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生理学实验课教案.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43604 上传时间:2019-05-1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药科大学生理学实验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沈阳药科大学生理学实验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沈阳药科大学生理学实验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沈阳药科大学生理学实验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沈阳药科大学生理学实验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药科大学生理学实验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药科大学生理学实验课教案.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验课电子教案沈阳药科大学生理教研室人体结构概要(示教)实验目的:一般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各系统的组成,主要器官的位置及相互关系,为学习生理学打基础。实验对象:人体尸体解剖整体标本、各系统或器官瓶装标本(包括人和动物两种)、解剖模型。讲授方法:通过观看解剖图片、实物标本等方式,按各系统分述。人体的解剖方位和解剖面一、标准解剖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下肢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身体两侧,手掌向前。近头为上,近足为下,近腹为前,近背为后;近正中为内侧,远正中为外侧。其他有腔内外,肢体近、远端,体表深、浅等方位术语,以说明人体各部分,各器官之间的位置关系。二、常用的剖面术语:(1)横切面(又

2、称水平切面):将人体或器官分为上,下两部。(2)矢状面:将人体或器官分为左、右两部。(3)冠状面(又称额状切面):将人体或器官分为前、后两部。三、人体八大系统组成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人体各系统的大体解剖一、运动系统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及主要连接方式。了解人体肌肉的一般形态和分布。(一)骨骼骨的形态:长骨,多见于四肢。短骨,分布于肢端。扁骨,多构成骨腔。不规则骨,如椎骨和部分颅骨。人体骨骼分三部分:躯干骨、颅骨、四肢骨。相关图片 全身骨骼 骨的结构 骨的形态(二)躯干骨及连接椎骨形态:椎体、椎弓、椎突。椎骨连接:椎间盘、椎间关节(属微动关节

3、)、周围韧带。脊柱:颈椎(七块)、胸椎(十二块)、腰椎(五块)、骶骨(一块、由五个骶椎愈合)、尾骨(一块)。脊柱侧观有四个弯曲,有椎管和椎间孔结构。肋骨:弓状、前端为软骨。 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胸廓:由十二个胸椎、十二对肋骨和胸骨组成。十二对肋骨后部与椎骨连接;前部上七对肋骨与胸骨连接,下五对由软骨连接形成肋弓,十一、十二对肋骨游离。肋骨运动,胸廓可扩大缩小,为呼吸运动结构基础之一,具有保护心、肺、大血管作用。椎骨结构 骨连接 胸廓 脊柱 椎间盘 (三)四肢骨及连接上肢带骨:锁骨:略作“S”形,内侧与胸骨,外侧与肩胛盂相连。肩胛骨、于胸廓的后外侧。自由上肢骨:肱骨(上臂)、桡骨(前臂外

4、侧)、尺骨(前臂内侧)、腕骨、手骨。上肢骨主要连接:肩关节: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肘关节。手的连接。下肢带骨: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三部组成。自由下肢骨:股骨、膑骨、胫骨、腓骨、跗骨、足骨连接形成足弓。骨盆:由两侧髋骨、骶骨、尾骨连接而成。具有保护脏器、支持体重的功能。女性骨盆较宽大,男性略窄小。下肢骨主要连接: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见骨架标本)。以膝关节为例,学习动关节的基本结构及辅助结构:关节面:股骨下端,胫骨上端,为上、下关节面,以及髌骨的后面。关节囊:滑膜层,附于关节腔的表面,纤维层,附于关节面的边缘。关节腔:关节囊内的小腔隙。辅助结构:膝关节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内、外半月板

5、,滑液囊、翼状襞。 掌骨 肘关节 膝关节 肩关节(四)颅骨对照标本,认识额骨、顶骨、枕骨、颞骨、筛骨、蝶骨的位置,由以上骨构成了颅腔,颅腔有枕骨大孔和脑神经出颅孔。自己观察眶、口腔、鼻腔和耳道。 颅骨正面观 颅骨侧面观 颅骨底面观(五)肌肉肌肉的形状:在大体标本上认识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肌肉的组成:肌性部分称肌腹,腱性部分称肌腱或腱膜。肌肉的辅助装置:筋膜:浅筋膜、深筋膜。前者于皮肤下包被整个躯体,后者于肌肉表面,各肌之间或分别包被肌肉、大血管、神经干。腱鞘:多在手、足部肌腱周围,为双层套筒状,两端封闭结构,两层间充满滑液。滑液囊:见膝关节。 肌肉的形状 肌肉的组成(六)头颈肌口轮匝肌和

