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课程与教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00429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课程与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专题四课程与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专题四课程与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专题四课程与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专题四课程与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四课程与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课程与教学.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课程与教学,表4-1 某校8年级4班课程表,第一讲 课 程,一、课程的含义,(一)课程即教学科目,我国的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以 及众多教育学教材认为广义的课程即学科,或 者指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狭义的课程指某一 门学科。,(二)课程即目标或计划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 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如课程理论专家塔巴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 划”,约翰逊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 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三)课程即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这种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如杜威就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

2、验。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意义,并非要学生再现的事实或演示的行为。虽然经验要通过活动,但是活动本身并不是关键所在。,(四)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鲍尔斯和金蒂斯被认为是这一主张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他们看来,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事实上都是该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要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需要来规定所教的知识、技能等,专业教育者的任务是要考虑如何把它们转换成可以传递给学生的课程。换言之,课程就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五)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一些激进的教育家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 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

3、束缚。 他们建议课程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 弊病、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 等方面。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 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这些都需要使学生具有批判 意识。,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 念,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 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 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 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 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 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 容。,二、课程的类型,(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或“科目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从各学科中选择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科目

4、;各科都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学习期限和各自的逻辑系统。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它也被称为“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或“生活课程”。如探索学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健康教育等。,(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从教学内容是分科的还是综合的这一角度来分类,可以 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按照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包括相关课程、融 合课程、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后三种称为综合课程。,(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以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为必修课程与

5、选修 课程。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选 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 学生的个性。,(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又称“正规课程”“显在课程”,它是指学校 情境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它是指学 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五)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统一课程,它体现国家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

6、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 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 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 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 的课程。,(一)社会 (二)知识 (三)学生,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因素对 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科知识结构是学校课程门类结构的依据;知识的来源 观对课程观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知识价值观允许课 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不仅要根据科学知识的难易程度,而且应该根据这些 知识对学生智力和情感、意志的特长来组织课程内容。,三、影响课程的

7、主要因素,四、课程的组织,(一)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 2.阶段性 3.持续性 4.层次性 5.递进性 6.时间性,【阅读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目标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义,继承和发扬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 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 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 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 代新人。 资

8、料来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二)计划课程设置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三)选择课程内容 1.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 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教材编写、教学、 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 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2.编写教科书 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编写的教学用 书,它是教程和学程的共同依据,必须体现教法与学法的一 致性,它的广度和深度必须体现为课程标准与学生的可接受 性的一致性。,(四)组织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 期课程目标的基

9、本途径。 讨论: A.课程实施过程中影响课程变革的因素有哪些? B.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五)进行课程评价 评价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决定某一事物的价值。 课程评价是指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是由判断课程 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活动构成的。在课程评 价过程中,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两个最重要 的评价形式。,终结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完成以后实施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计划或产品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 中实施的评价。,五、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是在旧课程基础上的调整和 改进,新课程是对旧课程的继承与发展是对 旧课程的辨证否定。指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1年正式启动新一

10、轮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前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次(1949-1952 ) 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 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 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 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 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 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第二次(1953-1957)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 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 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 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

11、式发行新中国 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 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 培养。,第三次(1958-1965 )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第四次(1966-1976) “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第五次(1977-1985 )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 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 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 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

12、年出版了新中国成 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第七次(1992-2000),1992年国家教委第一次将以往的 “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1993 年秋,新的计划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 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 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 程。后来又将“课程管理”作为课程计 划中的一部分独立出来。,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 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 规范。

13、这一次课程改革,我国教育界掀 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 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 潮。,(二)走进新课改,1.新课改的背景 (1)整个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一个特征是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第二个特征是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第三个特征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 临着困境,(2)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本次课程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具有深远的意义。,(3)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现状的需要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 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 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 差。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 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4)其它国家的课

14、程改革对我们的启示 第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第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 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2.理念,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教育观-以人为本 (2)学生观-主体性 (3)教师观-专业化 (4)课程观-民主、科学、开放 (5)教学观-发展、交往、生成 (6)评价观-促进发展 (7)研究观-以校为本,3.实施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 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4.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相关介绍及取得的成就,(1)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政策文件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5、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语文等21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2)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取得的成就,新课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新课程改革实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课 堂 变 化,教师变化,学生变化,5.新课程改革进行中存在的问题,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方面,学校方面,教师方面,学生方面,第二讲 教 学,一、教学的涵义,广义: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主要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

16、统一的活动。,二、教学的基本要素,1.教师,2.学生,3.教学目的,4.课程,5.教学方法,6.教学环境,三、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概念,(二)教学过程的本质,(三)、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四、教学环节,(一)备 课,1、备课的 种类,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内心备课和行为备课,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2、备课的内容,备教材,首先,对教科书的认知要达到三种水平,即懂透、理解 和运用。,其次,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要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再次,查阅教学参考资料也是备教材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重点,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2、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诱导智力卷入的内容,3、对学生

17、有较大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内容,备学生,1、学生姓名、性别、年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 2、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思想表现; 3、学生的生活经历、活动范围 4、学生学习的态度、习惯、能力、方法、效果和要求 5、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状况、智力水平 6、班风、学风、组织纪律情况 7、对任课教师的适应性、期望及评价 8、上一轮教学的反馈信息,备教法,1、教学任务。 2、教学内容。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和智力水平。 4、教师自身素质。 5、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备教具,(二)上课,1、课的结构,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讲授新知识,4)巩固新知识,5)布置课外作业,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

18、其顺序和时间分配。,2、上课的常规要求,3、一堂好课的标准,1) 目标明确。 2) 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3) 方法适合,善启善导。 4) 组织合理,教学机智。 5) 语言清晰,富于感染。 6) 态度积极、配合默契。,4、上课的技艺,导入技艺、讲解技艺、提问技艺 应变技艺、巩固技艺、结课技艺,导入技能的类型,(1)直接导入法,上课伊始,教师开宗明义,直点主题。,(2)衔接导入法,它主要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过程,自然引出新知识。,(3)悬念导入法 在教学中,精心构思,巧布悬念。,(4)典故导入法,通过寓言,故事或典故、传说等来激发学

19、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创造一种情境引入新课,(5)激疑导入法,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思想上产生问题,引起思考,(6)激情导入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方法。,(7)演练导入法,在上课开始,教师选择一些实物、标本、模型、挂图、图表等进行演示,或者做一些启发性强的实验、练习、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参加。,(8)实例导入法,教师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选取日常生活一些具体的生动的事例开讲,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9)幽默导入法,根据教学任

20、务和教学情境,教师有时可以用很幽默的话或姿势来导入新课,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0)审题导入法,新课开始时,教师先板书课题,然后从课题的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题意。,(11)即兴应变法,在上课之前,有时会突然出现一些有利于设计导语的事件或背景,教师应充分利用、即兴应变,以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扩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三) 作业的布置与指导,(五) 学业成绩的测评,(四) 课外辅导,五、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二)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

21、系实际的原则,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6.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7.理解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8.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六、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欣赏,道德行为的欣赏,理智的欣赏,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发现法,发现法的基本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相学生提出要解决的或研究的课题;,(2)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 和答案;,(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学生中如有不同观点、可 以展开争辩;,(4)对结论作出补充、修改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