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6课.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248761 上传时间:2019-03-10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才之路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6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成才之路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6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成才之路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6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才之路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6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才之路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6课.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诗歌鉴赏 玉楼春 宋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简介】 玉楼春,词牌名。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有才学,元丰初入都为太学生,因献汴都赋,擢为太学正。及至旧党执政,迭遭贬谪。哲宗亲政,召为国子主簿。徽宗朝,累官至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后出知顺昌府,徙处州。是词作的大家,对创制新词有重要贡献。被称为婉约派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注解】 桃溪:是用人们熟知的仙凡恋爱故事表示爱情遇合后很快就分别了

2、。故事传说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在桃溪边遇二女,姿容甚美,遂相慕悦,留居半年,怀乡思归,女遂相送,指示还路,及归家,子孙已历七代。后重访天台,不复见二女。 秋藕:秋天的藕(谐“偶”),断后再也不能重新连接在一起了。 赤阑桥,黄叶路:是同地而异称,一为桥名,一指其路。 岫(xi):山。,【故事】 这首词,作者是写和他情人分别以后,重游旧地,记起前情,无限感慨,也无比思念。词中并不着重铺叙他们的爱情故事,而以极富情致的笔调抒写内心感受,非常动人。 好像仙境桃溪那样的地方,不能从容长久住下去,我们短暂的相聚很快就分别了。如同秋天的莲藕,断了以后就不能再连接一般,我们从此音信断绝,再也不通消息

3、。当年在赤阑桥边等候你到来,觉得风光旖旎,一切都那么美好。而今又到那个地方,只见黄叶满路,再也见不到你,是多么萧条孤独!,烟云中群山排列,青色无数;大雁背上映着的夕阳红色黯淡起来,快要黄昏了。我那美丽的情人,就像被风吹入了江上的云彩,一去无踪。可我的感情却如同雨后粘附在泥地上的柳絮,无法解脱。,(二)古文品读 汉五年,已杀项羽,即皇帝位,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不决。上以何功最盛,先封为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兵,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居臣等上,何也?”上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

4、。”上曰:“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纵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从我,多者三两人;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后皆莫敢言。 (节选自汉书萧何曹参传),(1)顾居臣等上,何也? 译文:_ (2)今诸君徒能走得兽耳,功狗也。 译文:_ 【答案】 (1)译文:萧何反而位居我们上面,为什么呢? (2)译文:现在你们只能跑着追捕获得猎物罢了,是有功劳的狗。,【点拨】 (1)顾:反而。 何也:为什么,作谓语。 (2)也:表判断。,(2010年高考全国卷)(原文见第四课)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5、)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译文:_ (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译文:_,【答案】 (1)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用些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 (2)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廷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日月争辉吗!,1识记有关司马迁与史记的文学常识。 2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掌握本文中的一些名言名句。 4学习文章情节起伏的结构特点。,7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3)省略句 沛公军(于)霸上。 为(我)击破沛公军! 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毋从(其)俱死也。,(4)倒装句 贪于财货(“于财货”,介宾后置。) 具告以事(“以事”,介宾后置) 长于臣(“于臣”,介宾后置。) 不然,籍何以至此(“何”,介词“以”的宾语,置于“以”前。) 客何为者(“何”,动词“为”的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沛公安在(“安”,动词“在”的宾语,置于动词之前。) 大王来何操(“何”,动词“操”的宾语,置于动词之前。),8走近作者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

7、阳(今陕西韩城南)人。生于龙门,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足迹遍南北。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进行历法改革,共订太初历。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

8、“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9了解背景 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

9、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的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10开阔视野 纪传体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史书。它的特点是:“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这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其缺点也很明显:“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于高纪则云语在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擢居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与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以上引文均见史通二体)虽然如此,但纪传

10、体史书纪、传、志、表等分工清楚,故其书囊括内容广泛,且记述详明,是其他任何体裁的史书无法比拟的。所以我国的“正史”,均为纪传体史书。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是通史,其他均为断代史。,本课设计两课时 第一课时(讲读课文13自然段) 1吃透文本 第一自然段,写曹无伤告密,是矛盾发生的导火索。 第二自然段,写刘邦适时采取屈辱退让的策略,笼络项伯,疏通关系。 第一部分(第1、2段),交代鸿门宴的由来。 第三自然段写了三件事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2疑难探究 (1)项羽接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一“怒”字包含了些什么? 就矛盾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绝对优

