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常识小组报告.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03521 上传时间:2019-05-06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常识小组报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中国文化常识小组报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中国文化常识小组报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中国文化常识小组报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中国文化常识小组报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常识小组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常识小组报告.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國文化常識小組報告,專題 : 科技,目錄,指南針 火藥 水車 種茶 造紙術 印刷術 農田輪作 養蠶術,鑿井術 紡車 算學 診脈法 寸口法 針灸術 人痘術 重大工程,指南針,定義: 利用磁鐵在地球磁場中的南 北極性而製成的一種指向儀器。 最早出現的指南針叫司南,戰國時已普遍使用。 利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重心位於底部正中,底 盤光滑,四周刻二十四向,使用時把長勺放在底 盤上,用手輕撥,使它轉動,停下後長柄就指向南 方。 司南的弊處: 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的司南,成品 較低,磁性較弱。 司南,指南針,到了宋代,人們發明了人工磁化方法。 製造了指南魚和指南針,而指南針更 為簡便,更具實用價值。 指南

2、針放置方法 :1.水浮法 2.指甲旋定法 3.碗唇旋定法 4.懸絲法 指南魚 後來人們又以天然磁石摩擦鋼針製成指 南針,在地磁作用下保持指南性能;以後 把它裝置在方位盤上,就稱為羅盤。 羅盤的貢獻:大大地促進了航海事業的發展。 羅盤,火藥,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火藥,顧名思義就是著火的藥。 是古代煉丹士在煉丹時無意中配製出來。 硫黃,硝石(重要的藥材)及炭的混合物。 治瘡癬,殺蟲,辟濕氣和瘟疫。 銅火統:用作鍊丹 唐朝末年,火藥已被用於軍事。 唐朝武器: 1.火炮:是把火藥製成環狀,把弔線點燃後 用拋石機拋擲出去,如:霹靂炮,震天雷。 2.火箭:是把火藥球縛於箭鏃之下,將弔線 點燃後用弓射出。

3、宋代武器: 1. 突火槍 : 以巨竹為筒,內裝火藥 。 突火槍 火藥箭,火藥,火藥還用來製造爆仗,流星,煙火之類 娛樂工具,用於生產事業 。 火藥首先傳入阿拉伯國家-傳到希 臘和歐洲-至世界各地 貢獻: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對經濟 和科學文化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爆仗 弊病:促進各國戰爭。 煙花,水車,為了方便灌溉,中國人早在 千多年前便發明了一種農用 水車,叫做“翻車” 。 結構:由水槽、木鏈、刮板和 上下兩個齒輪組成。 利用人力、畜力或風力作為 動力-帶動木鏈上下翻動- 刮板把水提升到岸上灌溉 水力翻車 水轉筒車,水車,中國人除了用水力學來造農田水車,還用於其他方面: 1.舂米、篩麵 2

4、.水力紡紗 3.製成天文儀器,如:銅壺滴漏 4.拉風箱 水碓:用作舂米,總結,中國科技發展常被人認為是落後,但從以上中國不同的科技發展中可看到其實中國人是最早發明某些科學的人,如:指南針,火藥。落後的原因只不過是中國人的思想是講求實用,而不太注重科學的概念,因而逐漸被人取代了。 但中國科技發展仍潛在著無窮的發展空間,對未來的社會亦有很大的貢獻。,種茶,仙翁遺石灶 宛在水中央 飲罷方舟去 茶煙裊細香 宋代朱熹茶灶,種茶,中國是世上發現及應用茶葉最早 的國家。 最初,茶只是作藥用。 後來,人們見飲茶有益健康,便 開始大量種植,以及發展出不同 的飲茶方式。 陸羽-茶神: 撰寫了世界上第一本茶書 內容

5、有關茶的起源、烹煮工具、 步驟及品茗方式,影響後世甚鉅。,種茶,飲茶的好處: 由於茶葉中含有許多保健成份,因此常聽人說 【飯後一杯茶,快樂似神仙】。 茶葉中所含保健成份及功效: 微生素: 抗壞血病、抗氧化、防癌 維生素: 抗氧化、防癌、抗不妊 胡蘿蔔素: 抗氧化、防癌、免疫力增強 皂素: 防癌、抗炎症 氟: 預防蛀牙 鋅: 防止味覺異常、防止皮膚炎、防止免疫力減低,種茶,不同種類的茶: 1.條型包種茶: 水色蜜綠略帶金黃 2.球型包種茶: 水色金黃亮麗,種茶,3.碳培熟茶: 水色橙黃偏紅 4.東方美人茶(椪風烏龍茶): 水色呈琥珀色,種茶,種茶步驟: 1.茶樹的裁培: 採用無性繁殖,以維護品種

6、的純正。 2.採青 : 用食指與姆指挾住葉間幼梗的中部,藉 兩指的彈力將茶葉摘斷來採摘。 春天最適宜採製。,種茶,3.萎凋 : 採摘下來之茶菁須於日光下攤曬,使茶菁水 分適度蒸散。 萎凋分為室外萎凋與室內萎凋: 室外萎凋:放在陽光下晒太陽。 室內萎凋:看茶青變軟後就要搬到室內來,讓 茶青放著不要動,稱為靜置。 4.發酵 : 發酵前 一種氧化作用。 將茶青放在空氣中即可。 顏色的改變:綠紅 香氣的改變:菜香花香/果香/糖香 發酵後,種茶,5.殺青 利用高溫殺死葉細胞,停止發酵。 除去鮮葉中的臭菁味。 方法有二: 1.用炒的,稱為炒青。 傳統是用鍋子炒,現代化的用滾 筒式殺青。 2.用蒸的,稱為蒸