6、眼轮匝肌、表情肌。颞肌、咬肌、咀嚼肌。胸骨舌骨肌、胸锁乳突肌。(七)躯干肌背部:斜方肌、背阔肌、骶棘肌。胸部: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膈肌:于胸廓下口。中心腱、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腹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腹直肌。 躯干肌 膈肌 前臂肌(八)上肢肌:三角肌、肱二头肌(上臂前面),肱三头肌(上臂后面),前臂肌前群,为屈腕,屈指,旋前肌。前臂肌后群,为伸腕、伸指,后旋肌。(九)下肢肌:腰大孔、髂肌、臀大、中、小肌,缝匠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膜肌、半腱肌、腓肠肌,比目鱼肌等。二、循环系统了解心脏的位置、外形和大体解剖结构。观察人体主要大血管的走行和冠状动脉的分布。

7、(一)心脏外形及位置:观察心脏在胸腔的位置。心脏外形可见心包、心耳、心房、心室、大血管出处,冠状沟、前后纵沟。内部结构:四个腔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二个膈房中膈、室中膈。四组瓣膜三尖瓣(右房、室之间)、二尖瓣(左房、室之间)、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心室内见乳头肌、腱肌和心内膜。剖面见心肌排列走行。冠状动脉:主动脉根部发出两支、左冠状动脉主要分布于左半心,右冠状动脉主要分布于右半心。互有交错。 心脏的位置 心脏前面观 心脏后面观 心脏的切面 心脏的切面 心肌(二)血管肺动脉:短而粗,右室发出,主动脉弓下分两支,入左、右肺门。肺静脉:每侧各有两支,出肺门入左心房。主动脉:左心室发出,向左

8、上称升主动脉,弯向左后称主动脉弓,弓的上方自右向左发出三支称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再下称降主动脉、按段分称胸主动脉、腹主动脉,于第四腰椎下缘分两支左、右髂总动脉。其 他:上肢、下肢和头部动脉一般观察了解。体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门静脉,静脉腔内可见静脉瓣。 血液循环 大、小循环 静脉系统三、呼吸系统了解呼吸系统,观察各器官结构。(一)呼吸道鼻:外鼻、鼻腔、鼻前庭。鼻窦:见颅骨标本。喉:了解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的形态。喉室由上述骨和周围肌肉组成。喉室皱裂:室襞上对称,下对称声襞(声带)、声门裂是声襞之间的裂隙。气管、支气管:观察“C”状软骨及连接,支气

9、管分枝角度。 呼吸道 鼻 喉 气管、支气管(二)肺位置:观察肺在胸腔的位置。形态:半圆锥形,上端称肺尖,下部称肺底。右肺三叶,左肺两叶。 肺 右侧面 左侧面四、消化系统学习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大体形态结构。(一)口腔:1、 牙:乳牙20个,恒牙32个。2、 舌:表面突起结构称舌乳头。3、 腭:硬腭、软腭、腭扁桃体。4、唾液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二)咽:为位于鼻腔,口腔和喉后方的肌性管道,有咽后壁。(三)食管:位于气管后,脊柱前的肌性管道。上与咽通,下接胃贲门。(四)胃:位置在尸体标本上观察。胃的分区:贲门部、幽门部、胃底部、胃体部。 (五)小肠:尸体标本上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分布。观察小

10、肠皱裂、盲肠、回盲瓣、阑尾。观察直肠的形态。(六)肝和胆:位于右上腹,胆在肝下胆囊窝,上部称膈面,下部称脏面。肝门:膈面中凹陷,有肝动脉、肝总管、门静脉和神经入肝。肝管和肝总管合并为胆总管,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七)胰腺:位于胃的后方,横向于腹后壁上方。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消化系统 口腔 食管胃 小肠 大肠肝脏 胰脏和十二指肠五、泌尿系统(一)肾:位于腹腔后上部,脊柱两旁,右肾略低。肾动脉直接来自腹主动脉。肾外观呈蚕豆形,肾中部凹陷称肾门。肾剖面,见肾皮质(外层色深)、肾髓质(内层浅色)、肾锥体、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肾孟结构。(二)输尿管:起自肾盂,于腰大肌前下行入膀胱,为

