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503363 上传时间:2019-04-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摘要: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殖民侵略,九一八事变后使东北三省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此期间日本以前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为利用工具,1932年3月1号在东北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以溥仪为“执政”,以郑孝胥为“国务总理”,年号“大同”,把长春设立为“首都新京”,并对长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殖民统治建设。本文针对伪满时期长春城市发展特点,结合事实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操纵的伪满洲国定都长春的原因,就伪满洲国对长春的管理进行深入探析,对看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带来严重灾难的同时,客观地评价了列强侵略对长春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历史不自觉带动作用.研究结果旨在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和小

2、城镇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字:长春;伪满时期 ;建筑风格;历史变迁一、长春城市历史背景 地处于我国东北平原长春市,东北地区第二大城市,是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长春来自距今约7000年前古老的肃慎语“茶啊冲”,是古代肃慎祭天时候的祈福之语。因为祈福之地在喜都,后世渐用“茶啊冲”取代喜都(汉译转音为“长春”),成为地名。在此后漫长历史岁月里,这座古都虽使用不同称谓,但一直是东北地区古代王国的古都。早在唐朝,长春地区就作为唐安北都护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唐朝囚徒的地方。公元1115年,女真人崛起,建立大金国,将长春地名改回祖先的隆州白龙府,迁都中都(北京)之后,改称隆州“宽城府”(宽城

3、子),为北方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此时的大金国,国富民强,从西方传来的景教(基督教)成为大金三大国教之一(道教、佛教、景教),全民信仰,宽城子成为东北亚最大的基督教圣地,全城大小教堂很多,信仰民众有数十万,此时的宽城人口近百万,城市已具备规模,城墙高大分为内外两城,宫殿随不使用但也保持的十分豪华,百姓安居乐业,有专门传道的牧师在教堂讲道,大多数信徒为富有的地主阶级,修建大小教堂,小市民在公办的最大的教堂听道。长春城规模在清代得以迅速发展、嘉庆五年,清政府设长春厅衙署,下设理事通判、巡检,分别掌管民政和司法事务,隶属于吉林将军,使其成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开启了长春的历史纪元。由于关内多自然灾害

4、和战乱,不少汉人向东北逃亡,从关内逃荒过来的中原汉人一路唱着莲花落一路“闯关东”来到这里,从此这片开阔的平原上多了些良田、屋舍、炊烟和灯火。1896年沙俄侵入东北,攫取中长铁路筑路权,往日的平静被呜咽的火车汽笛声打破,外国势力开始在渗入长春地区。1931年,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长春沦为日本殖民地,长春人民随之翻开了数十年的血泪篇章。二、伪满州国在定都长春的原因分析正文20世纪初,日本帝国的扩张主义者就叫嚣着要在满蒙建设新国家,1972年的“田中奏折”中就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整个东北地区,长春沦为日本帝国

5、主义的殖民地,它是中国因为贫穷、落后处于乱世以及国民党执政者蒋介石对日本军事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而日本为了避免西方白人国家的谴责,所以迫切需要找一个政治幌子以显示关东军并不是占领满洲而是当地人民请他们来帮助建立新国家的,日本才没敢直接吞并东北,而是采取曲线占领的方法,弄个满洲国出来,实际上当时的东北知识分子和实力派也是非常矛盾的,大部分东北知识分子和实力派人士既不喜欢国民党垃圾政府,也不希望被日本帝国吞并1。结果满洲国这个畸形儿就因此而产生了。伪满洲国正式成立后,设立了伪民政部、军政部、财政部、外交部、司法部、实业部、交通部、立法院、监察院、参议府等机构。3月10日,伪满国

6、国务院发布第一号公告,正式宣布“奠都”长春,随即的第二号公告发布,把长春正式设立为“首都新京”,长春也就正式成了日本的殖民城市。伪满洲国正式成立后,设立了伪民政部、军政部、财政部、外交部、司法部、实业部、交通部、立法院、监察院、参议府等机构。3月10日,伪满国国务院发布第一号公告,正式宣布“奠都”长春,随即的第二号公告发布,把长春正式设立为“首都新京”,长春也就正式成了日本的殖民城市。1932年3月,即伪满国成立初,侵华的日本帝国的关东军司令部、伪满洲国国都建设局、满铁经济调查会共同定制了大新京都市计划。这次的城市规划借鉴了19世纪巴黎的改造规划模式和英国学者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在布局手法、

