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园之园遭劫难教学设计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杨莹莹.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15066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园之园遭劫难教学设计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杨莹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万园之园遭劫难教学设计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杨莹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万园之园遭劫难教学设计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杨莹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万园之园遭劫难教学设计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杨莹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园之园遭劫难教学设计北京市西城区康乐里小学杨莹莹.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杨莹莹康乐里小学15810691231实施者杨莹莹康乐里小学15810691231指导者胡秀荣北京第一实验小学13391959108教学基本信息课名“万园之园”遭劫难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品德与社会学段高年级年级五年级授课日期2016.5教材首都师范大学版品德与社会课五年级下册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强调五年级学生应达到“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在“万园之园”遭劫难一课的教学中,我力求通过万园之园的壮丽华美与圆明园现在的破败景象进行对比

2、,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发现和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而利用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关键性问题。课标中要求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通过列表对比、运用资料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增强振兴中华的民族责任感。本课中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问题”成为一条贯穿课堂始终的主线,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同时,更通过学生课上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提高对于历史事件背景的反思能力。 教学背景分析一、

3、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也要求学生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这一单元的学习主要就是引导学生知道我国这段屈辱的历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上占有较重的分量。本单元共有四个主题:“鸦片敲开国门”、“丧权辱国之痛”、“救亡图存的探索”、“民族解放之路”。这四个主题选取了极具代表性的事件与人物,力图引导学生了解到中国曾遭受列强的侵略和凌辱,知道许多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之路英勇奋斗,从而激发学生对他们的敬仰以及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本课是第二主题中的第一个内容,旨在通过“万园之园遭劫难”这一史实,使学生知道列强在圆明园

4、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此激发学生对列强的愤恨及奋发图强的志向。在这一内容下教材只呈现了:一张万园之园的复原图,一封雨果的信,一篇学生的参观日记。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提高认识,教师应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建议,及时补充资源,丰富学生的认识。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文物毁灭、流失产生惋惜之情,痛恨侵略者的可耻行径,从而激发学生强国之志报国之情。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提出并尝试解决问题,将一言堂似的满堂灌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研究的过程。二、学情分析优势:1、 在课前对于学生的广泛访谈中,教师了解到通过五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的学习与自己收集的资料,学生对这段历史已

5、经有了有初步了解,并且本校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强国之志,报国之情。 2、 学生初步具有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如迅速默读、提取信息等,这些都是学生在课上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不足:1、 由于这一历史事件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对于事件背景原因不是很了解,通过以往的教学我了解到,学生对于这段历史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水平,侵略者为什么可以在我中华大地上逞凶学生没有深入思考过,因此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解决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2、 五年级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反思能力还很有限,如何通过这一历史事件背景的

6、分析,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历史教训,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万园之园遭劫难一课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以“问题解决学习”为主,以及对比探究、查阅资料、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自主发现、填写表格、师生讨论等。1、 在合作学习中为学生提供表格,引导学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资料中更有目的性的、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合作学习,用表格将当时中西方在武器、科技以及观念进行对比,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懦弱与西方列强的先进科技直观展示给学生,因此,多数学生借助表格能够做到思维比较清晰,理解比较透彻,能够自己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段历史让我们再次看到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从而突破了教学难

7、点。 2、 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到“万园之园”曾经的风采,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录像等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之后围绕本课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生成学生真正想要深入了解的问题,借助资料小组合作,尝试运用表格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现课堂的实效性。3、 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资源,引发对比,帮助学生更加方便的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图片、录像等帮助学生感性认识了万园之园的辉煌,遭劫难的凄凉,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四、技术准备教师自制PPT课件;小组合作使用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及需要学生完成的表格。 教学目

8、标(内容框架)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物的毁灭以及流失的惋惜之情,痛恨侵略者的可耻行径,从而激发学生强国之志报国之情。过程与方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认识历史事件的方法。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从对圆明园的零散认知到整体认识,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一段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与反思能力。问题框架1、了解学生对于圆明园的已有认知,明确本课研究主题。2、通过看图片、资料等方式感受园中文物的珍贵,建筑的华美。3、利用圆明园的曾经与现状这一强烈的对比激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针对重点问题小组合作利用资料解决,填写表格。4、得出结论,突破难点,表达情感。教学流程入题、揭

