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淳安县志.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052698 上传时间:2019-02-08 格式:DOC 页数:304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绪淳安县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4页
光绪淳安县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4页
光绪淳安县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4页
亲,该文档总共30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绪淳安县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绪淳安县志.doc(3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淳安古籍文献丛书】淳安县志(清光绪)刘世宁原本李诗续修陈中元续纂竺士彦淳安县政协文史和教文卫体委员会二一一年九月整理淳安古籍文献丛书编委会主任:徐光进副主任:胡建荣姜周女余利归编委:姚宠韬余红英徐建祥何春耕顾问:沈建平主编:余利归整理:王兢王木香方日顺方明华余利归序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建设同样与时俱进。我县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的号召,加紧推进文化名县建设。2008年,我县精心组织了纪念建县1800周年、千岛湖形成50年、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更是掀起了传承文化文明、弘扬淳安精神的高潮。为提升我县历史文化品位,展示我县文献名邦形象,县政协着手编辑并逐步推出淳安古籍文献

2、丛书。淳安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素有 “文献名邦”的美称。明朝万历间,遂安知县吴撝谦在纂修遂安县志时就指出:“(遂安)毓秀钟灵,贤哲辈出。若虚舟倡绝学于瀛山,子南师陆氏于临汝,皆卓然后学之宗也。宋林处士,缙云孤臣,尤挺为中流之柱。史家所当特书以示法者。”清朝乾隆间,遂安知县吴培源在义学记中写道:“遂邑虽山陬僻壤,向为文献名邦,先儒讲学之地,遗墨犹存,词臣摛藻之余,鸿文不朽。”明朝万历九年,淳安知县萧元冈就在县治前建立了“文献名邦”坊。清代淳安知县刘世宁在重修文献名邦坊记中记载:“若淳邑之以文献名邦竖坊也,有古意焉。盖匪直文毅之三元宰相,接武沂公;而唐之皇甫,称韩门弟子;宋之蛟峰,绍程朱绪言,皆

3、对策第一者也。融堂妙语,潜斋诗歌。以逮元明之交,而鲁道源、徐大年辈,率能近文章,砥砺廉隅,有儒者之规为焉。以故积水成渊,至明中叶,如原之仰浦而益大,坛宇坊表,东西极望,信其为文献林立之邦,而称斯名也,可以不愧矣!”这都说明了我县是一个典籍资料丰富,贤人能人辈出的地方。事实也是这样。淳安作为“严陵首邑”,睦州文化中心,在中国现存最早的图经南宋严州图经,以及景定严州续志中就得到反映。历史上,原淳遂两县十分重要县志的纂修。据记载,淳遂两县从宋朝即纂修县志,历元、明、清至民国,原淳安县为十一次,遂安县为十二次。这些县志连续记载了淳安的历史沿革、山川形胜、行政建置、人物传记、武备兵防、经济物产、风俗民情

4、、宗教信仰、异闻逸事等等,全面反映了我县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整体特征,在淳安地方文献中处于主体地位。淳安自古重视教育,书院、县学、私塾兴办较早较普遍,因而人才辈出,挺拔东南。自唐至清,出过状元3名、榜眼1名、探花1名、进士303名。据统计,有生平记载和传世著作的约400人。如唐代的皇甫湜、皇甫松父子,宋代的钱时、方逢辰、何梦桂、方夔,元代的何景福、邵亨贞,明代的商辂、徐贯、徐楚,清代的毛际可、方象瑛、余国桢、方楘如等等,都有著述至今溢彩流芳。这些乡邦人士的诗文集,与方志交相辉映,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淳安地灵人杰的重要体现。地方古籍文献是先辈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历史与文

5、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创造新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做好地方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传播普及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历史是在传承中发展的。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县保存的地方古籍文献极为稀缺,与“文献名邦”很不相称。加强地方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积累历史文化样本,充实历史原始资料,不仅能够为编修地方志提供更加丰富的素材,而且能够推进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度研究,使历史脉络更加连续和完善,历史事件和人物更加生动和形象,从而为尊重历史规律,进行科学决策,解决历史问题,服务当代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提供更加可靠的

6、依据。二、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古籍文献及其包含的历史文化,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对地方经济社会影响日益增大。这几年,我们重视历史文化与经济产业的融合,在旅游发展、农产品开发等诸多领域,初步显示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然而,我们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仍然是零碎的、浅层次的。要真正发挥地方文化的作用,创造更好的经济价值,很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我县地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提供更充分的文化资源支持。地方文献同样具有政治价值。淳安历史上既产生了陈硕贞、方腊等农民起义领袖,更涌现了商辂、海瑞等勤政廉政、体察民情、关注民生的政治人物。在和平建设年代,我们必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记取历

7、史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三、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地方文献是物化了的精神财富。收集整理、传播普及地方文献,宣传家乡的历史事物和人物,让人们从中找到乡情、亲情的影子和精神寄托,可以激发人们热爱家族、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人们昂扬向上、奋发进取,促进家族和睦、社会和谐。特别是乡邦人士的诗文作品,数量多,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教育功能,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淳安人的生动教材,利用这些浓厚的文化底蕴,构筑美好的人文环境,发挥名人效应,能够熏陶家乡人民,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 鉴于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我县地方古

