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87439.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39908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8743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精品】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8743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精品】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8743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精品】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8743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精品】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8743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8743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87439.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泵送混凝土常见问题及解决途径 2006-12-411:47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内容提要: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泵送砼的应用已成为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泵送砼常容易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给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带来麻烦。本文就泵送砼常出现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并给出一系列解决途径。1 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1) 水泥矿石是否稳定导致矿物组分是否稳定,从而影响到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2) 水泥生产工艺,如立窑与回转窑,冷却制度中的急冷措施控制得怎样,石膏粉磨时的温度等,造成水泥中矿物组分、晶相状态,石膏形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3) 水泥中吸

2、附外加剂能力:C3AC4AFC3SC2S,水泥水化速率与矿物组分直接相关。(4) 水泥存放一段时间后,温度下降,使砼外加剂高温适应性得到改善,而且f-CaO吸收空气中的水后转变成Ca(OH)2,吸收空气中的CO2后转变成CaCO3,从而使Mwo下降,也使砼和易性得到改善,使新拌砼塌落度损失减缓,砼的凝结时间稍延长。(5)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需水量稍大于矿渣水泥,其保水性好,但一般塌落损失也较快。(6) C3A含量较高的水泥,塌落度损失快,保水性好。(7) 水泥中亲水性掺合料保水性好;火山灰质水泥保水性差,易泌水。(8) 温度、湿度高低直接影响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9) 配合比中的砂、石级配及

3、砂、石、水、胶材的比例也影响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2 砼易出现泌水、离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2. 1 原因(1) 水泥细度大时易泌水;水泥中C3A含量低易泌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矿渣比普硅易泌水;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易泌水;掺级粉煤灰易泌水;掺非亲水性混合材的水泥易泌水。(2) 水泥用量小易泌水。(3) 低标号水泥比高标号水泥的砼易泌水(同掺量)。(4) 配同等级砼,高标号水泥的砼比低标号水泥的砼更易泌水。(5) 单位用水量偏大的砼易泌水、离析。(6) 强度等级低的砼易出现泌水(一般) .(7) 砂率小的砼易出现泌水、离析现象。(8) 连续粒径碎石比单粒径碎石的砼泌水小。(9) 砼外

4、加剂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气性差的砼易出现泌水。(10) 超掺砼外加剂的砼易出现泌水、离析。2. 2 解决途径(1) 根本途径是减少单位用水量。(2) 增大砂率,选择合理的砂率。(3) 增大水、水泥用量或掺适量的、级粉煤灰。(4) 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且针片状含量小。(5) 改善砼外加剂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适量降低砼外加剂掺量(仅限现场) ,搅拌站若降低砼外加剂掺量,又可能出现砼塌落度损失快的新问题。3 泵送砼出现抓底或板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3. 1 原因(1) 严重泌水的砼易出现抓底或板结(粘锅)。(2) 水泥用量大的砼易出现抓底现象。(3) 砼外加剂掺量大的砼易出现抓底现象。(

5、4) 砂率小,砼易出现板结现象。(5) 砼外加剂减水率高,泌水率高,保水、增稠、引气效果差的砼易出现抓底或板结现象。3. 2 解决途径(1) 减少单位用水量。(2) 提高砂率。(3) 掺加适量的掺合料如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4) 降低砼外加剂的掺量。(5) 增加砼外加剂的引气、增稠、保水功能。4 泵送砼塌落度损失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4. 1 原因(1) 砼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好引起砼塌落度损失快。(2) 砼外加剂掺量不够,缓凝、保塑效果不理想。(3) 天气炎热,某些外加剂在高温下失效;水分蒸发快;气泡外溢造成新拌砼塌落度损失快。(4) 初始砼塌落度太小,单位用水量太少,造成水泥水化时的石膏溶

6、解度不够;一般, sl020cm 的砼塌落度损失慢,反之,则快。(5) 一般,塌落度损失快慢次序为:高铝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掺合料的水泥。(6) 工地与搅拌站协调不好,压车、塞车时间太长,导致砼塌落度损失过大。4. 2 解决途径(1) 调整砼外加剂配方,使其与水泥相适应。施工前,务必做砼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2) 调整砼配合比,提高砂率、用水量,将砼初始塌落度调整到20cm以上。(3) 掺加适量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4) 适量加大砼外加剂掺量(尤其在温度比平常气温高得多时)。(5) 防止水分蒸发过快、气泡外溢过快。(6) 选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7) 改善砼运

