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课件练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407358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课件练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六国论(课件练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六国论(课件练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国论(课件练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课件练习).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国论,苏 洵,简介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

2、家”。著有嘉右集,本文选自嘉右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时代背景,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

3、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和燕前221年灭齐,统一全国。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和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法:简称例证法,是根据需要例举一定的事实来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事实要求充分、确凿、有代表根据性。 例1:资讯时代是为能运用资讯的人而预备的。那些把一切资料的碎片都当做资讯的人不可能正确的运用资讯;那些把一切有用和无用的东西都往脑袋里塞的人也不

4、可能成功运用资讯。只有对你真正有意义的资料才称得上资讯,其他的都是垃圾,只会让你更加无知。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超载健忘症”,听完一场毫无意义的演讲,我们不仅没有记住一个字,反而连车停在什么地方都忘了。,例2、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

5、,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举例论证法的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用论证法:简称引证法,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 例1、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

6、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作用: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比喻论证法:简称喻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证明观点。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

7、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比喻论证法的作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对比论证法:将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 对比论证法的作用: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六国论课堂跟踪练习,1、指

8、出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其实百倍 、思厥先祖父 、后秦击赵者再 、始速祸焉 、可谓智力 、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那实际情况。今:实际上,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两次。今表示又一次。,速:招致。今指速度快。,智谋和力量。今为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课堂练习,2、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日割月削 、以地事秦 、义不赂秦 、不能独完 、李牧连却之,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义”,用作状语:坚持正义,“日”“月”,名词作状语,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

9、却;击退。,课堂练习,3、解释下列多义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以荆卿为计 邯郸为郡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为国者无使为- 六国破灭 薪不尽,火不灭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向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良将犹在,丧失,丢失,动词,灭亡,动词。,作为,动词,成为,动词,被,介词,治理,动词,灭亡,动词,熄灭,动词,如果,连词,朝着,对付,动词,名词,军队,名词,军事、战略,动词,好象,副词,还,课堂练习,有人,有的人,无定代词,也许,或许,连词,事奉,动词,事情,名词,起初,副词,才,副词,终于,副词,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所以,因此,连词,旧

10、,形容词,课堂练习,或曰 或未易量 以地事秦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强弱胜负已判矣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较秦之所得 此言得之 诚不得已 暴秦之欲无厌 则秦之所大欲 暴霜露 暴秦之欲无厌,得到,获得,动词,适宜,得当,形容词,能,能够,动词,想要,追求,动词,欲望,名词,暴露,显露,动词,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课堂练习,胜利,名词,战胜,动词,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

11、诛 (5)举以予人 (6)赵尝五战于秦,被动句,被动句,省略句,省略宾语,介词结构后置,课堂练习,判断句,判断句,1、六国论中表明全文中心论点的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下面句子与原文不附的一项是:, B ,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B.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获城。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课堂练习,3 、为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A.齐全 B.保全 C.尽,没有了 故曰(弊)在赂秦 A.骗人的坏事 B.毛病 、害处 C.弊端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A

12、. 满、遍 B. 越 C.补、合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A.如同 B.仍然 C.还, C , B , B , C ,课堂练习,4、解释下列句中加括号的“以”的词义。,(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 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由于,介词 ,凭借,介词 ,把,介词 ,因为,连词 ,用, 介,用, 介 ,凭借, 介,才, 连,表结果, 连,表目的, 连,

13、课堂练习,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正确的一项是A A六国互丧 互:交互 盖失强援 盖:因为 B思厥先祖父 先:对已去世尊长的敬称 暴秦之欲无厌 厌:厌烦 C故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清清楚楚 终继五国迁灭 迁:改变 D后秦击赵者再 再:第二次 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B,课堂练习,6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D,课堂练习,7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渔人甚异之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C,课堂练习,8.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句读之不知 唯弈秋之为听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皆不可限以时月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其势弱于秦 唯利是图 何陋之有 A/ B/ C/ D/,C,课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