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CJC第四章革命现实主义的后发展时期(1979-1989).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142220 上传时间:2019-02-21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3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CJC第四章革命现实主义的后发展时期(1979-198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013.CJC第四章革命现实主义的后发展时期(1979-198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013.CJC第四章革命现实主义的后发展时期(1979-1989).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CJC第四章革命现实主义的后发展时期(1979-198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CJC第四章革命现实主义的后发展时期(1979-1989).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革命现实主义的后 发展时期(19791989),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思潮发展 的社会历史背景,一、文艺界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运动,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必然影响着文学的发展变化。新时期文学是新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在文学上的反映。因此,我们研究新时期文学,研究新时期文学思潮的发生、发展、演变,首先必须考察新时期文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1. 文艺界的拨乱反正 、文艺界清算“阴谋文艺”和“极左”文艺观。重新评价曾遭“四人帮”污蔑的优秀作品。批判“文艺黑线专政论”。 、恢复文联、中国作协、剧协、影协等文艺组织的工作。 、由于“两个凡是”的历史阴影,对过去

2、极“左”倾向的否定并没有彻底进行。,2. 思想解放运动对文艺界的影响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要文章,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这场讨论标志着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真正深入,也为文艺界彻底实行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文艺界迅即展开冤假错案 的平反工作。,二、文艺和政治关系问题的讨论,建国以来,“文艺为政治服务并从属于政治”(简称“从属论”)和“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简称“工具论”)一直被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尽管当时的批评家也试图对这一文学观念的缺陷作些修正,但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其弊病。 新时期,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潮流中,一些

3、批评家对建国以来一直被视为不可动摇的文学观念予以重新审视,提出了“为文艺正名”的主张,从而展开了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大讨论。,1、“为文艺正名”的讨论缘起于对“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 1979年第4期上海文学推出评论员文章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说,并辟出专栏开展讨论。 这一讨论迅速波及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2、讨论者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提出“为文艺正名”的意见。,首先,从理论上,提出“为文艺正名”的意见。 主张恢复文艺的特性,反对把文艺变为政治的附庸。 主张恢复文艺以审美为中心的多种社会功能,反对狭隘的政治功利主义。 主张恢复文艺与生活的联系,反对唯意志论干扰文艺。 恢复对马克

4、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科学理解,反对片面地诠释马克思主义。,其次,从创作实践上,列举了大量事实证明“从属论”、“工具论”违背了文艺创作的一般规律,导致了文艺工作中的许多错误: 它取消了文艺的独立地位和独立价值。 它是导致建国后文艺创作公式化概念化泛滥的主要原因。 它为粗暴的行政干预、专横的政治裁决提供了口实。,3.文艺和政治关系的讨论意义 在理论上澄清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动摇了“从属论”、“工具论”长久支配当代文坛的理论观点,预示着新时期文艺方针和方向的重新调整,为在新时期建构新的文学观念、新的理论格局奠定了基础。 这场讨论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三、第四次文代会、“双百”方针

5、与“二为”方向的确立,1、第四次文代会 在文艺界彻底实行拨乱反正的背景下,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 这是建国以来最为隆重的文艺界的盛会。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2.确立 “双百”方针 在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向大会致祝词,祝词总结了建国以来文艺战线的斗争和成绩,深刻阐明了文艺同人民、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党如何领导文艺等问题,提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任务。 祝词指出:“文艺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对文艺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不要

6、横加干涉”。 第四次文代会对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时期里大步走向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 确立“二为”方向 第四次文代会后,党对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作了调整,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取代了过去惯用的“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概括了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根本目的,它包括了为政治服务,但比孤立地提出为政治服务更全面更科学,它不仅能全面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规律。”(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人民日报社论 1980年7月26 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社