7、输车的保水、降温装置。5 泵送砼堵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5. 1 原因(1) 砼和易性差,离析,砼稀散。(2) 砼拌合物塌落度小(干粘)。(3) 砼拌合物抓底、板结。(4) 采用单粒级石子,石子粒径太大,泵送管道直径小。(5) 石子针片状多。(6) 泵车压力不够,或是管道密封不严密。(7) 胶凝材料少,砂率偏低。(8) 弯管太多。(9) 管中异物未除尽。(10) 搅拌砼时,不均匀,水泥成块未松散成水泥浆。(11) 第一次泵送砼前未用砂浆润滑管壁。5. 2 解决途径(1) 检查砼输送管道的密切性和泵车的工作性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2) 检查管道布局,尽量减少弯管,特别是90的弯管。(3) 泵

8、送砼前,一定要用砂浆润滑管道。(4) 检查石子粒径、粒形是否符合规范、泵送要求。(5) 检查入泵处砼拌合物的和易性,砂率是否适合,有无大的水泥块,拌合物是否泌水、抓底或板结等现象,若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见砼泌水、离析问题)。(6) 检查入泵处砼塌落度、黏聚性是否足够,若塌落度不足,则适量提高砼外加剂的掺量,或在入泵处掺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若是砼黏聚性不足,则适量增大砂率或是掺加适量的级粉煤灰。(7) 检查砼的初始塌落度是否20cm ,若是砼塌落度损失快而引起的砼堵泵现象,则应首先解决砼损失问题(见塌落度损失问题)。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漏电保护 2007-1-1614:46页面功能 【字体:大

9、 中 小】【打印】【关闭】摘 要: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对用电设备选择做好接地保护、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文章根据工程特点、实际情况、规模和地质环境特点以及操作维护情况,介绍了接地或接零保护、漏电电流动作的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关键词: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接地、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探讨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确保用电安全、可靠,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对用电设备选择做好接地保护、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是非常必要的。接地保护又称保护接地(安全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以防止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时,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外壳而触电。接零保护是将

10、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相连接,为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危险。漏电保护(漏电电流保护)是对有致命危险的触电提供间接的接触保护。一、保护接地与接零电力建设施工现场采取何种接地与接零方式,与现场的供电方式有关。(一)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地保护。(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低压接零保护,见图1.有时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TNC电网中,做保护中性线PEN 重复接地以降低漏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减轻因中性线中断而产生的触电危险;保护中性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的50%,并应尽可能与相线相同。(三)在使用专用变压器供电的

11、低压电网中,电力装置应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五线制(TNS)保护接零系统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PE)可靠连接;专用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箱式变压器)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如图2所示。二、接地与接零保护原则(一)保护接地原则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正常情况下电力建设需要的各种电力装置的不带电的金属外露部分、电能供应的设备外壳都应接地(特殊规定例外)。1.电机、变压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底座和外壳。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3.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含铁制配电箱)及铆焊、焊工的操作平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4.汽油、柴油、机油等储油

12、罐的外壳。5.20m以上的竖井架(如烟囱施工的中央井架、电动提/升模装置)脚手架、水塔施工用的起重折臂吊、曲线电梯的轨道。6.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电力设备的外壳及支架。7.起重机(电动葫芦、龙门吊、DBQ系列塔吊等)的每条轨道应设2点接地。在轨道之间的接头处,宜作电气连接;接地电阻应小于4 。装有接地滑接器时,滑接器与轨道或接地滑接线应可靠连接。司机室与起重机本体用螺旋连接时,应进行电气跨接,其跨接点不应少于2处:跨接宜采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面积不得小于16 mm2,两端压接接线端子应采用镀锌螺旋固定;当采用圆钢或扁钢进行跨接时,圆钢直径不得小于12 mm,扁钢截面的宽度和厚度不得小于40

