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82467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0.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如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企业如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企业如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企业如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企业如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如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如何进行隐患排查治理.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5/15,1,翟 梅 烟台市化学工业研究所 烟台澳赛安全技术咨询中心 安全评价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标准化考评员 Tel:13853543097 E-mail: ,个人简介,1 隐患排查的依据,2 隐患排查的相关概念,3 隐患排查的标准,4 隐患排查的方法,5 隐患排查治理的程序,隐患排查治理体系,6 隐患排查治理相关表格的使用,1、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相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2014.8.31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修订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303号 2016.6.7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

2、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鲁安办发【2016】10号 关于推荐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标杆企业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1号 关于开展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候选标杆企业考察确认工作的通知鲁安办发【2016】16号,5,新安法建立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县级以上地方各

3、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 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 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者未向从业人员通报的; (94条),第38条,全 员 检查表 用 心 深层次,新安法新增了对拒不整改隐患的处罚,新安法 第99条,生产经营单位未消除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限期消除 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整顿,并处十万以上五十万以

4、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处二万以上五万以下的罚款,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260号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已经2013年1月16日省政府第1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姜大明 2013年2月2日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303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的决定已经2016年5月27日省政府第7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 郭树清 2016年6月7日,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303号令),增加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的有关内容 一是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

5、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的职责(第三条); 二是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组织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措施的职责(第五条第(八)项); 三是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定期进行风险排查的具体要求(第十三条); 四是对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机制并采取风险管控措施的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十五条)。,进一步完善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03号令),为落实安全生产法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细化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的过程管理,加大生产经营单位对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修正案第十二条在原规定的基础上,增加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

6、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治理方案,由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督办,督促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同时对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十四条、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或者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责令限期改正或者责令消除;拒不执行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罚款。 (第37条),2、术语和定义,隐患:简称隐患、事故隐患或安全隐患。隐患通常指潜藏或不易发现的危险或祸患。在安全生产领域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

7、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引自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 隐患一般包括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物的不安全状态)、环(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安全管理缺陷)等4个方面。,2、术语和定义,隐患分级 是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的,可以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

8、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对重大隐患,相关行业可制定重大事故隐患目录。,2、术语和定义,依据工贸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 确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一般原则是: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企业必须停产停业整顿的 涉及重大危险源、重要装置的隐患 涉及多人滞留,暴露10人以上的(管道30人以上)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认定为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部分企业以下情况是直接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1)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设施、职业病防治设施未按照依法批准的设计组织

9、施工。 (2)冶金企业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 (3)风险评价出的不可承受的风险。 (4)是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储罐未按规定设置固定灭火、冷却设施。 (5)同一区域有两类以上特种设备、设施未按规定检测、检验或两种以上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 (6)国家淘汰、禁止使用工艺、设备。 (7)一、二级危险源(风险点)和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设备及主要安全设施存在的隐患。 (8)人员密集场所(9人以上)重要的安全设施的隐患。 (9)因外部因素造成的难以整改的隐患。 (10)市级以上主管部门检查的隐患。,(1)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生产装置,仓库、罐区等储存设施,与周边居住区、人员密集区

10、、厂外道路、相邻工矿企业生产储存设施的安全间距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2)生产装置、储存设施、辅助生产装置、公用工程设施、运输装卸设施、电力线路、办公生活区等,相互之间的安全间距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3)危险化学品生产车间、储存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或与员工宿舍的安全距离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4)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和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内设置休息室和非生产直接需要的办公室的。 (5)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6)生产或使用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未按规定设置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的;生产

11、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未按规定设置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装置的。 (7)易燃易爆和有毒作业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通风设施的;未按规定和生产工艺要求设置必要的自动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的。 (8)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泄压面积、安全疏散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仓库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依据化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试用版)化工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按照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的25种情形,(9)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不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等规定要求的。包括: a)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