11、肌性管道。(三)膀胱分顶、底、体三部分,呈锥体形。男性位于直肠前方,女性位于子宫前方。认识膀胱三角区。(四)尿道。 泌尿系 肾的位置 肾的切面六、生殖系统 (一)女性:观察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阴的形态。子宫位于直肠与膀胱之间,前倾前曲,分子宫底、体、颈三部分。卵巢位于子宫两侧的骨盆侧壁上,卵圆型,切面可见发育的卵泡。 (二)男性:观察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精腺、前列腺的形态。男性生殖系 睾丸的位置 睾丸切面 女性生殖系七、内分泌系统(一)脑垂体:见神经系统。(二)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喉的下部与气管上部的两侧。(三)甲状旁腺:甲状腺侧叶后面或埋于腺内。共两对、各约高梁米粒大小。(四

12、)肾上腺:两肾的上方,呈三角形。(五)性腺:略。(六)胸腺:位于气管前方、胸廓上口下。 内分泌系统 垂体 甲状腺 甲状旁腺 胸腺 肾上腺八、神经系统(一)脊髓和脊神经脊髓的位置:椎管内、上续延髓、下止于第一腰椎下缘。外形:扁圆柱形,由上而下可见颈膨大,腰膨大,脊髓圆锥,表面有前、后正中裂,前、后外侧沟,脊神经根由侧沟发出。剖面:灰质、白质、中央导水管(见模型)。脊神经:脊髓分31个节段,相对有31对脊神经(颈8、胸12、腰5、骶5、尾1)。脊神经后根膨大处称脊神经节。下肢主要大神经有坐骨神经,分别见标本。交感神经:由脊神经分出2224对交感节,形成交感链。(二)脑和脑神经脑干:上接间脑,下接脊

13、髓。由上而下分:1、中脑:认识腹侧面大脑脚,背侧面四叠体(上丘、下丘)结构;2、脑桥:两侧称脑桥臂;3、延髓:腹侧面有锥体、锥体交叉结构。在标本和模型上观察十二对脑神经的出处。间脑:位于中脑上方,两大脑半球之间的灰质。背上部称丘脑。前下部称下丘脑,有脑垂体、视交叉等结构。小脑:位于延髓与脑桥背侧,分两小脑半球、小脑蚓部两部分。大脑:结合模型和标本,了解大脑半球的形态。认识大脑中央沟,外侧裂,顶枕裂的位置,脑皮质分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边缘叶、中央前、后回),胼胝体。观察剖面的脑皮质和髓质。基底神经节:结合模型了解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形态,了解基底神经节与丘脑和大脑半球的位置关系,以理解

14、基底神经节的概念,即基底神经节是大脑基底部实质内的一些神经核团。脑室:1、侧脑室:位于两侧大脑半球内;2、第三脑室:位于两侧间脑之间;3、第四脑室: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脑脊膜:1、软脑(脊)膜,附于脑、脊髓组织表面。软脑膜与毛细血管一起进入脑室的结构称脉络丛。2、蛛网膜:网状结构。突入脑膜静脉窦的部分称蛛网膜颗粒。3、硬脑(脊)膜,附于颅骨内面、脊椎管内面、硬脑膜突起有大脑镰、小脑幕等结构,突起内腔隙叫静脉窦。4、蛛网膜下腔:软脑(脊)膜与蛛网膜间的间隙。5、硬脊膜外腔:硬脊膜与椎管的骨膜之间,内有脂肪组织。 脑 脊髓 脊髓切面脑侧面 脑矢状面 脑额状面 脑干前面 脑干后面 脑干切面 间脑

15、脑脊液循环 小脑 脊神经 脑神经 内脏神经第三章 组织学观察内容一、上皮组织1、复层鳞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取材:人指皮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要点:上皮细胞层数较多,表层为染成粉红色、均质、无细胞结构的角化层,靠近表层的细胞为扁平、似鳞状;中间的数层为多角形细胞;最底层细胞为矮柱形或立方形,它能不断分裂增殖,逐渐向表层推移。复层扁平上皮的基底面与深层结缔组织相连处不平,结缔组组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两者之间有薄层基膜。2、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气管粘膜)取材:气管(人或动物)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 观察要点:此类细胞的开头形状和细胞核的位置不同,看起似有数层,实际仍是单层,故有“假复层”之名。可区

