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专科复习必备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25038 上传时间:2018-10-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专科复习必备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专科复习必备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专科复习必备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专科复习必备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专科复习必备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专科复习必备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小说戏曲专题」专科复习必备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必备考点归纳总结 电大考试电大小抄电大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2、 大雅堂乐府:大雅堂乐府: 是明朝初期剧作家 汪道昆所著的杂剧。全剧四折,每折演一个故事,各自独 立,均以历史上文人乐道的故事为题材,传达一种文人的 雅兴与情调。剧目为高唐梦 、 洛水悲 、 五湖游 、 远山戏 。 二、简答题 1、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什么差别?这对杂剧的创作产生了 怎样影响? 提示: 元明杂剧的创作主体的不同:元杂剧作家主要是下层官吏、 落拓文人和隐逸之士;明杂剧创作主体的地位明显上升。 创作主体的差异引起元明杂剧的差异:元杂剧常常表 达对现实问题的关

2、注,对历史、人生的思考;明杂剧更多 表现对文人自身的关注,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 2西湖笑居士评价吕天成的齐东绝倒一剧曰“此剧几 于谤毁圣贤” ,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提示: (1) 齐东绝倒写帝舜帮助犯了杀人罪的父亲瞽叟逃脱 制裁,颇能揭示封建王法的欺骗性质,也讽刺了帝王的徇 私。 (2)吕天成用一种玩笑的态度写古之圣贤,表现出晚明文 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精神上的无所顾忌和对传统的挑战。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关汉卿是一位当行的剧作家? (1)在场面安排上紧凑、集中、富有典型性。一切和主题 思想无大关系的描写都被略去了,而突出具有典型意义的 事件,因此通过二三个主要人物,几个重要场面,就能展

3、示出元代社会的重要侧面。 (2)在关目处理上,一方面从不同人物的处境出发,展开 冲突,引向高潮,另一方面又移步换形,变化多端,使人 不能预测它的发展。在剧情发展中还善于埋伏“悬念”以 增强戏剧效果。 (3)语言自然、真切、质朴,既切合剧情,又富于个性。 2、试析徐渭的狂鼓史 。 提示: 狂鼓史全称狂鼓史渔阳三弄 ,借阴间弥衡击鼓骂曹 之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制者扼杀、摧残人才的罪恶, 对滥杀无辜的强烈愤慨,及人间、天上幻想不同制度的向 往;以他人之口舌,浇自家之块垒,并深沉的寄托了对惨 遭奸相严嵩陷害致死的好友沈炼的无尽哀思及怀念。 曹操(155220)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戏剧性的人物。 东汉

4、末年,是中国历史最动荡的时期,他在诸候割据的混 乱中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但始终只是以丞相的名义进行统 治,仍尊奉已经丧失了权力的傀儡皇帝,直到死后,被他 夺取皇位的儿子追为皇帝。他这段特殊的身份一直被传统 中国视为“名不正、言不顺”的典范加以谴责。 “击鼓骂曹”的故事就是将曹操视为奸臣的经典描述, 后 汉书 、 三国演义及本杂剧跨度千年,三次将其搬演。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县(山东德州平昌县)人。善写文章, 善于辩论。急躁、傲慢,常出言不逊。 (从荆州游历到许昌; 与孔融、杨修交往;拒绝拜见曹操;裸衣击鼓,捶杖骂曹; 随荆州刘表;为黄祖所杀) 沈炼(15071557),字纯甫,号青霞,明会稽人。嘉

5、靖十七 年(1538)进士,历任溧阳县令、茌平县令。沈炼幼有大志, 文武全才,下笔辄万言而不能止。生性刚直,不附权贵, 故任县令后一直未得升迁,过好长时间后才为锦衣卫。炼 秉性耿直,嫉恶如仇,曾上疏揭露严嵩、严世蕃父子专擅 国事、贪污纳贿、卖官鬻爵、妒贤嫉能、箝制谏官等十大 罪状,遭迁杖五十,削官为民。后受严党诬陷,以与白莲 教阎浩等谋乱,惨遭杀害。为我国古代杰出忠烈之士。有 青霞集传世。 徐渭的剧本写祢衡死后阎王因其气慨超群,才华出众,待 以上宾。上帝召请祢衡为修文郎,行前判官请他“权做旧 日行径,把曹操也扮做旧日规模,演述那旧日骂座的光景” 。 祢衡应允,即将打鼓骂座事重演一番。剧中有女乐

6、穿插, 曹操稍一犯规即挨一百铁鞭,祢衡击鼓历数曹操罪恶,骂 得痛快淋漓。 狂鼓史把剧情改为曹操死后,在阴司由祢衡对着他的 亡魂重演当日骂座的情景,因此可以直骂到曹操临终时 “分香卖履”之事,更为痛快淋漓。 “骂曹”的内容,看起来不外乎历史记载和故事传说中曹 操的狠毒伪善、狡诈奸险、草菅人命等罪恶,但对徐渭来 说,剧中的曹操实际象征着使他产生“英雄失路托足无门 之悲” 的社会实体。作者通过祢衡之口,宣泄由巨大的压 迫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和愤懑不平之气,表现出惊世骇俗、 桀骜不驯的倔强个性。这一剧作在当时受到许多文人的喜 爱和高度评价,也正是因为它并不是就历史而写历史,或 借历史讽喻现实政治;它的感人

