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心理学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983124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8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计划]心理学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教学计划]心理学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教学计划]心理学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计划]心理学案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计划]心理学案例分析.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案例分析案例1: 196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在这所小学16年级早年18个班,对他们进行能力倾向测验。然后,选出占总人数20的学生,把这些学生的名单交给任课老师和校长。对他们说,这些学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8个月后,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对这18个班的学生再次进行能力倾向测验,结果出现了奇迹:只要是上了这个名单的学生,个个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学习成绩上升了,性格开朗了,与老师的关系融洽了,求知欲望盛了。其实,当初,这些名单是随机抽取的,但对老师有了很大的心理暗示。老师通过眼神、表情、姿势、语言等给这些学生传递积极的信息,学生从老师哪儿得到了积极信息了,提高了自信

2、,从而使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分析:这个实验说明:老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可以使学生朝着好的的方向发展,二老师对学生的消极期望,可能使学生破罐子破摔。 案例2: 调查研究发现,人们担忧的事情有40永远不会发生; 30%的忧虑涉及过去作出的决定,是无法改变的; 12%的忧虑集中于别人出于自卑感而作出的批评; 10%的忧虑与健康有关,而越担忧问题就越严重; 8%的忧虑可以列入“合理”范围。分析这说明人类喜欢自己下自己。 案例3: 有一个教授找了九个人作实验。实验是在一间很大的房间里举行的。教授说,你们九个人听我的指挥,走过这个曲曲弯弯的小桥,千万别掉下去,不过掉下去也没关系,底下就是一点水。九个人

3、听明白了,哗啦哗啦都走过去了。到了对岸后,教授打开了一盏黄灯,透过黄灯九个人看到,天哪。桥底下不仅仅是一点水的问题,而且还有几条在蠕动的鳄鱼。九个人吓了一跳,庆幸刚才没掉下去。教授问,现在谁还敢走回来?没有一个人敢走了。教授说,你们要用心理暗示,想象自己走在坚固的铁桥上,诱导了半天,终于有三个人愿意尝试一下。第一个人战战兢兢的走过来,走的时间多花了一倍;第二个人哆哆嗦嗦,走了一半再也坚持不住了,吓得趴在桥上;第三个人才走了三步就吓爬下了。这时,教授打开了所有的灯,大家这才发现,在桥和鳄鱼之间还有一层网,网是黄色的,刚才在黄灯下看不清楚。大家现在不怕了,说要知道有网我们早就过去了,几个人哗啦哗啦

4、都走过来了。只有一个人不敢走,教授问他,你怎么回事?这个人说,我担心网不结实。分析: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是心态影响能力。所以说,心态好,能力增强;心态差,能力差。 案例4: 有一个教授做了一个更加残忍的试验,他把一个死囚关在一个屋子里,蒙上死囚的眼睛,对死囚说,我们准备换一种方式让你死,我们将把你的血管割开,让你的血滴尽而死。然后用一个坚硬的东西在她的手腕上摩擦了一下,并且打开一个水龙头,让水慢慢的滴,以便死囚听到滴水声,教授说,这就是你的血在滴。第二天早上打开房门一看,这个人死了,脸色惨白,一副血滴尽的模样,其实他的血一滴也没有滴出来,他是被吓死的。分析: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是心态影响生理。所以

5、,心态好,生理健康,心情不好,生理差, 案例5: 有一个成语叫“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英文版的解释是这样说的: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个智者,他的一匹马丢了,邻居说你真够倒霉,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不久丢失的马领着一匹野马回来了,邻居说,你太幸运了,丢了的马还带了一匹野马回来,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儿子骑野马,从马上摔下来,腿摔断了,邻居说,你真倒霉,就这么一个儿子,腿还断了,智者回答,是好是坏还不知道呢;过一段时间,皇帝征兵,胳膊腿全的年轻人都要上战场,而且都牺牲了,智者的儿子由于腿断了不能打仗,没被征兵还活着。分析:任何一件事情,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怀。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