7、交通组织、市政设施等方面基本满足了当时长春城市作为伪满国度的发展与建设的需要2。综上所述,因为长春处在东北三省中心位置,而且不属于近海,也就是离海远,离日本的死对头俄罗斯也远,所以万一发生战争时长春作为首都是可以保存一点余力的,至少当外国军队打入时可以做反击准备,还有一点长春交通便利,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小日本当时就是处于交通和战争的需要而选择长春作为满洲国的首都。三、伪满州时期长春城市概述1932年3月,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为傀儡政权“满洲帝国”,将长春定为所谓的“国都”,并将其更名为“新京”,长春成为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见图一。193

8、2年3月,满铁经济调查会开始编制“新京”城市规划。 同年4月,伪政府设立“国都建设局”,承担“新京”城市规划制订到实施规划的全部任务。1932年8月,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伪满洲国国务院三方举行联席会议,对满铁调查会和国都建设局的两个方案进行比较。11月,“国都建设局”再次制订出“城市建设规划范围”,确定新京的建设规划区为200平方公里,除近郊农村的100平方公里以外,以100平方公里为建设区域,其中原有建成区域为21平方公里,第一期5年建设区域为20平方公里(后改为21.4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50万。该规划报请关东军司令部,由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和副参谋长冈村宁次最后定案,成为大新京都市计

9、划3。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下,伪满时期长春人口规模、地域较前期有所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伪满洲国时期长春市区面积为60多平方公里,中国人口达61万人,加上驻新京的外国侨民、朝鲜人和庞大的流动人口,新京市内总人口已逾160万,超过东京(都市区人口),号称亚洲第一大都市。新京成为我国北方唯一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城市 ,城市人口一半以上是少数民族,当时城内的满、汉、蒙古、回和朝鲜等民族分别居住在长春不同的城区,今天的宽城区-铁北一带主要是朝鲜族的聚居区、今天的南关区一带主要是满族的聚居区、今天的绿园区一带主要是蒙古族的聚居区、二道主要是回族的聚居区、汉族在全城散居以及主要聚居在今天的南关区、朝阳区。由

10、于长春独特的多民族聚居,当时被形象地称为“东方小瑞士”4。图一 长春老城地图四、伪满州国对长春的市政规划1932年3月,日本帝国定制了大新京都市计划,该计划主要就是对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建设和规划进行了详细的布局。 主要就是伪皇宫的规划、行政中心的规划、交通道路的规划、住宅区的规划、供水及排水的规划以及公园绿地的规划(见图二) 。(一)伪皇宫的规划作为伪满洲国名义上的政治中心,日本对伪皇宫的规划尤为看中,大费周章的对伪皇宫进行选址,最终将伪皇宫选址定在了离建成区最近的杏花村台地(今文化广场一带),占地共26公顷。1933年又再次增加8.9公顷归其使用,总占地近35公顷。伪皇宫作为伪满洲国名义上的

11、政治中心,经过一番仔细推敲,最终将伪皇宫选址定在了离建成区最近的杏花村台地,占地26公顷5。1933年又再次增加8.9公顷归其使用,总占地近35公顷。这一带南北两端地势平坦,中部略凹,由南到北恰似一条龙腹形曲线,伪皇宫布置在北端最高之台地,即所谓的龙头位置。伪皇宫正门朝南,门前设有用于国民集会的宫廷广场顺天广场。规划还特别强调伪皇宫作为紫禁城必须保持其威严,以招服民心,震扬国威。这种选台地建宫殿,居高临下俯瞰全城的规划布局。丞相萧何规划长安时,即将主要宫殿建于城区西南之龙首山高岗上,居高临下俯瞰全城(二)行政中心的规划伪满洲国的行政中心主要分布在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一带。大街两侧布置了伪国务