7、之处,是那种恣狂的个性 和烈火般的激情。 “他那里开筵下榻,教俺操槌按板把鼓来挝,正好俺借槌 来打落,又合着鸣鼓攻他。俺这骂一句句锋铓飞剑戟,俺 这鼓一声声霹雳卷风沙。曹操,这皮是你身儿上躯壳,这 槌是你肘儿下肋巴;这钉孔儿是你心窝里毛窍,这板仗儿 是你嘴儿上獠牙;两头蒙总打得你泼皮穿,一时间也酹不 尽你亏心大。且从头数起,洗耳听咱。 ” 一、名词解释 1、 小孙屠 宋元南戏。收录于永乐大典 ,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之一, 三种戏文都较高地保留了宋元南戏的原始面目。 小孙屠 表现的重点则是家庭伦理、兄弟之情。这和元杂剧创作晚 期对道德伦理的关注表现出一致性。 2、折子戏:相对于整本戏而言,指从全本

8、中拆出的、具有 独立艺术价值的折(出) 。折子戏演出的鼎盛时期在清代, 但其源头却在明代。折子戏 大多是戏曲中的精彩片断,是 那部戏曲全剧的中心或灵魂,有很强的独立性,情节浓缩, 人物个性鲜明,如牡丹亭中的惊梦 、 西厢记中 的拷红 、 玉堂春中的苏三起解 、 白蛇传中的 断桥等。折子戏的风行,是清代曲坛的一个重要事件, 它从一个侧面显示着中国戏曲发展的又一度变迁:演员的 场上之曲正日益成为曲坛的主流。 二、简答题 1简述南戏与北杂剧的不同。 提示: (1)内容上,南戏叙事性强,抒情性弱,抒发的多是下层 民众共有之情,作者个人主体意识不强烈;北剧故事情节 较简单,抒情性强,人物形象单薄,作家主

9、体意识比较强。 (2)语言上,南戏俚俗无文采,北剧文学性较高。 (3)音乐曲律上,南戏没有严格的曲律,用韵混乱;北剧 重视曲律,在宫调、用韵上有严格规范。 2、 拜月亭的艺术成就? 拜月亭一方面是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第二是结构上 两组线索的设置;三是曲辞的平易宛转、自然天成。 3、 宝剑记在戏曲史上的价值 李开先宝剑记在题材上的开拓。李开先的宝剑记 写的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这个故事超越了传统的南 戏,以前南戏利用传统题材婚姻家庭,开始表现政治 上的中间斗争,这里面显示出文人对政治的参与精神和他 们的无耐。 4、沈璟的剧作有哪些特点? (1)内容上注意表现市井生活。 (2)注意世风,注意剧

10、本的道德意义。 (3)重视剧作的舞台效果,结构上注意避 免冗长、拖沓。 (4)形式上表现出杂剧与传奇的融合。 (5)语言通俗浅近,并追求诙谐。 三、论述题 1 张协状元 、 荆钗记 、 琵琶记都是反映士子的爱 情与婚姻的作品,试分析其创作主旨的不同以及造成这种 不同的原因。 提示: 张协状元主要是谴责文人的负心;荆钗记则着重 肯定文人科场得意后对爱情的忠贞,赞扬了他们的高尚情 操;而琵琶记则通过蔡伯喈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文人 “婚”与“仕”的道德反思,表达了文人心中一种普遍的 人生困惑。 张协状元和荆钗记的创作主旨的不同主 要原因在于宋代科举录取的数量和质量上的松弛,使得大 量的士子得到入仕机会

11、,成为职场官员择婿的对象,这样, 婚变负心就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话题。而元代废科举,负 心的题材不再受到注意,同时,元代剧本创作过程中有着 大量的文人思想的灌注,包含了浓郁的文人意识,肯定和 赞扬文人对爱情的态度以及追求则是题中应有之义。 琵琶 记的不同则在于作者高明的思想意识的左右。一方面, 高明强调作品的社会教育意义,另一方面,他又不满足仅 仅在伦常的层面讨论文人问题,他希望对世俗追求的功名 利禄、对朝廷的威权、对文人及其家庭的生存状态作深入 的思考,所以,他的主旨没有仅仅停留在文人负心的批判 和忠贞爱情歌颂的层面。 2试分析牡丹亭中杜丽娘形象的时代意义。 提示: 作为爱情剧, 牡丹亭反映了