6、的是人对这个事情的态度。态度变了,事情就变了 案例6: 有一个14岁的小男孩,他是班上的班长、是每年的三好生,但有一天晚上他服毒自杀了。为什么自杀呢?服毒之前他写了一份遗书:遗书里是这样写的:傍晚她看了一段记者采访边缘山村的牧童的片断:记者问牧童:干嘛呢? 牧童回答:放牛呢。问:放牛干嘛呢?答:让牛长大 。问:牛长大后干嘛呢?答:赚钱呢。 问:赚钱干嘛呢? 答:赚钱盖房呢。问:盖房干嘛呢?答:盖房娶妻呢。问:娶妻干嘛呢? 答:娶妻生娃呢。问:生娃干嘛呢?答:让孩子放牛。看了这个之后,我想到了我自己,我读书是为了什么?读书是为了考重点中学,考重点中学是为了什么,考重点中学是为了。考重点大学,考重

7、点大学是为了什么,考重点大学是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找一份好的工作是为了什么,找一份好的工作是为了找一个好媳妇,找一个好媳妇是为了什么,找一个好媳妇为了生个孩子,生个孩子是为了什么,又让他读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找工作。他觉得生命的轮回就这样,活着没有意义,就自杀了。分析:确定的理想、目标要正确,不能太功利化。案例7: 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是一个个子很矮的人,但是,他在1984年的日本东京和1986年的意大利米兰的国际马力松邀请赛中两次夺冠。很多人都不可思议。10年后,他在自传中解开了这个谜。他说,每次比赛之前,他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细细的观察一遍,并把沿途中比较突出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

8、志是一栋高楼、第一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块石头。就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开始比赛时,他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奋力向第二个目标冲击。就这样,40多千米的路程被他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他便轻松的跑完了全程。起初,他也是把终点上的那个小旗帜作为目标,结果跑了十几千米就疲惫不堪了。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让他们去跳高。两组个子都差不多,先是一起跳了 1.2米 ,然后把他们分成两组。对一组说“你们能跳过 1.35米 。”对另一组说:你们能跳的更高。然后让他们分别去跳。结果,第一组由于有 1.35米 这样一个具体要求,他们每人都

9、跳的很高。而第二组没有具体的目标,所以他们大多数人只跳 1.2米 多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都跳过了 1.35米 。分析:山田本一的这种目标分解法对心理学家有了很大的启示,他们,称之为近期目标效应。近期目标效应的最大特点是:大目标变成小目标、模糊目标变成具体目标。所以说,确定的目标要具体。 案例8: 有一年,哈佛大学对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的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这些人,在25年间他们朝着同一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

10、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有很多是行业领袖和社会精英。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目标的这些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了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目标模糊的这些人,他们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没有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没有目标的这些人,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社会,抱怨这个社会不肯给他们机会。分析:说明目标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要想成功,先要确立长远目标。 案例9: 有一个大哲学家带着弟子周游世界之后,来到一个草地上。然后让弟子们讨论如何消除草地上的杂草。这些弟子踊跃发言;有的说,用火把它烧了;有的说,斩草要除根,用铲子把它铲除;有的说,撒石灰更快一些。还有很多很多的

11、方案。这个哲学家并没有回答,那个说的对,那个说的不队。只是要求他们回去之后安自己的方案去除一块草地。如果没有成功明年这个时候就到这里集会。第二年的这个时候,所有的弟子都会来了,因为,他们的方法都没有澈底铲除杂草。到了这里,他们发现,这个地方的杂草到是铲除了,因为,这个草地变成庄稼地了。分析:这个故事说明了,我们要改变缺点时,不要每次都从缺点本身入手,而是要从优点入手,让优点战胜缺点。其实,人就像花一样,一般情况下,香花不鲜、鲜花不香、鲜而香的花大多有刺。人也一样,有优点肯定有缺点、有缺点肯定有优点。所以我们我学会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优点来战胜缺点。 案例10: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

12、大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看同样一张照片,然后,对A组同学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对B组同学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然后,让他们通过这个人的外貌来形容他的性格特征。B组同学认为,从他那深陷的目光中反映冷酷无情,高耸的额头表明这家伙既固执又强硬。A组同学认为:他那深陷的目光渺茫他的思想深刻,高耸的额头表面具有顽强的以至力和探索精神。分析:这属于心理学中的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对人的认识具有极强的心理暗示。 案例11: 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观看一段录象。录象中有一位女生为申请工作,正在和导师谈话。这位女生的外表有时漂亮、有时不漂亮,她有时被夸为聪明优秀,有时能