7、青,也就是用蒸 汽將茶青蒸熟。 6.揉捻 把殺青過的茶青拿來像揉麵一般地揉: -使成分容易溶解,以利沖泡。 -使茶葉成捲曲狀,以利保存,種茶,7.渥堆 將揉捻過的茶青堆積存放。 堆放後會發熱,且引發了微生物的生長。 使茶青產生了另一種的發酵,茶質被 降解而變得醇和 。 渥堆過的茶葉 8.乾燥 利用乾燥機以熱風烘乾茶葉。 把製作完成的茶青水分蒸發掉。 利於貯藏運銷。 9.緊壓 把製成的茶蒸軟後加壓成塊狀,稱為緊壓茶。 便於運輸、貯藏。,種茶,10.精製 製茶的最後過程。 經過篩分、剪切、拔梗、整形、 風選、覆火等過程。 11.加工 分成薰花、焙火、摻和、陳放等 四個方式。 12.包裝 製成品,種

8、茶,泡茶四大要素: 1.茶葉量 2.水溫 3.水量 4.時間 不同的溫度和茶具適合不同的茶 ,例如: 鐵觀音90度以上,紫砂陶壺 龍井80度以下,瓷壺蓋杯 飲茶三戒: 空腹及脾胃虛寒者不宜喝濃茶。 服用藥物者請隔一段時間後再飲茶。 隔夜茶或置放過久的茶請勿飲用。,種茶,茶自古以來已經很普遍,由不同朝代的茶詩便可看到。 茶唐元稹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 將知醉后其堪夸,種茶,夜汲井水煮茶宋陸游 病起罷觀書,袖手清夜永。 四鄰悄無語,燈火正淒冷。 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 鏘然轆轤聲,百尺鳴古井, 肺腑凜

9、清寒,毛骨亦蘇省。 歸來月滿廊,惜踏疏梅影。 茶在中國歷史悠久,發展出不同的 飲茶文化,包含了無窮的傳統特色!,造紙術,紙: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世界上最早的紙什麼時候面世?,世界上最早的紙在漢代面世 漢代造紙的特點 1)造紙原料: 主要是麻纖維 其 次是木本韌皮纖維 蔡倫採用麻頭、破布和魚網,是舊麻料,而新增的原料為樹皮,稱蔡侯紙。,漢代造紙的特點,2)造紙技術: 漢代的造紙技術基本工序如下: 浸潤麻料 切碎 洗滌 草木灰水浸料 蒸煮 洗滌 舂搗 洗滌 配漿液並攪拌 抄造 曬紙 揭紙,紙在哪個朝代開始成為 主流的記事工具?,紙時代的開始 : 魏晉六朝 漢代仍是竹木簡、縑帛和 紙張並用的時代

10、, 紙並未成為記事工具的主流。 隨著造紙原料的進一步開發,紙的質量、產量和製作技術與工具也不斷改良,使紙張在文化和日常生活上的應用漸漸成為主流 。,印刷術,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同時被譽為世界文明之母 印刷術源於中國 印刷離不開紙,而中國是發明造紙術的國家。有了紙以後,人們經歷長時間抄寫讀物, 對新型複製技術就有了進一步的要求。,雕版印刷,需要反體刻字的技術: 把反體字印蓋在紙上的技術. 魏晉南北朝時期,道家把有許多文字的木印印在紙上作護身符,並且製成圖文並茂的木版。 這樣的逐步發展,最終演變成雕版印刷術的出現。,雕版印刷發明於隋唐之際,隋唐社會經濟、文化、教育和學術異常蓬勃,學校和識字的人數迅速

11、增加,這正是促進紙和印刷物更多地生產的直接催化劑。 唐代宗教鼎盛,雕版印刷術的出現可以提供更多讀物給宗教徒。,宋元印刷,兩宋時期,雕版印刷技術更趨成熟 。 北宋時發明了活字印刷技術 。 由於印刷術的普及和進步,使這一時期的印刷品趨於完美,成為後世典範,為明清兩代的發展奠下了基礎。,印刷術在西方,印刷術的傳播對西方的思想和社會都有深刻的影響。 它激發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興起 。 印刷術能使書籍廣泛發行,這意味教會對知識的壟斷被打破,從而為發展新學問開拓道路。,釀酒,中國古書所載有關酒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但多半不是信史。 譬如杜康造酒一事,就可能不是信史,但民間相傳,以杜康造酒或以他為酒神,卻也

12、具有民俗學的意義,不容忽視。 中國早在商代時,已經普遍用穀物來釀酒了。 這一種用穀物釀酒的傳統,是中國酒的特色。 中國釀酒技術的發展,更為迅速。,農田輪作,從管子, 荀子和呂示春秋三書所示的農田情形,表明了戰國中後期中國人已懂得間種輪作 在同一塊田地上按季節或年份輪換種植不同的植物 可以保持地力,抑制蟲害發生、雜草生長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秦漢時代是輪作的發展初期 大發展時期則為唐宋以後 實行稻麥輪作,菜豆雜糧輪作,雙季稻栽培 明清以後創稻棉輪作,發展三熟制 西歐中世紀,普遍實行的二圃制和三圃制,土地的利用率只及中國農田輪作制的百分之二十至五十,農田輪作的發展,養蠶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的國家

