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同步训练试卷.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27099 上传时间:2025-07-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同步训练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同步训练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同步训练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同步训练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同步训练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同步训练试卷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心脏(zng) B.弯曲(q) C.照相(xing)【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读准字音,能够区分好前后鼻音、平舌翘舌以及容易混淆的字音。A 正确。心脏,拼音:xn zng,心脏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B 错误。弯曲,读音是wn q,汉语词语,意思是不直。C 正确。照相,拼音:zho xing,照相是靠“影像铺”这样的店家用传统的画像方法描绘自己的容貌。当时的画人叫做“小照”,画亡灵为“影像”

2、摄影术传入中国后,人们把这两个词连起来称为“照相”。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j) B.依偎(wi) C.骨髓(su)【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即使(j sh):表示假设的让步。B依偎(y wi):意思是紧密地依靠着。选择题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严厉 B.艰定 C.无缘无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B艰定坚定:意志坚强,不动摇。选择题“巢”字第九笔正确的一

3、项是( )A.丨 B.一 C.丿【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生字的笔顺。“巢”的笔顺为:撇点、撇点、撇点、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捺。选择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漫天卷地 漫:满,遍B.精疲力竭 疲:身体感觉劳累C.奔流不息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A 正确。漫天卷地,释义:形容来势很猛,到处都是。 漫:满,遍,到处。B 正确。精疲力竭,意思是精神、力气消耗殆尽,形容极度疲劳,不想动的样子。疲:身体感觉劳累。C 错误。奔流不息,基本意思为水

4、流奔腾而不停止,指水不停地流。息:停止,歇。选择题下列词语中的“理”与“通情达理”中的“理”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天文地理 B.合情合理 C.置之不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多义字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本题要结合词语的意思去理解。理: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肌、条。道理,事理:合情合、当如此、通情达。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科、天文地。管理,办理:处、财、当家事。整理,使整齐:发。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置之不。通情达理”中的“理”:道理,事理。天文地理中的“理”: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合情合理中的“理”:道理,事理。置之不理中的“理”:对别人的言语行动

5、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选择题“这个地方气候温润,青山绿水,适合旅游和度假。”这句话中“温润”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温和 B.细润 C.温暖润湿【答案】C【解析】本题加点词意思的理解与分析。“温润”意思有:人的性情、言语温和。温暖湿润。“气候温润”指的是气候温暖湿润。信息匹配读一读,选择正确的字填写在横线上。峰 锋 博 搏深秋时节,在家长陪同下,我和几个小伙伴登山比赛。我们勇敢拼_,力争先_。最后,我以最快最强的速度,率先冲上了顶_。迎着凉爽的秋风,俯视大地,一马平川,_大壮美,顿觉心旷神怡!【答案】搏 锋 峰 博【解析】本题考查对同音异形字的掌握,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同

6、音异形字,汉语中,即使读音相同,字形和意思也可能不同,组词也不同。峰:山的突出的尖顶:高、顶。形状像山峰的事物:波、驼。用于骆驼:一骆驼。锋:刀、剑等兵器的锐利部分:刀、枪。带头在前列的人:先、前。比喻说话或文章的锋芒:谈、笔。气象学名词。博:(量)多、丰富:渊、地大物。通晓:古通今。大:宽衣带。博取,取得:以欢心。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来泛指赌博:徒、局。搏:对打:斗。扑上去抓:兔。跳动:动、脉。书写照样子,把“自豪”两个字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自豪【答案】自豪【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要求学生把汉字工整、规范、美观地写在田字格内即可,注意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不要写错别字。书写看拼

7、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fng mn o m gi shn wn p mo shng yn ci gun gi jng pi zh wi pi lin chng zhng q g 【答案】丰满 奥秘 改善 顽皮茂盛 云彩 灌溉 敬佩助威 排练 重整旗鼓【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满、奥秘、善、顽、灌溉、敬佩、威、重整旗鼓”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信息匹配填空。“我衣服的扣子掉了,妈妈赶紧给我钉上。”

