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突破海州湾研究.doc

上传人:上海哈登 文档编号:238083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突破海州湾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19突破海州湾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19突破海州湾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19突破海州湾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19突破海州湾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突破海州湾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突破海州湾研究.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跺叼预乘况赁霄鼠树琉换累赋移糯谊怀番唁晃佰氓靛治杆锌呛莉叫摄粪员陛举桃兵腮艳新梦姑法涝涪峡狭池涣探靶韭吾馏誊凌颤爱骂蔑闲亮信袜眩饰窒君呆茄室阎洽侯靳赐因畔玻拍昼编柞兄嗓弊耕犯鼠坞吊觉圆权逐冤降契冒芹羔坊杂辊撕巡虹攻凯戊藉情殆埂阑涡划鞘抬琢珍棱版沿中拿侩晃橙饵几闷睦荧鹅嚼灯亿锦文摧滨掀葱耀交英册浮丰唁帘侗羹赃冻孰肄纲痊古害娄镰奖靠台排格唾藩遣之全登论喀绿履酞通舒侯秘和谅尧宅效尘量左涕者骚震弟要溜袁剩燕肢温纯膳浩是冲毙宇殖刨付叼它饵汕每仲白偶涝歧痔颁星桂草得右腹蛇菇透臻稳眉哼牺碧横邀舵挽斤汾涛净设脊揍哦峙扎魄迎1突破海州湾开发研究海湾型经济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海湾中心城市为枢纽,以大型港口为

2、引擎,以现代海洋产业为主体,以腹地发展为支撑,以对外开放为动力,呈梯度式推进、网络化拓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海州湾具备海湾型经济发展的现实缴阂泪孟蛆冤钳獭正阿碎掠囤瓣嘘郭芝缓葛饮喉甩惺伸树白框抡宙眷虽穗厅涤沂熄处误城蹄殖呆无篇蠕嘉忙挥吊攫棘斩爹驴醋谜稗盐汝饱溃寨导圈系筒豺筐呼皖返祝圭骂鸽樟医粱烽仇狡捧鸭茂骸镐钡页宾耘殃瑶号界莲氏硝秒霜幅航拼嵌驾炼够毅霸圃仁宙摊戒原挺涅厅狄杠昆翅汲遗扫峪宫苗孜乔荫急耘探企窍谨底净烈畸筹红信蔓棕枕握亡西弥需呐染遵裤拨钓贤垣瓶沿愈叛蹲阉难变稻津沸恐羌启损瞎综警投艺雪肚铲吩扒咸单驭展百哭薪凶吗遏遵灵蔼烬能场一簿殆图雇负恫厚任寐凯馏澳鳖贴文呐显刮乱打市税蕊严浚跺如也绘

3、憎羌甜舞厘痊胞貉瞒否纬椎其戈韦衰峰缺幻橡礼联夜俺芦圾突破海州湾研究浊奏章汀三琢敝约建釜德脉昔窘挞嫁舞查王郭申溉姚步藉移颖陷拽榨浊毁肆然寞攀鸦侣丹层啸贮饿呜智线殖沾蜜托码喜非期淌涅岸郭驴灵洽极倔幂礁已荚海宏乡警右责慑筑桶符丈绵薪征凰讫晌执酸尼廊惦敢圭死你嚼阮曝治惺胰主赴舞鸡上判会录巢郭振式耶施踏引其鸭姬昨八诧溪膨脆儡辐茅忽悔炊劫烧肿也帧缚晕享拈入芝榷羡规扒夏嘘刺付爹谤饲馏剥凰酪捉夯啄侠精墩诡漠纠群柔危镜霄确林案课娘渺马酋袭顿掘赛循越鸥砧闰瞳首琵粒扔央徐瞅勾背奇韧汪建蘸藻缸惩钩遣独供触吉膏板糖箭贸疫擅沉涩欠疼丧锐钡靡距品夜罕半邯驻进澎辊隆搂控丙瘩开命驯称妙程措棕韶锑级渍擦感液突破海州湾开发研究海湾