12、院、军事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等众多公共建筑。全长1.5公里的地段上,规划中设计了十二座公共建筑6。长春由于是伪满国的“国都新京”,其总体规划必然要以政治中心为主要目的的。在“新京”的建设中,不仅在于伪皇宫及行政中心用地位置的选择,同时,规划中对住宅安排、旧城整体改造、城市发展的弹性以及治安、防空等方面也都做了大量的规划。整个规划的目标是使“新京”成为一个现代化都城,使其可以与当年世界上的各大城市并肩。(三)交通道路的规划“新京”的道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状、环状与方格型相结合的形式。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像巴黎那样闻名世界的大街。“新京”的公共交通主要依靠公共汽车。七七事变后,曾计划修筑总长度为

13、12公里的环城地铁。原定于1940年动工,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停止。1941年1月,伪政府开始规划有轨电车。利用满铁的旧钢轨,从日本购进车辆,并于当年通车运行。伪满洲国后期的交通规划主要是为了战争的需要。二战中日本在经济上,因为石油的缺乏,日本军国主义准备战争和进行战争出现了困难。同煤炭一样,日本侵略者掠夺我国东北的石油资源,并不是从伪满时期开始的,只不过到了伪满时期更加为所欲为罢了。日本侵略者凭借交通对我国东北石油资源的掠夺,包括天然石油、页岩油和人造石油其中最有规模效应的是对抚顺的页岩油的掠夺6。(四)住宅区的规划伪满国都的居住区建设在当时世界上是较为先进的地区。居住区拥有上水、下水、电气

14、、煤气和采暖等现代化设施,并在亚洲首先使用了抽水马桶,实现了煤气入户的想法。居住区按人口密度规划为四级,其中一级区在今东西朝阳路、东西中华路及柳条路一带,是日伪高级官吏的居住区,人口密度规划为2000人每平方公里。二级区基本分布在新区(今朝阳区)内,为日伪一般官吏、伪职员和普通日本人居住区。(五)供水及排水的规划 “新京”的供水、排水设施建设十分完善。在伪满国都建设中,针对长春缺水的自然特点。规划了既要继续使用地下水,同时又在长春东南12公里处筑坝修建水库,并称之为净月潭。(六)公园绿地规划公园绿地是居民接受大自然信息的窗口,对于美化居住环境、调节气候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

15、在伪国都建设中,修建了许多公园,基本完成了公园城市的规划。纵观伪满皇宫主体建筑风格各异,既有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特色的砖木结构建筑,又有欧洲哥特式楼房,还有东洋式殿阁,充分显示出伪满洲国的殖民色彩和伪满皇帝的傀儡性7。图二、伪满时期的新京规划图五、伪满州国对长春的城市管理日本侵略者占领东三省后,加强了对东北主要城市的控制和管理,凭借伪满洲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采取多方措施加强对其“首都”的掠夺式管理:(一)加强政治管理自伪满洲正式成立后,日本帝国关东军设立了伪民政部、军政部、财政部、外交部、司法部、实业部、交通部、立法院、监察院、参议府等机构。并把长春正式设立为“首都新京”,长春也就正式成了日

16、本的殖民城市。治安部(军事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兴农部、文教部、外交部、民生部统称为伪满洲国的“八大部”。这些政治机构建在长春新民大街附近,与伪国务院、综合法衙(司法检察机关)都形成以地质宫为中心的建筑群8。八大部旧址等大型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分布在市中心地带,于公元1936年基本建成。这些遗迹已成为日本侵华罪恶史和民族耻辱历史的见证。治安部(军事部)。位于新民大街1号的房屋就是当年的伪满军事部,如今这里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伪满军事部原名“军政部”,后改称“治安部”,1943年改称“军事部”,也就是指挥伪满洲国军队的机关。 经济部。伪满经济部则位于新民大街9号,现在成了白求恩医