9、题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明确本课研究主题 交流已知 建筑壮观华美 感受园中建筑的华美、文物的珍贵 文物价值连城 对比现状,提出问题 利用对比,提出问题问题归类,理出重点 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运用资料,解决问题,填写表格 填写表格 师生诵读,表达情感得出结论,突破难点 得出结论,突破难点,表达情感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效果分析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1、谈话导入,明确学习主题【教师谈话】:有同学利用双休日走进了一所公园游览,你们看看他拍的照片,猜猜这是哪?(PPT出示照片)学生看图,迅速得出结论:这是圆明园。2、了解学生已知,激发思考 【教师】:关于圆明园,你了解什么?学生

10、说说自己的知识积累,如:圆明园曾经辉煌,现在破败,因为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后又放了一把大火烧了圆明园,等等。(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万园之园”、板书“遭劫难”,写出“建筑” 、“文物”两词)激趣导入,直切主题初步交流自己对于圆明园的了解通过看照片的方式明确了本课的学习主题,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二、感受“万园之园”的辉煌三、通过对比,提出重点问题【教师】:圆明园内曾有过哪些著名的建筑?学生可以简单的谈谈,如说说建筑的名字(方壶胜境等)。【小结】: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大作家雨果也赞叹不已(PPT投影出示雨果的话)。圆明园内有数不清的建筑群,我们来了解其中的一些代表性建筑。(1

11、)(PPT:方壶胜境 图片)【教师】:请说说关于这处建筑你想知道什么?学生A :这处建筑叫什么?【教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把它的名字记录下来。学生B:它为什么叫方壶胜境?学生C:我认为方壶胜境的意思就是像仙境一样的地方。学生D:这处建筑美得像仙境一样,所以就叫方壶胜境。学生E: 这组建筑很有气势黄色的琉璃瓦象征着皇权,阶梯洁白如玉。学生F : 这组建筑群是修建在水里的【教师】:你观察的真细致,当夏天清晨,水雾蒸腾起来,人站在岸上看着这影影绰绰、若隐若现的建筑,觉得它就好像学生众:仙境一般确实,方壶胜境就是是以人们想象中的仙境为题材而建造的,你知道哪处仙境吗? 学生猜,最后揭示:龙宫(学生记录)

12、 (2)(PPT万字房图片)根据建筑特点,推测一下这处建筑可能会叫什么?学生A:这个字是中国古代的“万”字,我认为它应该叫“万字房”。【教师】:在皇家园林里修建这样一座“万字房”有什么内涵?学生B:意寓国家统一、天下太平。【教师】:像“万字房”一样建筑形式奇特的房屋在园中还有一处(PPT田字房图片)学生齐:田字房【教师】:那它又有什么深刻内涵呢?学生C:表示皇帝重视田地,重视农业。学生D:告诫大家农业是国家之本。【教师】:圆明园中的建筑有美好吉祥的含义,体现出中式建筑中“天人合一”的思想(3)【教师】:咱们再来看两张图片,说说你有什么发现?(PPT出示圆明园曲院风荷与西湖曲院风荷图片)学生A:

13、这两张图片上的建筑很相似。【教师】:圆明园中有仿照西湖十景而建的建筑,咱们来看看。(PPT列出西湖十景名字、图片)(4)【教师】:我们一起看看海晏堂的一段录像,之后说说你又能了解到什么? (PPT播放关于海晏堂的录像)学生A:海晏堂前的喷泉很壮观,设计的也很科学,它能按时间来喷水,我觉得很好看。倘若圆明园没有遭到劫难,那么当我们走过海晏堂前时,只要看看是哪个喷泉在喷水,就能知道现在是几点了。 学生B: 如果你看到12个喷泉一齐喷水,就知道是12点整。(PPT出示十二兽首一起喷水图片)【教师】:就像这样。学生C:这喷泉和时钟一样,但更有趣,更宏伟壮观。【小结】:圆明园凝聚了中国建筑精华,融合了西