13、力被评为中下水平。因此,录象中有四个场景:第一是聪明漂亮、第而是聪明但不漂亮、第三是不漂亮但聪明、第四是不漂亮而且平庸。然后,让这四组评价这女生。结果,聪明漂亮的形象不仅受到大家的喜爱,而且被认为申请工作有希望,前途光明快乐分析这属于心理学中的晕轮效应。而晕轮效应容易使我们的认识具有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成分。 案例12: 心理学家让两位大学生访问郊区的一些家庭主妇。其中一位首先请求家庭主妇将一个小标签帖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美化加州或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小的、无害的要求。两周后,另一个大学生再次访问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该招牌很不美观

14、,这是一个大要求。结果答应了第一项请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这项要求,而那些第一次没被访问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该要求。另外,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他替慈善机构募捐时,先对前部分人附加了一句:“哪怕一分钱也好。”而对后部分人则没说此话。最后发现,从前者募捐到的财物是从后者募捐到的财物的两倍多。特级教师钱梦龙是这样进行作文教学:第一次作文,他只要求学生把字写在方格里,书写认真的,就可以得到90分以上;第二次作文,只要不一逗到底、一段到底的,就可以得到90分以上;第三次作文,只要无错别字,就可以得到90分以上、如此循序渐进 ,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并树立自信,产生兴趣,从而

15、达到大幅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效果。两个下岗女工,各自在路边开了一个早点铺,都买包子和油茶。一个生意逐渐兴旺,一个30天够就收摊,据说是关于一个鸡蛋的问题。生意兴旺的那家,每当顾客到来是,总是:“在油茶里打一个蛋还是两个蛋”,跨掉的那家问的却是“要不要鸡蛋”。分析:对人们提出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被人认为自己是不通人情的“小气鬼”。当人们接受了简单要求后,再向他提出较高要求,此时人们为了保持认识的同意和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的要求,这称之为“登楼梯效应”。 案例13: 有一位叫亨利的美国青年,三十多岁了仍一事无成,他整天在唉声叹气中度日。一天,他的一位好友告

16、诉他:“我看到一份杂志里面讲拿破仑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美国,这个私生子又生了一个儿子,他的全部特点跟你一样:个子很矮,讲的也是一口带法国口音的英语” 亨利半信半疑,但当他拿起那本杂志琢磨半天后,终于相信自己就是拿破仑的孙子。此后,亨利完全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凭着他是拿破仑孙子的信念,三年后,他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后来,他请人调查他的身世,才知道他并不是拿破仑的孙子,但他说:“现在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个成功的秘诀:当我相信时,它就会发生。”分析:这称为亨利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对他们自我认识的形成至关重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所说

17、的:“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因此,教师应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学生的成长,并及时强化学生的成功,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 案例14: 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博览会上展出了一副名叫“斯万高利”的魔牌,表演者可先将牌摊开让你看清楚,让你知道每张牌都是不同的,现在让你随便抽出一张,假如你抽到的是红心Q,你不用告诉表演者,把牌再放回整副牌中,表演者任意洗完牌后大叫一声“斯万高利,然后摊开牌,你就会发现每一张牌都变成了红心Q。分析这属于心理学中的“斯万高利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学生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这些挫析就像牌中的红心Q一样,如果班主任不注意引导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

18、是任挫折感在学生脑中像红心Q一样繁殖延宕,最终会使学生在做任何事时都带有挫败的阴影。 案例15: 西方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个战士:伤了一个战士,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一只蝴蝶在花丛中轻轻地扇动了翅膀,导致了地球的另一个遥远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飓风。 分析:就是心理学家说的蝴蝶效应。就是说细微的被忽视的因素和复杂的巨大的变化有着因果关系。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案例16: 1962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B.B.Murdock)给被试呈现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火星