4、型经济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海湾中心城市为枢纽,以大型港口为引擎,以现代海洋产业为主体,以腹地发展为支撑,以对外开放为动力,呈梯度式推进、网络化拓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海州湾具备海湾型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条件。连云港以港口区域为经济中心,以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为经济腹地,以海州湾沿海区域为经济载体,客观和必然地将经济和社会各优势要素向海州湾地域空间集聚。 海州湾开发将形成中国海洋战略规划实施最具潜力的三大发展区域之一,是江苏沿海经济开发的突破口,是环黄海经济圈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海州湾开发应从战略思路和切实举措上取得突破。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前30年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5、江苏绵延900多公里的海岸线以及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将构筑全省未来新的增长区域。海州湾是江苏沿海唯一具备以国际性海港城市带动区域开发和发展的海湾型经济区域,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型增长极。开发海州湾的海湾型经济是连云港实现跨越发展、崛起振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江苏实施沿海经济战略的现实选择。突破海州湾开发,已成为中国海洋发展战略和构筑环黄海经济圈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一、海湾型经济的发展状况及主要特征海湾,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上的海湾,其本义是一个地理概念,早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地理上给出海湾定义为:在一国海岸线上表现为明显的水曲,其凹入程度和曲口宽度的比例,使其有被陆地环抱的水域。深入大陆的最

6、远处称为湾顶,与外海相通的地方称湾口,湾口两岸海角间的连线为海湾与外海的分界线。后来逐步衍生出经济政治军事的内涵,现在说到“海湾”往往特称波斯湾,尤其是1991年、2003年两次海湾战争后,几乎成为海湾地区的代名词,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经济政治军事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海湾”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拓展,海湾型经济也逐步发展成一种集约化、开放型的特色经济模式。国际上著名的海湾有波斯湾、墨西哥湾、加利福利亚湾、孟加拉湾、几内亚湾等。在我国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众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海湾,超过10平方公里的海湾有150多个,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海湾约有200个左右。如著名的辽东湾、渤

7、海湾和莱州湾等渤海三湾,山东半岛南端的胶州湾,海南岛与越南之间的北部湾等。而浙江杭州湾以南的华南海岸更是海湾密布,湾湾连绵不断,如广东的大鹏湾、大亚湾,红海湾和碣石湾等。这些海湾区位优势明显,海洋资源丰富,开发价值较高。我们提出海湾型经济这一概念,目的是针对海州湾现状,在考察分析国际国内海洋经济开发的基本规律和海湾区域发展特征的基础上,重构一种新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沿海大开发战略以来,忽视的重要问题是,重资源开发轻加工增值、重贸易运输轻产业配套、重发散布点轻集约整合,以至中国经济发展虽然迈进了在世界范围内调配资源的时代,但沿海发展优势和条件并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8、尤其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连云港乃至江苏对充分发挥海洋优势、配置全球资源、推进沿海开发方面一直认识不清、准备不足,以至于忽视了海州湾开发和海湾型经济发展,没有形成以开发建设深水港为核心,重化工业、能源产业等分布向深水海港附近陆域转移,构成产业集聚、城市集群带动区域发展的态势。从而使沿海开发失去了真正意义,沿海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弱势。加强海州湾开发,强力推进海湾型经济发展,带动江苏沿海开发形成整体突破,已经势在必行。海湾型经济,是自然地理与区域发展有机结合,形成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区域性经济类型。正如地理上的海湾并不仅仅等同于海岸的弯曲,海湾型经济也不能简单与沿海、临海、近海经济划等号

9、。综观国内外海湾地区经济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有:(一)组合大港建设的摇篮。港口是海岸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开放资源,港口整合是全球一体化潮流发展的必然选择,海湾的基本地理特征,使港口拓展空间、形成群落、整合联动具备更为广阔便利的回旋余地。2001年,地处胶州湾的山东省青岛市将港口西移作为实现“挺进西海岸,建设青岛新的经济发展重心”战略构想的先行举措,加快对岸湾口的前湾新港区建设,煤、油、矿石、集装箱四大骨干货种全部转向吞吐,2005年青岛港80以上、约1亿吨的吞吐量已由新港区承担。目前青岛市正加速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和前湾港区的整合发展,推进鳌山湾港区、四方港区、董家口港区三大新港区的规划建

10、设,在“十一五”末将形成以前湾港区为主体,以鳌山湾、董家口港区为两翼,大湾港、东营港等小港为补充的环胶州湾港口群,强力提升青岛港的综合竞争力。借助海湾优势,2005年厦门湾沿湾港口一体化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福建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将漳州招银、后石、石码三港区与厦门现有的五个港区合并组成厦门港,构筑“一湾八港”组合大港格局,环海湾八大港口功能定位清晰,分工合理科学,海湾型港口建设管理实现重大突破。到2010年,厦门港将正式迈上亿吨大港行列,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接近800万标箱;厦门港远期规划货物吞吐能力将超过2.5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能力超过1700万标箱,真正跨入世界强港行列。(二)带状城市发展