17、科大学第三监床学院。这栋楼建于1938年,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伪满经济部原名“财政部”,1937年改称“经济部”。 交通部。今天的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院,即为当年的伪满交通部。它管理东北境内的公路、内河航运及邮政等方面。司法部。伪满司法部的旧址在今天的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部,司法部设有总务司、法务司和行刑司,掌管法院、检察厅及狱政等司法行政事务。兴农部。位于自由大路8号的东北师大附属中学,就是当年的伪满兴农部,兴农部掌管东北的农、林、牧和水产等方面。文教部。在它的东面就是伪满文教部,日本投降后,这栋楼被当时的长春大学占用,解放后由东北大学接管,现在就成了是东北师大附属小学的教学楼。

18、民生部。伪满民生部的旧址位于人民大街133号,现在是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院。民生部原名“民政部”。1937年改称“民生部”,1945年3月又改称“厚生部”。外交部。位于建设街30号的这栋具有法国建筑风格的建筑就是当年的伪满外交部,这栋楼建成于1934年,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是由法国一家建筑承包商设计和承建的。解放后,几经风雨,现在归吉林省东方房地产开发公司使用。(二)加强文化管理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那时,为了在精神意识形态上牢牢控制中国人民百姓,日本帝国主义在伪政府中设立了思想文化统治机构资政局弘法处。它主要有三大重要任务:一是“宣传建国并施政之精神”,替伪政府涂脂抹粉,把这一傀儡政权说

19、成“独立的新国家”,把法西斯统治说成是“王道乐土”;二是“涵养民力,善导民心”,目的是用“文治”征服广大人民的心,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三是“普及自治思想”,试图灌输“独立”思想,把东北从中国彻底的分裂出去。除了资政局弘法处之外,思想、文化方面的统治机构还有伪治安部警务司,伪民生部教育司、厚生司,伪司法部民事司、刑事司以及协和会等。如伪满的警察机构中,就设有文化警察,还有种种特务,抓“思想犯”是他们的任务之一。在伪满的最高主宰者关东军司令部内,也有从事战争宣传和殖民思想统治、文化控制的机构的报道部和调查部9。1932年,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被任命为伪政权后就立即发出“通令”,要求全东北不允许悬挂中

20、国地图,不得使用“中华”字样物件,不得使用中国教材,不经日本伪政府当局批准,不许集会、结社、游行、摄影。同时,日本伪政府当局对带有民族意识的书刊一律禁绝,并强行带入日本法西斯书刊。据史料记载,伪民政部曾经一次通令禁止36种报刊带入东北,其中主要为中国关内报刊,如大公报、申报、北平晨报、华北日报、京报等等。当时苏联的真理报、消息报等也被列入禁绝名单。以纸质媒介为例,14年间,一切有关于中国革命的、抗日的、具有民主思想的报刊书籍,都禁止在东北出版,也绝不允许从关内向东北运送。据满洲年鉴记载,1935年到1938年间,伪满禁止发行的报纸有7445份;禁止普通出版物有3 508册,扣押约92.4852

21、万册。然而在“禁”的同时,日本国内宣扬军事法西斯思想的书籍办刊却源源不断地被带入了中国东北长春等城市。1936年,从日本带入伪满的书籍约有58.7万册,1937年增至380万册,1940年竟高达2230万册,1941年突破3000万册。1939年,伪满进口日本报纸5494万多份,杂志827万册左右,书籍1440万余册。伪满时期,平均每天有15万余份日本报纸、2.2万余份日本杂志、4.9万余册日本书籍蜂涌带进东北。伪满时期文化特点三是新闻的严重失真,所以新闻就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号角和工具,是日本侵华的一支强有力的“文化尖兵”。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人深深的知道新闻宣传的重要性,对这一行业也

22、实行了高度垄断。1941年8月,伪满政府发布“满洲国通讯社法”等法规,建立所谓的“新闻新体制”,要求所有出版的报纸内容要统一为:“宣传日本侵华战争的“合理性”,宣扬“大东亚圣战”和“日满一德一心”,宣传侵华战争的“辉煌战果”,甚至制造谣言,用以欺骗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三)加强经济管理在经济方面,日本帝国主义者并没有为东北城市带来建设。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我国东北后,便把东北作为基地,试图向北进攻苏联,向南侵占全中国及东南亚其他地区。九一八事变时,日本在我国东北的兵力有2万多人,到了1940年有12个师团,到了1941年,日军在我国东北地区部署的兵力达到近85万人。同时修建了许多各种不同类型的

