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肾综合征出血热.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968450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四章肾综合征出血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第二十四章肾综合征出血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二十四章肾综合征出血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二十四章肾综合征出血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二十四章肾综合征出血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十四章肾综合征出血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四章肾综合征出血热.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第二十四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现了一类以“出血热”命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中存在伴有因肾脏受损引起的征候群的一类“出血热”,称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肾综合征出血热包括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及沙粒病毒引起的阿根廷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及拉沙热。,引 言,1983年我国合肥会议将该病称为流行性出血热 1994年卫生部将流行性出血热改称HFRS,目前仍使用“流行性

2、出血热”这一名词,引 言,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图24-1,引 言,图24-2,引 言,图24-3,引 言,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图24-4,引 言,HFRS病例分布30多个国家,疫源地分布70多个国家,是世界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国家 20世纪30年代初在中俄边境交界地区及纳维亚国家最早发现本例 1932年Churilov最早对俄国发生的病例从临床上作了概述 1934年 芬兰、瑞典及挪威发生流行性肾病(NE)流行,其后在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及南斯拉夫先后发生NE流行,引 言,1938年起进行全面综合性调查研究 1940年Smorodintsev等证明本病由病毒所引起 1951

3、年 朝鲜的美军等外国军队中流行本病。后延伸到南北朝鲜大部分地区 1955年秋冬季,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及陕西秦岭北坡山区发生暴发流行 1956年,我国将该病定为法定报告及重点防治传染病,引 言,我国大陆31个省市中有28个省市有本病疫区 台湾、香港证实有家鼠型EHF发生,在家鼠中查见带病毒鼠,表明亦存在本病疫区 从1984年开始,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HFRS监测网络,设置了48个监测点 1991年调整为41个HFRS监测点,引 言,目 录,第一节 病原学 第二节 流行过程 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第一节 病原学,病毒学特征 病毒形态学 病毒基因结构和功能

4、 病毒分型,一、病毒学特征,1976年南朝鲜李镐汪在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vius)中发现了朝鲜出血热抗原,第一节 病原学,1978年定名为“朝鲜出血热病毒”或称“汉坦病毒” (Hantaan virus),1981年我国学者宋干等在黑线姬鼠中分离到汉坦病毒(A9和A16株),第一节 病原学,宋干最早在国内成功分离到两型出血热病毒。在病原学和免疫学研究基础上,与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合作成功研制出国内外首创的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李镐汪在家栖的褐家鼠(Ruttus norvegicus)中分离出一株出血热病毒,命名为汉城病毒(Seoul virus) 1981年春,我国河南、山西两

5、省暴发疑似轻型HFRS,从当地褐家鼠肺组织中首次分离出我国家鼠型HFRS病毒(R22株等),第一节 病原学,日本学者从实验动物型HFRS爆发的大白鼠中分离到家鼠病毒 世界各地陆续分离出 普马拉病毒(Puumala virus)(III型病毒) 期望山病毒(Prospect Hill virus)(IV型病毒) 重型HFRS病毒(V型病毒) Leakey病毒(VI型HFRS病毒),第一节 病原学,二、病毒形态学,成熟的汉坦病毒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形态具有多型性。病毒颗粒的直径在75210nm 之间,平均为122nm, 有双层脂质包膜。在汉坦病毒感染的细胞内可以见到为数较多、形态不一的包涵体。用免

6、疫电镜技术证明包涵体主要由病毒的核蛋白组成,第一节 病原学,图24-5,汉坦病毒为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其基因组由大、中和小三个RNA片段组成,分别编码依赖RNA的RNA多聚酶、包膜糖蛋白(G1和G2)和核壳体蛋白,三、病毒基因结构和功能,第一节 病原学,11个碱基的最末端序列 “ TAGTAGTAGAC ” 为所有汉坦病毒所共有,是汉坦病毒的重要基因特征之一,是区分汉坦病毒和布尼亚病毒科其他病毒的重要依据 汉坦型病毒RNA的复制和转录在细胞浆内进行,第一节 病原学,四、病毒分型,分型依据 核苷酸序列测定 交叉空斑减少中和试验,第一节 病原学,1994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提出用汉坦病毒分子

7、结构特征,即核苷酸序列分型的建议 汉坦病毒的型(种):至少有一个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和其他已知的汉坦病毒的同源性小于75% 汉坦病毒亚型(亚种):至少有一个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该型的其他病毒有524%的差异 同一亚型:同一亚型病毒之间,所有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差别小于4% 最好是已分离到病毒,若尚未分离到病毒,则由节肢动物病毒委员会决定,第一节 病原学,分类 汉坦型(Hantaan Viru, 姬鼠型) 汉城型(Seoul Virus, 家鼠型) 普马拉型(Puumala Virus, 棕背 型) 杜布罗瓦型(Dobrava Virus, 黄喉姬鼠型) 辛努柏型 安第斯型病毒,第一节 病原学

8、,表24-1 汉坦病毒的型别,第一节 病原学,第二节 流行过程,宿主、传染源和实验室检测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一、宿主、传染源和实验室检测,宿主和传染源 实验室诊断技术,第二节 流行过程,宿主和传染源,主要宿主和传染源 鼠科(Muridae) 姬鼠属(Apodemus)黑线姬鼠(A.agrarius) 黄喉姬鼠(A.flavicollis) 家鼠属(Rattus) 褐家鼠(R.norvegicus) 仓鼠科(Cricetidae) 田鼠亚科(Microtinae) 林 属(Clethrionomys) 欧洲棕背 (C.glareolus),第二节 流行过程,图24-6 黑线姬鼠,第二节 流行

