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学(七、十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52043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3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学(七、十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成本会计学(七、十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成本会计学(七、十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成本会计学(七、十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成本会计学(七、十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学(七、十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学(七、十章).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第一节 分类法 一、分类法的概念、特点和适用范围 概念、特点:是按产品的类别归集生产费用,在计算出某类产品总成本的基础上,按一定标准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适用范围:产品品种规格繁多,可按一定标准分类的 企业。 二、分类法的成本计算程序 三、类内产品成本的分配方法 (一)分配标准:定额消耗量、定额成本、 计划成本、产品售价、产品的重量等。,(二)系数法 将类内产品的分配标准折合为系数,按系数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 具体做法: 1、在同类产品中选择出标准产品,把其分配标准 系数确定为1; 2、以其他产品的单位产品的分配标准数据与标准产品相

2、比,求出其他产品的系数; 3、把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乘上系数,换算成标准产品的产量(或称为总系数); 4、按各种产品总系数比例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时,可以按综合系数分配,也可以分成本项目采用单项系数分配。 采用单项系数分配的计算公式(以原材料为例): 某种产品 某种产品的分配标准 原材料系数 = 标准产品的分配标准 某种产品 该种产品 该种产品 原材料总系数 = 的产量 原材料系数,原材料费用 某类产品原材料费用总额 分配率 = 类内各种产品原材料总系数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 该种产品 原材料费用 = 分配率 原材料总系数,四、分类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 优点:简化成本计算、分类掌握成本情

3、况 缺点:计算结果有一定假定性 应用条件:产品的分类和分类标准要合适 五、联产品、副产品、等级品的成本计算 (一)联产品的成本计算 联产品: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同一种原材料,经过同一个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几种都是企业的主要产品。 联产品应采用分类法计算总成本。 联产品分离后有时还需继续加工,所以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分离后的产品加工成本。 联产品的成本包括其应负担的联合成本和分离后的继续加工成本。,联产品,(二)副产品的成本计算 副产品:企业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一些非主要产品。 成本计算过程: 1、将副产品和主要产品合为一类,按照分类法计算其总成本; 2、副产品按一定方法

4、计价,从总成本中扣除。 (一般在总成本的原材料项目中扣除) 副产品成本计价方法: (1)按售价减税金和销售利润后的余额计算 (2)按固定单位成本或计划单位成本计算,(三)等级品的成本计算 等级品:指在质量上有差别的产品。 如果由于材料的质量、工艺过程不同或由于自然的原因造成,可将等级品作为一类产品,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如果由于生产管理不当、操作失误造成的等级品,其单位成本应相同,应按实际产量比例计算。,第二节 定额法(定额成本法),一、定额法的概念、特点 概念:是为了及时反映和监督生产费用和产品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加强定额管理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定额法与一般成本计算方法的不

5、同: 一般成本计算方法:生产费用和实际成本按实际发生额计算,脱离定额差异及原因事后才反映。 定额法: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做到成本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特点: 1、事前制定产品的定额成本。 2、在生产费用发生时,核算生产费用实际发生数与定额数之间的差异,并找出原因,及时控制、监督实际生产费用的支出。 3、月终,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二、定额法的成本计算程序,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公式: 产品 定额 脱离定额 原材料 定额 实际成本= 成本 + 的差异 + 成本差异 + 变动差异,月初在产品 定额成本,月初在产品 定额成本调整,本月投产 定额成

6、本,定额 成本,脱离定 额差异,原材料 成本差异,定额 变动差异,产 品 成 本,月初在产品 脱离定额差异,本月投产脱离 定额差异,本月投产原材料 成本差异,月初在产品 定额变动差异,产成品 定额成本,在产品 定额成本,产成品 脱离定额差异,在产品 脱离定额差异,产成品原材料 成本差异,产成品 定额变动差异,三、定额成本的制定,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区别: 定额成本是以现行消耗定额为依据计算的产品成本,计划成本是以计划期内平均消耗定额为依据计算的产品成本; 计算定额成本所用的价格是不同时期的计划价格,计算计划成本所用的价格是全年平均计划价格; 定额成本反映了企业在各时期现有生产条件下应达到的成本