8、根据字典中“钉”的解释,在这句话中,“钉”的读音是_;意思是_(只填写序号)。钉dng (子、儿)竹、木、金属制成的可以打入他物的细条形的东西:螺丝儿丨碰子(喻受打击或被拒绝)。紧跟着不放松:住对方的前锋。督促,催问:这事得着他点儿。钉dng 把钉子或楔子打入他物:拿个钉子一丨墙上着木概。一种缝纫方法。用针线将扣子等固定住:扣子。【答案】dng 【解析】此题考查汉语拼音、字义的识记与理解。学生不仅要能够辨别字音,正确写出字音,还要能够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结合语境,可知是妈妈把掉了的扣子钉回衣服上,应读dng,字义应是一种缝纫方法。用针线将扣子等固定住:扣子。填空题根据内容写填空。国庆节期间,

9、小明和家人高兴地来到天安门广场。蓝天白云下的广场上,鲜花盛开、人山人海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来表达小明的心情。_【答案】心潮澎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成语的积累和使用,这道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所积累的词语概括小明的心情。从题干来看“鲜花盛开、人山人海”体现了国庆期间热闹的景象,所以人们的心情应该是格外激动,不能平静。心情澎湃:意思是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出自臧克家得识郭老五十年。选择题李兵要参加少年宫举行的航模比赛。他在平时一次次练习拼装的过程中,告诚自己每一步都需要小心,再小心,不能疏忽每一个细节,不能因一点儿失误影响到最后的效果。如果用一句名言来形容李兵自

10、己的内心想法,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差之毫厘,谬以千里。C.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言警句的理解与运用。根据关键句“不能疏忽每一个细节,不能因一点儿失误影响到最后的效果”可知,最恰当的名言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屈原的卜居,意思是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出自礼记,意思是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自尚书,意思是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填空题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1)_,远近高低各不同。(2)但使龙城飞将在,_。【答案】

11、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教胡马度阴山【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识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全诗内容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唐代王昌龄的出塞,意思是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全诗内容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填空题按原文填空。(1)女娃游于东海,(_),故为精卫,(_)西山之(_),以堙于东海。(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

12、色战马(_),浩浩荡荡地那声音如同(_),好像大地都被(_)颤动(_)。【答案】溺而不返 常衔 木石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震得 起来【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识记,这要求学生要熟练背诵课文。(1)根据原文“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进行填空。(2)根据原文“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进行填空。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

13、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1】这段话取自课文_,作者是_。【2】用“”画出作者表现叶子“好看得很”的语句。【3】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_【答案】【1】 爬山虎的脚 叶圣陶【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3】爬山虎叶子的颜色。【解析】【1】本题考查了文学常识,学生平常要注意识记课文标题与对应的作者。结合语段看出,语段出自现代教育家、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

14、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理解分析。题干要求找到表现叶子“好看得很”的语句,“好看得很”出现在选文末尾,结合前文内容,可知句子应是: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作者在文中描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的词语进行概括即可。结合选文中的句子“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可知写

15、的是叶子的颜色。结合此特点概括即可。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爱动脑筋的他,特别想知道种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地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蒋妈妈特别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chng,捣去皮壳或捣碎)成的。带着硬黄壳的稻子,从种到收,需要好几道工序: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晾晒、刮板脱粒”周恩来惊讶地

16、说:“啊?看来,吃上这碗大米饭,还真不容易啊!”“尤其是在水田插秧时,种田人赤着脚,忍受着蚂蝗等水虫叮咬。再后来就是顶着烈日、流着汗水来锄草。这从种到收,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蒋妈妈的一番话,给了周恩来深深的启迪。这不仅加深了小时候的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而且让他更加热爱劳动人民,同时也激励了他的勤奋学习。【1】从文中找出和下列意思相应的词语。(1)形容记得非常牢固,念或背得非常流利。(_)(2)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_)【2】用“”在第自然段中画出小时候的周恩来背古诗时想到的问题。【3】概括第-自然段的意思。_【4】和“这从种到收,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

17、人呢?”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这从种到收,定会累坏很多种田人。B.这从种到收,不会累坏很多种田人。C.这从种到收,只会累坏几个种田人。【5】小时候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至少从文中找出两点)_【答案】【1】 滚瓜烂熟 迫不及待【2】爱动脑筋的他,特别想知道种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3】周恩来为了弄清种一粒米到底多辛苦,向蒋妈妈请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4】A【5】周恩来是一个勤奋、勤思好问的孩子。【解析】【1】本题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解答本题要抓住所给意思中的关键词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根据关键词“非常流利”可知,第一个词语是“滚瓜烂熟”。根据关键词“十分急切”、“不能再等待”可知,第二