19、”等,请被试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回忆成绩最差。生活中这种想象很多。比如,语文老师让张杰背课文:“张杰!背诵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课文匆匆。” 张杰慢慢腾腾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哎!讲完了一课就要背诵,烦死了!背诵对于他来说真是天大的难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再开的时候”才流利地说了几句,张杰的舌头就开始打结了,他紧锁着眉头,挠着后脑勺使劲回乡着。哎怎么又忘了?昨天还会背来着!每次都是这样,开头之后就忘记了!老师皱着眉头看着他。 “老师!我会最后一句!”突然,张杰

20、兴奋起来,接着,他的嘴角就像上了膛的机关枪一样,嘟嘟嘟地喷出“珍珠”一串串: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老师!完了!”最后,他大声报告说。 分析:这是记忆中的干扰理论。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容易记忆是因为前面的内容只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后面的内容只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而中间的难记忆是因为既要收倒摄抑制的影响又要受前摄抑制的影响。 案例17: 有高考生问个不休:在开始复习阶段,我感到学习效率高,收获大,进步也快。但随着复习的进一步深入,虽然与原先同样甚至更努力地学习,却觉得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越来越糊涂,原来记住的概念、定理,在头脑中也不再清晰。有时一点都学不下去,直走

21、神,一点办法都没有。从而使得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下滑。这是为什么呢?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都有停滞不前的经历:词汇量的多少明显影响到我们阅读能力的高低是从3000个左右开始的,但是当掌握的词汇量达到35004500的时候,平均滞留时间为8个月左右;达到65007500时,平均滞留时间为12个月左右;当获得的词汇达到了950010500的时候,平均滞留约18个月。分析:实际上,这种现象非常正常,它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阶段,称为“高原现象”。之所以称为高原现象,是因为高原地形海拔高,但就其本身来说却比较平坦,人在高原上行走了很长时间,海拔高度并未上升。造成高原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学习方法方面,学习阶

22、段开始所用的方法,到高原期不一定再合理;在个人意志方面,学习者学到一定程度时,会感觉到非常疲劳,学习动机会下降许多;在个人知识方面,知识基础不牢的学生很容易遇到高原现象。 案例18: 大哲学家苏格垃底的太太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有一天,苏格拉底和几位客人在院子里谈论问题,他的太太先是不停的唠叨,后来就把一盆水倒在苏格拉底的头上,本来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事,一个大哲学家在客人面前被太太泼了一盆水,但是苏格拉底说了一句:我知道,打雷之后肯定要下雨,使所有的人都哄堂大笑。在比如,有一个女大学生在演讲比赛时,刚出场就拌了一跤。台下的老师和学生会哄堂大笑。她站起来说了一句,见到你们太激动了,给你们深深地鞠个

23、躬。这时所有的学生 和 老师都为她鼓掌。她尴尬的局面就收会来了。分析:属于情绪宣泄的一种方法。通过幽默表达潜意识红的意图或者遇到挫折时用幽默化险的一直工防御机制 案例19: 二战期间,美国很多人不愿意参军。因为说到参军就想到死。所以,有个演说家为了鼓动人们参军,作了怎样一个演说。她说:参军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上前线的,一种是不上前线的。不上前线的不用说了;上前线的又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参战的,一类是不参战的;不参战的就不用说了。参战的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受伤的,一类是不受伤的,不受伤的就不用说,受伤的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受轻伤的,一类是受重伤的。受轻伤的就不用说了,受重伤的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

24、是医治好的,一类是医治不好的。医治好的就不用说了,医治不好的就没的说了。这样一说,人们想到,并不是参军就是死,参军的人数就迅速真多了。分析:要想提高安全感,就要学会深入的分析事物,因为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案例20: 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最能讲故事,有一次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说,上帝领着一个人到地狱,这个人发现地狱里的人都瘦骨嶙峋,他们都用一个特质的勺子喝粥,勺子的把特别长,勺子的头很小,舀出的粥都洒在了地上,一点也喝不上,最后桶里就没粥了,大家就互相埋怨,互相憎恨。上帝又把这个人领到了天堂,他发现天堂里的人一个个都长得胖乎乎,笑逐颜开,他们用的是同样的勺子,吃的是同样的粥,但是他们