7、水平,计划成本则反映了企业在整个计划期内成本的奋斗目标。,原材料 产品原材料 原材料 费用定额 = 消耗定额 计划单价 生产工资 产品生产 计划小时 费用定额 = 工时定额 工资率 制造费用 产品生产 计划小时 定 额 = 工时定额 费用率,四、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一、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1、限额法:也称差异凭证法,是控制领料的一般方 法。采用该法的企业必须建立限额领料制度。 限额法并不能完全控制用料。 只有在产品投产数量等于规定的产品数量,而 且车间没有余料或者期初、期末余料相等的情况 下,领料差异才是用料差异。,原材料 实际消耗量 = 期初余料 + 本期领料 - 期末余料 原材料 本

8、期投产 原材料 定额消耗量 = 数量 消耗定额 原材料 原材料 原材料 脱离定额差异 = 实际消耗量 - 定额消耗量,2、切割法:适用于使用时必须经过切割的材料。 采用“材料切割核算单”核算材料脱离定额的差异及其原因。 根据单中所列的切割成的材料数量乘上消耗定额,可计算求得材料定额消耗量,与材料实际消耗量比较,其差额就是脱离定额的差异。,3、盘存法:对于不能切割的材料,除采用限额法控制其领料外,为了控制其用料,可采用盘存法定期对生产中的余料进行盘点核算差异。 本期投产 本期完工 期末在 期初在 产品数量 = 产品数量 + 产品数量- 产品数量 (原材料一次投料) 计算出材料定额消耗量 计算出材

9、料实际消耗量 确定差异 (盘存法下要控制产品的投产数量不少于计划规定的数量),以上介绍的方法中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是指材料的实际耗用水平与定额耗用水平的差异,即材料的量差,不包括材料的价格差异,该差异都是按计划成本计算的。 所以,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价格差异应单独计算。,二、生产工资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1、在计件工资形式下,生产工人工资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其脱离定额差异与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类似,采用差异凭证法。 2、在计时工资形式下,生产工人工资大多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影响脱离定额差异的因素有:生产工时和小时工资率。 计算公式:(教材161页),三、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核算 各种产品的制

10、造费用脱离定额的差异,只有到月终实际费用分配到各产品以后才能确定。 计算方法与计时工资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类似 计算公式:(教材163页) 脱离定额差异应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五、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某产品应分配的 该产品材料 材料脱离 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 =定额费用 +定额差异 差异分配率 为简化核算,差异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六、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核算定额变动差异原因: 在定额变动的月份,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是用旧定额计算,而本月投入产品的定额成本、完工产品的定额成本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都是按新定额计算的,为了一致,需要增加一个定额调整项目,同时,增加一个定额变动差异项目。

11、,如: 月初在产品旧定额成本 310元 脱离定额差异 +50元 实际成本 360元 定额修订后,月初在产品新定额成本 300元 月初在产品旧定额成本 310元 定额成本调整 -10元 定额变动差异 +10元 脱离定额差异 +50元 实际成本 =(310-10)+10+50=360元,计算公式: 折算 按新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 系数 = 按旧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费用 月初在产品 按旧定额计算的 定额变动差异 = 月初在产品费用(1-系数) 按旧定额计算的 在产品 按新定额计算的 或者= 月初在产品费用 数量 单位产品费用 为简化核算,定额变动差异数额较小时,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七、产品实际成本

12、的计算,计算程序: 1、设置成本计算单,登记月初在产品成本。 2、计算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3、计算本月生产费用(原材料要计算成本差异)。 4、计算生产费用合计。 5、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定额成本。 6、计算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并将脱离定额差异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间分配。 7、计算完工产品实际成本。,产品成本计算单,异,差异,差异,例题: 某企业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有关直接材料费用资料如下: 月初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为20000元 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 -600元 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降低1500元 定额变动差异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中 本月定额直接材料费用为50000

13、元 本月直接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为+2497.45元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5% 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 本月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为60000元 脱离定额差异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产品成本计算单,异,差异,差异,产品 定额 脱离定额 原材料 定额 实际成本= 成本 + 的差异 + 成本差异 + 变动差异 脱离定额 差异分配率=(-600+2497.45)68500=0.0277 完工产品负担 脱离定额差异 = 0.027760000=1662 在产品负担 脱离定额差异 = 1897.45-1662=235.45 材料成本差异=(50000 + 2497.45) 5%=2624.