7、会主义新时期文艺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政策被确定下来。 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指引下,新时期的文学家们满怀信心地抒写着中国文学的新篇章。,四、 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股人道主义文学潮流携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声势,乘着“伤痕文学”的潮头,在中国勃然兴起。这股潮流从文学创作和理论探讨两个方面突破谈“人”色变的禁区。 社会主义文学与人性、人道主义的关系是最先受到理论批评家重视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讨论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义文学是否应当表现人性和人道主义; 二是联系创作实际,评论新时期文学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表现。,经过“文革”的劫难,很少有人断然否定社会主

8、义文学应当表现人性和人道主义。大多数批评家认为,社会主义文学与表现人性、人道主义非但不相悖,而且应当比资产阶级文学更深刻地揭示人性、表现人情、高扬人道主义。 1. 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 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涉及什么是人性,有无共同的人性,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人性表现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地位等。,、什么是人性? 朱光潜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 王元化和黄药眠则认为,人性应该指人的社会属性。 人性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或两者的主次融合。 人性就是阶级性。 、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问题。 人性与阶级性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两者“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人性表现在文艺创作中的地位问题。

9、 文学应反映以社会性为主要方面的人性。 文学应反映阶级性。 文学应反映人性。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阶级所产生的伟大作品之所以能为全人类所爱好,其原因就在于以普遍人性为基础。无产阶级文艺要影响人、教育人,也应该发扬人性、提高人性。 、人性问题的讨论还涉及异化问题,而这与人道主义的讨论又相关联。,2. 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 、新时期关于人道主义问题讨论的起点,是辨明人道主义的内涵和思想实质。 1979年初,朱光潜就指出:人道主义虽然“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却有一个总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 朱光潜的看法得到许多理论家的赞同。 汝信在人道主义就是修正主义吗?

10、中,明确指出“人道主义就是主张要把人当作人来看待。人本身就是人的最高目的,人的价值也就在于他自身”。,、八十年代初,理论批评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为人道主义辩护的大讨论。 这场引人注目的论战,涉及:“人”是否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对马克思主义来说,人道主义是作为世界观、历史观还是只能作为道德伦理原则?社会主义时代存不存在人的异化问题?何谓“人的价值”?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历史重要性及其在文学艺术中的重要意义,等等。,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换句话说,是马克思主义对人道主义遗产的批判继承和发展问题。 这场讨论曾发表了200多篇文章,与50年代所发生的论争不同,全盘否定

11、人道主义的文章再也没有了。但在如何划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界线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胡乔木与周扬、王若水两种。,、为“人道主义”辩护 周扬的人道主义观: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异化问题。 1983年,周扬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报告(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人民日报1983年3月16日。)中特别指出,“认为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绝不相容,有很大的片面性”。“我不赞成把马克思主义纳入人道主义的体系之中,不赞成把马克思主义全部归结为人道主义;但是,我们应该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包含着人道主义。当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他肯定人

12、道主义在其发展中的历史功绩和提倡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必要,并认为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仍然存在异化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理论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思想理论界对于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所达到的新水平。,王若水的人道主义观: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应该突出人的价值。 在此前后,王若水也发表了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年月)、为人道主义辩护(年月)、谈谈异化问题(年月)等文章。 王若水认为,人,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是目的,对马克思主义是适用的。人道主义不仅是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而且也是世界观。“断言人道主义作为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这既缺乏逻辑根据也缺乏事实根据。”“在社会观点上,马克思主

13、义同以往的人道主义之间有批判继承关系。”,“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应该突出人的价值,把人看作最宝贵的财富,看作是历史的主体和社会的主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也应该十分重视创作条件来培养和开发人的潜能,人不仅在品格方面而且在智力、体力、审美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 王若水还认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既包含对社会历史的科学解释,又包含最彻底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念。”他肯定“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这一提法。他说:“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的原则中,还体现在解放全人类的纲领中,体现在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个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中。”,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异化”现象,不但有政治的、经济的“异化”