25、是把粥舀出来喂别人,你喂我,我喂你,结果大家都吃到粥了。分析:有付出就有收获。要想得到,下要学会付出。 案例21: 刘邦做的皇帝之后的,他以前的两个朋友来找他,刘邦非常的高兴,因为,以前,他们都是一群无赖,关系自然不一般。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对他还是以礼相待,然而其中一个人 可不知趣,在大庭广众之下叫刘邦的外号,而且大谈以前偷鸡摸狗的事。结果,这个人离开皇宫之后就失踪了。另一个就很聪明,有其他人是,他专谈刘邦的好,在私下,他就与刘邦谈以前他们所做的那些事,而且经常提醒刘邦,所以他的日子就很好过。分析:交往过程中要注意交流的场所。部分场合的说话,轻者关系拉远,重者反目成仇。再好的很有都要给对方留点面

26、子。 案例22: 初秋时期,越国有一个人很不会说话,有一天,他请了是个朋友到家里吃饭。结果只来了三个,他就自言自语的说:“该来的没来”。其中一个朋友听到后就想:“该来的没来,那是不是我不该来呢?”。所以,推辞说有急事就走了。主人一着急就说了一句:“不该走的走了”。另外一个朋友又想:“他不该走,是不是我该走呢”,所以,他也走了。看到这种情景,剩下的哪位朋友说:“以后说话要注意点”。结果主人说了一句:“我又不是说他们”。这下,剩下的哪位朋友也很生气,心想:“不是说他们,那是说我了。”他也气冲冲的走了。分析:交往过程中要注意用词,因为,交往过程中,说着无意,听着有意的情况特别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27、案例23: 1910年美军的一个部队命令是这样传达的: 营长告诉值班军官:明晚8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可能会在附近出现。这种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穿上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罕见的天文现象。如果碰上下雨,就在礼堂集合,我会给大家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告诉连长: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8点钟,哈雷慧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碰上下雨,就让士兵们穿上野战服,列队去礼堂,哈雷慧星将在那里出现。 连长告诉排长:明晚8点钟,营长将带着哈雷慧星去礼堂。这是每隔76年才能见到的事。如果碰上下雨,营长还将命令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班长告诉士兵:如果明晚8点钟下雨的话

28、,已经76岁的著名将军哈雷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开着他的“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分析我们的记忆内容会发生变化,因为我们在记东西时加入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进行积极的记忆。 案例24: 一个年轻人住在一个老人的楼上,每天晚上睡得很晚,而且有个不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晚上上了床之后再来脱鞋,并且种种的扔在地上。导致这位老人每晚听到这个年轻人的两只鞋落地之后才能入睡。但是,有一天晚上,这个年轻人脱完第一只鞋后突然想起楼下住着老人,就把另一只鞋轻轻的放在地上,导致资格老人一夜每睡着,因为,他一夜在等待另外一只鞋的到来。分析:属于听觉适应。适应是因为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使感受器的感受性发

29、生变化。 案例25: 老年人经常说:老当年是是如何的英勇、如何的成功。而很少说我当年是如何的艰辛、如何的痛苦。分析:这属于动机遗忘理论的体现。遗忘是因为我我们不想记,因为他们太可怕,太有损自己。 案例25: 心理学家李丹他们作了这样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到初中生,实验内容是让他们解释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比如,让学生解释“刻舟求剑“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说:老师,那个人太笨了,不应该在落剑的地方打记号,而应该水里插个竹竿”;而高年级的学生说,这个成语说明,做事要马上行动。再比如让他们解释“一针见血”时,低年级的学生说:用针在手指上措一针就见血了;二高年级的学生认为:这个人说话很厉害,一句话

30、就到位了。分析:说明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年龄阶段的人,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有差异的。 案例26: 一个班上几十个学生,他们拿的笔不一定相同:有的拿的是钢笔、有的拿的是铅笔,有的拿的是圆珠笔,有的拿的是毛笔,有的拿的是中性笔。但我们可以得出所有笔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写字的工具。分析:这是思维的概括性的体现。 案例27: 有个老师在讲摩擦力之前,一上课就文学生:加入地上有一个1吨中的铁球,由一只小蚂蚁来推,你们说人推还是不能推?孩子每异口同声的回答:不能。老师接着又问,加入地面很光滑呢?这时,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老师并没有回答能还是

