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古诗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25180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9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古诗词.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实写:海水、山岛、树 木、百草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动静结合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虚写:奇特想象,表现使人博大胸襟。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动态描写: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静态描写: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感情基调:苍凉慷慨 思想内容: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博大的胸襟,抒发了作者决心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看出) 写法:虚实结合、想象、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

2、志融合在一起。),1、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写的是静景。 2、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若”是好像,奇特想象,生动形象的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博大的胸襟。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渲染了大海怎样的气势? 渲染了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 4、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苍凉慷慨 。 5、诗中最能反应作者博大胸襟的是哪几句?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写景:引发思乡之情。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3、以“一帆悬”之小景传“两岸阔”之大景之神。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千古名句,含义深远。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直抒思乡之情。,思想感情:这首诗由写长江的风景引出旅途的乡愁,抒发了诗人深切思乡之情。 艺术手法:借景抒情,对偶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生”“入”用了拟人手法,富有情趣。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可以答一条,也可以几条合在一起答。),练习: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

4、”之小景,写出了 两岸阔 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 思念家乡 的思想感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生”“入”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思念家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5、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不少于40字) 潮水涨满

5、 ,两岸之间水面空阔,顺风远航,一面白帆高高扬起。 6、诗中 青山 、 绿水 等景物表明江上的春天已经匆匆闯入旧年。 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 思乡 之情。从诗中看作者的故乡是 洛阳 。,8、有评论者认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富有“几何美”烟直(竖线)、长河(横线)、日(圆),本诗中与此有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有人将“海日生残夜”中的“生”误写为“升”请你为他解释一下用“生”的妙处。 “生”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太阳从大海上孕育而出的情状,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10、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句诗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表达诗人

6、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写动物, 动景 “早莺”“新燕”,扣住初春特点。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写植物, 静景 “乱花”“浅草”,扣住初春特点。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直抒喜爱之情。 绿杨阴里白沙堤。,思想感情:本诗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喜悦之情。 炼字: “初”“早”“新”“才”等几字准确,生动地表明了早春的时令;“争”“啄”两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时节的勃勃生机。 艺术手法:借景抒情 对偶、拟人 颔联、颈联赏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

7、出了西湖早春生机蓬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练习: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孤山寺”起,到“ 白沙堤 ”终,以 “ 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最爱 ”两字充分表达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的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啄泥衔草 筑建新巢。,3、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的精妙,换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几处”“ 谁家” 是照应“早莺”和“新燕”,表现了钱塘湖初春的特点和对早春的喜爱,喜

8、悦之情。 4、本诗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 春水初平、 早莺争树 、 春燕啄泥 、乱花迷眼、 草没马蹄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写景,萧瑟、苍凉、凄清之景。深秋晚景图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抒情。游子思乡之情 和孤苦寂寞之情。 断肠人在天涯。,思想内容:这幅“游子思归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的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是抒发由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淋漓尽致的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艺术特色:借景抒情,对比衬托(以“小桥流水家”之乐景写游子悲哀

9、之情),练习: 1.是各种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断肠人在天涯 抒发了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深秋晚景图 衬托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4、此曲和秋词作比较。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

10、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 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了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的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言情。 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何不同? 秋词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之情。 天净沙 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写景:春末夏初之景,渲染离恨伤感气氛。 闻道龙标过五溪。 叙事中蕴含对友人去荒凉之地的挂念。 我寄愁心与明月, 抒情:抒发了对友人绵绵不尽之深情。 随风直到夜郎西。 手法:想象,拟人手法 托月寄情。(借景

11、抒情),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怀之情。 名句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两句运用奇特的想象,用拟人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同情和关切。,练习: 1、题目中“闻”的意思是 , “左迁”的意思 。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及点明了写此诗的时令是 春末夏初 ,又渲染了 离恨伤感的气氛。 3、本诗中因构思奇特,感情深沉而流传千古的句子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此诗首句写景,其作用是什么? 诗人选取飘落的杨花和啼叫的子规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听到,贬官,5、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