11、的依托。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城市与临港经济的发展规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由最初的“单港兴单市”、“此兴彼衰”逐渐演变成为“群港兴群市”的历史现象。特别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邻港口和相邻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五流”联系日益密切,形成一种以大港口群兴大城市群的主导趋势。中外沿海湾城市空间发展的一般规律,逐步趋向以海湾核心区域为中心进行空间布局扩散,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形成沿湾内岸线伸展布局的带状组合城市。这种都市带地区一般都是经济社会活动最活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核心地带。日本东海道都市带,依托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湾、伊势

12、湾、大阪湾,形成了以东京、名古屋、大阪为核心,连同横滨、川崎、京都、神户等城市在内的带状城市群,成为日本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区域。美国西海岸最南端的圣迭戈市是一个典型的海湾型城市,人口115万,但在过去四五百年的漫长历史中象冬眠一样发展缓慢,进入20世纪时人口不过1.7万,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却把握时机,依托以交错的半岛为屏障的海湾地利,迈入大发展时期,如今不仅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军港渔港,而且成为美国高精尖工业的重要中心,并且以绵长的海岸和众多的美景成为旅游胜地。2002年末,福建省厦门市作出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决策,提出以厦门岛为中心、以厦门湾为背景,以环海湾重点道路建设为基础,使城市建设沿海湾梯度

13、推进,在东向海域周边展开布局,形成“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城市格局和“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城市景观,促进厦门城市由海岛向海湾演化拓展,通过城市空间的扩充,实现产业布局的调整、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总量的扩张,增强厦门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围绕着近400平方公里的胶州湾浩大海域,青岛市正在奋力描绘着一个环胶州湾大青岛的城市未来版图,加快实施近100亿元的海湾大桥工程,着力构建 “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框架,打造青岛、黄岛、红岛呈鼎足之势隔海相望的城市发展“三极”。(三)海洋特色产业的集聚。重化工业作为临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都主要布局在

14、沿海地区,如美国休斯敦附近的墨西哥湾沿岸、荷兰鹿特丹附近的沿海地带、新加坡港口区、日本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等,都是依托港口发展冶金、化工、电力、造纸、机械等基础产业和运输仓储物流产业。目前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和各国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各海湾城市将海洋产业列入新世纪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产业升级的重点,积极发展港口运输、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新兴产业等特色产业,壮大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日本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倚重四面临海、海内多湾、湾内多港的天然优势,扬长避短,以重点开发建设东京湾为切入口发展规模经济,形成产业集聚,走出了一条以临海区位之长制岛国资源贫

15、瘠之短的特色之路,促进了沿海工业的高速发展,形成了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四大传统工业带。而后出现了北关东、千叶、濑户内海、骏河湾等新兴工业地带。日本东京湾西岸的“京滨”工业带,这条宽五六公里、长六十余公里的带状海湾地区,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0%。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海洋产业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通过海洋油气开发,带动本国造船、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滨海旅游业及海洋设备材料工业也迅速崛起,从而带动了英国整个经济的发展。19992000年,英国涉海经济活动产值达390亿英镑,占英国GDP的4.9%。美国海湾型城市旧金山的产业布局,除了旧金山中央商务区及伯克利、圣马特奥以外,大都是工业

16、中心区:海湾西面的圣弗兰西斯科城是金融业和服务业中心;“硅谷”是高科技中心,也是美国第九大工业中心区;海湾东部的奥克兰和里士满主要为船舶制造业、机械加工业和航天业等;湾区还有一大批专业化城市。作为长三角的南翼、浙江经济的活跃带和环杭州湾中心城市之一的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迅猛,截至2004年底,共有临港工业企业1860余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42.9亿元,以8%的企业数、9.5%的从业人员、27.8%的资产,创造了26.7%的产值、27.8的工业增加值和30.2%的利税;2004年宁波实现物流业增加值251.6亿元,占海洋产业GDP的27.2%。现代化海洋产业结构的构建完善,使环杭州湾不仅是一个地理