12、的危险物品露天贮存的;或在潮湿、易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的;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未隔离贮存的; c)易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剧毒气体同贮的; d)助燃气体氧气与油脂类物质混合贮存的; e)易燃液体、遇湿易燃物品、易燃固体与氧化剂混合贮存的; f)具有还原性的氧化剂未单独存放的。 (10)甲、乙类液体储罐区未按规定要求设置防火堤,或防火堤的容量、高度、强度、以及与储罐的间距等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罐区布置(罐区总容量、罐间距、罐排数、罐区间距等)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罐区的专用泵(或泵房)布置在防火堤内,或专用泵(或泵房)和装卸设施与罐区

13、的安全间距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11)甲B、乙类液体固定顶罐未按要求设置阻火器和呼吸阀的;甲B、乙类液体为喷溅式卸车(进液)方式或进液管伸至罐底的距离不足的。,化工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按照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12)液化气、液氯、液氨等储存、装卸区无泄漏后的吸收、破坏措施的;储罐未按规定设置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的;储罐与罐车之间的装卸管线上未设置止回阀和紧急切断阀的;未按要求设置防超装装置的;未使用万向充装卸车装置的;强腐蚀性介质储罐未按规定设置防护围堰的。 (1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证;超期未检或未按检验要求检修(停用)的。 (14)压力容

14、器、压力管道的压力表、安全阀超期未检,防爆膜未定期更换的。 (15)使用非法制造的压力容器、锅炉等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的。 (1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内的电力装置(电机、灯具、开关等)不防爆,或防爆等级(类别、级别、组别)及线路敷设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1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区域内生产装置的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车间办公室、更衣室等生产辅助房间的电气设备达不到防爆要求的。 (18)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区、仓储装卸区的厂房、库房、设备、设施未按规定设置防雷设施,或未按规定进行检测并符合要求的。 (19)易燃易爆场所的设备、管线等设施未按规定设置静电接地设施;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装卸

15、栈台未设置静电专用接地线,或未按规定进行检测并符合要求的。,化工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按照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20)未按规定设置水、泡沫、蒸汽等消防灭火系统的;未按标准规定配置消防双电源的;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管路及消防栓的配置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21)生产装置区、储罐区、仓库未按规定设置固定(或半固定)式水(或泡沫)喷淋灭火系统的,或未按规定设置小型灭火器材,或灭火器材的种类、数量及设置方式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22)厂区内的消防道路(环行通道或回车场地、道路宽度、净空高度、转弯半径)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23)存在其他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

16、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24)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氯、液氨等有毒物质罐区、液化烃罐区、甲类易燃液体罐区,以及大于或等于10Mpa的高压设备(介质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与周边居住区、人员密集场所、厂外主要道路的安全间距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25)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氯、液氨、液化烃储罐,以及大于或等于10Mpa的高压设备(介质为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证、超期未检或检验不合格的;未按规定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或未按规定定期检测及检测不合格的。,化工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按照重大事

17、故隐患进行治理,有的企业的实际情况、安全职责、管理权限和整改难度,将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一级(公司级)重大事故隐患和二级(分厂级)重大事故隐患。 一级(公司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属公司及各部门管理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或需要公司协调或立项的隐患;或者可能造成死亡1人或者3人以上重伤,或者5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很大,需全部或核心生产部分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二级(分厂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属二级单位管理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或者可能造成重伤,或者多人轻伤,或者5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很大,需局部停产停业,经

18、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有的企业的实际情况、安全职责、管理权限和整改难度,将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一级(公司级)重大事故隐患和二级(分厂级)重大事故隐患。 一级(公司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属公司及各部门管理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或需要公司协调或立项的隐患;或者可能造成死亡1人或者3人以上重伤,或者5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很大,需全部或核心生产部分停产停业,经过一段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二级(分厂级)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属二级单位管理职责范围内的隐患;或者可能造成重伤,或者多人轻伤,或者5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难度很大

19、,需局部停产停业,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2、术语和定义,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隐患治理 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2、术语和定义,隐患信息: 是指包括隐患名称、位置、状态描述、可能导致后果及其严重程度、治理目标、治理措施、职责划分 、治理期限等信息的总称。企业对事故隐患信息应建档管理。 信息包括:隐患来源(企业