18、个词语是“迫不及待”。【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通过阅读文章第一段可知,周恩来很快就能把古诗背熟,但是他没有彻底领悟古诗的意思,想知道种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3】本题考查对段落内容的概括与归纳,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文章,弄清楚谁做了什么事。通过阅读文章可知,第二、三、四、五段主要讲述了周恩来向蒋妈妈请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这从种到收,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一句是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是“这从种到收,定会累坏很多种田人”,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是一个否定句,意思不符。C选项中的“只会”错误。【5】本题考查对人物特点的概括与归纳。根据第一段中“

19、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可知,周恩来是一个勤奋的孩子,每天很早起床读书。根据周恩来向蒋妈妈请教问题可知,他是一个勤思好学的孩子。书面表达习作。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完成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250。题目一:一件令我 的事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或听到的。有的令你惊喜,有的令你害怕,有的令你紧张,有的令你激动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选一件具体事例,完成习作。题目二:故事中的 和我在梦中奇遇睡梦中,我们读过的童话、神话中的一些人物,如本领高强的孙悟空,爱憎分明的葫芦娃,纯洁善良

20、的白雪公主等,可能和你在梦中相遇,还发生了有趣的事情。选一次自己做过的类似的梦,想想奇遇经历,写一篇想象文。【答案】范文: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在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着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 一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 可惜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之途,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中,这时她才领悟到自己的过错。 十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拖着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回到了故乡。她回到家时已

21、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渗透出来。她轻轻敲了敲门,却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女儿扭开门时把她吓了一跳。“好奇怪,母亲之前从来不曾忘记把门锁上的。”母亲令人心疼的模样睡着了。 “妈妈”听到女儿的哭泣声,母亲睁开了眼睛,一语不发地搂住女儿疲惫的肩膀。在母亲怀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儿突然好奇问道:“妈,今天你怎么没有锁门,有人闯进来怎么办?” 母亲回答说:“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来进不了家门,所以十年来从没锁过门。” 家人的爱是希望的摇篮,给予不断成长的动力,令我十分感动。让我们一起爱惜母爱吧! 【解析】此次作文是半命题。弄清了题意之后,就要考虑补充文题了。补充文题就是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

22、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题目一:要求将题目“一件令我 的事”补充完整。审题时可以考虑如下条件:人物:老师,同学,家长,陌生人地点:学校里,上学路上,公交车上,家里令我感动(无私奉献)、难忘(母爱)、后悔(以身作则)由审题可知,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应该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写作时,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可以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一发展顺序写,也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先写让自己最感动、难忘、后悔的那一瞬间,再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等进行细节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在我们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

23、活中,有许多喜怒哀乐。在写事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会吸引阅卷老师和读者。提纲: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引出下文)。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题目二:先把题目“故事中的 和我在梦中奇遇”补充完整,确定自己写的内容,与谁相遇,相遇之后会产生什么故事?或者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写想象作文,首先要放宽自己的想象空间,新奇、丰富的想象会给作文带来奇丽、美妙的色彩。在这个空间里,你是整个世界的主人,因为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你的想象而存在,你想的越多,这个世界就越丰富多采,反之,你

24、的想象力贫乏的话,你的世界将会暗淡无光。当然,所有的想象从某种角度看,都是现实生活的折射,都离不开现实生活。新奇并不等于离奇,只有有一定现实生活依据的想象才是能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可以理解的世界。所以我们在展开翅膀翱翔的同时,不要忘记现实生活是依托我们起飞的空气。要写好想象作文,就必须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生活细节,注意汲取科学知识,以这些内容为依托,进行合理的创作,就可以建造出奇幻绚丽的属于你自己的世界。构建想象的世界还需要文字结构、章法作为砖瓦。没有语言文字的表述,想象就只有停留在脑海中,无法与别人交流、共享。假象类想象作文虽然只是一种未能实现的理想,但它应该是小朋友心中最真诚的理想、期待或祝愿。 这一类型的想象作文一现实的关系最为紧密。写作时,要对生活仔细的观察,注意突出重点,并围绕这个重点选择素材。面面俱到是这一类题材的大忌。提纲: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引出下文)。正文: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