31、不能。而是说:今天我们所讲的摩擦力将会告诉我们,能还是不能。这样,孩子们都想知道能还是不能,所以,上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分析说明,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要提高教学艺术。 案例28: 沙赫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以每小时15美元的酬金聘人到一间没有窗户但有空调的房间去住。房内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张床、一盏灯。此外别无他物。三餐由人送到门底下的小洞口,住在里面的人伸手就可以拿进食物。有五名学生应征参加实验,其中一人只呆了20分钟就要求出来了,放弃了实验;三人呆了2天,最长的呆了8天。 分析:人是很难忍受长时间与他人隔绝。 案例29: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

32、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30: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分析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

33、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30: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

34、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32: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33: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 十” “错一罚 十” 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这种

35、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 十” “错一罚 十” 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34: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

36、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35:近几年,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如何解决? 分析这属于从众现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用先进群体影响作弊的学生。 案例36: 有些青少年在师长面前循规蹈矩,但当他与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一些事后令他们自己也非常吃惊的

37、违法事件,为什么会出现此类现象?请用群体心理进行分析。分析这是属于去个性化现象。这是因为:个体受群体气氛的渲染而产生激情作用。一是群体中的成员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匿名者,二是会觉得法不责众。 案例37:学校教育中有这种现象:老师认为某个学生行,即使这个学生能力一般,后来,他的确有很大的进步。反之,老师经常说某个同学不行,即使这个学生的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久而久之,他在格个方面的表现都毁下降。这真的是验证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分析这是属于皮格马力翁效应或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可以使学生向好多方向发展;而教师对学生的消极期待使学生表现出

38、不良的行为。 案例38: 一个时期以来,新闻媒体对多起严重体罚,变相惩罚学生事件的曝光力度较大,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消除惩罚问题非常重视,并出台了一些相应的制度,告诫教师:“安全第一(不出教育事故),教学第二”。对于这种现象你如何看待? 分析惩罚应少用、慎用。因为惩罚是带有一定风险的手段;惩罚会削弱儿童的自我教育;惩罚容易造造成意义障碍。但是,在一定条件下,适当的惩罚对改变行为有一定的作用。只是运用时注意几点:A惩罚时要顾及儿童的自尊心,尊重儿童的人;B惩罚要公正;C惩罚要和说理相结合. 案例39: 一提到思想教育老师就说:要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相结合。这是为什么?

39、分析因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品德结构的四个心理成分是有机结合,缺一不可的。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意志教育的原则。所以,它们必须相结合。 案例40: 1975年,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实验。塞里格曼把狗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先把实验组的狗放进一个笼子里,这个笼子是狗无法逃脱的,里面还有电击装置。给狗施加电击,电击的强度能够引起狗的痛苦,但不会伤害狗的身体。实验者发现,这只狗在一开始被电击时,拼命挣扎,想逃脱这个笼子,但经过再三的努力,仍然发觉无法逃脱后,挣扎的程度逐渐降低了。随后,把

40、这只狗放进另一个笼子,这个笼子由两部分构成,中间用隔板隔开,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轻易跳过去的。隔板的一边有电击,另一边没有电击。当把经过前面实验的狗放进这个笼子时,实验者发现它们除了在头半分钟惊恐一阵子之外,此后一直卧倒在地接受电击的痛苦,那么容易逃脱的环境,它们连试也不去试一下。而把对照组中的狗,即那些没有经过前面第一个程序实验的狗直接放进后一个笼子里,却发现他们全部能逃脱电击之苦,轻而易举地从有电击的一边跳到安全的另一边。分析:这个实验所产生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而产生的绝望、抑郁、意志消沉,正是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在现实生活中,因绝望而悲观、意志消沉、成天

41、借酒消愁、怨天尤人、甚至想一死了之的人,比比皆是。这个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让人们远离绝望,必须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和适度的自由,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能让他从生活的各种磨难中学到应付环境的技能和信心。 案例41: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后来,狄德罗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题目是“与旧睡袍离别的痛苦”。 一个调皮捣蛋、