14、洋建筑奇观,圆明园真不愧是“万园之园”啊!【教师】:此时的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F:园中建筑辉煌,实在是太壮观了!生G:我想起来雨果的评价,圆明园真不愧是人间奇迹!(一) 对比现状,提出问题1、【教师】:万园之园现在变成什么样,试着用一个词形容。(PPT出示圆明园现在图片)生A:断壁残垣生B:残破不堪生C:废墟2、【教师】:面对这样破败的场面,你有什么问题?生D:他们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坏事?生E:我们的圆明园丢了什么宝贝?被强盗抢到哪儿去了?生F:这些丢失的国宝有多少?(二) 问题归类,理出重点 【教师】:我发现问题都集中在这几点上(师抓中心问题进行简单附板书)。问题A:圆明园丢失了什

15、么文物?现在在哪儿?问题B:英法联军凭什么在中国的领土上干下这样的坏事?通过雨果的话引导学生知道圆明园是“人间奇迹”。了解圆明园中有的建筑是仿照人们想象中的仙境而建造的,引导学生感受建筑的飘渺引导学生了解园中建筑有其深刻内涵,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引导学生知道园中有仿照江南秀色而建的“西湖十景”,钟灵毓秀引导学生知道园中还有仿照西洋建筑而建的海晏堂等,充满异国情调感受真不愧是“人间奇迹”。引导全体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追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重点围绕两、三个问题,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学生从方壶胜境这个名字推断出这处建筑是仿照人们想象中的仙境而建,无比美妙学生

16、能围绕学习主题提出相关问题,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得出,学生是真的进行了细致的思考,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四、运用资料,了解文物,小组学习,突破重点问题五、交流表格,得出结论,表达情感1【教师】:请你和同桌运用手里的资料解决我们的这三个问题,填写表格 。(PPT:合作提示)学生小组借助资料画出重点,合作解决问题。代表汇报。问题A:圆明园丢失了什么文物?学生a:丢失了一幅画叫女史箴图,非常珍贵,可以说是无价之宝。学生b:英法联军还抢走了一座鎏金佛塔,图片上这座塔金光灿灿的。学生c:还有一柄康熙玉如意:学生d:这玉如意白中透绿,雕工精细。【教师】:它是由一整块珍贵的白玉雕刻而成,长达半米。(同时

17、出示教具)就像这把尺子的长度。学生赞叹:太珍贵了!学生e:还有永乐大典,它是世界上首部百科全书、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还要早三百余年!它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化上的无价之宝。【教师】:园中的文物真是.生a:珍贵生b:无价之宝生c:价值连城【教师】:(板书:价值连城)录像回顾那个屈辱的时刻,之后谈谈你的感受。(PPT录像)生a:我替我们的圆明园感到惋惜,它被毁掉真是我们的损失。生b:我觉得英法联军太坏了,抢完了宝物还要放火烧了圆明园,太过分了。问题B:文物主要流向?学生a: 文物都在各国博物馆里。学生b:我从资料上看到,文物最集中的流散地就是大英博物馆和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博物馆

18、也都藏有圆明园珍贵文物。【教师】:学校六年级同学利用假期走进了大英博物馆,在博物馆里,他看见了什么?(播放录像,六年级学生介绍看到的大英博物馆中圆明园文物)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a:我觉得很自豪,因为我们的文物特别珍贵,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才能被放进博物馆里展览。学生b:我觉得很可惜,这么珍贵的国宝,价值连城,却被放在国外展览,我们中国人要看自己的宝贝还要去国外看。 学生c:我觉得他们太过分了,抢走了东西不但不归还给我们,还摆出来展览,我很气愤。【小结】:我们刚刚看到的仅仅是圆明园奇珍异宝中的几个,园中的每一个文物都是这样价值连城的。看到文物被抢,我们感到愤怒,更是因为这些文物是中华文明智慧