14、87 完工产品 实际成本 = 60000+ 1662+ 2624.87+ 1500 =65786.87 在产品 实际成本= (68500-60000)+235.45=8735.45,八、定额法的评价,优点: 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加强成本管理。 缺点: 核算工作量大。 应用条件: 定额管理基础好,定额准确、稳定,产品生产 定型。,P199 练习 1、月末在产品材料定额费用 =1000-100+9000-8100=1800 2、产品材料 定额 脱离定额 原材料 定额 实际成本 = 成本 + 的差异 + 成本差异 + 变动差异 材料脱离定额差异配率=(-200-97)/(8100+1800) = -

15、3% 完工产品分配脱离定额差异= - 3% 8100= -243 月末在产品分配脱离定额差异= - 3% 1800 =- 54 本月(完工产品)材料成本差异 =(9000-97) (-1%)= -89.03 完工产品材料实际成本=8100 243 89.03+100 = 8046.03 在产品材料实际成本=1800-54=1746,第三节 标准成本法,一、标准成本法的特点 标准成本法也称标准成本制度,是一个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由一个包括制定标准成本、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处理成本差异三个环节所组成的完整系统。 特点: 1、预先制定标准成本 2、按标准成本进行产品成本核算 3、计算和分析实

16、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二、标准成本法的种类 1、理想标准成本法 2、正常标准成本法 3、现实标准成本法 三、标准成本法的作用 1、是有效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 2、有利于责任会计的推行 3、是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4、对在产品、产成品和销货成本计价,可以简化成本核算和账务处理工作,四、标准成本法的优势 1、核算工作少 企业日常的经济业务都是按标准成本核算,不核算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大大地减少了日常的核算工作,特别是能简化存货核算的日常工作量,企业只在期末再根据产品的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即分析成本差异,找出出现差异的原因及需要改善的方面,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实施的成本低 3、可操作性

17、强,客观性较强 在标准成本法下,由于成本标准都是可以量化的,企业成本控制的可操作性强,客观性也就较强。,五、标准成本法的局限性 在标准成本法下,标准成本的制定成为此方法的关键,标准成本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各部门的业绩好坏。 标准成本的制定对企业有非常高的要求,一般是由会计部门会同采购部门、技术部门和其他相关的经营管理部门,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条件下,经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和技术测定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共同制定的。另外,由于标准成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保持不变的,对于那些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的企业或行业,应用标准成本法就有较多的困难,也不适合生产的实际。,六、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成本法的

18、比较(P188) 1、标准成本法下不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 2、标准成本法对成本差异的核算详细,设置成本差异的账户进行核算。 3、标准成本法将成本差异全部计入当期损益。,第四节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 的实际应用,一、几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同时应用 指一个企业或车间的各种产品,同时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成本。 二、几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结合应用 指计算一种产品成本时,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计算成本。,案例:某纺织厂共有三个纺纱车间,两个织布车间(另有若干辅助生产车间)。 该厂第一纺纱车间的纱全部对外销售,第二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一织布车间使用,第三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二织布车间使用。 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厂财

19、务部对各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均要进行考核。 要求:请列出该厂合适的成本计算模式。,第十章 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一、成本报表的概述(涵义、作用、种类和特点) 二、成本报表分析的程序和方法 三、产品生产成本表 四、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五、制造费用明细表 六、期间费用明细表,一、成本报表的概述,涵义: 成本报表是会计报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根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定期或不定期编制的,用以反映企业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水平、构成及其升降变动情况,考核和分析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成本费用计划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报告文件。,作用: 综合反映报告期内产品成本。 评价和考核各成本环节成本管理的业绩。 可利用成