8、籍文献的发掘、收集、整理、保护力度。淳安历史长达1800年,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政协编辑的淳安古籍文献丛书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下,让我们的古籍文献宝库更加充实丰富,让淳安的历史文化更加辉煌灿烂。淳安县政协主席徐光进二八年十二月编者说明一、本丛书收集地方古籍文献,旨在发掘历史文化,丰富地方文献馆藏,为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乡土历史文化教育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原始依据和素材。二、本丛书收录书目为民国以前有关淳安的古籍文献,主要包括代表性地方志、乡邦人士文集。三、本丛书收录书目以正规出版古籍影印刻本及本县馆藏古籍为底本,部分内容采

9、用电子书资料,体现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四、本丛书采取横排方式,并对原文进行断句标点,以满足当代人阅读习惯。五、本丛书采用简体字,不能用简体字代替的仍用繁体字或按原字造字印行,以免误解。六、本丛书均标明资料来源或出处,以方便有心人延伸查阅原文。七、本丛书还收录了部分研究论文成果,以供学习研究参考。八、编者目前收集书目达20册之多,将分年度整理、印刷并发行。九、古籍文献博大精深,晦涩难懂,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二八年十二月卷首说明 淳安县建置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时东吴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击山越,平黟、歙,分歙县东乡(叶乡)新定里置始新县。 隋开皇九年

10、(公元589年)改为新安县。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雉山县。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复改为新安县。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改为还淳县。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避宪宗李纯名讳,改为青溪县。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为淳化县。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改为淳安县。1958年10月,淳安、遂安两县合并为淳安县。据光绪淳安县志记载,始新县治在新定里(去贺城六十里)。隋大业元年,徙雉山下(去贺城西南二里),县名雉山。唐神功元年,徙县治于贺城,县名新安。1958年,新安江水电站水库开始蓄水,县治迁至排岭重建,始迁时为城镇公社,1965年设排岭镇,1991年9月改千岛湖镇。淳安县从

11、建置始,即为郡、州治所。东汉时,东吴置新都郡,以始新县为郡治。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易新都郡为新安郡,县仍为郡治。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平陈废新安郡,县属婺州。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置睦州。大业元年,改遂安郡。唐武德四年,复为睦州。县为州治。神功元年(公元697年),睦州治所始迁建德梅城。淳安县纂修县志盖起于宋, 宋、元、明、清至民国,历代相承,有据可考的有十一次,包括:南宋淳安县志、元至治淳安县志、明成化十二年淳安县志、明嘉靖三年甲申淳安县志、明万历二十六年淳安县志、清顺治十五年淳安县志、清康熙十三年淳安县志、康熙二十二年淳安县志、清乾隆十八年淳安县志、清光绪八年淳安县志、民国

12、淳安县志初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县参议会决议设立修志馆,次年二月十六日正式成立。县长潘震球聘任徐熙为修志馆馆长,方敏夫、徐斗生为编纂。除各乡、镇聘请一名采访员外,还聘请当时社会名流共二十人担任特约撰述。民国淳安县志编纂大纲列有大事记、疆域、地理、土地、物产、建置、古迹、艺文、人物、氏族、政党、议会、选举题名、宗教、教育、实业、交通、财务、粮政、警察、地政、户政、司法、救济、卫生、劳役、地方自治行政、军事、职官及杂记等门类。一九四八年十月开始初编。一九四九年一月,奉省令将修志馆改为文献委员会。五月二日,淳安解放,县志未能成书。初稿现存县志办。本书为光绪续纂淳安县志。清光绪八年夏,李诗

13、调任淳安知县。李诗在续纂淳安县志序中写道:“甫下车,即广为搜罗,阅数月,得十余本,合成一册”,“明年冬,遂将此册付之手民,翻刻一过,并谕城乡绅耆,举所见知闻,知者悉为备录,以附各门之后,及期而书成,题曰续纂淳安县志”。此即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本,八册。包括方舆志一、方舆志二、方舆志三、方舆志四、食货志、职官志、选举志一、选举志二、人物志一、人物志二、人物志三、艺文志一、艺文志二、艺文志三、艺文志四、杂撰志,共十六卷,前有卷首。县档案馆有藏本。本书初以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中国方志丛书影印光绪淳安县志为底本,因有页码、文字残缺,后又以县图书馆藏上海书店出版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影印本、

14、国家图书馆网站影印本、县图书馆摄拍乾隆志参照校对补充。为便于阅读,续纂内容均调整到相应条目之后。目录卷首续纂淳安县志序李诗旧序刘世宁旧序马文炳续纂淳安县志姓氏凡例图(山川 乡都 县治 儒学)续纂凡例卷之一方舆志一分野建置表疆域山川续纂山川乡都风俗卷之二方舆志二学校续纂学校公署续纂公署防圉(置邮附)续纂驻防题名坊表卷之三方舆志三津梁续纂津梁水利坛庙续纂坛庙冢墓续纂冢墓卷之四方舆志四故迹寺观卷之五食货志户口顷亩赋额积贮蠲恤(眉寿附)土物卷之六职官志职官表治行卷之七选举志一辟召续纂荐辟甲科续纂甲科乙科续纂乙科贡士续纂贡生武甲科武乙科续纂武乙科卷之八选举志二仕籍武职续纂武职封赠续纂封赠恩荫续纂恩荫卷之