14、,还有思想的“异化”,如社会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经济效益出现了负效益,思想上出现个人迷信,等等。 这一派的讨论者们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文化背景、发展过程、逻辑结构、内容特征、终极目标等方面,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同人道主义遗产的批判继承关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联系与区别,阐释了马克思主义著述中包含的人道主义原则和理想。,、批判“人道主义” 为人道主义所作的辩护受到坚持批判立场的理论家们的激烈反对。他们认为,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不相容的。 胡乔木的人道主义观: 胡乔木于1984年4月发表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不点名地对周扬、王若水文章中的观点提出批评意见,并正面阐明自

15、己对有关问题的系列看法。,胡乔木认为,人,抽象的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是从社会出发来说明人、人性、人的本质等等,而不是相反,从抽象的人、人性、人的本质等等出发来说明社会”。把人道主义当作世界观和历史观是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因此,不能为马克思主义所接受。,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这种提法。认为人道主义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才是我们可以接受的。应该提倡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它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区别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为基础,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具有真诚的现实实践性。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则以抽象人性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为基础,不触犯资本主

16、义制度,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具有不可避免的虚伪性。,胡乔木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的概念是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那里沿用来的,他后来已经不再使用这一欠科学的概念。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论述的人的异化和劳动的异化都是指资本主义的社会现象。社会主义不存在“异化”问题。 胡乔木反对抽象地谈人的价值,主张根据个人从社会得到多大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为社会担负多大的责任和贡献两方面来衡量人的价值。 他认为,“宣传和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我们的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最高要求的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们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他还说:“我们反对的只是在文学艺术作品或文学艺术

17、评论中宣传人道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反对歪曲革命历史和革命现实而宣传超历史超社会的人性论,但是决不反对也不允许反对文学艺术作品表现我们的革命、我们的社会主义、我们的革命者和劳动者对人的关心、尊重、同情、友爱,决不反对也不允许反对文学艺术工作者站在革命的、社会主义立场立场对真实的人性、人情、爱国心、正义感和普通公民人格作具体的生动的描写。,、争论的特点: “参与者似乎都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力图对有关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因而可以说这基本上是马克思主义队伍中关于人性、人道主义问题的不同观点的讨论”。 讨论所涉及的问题有的与这一时期文学思潮关系较大,如人性到底如何理解;文学艺术到底该不该表现

18、人道主义和表现怎样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时代到底存不存在异化。,有的问题则与文学思潮关系不大,乃至纯属哲学问题,如人到底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人道主义到底是世界观、历史观,还是仅仅属于道德伦理观,今天我们是用“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用“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的范畴更好。 这场讨论虽然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为“人道主义辩护”的一方受到了压制,周扬违心地做了检讨。但无论赞成与否,新时期文学中形成了一股人道主义潮流已成为不争之实。相应地,从人性和人道主义理论的角度来评价新时期文学,也就成为文学批评的新视点。,五、改革开放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新时期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向着现代化全面转型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19、展开的,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成熟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之后又带动了城市各方面的改革,并逐步展开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同时,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加强了与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以及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这些都为新时期的文学家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和充分的创作自由。 文学家们也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全面回应着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并以手中的彩笔绘制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新时期文学画卷。,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实践,使新时期文学不仅走出了“文革”的阴影,也使自“五四”以来逐渐

20、激进化、走进偏狭的死胡同的文学,走向了宽广的天地。 新时期文学不仅接续了“五四”新文学开辟的优秀传统,而且逐渐融入到了世界文学的大格局中,成为世界文学园地里姹紫嫣红的一角。,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复归与革命现实主义回落,一、“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复归,在本时期(19771989)的文学思潮格局中,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始终是主导性潮流,这不仅是因为“五四”现实主义传统和俄苏现实主义的长期影响所致,更重要的是为新时期作家的基本素质所决定。,新时期作家大多把自己视为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变革满怀热忱的参与者,作家的责任和良知推动着他们敏锐关注现实关系的变动和社会矛盾的冲突,对现实关系的把握、对人生命运