20、排查、监督检查、举报投诉、标准化评审),排查日期,隐患地点,隐患类别(基础管理类、现场管理类),所属危险源,所在部位,地理位置,隐患报告摘要,整改期限,整改完成日期,整改类型(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停业停产整顿),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状态(未整改、整改中、已整改),核查日期,核查单位,核查情况,挂牌督办时间,挂牌督办级别,挂牌督办文号,挂牌督办单位,整改资金,纳入治理计划情况,纳入治理计划日期,整改目标到位情况,整改目标到位日期,治理措施到位情况,治理措施到位日期,整改资金到位情况,整改资金到位日期,整改责任到位情况,整改责任到位日期,整改时限到位情况,整改时限到位日期,应急预案到位情

21、况,应急预案到位日期,销号日期。,3、事故隐患排查标准,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与要求编制不同专业、不同检查层级的隐患排查标准,隐患排查标准应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逐一制定。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1、根据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隐患排查可以为: 公司级排查: 专业级排查 车间级排查 班组级排查 岗位级排查 专门机构实施的检验检测手段实施隐患排查,企业可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实施,如避雷系统检测、特种设备检测、煤气报警仪校准等。,隐患分级排查,2、分级隐患排查的内容 公司级:通常风险级别为I级和

22、II级的风险点,I级和II级风险点通常应包括重大危险源,风险点所产生的后果严重、易产生重大隐患的风险点,或后果不严重、但发生概率较高的风险点所涉及的危险源。 专业级:专业管理直接管理或相关的活动、过程、装置、设施、设备、物料等风险点所涉及的危险源,如供电专业的排查点可包括高压线路、高压配电、低压配电、低压固定线路、配电柜(箱)、接地系统、避雷系统、设备绝缘耐压(电机、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等)、临时用电、检维(抢)修等活动等风险点中的危险源。,隐患分级排查,隐患分级排查,车间级:基层单位管辖范围内所有的设施、设备、作业过程、人员(含外来人员)等风险点所涉及的危险源可设为排查点,包括在本区域内的公

23、司级、专业级排查点,除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施排查的危险源(如设备接地是否良好需接地电阻检测仪,可以由专业实施排查)外,可设为排查点。 班组级:除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施排查的危险源,将本班组内所有的设施、设备、作业过程、人员(含外来人员)等风险点所涉及的危险源可设为排查点。 岗位级:除专业能力或设备能力不足导致无法实施排查的风险点,将本岗位内所有的设施、设备、作业过程、人员(含外来人员)等风险点所涉及的危险源应设为排查点。,外部专业机构实施如企业无能力实施,或法规规定由专门机构实施的检验检测手段实施隐患排查,企业可委托外部专业机构实施,如避雷系统检测、特种设备检测、煤气报

24、警仪校 准等。 专兼职安全员、其他管理人员等日常安全监督检查时,可参照已识别的风险点中的危险源控制情况进行抽查,并形成记录。,车间、班组的隐患排查内容,可根据所管辖区域隐患排查的数量、风险等级、分布等因素,进行重点关注,侧重于风险较高的风险点隐患排查,而不一定面面俱到,但应确保区域内所有风险点及危险源均能得到监控。,相关说明,3、事故隐患排查标准,1.按照专业,安全检查表可划分为:工艺安全检查表、设备安全检查表、电气安全检查表、防火防爆安全检查表、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查表、消防安全检查表、安全连锁与功能、作业行为、职业健康防护安全检查表等。 2. 按照检查层级,安全检查表可划分为:公司级安全检查表

25、、车间级安全检查表、班组级安全检查表等。 3 .按照时间,安全检查表可划分为:季节性安全检查表、节假日检查表、日常检查表等。 根据隐患分类的原则,隐患分管理事故类隐患和现场事故类隐患。,管理事故类隐患主要是针对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管理档案、安全生产投入、应急救援、特种设备基础管理、职业卫生基础管理、相关方基础管理、其他基础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现场事故类隐患主要是针对特种设备现场管理、生产设备设施、场所环境、从业人员操作行为、消防安全、用电安全、职业卫生现场安全、有限空间现场安全、辅助动力系统、相关方