15、九人物志一忠义续纂忠义名臣武功循吏续纂循吏卷之十人物志二理学儒林续纂儒林文苑续纂文苑孝友续纂孝友笃行续纂笃行卷之十一人物志三介节高士义风续纂义风列女续纂列女(殉难附)方伎(仙释附)续纂方伎卷之十二艺文志一对策奏疏录序卷之十三艺文志二记卷之十四艺文志三序传书跋卷之十五艺文志四诗赋铭吟卷之十六杂撰志祥异寇盗遗事淳安县志卷首续纂淳安县志序淳邑旧有志,国朝凡四修而乾隆志为最。乾隆志,乡先达方朴山先生所手辑也。军兴以来,板毁矣,而书之存者亦复鲜有完本。壬午夏,余调任此邦,甫下车,即广为搜罗,阅数月,得十余本,合成一册。嗟乎!此硕果之仅存也。脱并此而失之,则淳无志矣。后之君子欲参稽掌故,阐扬前烈,夫孰从而

16、考订之,且胡以备圣世輶轩之采也。于是急思所以修之,而淳地贫瘠,苦无资,迟之又久,而志终未逮。明年冬,严州志告成。严州志续也,非修也。以旧本付梓而于采访所得者续其后也,为费既省而成功又易。余曰,此可以刻淳安志矣。遂将此册付之手民翻刻一过,并谕城乡绅耆举所见知闻知者为备录,以附各门之后,及期而书成,题曰续纂淳安县志。非敢云修也。夫事当绝续之交,苟有可为则为之而已,使必求美善而坐失机宜,恐过此以往,虽欲为之而无从者,则何如未尽美善者之犹得存其故实也。淳为文献之邦,今则文与献俱不足征,仅得父老所传闻者,笔之于书而不知者仍复缺如,虽曰续之而实有未备者,以是而附于乾隆志之后,续绍之讥知所不免,然亦既续之,

17、后之君子摄事而考订之,笔则笔,削则削,焕然成章,自可与乾隆志后先辉映也。则续之者亦将与有功矣。是为序。光绪十年十二月,赏戴花翎补用知府候补同知知淳安县事岳阳李诗撰。旧序岁癸酉,余备员淳邑,甫浹月,郡伯大兴吴公整饬纲纪,剏修郡乘,而郡以邑为权舆,取材咸具,然后合五鲭萃千腋,以成一郡全书,为不朽盛事。爰檄各属咨访采撷,次第录稿以进。余既稽于有众汇集至县,择其言有可征、事非无据者,开具特报。因念志书之体,郡简邑详,邑有不得俪诸郡者,遂听其闇汶矣乎?顾初任仕,鞅掌政事,一埤相遗,未遑以文章饰吏治也。甲戍秋,心力稍暇,取旧志繙阅,计其篇纂距今四百余甲子,若綘人所纪之年,恐迟之久而湮没滋甚,欲闻其略而故老

18、皆无在者,斯柳州之论史,致慨于今人让后人,而刘知几有汗青头白之诮也。乃购求前后诸志,而宋元以前书缺有间入,故明凡三修。我朝顺治时,关东张公一魁、三韩张公三让,因前志附益之。康熙癸丑,玉沙胡公就臣复因张志刊定之。而胡志之在当时,邑人方锡公已有遗憾,谓其迫于期会,匆匆以应矣。因索戊戍本以待增修,俾邑之绅士各分一牍,共为铨次。乃偕袁、吴两学博讨论校阅之,朴山方先生,邑之袁伯业也,遂属之撰著,董厥成焉。维时宿老操觚,群英汇帙,惨淡经营,不遗余力,井然秩然,以遗余。余乃于簿领稍暇,手自编摩,损益去存之间,只字不肯潦草,悬日既博,粗称就绪矣。夫古今异治而道不与为迁流。古者九州之书,是谓九邱,禹贡所载山川、

19、物产、贡赋、土田,班班可考。周礼有大小史、内外史掌之春官,又有职方、怀方、合方、训方氏掌之夏官,治法皆道统之垂,故曰识大识小,莫不有文武之道。后世相沿,郡县亦有志,为出治临民者之所取资,若鉴貌之有镜,而指南之有车也。假令自公退食于山川之阨塞,水土之肥硗,学校之盛衰,闾阎之丰瘁,户口庸谓之增减盈绌,仓库亭障之出纳圮修,不求其端,不讯其末,非但无以备遗忘,昭典守,即欲见之行事而轻重布之,又苦跖盭。况昔之志也起其衰,而今之志也鸣起盛。当本朝定鼎之初,犹以邻封变动失守者,再嗣是集鸿起创,日进于久道之成,百里之内嬉游化日。邑人徐敏菴所记剿抚实蹟,目为逋逃薮者,不复忆为何时事。我皇上加惠元元,治益思治,礼