23、战地,而修建这些战地的全部费用都由伪满政府承担。从1934年到1945年8月此项经费竟然高达45亿元。日本帝国主义不断集聚更多的军事力量,为进一步侵略全中国做充分的准备。日本侵占中国的东北,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掠夺东北的各种丰富资源,把东北地区变成日本的军事基地和物资后援,从而可以进一步侵占全中国。所以就先从夺取经济命脉入手。铁路则是经济脉入的大动脉。从1906年起日本人就从沙俄夺取了若干条铁路线,成立了“南满铁道股份公司”。九一八事变后,伪政权不断夺取中国政府经营的铁路和中外合资的铁路。1931年10月10日起,关东军向“满铁”交待“委托经营”。东北铁路经济大权全部落到日本人手里。大连是东北物

24、资进出口主要的地方,一直是由满铁经营。伪满洲国成立后,就把海口运输和内河运输的权力全部交给满铁10。七七事变以后,由于侵略战争的需要,伪满在第一个“产业五年计划”中,把许多重要的产品指标,都做了大幅度的提高。如:生铁由253万吨增加到450万吨,向日本运送1522万吨;煤炭由2716万吨增加到3110万吨,向日本运送600万吨;液化煤由80万吨增加到177万吨;挥发油由826万吨增加到174万吨,向日本运送1453万吨;铝由2万吨增加到3万吨,向日本运送1625万吨;汽车由4000辆增加到5万辆;飞机由340架增加到3万架。1941年9月,为了侵略战争的开始,伪政府又正式确定了第二次“产业五年

25、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更着重于抢夺战争所需的资源。与第一个计划相比,第二个计划首先要确保有充足烦人物资“供应日本”,特别是钢铁和非金属等。鞍山和本溪湖是日本帝国侵略者在我国东北掠夺钢铁资源的两大据点,而对这两个地区钢铁资源的抢夺,也并不是从日本实施他们的第一个“产业五年计划”开始的。日本侵略者为了满足庞大的战争资源的需要,不断加强对粮食的掠夺,企图将东北变为“大东亚粮谷兵站基地”。为此强行推行“粮食出荷”政策,对粮食实行强制购销,强迫农民售粮。他们对农民预付很少的价款。到了秋季,不管收成如何,强迫农民如数交粮。如果有私人买卖粮食,一旦被查出,不但粮食没收,还要严加惩处。六、伪满州国时期长春的城

26、市建筑特点(一)政府部门的建筑伪满洲国政府建筑大多伪皇宫沿中轴线布置了天安门、午门、太和殿、御书房、重华门、翊坤门、御花园、神武门等多处大小不一的宫廷建筑。其中,御花园充分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造园精湛艺术。以一池碧水(万代池)与几点山峰(万寿山)为中心,众多精致的亭台楼阁掩映在树丛之间,创造了一个小巧优雅的皇家园林。此外,宫中左右两路分别设置了警备处、总务办公楼以及太庙、佛堂等建筑。宫墙之外设有金水河护城。南侧空地修建广场用于集会朝拜。政府部门的规划方案在平面构图上明显地突出中轴线,遵循着北京故宫的布局格调,以体现溥仪复兴大清王朝的梦想。但由于溥仪只是一位傀儡皇帝,伪皇宫在建筑规模上远远逊色于北京

27、故宫。伪皇宫总占地面积仅相当于北京故宫用地的五分之一,中轴线上主要宫殿占地面积不过是北京故宫用地的九分之一。可是,在如此小的地段上,规划者也曾呕心沥血地反复推敲。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宫廷的特点,也很好的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宫廷建筑精湛的艺术。日本在长春留下了伪满洲国的八大机构建成于1936年。八大部各幢大楼的建筑风格都不相同,集中西方风格为一体,既有外观宏伟的大楼,又有垂花拱门的庭院。在新民大街两侧,满是高大挺直的杨树,这八幢建筑附。它就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位于新民大街2号,现为白求恩医大基础教学楼。始建于1933年2月,原为总务厅和参议院的办公楼,是国家二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伪国务院是伪满洲国的

