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二推进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doc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63630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7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二推进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二推进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二推进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二推进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二推进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二推进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二推进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考思想政治专题复习:专题二推进农村改革,统筹城乡发展 总体背景与来龙去脉“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2009年2月1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发出的第11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前十个中央一号文件是:1982年1月1日,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1983年1月,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从理论上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1月1日,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

2、985年1月,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1986年1月1日,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肯定农村改革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强调必须继续贯彻执行。2004年1月,中央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发布了第六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进

3、行战略部署。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2008年1月30日,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夯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础、应对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挑战、做好新一年“三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基本内容与理论分析一、 新形势下我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4、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1) 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意

5、义。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2)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意义。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3) 科学发展观是我

6、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4) 正确认识推进农村改革的性质。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制度,使新农村充满生机和活力。【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1) 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原因

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2)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农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3)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党和国家积极推动农村改革,体现了我国保障人权,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8、。【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根据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是正确的意识,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指导作用。(2)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农民的小康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小康。(3)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在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可以有助于主要矛盾的解决。要善于抓住重点,党和国家把“三农”问题当重点来抓,解决好9亿农民的利益问题应该是

9、重中之重。(4) 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做好“三农”工作,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5)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这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并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农村经济发展在着眼全局的前提下,

10、要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6) 说明党和政府重视解决农民增收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依据。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决定了党和政府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 我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

1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

12、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3. 200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是:(1) 强化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生产;(2)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3) 发展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4) 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农村

13、改革发展目标任务要遵循的重大原则是: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必须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运用经济生活进行分析】为实现目标和任务应采取的经济措施:(1) 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2) 发展现代农业,提

14、高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3)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5)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1)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标任务的提出是在全面分析我国当前“三农”现状、城乡二元结构及改革开放30周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作出的,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了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措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对

15、今后指导“三农”问题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推动农村的改革发展。(3) 事物的发展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主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抓住重点、着力解决关键问题,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原理。(4) 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崇高理想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与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不等于现实,但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现实。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和任务就是现阶段

16、农村改革的理想,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下,一定会实现。三、 我国农村改革30年的成就1. 农村改革30年的成就: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主要体现为: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亿人口吃饭问题。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切实巩固了新时期工农联盟。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显著提高了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农村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有效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2. 目前农村存在

17、的突出问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1) 怎样认识改革创新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全会对农村制度建设作出具体部署,夯实农村改革发展的制度保障,就是要通过改革,完善农村各项制度,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2) 如何全面理解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必要性: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18、。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可能性: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刻。 经济意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措施: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劳资关系,增加城市就业机会,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改革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祛除僵化的“设市标准”控

19、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农民的政治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一起构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1)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实践充分证明,党和国家的农村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推动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解决。(2) 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

20、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当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3)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对矛盾作全面的分析,防止片面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

21、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四、 我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1.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健全严格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22、。2.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扩大农业对外开放。3.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措施: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具体有: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等。4. 我国农民的三大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农民的三大伟大

23、创造,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会给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5.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和重大原则,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6.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即200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一是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进一步增

24、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二是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加大力度扶持粮食生产;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油料等经济作物生产;加快发展畜牧水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三是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四是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全面推进集体林权

25、制度改革;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五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8. 200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要重点抓好的五件事: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四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五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9.

26、200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全面加强“三农”工作要采取的措施:一要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7 161亿元,比上年增加1 206亿元。二要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提高种粮农民积极性。适时启动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增加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和猪肉储备,加强农产品市场调控。三要进一步增加农业补贴。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 230亿元,比上年增加200亿元。五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包括离乡农民工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坚持和落实最

27、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1) 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措施有哪些?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把农业工作的重点由增加产品产量转移到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走“两高一优”之路,科技兴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走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中的第三产业,推动农村城镇化。 既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又加强国家的

28、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三大手段,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和教育,注重对农民的培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强调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不断推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解

29、决,就是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3) 国家为什么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原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我国是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立足于国内。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耕地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继续增产难度加大,长期保持粮食供求平衡任务十分艰巨。 从世界范围内看

30、,粮食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已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具体措施: 粮食生产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道路。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稳定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国家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 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粮食产品结构。 引导农民对粮食进行深加工,实行产业化经营。(4) 国家财政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中应起怎样的积极作用?国家财政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推动农村和和谐稳定发展,通过加大对农村能源、交通、通信、水