20、本资料进行成本分析。 为制定成本计划等提供依据。,种类和特点,种类: 产品生产成本表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制造费用明细表 期间费用明细表,特点: 编报的目的主要服务于内部 报表的种类、内容、格式灵活 编报不定时,二、成本报表分析的程序和方法,(一)成本报表分析的一般程序 1、准备阶段 明确分析目的、确立分析标准、收集分析资料 2、实施阶段 报表整体分析、成本指标分析、基本因素分析 3、报告阶段 得出成本分析结论、提出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编写成本分析报告,(二)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 1、比较分析法 主要形式: (1)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 (2)本期实际指标与以前(上期、上年同期或历史最高水平)

21、实际指标的对比。 (3)本期实际指标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指标相比较。 成本指标的对比,要考虑指标的内容、计价标准、时间长度和计算方法的可比性。,2、比率分析法 将反映成本状况与成本水平相关的两个因素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比率,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 (1)相关指标比率 (2)构成比率 (3)动态比率,3、连环替代法(因素替换法、因素分析法) 是用来计算几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综合经济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计算程序: (1)将经济指标的基数(计划数等)和实际数分解 为两个指标体系。 (2)以基数指标体系为计算的基础,用实际指标体 系中每项因素的实际数逐步顺序地替换其基 数,每次替换后实际

22、数就被保留下来。 (3)将每次替换所算的结果,与这一因素被替换前 的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额就是这一因素变动 对经济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 (4)计算各因素变动影响的代数和。,某一经济指标N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组成 计划指标N0=A0. B0.C0 实际指标N1=A1.B1.C1 第一次替代 N2=A1.B0.C0 第二次替代 N3=A1.B1.C0 第三次替代 N1= A1.B1.C1 (即实际指标) N2- N0 是由于A因素变动影响 N3- N2 是由于B因素变动影响 N1- N3 是由于C因素变动影响 (N2- N0 )+(N3- N2)+( N1- N3 )= N1 -N0,特

23、点: (1)计算程序的连环性。 (2)因素替换的顺序性。 先数量指标,再实物指标,再质量指标 (3)计算条件的假定性。,采用连环替代法分析相同问题时要按同一替换 顺序进行。 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 按时序先后排列; 按先因后果排列; 按先主后次排列。 例如有产量和单位成本两个因素,通常是产量 影响单位成本,产量增加,引起单位成本下降, 相反,产量减少,引起单位成本上升,所以产量 排在前,单位成本排在后。,4、差额计算法 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 A因素变动影响=(A1- A0).B0.C0 B因素变动影响= A1.(B1- B0).C0 C因素变动影响= A1.B1.( C1 -C0),三、

24、产品生产成本表,(一)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反映)的编制 正表的编制: 1、“产品名称”项目: 填列“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的各品种产品。 2、“实际产量”项目: 反映本月和从年初起至本月末止各种产品的实际 产量。 3、“单位成本”项目:,(1)“上年实际平均”: 分别根据上年度本表所列各种可比产品的全年 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填列。 (2)“本年计划”: 根据年度成本计划的有关数字填。 (3)“本月实际”:计算填列 某产品本月 某产品本月实际总成本 实际单位成本= 某产品本月实际产量 (4)“本年累计实际平均”:计算填列 实际平均 某产品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 单位成本 = 某产品本年累计实际

25、产量,4、“本月总成本”: (1)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2)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3) “本期实际”: 根据本月成本计算单的资料填。 5、“本年累计总成本”: (1)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2)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 (3) “本年实际”: 根据本年成本计算单的资料填。,补充资料: 可比产 可比产品按上年 可比产品 品成本 = 实际平均单位成 - 本年累计实际 降低额 本计算的总成本 总成本 可比产品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成本降低率= 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100% 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二)产品生产成本表(按产品种类)的分析 1、对全部产品