13、mm、4 mm.(二)保护接零原则1.正常情况在正常情况下,施工现场的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1)电机、变压器、照明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2)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3)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4)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5)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线的钢索、起重机轨道滑升模板金属操作平台等。(6)安装在电力杆线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及支架。(7)环境恶劣或潮湿场所(如锅炉房、食堂、地下室及浴室、电缆隧道)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2.注意事项在敷设保护零线时,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它用;保护零

14、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尤其是在施工用电与外电线路共用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供电公司的要求采用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在由同一发电机、同一变压器或同一母线供电的低压电力网中,不宜同时采用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此外,若用电设备厂家有明确的接地与接零规定,首先应根据厂家说明进行必要的接地与接零保护。三、漏电保护原则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按照以上原则进行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应采用三级漏电保护。增加三级漏电保护能圆满解决漏电保护与供电的矛盾,提高漏电保护的灵敏度和可靠性,使停电局限在一个较小范围内,保障施工现场用电安全。三级漏电保护应遵循以下2项原

15、则进行设置选择。(一)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的协调配合一级末端保护(即就地用电负荷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n1应满足:In130 mA.二级保护(即干线或分支线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n2满足:In21.5In1.三级保护(即二级的上一级,主干线或总干线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n3一般为300 mA,即应满足:300 mA In31.5In2 .因此三级总保护可用下列三式表达:300 mAIn31.5In2 In31.5In1 In130 mA(二)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的协调配合1.上下级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按漏电保护器安装运行规程规定,级差为0.2

16、s.做末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为快速型,动作时间要小于0.1 s.干线或分支线二级保护的漏电保护器额定动作时间增加延时0.2 s .三级保护增加延时0.4 s .2.也可以利用漏电保护器反时限延时特性,二级比一级延长0.1 s,三级需增加延时0.2 s.3.若施工现场所选漏电保护器为反时限型,因IEC未制定相应规定,可参照日本标准进行动作时间的配合。 当漏电电流为In(额定漏电动作电流)时,1s动作时间t0.2 s;当漏电电流为1.4In时,0.5s动作时间t0.1 s;当漏电电流为4.4In时,动作时间t0.05s.四、总 结建筑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接地、接零和三级漏电保护应根据工程特

17、点、实际情况、规模和地质环境特点以及操作维护情况,合理确定其中的一种接地或接零保护,并配合漏电电流动作的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作后备保护,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安全可靠性及效率,最大限度地防止人身受到电流伤害,达到保障人身安全的目的。施工现场防火制度 2006-8-211:9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第一条 施工现场防火工作,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立足于自防自救,坚持安全第一,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防火业务上受公司和北京市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和指导。第二条 施工单位应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增强消防观念,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

18、章制度。第三条 装修工程施工期间,在施工范围内不准吸烟,严禁油漆及木制作作业与动火作业同时进行。第四条 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气线路、设备必须由持有上岗操作证的电工安装、维修,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和国家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规定。第五条 电气设备和电线不准超过安全负荷,接头处要牢固,绝缘性良好;室内、外电线架设应有瓷管或瓷瓶与其他物体隔离,室内电线不得直接敷设在可燃物、金属物上,要套防火绝缘线管。第六条 照明灯具下方一般不准堆放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堆放物品水平距离不得少于50cm.第七条 临时设施内的照明必须做到一灯

19、一制一保险,不准使用60W以上的照明灯具。第八条 凡是能够产生静电引起爆炸或火灾的设备容器,必须设置消除静电的装置。第九条 施工层面积在500m2以内,配备泡沫灭火机不少于2个,要保证消防器材的有效使用,出现喷嘴损坏、垫圈老化、内胆破损等情况时应予以抢修、报废和更新配置。我国建筑安全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2006-8-315:59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1、引言2004年9月30日,建设部发布了建质电200446号文关于对近期发生的两起建筑施工重大伤亡事故的紧急通报。通报指出:2004年9月1日,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现代化教育中心工程工地,在浇筑门厅屋面梁板混凝土时,模