26、现场管理、其他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陷。,“风险点、危险源”即为隐患排查的对象。 根据风险点基本信息表、危险源识别、分析、评价表的“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排查点”。 风险点明确了排查的方向,危险源明确排查的细节,概括来说,排查范围有: (1)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 (2)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等。 (3)建设、施工、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伤害。 (4)停工、生产、开工时可能发生的泄露、火灾、爆炸、中毒。 (5)可能造成职业病,职业中毒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 (6)在敏感地区进行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重大污染。 (7)丢弃、废弃、

27、拆除与处理活动(包括停用报废装置设备的拆除、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理等)。 (8)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 (9)以往生产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事故隐患排查范围,4、事故隐患排查方法,节假日检查,综合性检 查(厂级、部门级),日常检查(班组级、员工级),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隐患排查工作主要以综合性检查、日常检查、节假日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5种形式开展。,综合性检查应由相应级别的负责人组织 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 共同参与的全面安全检查。厂级综合性 安全检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车间级综 合性安全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专业性检查分别由各专业部

28、门的负责人 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主要是对锅炉、 压力容器、危险物品、电气装置、机械 设备、构建筑物、安全装置、防火防爆 、防尘防毒、监测仪器等进行专业检查 。专业检查每半年不少于1次。,季节性检查由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组织 本系统相关人员进行,是根据当地各季 节特点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汛、防雷电 、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 行预防性季节检查。,日常检查分岗位操作人员巡回检查和管 理人员日常检查。岗位操作人员应认真 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 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应 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进行日常检查。,节假日检查主要是对节假日前安全、保 卫、消防、生产物资准备、备用设备、

29、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的检查。,当发生以下情形之一,企业应及时组织进行相关专业的隐患排查: (1)颁布实施有关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原有适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新修订的; (2)组织机构和人员发生重大调整的; (3)装置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或操作参数发生重大改变的,应按变更管理要求进行风险评估; (4)外部安全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5)发生事故或对事故、事件有新的认识; (6)气候条件发生大的变化或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专业性隐患排查的时机,示例:隐患排查,Click to add Text,Click to add Text,Click to add Text,员工级:

30、1、属地管理:每个员工划定了隐患排查的范围。 2、明确内容排期:制定了员工级隐患排查清单四级检查表,员工每天对属地区域进行隐患排查。 3、隐患排查指导手册:编制了员工隐患排查指导手册,图文并茂,指导员工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4、设置隐患提报卡片,方便员工提报隐患,部门安全员汇总后落实整改。 5、奖励机制:对员工发现的容易发生触电、机械伤害、火灾、氨泄漏的隐患给予20-50元/条的奖励。提升员工发现隐患的积极性。,部门级:部门每周由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部门安全员对本部门二级检查表三级检查表四级检查表进行隐患排查,针对排查到的班组级、员工级管控的风险,出现的问题与近期员工提报卡和班组长检查问题记录

31、,如果没有体现则对其进行问责激励。所有排查问题由部门安全员统计后落实整改。,班组级:班组长每班按照三级检查表每班对自己负责的区域实施检查,检查的问题要给下一班人员交接,将检查和交接情况以班组级安全检查以及交接班记录表进行上交,部门安全员统计后落实整改。,全员参与是排查隐患最好的方法,隐患排查的几点说明,企业是隐患排查与治理的绝对主体; 外部人员发现的隐患往往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更多的是发现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与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导致事故的主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而这一点恰恰是执法监管过程中很难发现的; 管理的缺陷的发现能力,尤其是体制与机制方面又是当前我们的短板。 需要警惕这就是我们当前无法通过

32、政府的隐患排查来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原因;也是偶尔出现“事故总在检查后”的困惑所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步骤,详细工作步骤示例,隐患排查小组职责: 组长:负责整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 部署和治理资金的保障。 执行组长:负责按照组长要求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 组员:负责各自区域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 安全办: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执行的验证、考评工作。,示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识别评价的 “风险点、危险源”即为隐患排查的对象,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础”。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要求,企业组织实施风险点识别、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典型措施制定和风险分级,确定风险点、危险源为隐患排查的对象,即