13、至秦漢時代規模已經很大 西漢開闢了名垂千史的絲綢之路 絲綢大量運往西域,又從西亞轉到歐洲,古羅馬和埃及都把中國的絲綢看作珍品 據西方記載 : 羅馬凱撒大曾經穿過一件中國絲袍到劇場觀戲 , 引起全場的欽羡 唐宋以後,江浙太湖流域成為主產區 生產激增,遠銷至南洋、日本等地,養蠶術的發展,養蠶前要整治蠶室、蠶具,塗塞隙縫和洞穴 既防鼠患 , 又利於掌握蠶室溫度 用清水浴洗蠶種 後來發展到用朱砂溶液、鹽水、石灰水及其他藥液消毒卵面 防止孵化時受病菌侵襲 選蠶、選繭、選蛾、選卵四項選種系列 利用低溫抑制蠶卵孵化 , 使牠能一年孵化幾代, 不僅養春蠶 , 還可以飼養夏蠶和秋蠶 不用桑葉而用柞樹葉為飼料的柞

14、蠶 中國是世界上生產柞蠶絲最早、最多的國家,鑿井術,1954年,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發掘出一口木結構水井 最原始之水井距今約五千七百餘年 商代時井已廣泛應用,供飲供灌溉 春秋時期已用桔槔提取井水灌溉園圃 戰國時期創建了陶井 , 這標誌著古代鑿井施工技術又有新的創造 西漢以後出現磚井, 並一直沿用至今 鑿井方法 :1.擇地 2.量深淺 3. 避震氣 4.察泉脈 5.澄水 水井分為石井、磚井、葦井、竹井和木井等 井以深 、大為佳,紡車,中國是最早生產紡織品的國家 最原始紡織的工具叫紡專 紡專是由石片或陶做成扁圓形的妨輪 , 中間插一短桿 , 利用回轉的慣性 , 卷成繞拈製紗線 紡車

15、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 秦漢時手搖單錠紡車已廣泛使用 宋代已出現麻紡大紡車和水轉大紡車 到了南宋棉紡織生產佔主導地位 ,又出現多錠大紡車 清代出現的多錠大紡車證明手工紡織機器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高峰 元代元貞年間 , 黃道婆婆發明三錠腳踏紡車 ,同時可紡三根紗 她還與家鄉婦女一起製造出烏泥涇被, 緯紗配色 , 經線提花 這種棉紡技術後來傳遍江浙一帶 , 松江也一度成為全國棉紡織中心,算學 十進位制,中國自有文字記載開始就用十進位制記數 商代的甲骨文和鐘鼎文都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數目字的合文來記十萬以內的自然數的 公元前5世紀時出現了籌算 , 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進位值制

16、的數碼體系 , 有縱橫兩種布籌法 避免位數相混 , 記數時縱橫相間 13世紀後 , 算籌式記數法描摹應用在紙上 , 並加了零號 ( 0 ),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位值制記數法,算盤,上古時 , 採用數手指、結繩、書契等方法計數 古人布算為籌, 發明了算籌 從算籌、籌算的基礎上演變出珠算、算盤 東漢末年的數術記遺, 記載了十四種計算古法 , 其中一種是珠算 最早之算盤為游珠算盤 現代式樣的算盤在宋代出現 在元末明初已普遍應用了 在明代傳到東南亞各國 在17世界中業 , 日本人在中國算盤的基礎上改進 , 變成日本算盤 學習珠算可以增強腦力、培養計算能力,圓周率,圓周與直徑的比值為圓周率 漢化以前, 一

17、般用周三徑一作為圓周率, 數值為3 這還相當粗疏 , 用它來計算誤差較大 魏晉之數學家劉徵, 發現周三徑一實際上是圓內正六邊形周長和直徑的比值 , 並創立了割圓術, 計算出圓周率為3.1416 當時已經很精確 , 全世界還沒有第二個人求到 南北朝數學家祖沖之確定圓周率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 還計出圓周率的近似值約率22/7和密率355/113 密率又稱祖率, 為紀念袓沖之的傑出頁獻,診脈法,是中國醫學一項獨特療法。 診脈是中國四診其中一部份,是四診之末 。 中醫臨床運用切脈,與望(望色)、聞(聽聲)、問相互配合,作為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 也是辨證論治不可缺少的客觀依據

18、。,何時才有診脈法,在春秋時期的一天,齊國名醫扁鵲行醫路過虢國。 碰上虢太子暴死。 他和他的學生趕到宮門後問清病因,認為可以救治。 扁鵲從切脈中得知虢太子脈搏仍在跳動, 只不過是陽脈下遂, 陰脈上爭 ,導致脈象紊亂。 扁鵲切過脈, 再聽聲,望色, 確定虢太子只是休克, 並不是死亡。 他給太子施行針刺, 熱敷, 很快太子便甦醒過來。 這表明在公元前5世紀,中國便有診脈法了。,診脈法的埋論,根據脈象的變化, 也即是醫者切脈手指端接觸病者脈搏所感覺到的脈搏數、律、位、形、勢的變化.來判斷人體臟腑的氣血、陰陽、生理的狀況。 也可以瞭解病的屬性是寒還是熱,機骨正氣是盛還是衰,以及測知病因,病位,判斷病人