21、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洞悉,远远胜过他们习得的各种抽象的或虚假的观念,不论是对昔日的回顾、对当下的关注还是对前景的瞻望,他们都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眼光,寻觅真实,批判虚假,这不仅体现在创作中,也体现在理论争鸣之中。,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复苏期,在这个时期,文学创作经历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具有“轰动效应”的热潮,它们的主要实绩就是为当代文学重新恢复和确立现实主义的基石和主轴地位。 新时期作家对以往粉饰现实的“假、大、空”的文学普遍感到不满,努力通过文学找到更直接进入社会的途径,以实现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干预。 因此,在此前反复批判过的“写真实”和“干预生

22、活”的口号被重新提了出来,恢复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成为新时期文学伊始的主导潮流。,1.“伤痕文学”思潮 “伤痕文学”创作潮流是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起点的标志。它着眼于控诉“四人帮”的罪行,描述饱经磨难的人们的悲惨遭遇,揭示“文化大革命”给人们带来的历史创伤,表达激愤、悲痛的时代情绪,是当时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挣脱出来的一代人的心灵写照。,、“伤痕文学”创作 、刘心武的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开篇之作,它深刻地揭露了“左”倾思潮(文化专制与精神愚昧)对广大青少年精神世界的严重毒害和腐蚀,着力在一个“好学生”的灵魂深处找出病源,喊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呼声,提出了从现代封建愚昧下挽救青少

23、年一代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作品试图对这一还不被大多数人认识的问题予以冷静的分析,重新辨别是非,重估价值取向。于是,新时期文学的反思意识、理性自觉在此初露头角。,、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的另一个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家庭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不幸遭遇的描写,较为典型的反映了阶级论对社会上成千上万受害者心灵上所造成的创伤,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这两篇作品虽然在艺术上还有欠成熟,但正如文艺评论家冯牧所指出的那样,“它的可贵,在于它是第一个用艺术形式概括地反映出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并且呼吁疗救创伤的重要性的作品。它代表人民发出了使人警醒的第一声呼唤,因而它是值得重视的。”(引自陈传才:中国20世纪后20年文

24、学思潮,第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这两个短篇开了后来被人们称为“伤痕文学”的先河。,这一时期的伤痕文学作品或描写极左政治背景下一代人的青春与爱情悲剧,或叙述普通人在生活中遭受的各种苦难,或表现人们在政治高压下的抗争,悲痛愤恨的情绪弥漫其中,溢于言表。 这些作品在展示伤口的同时大都在追寻着造成伤痛的缘由,因此,又有人称伤痕文学为“问题文学”。,、“伤痕文学”的出现,首先恢复了现实主义的内涵。 当代读者在十七年中虽然阅读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之类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品,但不曾阅读过这样令人震惊的现实主义篇章:直面现实,暴露阴暗,倾诉创痛,展现悲剧

25、。这表明“伤痕文学”所突破的不仅是“三突出”、“高大全”之类的伪现实主义成规,而且突破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所遵循的艺术规范。 这类指责在黄安思的向前看啊!文艺和李剑的“歌德”与“缺德”中得到集中的表述(分别载于广州日报1979年4月15日和河北文学1979年第6期。)。,辩护:面对种种非议,很多批评家批评了对“伤痕文学”的指摘。 王朝闻就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的争议发表意见时指出:“欢迎不欢迎伤痕这样的作品,应当说也是一种思想斗争。” 他说由于作品“敢于对长期流行的夸夸其谈的文艺批评采取对立态度,敢于在形式风格上突破帮八股的框框套套,对现实生活有所发现,从而形成了主题和形象都带独创性”

26、,这势必与“不是从创作所依据的实际出发,不是从读者的反映的实际出发,而是从文艺理论著作中的片言只语出发,对待某一件作品采取想当然的态度”发生矛盾,这样的争论“涉及文艺理论中的原则问题”。(王朝闻:伤痕与伤痕,文汇报1978年10月31日。),还有很多批评家对“伤痕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思想艺术特色及其意义作了论析,批判了对“伤痕文学”的全盘否定。 、关于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 “伤痕文学”的论争带动了现实主义问题的讨论,讨论涉及到真实性、倾向性、典型性等现实主义基本理论问题,并通过对虚假现实主义的批判,进而深入到对十七年现实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结与反思。,这场讨论表明,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复