16、分为三种;(1)柱状细胞,形状基本与其他柱状上皮细胞相似,惟其细胞核多靠近细胞游离端,细胞下部变细直达基底膜;(2)支持细胞,细胞呈梭形,夹于柱状细胞胞体之间,核位于中间,基底端也与基底膜接触;(3)基底细胞;胞体呈锥形,故称之为锥体形细胞,基底端位于基底膜上,核圆,位于上皮的最底层。在上皮的游离面上有能摆动的纤毛,基底膜明显可见。于上皮细胞之间可夹有一些杯状细胞。是种单细胞腺,有分泌粘液之功能,当分泌物充盈胞体时,核常被挤向基底部,染色很深,似三角形或月牙形。二、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取材:大鼠网膜铺片染色:用台盼蓝活体注射后,铺平经中性红,弹性纤锥染色法及van、Gieson氏法复染。观察要

17、点:用台盼蓝对大鼠作活体注射后,可使其所有组织细胞(巨噬细胞)都能摄取这种染料,大胞体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兰色颗粒。铺片经固定复染后,分别显示出结缔组织中各成分。弹性纤维很细,染成暗紫色,交错排列。胶原纤维呈束状较粗,染成粉红色。网状纤维,在此标本不易见到,用浸银法染成黑色,故又名嗜银纤维。结缔组织的细胞多只显示了细胞核,其中以成纤维细胞核较明显,呈卵圆形,胞质紫红色,肥大细胞多位于血管周围,胞浆颗粒染成深红色。三、肌组织1、骨骼肌取材:人(肌组织的纵切面、横切面)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要点;从横切面看,肌纤维的大小并不规则,肌原纤维呈点状,外包有很薄的肌膜,细胞核位于肌纤维之外周,紧贴于肌膜内

18、面。肌束之间是疏松结缔组织及其细胞核。2、心肌取材:人心肌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要点:属横纹肌,但由于肌浆丰富所以横纹不如骨骼肌的清晰、明显。心肌纤维一般为短柱状,有分枝一般只有一个核,在心肌纤维相接的地方,细胞特殊分化,形成闰盘,在染色标本中呈现深色带状,形态如阶梯样。3、平滑肌取材:人中动脉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要点:平滑肌细胞一般为梭形,核为长圆形,位于胞体之中部,在常规染色标本肌原纤维不清楚。在构成肌组织纤维排列成束。外被网状纤维包绕,不同肌层之间,肌纤维的方向不同。四、神经组织神经元取材:脊髓横断(动物)染色:尼氏法及伊红染色观察要点:先用肉眼观察,切片在脊髓横断面的中央见有着色

19、深的H型灰质。将脊髓前角部位放于视野中央、用低倍镜可见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神经元胞体,并可见到与胞体相连的数目、长短不等的突起,选择一个比较典形的胞体置于视野中央用高倍镜观察。镜下可见有,细胞膜:位于细胞表面。细胞核:多数神经元只含有一个大而圆的核,居胞体中央,核膜明显,因核质少,故染色淡。细胞质:可见有丰富的尼氏体(Nissl body)分布于胞质内被碱性染料染色,脊髓灰质的运动神经元的尼氏体为有棱角状的小块,犹如虎斑状花纹,故称“虎斑小体”。五、血膜涂片取料:人(末梢血)实验用品 显微镜、载玻片、瑞氏染色液、采血针或注射针头。实验步骤(一)采血方法:在动物采血部位,先用碘酒棉球消毒,再用

20、酒精棉球擦去碘酒,待洒精蒸发后,用消过毒的采血针刺入皮肤0.3 cm,不要挤压。待流出一滴血后,用干棉球擦去,待再出血时再用。实验后如继续出血,需要用棉球压迫止血。(二)血液涂片方法:用光洁平整的载玻片一片,在采血部位,(人耳垂、指端,动物耳静脉、舌静脉)取血液一滴,取另一片载玻片的一端垂直接触在第一片载玻片的血滴上,待血液在两玻片所成角度间散开后,再用第二片载玻片的接触缘以3040角度向前平推(图3-1),直至血液推尽为止,角度之大小及推进的速度,可直接影响血膜的厚薄。速度快或角度大,则被制成的血膜就较厚,反之就薄。理想的血膜玻片的两侧两端均有适当空余部分,细胞分布均匀,无相互重叠,便于观察