12、,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诗的艺术特色。 诗人通过丰富而奇特的艺术想象,将月亮人格化,最终真切地表达了李白对友人诚挚的情谊。 6、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被贬之地极偏远? “ 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 7、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方面作简要赏析。 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8、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本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表达了作者 悲苦哀愁 的心情。,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c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

13、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是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同情。 E、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10、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11、“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如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 因朋友王昌龄贬官而愁。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 12、古诗词中,写“月”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几句含“月”字的诗句。 , 。出自 , 。出自 , 。出自 ,泊秦淮 杜牧,烟笼

14、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思想内容: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忧虑,也表达了对那些醉生梦死,苟且偷生的达官贵人的愤慨。 艺术特色:构思细密,别具匠心。首句写景,次句点明首句景物具体地点,并带出后两句人物。咏史与抒怀相结合。引用典故含蓄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忧思。情景交融。 典故: “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的简称,陈后主曾作玉树后庭花舞曲,每天宴饮,不理朝政,终于亡国。,练习: 1、第一句两个“笼”字用的好,试做简要赏析。 两个“笼”字将轻烟、寒水、月光、细沙四种景物和谐的融合在一起,组成一幅朦胧淡雅的水边夜色图,勾画了秦淮河两岸凄清迷离的画

15、面。 2、第四句中“犹”字意味深长,蕴含那些丰富的内容? 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担忧。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之情。表现出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景。 3、作者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么样?请说出其中的理由。 不满愤慨之情 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家衰败之际还有人沉迷酒色之中,表达了作者对达官贵人的愤慨和不满,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实写,用巴山夜雨的景象表达愁思之深重,情景交融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虚写,设想重逢情景,表达思念与渴望团聚之深情。 却话巴山夜雨时。,思想内容:本诗表达了诗人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抒发了盼望北

16、归团聚,共叙感情的美好心愿。 艺术特色:1、虚实结合 2、 想象 3、 情景交融,练习: 1、首句中两个“期”字连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问一答,一扬一抑,表达了思念家人欲归不得的愁苦之情。 2、诗中“巴山夜雨”重逢出现有什么艺术效果? 前一个是现在的夜雨,后一个是 将来回味的夜雨,时空交替,回环往复,缠绵曲折。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作者想象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想象与亲人欢聚,共剪蜡烛西窗之下,向家人诉说巴山夜雨时想念家人的情景。今日的愁苦夹杂着渴望团聚时的欢乐。 4、本诗的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是: 剪烛西窗 成语的含义是 在西窗下剪烛用以表达思

17、念亲友,渴望团聚的情感。,5、“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用得极其生动,说说妙在哪里。 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伸长。 6、诗人在巴山夜雨时是怎样的心情?这种心绪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思之情。这种心情是通过描写眼前所见的水涨秋池的景物表达出来的。 7、“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8、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想见共语的期盼。,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新”“旧”对比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

18、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天然奇偶。 似曾相识燕归来。 “去”“来”对比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小园香径独徘徊。 “独”孤独寂寞,思想内容:本词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流逝,好景不再的感伤,同时也流露了词人对人生的感叹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艺术特色:1、借景抒情 2、巧用对比 风格: 婉约词,练习: 1、从词中那些地方可以 看出作者是在追忆过去的生活?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的怎样的情感? 孤独寂寞 3、这首词多出运用对比写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明好处。 “新”“旧”对比 ,写出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 “去”“来”对比

19、,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4、这首词通篇写景,但字字皆情,这种情又似乎难以确指,根据你的体会,你认为词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诗人用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5、“一曲”“一杯”在文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词中与“花落去”相呼应的是哪个词语? 寂寞惆怅 香径 6、“无可奈何花落去”和“似曾相识燕归来”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为什么这样写?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伤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离别。将景物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情中寓情,委婉含蓄。 7、词中有一句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现在人也经常用这一句表达感慨,写出这一句,并说明表达什么感慨? “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之情。 8、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夕阳 、 落花 、 归燕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对仗工整,音调和谐,运用对偶的修辞“去”“来”对比,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情感浓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