12、那个时代的女子的苦闷, 汤显祖写作牡丹亭 ,通过杜丽娘的故事,赞扬真情、至 情,批判了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在牡丹亭中,杜丽娘 和西厢记中的崔莺莺不同,她并没有一个现实中的情 人,她为追求梦中情人而死去,又因情而复生。她不是在 现实的感情中苦恼,而是为梦境而痛苦,她不是死于爱情 的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的渴望。在这里,汤显 祖不仅写出了社会现实中的女性的困境:生活中受到重重 束缚,行动也受到多方约束,对于爱情,仅仅只有渴望, 而无法实现。同时,汤显祖更借杜丽娘的形象,表达了自 己的至情观:“情”可以超越现实的存在,超越时间和空 间。真情是无法为常理所规定和约束的。 一、名词解释 1志怪小说

13、古小说的一种。志怪,记述神鬼怪异之事。盛行魏晋南北 朝。志怪小说篇幅虽短,有简短的故事,且多数作品情节 完整,优秀之作人物形象鲜明(当然一般都还缺乏性格) , 但内容简单,艺术描写比较粗糙,几乎还没有什么细节描 写。 2 大宋宣和遗事 宋元之间的大宋宣和遗事是一本杂钞旧籍而成的 内容宠杂的资料书,其中有一段三四千字的梁山泊故事, 可能由南宋时说话艺人的底本加工而成,其中的水浒故事 已经有了比较连贯和完整的情节,是水浒传最后成书 的重要基础。 二、简答题 1、中国古典小说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提示: 第一,重视写人,尤其是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这是中国 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虽然写人和塑造形象是小说

14、一体的 基本特征,古今中外概莫例外,但在艺术实践中对刻画人 物的重视,人物形象茂盛是人物思想性格的描绘在作品中 所占的突出地位,却是中国古典小说在艺术上的重要特色。 第二,由于受到中国古典散文的影响,早期的文言小说作 品,作者在写作时,在追求表现艺术上同写作散文并无二 致。 第三,中国古典小说的另一个艺术传统,是讲究语言的精 炼,追求一种简约的美。 第四,中国古典小说由于与民间传说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 宋元后的白话小说更是渊源于口头的“说话”艺术,因而 形成了讲故事的传统。一般都情节曲折、生动,首尾完整。 第五,中国古典小说受到史传文学的影响,形成了两方面 的传统特色:一方面,在形式体制上,文

15、言小说多采用纪 传体,为小说的主人公立传,一般还以主人公的名字来标 题;在篇末,又多附有如史记中“太史公曰”那样的 “赞语” ,用来发表作者的意见。另一方面,史传文学的 “实录”精神,又对小说作品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六,中国古典小说受到古典诗歌的影响,在叙事中穿插 进诗词韵语,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都是如此。诗词和小说 的结合,在古典小说中是一种普遍的趋向。 第七,中国古典小说还受到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 意,在人物创造中追求神似。 2试述你对潘金莲这一形象的看法。 金瓶梅描写人物性格,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单纯的 个人天性来看待,而是同人物的生存环境、生活经历联系 起来。潘金莲可以说是小说中最富于

16、邪恶品格的女人,但 她的邪恶是在她的悲惨的命运中滋长起来的。潘金莲出生 在一个穷裁缝的家庭,九岁就被卖到王招宣府中学弹唱, 学得“做张做势,乔模乔样” ;后来又被转卖给张大户,年 方十八就被那老头儿收用了;再后来她又被迫嫁给“人物 猥獧”的武大。她美貌出众,聪明伶俐,却从来没有机会 在正常的环境中争取自己做人的权利。来到西门庆家中, 她既不像吴月娘那样有一个尊贵的主妇身份,也不像李瓶 儿、孟玉楼那样有钱,可以买得他人的欢心,但她又不甘 于被人轻视,便只能凭藉自己的美貌与机灵,用尽一切手 段来占取主人西门庆的宠爱,以此同其他人抗衡。她的心 理是因受压抑而变态的,她用邪恶的手段来夺取幸福与享 乐,

17、又在这邪恶中毁灭了自己。 三、论述题 1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时曾说:“欲显刘备之长厚 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此句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谈三国演义的 时候用来批评三国演义的描写的。鲁迅先生认为其在 表现人物时分寸把握不够,所谓“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 。 确实,罗贯中基于正统立场,在小说中极力张扬“拥刘反曹” 主旨,从而把一切优秀品质都堆加在刘备身上,以致露出一些 有悖人情道理的马脚,比如当赵云在长坂坡历尽危难把阿斗 救出交与刘备时,刘备居然可以将孩子往地下一扔,说道是为 此孺子差点折了一员大将云云,借此以显刘备对部属的厚道 仁爱,确乎有些权谋行事者的特征。此