11、势,况且秦军是项羽消灭的,他又是楚王后裔,沛公“市井小人”,项羽岂能容忍他“欲王关中”?就个性而言,项羽本就是一个火爆汉子。,(2)插叙双方的驻地与兵力,有什么作用? 点明双方驻地与兵力,表明战争的主动权在项羽手中,必要的插叙为下文人物活动作铺垫。 (3)对于项伯向张良告密的行为你怎么看? 项伯“素善留侯张良”,他对友情是非常珍视的。但是讲友情也要讲原则,无原则的友情是不可取的。,(4)张良和项伯在刘项之间分别充当什么角色?他们所起的作用又是什么? 张良忠贞、多谋。扭转乾坤之作用。项伯奸细、私心。是使项羽转胜为败的关键人物。 (5)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

12、,却只要刘邦“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何作用?,“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全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通过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6)事情败露,刘邦采取了哪些措施? 与张良商量对策,拉拢项伯,刘邦先“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再用一番谎言为自己的行为辩护。项伯被拉过去,为下文替刘

13、邦说情及项庄舞剑时“以身翼蔽沛公”张本。,(7)文章第1、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文章先交代了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曹无伤的告密,这是矛盾的“导火线”。二是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他有“欲王关中”的野心。再加上当时颇能蛊惑人心的“望气”说法,说刘邦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勿失,这是“火上浇油”,使矛盾进一步激化。三是项伯夜访张良,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机。四是张良与刘邦商量对策,拉拢项伯。刘邦先“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再用一番谎言为自己的行为辩护。项伯被拉拢过去了,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项庄舞剑时“以身翼蔽沛公“张本。五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8)

14、项羽“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由于未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9)“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何作用?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答案】 B(例句和B都当“告辞”讲。A.朝廷的命令,C.推辞,D.借口),2文言文中,有许多词句后来演化成今天的成语,辨析下面词句,写出成语。( )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1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_ (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_ (3)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_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_ 【答案】 (1)秋毫无犯 (2)劳苦功高 (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4)人为刀俎,我为鱼肉,A/ B/ C/ D/ 【答案】 A(为:动词,做。为:介词,替,给。为:动词,是。为:动词,结为。为:动词,含有“祝”的意思。为:介词,表被动,“被”的意思。),A/ B/ C/ D/ 【答案】 B(为名词作动词,为名词作状语,为使动用法。),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范增数目项王 D

16、人皆得以隶使之 E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 【答案】 BD(B、D两项都是名词作状语。A项为使动用法;C项为名词作动词;E项为意动用法。),6对“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无伤向项羽报告刘邦“珠宝尽有之”,而范增却说刘邦“财物无所取”,项羽觉得曹无伤说了假话,于是借刘邦的刀杀了曹无伤。 B项羽很愚蠢,等于自毁臂膀。 C这是司马迁刻画项羽性格最深刻的一笔,写出了项羽直来直去、心口如一的个性。 D项羽说这话未经深入思考,事后他很后悔。 【答案】 C(结合人物性格和宴会前后情节分析。),第二课时(讲读47自然段),1吃透文本 第4自然段,这一段写了三件事樊哙

17、闯帐,怒斥项羽,刘邦如厕。 第二部分(3、4段),写鸿门宴上的斗争。 第5自然段,写刘邦脱身逃走。 第6自然段写张良入谢 第7自然段写刘邦诛杀内奸。 第三部分(57段),述宴后余事,事件的尾声。,2疑难探究 (1)“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 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外貌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

18、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2)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可以看出樊哙是怎样的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而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

19、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可以看出,樊哙不光勇武强悍,气势逼人,还能言善辩,以理服人。 (3)试从课文中找出至少三句写项羽寡谋的句子,分析鸿门宴项羽失利的原因。 “项王许诺”“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君王为人不忍”“项王未有以应”分析可结合这几处挖掘项羽的个性,其失利主要是性格造成的。比如,轻信项伯,出卖曹无伤,妇人之仁慈,不懂随机应变之策略,刚愎自用。另外刘邦的多谋机诈,长用于人,果断善谋也是重要原因,可结合具体情节作对比分析。,(4)鸿门宴上的斗争,情节气氛可以概括为“三起三落”,有哪“三起”,哪“三落”呢? 三起:一起是范增暗示项羽下决心除掉刘邦,二起是范增叫项庄舞