20、乐兵农具举,工虞水火兼修,宜其见于志者,未易殚述,略而不书,何以绘郅隆于有象,表盛事于无穷。是以矢其虚公,慎其彰瘅,芟其传会,订其舛讹,必不可缺者补之,有不容略者详之,如设险以守,击柝以待,乡轨里连,实维藩维翰之善制,则防圉宜补志方舆。藏富于民,博施于众,家赐人给,费逾千逾万之帑金,则蠲恤宜补志食货。选举一志,辟召列科贡之前,以其未远。夫古初而俠士好行其德,小道必有可观,则义风方伎宜补志人物。艺文一志,对策冠记序之前,以其有关于治体,而阴雨可惕。绸缪网罗,兼收放矢,则寇盗遗闻宜补志佚事。此旧志之当增者。李青莲之咏青溪,原指宣城,即以为指淳境,亦飞鸿踏雪,未便是鹪鹩之巢。况裴晋公、韩昌黎曷尝以蘧

21、庐蹔寄?风尘偶系则谓之流寓,尤属荒唐。此旧志之当削者。他如洪探花之高第,童驸马之佳城,王智仰之位峻大农王,仁宥、仁鄂之权参棘寺,选重词垣,皆可攟摭。其甲科补遗者,尚未易枚举。其未确可据者,不敢参胸臆也。挈以七纲,区为众目,事类无凌襍之虞,是非泯爱憎之口,一展卷而无疆惟休,无疆惟恤之意,油然生焉。是可知有异治,无异道矣。尝闻之老氏有言,其政闷闷,其民淳淳,谓其风之庞厚也。淳僻在一隅,土俗贵世家,尚诗书,安俭朴,比屋诵弦不辍,无纨绮珠贝钱帛之饶,奇技淫巧亦罕业者。惟一二嚣讼之民,请张为幻,则惟时其教,告之其弱肉强食,则小惩而大诫之,俾优柔驯扰而肇锡以嘉名者不虚,所望于淳者一也。左氏有言书土田、度山

22、林、表淳卤,谓其地之埆薄也。前志称淳为望县,然处万山间,为岭巆者十之七,为亩浍者十之三,榖食不给,惟恃栽培山木以邀懋迁之利,乃频年剪伐肆行,野林山翠,仅可从畴昔尝美中想见其蓊蔚,抑或从乎召佃,以山谷之利让之远方之流民,爰为之厉禁,警其私受赃木,棚民非编甲不容,俾蜿蟺磅礴而取材于瘠土者无旷,所望于淳者又一也。而况人文之振起,又弗若前贤之星灿云兴,卓冠严陵诸邑,岂地之灵不能以常旺,抑人之杰未足以复古乎?书院之建,匪为具文,跂予望之后先可辉映耳。顾或者谓国家幅员远届,典册日新,上而金匮石室,下入海志山经,罔弗纂集成书,焕然大备。今兹武功耆定,准噶尔之遐荒悉归版图而奉正,朔蕞尔弹丸之志似无与重轻,曷为

23、是亟亟乎?然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以天下视一邑,则一邑藐矣。合众邑而后能大天下,则安得以百里而小之。来岁圣天子巡守浙省,陈诗纳價,观民风,验好恶,幸藉是编备一隅,述职以塵甲乙之观,而副省方询俗之至意,虽管窥蠡测,其有当于太平之鼓吹,区舆之敷奏矣乎?第恭膺简命,量核黄岩,将以三年簿书检集交代,凡事之稍须通变,抑尚宜求莫者,不能无望于新猷之补,故因序是志而惓惓有余思云。旧序甲戍岁,余奉天子命来浙试为吏。于时摄官承乏,旋被宪檄,使权知淳安县事,时乙亥冬十一月也。阅四月而淳安县志蕆成事,为纲者七,为目者六十有一,都为十六卷。邑之人以余参订校讐,亦颇费日力于兹也,来问序。嗟

24、乎!余何敢言序。是役也,前令新淦幹斋刘君实主之,学博鄞县惺喦袁君、景宁鹤溪吴君共襄之,而其乡朴山方老先生绪正之也。经营于癸酉,刘君敷政之始,断手于乙亥,刘君化洽之余也。余来时,则已杀青,可缮写付之梓人矣。无能役,序何有焉。若夫此志所为,标地灵,表人杰,识草木,说山川,起例发凡,征文考献,则笔则削,传信传疑,归丽则而翦稊稗,不贻讥于吹剑一吷之缺,拾遗文而葺故事,无留憾于学山一篑之亏。刘君序之,盖已原原本本,井井翼翼,择焉精而语焉详,而余复置喙,是架屋叠床也。且自有都邑以来,识大识小,即莫不有志,志必冠以序,序且不一而足也。而为之一概,量之大率,寻滥觞则禹贡周官,讚笔语则盲左腐史。或致叹于史才之难