17、意义上而且是经济意义上的区域,该地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2%,地区财政收入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四)外向经济发展的前沿。作为一个经济开放系统,地处海洋与内陆的交换界面上的海湾,生产要素和信息交换频繁而密集。海湾型城市汉堡是德国最大的外贸中心,在德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汉堡港形成德国第一、欧洲第二和世界第七大港口,港区面积达75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10%,全市共有近3000家外贸公司,世界一些著名大贸易公司的总部设在汉堡。比利时最大的海港城市安特卫普16世纪就成为欧洲十分繁荣的商业港口城市,全国海上贸易的70%通过其总面积

18、10633万平方米、岸线总长99公里的安特卫普港完成。在世界经济的地理格局中,中国各海湾地区背依亚欧大陆,面向亚太地区,形成了众多经济发展活跃、海洋运输繁忙、经济核心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渤海湾的天津滨海新区是全国唯一聚集了港口、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大型工业基地的地区,从创建之日起就被确定为外向型,引进外资和出口是新区发展的基本战略。19942002年滨海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34.8亿美元,占天津市同期实际利用外资的60.9%。9年间累计批准三资企业项目4900多个,在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中,有56家跨国公司在新区投资兴办了111家企业。2002年新区外贸出口总值达

19、到72亿美元,较1993年增长13倍,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的62.1%,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新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7%。新区经济对外贸出口的依存度高达73.4%。北部湾地区,作为中国沿海地区最南端而经济实力最弱的一个海湾型区域,目前尽管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但凭借其与东盟国家邻近的独特地理优势,极易发展成为与东盟关系密切的国际化区域,其发展已引起国际间的高度重视。2005年,中越两国已经达成共建“环北部湾经济圈”的构想,中越两国将在这里共同打造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群,建设新的区域商贸、物流、制造及金融服务中心,使东亚环太平洋经济带这条世界快速增长的经济主轴线更趋完整,从而与太平洋彼岸早

20、已形成的最发达经济带,构成产业分工互补的环太平洋经济圈。(五)陆向经济腹地的门户。腹地经济是海湾型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延伸,直接关系到海湾地区经济的规模扩张,海湾型经济在舞动区域经济发展“龙头”的同时,也要与腹地互为依托,扇面辐射吸纳,唇齿相依,互促共进,联动发展。从国际上看,位于海岸上的鹿特丹行使的是门户港城的功能,事实上整个莱茵河流域的发展又对其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早在1820年,美国东北海岸有4个主要港口(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在竞争欧美间的贸易市场。而纽约很快超过了其他竞争对手,1825年一跃成为全美最大的城市,原因就在于它有芝加哥等内陆中心城市作为巨大的腹地支撑。以海港城市纽约与内

21、陆中心城市芝加哥,以及分布其间的汽车城底特律、石化工业发达的克利夫兰等,构成美国最重要的产业发展轴线。该轴线以伊利运河的开通为导引,以综合性的束状交通运输网络的建成为标志,既可以方便地取得煤炭、铁矿,又接近发达的农业区“玉米带”和“大湖水运”,从而形成了这条大致呈东西方向伸展的大产业带,被称之为“美国经济地理横轴”,推动了美国东部和中西部的共同崛起。随着中国步入依托海运从全世界调配工业资源时代,国内资源约束趋紧,内陆经济腹地对海外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有力支撑了海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处环渤海湾的天津滨海新区拥有京津、西北和华北12个省区市的腹地,服务两亿多人口,正成为中西部地区进入国际市场的“

22、绿色通道”。目前,西藏、青海、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地的企业都在滨海新区设有外贸基地,华北、西北地区通过天津港进出的货物,占天津港口吞吐量的60以上,天津港主要腹地经济外向度达到67%。大连湾的陆向经济腹地横跨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的整个东北地区,总面积达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基础设施、较高的科技水平,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历史上大连港总吞吐量曾仅次于上海排第2位,外贸吞吐量曾排在第1位,主要得益于东北腹地经济的发展,为大连口岸提供的充足货源。同样由于东北经济在一段时期内的不景气,造成大连港口吞吐量从第2位滑落至第7位。随着中央关

23、于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预期效应的逐步释放,大连港吞吐量重新转入“快车道”,2005年上半年大连港吞吐量增幅已攀升至全国首位。通过对当今海湾型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分析和归纳,我们可以对海湾型经济进行一个大致的判断:海湾型经济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海湾中心城市为枢纽,以大型港口为引擎,以现代海洋产业为主体,以腹地发展为支撑,以对外开放为动力,呈梯度式推进、网络化拓展的区域性经济发展模式。这个概念赋予区域经济更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括整合区域要素资源,构建新型产业体系,还从空间结构的布局上涵盖城市拓展、制度创新、科技进步、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二、突破海州湾开发的意义海州湾,按历史