18、外,赤壁之战的诸葛亮, 不仅神机妙算,竟还能呼风唤雨,设坛祭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 大军,获得了此战的最后胜利,这也不是凡人力所能及,而是神 仙的法力。 当然也应该看到, 三国演义中并未将诸葛亮写得算无遗 策、智若天人,还是写了他一生的失误的,比如荆州守将 的人选上,关羽与赵子龙比,实非合适的人选;派庞统取 川该也是一种错误,若刘备与诸葛亮前往或许会更加默契 些,而庞统不死,诸葛亮后来也不至于事无巨细均亲自过 问;再如一出祁山路线均在司马懿的算计中;街亭之战用 人不当等。诸葛亮的失误,对蜀国造成的冲击都是致命性 的。由此看来,罗贯中还是相当清醒的,他并没有将诸葛 亮写成神人,没有完全将他神化。 2

19、谈谈你对西游记的童话性质的认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 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 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 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西游记具有浓郁的童话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人物形象的动物特征。 (2)孙悟空的形象和西游记全书体现出的乐观情调, 是童真童话精神的生动表现。 四、讨论题(根据以下资料,选择性作答) 1、谈谈你对水浒传中招安描写的认识。 水浒传的招安描写历来是争论最大的一个问题,施 耐庵一方面满腔热情的歌颂义军的造反精神和革命事业的 正义性,一方面又让他们接受招安,并且让招安成为一个 催人

20、泪下的惨剧。这种描写反应了鲜明而深刻的思想矛盾, 造成这一矛盾的历史根源和社会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 面: (1)农民阶级自身的认识局限。梁山义军“只反贪官, 不反皇帝” 、 “忠心报答赵官家”的思想路线,虽然使现代 的读者不满,但却是符合这些农民英雄的思想性格和历史 真实的。 (2)传统忠君思想的影响。 “忠君”思想不仅在统治 阶级内部是一种牢固的概念,就是在被统治的普通百姓中, 也有深刻广泛的影响,这种思想也影响了水浒传招安 描写。 (3)民族斗争历史背景的影响。水浒故事流传到写定 成书时期,正处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历史时期,水浒英 雄接受招安,也受了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的影响。 (4)封建

21、统治阶级招抚政策的影响。 水浒传中关 于招安的描写,部分原因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招降 政策和历史上无数的招降事实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2、以武松 的形象为例,分析水浒传人物塑造上现实 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水浒传中的人物都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但同 时是充满生活气息,真实可信的。例如武松景阳岗打虎一 段,用理想化的艺术夸张将武松写成力与勇的化身,以寄 托反抗封建压迫的美好理想,却又未脱离生活,而是写得 入情入理,真实可信。 (1)喝酒的细节描写,一方面用夸张的手法写武松的英 雄本色,一方面是因为有酒,酒是胆力的现实依据。 (2)上山过程的描写。不仅写了他独身上山的非凡胆气, 还

22、写了他知道真的有虎时的胆怯和犹豫。他说不怕虎,但 是见到山神庙的榜文,也有些胆怯。不回去只是怕遭了人 的耻笑。最后硬着头皮上山,也是满怀侥幸心理。写出了 常态下的英雄。 (3)打虎过程的描写。既写出了武松超然的神威和武艺, 又符合生活常情。 (4)打虎之后武松的疲乏无力也是符合常情的。 3、从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分析水浒传人物描写的艺术 特色。 在人物描写上, 水浒传能从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 出发,去把握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因而不仅能通过不 同人物的不同环境遭遇,不同的生活条件,写出不同人物 的不同性格特色;而且能在社会阶级斗争的发展中,写出 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在这方面,林冲被逼上梁山,经

23、过曲折的过程最后完成思想的转变,写得最为出色。 林冲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人物,他有相当 的地位,有年轻美貌的妻子,有富贵安逸的生活。他一心 想保住这富贵安逸的生活,造就了逆来顺受,忍辱负重, 不敢反抗的性格。高衙内一次调戏他妻子,他忍了;再次 把他的妻子骗到陆谦家的楼上调戏,也忍了;遭陷害被发 配沧州,还忍了;去沧州的路上受欺压,野猪林差点被杀, 再忍了;直到火烧草料场,亲耳听见门外陆谦等人说要拾 他的一块骨头回去向高太尉领赏时,他才忍无可忍,手刃 了陆谦、富安,和统治阶级最后决裂,毅然造反上山。 作品写出了林冲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 屈辱到反抗的思想转变的过程。从一出场,他

24、就是一个被 压迫者,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这是他能转变的社会基础 和思想基础;而统治阶级的一次次“逼” ,使他由想苟安而 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思想由量变达到质变,最后 走上反抗的道路。 林冲性格的特点及其转变,写得有根有据,合情合理, 真实自然,就是因为这种思想性格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 中的。 名词解释 三言:“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编辑刊印的三部白话短篇小 说总集。即喻世明言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集中 收录的作品既有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也有明代的话本小 说和拟话本小说。是明代成就最高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之一, 其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更可以说是整个明代白话短 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25、二拍:明代凌蒙初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 奇等二部短篇小说集,合称“二拍” ,每集收拟话本小说 四十篇。作品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对拟话本的创作 产生了很大影响。 2脂评本 是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的版本系统,这个版本系统共八 十回,除正文外,大多附有各种形式的批注,批注者的署 名以脂砚斋和畸笏叟为多,因此简称为“脂评本”或“脂 本” 。对批注者脂砚斋的身份,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但其 中的评论对我们理解和研究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以及 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简答题 1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哪些关于爱情婚姻的新思想、 新观念? 这主要有两类。一类从正面表现市民阶层在爱