33、“排查点”。 通过隐患排查,可能发现新的风险点、危险源,进而对风险点和危险源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关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两个体系的区别,5、事故隐患治理原则与程序,企业应对事故隐患分级治理,按照班组级、车间级及公司级三个级别。 不同层级负责的隐患治理由治理所需的资源配置、权限、管理及技术能力等因素来确定。 每一级均应建立健全隐患治理台账,对隐患清单、隐患治理过程以及隐患治理效果验证均应保持完整记录。 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整改完成情况、验收报告等应及时归入事故隐患档案。隐患档案应包括以下信息:隐患名称、隐患内容、隐患编号、隐患所在单位、专业分

34、类、归属职能部门、评估等级、整改期限、治理方案、整改完成情况、会议纪要、正式文件等,也应归入事故隐患档案。,事故隐患治理措施,1 .企业层面治理措施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 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事故隐患治理措施,2. 政府层面治理措施 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规要求,应对存在隐患的企业进行执法监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35、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事故隐患治理效果验证,隐患排查治理应符合“闭环管理”,对隐患治理的效果进行验证和跟踪,按照隐患等级明确效果验证责任部门和验证程序要求。对已按照要求整改的隐患及时销号,对未按期和按要求整改的隐患应督促整改

36、并实施考核。,PDCA循环,事故隐患治理,治理的程序:遵循“发现评估制定措施、排期、责任人落实整改复查验证考评激励建立台账”的流程对事故隐患实施闭环管理。,事故隐患治理措施,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根据治理能力判断,可包括: 岗位纠正、 班组治理、 车间治理、 专业治理、 公司治理。 由隐患发生单位确定治理责任人,如确认无能力实施治理,则应向公司申请实施专业治理或公司治理。,一般事故隐患治理,隐患排查人员向存在隐患的部门、车间、班组下发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由隐患整改责任单位负责人或班组立即组织整改,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要求、整改时限等内容。安全办公室统一验证整改情况,并针对整改情况进行考评。,检

37、查组织单位: 检查时间:,隐患整改通知单的样式,示例:,重大隐患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治理的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单位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以及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并由安全办公室下发重大隐患治理档案表。安全办公室组织安委会验证整改情况,并针对整改情况进行考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或难以整改的隐患,隐患整改责任部门、车间应组织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经论证后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 1)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 负责治理的单位和人员; 5

38、)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 防止整改期间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 在有的企业对重大隐患(公司级)实行挂牌督办,示例:,每月针对上一个月的隐患排查治理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风险管控的薄弱环节,根据分析的数据制定下一步工作重点。每季度针对上一季度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结合本季度安全管控特点制定季度隐患排查治理方案。,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签到,清单原始表,整改通知,验收销号记录,考核记录,隐患台账,装盒存档,针对隐患治理整个流程中的可见证材料进行系统的归档,下面是公司级检查归档材料的内容。,事故隐患治理档案,示例: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管理工作指导手册,1.公司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小组 2.公司隐患排查奖惩制度

39、3.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 4.各部门、车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 5.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记录表 6.制作隐患排查治理公示牌 7.隐患排查治理学习培训记录 8.一般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9.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10.安全生产隐患汇总表,6、建设过程记录信息-相关表格的使用,(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 (2)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 (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 (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 (5)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6)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7)隐患分类汇总样表,示例,涉及重大事故隐患的,在“备注”栏内,注明”重大“字样。,示例:,示例,两个体系建设过程实施步骤,确定体系推进方案,召开启动会,风险分级 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培训,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编制两个体系初稿,持续完善改进,综述:,双体系建设企业的指导思想(宗旨): 复杂的程序简单化 简单的工作精细化 不能脱离企业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 所有的方法、措施落实到基层、班组 总之:两体系建设,一定要和实际有机的结合,不能就体系论体系,不能将他看作是一个活动,它应该是贯穿于安全基础管理中。企业只有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避免两张皮现象,才能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有效的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抓好安全生产 共享平安幸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