26、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括评价。 2、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 (例题资料见教材) (1)确定分析的对象: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600(按实际产量计算)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0.2222%(按实际产量计算)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 =2800(按计划产量计算)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1.5086% (按计划产量计算),实际脱离计划差异: 降低额=实际降低额-计划降低额=600-2800= -2200元 降低率=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 0.2222%- 1.5086% = -1.2864% 负数表示未完成计划,正数表示已完成计划 (2)确定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

27、各因 素的影响程度 影响降低额的因素: 产量、产品品种构成、产品单位成本 影响降低率的因素: 产品品种构成、产品单位成本,采用简化的方法(余额推算法): (1)计算单位成本因素影响降低额程度 按本年计划单位 本年累计 = 成本计算总成本 - 实际总成本 =266000-269400= -3400 再计算影响降低率程度 =降低额/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 -3400/270000 = -1.2593%,(2)计算产品品种构成因素影响降低率程度 =降低率实际脱离计划总差异-单位成本影响降低率程度 = -1.2864%-(-1.2593%)=-0.0271% 再计算影响降低额程度 产品

28、品种构成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 = 影响降低率程度 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 -0.0271% 270000=-73.17 (3)计算产量因素影响降低额程度(以总差异减前两因素影响程度) = -2200 - (-3400) - (-73.17) = 1273.17,采用连环替代法: (1)产量因素: 实际产量、计划产品品种构成、计划产品单位成本下的降低率不变:1.5086% 计算实际产量、计划产品品种构成、计划产品单位成本下的降低额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计划降低率 计算的总成本 (实际产量下) =1.5086% 270000 = 4073.22 再计算产量因素对降低额影响程度 = 4073.2

29、2 2800 = 1273.22,(2)产品品种构成因素: 计算实际产量、实际产品品种构成、计划产品单位成本下的降低额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 按本年计划 = 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 单位成本计算总成本 = 270000 - 266000 = 4000 降低率= 降低额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 4000 270000 = 1.4815% 再计算产品品种构成因素对降低额(率)影响程度 4000 - 4073.22 = -73.22 1.4815% - 1.5086% = -0.0271%,(3)计算实际产量、实际产品品种构成、实际产品单位成本下的降低额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 本年累计 =

30、 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 实际总成本 = 270000 269400 = 600 降低率= 降低额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总成本 = 600 270000 = 0.2222% 再计算产品单位成本因素对降低额(率)影响程度 600- 4000 = -3400 0.2222% - 1.4815% = -1.2593%,(三)产品生产成本表(按成本项目反映)的 编制项目: 1、“本年计划数” “本月实际数” “本年累计实际数” 2、“生产费用” “在产品期初余额” “在产品期末余额” “产品成本” 生产费用+在产品期初余额=在产品期末余额+产品成本,(四)产品生产成本表(按成本项目反映)的 分析

31、 采用方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 1、采用比较分析法比较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 2、采用比率分析法计算分析本年计划数、本月实际数、本年累计实际数的各成本项目的构成比率。 3、采用比率分析法计算分析本年计划数、本月实际数、本年累计实际数的相关指标比率。,四、主要产品单位成本,(一)编制项目: 1、产量 2、单位成本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二)分析 1、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对比其它时期的单位成本情况分析,2、主要成本项目的分析 (1)原材料项目的分析 采用差额计算法计算原材料实际成本对比于计划 成本超支或降低的原因。 单位产品 单位产品 材料 材料费用 = 材料消耗量 单价 材料消耗量 实

32、际 计划 材料 变动的影响 =( 单耗 - 单耗 ) 计划单价 材料价格 材料 材料 实际 变动的影响 =(实际单价 - 计划 单价 ) 单耗,影响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数量变动的原因: 产品或产品零、部件结构的变化 原材料加工方法的改变 原材料质量的变化 原材料代用或配料比例的变化 原材料综合利用 生产中产生废料数量和废料回收利用情况的变化,产品或产品零、部件结构的变化: 产品重量变动对 变动后产品重量 变 动 前 单位产品原材料=(1- ) 单位产品 费 用 的 影 响 变动前产品重量 原材料费用 原材料加工方法的改变: 原材料利用率 变动前的原材料利用率 变 动 前 变动对单位产品= (1