26、情婚姻 问题上的新观念、新追求,如卖油郎独占花魁 。另一类 是描写情与礼的矛盾,或以悲剧结局来揭露和控诉封建礼 教对妇女的迫害,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 2、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即“情”与 “理”的矛盾 这是杜十娘悲剧的真正社会根源。李甲贵族公子的身 份使他必须遵守封建礼教,但他对杜十娘确实有一定的真 实感情。因此,从一开始,李甲就面临着封建礼教和与杜 十娘的爱情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最终在“情”与“理”的 冲突中,选择了后者而背弃了杜十娘的爱情。而杜十娘与 孙富的冲突,表面上看是金钱扼杀了爱情,实际上孙富却 是借助以李布政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取得了胜利。而杜十娘 对李甲“发乎情,止乎礼

27、”的控诉,正因此而显得深沉凝 重,悲愤有力。 3、应该怎样评价红楼梦后四十回? 贡献在于根据前八十回的线索,完成了宝黛爱情悲剧的结 局,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完整的小说,而且基本保持了 前八十回的悲剧气氛,矛盾冲突的发展和人物处理,也大 致符合曹雪芹原意。缺点在于宝黛性格有与前八十回不符 的地方;而贾府家道复初的结局也与曹雪芹构思的“落了 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合,艺术上也较为逊色。 (具体见 教材第 263266 页) 4试分析聊斋志异花妖狐魅形象的意义。 作者极力把花妖狐魅人格化,把冥府、龙宮、仙界等 幻想世界社会化,通过人鬼之恋、人狐之恋、鬼狐之恋、 鬼鬼之恋,与花木虫鱼等精灵的恋愛,深刻地反

28、映现实中 的冲突,同时,充分利用花妖狐魅和幻想世界所提供的超 现实特点,突出地表现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和生活境界,讴 歌了纯净的精神追求和美好的爱情,给好人以美好的结果, 給恶人、坏人以应得的惩罚。 (以小说中的故事为例) 5晚清谴责小说有哪些特点?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1)数量相当可观。 (2)小说的主流,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些重要 特点,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 朽没落,揭露世风的堕落和社会的黑暗,成为晚清小说的 主要内容。 (举例略) 三、论述题(共 2 题,每题 20 分) 1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时曾说:“戚而能谐” ,试 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讽刺的作法有多种

29、,比如钱钟书的围城就是相对地坦 率刻薄的。而儒林外史的讽刺风格,却不是剑拔驽张 的“犀利” ,而是娓娓道来的深沉,以含蓄、委婉的笔调来 叙述故事,描写人物。也就是人们说的“亦婉亦讽” 。而具 体说来,如下一些手法在小说中是很明显的: 第一,据实摩写,情伪毕现。就像第十七回,一群斗方名 士辩论做官与做名士孰优孰劣,作者写来,无一贬词,却 把当时文士们内心的空虚和生活的无聊揭露得十分深刻。 第二,运用对照法,把人物前后相悖的语言行为相对照, 在不经意中显现其真面目。如范进打算考举人时,胡屠户 先是训斥范进为“现世宝” , “穷鬼” , “烂忠厚没用的人” , “赖蛤蟆想天鹅屁吃” ,后来范进中了举

30、,则又称之为“贤 婿老爷” ,是“天上的星宿” , “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 第三,点破法。顺其所始,攻其所弊。如十二回,张铁臂 虚设人头会,作者一方面写张在屋顶上“行步如飞” ,另一 方面又“忽听房上瓦一片声的响” ,这就一下子揭穿了这个 假侠客的真面目。 第四,合理的夸张。如周进的撞号板,范进中举发疯,胡 屠户打了范进而手隐隐作痛,弯不拢来,严监生临死因点 了两根灯草而不肯断气等,都通过合理的夸张,收到了强 烈的讽刺效果。 2、谈谈你对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的认识。 首先,宝黛悲剧的原因分析。 第一,贾宝玉和林黛玉都具有叛逆思想。宝玉鄙薄功名, “乖僻邪谬” ;黛玉不随流俗,卓尔不群,个性

31、独特。这是 当时的社会观念所不能容忍的。 第二,宝黛之间的爱情。宝黛之间产生爱情是荣府所不能 够接受的,它要求有一个能治内,能理外,能束缚宝玉的 媳妇。 第三,贾府的衰败。它要求用婚姻的维系,来支撑贵族生 活的必需,来巩固并壮大势力,以满足复兴贾府的愿望。 所以,宝黛悲剧是必然的。 其次,悲剧的社会意义。 红楼梦所写的宝黛爱情完全突破了传统小说戏曲中的 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格式,其结局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夫 贵妻荣的大团圆,而是一个具有深刻思想意义的社会悲剧。 它着重表现男女主人公从生活道路到整个伦理道德观念上 与封建正统派的尖锐对立,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 和没落。宝黛爱情是封建末世一对地主