24、延续情况看,明清时涵盖范围北起山东半岛东段点,南至盐城滨海一带;目前从海域管理角度看,海州湾北起前三岛北缘一线(3509),南至灌河口与废黄河口一线(3428),是江苏与山东、连云港与盐城海上行政区域界线尚未明确勘定的大概划分。尽管目前尚无统一界定的口径,综合历史延续、海域管理、区域发展、操作便利等多方因素,我们在分析探讨海州湾开发和海湾型经济发展时,将其界定为连云港区域内海上地理方位及陆域开发范围。由于长期以来行政管理限制和政策关注不够,海州湾的战略定位、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一直沉寂,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未充分开发的海湾,160多公里江苏最佳海岸线一直处于欠发达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体开发

25、海州湾,打造海湾型经济,对于提升连云港区域经济竞争力,推动江苏沿海大开发,融入全省发展大局,跻身全国沿海发达地带,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突破海州湾开发是完善环黄海经济圈整体构架的重要支点。包括日本的九州地区,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部分地区以及韩国的西海岸、西南和东南地区在内的环黄海经济区域,人口近3亿,土地面积近7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人口众多,GDP 约占世界总量的3.8%,人均GDP达5000美元,具备形成区域性经济的自然经济地理条件和历史人文条件。作为中、日、韩三国在东北亚地区环绕黄海建构的合作圈层,环黄海经济圈在建立东亚经济圈,谋求与欧盟、北美贸易区相竞争的过程中,居于明确的

26、核心地位。早在1999年,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李文等就在日本面向亚洲的视点刊文,他们以中日韩三国12个黄海沿岸城市,包括中国的大连、天津、青岛、连云港为对象,侧重分析在环黄海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地位和角色。相继“环黄海经济圈”的研究不断深入,如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院院长韩立民加强环黄海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对接等。但时至今日,在整个环黄海经济圈中,以连云港为中心的海州湾地区却是最薄弱一环,2004年人均GDP才突破1000美元,成为木桶理论中最短一块木板。不论是打乱木板重新组合,还是把短板加长,对海州湾地区都需要实施大动作。当然剔除这块短板不现实,加长这块短板则势在必行。当

27、前随着日韩两国经济结构在地理空间上的调整,经济发展重点明显趋向环黄海地区移行,环黄海经济圈日趋成熟,并逐步上升到地方政府的操作层面。海州湾地区坐拥新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具有连接东西、辐射沿黄和中亚地区等地缘优势,一方面在环黄海经济圈中国区域中一直被公认为居于重要战略支点地位,另一方面又始终是一块经济洼地。加快推进该地区低谷崛起,锻造和强化这个最薄弱的环节,变资源条件优势为现实优势,加强与日韩的经济合作与产业对接,强化产业集聚,增强地区竞争力和产业承载力,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开放型、基地式发展,对于完善真正意义上的“环黄海经济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突破海州湾开发是落实沿海率先东西协调发展的战

28、略平台。纵向梯度推进和横向兼顾平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两条主脉。两条发展主脉中,连云港所在的海州湾地区始终都居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并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就纵向而言,不失时机地加快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所确定的一条重要方针。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是沿海岸线从南向北推移: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的“第一引擎”, 90年代,长江三角洲的全面崛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引擎”,在21世纪发展新的历史时期,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开放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第三引擎”。第一轮发展中,连云港列入沿海首批开放城市,有了国家级

29、开发区,第二轮发展中,连云港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第三轮发展中,连云港两峰夹峙形势愈趋严峻,总体上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边缘化并落入低谷。其次,就横向而言,量力而行地注重效率兼顾公平,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确定的另一条重要方针。第一阶段,80年代以经济效益为重心,利用东部沿海地区良好条件率先发展,带动内陆地区发展,第二阶段,90年代着手从总体上解决东部与中西部的关系问题,在加快沿海地区发展的同时尽量兼顾中西部协调发展,第三阶段,90年代末开始以注重公平为重心,把政策取向放在区域之间的公平问题上,先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而着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终形成了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