9、过程,图24-7 褐家鼠,第二节 流行过程,图24-8 大林姬鼠,第二节 流行过程,图24-9 实验用大白鼠,第二节 流行过程,图24-10 小家鼠,第二节 流行过程,图24-11 黄胸鼠,图24-12 野栖的黄毛鼠,第二节 流行过程,图24-13 大仓鼠,第二节 流行过程,图24-14 黑线仓鼠,第二节 流行过程,实验室诊断技术,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空斑减少中和试验 直接免疫荧光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第二节 流行过程,二、传播途径,动物源性传播(鼠播) 媒介传播(螨媒) 垂直传播,第二节 流行过程,表24-2 HFRS的可能传播途径,第二节 流行过程,图

10、24-15 革 螨,第二节 流行过程,图24-16 恙 螨,第二节 流行过程,图24-17 恙螨生活史,第二节 流行过程,三、人群易感性,职业分布 农民高发 其次 野外作业的工人 技术人员 野营的军人 粮食管理人员 灭鼠人员 疫区的医务人员 HFRS实验室工作人员 性别分布 人群隐性感染率 姬鼠型和混合型疫区男性女性 家鼠型疫区女性男性,第二节 流行过程,年龄分布 姬鼠型和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 1645岁人群隐性感染率最高 06岁及60岁以上较低 家鼠型疫区 36岁以上的隐性感染率高 015岁的也有较多的感染,第二节 流行过程,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地区分布 时间分布 人群分布 流行病

11、学分型 流行因素,一、地区分布,自然疫源地分布 发病疫区分布,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自然疫源地分布,遍及世界各地,HV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和大洋洲78个国家,中国、朝鲜、前苏联三个国家发病者居多 中国HFRS自然疫源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景观特征 主要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的平原和丘陵地带 在西部边缘地区海拔可在2000m以上,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表24-3 世界HFRS主要疫源地类型及分布,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发病疫区分布,两种类型 一种分布在中国、朝鲜、前苏联远东地区和日本等; 另一种分布在北欧斯堪的那维亚半岛的芬兰、瑞典和挪威,前苏联欧洲部分的HFRS,东欧

12、及其它欧洲国家的流行性出血热肾炎也属这一类型,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图24-18 全国2005年1月1日至2月22日出血热发病地理分布,季节性,家鼠型的HFRS发病高峰季节在春夏之间(3月-6月) 姬鼠型的发病高峰季节在秋冬之间(10月-次年1月) 二者的混合型疫区的流行季节具有两型HFRS的特点,两型HFRS中占优势一型的季节型表现的较为明显,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二、时间分布,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图24-19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流行季节特点,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图24-20 2000年2005年全国流行性出血热分月报告发病率,第三节 流行病

13、学分布特征,图24-21 辽宁近5年出血热发病月分布,周期性,HFRS流行的周期性不明显,但具有周期性的特征 我国平均8年出现一次全国性流行高峰;县市级疫区3-5年出现一流行高峰较为常见,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三、人群分布,年龄 最小者不足1岁,最大者70多岁 不同年龄组发病率差别明显 2050岁青壮年发病率为最高(约占2/3以上) 1660岁年龄段人群占发病总数的90%左右 性别 男女两性均可发生本病 大多数地区男性发病率女性,男性发病占2/3左右,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图24-22 全国2005年1月1日至2月22日出血热发病年龄分布,姬鼠型和家鼠型HFR

14、S发病人群分布有明显不同 姬鼠型疫区 男性青壮年农民发病最多,男性约占2/3左右 1660岁年龄组人群占发病数的90%左右 农民发病占80%左右 家鼠型 发病性别、年龄及职业别的差别较小,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四、流行病学分型,野鼠型 家鼠型 实验动物型,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野鼠型,我国HFRS的主要流行类型 主要宿主 黑线姬鼠 主要感染场所 野外 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儿童罕见 发病高峰 秋冬季,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家鼠型,主要宿主 褐家鼠 感染场所 户内或居民区周围 发病以青壮年为多,但儿童也占一定比例 发病高峰 春夏间,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实验动物型,宿主动物定义 饲养

15、在动物室作为实验用的鼠类(大白鼠)和从野外带回实验室做实验用的野鼠 实验室动物型HFRS 可能是鼠类排泄物形成的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但也有怀疑被鼠咬伤也可能传播,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表24-4家鼠型和野鼠型HFRS流行病学特征比较,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五、流行因素,自然因素:气温、雨量、温度等 社会因素:社会活动、农林活动、水利建设、矿 山开发等,第三节 流行病学分布特征,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防鼠灭鼠 对高危人群的重点保护措施 加强疫苗的研制 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和预报预测,小心!小心!汉他病毒又出现危害国人健康了!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他的传染途径是更可怕的老鼠. 所以为了健康大

16、家起来灭鼠呀,一、防鼠灭鼠,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图2423 如何辨识鼠类的鼠迹,鼠类的危害,鼠类的粪便,鼠类出没地点,鼠类的洞,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保护措施,野外作业工地的预防措施 疫苗接种 加强个人防护,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三、加强疫苗的研制,我国的三种出血热疫苗 沙鼠肾细胞HTN型疫苗 地鼠肾细胞SEO型疫苗 乳鼠脑纯化HTN型疫苗,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四、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和预报预测,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监测内容,人间疫情监测 主要宿主动物的监测,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监测方法,监测地区:应选择不同地理景观(平原、丘陵、山区等)地区 监测时间:每年3、4月和9、10月 分别在城镇、农村居民区和野外同时进行监测 监测对象和数量: 各个监测点在居民区和野外各捕获当地优势鼠种100只以上 实验用大白鼠、小白鼠和家兔等,应抽查饲养量的5,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监测指标 鼠种构成(%)= 总鼠密度(%)= 某种鼠密度(%)=,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鼠总带病毒率(%)= 每种鼠带病毒率(%)= 带病毒鼠指数=,第四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