31、利等设施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的平稳发展。(5) 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意义和措施。 必要性: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意义: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 措施: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建立促进

32、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支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6) 培育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

33、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7)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促进农民增收对扩大内需有什么意义?投资、消费和出口被誉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扩大内需,即通过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的战略方针。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在外贸出口这驾马车减速已不可避免的前提下,增加农民收入,促使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市场得以发展,提高农民消费水平,使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转变到投资、消费和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对于保增长、调结构、重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1) 为什么要实行

34、农村民主管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实行农村民主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顺利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2) 如何发展农村民主? 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

35、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3) 运用国家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农村改革发展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理由。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 我国政府的职能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等,就要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农村工作要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解决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是我国政府的职责所在。 对人民负责是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新农村建设中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

36、的好处,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4) 为什么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者,是我国的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5) 政府在农村改革中应怎样履行职能?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履行

37、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文化建设的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坚持依法行政,构建服务型政府。【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1)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文化生活依据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腐朽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是为了发挥先进文化对农村经济政治的发展。 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与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推动

38、经济建设,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全面发展。(2) 分析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对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意义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先进的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能够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改造传统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 亿万农民群众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可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持。(3)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能

39、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能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思想道德支撑和文化条件。 可以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 说明党和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传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改变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落后的局面,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有利于

40、提高农村居民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5) 说明应如何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大力发展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让优秀的精神产品更加符合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的进步。 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大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培育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加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反对迷信和伪科学;保护优秀民间艺术,支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1)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推进农村改革,必

41、须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不要盲目蛮干,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2)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农村改革,广大农民是改革的主体,发展农村主要依靠农民的奋斗,同时国家给予资金技术政策上的帮助,不断推动农村的繁荣发展。(3)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因此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

42、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五、 山东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成就经验和做法1.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实现了三次重大跨越。1981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59%以下,实现了第一次跨越;19811998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在50%59%之间,1999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50%以下,实现了第二次跨越;19992004年,农民的恩格尔系数在40%50%之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整体处在小康阶段。2

43、004年以后,农民的恩格尔系数降到40%以下,实现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第三次跨越由小康到富裕。2. 山东农业和农村年的改革发展,也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尊重、激发地方和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逐渐推进和深入的,完成了三步走。第一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建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市场机制,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第二步,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第三步,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这几步改革贯穿一条红线,就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3. 在推进农村改革

44、发展中,山东省主要有八大措施: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是深化以稳定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以全面取消农业税为主要内容的财税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以农村综合改革为重点的县乡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山东把强基础、保供给、促增收、稳市场、稳物价作为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抓好粮食生产。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再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手抓龙头企业带动,发展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一手抓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突出抓好县域经济,推进区域

45、经济协调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强化农业基本支撑。加强水利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强化农业物质装备。 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搞好新农村规划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4. 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艰难而又丰富的实践中,山东的各级决策者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一是不断解放思想,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努力做好中央指示精神和当地实际相结合的文章。二是不断深化各项改革,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及时调整生产关系。三是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深

46、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四是坚持在国际化大背景下谋划农村改革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全面推进农业国际化。五是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5. 2007年12月23日,财政部与商务部昨天联合宣布,旨在扩大我国农村消费的“家电下乡”工作将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省率先试点。三省农民将可以买到专为农村市场生产的限价家电产品,同时还可以从财政部门申领“家电下乡”补贴。山东省家电下乡产品销售旺销,截至2009年2月22日,山东省销售并已登录信息系统的家电下乡试点产品140.46万台,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0.53亿元,居全国第一。该省财政系统已

47、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91亿元,惠及99.16万农户。如补贴全部到位,农民将直接获益2.67亿元。6. 受金融危机影响,山东省2008年第四季度出现了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的情况,山东各地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农民工返乡再就业。加大培训力度是各地普遍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地处鲁西南的劳务输出大市菏泽根据用工信息,利用104所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使其至少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目前已培训1.86万人。东营市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的联系,及时掌握用工信息,推荐1.44万名返乡农民工重新就业。滨州市建立返乡农民工动态电子档案,搜集整理企业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3 266个。

48、自主创业也成为返乡农民工重要的再就业方式之一。滨州市通过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领办、创办企业,11月份以来扶持新上项目203个,带动就业3 276人。【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1)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2) 家电下乡活动,能够提高农民生活消费水平,扩大消费,促使企业把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政府利用财政补贴,发挥财政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民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3) 促使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4) 山东省积极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原因和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