19、的生死,調理虛實。 脈診需要用敏銳的手指觸覺、豐富經驗與理論根據。 對病情詳加分析判斷,從病患的主訴、自覺症狀,醫師細心的觀察與檢查,再經由脈診來確立辨證論治的指標。,寸口法,診脈的部位分為:遍診法、三部診法和寸口診法三種。 其中寸口診法,因為簡便,易於按切,所以成為後世普遍採用的通用診脈部位。 寸口也叫氣口、脈口。 其位置在前臂腕後橈動脈表淺部位。 寸口是手太陰肺經的動脈,是肺經氣血匯聚之場所,而五臟六腑十二經氣血的運行都始於肺而止於肺,因此五臟六腑的病變,均可以從寸口脈反應出來。 加以手太陰肺經與脾同屬太陰,故與脾胃之氣相通,而脾胃正是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臟腑的氣血的盛衰都可以反應於寸口。

20、左手脈象與心、肝、腎(腎陰)相應。 右手脈象與肺、脾、命門面(腎陽)相應。,寸口之脈又可再細分為寸、關、尺三部 橈骨莖狀處內側的拍動部位稱為關,關之末稍側為寸,關之中樞側為尺。 在橈骨動脈上分寸、關、尺三部位,又分別給予壓力,浮取、中取,沉取觸摸不同脈位。 常人無病為平脈。,2. 食指置於寸部,無名指置於尺部,首先將中指置於關部,3. 三指指尖保持水平,4.手指做弓形彎曲,以指腹觸脈,針灸術,是傳統中醫治療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份 。 由針法治療和灸法治療合成的。 針是指針刺。是將針刺在穴位上,加以適當的手法以達致治療目的的一種方法。 灸是指利用艾絨(中藥的一種)間接或直接燃燒產生溫熱刺激穴位,道

21、理跟針刺相同。,針灸術的治病原理,是人依據經絡學說的。 經絡是指經脈和絡脈,主幹叫做經,分支就叫做絡。兩者彼此連結構成網絡,把人體表裏上下的臟腑器官相聯起來,使它們能互相溝通。 氣 (生命的能量) ,是沿著經絡系統循環全身。 依照中國傳統的理論,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分為陰陽兩個方面。 它們是金,水,木,火,土。五行代表五臟,各有其陰陽屬性。 健康就是指氣是陰陽平衡的。 當陰陽不平衡,也即是臟腑發生變化,腧穴便會通過經絡反映出來。 在陽盛就需要針灸有關腧穴來使之平衡。相反,在陰盛則要在身體其它的腧穴針灸以鼓舞陽氣。 這樣可以調整氣的失衡,激發體內的自然療能,進而達到治療效果。,針灸術的發展,北

22、宋名醫王唯一,在西元一零二七年編著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並親自監製了兩個針灸銅人,教人學習判斷人體穴道所在。 戰國時人著的黃帝內經靈樞也有記載經絡、穴位、針灸方法。 中國古代的針灸療法,早在秦漢時期就傳到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諸國。 公元701年,日本法令明確規定,以黃帝明堂經, 針灸甲乙經等作為學習醫學和針灸學的必修科目。 公元1136年,朝鮮政府也作了類似規定。 針灸術在十七世紀傳入歐洲,至今仍有許多國家派留學生來中國學習針灸療法。 一九八零年,世界衛生組織公佈了四十三種針灸治療有效的適應症。 針灸操作簡單,副作用少,效應廣泛,已掀起現代醫學科學界研究的熱潮,也為世界醫學作出了貢獻 。,人痘接

23、種術,因為把痘苗種在鼻孔裏,所以又稱鼻苗接法。 相傳因為天花在漢代的戰爭俘虜傳入中國,當時稱為虜瘡及稱登豆瘡、疱 瘡、痘瘡、天瘡。 所以中國便發明了人痘接法。 始創於宋真宗時, 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免疫法。,種痘術,早期的種痘術,所採用的是天花的痂或漿,叫做“時苗”。這類疫苗危險性大,有時可造成一次人工接種的天花。 醫宗金鋻介紹了四種種痘法: 痘衣法:把痘瘡患者的內衣給接種的人穿上,以引起感染,這是最原 始的一種方法。 痘漿法: 採取痘瘡的泡漿,用棉花蘸塞於被接種者的鼻孔,以引起感 染。 旱苗法:採取天花患者痊癒期的疹皮痂,磿成細粉作為痘苗,從未出過天花疹的健康人士,利用銀筒幫助吸入鼻腔。 水苗

24、法:採取天花痘痂用木棍在缽內磨成粉末,加幾滴水調成水苗,再把水苗用棉花蘸塞於鼻孔。 接種者大多是兒童,人痘接種術對後世的影響,這種方法在十八世紀初傳到歐洲,後來英國醫生金納應用人痘接種法的原理,發明牛痘接種法,成為今日世界各國預防天花的接種法。 它不僅是牛痘發明前預防天花的有效方法,更是人工免疫法的先驅。在中國各地廣泛應用,並很快流傳到歐洲多國。,重大工程,坎兒井 棧道 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 大運河 靈渠 結語,坎兒井,“坎兒井”是我國最長的地下灌溉系統,在吐魯番地區總長就有4400公里,它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新疆“坎兒井”早在2000年前的漢代已經出現雛形