32、阶级叛逆者的爱情, 它在衰败没落的贵族家庭各种矛盾中产生,又在这些矛盾 的发展和激化中被毁灭,预示了这个贵族大家庭不可挽回 的衰亡命运,同时也预示了这个贵族之家所寄生的封建社 会不可避免的走向崩溃、衰亡的命运。 第一章 关汉卿 一、重点掌握: 1、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1)继承、发挥了中国戏曲 的谐谑传统,在剧本中大量使用插科打诨,调整剧作的气 氛,加强人物形象。如望江亭第三折杨衙内一上场的 滑稽表演,嘲笑了杨衙内的龌龊。 (2)结构紧凑,情节富 于变化。情节设置的集中与波澜起伏,使关汉卿剧作的艺 术效果强烈,引人入胜。 (3)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 塑造得鲜明生动。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形

33、象已涵盖广泛的社 会阶层,无论是大家闺秀,是小家碧玉,无论是慈母,是 妓女,是寡妇,是婢女,关汉卿总能给出恰如其分、合乎 身份的表现,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人物塑造中,关汉 卿擅于借助冲突,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性 格。如望江亭中谭记儿的智慧、胆识,在她与杨衙内 面对面的交锋中表露无遗。 (4)语言自然、直白、不尚雕 琢,既切合剧情,又富于个性,一向被视为元杂剧本色派 的代表作家。 第二章 王实甫西厢记 一、重点掌握: 1、 西厢记的人物塑造 。 西厢记杂剧对人物的塑造, 是剧本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丰满、 性格鲜明,比如张生的痴情、疯魔、忠厚;莺莺的深情与 矜持;红

34、娘的聪明、伶俐、正直、热心,在中国的戏曲文 学中都堪称典范。 西厢记塑造人物时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首先,透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利用曲词和宾 白进行心理描写、侧面描写。比如红娘的口齿伶俐、心思 聪敏就通过其道白或唱词凸现出来,如张生埋怨红娘不用 心时,红娘唱到:“先生受罪,礼之当然,贱妾何辜。争 些儿把你娘拖犯。 ”简短、明白的曲词,正表现出红娘的快 人快语。再如莺莺,她的美丽主要是透过张生的眼睛折射 出来的。第一本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第四折都借张 生的口来表现莺莺的花容月貌。剧本还通过莺莺的唱词, 表现了莺莺内心的伤感、烦恼和矛盾,展示了莺莺的性格。 其次,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充分运

35、用戏剧冲突来加以刻 画,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如莺莺与红娘的冲突。红娘是 与莺莺亲密相处的婢女,是剧中惟一一个可以帮助莺莺实 现爱情的人,但她同时也是老夫人派来“行监坐守”的人, 所以,莺莺一方面依赖红娘,另一方面又堤防红娘。如 “闹简”一折中,莺莺看到红娘带来的张生的简帖,内心 高兴又害怕。为了掩饰自己,她假意发脾气,冠冕堂皇地 斥责红娘,却又让红娘带去约会的书信。通过莺莺与红娘 的这种误会性冲突,莺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其矜持的性 格得到突出的表现。 第三章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一、重点掌握: 1、马致远的创作。马致远的汉宫秋创作成就很高,明 代的臧懋循编辑元曲选 ,把汉宫秋取作第一篇。 1

36、、情节处理非常独到。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 也是现存最早搬演王昭君故事的戏曲剧本。昭君故事,源 远流长。马致远在前代创作的基础上,一方面把昭君明确 写为元帝爱妃,一方面让昭君在汉匈交界处投水自杀,把 昭君塑造为在民族矛盾中保持高尚气节的女性形象。此外, 马致远将毛延寿设计为索贿且背叛朝廷、挑起事端之人, 使全剧冲突紧凑。同时,剧本还通过对对文臣武的斥责, 表达了马致远经历社会巨变后对历史的思考。 2曲词以抒情性著称。尤其是剧本的第三折写灞陵送 别,语言平易、隽永。如七弟兄散风雪旌节影悠扬, 动关山鼓角声悲壮。 梅花酒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 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

37、返咸阳。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 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 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 意象繁密跳跃,其中既有关山鼓角的苍凉肃穆,又有 黄月纱窗的忧伤优雅。大量短句的使用,造成节奏的健捷 激荡;句子的重叠、转折,使抒情顿挫低回。第四折借诗 歌传统中大雁意象积淀的孤独思念,强化元帝的痛苦。 除汉宫秋外,马致远的几部神仙道化剧也很重要。 陈抟高卧写道士陈抟的超然出世、 岳阳楼写吕洞宾 度脱柳树精、 任风子写马丹阳度脱屠户任风子、 黄粱 梦写钟离权度脱吕洞宾。这四剧与全真教关系密切,表 达了否定功名富贵、酒色财气,赞赏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