21、。(三)血片染色方法:血液涂片制成后,滴加瑞氏染色液,染色液多少依血膜的大小而定,一般35滴盖满血膜即可。待一分钟,再滴加缓冲液或新鲜蒸馏水,使与染料充分混匀,否则可出现染色浓淡不均。约510 min后,用流水冲洗,然后在室温中晾干,即可镜检。血膜片涂法 注意事项1、血片滴加染液后,应准时加入缓冲液或蒸馏水,以防干固,如见干固可再加染液,将血膜片轻轻振动,并立即加入缓冲液或蒸馏水,然后用水冲洗。2、在冲洗血膜片时,玻片应保持水平,使漂浮在液面的色渣自玻片边缘溢出,防止色渣附着于血膜之上,以免影响观察。3、染色效果:染色时间、染色剂的性质及温度均有影响,所以必须注意,才能染出理想的血片。观察要点

22、 先用低倍镜找一个将血细胞都均匀推开的区域,置于视野中央换高倍镜观察。成熟红细胞无核,呈两面凹陷的圆盘状,中央较薄,外周较厚,染色后呈桔红色,中央着色较浅,周围较深。观察粒细胞:多集中在推片的尾部,中性粒细胞较多,细胞呈现圆形,直径约1012 mm,核染成蓝紫色,染色质凝结成块,核呈分叶状居多(25个不等)。嗜酸性粒细胞:仅占白细胞总数的0.5%3%,细胞圆形,略大于中性粒细胞,直径1015 mm,细胞核多为二个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酸性颗粒,染成桔红色。嗜碱性粒细胞:仅占白细胞总数的0.5%左右,细胞呈圆形,大小与中性粒细胞近似,直径为1012 mm,细胞核的形状常不规则,有的呈2叶或3叶,

23、着色较浅。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着深蓝色,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常覆盖在核上。淋巴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为圆或卵圆形,体积有大有小,直径为615 mm之间,其中以小淋巴细胞居多。胞核呈圆形或卵形,一侧常有痕迹,核染色质浓密,结成块状,着色很深,有时可见12个核仁,胞质较少,常成窄环状围绕着胞核,胞质嗜碱性,着天蓝色,其中少数可见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直径为1420 mm,胞体呈圆形或卵圆形,胞核肾形或马蹄形,常见扭曲或折叠现象,染色质细小,松散、着色浅,胞质较多,染灰蓝色。血小板:是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无完整细胞结构,呈圆形或卵圆

24、形双凸盘状,直径为24 mm。在涂片上形状常有规则,或多突起,往往聚集成群。在瑞氏染色周边部分染成浅蓝色,称为透明区;中央部分为紫色颗粒,称为颗粒区。实验一 肌肉的收缩特征实验原理:1.本实验是一个急性离体实验,实验的难点在于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实验的重点是对实验结果的观察。 2.当给坐骨神经一个阈上刺激,刺激局部的神经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兴奋可以沿着整个神经纤维传导,到达神经-肌接头,将兴奋传递到骨骼肌,产生兴奋收缩耦连,触发骨骼肌收缩。3.当刺激强度达到阈上刺激,骨骼肌发生一次收缩反应,这是肌肉收缩的最简单形式,即单收缩。在记录仪将单收缩过程描记下来,可以得到一个单收

25、缩曲线,包括三个时相,即潜伏期、收缩期与舒张期。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收缩的幅度也随之增加,直到达到最适刺激强度。4.如果给予标本连续刺激,刺激之间的间隔超过单收缩时程,则肌肉出现一连串各自分离的单收缩;若刺激之间的间隔未超过单收缩时程,则两次收缩就会叠加,产生复合收缩。它分为两种形式:(1)不完全强直收缩:即后一次收缩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发生,形成一持续的锯齿状的收缩曲线。(2)完全强直收缩:即后一次收缩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内发生,形成一持续的收缩曲线,完全看不到舒张期的形迹,形成持续收缩状态。实验目的:1.找到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阈刺激,最适刺激 2.观察肌肉的收缩形式 3.刺激频率及强度