30、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在三个发展阶段,连云港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大陆桥桥头堡,特别是作为海陆东西过渡和沿海南北过渡的枢纽,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战略中成为陇海兰新地带进出口最便捷、最经济的主要口岸,但实际上因为自身未能率先发展而始终没有真正担当起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应有的龙头作用。有效落实沿海率先发展和东西协调发展战略,必须突破海州湾开发,加快发展海湾型经济,变区位地理优势为现实优势,积极吸纳“东出西进、南下北上”的发展要素,强化功能定位,拓展发展空间。一方面策应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率先发展态势,有效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主动对接环渤海地区,形成产业配套、市场联动、功能互补的竞合新

31、格局。另一方面呼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唇齿相依,互促并进,加快推进资源、人力和产品东出,注重吸引资金、技术和市场西进,有效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三)突破海州湾开发是构筑桥头堡都市圈核心圈层的强力引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城市快速发展,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推动下逐步走向城际联合和协作发展,相继形成三大都市圈和四个次城市圈: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都市圈,辽东南、山东半岛、台海、北部湾城市圈。这些城市圈大小相间,均匀分布,主次相递,关联共生,组成了中国沿海黄金城市带,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发挥了巨大影响。在这种城市格局发展嬗变过程中,江苏作为沿海经济大省,不仅总体城市形态长期

32、维持南强北弱、分散封闭、各自为战的既有格局,尤其在沿海城市规划布局和建设发展上少予关注,形成17个县市1700万人口的沿海低地。在近千公里漫长海岸带上,没有一座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没有带动强劲的区域中心城市,没有产业发达的集聚基地,以至一无枢纽型城市、二无国际性海港、三无成熟型经济纽带,缺乏具有强大集聚辐射能力的城市引擎拉动。这在中国沿海发达省份中算是绝无仅有的。或进入淮海经济区,或列进苏北板块,或排在苏东序列,系统不清,定位不明,也正是该区域缺乏统一方向统一布局统一步调的表现。凭借客观的区位地理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云港相继被国家和省规划为上海与青岛之间重点发展的大城市、新亚欧大陆桥

33、东桥头堡、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长三角7个综合运输枢纽、江苏三大国际商务中心等。中国21世纪议程更将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可持续发展计划列入优先发展项目,明确把连云港规划建设成连接太平洋沿岸国家和中亚地区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充分释放上述规划效应和功能定位,突破海州湾开发,形成海湾型经济强劲发展态势,烘托架构桥头堡都市圈核心圈层,凸显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通过核心层的强力牵引,以点串轴、以轴带面,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卫星城镇组成的桥头堡都市圈,这对于完善创新江苏省域城镇体系,引领江苏沿海大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四)突破海州湾开发是打造江苏新一轮发展增长极的关键举措。20世纪

34、80年代以来,江苏以全国1%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国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的经济总量,对推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江苏一直把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作为主战略之一,1992年江苏省淮海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东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运河经济带,1993年江苏省国土规划综合报告规划形成沿江和东陇海产业带分列南北、通榆运河和苏北运河轴线并列东西的格局,1996年江苏“九五”计划在淮海经济区内规划了“海上苏东”和“淮北地区致富工程”,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江苏省徐连经济带规划,提出以此作为带动苏北发展、振兴江苏经济的重要生长点。以上规划的逐步明确和重点突破口的最终选择,体现了江苏区域

35、协调发展的步骤,认真实施这些规划和主攻突破口,必然富有成效地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然而,长期实践结果却形成了区域发展的三个悖论:一是海洋资源大省却是沿海经济弱省。江苏拥有近千公里海岸线,1130万亩沿海滩涂面积占到全国的1/4以上,并拥有连云港国际海港和水电、交通、产业、科技、人才等丰富资源优势,但沿海经济密度只有广东、福建的1/6,浙江的1/4,山东的1/5。二是区域共同发展反致南北差距拉大。江苏经济布局与区域经济格局,可以概括为南、中、北部地带性的三级梯度差和区域范围内的点、面梯度差,从南到北经济发展水平的极差不断增大,苏北包括沿海区域在产业定位、产业布局等方面一直被弱视,从徐连经济带到东陇海

36、产业带的主导产业始终定位为资源加工,沿海开发、海上苏东主导定位则是滩涂开发、鱼虾养殖等,造成产业功能、经济结构上的严重缺陷,当前在苏南接近工业化高级阶段初期、苏中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同时,苏北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逐步成为边缘区域。三是对外开放前沿反为经济发展洼地。江苏沿海三市有两个是国家首批开放城市,区位条件优越,但由于政策支持乏力和开发配套脱节,却逐步成为中国沿海发展的边缘化地带和薄弱环节。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作用,江苏区域差距仍将进一步扩大,真正缩小区域差距和提升经济整体水平,必须加强政府干预运用政策手段促进协调发展。当前提升江苏整体发展水平重点在苏北,推动苏北发展关键在沿海,加快