28、中枢机关,掌理行政事务,在东北沦陷的那些年中,伪满洲国国务院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奴役东北的一个机构。该建筑外观呈“山”字型,当中的屋顶呈塔状。主体建筑共五层,两翼各四层,在出入口门厅处,立着二根方边柱和四根圆柱。楼顶以棕色琉璃瓦覆顶,外墙饰以咖啡色瓷砖贴面。(二)交通部门的建筑交通部门建筑别具特色。俄铁就是最早中东铁路的修建,就在咱们的二道沟,人们俗称“老毛子车站”。它修建了一个站舍,并且开辟了一片站前区,里面有居民、有教堂、有学校、有驻军,属于铁路附属地这么一个区域,但是它规划是比较讲究的。甚至它有长春市第一个水塔,包括它有很宽的行道树,有相对自动化的从伊通河引水的设施,还有后期的面包厂等食品加

29、工的东西。这就是长春第三块城区。然后真正影响到现代长春市城市空间的,实际上就是第四块城区满铁附属地。在日俄战争之后,日方战胜,通过很便宜的价格,走了一个形式,围绕铁路的前后范围,他把这块地建成了自己的一个车站。这样的话,原来建的中东铁路沙俄的车站就废弃了,他这边又形成了一个满铁附属地区域,但这块地发展的异常的好。据说当时有二十多个国家的移民都在这边,有银行、工业、商业、仓储,是非常发达的。像过去的老的长江路,老的胜利大街,那都是非常繁荣的。而且他这个骨架就拉起来了,因为当时都是日本的青年规划师从欧洲带来的规划思想,然后在当时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土地上建设。当时虽然还没有在这“建都”的概念,

30、但是他已经有侵略的意图了,所以他要好好建。图三、满铁长春站内旧照(三)教育部门的建筑伪满洲国文教部建设现东北师大附小,原建筑两层,中间有一个长形高起的部分,现在这一部分已经拆除,建筑为四层,在自由大路18号。兴亚式建筑风格是伪满时期长春教育部门的建筑特色,这种略带中国风格的建筑,称为兴亚式(复兴东亚之意)或帝国冠帽,不仅立面试图给人以压倒性的气势,平面也多作“日”字形或者“亚”字形隐含军国主义侵略扩张意图,特别能展现出最高司法机关的权威性,给人以压迫感11。伪满时期的文学,其反映生活的功能受到了种种限制,遭到严重破坏,延缓了文学发展的速度。日本人大肆吹捧“决战文艺”、“圣战文学”,极力把文学纳

31、入战争的轨道。为了控制舆论、控制文艺、管理出版,加强法西斯文化统治,在日本的指示下伪满洲国采用兴亚式建筑风格,企图从精神上泯灭中国人民的抵抗意识。(四)军事部门建设伪满时期的军事部,即现在的医大一院,1943年以前为军政、治安部,是伪满洲国群的首脑机关,主要职能是掌管军事,用兵适宜,是日军镇压抗日力量的爪牙和帮凶。该部门建筑面积一万六千余平方米,地上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正中塔式楼顶,外表圆角曲线型长春本是一块平坦的土地,可以随心所欲地充分利用这块空间12。兴亚式建筑也是伪满洲国军事建筑的一大特点,我们知道,长春在伪满时期的城市规划是由日本人完成的。他们为什么把本可座北朝南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偏

32、要搞成朝向混乱、房成楔形,不伦不类?也可以把所谓的“兴亚式”建筑风格包括在内,归结起来,是为了给日本的侵略者歌功颂德,把日本的侵略政策留行于世,为久远奴役中国东北制造口实。一句话,就是为了侵略者的政治需要和日本的利益,祸害长春12。(五)伪皇宫建筑位于长春市东北角的光复路上,占地面积12公顷,是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宫殿,他在从1932年到1945年间曾在这里居住。伪满皇宫的主体建筑是一组黄色琉璃瓦覆顶的二层小楼,包括勤民楼、辑熙楼和同德殿,这三座小楼风格独特,是中西式相结合的格局。伪皇宫可分为进行政治活动的外廷和日常生活是内廷两部分,现分别辟为伪满皇宫陈列馆和伪满帝宫陈列馆。外廷(皇