19、的结晶。其实还有更多不便于运输的珍宝被侵略者毁掉、烧掉,它们无法被复制,从此就在世上绝迹了,这不光是中华文明的劫难,更是人类文化的一场浩劫!【板书:毁灭(流失)】 2、【教师】:抢走文物后,英法联军还生:火烧圆明园(PPT:圆明园遗址公园图)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PPT:三山五园图)。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大火连烧三天,据说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城里到处都是浓烟一片。这些强盗烧毁的是什么?生a: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生b:不仅仅是建筑的杰作,也是我国文化的结晶。(板书:毁坏)【教师】:他们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学生c:从刚刚看到的录像片段中我知道:除

20、了掩盖罪行外,英法联军还要逼迫清政府投降,从而使自己在华的利益最大化。就是说他们还要利用火烧圆明园这事来逼清政府投降,给他们更多的利益。1、【教师】:侵略者为什么能肆无忌惮的在圆明园犯下罪行?交流表格,谈谈你的想法。学生:汇报表格 【教师追问】:通过表格你能看出什么?学生a:清政府当时在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国家,武器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科技不但不发达,还看不起西方科技,我觉得他们太愚昧了。【教师】:从这段历史里,你能体会到什么? 学生a:我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学生b:我认为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落后就要挨打。2、学习到这儿,我想起了梁启超先生的一篇文章(PPT少年中国说

21、),在学过本课后再次读来,你有什么新的感受或想法?学生a:中国的未来全在少年,作为少年,我们要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学生b:我们要好好学习,从小事做起,不再让这样的事发生!.【教师】: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这段话!4、这节课我们共同回顾了英法联军抢劫、火烧圆明园的这段历史,正如同学们所说,我们不能不能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不能忘记丧权辱国之痛,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更要了解自己身上背负的责任,记住少年强则国强!运用资料,自主了解英法联军的罪行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圆明园内的文物之多、之珍贵。从圆明园的破败开始思考,了解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践踏,再进一步了解圆明园遭劫难的持久性影响引导学生知道侵略者

22、火烧圆明园的动机是罪恶的,想要掳夺更多。分析课外资料,了解中西方在清末的对比,分析圆明园遭劫难的原因激励学生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总结全课,激发情感学生直观感受到我国古代文物的珍贵,技艺的高超,课堂上充满了赞叹与自豪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侵掠者的罪恶行径,学生对于这种罪行深恶痛绝,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报国之情、强国之志。通过深入学习,学生知道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导致国家愈加软弱,面对侵略者只有举手投降,从而知道了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更不能让这段历史重演,而这一切都要靠少年的努力,激发学生强国之志,报国之情。板书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本课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进行评价:1、(1)对于学生表达叙述新知的情况,以

23、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方式给予鼓励性、指导性评价; (2)对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以教师观察为主,即时反馈给予评级。2、量化评价(1) 教师关注学生情况(2)学生学习情况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本课我力求引导学生初步进行思维的建构,学习认识历史事件的方法,培养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反思能力。 通过与历届学生的交流和课前的访谈,我发现学生对于“万园之园遭劫难”这段历史仅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上,知道圆明园建筑宏伟、文物珍贵,但到底有多宏伟、有多珍贵知道的不深,对于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也是知之不详。因而在课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说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

24、归纳出3个重点问题,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解决这些问题,以点带面的引导学生直观、感性的感受到园中文物的珍贵、建筑的华美,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当看到这些智慧的结晶却被英法联军抢劫、烧毁,激起学生对于侵略者罪行的痛恨,学生不禁又深思:侵略者为什么能在中华大地肆虐?从而运用资料,通过列表对比,看到了清政府武器装备落后,观念更是落后,学生深深地感受到落后就会挨打。通过少年中国说的诵读油然而生一种历史责任感,激发了学生的强国之志,报国之情,知道这段历史不该被遗忘,应该时刻鞭策自己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课程最后环节的设计作不仅是历史学习的方法的回顾,更是给学生埋下