25、,吐魯番是“坎兒井”的故鄉。吐魯番盆地高溫少雨,水貴如油,年均降雨量只有16毫米,而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以上。 坎兒井意思是地下水, 地下水來自天山。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世代相沿成習,至今不衰。成為寶貴的水資源。 坎兒井市當地人仿效內地井渠法所創造,特點是把盆地豐富的地下潛流水,以人工鑿挖的地下渠道引道地面上使用。當地的農民、井匠憑雙手和簡單的工具,打井挖渠,工程浩大而艱難,但施工極為巧妙。吐魯番現有的坎兒井,是清代以來陸續建造和維修的,老井以多有100多年的歷

26、史。1845年,林則徐勘查吐魯番水利,見坎兒井工程奇特,不禁在旅行日記中稱讚其為不可思議之事。,坎兒井,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近千條,全長約5000公里。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 長度從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數十條連貫成井網,長度可達上百公里,被譽為“地下大運河”。,坎兒井結構,豎井,主要是為挖暗渠和維修時人出入及出士用的。豎井口長1米,寬0.7米。 暗渠是坎兒井的主體,高約1.6米,寬約0.7米。 明渠,就是暗渠出水口至農田之間的水渠。 澇壩,就是暗渠出水口,修建一個蓄水池,積蓄一定水量,

27、然後灌溉農田。,坎兒井的優點,這種特殊的水利工程科學合理,具有很多優點: 一) 是減少強烈的水分蒸發,節約水資源防止蒸發(水在流送過程中不暴露在陽光下) 二) 是深藏地下,避免地表污染,保証水質優良 三) 是沒有陽光暴晒,水溫較低,是最佳的“清涼劑” 四) 是由高向低,自流灌溉,不需外加動力。沒有“坎兒井”,就沒有吐魯番,更沒有葡萄溝。 五) 水源穩定(高山融化之雪水),坎兒井的減少,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吐魯番的“坎兒井”呈衰減之勢。據衛星遙感監測數據表明,該地區迅猛發展的荒漠化土地面積已占總面積的46.87,非荒漠化面積僅占總面積的8.8。由于水資源十分短缺,加之不合理的開發利用,造成

28、地下水位不斷下降,使“坎兒井”流量減少,甚至干涸。該地區“坎兒井”曾多達1273條,目前僅存725條左右,減少了43。“坎兒井”為何衰減?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來水資源十分缺乏,加之地下水開發利用缺乏全面規划管理,地表水資源調度運用不盡科學合理,如個別水庫、機井、油井的設置定位未與“坎兒井”的走勢一起進行科學布局。專家們認為,如果不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坎兒井”將逐漸由盛轉衰,几十年后甚至消亡。 當然,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歷史階段,“坎兒井”是一種先進的水利設施但在科學技朮飛速發展的今天,“坎兒井”是一種落后的水利設施,應該任其自然消亡,由機電井等水利設施取而代之。而多數專家則認為

29、,“坎兒井”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留下的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而且至今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實用價值。,棧道,四川省廣元縣的廣元古棧道,向我們展示了以雄險聞名於世的古代棧道工程。它是古人在懸崖峭壁上鑿孔、架木、鋪板而成的山路。孔分上中下三層排列,中層孔插木樁,上鋪木板成行道;下層爲支撐孔;上層孔插木搭篷蔽雨,形成一道蜿蜒於絕壁間的淩空長廊。棧道途中是有比較寬闊平坦的地方,每隔相當距離修一亭閣,供行人歇腳。 棧道開鑿始于戰國時代,從陝西勉縣開始,越過大巴山,橫跨嘉陵江,經劍閣最後到達梓潼,全長770公里。現在,棧道已不存在,但是,從這些數不盡的棧孔,不難想見古人進出

30、四川盆地是何等艱難。,三峽棧道,中國古代棧道,一般是指在山間石壁上鑿孔、楔入橫木、再鋪上木板供人行走的通道。 三峽棧道與上述棧道有所不同的,它的絕大部分是在沿江絕壁上開鑿而成的,途中間或利用石橋跨過溝壑,其中平坦坡路極少。 三峽棧道開鑿於清代光緒十四年(1888年),棧道包括道路、石橋、鐵鏈、石欄,路寬二、三米,高出江面數十米,工程非常艱巨。三峽棧道全長五、六十公里,瞿塘峽中有10公里,巫峽中30公里,其餘則散見於西陵峽中。,談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靈渠、都江堰、大運河,我國自古重農,舉凡水利灌溉、河防疏泛歷代無不列為首要工作。如就我國古代重大水利工程而言,其中尤以下列三項: 一、連通二江的廣