20、剑,趁机杀刘邦,三起是樊哙持剑盾闯帐。三落:一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樊哙斥责一顿后还赐座,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之名脱身回本营。,(5)项羽在本文中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作者主要是通过哪些情节来刻画的? 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答应项伯”善遇之”。等到刘邦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听了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了出来,以表

21、明自己原来对刘邦并无成见。,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杀刘邦,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熟视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训斥了一番,他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彘肩,赐座。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了一个角度说而已。而他在这些虚伪的言辞面前,却感到刘邦与樊哙的话是对的,自己反而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致刘邦脱逃,他也毫不在意。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置之坐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6)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

22、,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项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做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

23、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个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

24、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3随堂练习 1下列对“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先攻破秦军,进入咸阳的就封他做关中王。 B首先攻破秦军,进入咸阳的就是大王刘邦。 C首先攻破秦军,进入咸阳的就是大王项羽。 D首先攻破秦军,进入咸阳的就可以称王。 【答案】 A,2下列对“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在项庄拔剑起舞,其用意是试探沛公的意图。 B现在项庄拔剑起舞,其用意是在献媚沛公。 C现在项庄拔剑起舞,总想在沛公身上打主意。 D现在项庄拔剑起舞,总想献媚沛公。 【答案】 C,3对鸿门宴的主题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描写了刘邦、项羽在

25、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成果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 B鸿门宴描写了刘邦、项羽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农民战争。 C鸿门宴描写了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的战争中展开的一场争夺胜利果实的斗争。 D鸿门宴描写了刘邦、项羽为夺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而展开的一场战争。 【答案】 A,4下列解说中未能体现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 A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能忍辱负重,善于保护自己。 B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 C项羽养奸遗患,又自绝敌营中的内应,刘邦则有奸心,又能争取敌

26、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D项羽自矜功伐,寡谋轻信,诿过于人;樊哙则勇猛豪爽,粗中有细。 【答案】 D,5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 B本文情节按刘邦是否发动进攻,项羽是否安然逃脱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首尾呼应。 C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D语言精练生动,寥寥数语就能突出所刻画人物的个性。 【答案】 B,6对文章开头交代刘、项两军的情况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导火线”。 B文章开头点明事件的起因和幕后活动。 C文章开头交代了刘、项两军驻地

27、和力量对比。 D文章开头写前件事是为下文项伯以身翼护沛公张本。 【答案】 D,窦娥冤 杂剧剧本。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元关汉卿作。写穷秀才之女窦娥,三岁丧母,七岁时,父亲窦天章为了还债和换取上京赶考的路费,将她抵押给蔡婆婆作童养媳,并在十七岁成亲。婚后不久,丈夫死去,婆媳相依为命。一天,婆婆去赛卢医家讨债,赛图谋将她勒死以赖债。刚要动手,被地痞张驴儿父子路遇相救。张氏父子以救命索赏为由,赖在蔡家,威逼婆媳俩与他父子成亲。,窦娥坚执不从,张驴儿便在汤里投毒,不料反而毒死自己的父亲。但他反诬窦娥投毒害命。断案昏官竟将窦娥判处死刑。临刑前,窦娥面对天地发下三桩誓愿:倘若死得冤屈,颈血不落地而飞上白练;六月飞雪掩埋其尸;当地干旱三年。死时,果然感动天地,样样应验。三年后,窦娥的父亲任提刑肃政廉访使,回乡察访。窦娥托梦给父亲,终于昭雪了这件冤案。作品真实地描绘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生活,抨击了封建政治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主要人物窦娥是封建社会被压迫妇女的反抗典型,临刑前她所呼喊的:“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是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抗议,几百年来一直震撼着读者的心。剧本情节曲折,矛盾冲突尖锐激烈,人物个性鲜明,语言精炼、生动,富于表现力。是关汉卿杂剧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此作收入关汉卿戏曲集,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