25、思考的种子,使其不断思考,不断延伸。教学反思当下课铃声响起,看到孩子们脸上对于侵略者的憎恶,对于自己担负着责任的觉悟,我想这40分钟学生没有白白浪费,不仅了解到圆明园遭劫难的这段历史,更深入探究了历史事件的背景,明确了自己身上背负的历史使命。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能做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事件背景的分析反思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围绕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我力争做到以下几点:一、尊重学生已有认知,教师引领学生深化认知本节课上有关圆明园的文物及建筑的内容,学生在五年级上学期的语文课中已经有所涉及,再加上我校校本课程带着学生走进圆明园,亲身去进行体验,我思考要结合学生的已有认知,使他们既要知其

26、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此采用的是“以点带面”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上课伊始,我迅速切入本课学习主题圆明园,引导学生先来说说对于圆明园已经了解什么,了解学生已有基础,他们的发言非常积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学生认知,学习园中珍贵的文物与精美的建筑,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到“万园之园”的壮丽与华美。对于圆明园的众多文物,通过看图片、资料等各种途径重点学习四件文物,学生直观感受到圆明园中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价值连城的。之后引导学生回忆圆明园内曾有过哪些著名的建筑,采用看图片猜建筑的名称、并通过名称猜建筑的寓意,以及对比和观看视频等方式深入了解园中4处代表建筑,感受圆明园中的亭台楼阁体现了中国历朝历代最精华的

27、建筑特色,又融合西洋景观的壮丽华美,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与法国大文豪雨果相同的赞叹,那就是圆明园中的建筑真是人间奇迹!学到这儿,学生已经不仅仅把对圆明园的赞叹停留在口头上,更是深深地刻在心里了。二、以生成问题为线,真正关注学生需要在这节课上,教师利用圆明园辉煌的曾经与破败的现在这强烈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看到现在圆明园破败的场景,你有什么问题?在学生提出众多的问题之后,教师组织他们将问题进行归类,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圆明园丢失了什么文物?现在在哪儿?英法联军凭什么在中国的领土上干下这样的坏事?由于这三个问题不是教师提出,而是学生真正深入思考后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请

28、学生带着这些核心问题同桌合作,运用手里的资料勾画重点内容,填写学习反馈表格。在之后的汇报交流中,学生不仅顺利解决了问题,并且通过列表对比,将当时中西方武器、科技、观念进行对比,看到了清政府处处落后于西方列强,学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这段屈辱的历史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落后就会挨打。从而较好的完成了本课教学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与反思能力。三、开发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适时开发教学资源。在教材中对于“万园之园”建筑的成就仅以一副“方壶胜境”的图片为例来进行展示,学生难以感受到建筑的辉煌,因此我设计了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

29、受园中建筑的成就。如,看图片猜建筑的名称来学习方壶胜境,并且进一步知道它是以传说中的龙宫为原型来建造的;并通过名称猜建筑的寓意,知道了“田字房”“万字房”这种独特的建筑造型有其深刻的内涵孕育其中;以及对比和观看视频等方式再进一步深入了解园中 “曲院风荷”、“海晏堂”这4处代表建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不自禁的一次又一次发出惊赞,此时看到雨果对于圆明园的赞叹学生也表达了认同。这样壮美的建筑被侵略者毁掉、烧掉,当学到火烧圆明园时,学生的爱国情感充分激发,教学效果较好。四、教学中的缺憾这堂课尽管条理比较清晰,效果也有呈现,但在课后细细反思,发现还是有着需要思考的地方。由于担心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流程,所以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显得很急切,对于学生的一些回答没能深入展开。例如学生对于海晏堂前喷泉的回答很有想法,有学生谈到喷泉就像钟表,还有学生想象十二点时所有喷泉口一起喷水的壮观场面。由于担心时间不够,我没让更多学生再深入谈谈,现在想来颇为遗憾。从接受理念到灵活运用有一段漫长的路程,需要我坚持进行持续的、深刻的、全面的反思,在每节常态课上锻炼自己。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