38、集中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否定。 第四章 宋元南戏 一、一般掌握: 1、高明琵琶记 。高明琵琶记的主题思想:借辞试 不从、辞婚不从、辞官不从的情节和满门旌表的结局,宣 传忠、孝、贞、烈等传统道德,也揭示了文人所面对的 “忠孝不能两全”的困境。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1)结构上以两条线索展开情节, 一条线索写蔡伯喈在京城的安逸富贵与忧思,一条线索写 赵五娘在家乡的艰难挣扎。两条线索相互对照,交叉进行, 互相呼应。 (2)对人物内心的刻画,细致、深入。如“五 娘吃糠”中借糠和米的关系来比喻自己和夫婿蔡伯喈的不 同处境,朴素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细腻揭示赵五娘内心 的痛苦。 (3)语言贴切,切合人物身份与戏剧

39、场景。如写 赵五娘在乡间的生活时语言比较直白,写蔡伯喈在相府的 生活时,文字则比较漂亮、委婉。 第五章 宋元话本 一、一般掌握: 1、宋元话本的形式特点。 (1)篇幅简短,叙事简略。这样 简略粗放的书面文学叙事方式,反映了早期话本作为书面 文学的幼稚不成熟,和后来明清的章回小说形成极为鲜明 的对照。 (2)注重首尾呼应,忽略细节,叙述的故事一般 都有完整的起点与终点,对主要人物的命运和经历交待得 相对较为周全,但对其中的细节却很少有深入描写。 (3) 语言浅近,文白夹杂。宋元话本是基于“说话”而形成的, 其叙述语言很自然地保留了较为浓厚的口语痕迹,而同时 因为说话艺人有意追求典雅文化的包装,经

40、常穿插诗词名 句和韵语。这种兼具口语的生动性和传统书面语的典雅风 格的叙述语言,是话本小说对中国古代文学叙事语言的一 大贡献。 (4)保留口传文学特点的文体结构,大多分为 “入话” 、正话、结尾三个部分, “入话”是在正文之前 引述几首诗词或讲一两个小故事,应该是说话人为延迟正 文开讲时间,等候大批听众到场而采用的技巧。正话也即 正文故事,是话本的主体,结尾常用诗词韵语或具有道德 劝诫意义的词语作结束,以揭示、总结故事的主题。 2、宋元话本的成就。 (1)宋元话本最主要的成就是它在文 学史上首次直接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与情趣,填补了传 统文学叙事内容的空缺,扩大了古代文学描写社会生活的 领域;

41、而且使得叙事文学找到了新的生长点,丰富了古代 文学的审美内涵。 “说话”面对的主要是市井民众,所以人物、故事都很 贴近市民日常生活。小市民如商人、工匠、媒婆、小偷、 家庭妇女、和尚等,第一次成为文学作品的主角,如碾 玉观音的公崔宁是一个碾玉的手艺人,而女主人公璩秀 秀出身装裱匠人之家的婢女。 (2)宋元话本从市民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思 想意识和是非观念,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尤其对官 府腐败、吏治黑暗多有批判。如错斩崔宁 。话本中男女 爱情故事,则多以女性为主动一方,表现了市民女性对美 满爱情的强烈渴望,如碾玉观音 。 (3)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叙事语言和叙事形式,作者用贴 近日常生活的

42、浅近语言,诙谐有趣的叙事风格,将故事娓 娓道来。这种特殊的叙事方式,为后世的通俗文学所继承。 第六章 元代散曲 二、重点掌握: 1、散曲小令的成就。 1元散曲小令中有许多抒情写景的出色作品。这类作 品,也常常写得含蓄、隽永。比如马致远越调天净沙 秋 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这首小令写天涯游子的奔波与孤 独,含蓄深沉,引起无数后人的共鸣,元人周德清称其为 “秋思之祖” ,王国维赞为“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 ” 2元散曲小令对男女风情的表现或直率、俏皮,或热 烈、泼辣,皆真诚动人。如贯云石的双调清江引 :若还 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

43、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 清江买不得天样纸。说不写信是因为买不到天样纸,来写 自己的无限相思之情,设想巧妙、语言直白、风趣。 3对历史、对人生、对世事的感叹,对闲适的追求、 对隐逸的歌颂,是元散曲小令中表现非常突出的部分。如 马致远双调庆东原叹世借项羽这个历史上深受同情 的失败的英雄,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悲观,感叹世事无常、 功业虚幻。 2、套曲的成就。 1杜仁杰的般涉调耍孩儿 庄家不识勾栏对金末 元初的勾栏表演进行描述。 2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是元散曲咏史 题材的代表作。作者把高祖还乡的故事,从当时在场的乡 民的角度表现出来。用乡民的视角,以乡民的口吻来写迎 驾场面的喧闹,用乡民日常生活