25、,以益显其详核,或太息于伧父之陋,以反谬其章程。今以抄赠此志,陈陈相因,览者生厌,饰羽而画,亦奚以为。矧夫才乏三长,笔非五色,如余者,尚何敢擘纸驱烟,塵秽简首。虽然,抑有足以附书者。前志之修,自康熙癸亥于今七十余年,即事用希,歘尔而造,可谓事与时并。而余会逢其适,遹观厥成,非直以得附诸君子后,挂名于不腐已也。语有之:不习为吏,视已成事。一邑中土地、人民、政事,至纤至悉,志具之矣。遂使知县事者伐柯取则,能试有长,以无负圣天子命史之至意。而七十年来,为政者访遗训,咨故实,不出户而可知,盖自今以始。维余实粃糠之先也,此则宜足以书。若云序也,夫何敢。续纂淳安县志姓氏总纂花翎补用知府候补同知淳安县知县李

26、诗协纂淳安县学教谕陈中元淳安县学训导竺士彦参订揀发知县举人陈諨举人杨廷爕校对廪生卢丙曜廪生何源昌附生曹曾培附生杜辅元监生杨翊廷采访新昌县训导洪炳炜瑞安县教谕邵秀亭拔贡生洪钟元试用训导胡述祖六品衔监生程化金廪生邵培金廪生应麟彩监生应鑅岁贡生吴炳燠廪生徐秉诗廪生商廉廪生方题金廪生方鹤清附生童冠英附生邵云翔附生徐振钊附生胡棨附生程建章凡例淳志之旷不修也,盖自癸亥以来,阅年则余七十载,御宇则历三圣人。上之所以仁渐义摩者,精而益详。下之所以食利服教者,久而成化。掇遗葺故,州系部居,或增于前,或改厥旧,皆随事例,非骋胸怀。旧志类门二十三,而类之中又类焉,可谓详矣。然宫室列为一门,事义何取?人物附及眉寿,轻

27、重何关?所宜并削,与流寓之乌有妄扳者等也。今列为七纲,纲别以目,如井之有眉,如裘之有领,差免丛陋,亦鲜缺遗。人物一门最宜慎别。即如同是宦迹,而大小难易,文武经权,事异势殊,张弛随用,不容一概量也。今省去统名,析为四目,仿李氏藏书之遗,亦前史隐寓之例,善善从长,略远详近,史例也。唯志亦然。故邑志之书人物,较省志郡志加详,然必其人,寸有所长,可观可取,虽复才如祙线,亦姑假之羽毛。若乃凡士常流,卻车连斗,徇子孙之请,滥姓氏之登,事属子虚,言皆杜撰,此正方锡公先生序前志所云,邑士统谱耳,不敢妄效。亦遵先生身其事者,弗以谱视之之遗训也。知我罪我,听之何辞。人地须核,吴少微之新安,此泰中新安也,故史称与武

28、功富嘉谟、魏郡谷倚同号北京三杰,而旧志误为邑人。李白诗之青溪,其集中题下明注宣城青溪,故曰青溪胜桐庐,又曰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而旧志误为邑地。又如邑之程氏率祖灵洗,然史于灵洗明书新安海宁人,但称新安犹可混冒,系以海宁则为徽之休宁矣,岂可因后人而移其先贯。正如朱子后裔亦有家淳者,而朱子自系婺源,即建安,不得没所自生。何况淳邑而旧志妄假,即先辈成德,亦勿深考可怪也。今悉正之。艺文一门,投迹者众。然必于邑有涉,于志有关,固有炎炎大言而无涉于邑者矣,略之可也。固有詹詹小言而无关于志者矣,略之可也。即涉于邑,关于志,连篇累牍中必择其尤雅者著之。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也。雅且文矣,古老相传来远矣,而委委蛇

29、蛇,原原本本,或如马首之络,或如买驴之劵,字里行间,浮文妨要,稍为之芟夷剪截,径省其词,使足达意而止,不敢改也。例在乎叠山先生之文章轨范也,以节剡藤,并宽梨棗。已上六条略见编纂大意,其他细别自具各目引言中,不赘及。图山川图乡都图县治图儒学图续纂凡例淳志修于乾隆丙子,迄今百二十余年,官师人物,卓卓可传,代不乏人。惟兵燹后,民困于财,措费固难,故老遗文,复属晨星,虽悉心采访,什不获一,挂漏之讥知所不免。阅者谅之。旧志凡例,贡例监、乡饮、农官俱附选举。按贡监非正途者,究与选举无关。乡饮、农官尤属无谓。今一概删之。惟已登仕籍者仍载于后,用昭简慎。旧志,凡年逾七八十者,无论有无事迹,一概采录,甚至连篇累

30、牍,冗杂不堪。今仅录已蒙旌典诸人,其余不敢滥入。殉难、绅民、妇女已邀恤典者,俱照浙江忠义录摘录,其由采访得者亦复不少,爰以已旌未旌别之,以彰潜德。旧志悉遵原本付梓,除选举、眉寿外,不加笔削。所得采访标以续纂字样,附于各门,庶不至后先相混。旧志每卷各门俱蝉联而下,无从分续,今于每卷末再分各门,标曰续纂某某,以醒眉目。淳安县志卷之一方舆志一分野建置表疆域山川乡都风俗分野郑康成注周礼保章氏云,大界则曰九州,州中诸国中之分域,于星亦有分焉。其书亡矣。堪与家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也。今之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纪,吴越也。然则分野之详,自郑氏不可得闻,而况其凡乎,而况其后乎?吴越属扬州,然广矣大矣。严