20、板支撑系统突然垮塌,致使正在进行浇筑作业的22名施工人员从18高度坠落,造成5人死亡、3人重伤、14人轻伤的重大事故。同年9月20日,昆明市北京路污水管网工程(/1.1标)工地,在顶管施工进行管道内清运土方作业时,3名施工人员昏倒在距竖井38处管道内,管道外面的施工人员发现后未采取防护措施进入管道内施救,共造成5人死亡,3人受伤的重大事故。残酷的教训再一次向建筑业敲响了警钟,也再一次拷问着我们:为什么建筑安全事故屡禁不止?面对当前如此严峻的建筑安全局面,我们该怎么办?2、我国建筑安全事故原因探析任何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其深刻原因的,结合我国建筑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引发建筑安全事故的原因

21、总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三大类。(1)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指物、环境以及人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机械、设备老化不良,材料质量不合格等等。它们构成了施工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其一定条件时就会转化成安全事故。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会增加施工难度,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会引起工人的情绪变化、增加其疲劳强度,这些都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大。人的不安全状态通常是指工人生理状态不稳定或处于病理状态,也包括工人的技能不熟练、知识水平不够,甚至还包括工人的性格是否适合本职工作。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工人大脑意识水平的变化从

22、而影响他的正常反应,造成建筑安全事故。(2)间接原因。间接原因是指建筑安全管理缺陷和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建筑安全管理缺陷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防范措施不当、管理责任不明确等。比如:劳动组织不合理会造成施工场地狭小、相互干扰,从而引起交错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责任不明确进一步可以分为承包商责任不明确和业主责任不明确。对于承包商责任不明确,虽然建筑法明确规定承包商必须为工人投保,但投保只是转移了承包商安全管理的风险,并没有实质上减少建筑工人作业的风险,相反却削弱了承包商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承包商的责任;对于业主责任不明确,主要体现在业主只关心工程投资、质量、进

23、度等问题,经常要求施工单位抢进度、赶工期而忽视施工单位人员的安全状况,而一旦出了安全事故,业主却一点责任都不承担。这些因素均为建筑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3)基础原因。基础原因包括教育原因、体制原因以及社会原因,总体上涉及到经济、文化、学校教育、民族习惯、社会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比如教育原因,建筑工人的受教育程度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工人中都是很低的,具体到我国,由于大量农民工的存在,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虽然建筑法明确规定要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实践中管理人员往往忽视或者不情愿花钱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或者只是将安全教育走走过场,使建筑安全培训不能彻底实行,最终导致工人缺乏必备的安全施工知

24、识而引发安全事故。3、我国建筑安全事故对策研究为了有效预防及减少我国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建筑安全管理工作,针对以上建筑安全事故原因,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教学、科研以及现场调研的体会,提出如下对策,相信能够有效遏制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1)隔离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安全事故的物质基础,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率的首要工作就是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实行隔离。比如:现场安全检查人员要定期检查机器设备、工人生产用具等是否符合安全条件;要经常巡视施工现场,密切注意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章制度;要确保企业安全资金及时到位,不得随意挪作他用;要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工具、服装,并简化安全防护工具和服

25、装的领取手续。(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乃至追究刑事责任。实行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原则,对安全生产做出成绩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团体要进行必要的奖励;对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团体要坚决处以罚款。加强对新工人的技术培训,实行老工人带新工人的制度,避免技术不熟练的新工人独自上场操作。尽量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设计,避免在施工后期为赶工期而延长劳动时间,造成工人身心极度疲惫,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对于工作中危险性较大、技术性较强的工序,安排工人时要综合考虑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性格和气质等方面的因素。其次要加强对建筑工人的

26、安全管理。要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包括向工人说明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风险,个人劳动保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安全事故的一般急救措施及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要尽量为工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注意做好通风、照明、除湿度、减噪声等工作,在现场提供开水、洗浴、卫生间等生活必需设施。要经常了解工人在家庭生活、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并及时给予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帮助,使他们摆脱忧郁、焦急的困境,专心从事工作。(3)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在于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企业的生产安全、顺利地进行。具体说来,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将企业中行之有效的安

27、全管理措施和办法制定成统一标准,纳入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标准体系;在企业中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权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制体系;严格执行未经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不得上岗的制度,对全体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培训体系;企业内部成立检查小组,经常性进行现场检查,并自觉接受行业专门检查机构检查,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稽查体系。(4)建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因特网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一个庞大的面向全社会开放