26、与肌肉收缩的关系实验方法:(一)制作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1.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拨皮,洗手及用过的全部手术器械 3.分离两腿4游离坐骨神经至腘窝,去除部分股骨及小腿部分其它肌肉和骨组织,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二)连接实验装置将标本固定于肌槽,并联与张力换能器,打开电脑,调试预期结果:1.从0.1mv开始增加刺激强度,找到阈刺激强度。 2.在阈刺激强度的基础上,增加刺激强度,发现肌肉的收缩幅度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到达某一刺激强度时,再增加刺激强度,收缩幅度无明显变化,这一能引起最大收缩的最小刺激强度,为最适刺激强度。 3.在最适刺激强度下,给予标本单刺激,可以

27、得到单收缩曲线, 包括三个时相,即潜伏期、收缩期与舒张期,舒张相略长于收缩相。4.给予标本连续单刺激,刺激之间的间隔超过单收缩时程,则肌肉出现一连串各自分离的单收缩;增加刺激频率,若刺激之间的间隔未超过单收缩时程,则两次收缩就会叠加,产生复合收缩。如果后一次收缩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发生,形成一持续的锯齿状的不完全强直收缩曲线。如果后一次收缩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内发生,形成一持续的完全强直收缩曲线,完全看不到舒张期的形迹。结果分析引导:1.阈刺激的定义,作为一个有效刺激,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2.最适刺激的定义,最适刺激可以理解为肌肉收缩的空间总和达到最大. 3.单收缩曲线的定义,包括的三个时相

28、4.改变刺激强度,可以得到复合收缩曲线,可以理解为收缩的时间总和;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制收缩产生的条件注意事项:1.蟾蜍的脑和脊髓要破坏完全 2.拨皮后一定要清洗实验器具及双手 3.避免蟾蜍分泌的毒素进入眼睛 4.股骨一定要留取1cm以上,足够长度插入肌槽 5.尽量不要用金属器械接触神经,以免破坏其兴奋性 6.连接实验装置前,要用铜锌弓检测标本的兴奋性 7.实验过程中,保证标本营养思考题:1.如何判断制备的神经肌肉标本的兴奋性? 2.拨皮后的神经肌肉标本能用自来水冲洗吗? 3.引起肌肉收缩的阈刺激,最适刺激的含义是什么? 4.为什么随着刺激强度增加,肌肉收缩的振幅会随之增加? 5.肌肉收缩的

29、形式有几种?各有何特点?实验二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实验原理:正常状态下红细胞内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大致相等,这对保持红细胞的形态甚为重要。将机体红细胞置于等渗溶液(NaCl/0.9)中,它能保持正常的大小和形态。但如把红细胞置于高渗NaCl溶液中,水分将逸出胞外,红细胞将因失水而皱缩。相反,若将红细胞置于低渗NaCl溶液中,水分进入细胞,红细胞膨胀变成球形,可至膨胀而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入溶液中,称为溶血。 把正常红细胞置入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从0.85、0.80.3NaCl溶液),在0.45的溶液中,有部分红细胞开始破裂,即上层液体呈微红色,当红细胞在0.35或更低的NaCl溶液中,则全部红细

30、胞都破裂。临床以0.45NaCl到0.3NaCl溶液为正常人体红细胞的脆性(也称抵抗力)范围。如果红细胞放在高于0.45/NaCl溶液中时即出现破裂,表明红细胞的脆性大,抵抗力小;相反,放在低于0.45NaCl溶液中时才出现破裂,表明脆性小,抵抗力大。实验目的:测定家兔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渗透脆性。实验方法:一、低渗盐溶液配制取试管十只,洗净烘干。以玻璃铅笔编号后列于试管架上。参照下表加入各种溶液: 试管号试液123456789101% NaCL(ml)1.401.301.201.101.000.900.800.700.600.50蒸馏水(ml)0.600.700.800.901.001.101