33、- )单位产品 原材料费用的影响 变动后的原材料利用率 原材料费用,原材料代用或配料比例的变化: 原材料单价和原材料消耗总量不变时: 原材料配料比例 单位产品 按实际配方 按计划配方 变动对单位产品 = 实际耗用 ( 计算的 - 计算的 ) 原材料费用的影响 配料总量 平均单价 平均单价,原材料单价和原材料消耗总量都变时: 1)原材料消耗总量变动影响 原材料消耗 实际消耗 计划消耗 计划配方 总量变动影响 = (总量 - 总量 ) 的计划平均单价 2)配料比例变动影响 配料比例 实际消耗 实际配方的 计划配方的 变动影响 = 总量 (计划平均单价 - 计划平均单价 ) 3)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34、 原材料价格 实际消耗 实际配方的 实际配方的 变动的影响 = 总量 (实际平均单价 - 计划平均单价),(2)工资及福利费项目的分析(计时工资制度下) 采用差额计算法分析 单位产品 单位产品 每小时 生产工资 = 所耗工时 工资 单位产品所耗 单位产品 单位产品 每小时 工时变动影响 =(实际工时 - 计划工时) 计划 工资 每小时 每小时 每小时 单位产品 工资变动影响 =( 实际工资 - 计划 工资) 实际工时 (3)制造费用项目的分析:与工资及福利费分析类似。,P297 练习 分析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 (1)确定分析的对象: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76000-73240=2

35、760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2760/176000=3.63%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 =1500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2.5% 实际脱离计划差异: 降低额=实际降低额-计划降低额=2760-1500= 1260元 降低率=实际降低率-计划降低率= 3.63%- 2.5% =1.13%,(1)计算单位成本因素影响降低额程度 按本年计划单位 本年累计 = 成本计算总成本 - 实际总成本 =74900-73240=1660 影响降低率程度 = 1660/76000= 2.184% (2)计算产品品种构成因素影响降低率程度 =降低率实际脱离计划总差异-单位成本影响降低率程度 = 1.13%

36、-2.184% =-1.054% 影响降低额程度= =-1.054% 76000=-801 (3)计算产量因素影响降低额程度 = 1260- 1660- (-801) = 401,作业成本法,一、作业成本法的原理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算对象,通过成本动因来确认和计量作业量,进而以作业量为基础分配间接费用(制造费用)的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的方法。 作业是企业为了提供一定产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的集合体。,在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作业类型一般有:起动准备、购货订单、设备维修、材料处理、材料采购、质量监督、生产计划、工程设计变更、动力消耗、机器小时、存货移动、装运发货、行驶

37、里程、空间占用等。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 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生产导致作业的产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二、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1、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以导致成本产生的成本动因作为间接计入费用的分配标准,增加了归集间接计入成本的作业的数量。成本信息相对准确。 2、便于调到各部门挖掘盈利潜力的积极性 在作业成本法下,企业根据各部门消耗作业量的多少,分析出其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哪些作业是可以改善的、哪些作业是可以取消的等等,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充分挖掘出各部门的盈利潜力。 3、可以有效地改进企业战略决策 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客观可靠的信息依据,三、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 1、在

38、成本动因的选择上有一定的主观性 2、实施作业成本计算的费用较高 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首先要建立一个作业词典,其工作包括定义作业、区分作业类型、选择成本动因、建立作业成本库等等。其次就是先把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在此之后再把其分配到产品当中去,工作量大,实施成本较高。,考试时间: 地点:题型: 单选题(10分) 多选题(10分) 判断题(10分) 问答题(20分) 业务题(50分),1 .对成本的理解。 2.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3.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4 .生产费用的分类。 5.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6.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 7.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的适用范围。 8.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影响。 9.产品成本计算各种基本方法的特点。 10.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