28、的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现实,当然,该系统必须由专门的全国性行业管理机构建立并控制。该系统建立之后,由行业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将全国所有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信息录入信息系统,比如某企业发生了安全事故,那么就要把该事故的前因后果以及最终责任确定等情况录入系统进行曝光,随时供全社会点击了解,这样就可以从舆论上监督所有施工企业狠抓安全管理工作;再比如某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那么也将该情况录入系统,供别的施工企业借鉴学习,这样就可以把好的经验迅速在全国推广,有助于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另外,该系统的建立也使得发包人或者招标机构能够真实、准确地获得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不至于被投

29、标书里面的虚假安全管理资料所蒙蔽。这样,既有助于发包人或者招标机构选择出真正满意的、合格的施工企业,也有助于建筑业招标投标市场的有序、公平发展。4结束语目1引言2004年9月30日,建设部发布了建质电200446号文关于对近期发生的两起建筑施工重大伤亡事故的紧急通报。通报指出:2004年9月1日,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现代化教育中心工程工地,在浇筑门厅屋面梁板混凝土时,模板支撑系统突然垮塌,致使正在进行浇筑作业的22名施工人员从18高度坠落,造成5人死亡、3人重伤、14人轻伤的重大事故。同年9月20日,昆明市北京路污水管网工程(/1.1标)工地,在顶管施工进行管道内清运土方作业时,3名施工人员昏

30、倒在距竖井38处管道内,管道外面的施工人员发现后未采取防护措施进入管道内施救,共造成5人死亡,3人受伤的重大事故。残酷的教训再一次向建筑业敲响了警钟,也再一次拷问着我们:为什么建筑安全事故屡禁不止?面对当前如此严峻的建筑安全局面,我们该怎么办?2我国建筑安全事故原因探析任何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有其深刻原因的,结合我国建筑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引发建筑安全事故的原因总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三大类。(1)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指物、环境以及人的不安全状态的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机械、设备老化不良,材料质量不合格等等。它们构成了施工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其一定条件时就会转化成安全

31、事故。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会增加施工难度,工作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会引起工人的情绪变化、增加其疲劳强度,这些都使得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大。人的不安全状态通常是指工人生理状态不稳定或处于病理状态,也包括工人的技能不熟练、知识水平不够,甚至还包括工人的性格是否适合本职工作。这些因素都会引起工人大脑意识水平的变化从而影响他的正常反应,造成建筑安全事故。(2)间接原因。间接原因是指建筑安全管理缺陷和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建筑安全管理缺陷包括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防范措施不当、管理责任不明确等。比如:劳动组织不合理会造成施工场地狭小、相

32、互干扰,从而引起交错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责任不明确进一步可以分为承包商责任不明确和业主责任不明确。对于承包商责任不明确,虽然建筑法明确规定承包商必须为工人投保,但投保只是转移了承包商安全管理的风险,并没有实质上减少建筑工人作业的风险,相反却削弱了承包商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承包商的责任;对于业主责任不明确,主要体现在业主只关心工程投资、质量、进度等问题,经常要求施工单位抢进度、赶工期而忽视施工单位人员的安全状况,而一旦出了安全事故,业主却一点责任都不承担。这些因素均为建筑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3)基础原因。基础原因包括教育原因、体制原因以及社会原因,总体上涉及到经济、

33、文化、学校教育、民族习惯、社会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比如教育原因,建筑工人的受教育程度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产业工人中都是很低的,具体到我国,由于大量农民工的存在,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虽然建筑法明确规定要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实践中管理人员往往忽视或者不情愿花钱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或者只是将安全教育走走过场,使建筑安全培训不能彻底实行,最终导致工人缺乏必备的安全施工知识而引发安全事故。3我国建筑安全事故对策研究为了有效预防及减少我国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建筑安全管理工作,针对以上建筑安全事故原因,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教学、科研以及现场调研的体会,提出如下对策,相信能够有效遏制建筑安全

34、事故的发生。(1)隔离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安全事故的物质基础,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率的首要工作就是将物的不安全状态实行隔离。比如:现场安全检查人员要定期检查机器设备、工人生产用具等是否符合安全条件;要经常巡视施工现场,密切注意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章制度;要确保企业安全资金及时到位,不得随意挪作他用;要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工具、服装,并简化安全防护工具和服装的领取手续。(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经济处罚、行政处分乃至追究刑事责任。实行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原则,对安全生产做出成绩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团体要进行必