31、.201.301.401.50NaCL浓度(%)0.700.650.600.550.500.450.400.350.300.25二、制备枸橼酸钠血家兔麻醉后,背位固定,备皮。切开颈部皮肤,分离颈总动脉,插管,放血入烧杯中,事先加入3.8%枸橼酸钠溶液(比例为: 血与枸橼酸钠比为9:1),混匀。三、溶血情况观察用注射器向各试管内添加兔血一滴,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点到2-3次,室温下静置一小时,观察各管澄明度以判断是否溶血。指标: 试管下层混浊红色,上层无色或橙黄色未溶试管下层混浊红色,上层透明淡红色部分溶血试管呈现透明红色全部溶血预期结果:试管15: 不溶试管67: 部分溶血试管810:全部溶血实验

32、结果分析:在0.45的NaCl溶液中,由于红细胞内渗透压较高,水分从外界进入红细胞中,有部分红细胞由于细胞膜脆性较大开始破裂,血红蛋白外溢,使上层液体呈微红色,当红细胞在0.35或更低的NaCl溶液中,进入红细胞内水分进一步增多,则全部红细胞都破裂,全部液体均呈透明红色。注意事项:1、试管使用前一定要洗净、烘干,保证没有水分,杂质残留。2、1% NaCL溶液与蒸馏水滴加要尽量准确。3、取血时避免混入兔毛等杂质,血液取入烧杯后不要剧烈摇晃,以免造成红细胞破损。4、滴加血液进试管时垂直滴加。5、静置过程及观察过程中不要剧烈摇晃试管。思考题:1、何谓红细胞的渗透脆性。2、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由何决定。3

33、、何谓血浆胶体渗透压,何谓血浆晶体渗透压,二者有何区别联系。 4、何谓高渗溶液、低渗溶液、等渗溶液。实验三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实验原理:血液流出血管后很快就会凝固,形成血块,这一过程称为凝血。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凝血系统与外源性凝血系统。均是在组织因子的参与下血液凝固的过程。共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三步。本实验直接从动物动脉放血,由于血液几乎没有和组织因子接触,其凝血过程主要由内源性凝血系统所发动。血液凝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凝血因子可直接影响血液凝固过程。实验目的:观察Ca2+和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方法:家兔麻醉后,背位固定,备皮。切开颈部皮肤,分离

34、颈总动脉,插管,放血入三个小烧杯内,一杯静置,一杯加入3.8%枸橼酸钠溶液(比例为: 血与枸橼酸钠比为9:1),混匀。另一杯用小号试管刷轻轻搅拌,数分钟后,试管刷上结成红色血团。用水冲洗,观察纤维蛋白形状。然后比较三杯的凝血情况。在2,3两杯中滴加2%CaCL2各一滴,再观察凝血情况。预期结果:烧杯1: 凝血烧杯2: 不凝烧杯3: 不凝,滴加CaCL2后,凝血。实验结果分析: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凝血系统与外源性凝血系统。均是在组织因子的参与下血液凝固的过程。共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三步。其中Ca2+作为一种凝血因子被络合剂枸橼酸钠除去后,阻断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使血液

35、不能凝固。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由凝胶状态转化为溶胶状态的纤维蛋白。因此,血液中纤维蛋白原被除去后,血液不能凝固。注意事项:1、小烧杯使用前一定要洗净、烘干,保证没有水分,杂质残留。2、取血时避免混入兔毛等杂质。思考题:1、正常人体内血液为什么不发生凝固? 2、如何加速或延缓血液凝固?试阐明机理。 3、枸橼酸钠抗凝的机制。4、如何认识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四 人外周血涂片观察 实验原理:通过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实验目的:观察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形态。 实验方法:一、人血涂片的制作过程,可以按照下列各图及对各图的说明进行。二

36、、瑞特氏涂片染色。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思考题:各种血细胞的形态有何特征。实验五 蛙心灌流实验原理:心肌组织具有四种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自律性是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组织细胞能够自动地发生节律性的兴奋特征实验目的 本次试验就是利用心脏的自律性,来观察各种理化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实验方法:(1)离体蛙心的制备(2)连接实验装置把蛙心套管夹在试管夹上,把蛙心夹系上一条棉线,在心室舒张的时候把蛙心夹夹在心尖上,夹大概5毫米的心肌组织,另一端的棉线系在张力换能器上。最后调节高度把线抻直。(3)记录装置的准备开机,启动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开始示波操作:点击实