27、归并不是简单地“复归”到十七年的革命现实主义上去,恢复的首先是中断已久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是通过真实的描写和大胆的批判来重振现实主义精神,这也是当年提倡“写真实”论者、“干预生活”论者、“现实主义深化”论者所提出的主张。因此,这种“复归”也就是深化,即在向生活真实的挺进中,促使现实主义创作的不断深化。,2. 反思文学思潮 “文革”后,人们痛定思痛,引起对历史的回顾、思索和总结。认识到这场灾难、痛苦显然不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突兀产生的,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的极左政治路线。作家们打破思想禁锢,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把“文革”十年浩劫同十七年的历史联系起来,对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

28、进进行艺术的再认识、再反映、再评价,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止悲剧的重演。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回应时代需求的又一现实主义文学浪潮。 。,茹志鹃的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是反思文学的开端之作,此后便形成了一股具有鲜明特点的创作潮流。 相对于伤痕文学来说,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对“文化大革命”做鲜血淋漓的暴露,而是向历史的纵深处追溯,穿过“文化大革命”,深入到十七年时期,在更宽广的历史背景下去清理极左政治的表现形态,思索其发生、形成的历史、文化、人性的根源。 因而它具有比伤痕文学更为扩展的历史内容同时,在历史反思的深度上,反思文学也从伤痕文学的一味宣泄情感上升

29、到冷静的质疑、思索历史,从单一的政治层面开始深入到哲学、人性的层面,作品也就具有了更为深入的思想探索和更加成熟的艺术表现。,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产生的反思文学,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应运而生的。这个中国当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开放环境,给了长期以来噤若寒蝉的作家们大胆说真话的勇气,他们从人民的立场立言,以冲破僵化政治的牢笼、推动社会的进步为社会责任,以文学为武器,清算历史,探索未来。 因此,文学在此时,常常扮演的是极左政治的挑战者、思想禁区的闯入者和未来图的设计者角色。这种种角色无疑使反思文学具有了比伤痕文学更多的精神探索和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不可否认,这些角色也无一不具政治色彩

30、,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既往文学政治化的延续,只不过往昔的文学是极左政治的宣传者,现在是极左政治的批判者和新现实的讴歌者。 在政治化的基点上,前后虽有差别但并非截然对立。这也就决定了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都始终没有完全脱离十七年文学的基本规范。,3.改革文学思潮 改革文学,是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三个浪潮。它与几乎同时面世的反思文学一样,从伤痕文学中发端,是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逐步恢复的产物。反思文学是现实主义精神在历史层面的深入,改革文学是现实主义精神在现实生活层面的展开。 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1979年7月),这篇小说从直接切人社会矛盾入手,让锐意改革的主人公乔光朴,

31、在改革与反改革、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鄙、公与私的重重矛盾冲突中披荆斩棘、脱颖而出,展现了一个知难而进、大刀阔斧、不屈不挠的改革英雄的形象。,乔光朴这个形象的意义,不在于它有多么鲜明的个性,而在于它所蕴含的除旧布新的精神,表达了人们企盼改变社会现状的愿望和心情,在于它所表现的思想性格:冷峻的外表下掩藏着深沉的感情,坚不可摧的意志与超常的韧性,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所畏惧的开拓精神,应合了社会变革时期人们对于理想人格的希冀。 因而,它的理想性,使“乔光朴成了一个共名,成了新时期文学中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创业者、开拓者的典型”,社会上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改革文学,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对改革开放的中