35、要的奖励;对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团体要坚决处以罚款。加强对新工人的技术培训,实行老工人带新工人的制度,避免技术不熟练的新工人独自上场操作。尽量合理安排施工组织设计,避免在施工后期为赶工期而延长劳动时间,造成工人身心极度疲惫,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对于工作中危险性较大、技术性较强的工序,安排工人时要综合考虑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性格和气质等方面的因素。其次要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安全管理。要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包括向工人说明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风险,个人劳动保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安全事故的一般急救措施及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要尽量为工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注意做好通风、照明、除湿度、减噪声等工作,在现场提供开水

36、、洗浴、卫生间等生活必需设施。要经常了解工人在家庭生活、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并及时给予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帮助,使他们摆脱忧郁、焦急的困境,专心从事工作。(3)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在于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企业的生产安全、顺利地进行。具体说来,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将企业中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办法制定成统一标准,纳入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建筑安全标准体系;在企业中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权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7、,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制体系;严格执行未经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不得上岗的制度,对全体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培训体系;企业内部成立检查小组,经常性进行现场检查,并自觉接受行业专门检查机构检查,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稽查体系。(4)建立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因特网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通过计算机网络建立一个庞大的面向全社会开放的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现实,当然,该系统必须由专门的全国性行业管理机构建立并控制。该系统建立之后,由行业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将全国所有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信息录入信息系统,比如某企业发生了安全事故,那么就要把该事故的前因后果以及最终

38、责任确定等情况录入系统进行曝光,随时供全社会点击了解,这样就可以从舆论上监督所有施工企业狠抓安全管理工作;再比如某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效,那么也将该情况录入系统,供别的施工企业借鉴学习,这样就可以把好的经验迅速在全国推广,有助于提高整个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另外,该系统的建立也使得发包人或者招标机构能够真实、准确地获得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情况,不至于被投标书里面的虚假安全管理资料所蒙蔽。这样,既有助于发包人或者招标机构选择出真正满意的、合格的施工企业,也有助于建筑业招标投标市场的有序、公平发展。4、结束语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建筑业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而我国建筑安全管

39、理水平却一直处于较低层次,这就使得建筑业安全管理形势越发地严峻了。同时,建筑业的高事故率也严重损害了其自身的形象,导致许多优秀的人才都不愿意加入建筑业,而人才的流失必将深刻地影响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当务之急,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建筑安全管理经验,深化改革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我国的建筑安全形势方可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建筑业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而我国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却一直处于较低层次,这就使得建筑业安全管理形势越发地严峻了。同时,建筑业的高事故率也严重损害了

40、其自身的形象,导致许多优秀的人才都不愿意加入建筑业,而人才的流失必将深刻地影响建筑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长此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当务之急,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建筑安全管理经验,深化改革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我国的建筑安全形势方可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矿物细掺料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 2006-7-2716:25页面功能 【字体:大 中 小】【打印】【关闭】在配制混凝土时加入较大量矿物细掺料,可以降低温升,改善工作性,增进后期强度,并可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耐久性和抗渗性,尤其是矿物细掺料对碱集料反应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41、这些矿物细掺料称为辅助胶凝材料。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通常使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再掺加矿物细掺料。不同的矿物细掺料混合或矿物细掺料与水泥混合称为复合胶凝材料。1.矿物细掺料的主要种类矿物细掺料基本可以分为四类:(1)有胶凝性(或称潜在活性)的。如粒化高炉矿渣(简称矿渣)和水硬性石灰。(2)有火山灰活性的。火山灰活性指本身没有或极少有胶凝性,但其粉末状态在有水存在时,能与Ca(OH)在常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胶凝性的组分。如粉煤灰、硅灰等。(3)同时具有胶凝性和火山灰活性的。如高钙粉煤灰或增钙液态渣以及固硫渣等。矿渣实际也同时具有火山灰活性。(4)其他未包括在上述三类中的本身具有一定