42、不守纪律的学生某次与一个品行、学习均较好的学生争吵,老师经过认真询问,分清是非,公正处理之后,这位学生非常感动,一反常态,老师则就势表扬了他的很多优点,如热爱劳动、见义勇为、有很强的组织能力等,提议让他当纪律组长。这位同学回到班里后,一改原来的不良习惯,不仅遵守经律,关心同学,而且上课也很活跃,主动回答问题,结果学习成绩也很快提高了。分析: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作“配套效应”。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这种“配套效应”为整个事物的变化提供了动因,当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时,其他部分随之变化以便与其配套,从而促进了周围事物的变化发展和更

43、新。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如果我们给孩子的是劣质的“睡袍”,那么,你就别想孩子的行为有多高尚。如果我们给孩子们的是有价值的“睡袍”,那么,孩子们会努力配之好的习惯。 案例42:山坡上住着一群兔子。一天,兔王突然发现,外出寻找食物的兔子带回来的食物越来越少。经调查发现,原来是一部分兔子在偷懒。于是,兔王规定,兔子们采集回来的食物经过验收后,可以按照完成的数量得到胡萝卜作为奖励。一时之间,兔子们的工作效率大增,食物的库存量大有提高。兔王开心至极。过了一段时间,兔王想:库存这么多了,可以不奖励了吧

44、!于是,就取消了这个奖励制度。马上,兔子们热情尽失。谁也不愿意再去找食物,库藏数量剧减。没办法,兔王只好恢复了奖励制度。一天,小灰兔甜甜没能完成当天的任务,他的好朋友亚亚主动把自己采集的蘑菇送给他。兔王看见了,非常赞赏他助人为乐的品德,一高兴就给了亚亚双倍的奖励。此例一开,兔子们就和兔王吵闹起来,有的说:“凭什么我干得多,得到的奖励却比亚亚少?”有的说:“我这一次干得多,得到的却比上一次少,这也太不公平了吧?”这样一来,如果没有高额的奖励,谁也不愿意去劳动。兔王无奈之下就宣布,凡是愿意为兔群作贡献的志愿者,可以立即领到一大筐胡萝卜。布告一出,报名应征者好不踊跃。兔王得意地想,重赏之下,果然有勇

45、夫。谁料,报名的兔子之中居然没有一个能如期完成任务。兔王气急败坏地责备他们,他们却异口同声地说:“这不能怨我们呀,大王。既然胡萝卜已经到手,谁还有心思去干活呢?”。 小凌每周都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这两天突然“罢工”了。爸爸妈妈仔细询问,才恍然大悟:由于太忙,上星期天忘记了每周固定不变的对小凌做家务的奖励吃麦当劳。这很让爸爸妈妈困惑:用适当的奖赏来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但现在变成了没有奖励就不劳动。有的孩子叫嚷道:“我不要再吃麦当劳了!你奖励我一个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的要求父母还可以接受,于是答应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又会叫嚷道:“下次我做得好,你要奖励给我一台电脑

46、,不然我不干了!”父母无奈之下,满足了他的要求。直到有一天,他对父母说:“奖励给我一辆宝马汽车,不然我不干!”分析: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然而,胡萝卜也有不起作用的时候,甚至还能引起风波。兔王的胡萝卜让小兔子们热情激昂过,也让他们牢骚满腹埋怨过。在心理学上,胡萝卜就是强化物,是对兔子们做出某一期望行为的奖励。奖励某一种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作强化。强化分为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固定时间的强化,即每隔一定的时间,就提供强化物,强化做出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他的白鼠实验中发现,如果每隔20秒就对白鼠强化一次,在强化后,白鼠的反应就会停顿,然后反应速度增加,在下次强化到来之前反应

47、率达到高峰,说明它学会了根据强化的时间进行反应。白鼠的行为效率趋势就如扇贝一样,因此,我们称之为扇贝效应。 案例43: 圣经马太福音章节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那领五千的,随既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 但那领一千的,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起来。过了许久,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和二千的连本带利交给了主人,得到主人的赞扬:“好,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一千的把原银还给了主人,遭到主人责骂,主人夺过他这

48、一千金,给那领五千的。分析故事中“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的现象称为“马太效应”。 而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经常出现“优生好待遇,差生差待遇”现象,也是马太效应的表现。案例44: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的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分析这一实例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机构和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因为她自幼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虽然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机构,但没有同人们接触,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不懂得人类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