31、州在其间,如黑子之着面,不及百分之一。淳为属邑,于不及百分之一之中又六之一焉。分野亦言其崕略耳。其确指为尚未入牛,谓当如宋史所云南斗须女之说,亦疑也。疑以传疑,姑仍其旧。志分野。旧志邑令戴公廷槐论云:淳安去会稽六百余里,而范蠡鬼谷诸人以会稽入牛一度,临淮入牛四度,广陵入牛八度,则淳安尚未入牛,当如宋史所云南斗须女之分,似为近之。不然,淳在隋唐属新安,今新安曰斗女分野,淳可逈异耶?建置表淳安肇造厥邑,断自季汉,嗣是分并袭易,事绪亦纷繁矣。爰稽往牒,据通志义例,钦遵圣祖仁皇帝御纂皇舆表式,编建置表一通,首列统辖,次隶属,而邑之因革次第条举于下,年为经,事为纬,发凡起例按部就班,循省而旁观之,庻得其

32、要领云。表建置。表年统辖隶属因革唐扬州之域虞扬州夏扬州商扬州周扬州吴(春秋属吴)越(后属越)楚(战国属楚)秦扬州会稽郡鄣郡汉扬州部丹阳郡吴(建安十三年)扬州部新都郡(孙权置新都郡,治于始新县)始新县(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击定山越,分丹阳郡歙叶乡新定里置始新县,令齐守之,去今治六十里,县之建置自此始。晋(太康元年)扬州新安郡(改新都为新安)始新县宋东扬州部新安郡始新县齐扬州部新安郡始新县梁东扬州部新安郡始新县陈扬州部新安郡始新县隋(开皇九年)扬州部婺州(废新安郡,县属婺州)新安县(平陈废郡,改县为新安)仁寿三年扬州部睦州隶焉(置睦州于县治,县复隶焉)新安县大业元年扬州部遂安郡(改睦州为遂安郡)雉

33、山县(改徙县治于雉山下,即名之曰雉山县,去今治西南二里。)唐(武德四年)江南道睦州(复为睦州)雉山县文明元年江南道睦州新安县(复名县曰新安)神功元年江南道睦州(移睦州治建德,新安县仍隶焉。)新安县(徙县治于今治,仍名新安)开元二十年江南东道新定郡(改睦州为新定)还淳县(改新安为还淳)乾元元年浙江东道节度睦州(复新定为睦州)还淳县永贞元年浙江东道节度睦州青溪县(避宪宗讳,改还淳为青溪,以县治前有青溪名,旧唐书作清溪)五代吴越睦州青溪县宋两浙路亦曰遂安军节度睦州青溪县宣和元年建德军睦州青溪县三年建德军严州(改睦州为严州)淳化县(平方腊改名)绍兴年建德军严州淳安县(改淳化为淳安,今县名自此始咸淳元年

34、浙西路建德府(升州为府)淳安县元(至元十四年)江浙行中书省建德路(改府为路)淳安县至正十八年江浙行中书省建安府(明兵取建德路,谢玺等以城降,改为建安府)淳安县明(洪武元年)行中书省严州府(改建安为严州)淳安县八年浙江布政使司(罢中书省)严州府淳安县国朝浙江布政使司严州府淳安县疆域盛朝陈常时夏,无此疆尔界,大一统也。然无分民有分上,故周礼封人造都邑之域,封其四疆,盖使各专其境内,以抚柔此民,如农之有畔,行无越,思齐其政而不易其宜,所以齐鲁接壤而崇义急功若截焉。淳之四际靡所不通,然当杂居齐齿,而邑人一望而可知,非独天性,亦地气使然也。志疆域。境以内东西广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东至建德县界八

35、十里,以铜官岭为界,自界至建德县八十六里。东南至寿昌县界七十五里,以辽岭为界,自界至寿昌县五十里。南至遂安县界四十三里,以安硎岭为界,自界至遂安县四十里。西南至遂安县界二十里,以界首为界,自界至遂安县四十三里。西至遂安县界七十三里,以杨岭为界,自界至遂安县四十五里。西北至徽州府歙县界九十七里,以深渡为界,自界至歙县一百一十里。北至杭州府昌化界一百六十里,以审岭为界,自界至昌化县七十五里。东北至分水县界八十六里,以塔岭为界,自界至分水县六十里。自县至严州府,陆路一百四十里,水路一百六十里。至杭州府省城,四百六十里。至京师四千五百八十里。山川山,土之聚也。川,气之导也。天地成而聚於高,归於下,疏为