42、化学反应的材料。如磨细的石灰岩、石英砂、白云岩以及各种硅质岩石的产物。本文主要介绍了矿渣、粉煤灰和硅灰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2.矿物细掺料水化活性的激发评定矿物细掺料的活性时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矿物细掺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有化学的,也有物理的,很难用单一指标来概括其品质。3.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自波特兰水泥诞生以来世界各国对通用硅酸盐体系水泥的改性研究以及对新的水泥熟料矿物体系的探索从未间断。随着人们对于水泥工业高能耗环境负荷相对严重等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对于改善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日益重视,节能、降耗、环保以及进一步提高水泥及混凝土的性能已成为世界各国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实现这一目标主

43、要可采用两方面的技术,一是在通用硅酸盐水泥体系及其矿物组成范围内,通过调控原材料的易烧性和易磨性,改进生产工艺及装备水平,合理掺加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的途径加以解决;二是突破现有通用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体系及范围的限制,研究开发节能新品种水泥体系。目前在第一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如在水泥中掺加矿渣粉煤灰等。还有采用现代新型干法生产技术及高效粉磨技术,极大地改善了水泥及混凝土的性能,节约了能源。但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而第二条技术途径已成为当今水泥工业和水泥材料学科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其中以贝利特为主导矿物的高贝利特水泥体系是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硅粉是用电弧炉生产硅金属或硅铁合

44、金的副产品。冶炼硅铁合金时,以石英岩碎石、生铁为原料,焦炭为还原剂,在电炉中近2000的高温下,石英成分还原成硅,随即与铁生成硅铁合金。此时,约有10%15%的硅(Si)化为蒸汽进入烟道,并随气流上升遇氧结合成一氧化硅(SiO)逸出炉外,与冷空气中的氧结合成(SiO2)烟雾,受冷凝结为细小的球状微珠,以粉尘形式从烟囱排入大气,或用适当收尘设施收集起来。这种粉尘即为硅粉。自从1982年挪威技术研究院对硅粉混凝土的性能首次进行综合研究以来,广大科研工作者对硅粉进行了不断的研究。硅粉根据其含碳量的不同,颜色可由白到黑, 一般为灰色。硅粉颗粒极细,用氮气吸附法测定的硅粉比表面积达202/,最细颗粒小于

45、0. 01,平均粒径为0. 10 .3,比水泥颗粒细2个数量级。硅粉的真密度约为2 12 5/3,与粉煤灰相近,松散密度为200300/3,约为水泥的1/3.它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几乎都呈非晶态,硅粉中SiO2的的质量分数随生产国和生产方法而异,其含量越高,硅粉在碱性溶液中的活性越大。一般来讲,用作混凝土掺合料的硅粉,其SiO2的质量分数应在90%以上,其中活性的SiO2 (在饱和石灰水中可溶)达40%以上。在常温下硬化的水泥浆体(或称水泥石),通常由未水化的水泥颗粒、水泥水化产物、水、少量空气以及由水和空气占有的孔隙网所组成,因此它是一个固-液-气3相多孔体,其性能主要取决于这些组分的

46、性质、它们的相对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硅粉之所以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性胶凝材料改善硬化水泥浆体的微结构,首先是因为硅粉具有很高的火山灰活性。虽然硅粉本身基本上与水不发生水化作用,但它能够在水泥水化产物()2及其它一些化合物的激发作用下发生二次水化反应而生成具有胶凝性的产物;其次是因为硅粉的微集料特性,它不仅自身可以填充硬化水泥浆体中的有害孔,其二次水化产物也可以填充硬化水泥浆体中的有害孔,从而改善硬化水泥浆体孔隙结构。粒化高炉矿渣简称矿渣,是具有胶凝性(或称潜在活性)和火山灰活性的矿物细掺料,除了在水淬时形成的大量玻璃体外,矿渣中还含有钙镁铝黄长石和很少量的硅酸一钙或硅酸二钙等结晶态组分,因此它具有很微弱的自身水硬性。粒径大于45m的矿渣颗粒很难参与水化反应,因此要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矿渣微粉磨至比表面积超过4000cm2/g,以较充分的发挥其活性,减少泌水性。矿渣磨的越细,其活性越高,掺入混凝土中以后,早期产生的水化热越大,越不利于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当矿渣的比表面积超过4000cm2/g以后,用于很低水胶比的混凝土中时,混凝土早期的收缩降低。4.矿物细掺料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矿物细掺料对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矿物掺和料对混凝土界面的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