37、验循环蛙心灌流,点击工具坐标滚动将基线调至中央。标本功能状态正常稳定后就进入记录状态,每项实验结束点击暂停记录在标记栏内标记字符预期结果描记一段正常的心搏曲线,是一段正弦或余弦曲线。可看到心律齐,心跳频率,心脏收缩的振幅。向蛙心套管内滴加1:10000肾上腺素0.2ml,要逐滴加入。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b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效应。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变快,心输出量增多。向蛙心套管内滴加1:10000乙酰胆碱0.2ml,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 型胆碱能受体结合,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效应。心率变慢,心肌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速度减慢,甚至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向蛙

38、心套管内滴加2氯化钙0.1ml,与骨骼肌收缩不同点是心肌中的肌浆网终末池很不发达,容积较小,其中钙的储存量比骨骼肌少,因此,细胞外液中的钙的浓度对心肌收缩力影响较大。钙离子升高,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增快,但舒张期不完全,出现基线上移的现象。向蛙心套管内滴加1氯化钾0.1ml,由于交互抑制的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可能会发生心脏停搏。可用快速冲洗的办法进行抢救,如未好转,还可加肾上腺素对其进行强心的作用,大多数可恢复心跳。注意事项1、判断蛙心套管插入心室腔的标准2、结扎时一定要确实,以免套管从动脉内滑脱 3、结扎时以及剪断与心脏相连接的组织时要注意避免损伤静脉窦的结构4、施加影响因素时要

39、按注射器标签抽取液体,不能混用5、药品逐滴滴加,加后混匀6、观察到现象后立刻冲洗思考题1、判断蛙心套管插入心室腔的标准是什么?2、滴加肾上腺素后,离体蛙心活动发生什么变化,机理如何?3、滴加乙酰胆碱后,离体蛙心活动发生什么变化,机理如何?4、滴加2的氯化钙后,离体蛙心活动发生什么变化,机理如何?5、滴加1氯化钾后,离体蛙心活动发生什么变化,机理如何?实验六 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原理:1.本实验为急性在体实验,以家兔动脉血压为指标 2.心脏和血管受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机制的调节。(1)神经调节是指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反射调节心血管活动。各种内外感受器的传入信息进入心血管中枢后,经过中枢的整合

40、处理,改变了交感和副交感传出神经的紧张性活动,进而改变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调节动脉血压。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NE,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产生正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使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Ach,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产生负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下降。支配血管的主要是交感缩血管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NE,主要与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结合,使平滑肌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增加。(2)体液调节: NE和Adr是两种主要的调节因素,Adr对受体和受体都有激动作用,可使使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对血管的作用,要看哪一

41、类的受体占优势,大剂量的Adr主要作用于皮肤、肾脏、胃肠道血管的受体,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小剂量的Adr主要作用于骨骼肌、肝脏管的受体,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NE,主要与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结合,使平滑肌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对心脏的直接作用较小。 3.动脉血压形成的三个条件:心脏射血、大动脉弹性、外周阻力。血压分为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动脉血压又可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本次实验主要观察家兔颈总动脉的平均动脉压。实验目的:以家兔动脉血压为指标,观察各种神经体液因素对血管活动的调节实验方法:(一)动脉插管术1. 家兔称重麻醉,固定备皮2. 切皮,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和肌肉3. 找出颈动脉鞘,剥离

42、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减压神经,两侧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下备线4. 选择一侧颈总动脉,分离2-3cm长,进行动脉插管(二)连接实验装置保持压力换能器与家兔心脏在同一水平,调试电脑预期结果:1. 描计一段正常的血压曲线,电脑中观察曲线,正常的血压曲线包括三级波形,一级波由心脏射血形成的,可干观察到收缩压和舒张压,取平均动脉压;二级波是受呼吸运动影响形成的;三级波是由减压反射形成的,在描记曲线中不易观察到。 2. 夹壁对侧颈总动脉,可观察到血压升高 3. 耳缘静脉注射1:10000NE 0.3ml,血压升高明显 4. 耳缘静脉注射1:10000Adr 0.3ml,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再逐渐恢复 5. 剪断单侧迷走神经,血压升高(有时不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