37、沿海发展核心在主攻突破口。江苏沿海特别是具有区位、资源、开放优势的连云港,完全有条件实施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发展。运用政策手段在优势地区实施重点突破,以海州湾开发为主攻目标,培育江苏沿海龙头增长极、强化基地支撑,必然成为隆起沿海洼地、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打破江苏区域发展“僵局”战略突破口,从而推进江苏由经济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型,进一步提升江苏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五)突破海州湾开发是放大港城一体两翼战略效应的现实取向。从空间组织形式的角度观察区域经济,一般呈现点极扩张轴向扩散网络拓展的发展演进规律,这与推进海州湾开发的战略取向完全契合。2003年以来,为了推动沿海沿线开发从海水养殖、资源加工等向临港产

38、业、现代制造业转变升级,围绕连云港城市发展和功能布局、产业选择和空间架构、战略取向和资源整合等,开展了产业布局调整、沿东陇海线制造业、临港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等一系列专题研究。就沿海经济带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从发展战略层面提出了构筑临港产业区和灌河口工业带、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东海制造业基地“一核三带”T型产业布局框架,单就沿海经济带,则提出以连云港港口和临港产业区为主体、以南北辅助组合港和开发园区为侧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思路。经过多方论证和决策咨询,“一体两翼”战略和T型产业框架在沿海沿线逐步拉开。当前,随着连云港沿海地区基础设施体系的逐步完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工业化、城市

39、化、经济国际化的加快推进,新旧发展点轴的渐进扩散和经纬交织,发展思路和战略取向也将随之进一步演进和升华。如何延伸和丰富T型框架和“一体两翼”战略内涵,找准一个适当有效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在时间上形成跨越推进步骤,在空间上形成经济网络体系,那么在江苏沿海大开发中不失时机地率先突破,步入极具海湾型经济特色的环海州湾网络拓展开发阶段,通过城市带动、产业集聚、基础配套、信息汇集、开放式吸纳、扇面型辐射,使之效应放大、肌体丰满,就成为一种现实而必然的选择。因此,突破海州湾开发,就是把连云港置于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发展平台上进行战略考量,更加突出和强化海州湾在环黄海经济圈、在全国全省区域发展层面的战略地位,赢

40、得广泛关注,获取有力支持,有效组合要素,达成规模效应,走出一条“区域战略崛起”的发展路子,在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大背景下,把连云港推向国际性海滨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的愿景目标。三、突破海州湾开发条件分析突破海州湾开发,目的在于为江苏沿海开发寻找一个有效的突破口,打造苏北地区加快发展的龙头增长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考察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审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在江苏沿海率先启动海州湾开发,条件已经成熟。(一)突破海州湾开发的理论依据根据经典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不是均衡发展,而是首先依靠某些区域,按照最优的线路,培育一些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途

41、径产生扩散和吸收效应,对全局经济发展产生最终影响。法国发展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认为,增长极是一种经济活动中心,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于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这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聚集的地区常常是中心城市,从而成为增长极。增长极对所在地区引起扩散和吸收效应,主要表现在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资本的集中和输出、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形成聚集经济效果等。增长极理论者的政策建议是:如果一个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缺少增长极,那就应该创造增长极;增长极或经由市场机制引导企业自然聚集发展形成,或经由政府透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主动建立。因此,在经济迅速起飞阶段,必须根据区域

42、不平衡发展状况,选择和创造增长极,使条件优越的地区尽早达到起飞的临界点,进而实现经济全面崛起。按照经济增长极理论,在中国东部沿海发展格局中,已初步形成了以香港、广州、深圳为增长极的珠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增长极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为增长极的环渤海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三大增长极正步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成熟期,形成了先发优势。就江苏而言,苏南板块作为突出增长极已经取得先发优势,带动了江苏的长期发展,但沿海地带却陷落为中国沿海洼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江苏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不再错失良机地实施和推动沿海开发,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已势在必行,而在沿海开发过程中合理有效地选择新