33、宫)是溥仪处理政务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勤民楼是溥仪办公的地方。此外还有花园、假山、养鱼池、游泳池、网球场、高尔夫球场、跑马场以及书画库等其他附属场所13。内廷(帝宫)是溥仪及其家属日常生活的区域,其中辑熙楼是溥仪和皇后婉容的居所,是日常起居之处;同德殿是“福贵人”的居所,另外还设有一些娱乐设施。如今,帝宫的一部分已辟为吉林省博物馆,展出高句丽、渤海、辽、金等在东北建立的封建王朝的史料。结语长春伪满国十余年的短暂统治显然是我们不想被提及的国耻,常常回避这样的话题,甚至在历史教科书中也只是一笔带过,不多谈论。但是,伪满统治期间的“国都建设”对长春市做出了巨大的改变也是毋容置疑

34、的。伪满统治时期的大兴土木使长春由一个人口仅十余万的小城市以下飞跃成为人口众多,城市基础建设配套齐全,经济贸易发达的大城市,那时的现代化水平曾一度超过了日本的首都东京,这是我们必须正视也不能回避的历史事实。历史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因为经历的太多而选择沉默寡言,尤其是交织着耻辱与血泪的伪满史实,如同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伤疤,让人不愿提及。但直到真正走进这段扭曲的历史,我们才可以真正地了解到历史的真相。他一如我们以往的认知,始终贯穿着侵略与反抗的主题。但是,在历史的背后,我们又看到了一座规划合理、发展迅猛的现代化城市“新京”长春。我们不得不从以上大量的资料里赞叹当时的日本建筑工艺,仅仅是从他们先进

35、的施工技术上,从建筑的角度去分析,除了建筑单体以外,日本人在长春做了一个相当庞大的城市规划,以现在的人民广场为中心做了大规模的规划,这个工程的规模即使拿到现在也是个相当庞大的,虽然建筑里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但是我们从这些建筑里确实可以学习到许多的东西,作为一个建筑史来看,这是个里程碑,虽然带有了很浓重的帝国主义色彩,但是从建筑角度上来说它可以作为长春建筑发展史上的财富,推动了长春建筑的发展。本文对伪满时期长春的城市历史变迁进行了定性研究,旨在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和小城镇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参考文献1于耀洲.从职官制度看伪满政权的殖民性J.学术交流,2009,(11). 2沈燕.历史的见证评说长春

36、市伪满时期的几座主要建筑J.新长征,2005,(18). 3王元年.历史罪恶,铁案难翻评日本出版的满洲国史总论J.抗日战争研究,1993,(3).4李淑娟.协和会与伪满政府关系述论以协和会改组为核心展开J.求是学刊,2005,(5).5 赵家骥. 东北沦陷初期的殖民主义教育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05) 6李慧娟.从总务制到次长制论伪满洲国政治体制的傀儡性J.史学集刊,2005,(4).7郭素美.伪满的国民勤劳奉公制度J.黑河学刊,1993,(3).8邢丽雅,黄志强.试论伪满政权中的总务厅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9于耀洲,周敏.浅析伪

37、满洲国的“内部指导”与总务厅中心主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10张微.伪满洲国官吏与日本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10,(12).11魏立华,闫小培,刘玉亭.清代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学报,2008,(6).12赵世瑜,周尚意.明清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概说J.史学月刊,2001,(2).13霍燎原.日伪统治时期长春城市建设J.社会科学战线,1991,(1).致谢在本人的写作过程中,XXX老师给予了大力的帮助和指导,在此深表感谢!同时也感谢其他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最后,要感谢在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每一位人,最主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她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论文题目制定时,方向不明确,在她的多次指导下她确定了题目方向。在论文提纲制定时,思路不是很清晰,在老师的帮助下,拟定了提纲。在完成初稿后,老师认真查看了我的文章,指出了我存在的很多问题。在此十分感谢XXX老师的细心指导,才能让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