36、川谷陂塘汙庳,使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於是乃建国焉。故曰国主山川。今之邑,古之国也。吾淳始曰雉山,则既以山名。及唐永贞间,而更曰青溪,或作清溪,则又以川名矣。唯山嶵巍以嵯峨,唯水渫而扬波,以故钟为人文,磊砢英多,往往应之,而风俗淳厚,民物阜安,亦於是乎在,非独景物流连,可以俯仰宴乐为也。志山川。山县山古名安定山。由迈山曲折南行,更起更伏,端秀停峙,政治堂建於其巅,谯楼外岐为二翼,右延左缩,皆濒江而尽。仙坛山在县北三里,下为汪氏书林。迈山在县北六里,磅礴展舒,秀迈诸山。或传有许迈者采药过此,后仙去,故名。玉带山在鞏安门外,环映邨居,平纡如带,山前为金坂。石峡在县北五里,山稜稜多石,方逢辰、黄蜕、何

37、梦桂读书于此。余光远石峡诗:峡里泉声咽,跳珠溅客裳。徘徊先哲地,潄石有书香。灵岩山在县北六里,横嶂排空,不附群峦。旧名龙山。吴永安五年,黄龙见于此。唐元和元年,观察使牒改今名。宋儒方逢辰舍其下,更名蛟峰。顾汝绅游龙山诗:蹑屐龙山上,游观此日奇;断山青借树,沪水绿成溪;风软香生袖,云飞岭欲移;黄鹂似相迓,隔叶雨三啼。徐应簧龙山诗:龙山何崒嵂,奕奕凌高秋;蜿蜒紫气重,百里相绸缪;蓊翳云霞生,怪松舞苍虬;我来访支遁,直探洞天幽;扪萝蹑石磴,诘出羊肠蚪;攀跻陟其巅,乃在天际头;摩挲杳霭间,上有神仙楼;金碧曜日月,爽籁鸣琳球;山僧供雀舌,润我庐仝喉;主人自高情,列讌罗芳羞;吴姬侍歌筵,玉指弹倥篌;一醉风

38、泠泠,焉知天地愁;诗成白日暮,乱山翠欲收;归路明月生,江水空悠悠。百照山在县北三十里,由金紫峰中出,横列如屏,崖下石井若凿成然,碧水幽深,莫知其底。相传宋进士江公望居之。周上治百照山赋:山名百照,粤自开古。伊胙胎于无极兮,式降宅于兹宇。标雄长于萃岫兮,作仙灵之奥府。北金紫而南限武强,东茶园而西临鱼口。环百里而巍峙兮,比九州岛之岱阜。亶蚁视夫群峦,抑吏趋乎培嵝。若乃时违阻难,道直畴伍,如前贤之遯荒兮,思扫迹而长杜。爰楼岩其畏浅兮,愿入谷而营堵。契天心以永祥兮,席垂裕之片坞。仍阅代而蜂振兮,抗名区之翙羽。于是鸣弦在室,有路寻源。陟高山而至止,托渔父之良缘。对红林以沦茗兮,宛花洞其在前。路高下以樵讴

39、兮,叶萧瑟而鸟怜。维时家酿盈壶,畦蔬在筵。既言归而就酌,旋举履以袂连。直明月之高朗兮,光烛柴门以娟娟。夫宁别有蛾眉兮,超越凡尘而自妍。待仰赡夫照山兮,胥巳风化而随烟。爰拨火以展翰兮,山中人兮犹未眠。金紫峰在县北八十里,高二千余丈,中峰圆石耸峭,光莹无草木,其旁两峰若俯,每旭日照灼则金紫闪烁,其色不可捉搦。上有九泷瀑布。洪震老诗:白波九道汩流雪,青玉双峰长柱天。担盐山在县西北一百一十里,岩下有拄杖泉。相传钱镠微时贩盐经此,因苦渴以拄杖触崖,泉忽涌出。南来山在县西北一百一十里,山势自北来南。一名静峰。佛岭在县西北九十里,高数百丈,堆翠排螺如佛顶。或传,昔有大佛现相,乡民因于岭头建庵。道士尖佛岭前一

40、峰,石壁千寻,下瞰溪磵清泚隐映,最幽绝。箭竹山在佛岭外,怪石斗绝,中有石柱,危悬霄际,瀑布飞泻,其傍冬夏不竭,名曰流湘。盤磴而登,入谷口山腹敞豁,田数顷,桑麻鸡犬,疑别有天地也。凤山有二。一在西北永平乡,吕人龙居其下,为世名儒。一在东北安乐乡。皆以似凤得名。并桃山在县西北六十里,跨常乐、永平两乡。登绝顶,杭歙衢婺之山依约在目,望之如二桃然。西山在县西八十里,远瞻嵬崱,由湖头而上,鸟道险仄,及巅乃复迤平。睛霄烟霁,彻见百余里。山腰为云水庵,徐士讷读书其中。肥潭岩在西山下,巉怪嵌空,古松蟠屈其上,俯视万绿茫然欲眩。天半山在县西一百里,石壁介立,孤意刺天。威平洞一名帮源洞,一名青溪洞。在县西八十里。