32、国现实进行了大胆的干预和真实的反映。它敏锐地捕捉各种错综复杂的现实矛盾,细致地刻画改革给人们带来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理想、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击和变化,使改革文学成为了我国历史变革时期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并且,改革文学以其对中国改革大趋势的把握,对充满了理想色彩的改革者形象的塑造,从生活真实中把握了本质真实。,虽然改革文学还存在着理念大于形象和模式化等倾向,艺术上也不是很成熟,但它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相比,艺术视野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拓宽。它不再限于从社会学、伦理学角度去再现生活、反思历史,还从历史、文化、心理等方面对现实生活进行多角度观照。于是作家笔下的艺术世界,不再完全是简单的、

33、截然分明的两个阵营,而开始表现出多因素、多矛盾、多色调和多声音融会的万花筒般的生活。这些无疑都显示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进步。,二、现实主义的创化(指在创作观念、艺术手法与艺术形式方面的创新),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浪漫主义的萌发和现代主义的崛起,新时期文学处在一个多元探索阶段。 现实主义面对其它创作方法的挑战,它已不再像往日那样处于“定于一尊,攘斥百家”的地位,而必须通过与其他创作方法的自由竞争来发展自己,以开放的姿态广泛吸收各种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以丰富自己。从而使新时期的现实主义由“复归”转向“创化”。,1. 现实主义的“创化” 现实主义的“创化”指现实主义在与其它创作方法和艺术流派的碰撞

34、与融汇过程中,创造出自己的新形态,以新的方式去观照、体验、把握、描绘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创化的端倪可以追溯至“伤痕文学”。 宗璞的我是谁?、蜗居、泥淖中的头颅等小说就采用了荒诞、象征等诸多超现实的手法。,、形成规模的艺术创新和艺术尝试则起于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大都包容着大跨度的时空腾挪和现实生活与主观思考的反复交织,因此它广泛吸收了诸如意识流、蒙太奇结构、多声部叙事、多视点观照等手法。,、西方现代作家作品对现实主义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现实主义创化的各种新形态中,大多可以发现它们对西方现代作家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的借鉴和吸收。卡夫卡、福克纳、加缪、布莱希特、

35、尤奈斯库、海勒、罗伯格里耶、略萨、马尔克斯、昆德拉等西方现代经典作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各种艺术范本。正是在广泛吸收融汇中,在新时期的现实主义潮流中陆续出现了荒诞变形、内心独白和意识流、神话象征、黑色幽默、间离效果、意象跳接、双声或多声部话语、滑稽摹仿和反讽、不动情观照、元小说等西方现代文学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中国传统的写意手法和空灵风格也深刻影响着现实主义。 中国传统的写意手法和空灵风格在汪曾祺、林斤澜、贾平凹、何立伟等人的作品中频频出现。,、现实主义的单一模式被打破,出现现实主义的多样形态。 西方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的写意手法和空灵风格的出现打破了现实主义的单一模式,出现了“现代现实主义”、“

36、抒情现实主义”、“诗化现实主义”、“心理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生存现实主义”等各种提法,这些提法未必准确,但却反映出现实主义在发展之中已经取得了多样的形态,大大提高了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力,使其艺术视野更加开阔、艺术触角更为敏锐、艺术洞察力更见深邃、艺术感染力更加强烈。 现实主义的手法和风格的改变决不是单纯的形式问题,它的创化也就是深化,是作家对现实生活作出的具有当代性的观照和再现。,2. 现实主义走向多元 经过社会转型的剧烈震荡,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现实主义已从单一的形式表现为多种价值取向和多种审美形态。 、新写实主义。 从80年代中后期突起的新写实主义以其强劲的势头冲击着理想

37、主义和英雄主义传统,在“还原生活的原生态”的口号下,把笔触伸向平民百姓的世俗人生,去写他们的生存困境和琐屑欲望,成为90年代文学世俗化思潮的代表。,新写实主义摭拾起为革命现实主义所忽略或摒弃的那一部分现实生活内容和人生经验,以对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境遇的“客观描述”替换关于生活价值的终极判断,规避对人生意义的正面阐说,因此,不论从思想或审美取向上说,它都堪称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新形态。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现的新写实主义,反映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文学创作在激情、理想等精神价值方面的一种失落,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作家在物质化的平庸生活面前无可奈何的屈就。,、“现实主义冲击波” 在90年代,表