44、中时常接触的牲畜、器具, 如鸡、狗、叉、斧等来描述皇帝庄严的仪仗、车驾,把神 圣的仪式写得滑稽可笑。而乡民认清来人后的气愤与数落, 则把高高在上的皇帝还原为普通的庄农。作者在乡民的叙 述、乡民的指责中,写出乡民的朴实,以乡民的无知为谐 谑,但在打趣的同时也嘲笑了刘邦,生动地揭露了这个封 建帝王在严肃、傲慢背后的无赖嘴脸。全篇笔调诙谐幽默, 语言通俗辛辣,很好地体现了元散曲谐谑的特点。 3马致远的双调夜行船 秋思把元散曲中叹世、 咏史、恬退等内容做了一次集中的抒发,把元代文人对人 生、历史的思考、把大彻大悟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 时,马致远在表达他的人生思考时,以诗意的句子使曲作 超越俚俗,雅

45、俗并用,亦俗亦雅。 4关汉卿南吕一枝花 不伏老夸写自己的放浪生 活,以玩世不恭的态度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抗争。 第一章 三国志演义 一重点掌握: 1、 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国志演义巨大的时间跨 度、广阔的地理空间和众多的人物故事体现了民间通俗文 学达到了宏大叙事的成熟。 三国志通俗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前后 长达百年的历史,将这百年间中国广袤大地上所发生的几 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和活跃于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人物都纳入 小说,无论是小说内容容量,故事在时间、空间上的跨度, 人物数量的众多,都达到了此前小说从未有过的宏伟规模。 三国志演义的一大艺术成就就在于成功塑造了众多的 小说人物形象。 三国志

46、通俗演义一方面善于以简练的语 言刻画并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小说在写出人 物不同性格特征的同时,进一步揭示了人物性格中包含的 社会文化内涵,使人物成为个性鲜明,同时也具有丰富思 想内涵的文学典型形象。 被毛宗岗誉为 “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的诸葛亮, “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的关羽和“古今来奸雄中第一 奇人”曹操,正是这种有着很高的认识价值同时有着很高 的审美价值的典型形象。 诸葛亮给人的最初印象是超群出众的智慧。他料事如 神,谋划精心,长于用兵,善于治国,真正是“运筹于帷 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如 “隆中对”为以后数十年 的时局确定了基础, “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几十万大军。

47、不过智慧虽构成了诸葛亮形象的基调,还不是这个人 物性格中最深沉的内涵。诸葛亮性格中最核心的部分,是 对刘备的忠心不二,对蜀汉众将的豁达大度的丞相之风, 以及自己毫无私欲,对蜀汉集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精神。 这使得诸葛亮不仅在智慧上超出了对手,在人格道德 上也超出了当时人公认智慧与他不相伯仲的徐庶、庞统, 以人品的迥异流俗而达到了一种理想化的境界,达到了中 国古代所说的“贤相”的最高境界。由三国志演义塑 造的诸葛亮,体现了民间对政治家道德品质、智慧气度、 处事行政的全面要求,这样一位“贤相”在数百年来中国 政治文化中所具有的影响力,至今仍不容低估。 关羽的形象包括了两个层次:一是他作为武

48、将的雄风,二 是“义薄云天”的道德品质。 前一个层次,通过“温酒斩华雄” 、 “过五关斩六将” 等场面有精彩的描写。但是这些说到底还是为后一个层次 服务的,关羽形象中更有光彩、使他在众多本领出众的武 将中高出一筹、独领风骚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义薄云天” 。 所谓“义薄云天” ,简而言之,是忠和义的二者兼备, 和谐统一为一体。关羽的忠首先表现在与刘备的关系上。 华容道上“义释”曹操就是对义气二字最生动形象的表现, 正是试图以牺牲自己来体现“忠义”二字的博大精深与悲 壮苍凉。明清两朝,对关羽的崇拜在民间成了一种普遍的 现象,关羽由一位名将一跃而成为象征着“忠义”精神的 偶像,是与三国志演义对他的成

49、功塑造分不开的。 曹操是三国志演义写得最为成功的人物。似乎忠, 似乎顺,似乎宽,似乎义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 。毛 宗岗的评语说明曹操不仅是一个成功的文学形象,而且其 性格中包含了为现实生活中简单意义的反面人物所不具备 的丰富内涵。 曹操的奸诈,在小说里写来活灵活现,曹操为人行事 处处露出奸诈的特征,作者完全不需要借助议论或其他方 式,就能够使读者对曹操性格有切实的体认。小说第三十 回“战官渡本出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对曹操的奸诈就有 一段生动传神的描写。面对从敌对阵营远道而来的故人, 保持警觉完全必要,粮草事关军中机密,亦自不能轻易透 露真情。但曹操对待许攸的态度,不是保守军机秘密,而 是一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