31、西靈渠 二、灌溉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三、溝通南北的大運河 最稱偉構,舉世推崇,不僅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即在世界水利史上亦屬罕見。這3項我國歷史上的偉大水利工程,先後經歷了二千年以上的拓建與經營,工程浩大,人力開鑿,歷千百年而不衰,迄今仍有灌田、水運、及調 洪濟水之利,誠古今中外水利史上的奇跡。,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一) 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長江支流岷江上游,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存留、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古代水利系統工程,已有兩千兩百五十多年的歷史。目前,古堰灌區面積達一千零九萬畝,糧食總產量高達六十億公斤。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於中國長江支流岷江上游,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存留、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古代

32、水利系統工程,距今已有多年的歷史,被譽為“人類水利史上的豐碑”。年月,都江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灌溉成都平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國古代水利工程的稀世珍寶,有防洪、灌溉及航運三利。四川人民世世代代經營都江堰,不竭不休,使都江堰久而愈振,生機蓬勃,滴滴點點,潤澤天府。都江堰不僅為我國水利史上的偉大成就,也是世界水利史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壞自然的典範。,都江堰水利工程,包括:鑿離堆、壅江作堋、和大規模導江穿渠等一系列的建設 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 岷江剛出山口的江心中造堋雍水,疊砌分水魚嘴,把岷江一分為二。外江為岷江正流(南江),泄洪排沙;內江為灌溉水渠(北江),導水灌田,使成都平

33、原平疇萬頃,沃野千里,成為我國著名的天府之地。內江乃傍玉壘山腳人工開鑿之渠道,由鑿開堅硬岩石所成寶瓶口引水,以供航運灌溉之用。寶瓶口上游內外江之間則有飛沙堰,可以將攔阻在寶瓶口外的過量洪水和沙石泄入外江。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龍門山脈和龍泉山之間,乃由岷江、沱江及其他河流沖積而成。都江堰的建成,使外江成為洪水和沙石的排泄信道,使內江水系範圍內的政經中心成都不僅解除了旱澇之害,同時又引進水源,滿足了灌溉、通航和漂木的需求,是古代一個綜合水資源開發最成功的典範。,在都江堰創建初期,我國正處於青銅與鐵器並用時代,當時火藥尚未發明,這要在堅硬的角礫岩山體中開鑿一個寬 10多米,深20多米的取水口,實在

34、是一項相當艱巨的工程,因之晉?常璩華陽國志記李冰修僰道(今宜賓)時“其崖嶄峻不可鑿,乃積薪燒之”,所以推想寶瓶口的開鑿也可能採用了燒石開山的古法。其法乃在岩體上架柴灼燒使之熾熱,然後澆水或醋使之淬裂,再以鐵制工具鑿去一層,如此逐層燒鑿,反復進行,乃不愁寶瓶口開鑿不成。寶瓶口是控制內江水量的咽喉,其上為飛沙堰,再上為魚嘴,乃供內外江分水之用。魚嘴、飛砂堰和寶瓶口構成了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體工程,魚嘴分水分砂;飛沙堰泄洪排沙;寶瓶口引水輸沙,各有其獨特功能和作用,是都江堰設計者最偉大、最傑出的巧思。都江堰堰首左岸玉壘山山脈有一座崇奉李冰父子功績的二王廟,廟門照壁嵌都江堰治水“三字經”,中有“分四六,

35、平潦旱”的格言。格言的意思是春耕時分,岷江來水量少,而下游成都平原農民灌溉需水量大,引水進入內江幹渠可從魚嘴分水六成,而外江僅得四成。,但到了夏秋洪水時期,灌區需水減少,並希望減少洪水成泛,其分水比例即自動倒轉,內江只進水四成,而大部份洪水即由外江排泄,並由飛沙堰溢洪,而寶瓶口此時亦發揮了節洪的功能。這種利用魚嘴處岷江江心,外江河口正對岷江來水,口寬96米;內江則向左偏轉,口寬約130米,平時水量平平,按口寬比例約四六分,但水大時,主流漫過河心灘,急流直趨外江,內江分流比乃減少。又因寶瓶口寬僅20米,進水受到節制,部份洪流乃越飛砂堰頂漫溢,重入外江,使洪水不得為患。此時離堆亦發揮了擋水的功能,

36、使都江堰完成了“水旱從人”,盡得天利的功能。 益州記說:蜀郡“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沃野千里”,時人稱為天府。如今我們仍稱四川為天府之國,那麼都江堰恰是天府中的一道 銀河。,都江堰渠道縱橫,密如蛛網,有主要渠道526條,支渠2200條,全長1170公里,目前灌溉面積已擴大到3500平方公里,並計劃逐步擴展到6000平方公里。都江堰無大壩攔水,無閘門控制,純粹利用天然地形,因勢利導,真正達到了天開於前,工成於後的天人相契的目標。其設計施工不僅有其科學性,亦有其“道法自然”的哲學意義。都江堰歷二千二百餘年,興久不廢,是有其道理的。成都平原田疇千里,物產豐饒,無天旱雨澇之災;歲無饑饉,年有豐餘,贏得鐵

37、板糧美譽。都江堰達灌田之利,故又稱金灌口,終使蜀郡億萬人民得足食豐衣,富甲天下,號稱天府。,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二) 大運河,地之南北距離為運,國語越上“句踐之地,廣運百里”,注“東西為廣,南北為運”,所以大運河是以人工溝渠連通天然水系,結合人力與自然條件修鑿的一條南北向巨大輸運航道。大運河北起北平,南迄杭州,縱貫冀、魯、蘇、浙,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40公里。開山鑿渠,引水通漕,貫通南北,有灌溉通運兩利。大運河亦稱京杭運河,其歷史可上溯春秋末吳王夫差(西元前495至前476在位)始鑿邗溝(西元前486年)溝通 淮河與長江;戰國魏惠王(西元前369至前318年)