38、现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依然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一个重要部分。 被评论界称为“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刘醒龙、谈歌、何申、关仁山的作品浓缩了改革中的诸多热点问题。钱权交易、贪污腐败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暴露出的尖锐社会问题,周梅森、陆天明、张平、李佩甫、王跃文等的一系列作品奏响了反腐倡廉的强音,产生了“文学失去轰动效应”以来少有的强烈社会反响。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围绕着“新写实”、“现实主义冲击波”所展开的一系列讨论和评论可以看出9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大致走向。,三、革命现实主义风骨犹存与走向式微,本时期(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出现的伤痕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思潮、改革文学思潮和朦胧诗潮,在实质上仍然

39、是革命现实主义(后发展时期)的文学思潮。 1. 从主题上看,伤痕、反思、改革文学,仍属于“重大主题”的文学作品。,、伤痕、反思、改革文学仍属于“重大主题”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与新时期的社会思潮、政治发展保持着高度的和谐、同步关系。 事实上,许多思想、观念和人民的呼声最先常常是由文学传达出来的,文学在那个时代成为反映社会生活、心理和情绪的敏感神经。文学知识分子也成为继五四之后“再启蒙”的先行者之一。伤痕、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适应了革命意识形态在当时的需要,因为在70年代末期,革命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反思和改革。,伤痕、反思文学,首先是以一种“国家文学”的面貌出现的,是对“揭批文革”和“拨乱反

40、正”的国家话语的回应。 在当时,个人讲述的“文革”故事同时又是“人民记忆”、“历史叙事”。这是一段知识分子与国家意识形态步调一致、互相支撑的黄金岁月,这使得作家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觉作出的“文革”控诉,与“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批判形成高度一致的同构关系。它体现为一致将“文革”构想为“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王蒙、张贤亮等伤痕反思文学表达了与50年代和“文革”一脉相承的“忠诚”意识。 布礼写了知识分子钟亦成对共产主义的“忠”和“诚”,虽经历磨难而矢志不渝;歌颂了忠诚不变的友谊与爱情。这种忠诚对于归来者也许是真实的,是出于灵魂深处的。然而,这种忠诚在本质上是认同50年代既已定形的,经由“反

41、右”和“文革”而延续至今的中国政治文化范式。,正是这种政治文化范式才确定了归来者的存在,无论是苦难还是荣耀都是它给予归来者的自我内涵的界定。 这种忠诚忽略了“文革”灾难的社会文化动因的严重性,在李国文的月食中,主人公伊汝尽管自己受了20多年的苦,但只把那记忆看作一场梦魇,一次月蚀。,改革文学也是一种“国家文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济政治改革成为时代的主潮,改革文学应运而生,成为直接的集体性的“重大主题”创作。改革文学重在塑造改革家、开拓者形象,展示改革进程中具体的人事、体制的矛盾斗争,它们在现实中起着为改革鼓与呼的作用。那些由改革文学塑造出来的大刀阔斧、铁面无私的改革强人形象,成为人们在

42、实际生活中观察与评价改革人物的强有力的参照系。在这个意义上,改革文学直接、深度参与干预着社会生活。,改革文学是作家参与社会,以文学干预现实政治生活的产物。 文学在这里很多时候是作为席勒所谓的“时代精神的传声筒”而存在的,作家的创作动机是为了推进改革,坚持的是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即在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表现作家主观上所认为的可能导向的历史趋势(而正是这使改革文学带有了理想主义的浪漫色彩)。,又因为作家要表达自己对于当前改革的看法,作品中多有大段的政治性道白,或借助人物之口,如罗心刚(血,总是热的)、乔光朴等人的言说;或直接加入议论,在当时都具有很大的鼓动性。作品中的人物