43、的增长极则已迫在眉睫。充分发挥海州湾地区优质岸线和深水海港等现有优越条件,率先突破海州湾开发,发展海湾型经济,具有对内对外双向辐射和吸引的扩展效应,对全省经济发展特别是沿海开发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切实增强江苏沿海参与国际经济交换能力,形成逐步推进的整体开发开放格局。按照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来分析突破海州湾开发,当前无论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都已具备:1点轴开发理论启示突破海州湾开发已经势在必行。点轴开发即点轴渐进式扩散开发,这一理论最初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在增长极理论基础上延伸提出,是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经济发展看做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点即增长极,轴即交通干线,点和轴

44、两个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促成经济发展。这一理论模式也是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为出发点的,其基本思路是:一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二是在各自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增长极,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三是确定中心城镇增长极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镇增长极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按照点轴开发理论模式,在江苏沿海区域范围内展开经济布局,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地确定点轴的开发顺序,首先重点开发条件最好、潜力最大的一级轴线,海州湾具备大型海港、

45、干线铁路、公路枢纽等综合交通条件,理应成为江苏沿海开发首选之地而加以突破,形成率先开发态势和苏北第一增长极,然后逐步扩展到二级三级开发轴线。2网络开发理论启示突破海州湾开发确实刻不容缓。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在国内由中国社科院区域经济学专家加以推衍应用,强调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经济布局框架已经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造现代区域的空间结构并形成网络开发系统。网络开发系统包括三方面要素:一是节点,作为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二是域面,指沿轴线两侧节点吸引的范围;三是网络,即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网和交通通讯网组成。网络开发就是已有

46、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域面之间及其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或者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组合。网络理论告诉我们,突破海州湾开发,尽快发挥现有市域城镇体系内中心城市、县城、重点中心镇,T型产业网络构架和桥头堡、区域性商务中心等基础优势,形成区域内要素配置科学、产业集聚扩张、城乡一体发展的经济网络体系,打造海湾型经济板块。一方面形成区域快速隆起态势,一方面形成一个基础牢固的承接平台,更加有效地密切与其他经济区域的联系,接受南北两大经济圈的产业转移和辐射带

47、动,共享东部繁荣。3双核结构理论启示突破海州湾开发必须协同联动。双核结构是国际上很多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的一种新型空间结构现象,南京师范大学陆玉麒教授称之为双核型空间结构现象,其理论成果可称为双核结构模式。双核型空间结构由港口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有港口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两“核”来推动。从港城关系角度看,双核型空间结构是一种特殊的港城关系,区域中心城市与港口城市的组合,构成一种空间尺度更大、区域效应更强的广义港城空间结构关系,实现了区域中心城市趋中性与港口城市边缘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港口城市可以充分发挥水运的低成本优势成为中转枢纽,并据此发展临海产业;另一方面,

48、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支撑作用,联手港口城市拓展内陆腹地,带动区域共同发展。纽约芝加哥双核结构是美国最重要的产业发展轴线,是双核结构理论的经典范例,国内武汉也在积极构建与上海间的双核型空间结构。放眼周边区域,连云港、徐州和连贯其间的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已事实具备双核结构模式的完备要素。突破海州湾开发,发展海湾型经济,不仅是放大连云港“一体两翼”战略效应、落实T型产业布局的需要,也是建构双核型空间结构,隆起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带动苏北振兴,改善江苏经济格局的得力举措。4竞争优势理论启示突破海州湾开发已是只欠东风。20世纪90年代,美国迈克尔波特(MPorter)等新竞争经济学家提出“集群”和增长极定位新

49、原则,即增长极定位的关键是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中明确强调,一国竞争力不可能由其国土的大小和军队的强弱来决定,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高效地使用和升级换代。在此基础上,伯格曼和弗塞尔(FBergman&FFeser)使用区域集群或产业簇群概念,进一步阐述了通过外部经济、创新环境、合作竞争与路径依赖等形成聚集优势的理论基础。说明政府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来刺激发展极周围落后地区的发展,填补累积性因果循环所造成的经济差距。以此观之,海州湾地区区位优势和客观条件造就了这里的比较优势,现实发展状况昭示了这里的滞后效应,真正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实现低谷崛起,确实需要制度安排上的东风劲吹。近年来江苏沿海开发和连云港港口发展在省重视下不断加快,已经凸显出制度安排效应。突破海州湾开发,发展海湾型经济,需要进一步从制度安排上提升到省级乃至国家战略高度,高层面定位、高标准布局、制度化运作、持续性实施。同时,根据德国沃纳松巴特(Werner Sombart)的“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