38、開鑿鴻溝,貫連黃河與淮河。春秋吳國邗地在今江蘇楊州東南,吳王夫差由此向北開運河,經射陽湖至末口(今江蘇灌南縣北)與淮河相通,隨後又再向北開鑿,使與沂水(泗水支流)、濟水(在山東境內)相連。戰國時之鴻溝乃從河南榮陽起開運河引黃河水向東南與淮河水系貫通而成者。鴻溝東漢時稱汴渠,曾加修浚,發現“水門故處,皆在河中”,可見鴻溝當時設有水閘。邗溝與鴻溝是今日南北大運河的濫殤。,古代大運河,大運河是溝通中國南北水路交通的大動脈,由多條運河組而成,可由南方的杭州北上直通北平,全長174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最古老的一條大運河。 隋代“發民工百萬”大修運河,歷數十年,一脈相通,南北暢行,乃有了今日大運河的雛形

39、。隋代運河有五條,依開鑿時間先後為:廣通渠、通濟渠、永濟渠、山陽瀆、江南河。廣通渠於隋文帝開皇四年(584)在渭水以南開鑿,引渭水從大興城東流至潼關入黃河,與渭水準行,大體沿漢代漕渠故道疏浚而成。通濟渠於隋煬帝大業元年(605)開鑿,經洛陽到盱眙入淮河,連接黃河、谷水、汴河和淮河,部份沿鴻溝舊道。通濟渠又稱禦河,河寬40步,沿岸有道路,並植柳樹,風景優美。山陽瀆即吳王夫差所鑿邗溝,於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再擴展,溝通淮河與揚子江,即從山陽(今江蘇淮安)經江都(今揚州)由揚子(今江蘇儀征東南)入長江。永濟渠隋煬帝大業四年(608)開通,貫聯沁水、衛水、沽河諸道,南通黃河,北連涿郡(今北平),始

40、板渚(今河南泛水東北)北岸,舟楫可上達北京。江南河隋煬帝大業六年(601)所開,自江都南京口(今江蘇鎮江)經蘇州直通杭州,沿河置驛站、糧倉。隋代運河大多利用秦漢故渠、自然河川或乾枯河道貫通而成,大運河之完成不僅促成隋代的霸業,亦開啟中國有唐一代的盛世,對中國中古時代的經濟發展有極積的啟導貢獻。,現代大運河,我國河流以地勢關係,類多自西而東,溝通南北者,惟運河是賴。大運河乃屢朝所修,歷經二千餘年,雖時有先後,但貫通中國南方與北方之目的則一。大運河之開鑿,江淮間始於吳王夫差之邗溝,至元?仁宗(1312-1320)時始成;江浙間始於隋煬帝,完成於元?泰定帝(1324-1328)時。明、清時仍有增修,

41、直至今日仍在整建,其工程之艱巨,歷史之久長,可以想見。今日之大運河由南向北,可分五段,即江南運河、裏運河、中運河、南運河、北運河。由杭州至鎮江為江南運河,乃宋、元以來所修成,正渠南流,傍太湖東岸行,西通太湖,東南通吳淞江,支渠甚多,水利甚便,水鄉澤國,四通八達,行人多以舟代車,故有南船北馬之語。自江都至淮陰一段稱裏運河,也稱淮南運河,乃古邗溝及隋煬帝所開故道,東有廣洋、大蹤、吳公、獲金諸湖,西為高郵、寶應諸湖、河行其間,兩岸築堤,以障湖水,西堤尤高,為江北一帶行旅舟楫之樞紐。自淮陰至臺兒莊為中運河,乃元世祖?忽必烈時代所開,自江蘇邳縣東南流,淮水自洪澤湖來會,南經南陽、昭陽、獨山等湖,最後乃達

42、微山湖。微山湖乃中運河上游之水庫,有匯注宣泄之功能。裏運河(淮南運河)與中運河兼有蓄泄之作用,夙稱難治,處處設閘築壩,節度水量,以利航行。,臺兒莊至天津為南運河,南運河為華北平原中最長的河道,是通黃河的渠道。自天津至通縣為北運河,由通縣西溯通惠渠,即可達北京。大運河南起浙江杭州,北經江蘇、山東諸省而達河北通縣,其流域縱貫長江、淮河、黃河,全長1100餘公里,是世界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大運河在工程設計上亦有很多特色,例如南段由鎮江繞太湖之東而趨杭州,與長江、太湖息息相通,湖漲入河;河漲入湖,流向不定,號稱平江,既便宣泄,又利航行,在太湖流域中佔重要地位。大運河沿岸除因地制宜,廣設河堤船閘外,亦多