43、品格,作家往往按照善恶、美丑、真伪这样的二元对立进行预设,正表现了创作主体对于社会认识的道德乌托邦倾向。由于“改革”代表了善,而反“改革”代表了恶,善最终战胜了恶,改革的故事最终演变为因果相因的宿命故事。乌托邦的幻想掩盖了情节发展的多重可能性,而使其只向一个方向演进。,、朦胧诗潮呼应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70年代末出现的朦胧诗潮,虽然他们的创作与50年代的革命意识形态,与改革文学和伤痕反思文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的创作与70年代末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于“文革”的否定是一致的,并且他们的否定更激进一些,这是他们当时能够得以生存的理由。同时,在北岛的回答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我们仍然可以

44、看到一个人民代言人的形象,所表达的思想观念与改革文学和反思文学中所体现的观念有着文化上很切近的亲缘关系。,2. 从文学创作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来看,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观念是革命的,基本方法也是革命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大多塑造一个具有革命情怀的英雄形象。 、伤痕反思文学中,出现了像大墙下的红玉兰中的葛翎、雪落黄河静无声中的范汉儒、天云山传奇中的罗群、布礼的知识分子钟亦成等“英雄”人物形象;就是在春之声这样的带有意识流倾向的小说,也有着一个中心英雄岳之峰。,、在大量的改革文学中,出现了像乔光朴(乔厂长上任记)、霍大道(机电局长的一天)、姚一真(血往心里流)、车篷宽(开拓者)、罗心刚(血总是热的)

45、、解净(赤橙黄绿青蓝紫)、牛宏(锅碗瓢盆交响曲)、李向南(夜与昼)、陈抱帖(男人的风格)、刘钊(花园街五号)、陈咏明(沉重的翅膀)等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和精英意识的改革家。 这些归来的英雄和勇敢的改革家,一般都被作为叙述的中心得到“突出”,而且被作为正义的化身,都被塑造成了人民的代言人。也就是说,这些人物形象被作为权力的化身而得到崇拜。,3.从这一时期文学的表现形式来考察,上述的文学思潮中,尤其是叙事文学,仍然保持着17年时期的叙事风格。 情节化,大团圆式的结局,相对集中的结构。即便是一些被称为意识流的小说,如春之声,那种革命理性对于所谓意识的控制仍然是很严密的。批评家的眼光是正确的,因为早在80

46、年代,他们就将这样的所谓意识流称之为“东方意识流”或“伪现代派”,严格来说,这甚至不是“东方”意识流,而是“革命意识流”,因为它是不折不扣的革命现实主义集中叙事的翻版。,4. 从文学内涵来看,无论是伤痕、反思文学还是改革文学抑或是朦胧诗,它们都表达了人性和人道主义的诉求,但是这样的诉求是在革命现实主义的范畴之内展现的。 本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其本质与出现于50年代的表现革命历史和革命现实的文学作品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创作方法是没有什么两样的。朦胧诗和新时期初期的带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对于“政治”的关怀和对于“权力”的尊崇,都使它们在表面上看是反革命现实主义的,但是在文化的本质上却是与革命现实主义

47、同构的。,5. 革命现实主义走向式微 必须看到本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无论是伤痕、反思文学,还是改革文学抑或是朦胧诗诗潮都对冲决革命现实主义的囿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朦胧诗诗潮的强烈的人道主义控诉和它的带有现代主义意味的美学特征,对革命的意识形态及其创作方法的破坏更具有巨大的作用。 尽管革命现实主义在政治话语中还是一再被强调,并在一个时期内转化为“主旋律文学”“现实主义冲击波”而繁荣一时,但是它无可避免地成为新时期多元化中之一“元”,再也不可能独霸文坛,形成话语霸权。革命现实主义作为一股政治思潮和作为一股文学思潮都无可挽回地走向了式微。,四、课后拓展,思考题: 1.简述文艺和政治关系问题的讨论及其意义。 2.简述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及其意义。 3.简述本时期文学思潮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复归。 4.简述本时期文学思潮的现实主义创化 。 5.简述本时期伤痕、反思、改革文学思潮的革命现实主义风骨。,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