41、宋宣和中,方臘反,韩世忠擊敗之。贼深掳岩屋为三窟,诸将莫知所入。世忠潛行溪谷间,问野妇得径,捣其穴。或曰擒臘者解元世忠之游卒也。贼平,改今名。百桂山在县西七十里。香桂丛生,王氏世居其下。李东阳桂峰耸日诗:海门红日隐曈昽,睛彩光浮海上峰。怪底朝阳双紫凤,夜深飞上玉芙蓉。方壶岭在县西七十里,御史王宾出入於此,更名骢马岭。乌石峰在县西六十五里,蜀阜山顶一石形如乌立。任球乌石峰诗:峰顶闲云飞欲尽,盈盈两翅寒光润;自来化石知何年,犹望银潢天远近。蜀阜山在县西六十五里,屼峍排峤,山下流水如三峡。宋儒钱融堂时始居之。今徐氏族居其地。钱时蜀阜诗:无竞心源妥,幽居气象生。相呼林鸟下,穿隙野狐行。且复从吾好,初非

42、避世荣。向来莘野地,知有几人耕。照山在蜀阜之前。钱时尝游咏其上。明徐楚营水西别业三峡楼台、涧松亭于山之浒。桃屏山形若桃实,与照山连。樊阜诗:千年花结瑶池春,一颗幻作山嶙峋。登云岭(旧名黄泥岭,又名岙岭)在蜀阜山外。吴郎中福以门人徐氏相继登第,故易之。河上岭(俗名和尚岭,又名赤石岭)在县西六十五里,巨石崩颓江岸,碎者可以砺刀。筊杯石在县西七十里黄光潭上,其石上锐下广,中开一缝,故名。云塔山在县西六十里。鱼口峰在县西五十里,冲举天表,与儒学檽星门对望,又名状元峰。汪若濬鱼口峰诗:孤峰宛鱼口,遥耸乱山头。暮吸残霞落,朝嘘细雾浮。追风如出浪,倒影欲吞舟。彷佛飞腾势,朝天几万秋。方士颖鱼口峰诗:兀对龙山

43、远,昂霄势欲翻。鲲飞从海窟,鲤跃向津门。怪吐云光冷,雄吞日气昏。文明时启秀,赖尔一峰尊。宋勋状元峰诗:状元之峰高莫偶,儿孙罗列群山走。支筇百尺踞其巅,东望金紫如拱手。夕阳斜处晚霞明,金鸟戢翼当鱼口。莫笑此峰在穷坞,春雷奋起鲸鳌吼。东山在县西五十五里,圆整雄秀,绝顶有僧庵。陈勃诗:一山秀拔万山宗,遥镇东南第一峰。苍虬峰东山之子峰也,古松蟠翠,高削亦非恒境。徐楚苍虬峰诗:清晓蹑苍虬,摩挲云松顶。遥见东山岑,适与兹峰并。珠丛献宝花,丹崖呈古鼎。巾舄云霞生,衣裳风露逈。玄秘抉神藏,划然心目醒。俯首山下人,悲哉尘冥冥。云屯石在县西四十里云溪上,石如云之屯驻,又以藤萝蟠结,名悬藤石。童梦龙云屯石诗:何年星

44、陨赛伊磻,焕若春云水际攒,石本云根云作石,青溪江上障回湍。虎石岩在县西三十里,为石二,一如虎踞,一如鹰扬。崖下潭深不测。顶上为太子城,迹尚存。童梦龙虎石岩诗:巉石谹谺踞溆湾,居然哮虎独当关。江清月白宵无警,便是驺虞露一斑。牛石在县西二十里,偃伏沙洲,如卧牛然。徐楚牛石歌:牛石生何时,下饮青溪水。风餐露宿秋复春,芳草及头常见尔。叩角者谁能复骑,秦皇有鞭鞭不起。溪流一道引长绳,滩雨时时吼作声。生来重负千钧力,凝然不动如有情。君不见瞿塘滟滪三峡泻,忽为象兮忽为马。贾客舟师缩颈看,万艘艅艎戒上下。岂知石牛心坦平,水没头角无狰狞。闲时露头还露脊,身濯濯兮耳。日饮青溪彻骨清,不向上流饮亦得。长岭在牛坑,距

45、牛石五里。洪鼐长岭诗:长岭头,倦行役。鹧鸪啼,秋烟湿。断碑无字生土花,青松落阴满苔石。节节级级如登梯,凭高一览青天低。笑随猿鸟不知远,但见日落西山西。陌岭在牛坑内十里,山径荦确,行者苦之。响山在县西十五里,石壁下有沉潭,舟人呼之,其响相应。燕石崖在县西十五里,穹然如石屋,可坐数人。俗呼积甲山。戴庭槐易名仙人洞诗:仙家洞府白云深,千载几经傲吏临。控鹤谁当寻胜迹,飞凫我欲抽华簪。召石在县西十里,下有舟渡,为往来通津。小金山与召石隔江对峙,似镇江之金山而小。郑玉小金山记:新安江东流三百里为淳安县,未至县十里,江心兹山在焉。古树薰然,出烟苍水黄间。石色崚嶒,苔藓如绣。上有佛寺,岁久颓圯。傍一石出滩中,如龟形。溯流而上,号龟石滩,去锦沙村才一二里,燕石崖相对峙,若楼阁飞帘出临水上,盖一县之胜聚会于此。 洪扬祖小金山记:余既作锦溪赋,略及小金山之胜,未悉也。山居水中象金山,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