43、渡口碼頭,盛時“航舶相貫而行,首尾相接,數裏不絕”。運河的開鑿不但需要進行閘壩等工程的精確設計,還要能掌握沿線的地形、地質、水源、流量等條件,是一項複雜的水利工程。,大運河的工能,大運河在隋代已規模大備,又歷唐、宋之興工續鑿,至元代時始成就了大運河今日之面貌。大運河之興建,主要為運糧,也就是南糧北運,將江南富饒的糧產運到缺糧的北方,也就是貢賦通漕。這不僅解決了中國北方的民食問題,也鞏固了中國北方的邊防,糧儲充裕,所向剋捷,所以大運河的功能除航運灌溉外,還具有國防上的重大意義。大運河時至今日仍在不斷疏浚整建,繼續發揮其溝通南北的功能,目前除傳承其漕運水路運糧的歷史任務外,又負起將中國北方的煤轉送

44、供應南方需要的新責任。大運河歷久彌新,冠絕古今,正表現了中國人在自己的疆域上為創造歷史、開拓文明,生生不息、繼往開來的決心。中國自先秦開始歷代即不斷開鑿運河,區域廣大,分佈全國各地,其中尤以京抗運河,宏規偉制,最著盛名,堪稱世界文明史中開鑿運河的先驅,也是利用天然地勢鑿山引水運河工程史中的典範。由於京杭運河航道長、規模大、歷史久,人們乃習稱其為大運河,以彰顯其在中國眾多分散各地的運河中的獨特地位。,元,明、清三朝,運河仍是我國南北交通要道,繼續不斷地進行維修,改造,使其暢通無阻。清朝康熙皇帝;曾把三藩,河務及漕運這三件大事,書寫挂在宮中,日夜審視,以示不忘。由此可見漕運在清朝的地位和作用。 隨

45、著運河的開鑿和通航,沿河興起了城市和商埠,如河陰,睢陽、德州、臨清,濟南、宿州、泗州、推安、楊州,真州、鎮江、杭州等都是運河邊上重要的碼頭和城鎮。 大運河是中國南北溝通的一條大動脈,於隋代鑿成後“自是天下利於轉輸”,而千百年來屢經修葺,至今日又顯新機,實為世界運河河工史上的一項偉績。然萬代之利,非一朝所成,其中世代人民所付出的血汗,甚至生命,確是難以估計的。,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三)靈渠,漓水源於廣西興安西北,與源於廣西東北興安海陽山之湘江相距不遠,分水嶺炮臺山很低。秦始皇略取百粵,乃命史祿開築湘水使通漓水,稱為靈渠,故有湘漓同源之說。靈渠乃貫通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間重要水上交通孔道,今名興安

46、運河,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條運河。在近代鐵公路未建設起來以前,靈渠是溝通中國南方與北方內河航運的唯一孔道。如由廣州乘船出發,溯珠江而上,經漓水,穿靈渠,沿湘江而下,接長江,轉京杭大運河直上北行,最後可達北京。靈渠水位高出湘江,開鑿工程極為艱巨,並利用陡門閘水,以通船運,使原屬殊途的湘漓二水,連通一氣,其所用的原理,與近世著名的巴拿馬運河(連通太平洋與大西洋)完全相同,不過卻早了二千餘年。靈渠除航運外,亦有灌溉之利,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中較少人知的一 項瑰寶。,靈渠歷史,靈渠,原名澪渠或零渠,約始鑿於秦始皇28年(西元前219年)前後。有關靈渠的最早史籍記載初見於淮南子?人間訓。秦軍南征百

47、越,無以轉餉,乃命史祿以卒鑿渠而通糧道,湘漓二水得以貫通。此後歷經漢、唐、宋、元直到近代都有增修整建,二千二百餘年維持功能,未嘗荒廢。靈渠穿興安縣城而過,盈盈一水,長不過數十里,以人工鑿開湘漓二水之分水嶺始安嶠,使二者得以溝通,它的工程包括南渠、北渠、鏵嘴、大小天平壩、泄水天平、陡(鬥)門、堰壩、秦堤、橋梁等設施,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工程系統。雖然這些設施的興建,時間有先後的不同,但就其通航轉運、灌溉防泛的功能而言,則是互為關聯、自成整體的。千載以下我們仍能欣賞並利用它的多功能巧妙設計,其在經濟與文化上的重要意義,的確是優越非凡的。,靈渠工程簡略,開山鑿渠,支分湘水,割開始安嶠(即越城嶠),連接漓

48、水。靈渠工程起自海陽江上游出山水流轉緩處之分水塘,分水塘又稱渼潭,其下築攔河大壩,堵水分流以為南北兩條渠道。為了控制進入南北兩渠的流量,鑿渠者便在攔河大壩上游設計修築了一個分水的鏵嘴,將海陽江水一劈為二,南渠合於漓;北渠仍歸於湘,南渠水量只佔三分;北渠卻佔七分,故有湘七漓三的說法。此一分水建構由於前銳後鈍,形似犁鏵,故稱鏵嘴。南渠上游十多公里的渠道,由於開鑿於堅硬的石灰岩中,工程不易,素稱險工。渠寬約8至14米,水深約0.6至1.5米,因此只能容納海陽江三分的流量。北渠則迂曲於小沖積平原間開鑿工程較易,渠寬一般在10至16米間,水深1米以上,故可容水七分。鏵嘴迍分湘流,其作法乃於湘流砂磕中壘石而成。宋人範成大鏵嘴詩云:狂瀾即奔傾,中流遇鏵嘴,分為兩道開,南漓北湘水。至今舟楫利,楚奧經萬里。人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