为一氧化碳有剧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因此要有尾气处理装置,可用点燃法除去或者收集起来。(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比反应前总质量减少的量即为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50g58.1g4.4g,根据化学方程式已知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