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苏共亡党二十年祭》有感两篇.doc

上传人:youshishuohua 文档编号:3014027 上传时间:2019-06-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收集《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苏共亡党二十年祭》有感两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收集《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苏共亡党二十年祭》有感两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收集《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苏共亡党二十年祭》有感两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收集《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苏共亡党二十年祭》有感两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收集《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苏共亡党二十年祭》有感两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收集《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苏共亡党二十年祭》有感两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收集《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苏共亡党二十年祭》有感两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收集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苏共亡党二十年祭有感两篇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读后感我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巡察部门工作,没有在经济金融部门的工作经历,但经常会看新闻,对于新闻中出现的“供给侧改革”降杠杆,去库存等经济术语仍然会较为陌生,同时也隐隐地觉得这些词语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并且这个影响机会非常巨大。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我看了刘鹤副总理的的著作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一、内容概述本书约3.5万字,我先后一共花了20多个小时才看完。本书成书于2012年,作者刘鹤时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2010年起,中央财办启动“两次全球大危机

2、的比较研究”课题,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1929年大萧条的发生、演变和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期望以史为鉴,理解今天,展望未来。“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课题组邀请了人民银行、银监会、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参与研究。参与单位分别从国际政治经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微观机制等角度展开研究,完成了专题研究报告。中央财办进行了综合研究,完成了总报告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在为中央决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九大之后刘鹤地位上升明显,作为分管经济工作的副总理、央企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于当前经济具有很大影响力,他的观点很大程度也能代

3、表高层的看法,因此当下的政策的制订和施行必然能从其著作中找到痕迹。一般领导干部通常会在退休之后才著书立说,在任的高级领导著书的并不多,所以这本著作就显得比较特别了,这也是我对这本书产生浓厚兴趣的原因之一。本书分为了七个部分,七个部分分别由国内财政、金融机构顶级的经济专家组成研究小组执笔,参与编写的专家来自人民银行、银监会、社科院、国开行、北大等机构,最后再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七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整合。第一部分从整体角度,对两次危机的财政、金融、人口、经济发展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第二到第五部分,分别对经济金融、货币金融、金融监管、国际政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详细解释不同维度中两次危机

4、的产生原因,应对过程;第六部分,从宏观层面,呈现全球经济学家对两次危机的看法,并对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 第七部分,从微观的角度,如实体经济,产业结构等层面来解析经济危机,并指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金融风险和隐忧,寻求应对之策。两次全球大危机指的是1929年美国的经济大萧条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前者通过罗斯福新政得以解决,后者通过全球国家携手进行经济刺激得以度过。今年是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第十一个年头,似乎也是多事之秋:中美贸易战,贸易保护主义,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土耳其,巴西等国)的货币贬值以史为鉴, 希望在阅读历史中,找到未来的出口。二、关键要点本书包含的内容和知识点非常多,也有各种各

5、样的观点,个人感觉这本书的难度适中,既能看懂又有新的启发。从我理解的角度, 对书中的关键内容可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向去认识。(一)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有两点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1.(P250)“金融的本质是将储蓄转为投资,即通过金融市场和(或)金融中介机构将资金需求方和资金富裕方有效地链接起来。”这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金融金融,资金融通”,也即把资产端和资金端连接起来。之前看到过,企业和个人有四种金融需求:储蓄、支付、投资、融资,也大体可以窥见金融市场的全貌。2.金融是实体经济的润滑油,原本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但是,如果没有好的经济增长点,金融资本就不会流向实业,而是在金融体系内自循环,形成高杠

6、杆和资产泡沫。(二)从微观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由第一篇“总览”和接下来的六篇由不同机构的解读组成,分别为:- 从经济金融理论视角(中央财办)*- 从货币金融视角(中国人民银行)- 从金融监管视角(中国银监会)- 从国际经济政治格局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 从宏观视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从微观机制视角(北京大学)*个人觉得第一篇”总览“和后面的三篇比较有干货、水准比较高。中央财办的结论和启示总结得比较好,有掌舵的方向指导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宏观研究,一开始文献综述就做得很好,最后对”政府和市场“、”金融发展和实体经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短期宏观管理与

7、长期经济增长“等几对关系的论述非常到位;北京大学对微观机制的研究是我之前都没怎么想过的(例如会计制度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规定),带给我新的启发。回到第一篇“总览”部分,也是本文的研究核心成果,其对两次危机的区别点和共同点总结,非常值得反复学习:【两次危机的区别点】(P5-6)1.人口结构不同:大萧条期间的人口年龄比较年轻,中等收入者比例偏低,受教育程度也不高; 08年危机期间,人口年龄已大大提升,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进入老龄化社会,中等收入者比重上升,受教育程度提高,福利化制度和人口年龄因素造成劳动力的市场适应性减弱。2.技术条件不同: 大萧条发生在第二次技术革命之后(工业革命),过剩生产力

8、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08年危机发生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信息技术革命),核武器的发展使得主要国家具有相互制衡的能力,鲜有国家寄希望于战争手段解决利益争端;同时信息化技术加重风险的扩散和共振。3.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了进化: 大萧条之前基本无社会保障制度; 大萧条后,社会保障制度在发达国家普遍建立,宏观经济管理制度日臻完善,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了稳定器。因此,本次危机发生时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快速的直接干预,控制住了本次危机的短期伤害。4.全球化的程度不同:大萧条之后,建立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当前,全球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代替了传统的金本位制度,资本市场大大开放,跨境投

9、资、跨国公司现象普遍。5.新兴国家崛起和全球经济格局不同: 大萧条时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欠发达国家受到外部震荡但只能消极接受; 本次危机,发展中国家的力量上升,在发达国家内需下滑的时候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力量。【两次危机的共同特点,侧重于政治经济学角度】(P7-15)1.都在重大的技术革命发生之后: 1870年以后发生的电力技术革命到发生1929年的危机,间隔了60余年; 1980年以后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到发生20的08年危机,间隔了30余年。2.在危机爆发之前,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危机发源地的政府都采取了极其放任自流的政策: 柯立芝,“柯立芝繁荣”;克林顿、小布什。3.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

10、危机的前兆: 大萧条期间表现为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形式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 本次危机与全球化、互联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虚拟化程度提升、不同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有更多的关系。但最突出的表现是,生产资料名义所有权和实质支配权分离,权力集中到虚拟经济领域极少数知识精英手中。4.在公共政策空间被挤压得很小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政府所采取的民粹主义政策通常是危机的推手: 大萧条发生时,美国总统作出“每家的后院有两辆汽车、每家的锅里炖着一只鸡”的承诺; 本次危机发生前,两任总统都承诺提高住房自有率。欧盟国家社会福利出现过度化倾向,绝大部分政治家难有决心和胆量压缩福利。民粹主义

11、的承诺改变了大众的福利预期,加大了对政府的依赖,也放松了自己的奋斗决心,是效果极其负面的腐蚀剂。5.大众的心理处于极端的投机状态,不断提出使自己相信可以一夜致富的理由: 大萧条前主要是股市泡沫;(先有房地产泡沫,后有股市泡沫,P211补充)本次危机前主要是房地产泡沫。(先有股市(IT)泡沫,后有房地产泡沫,P211补充)6.都与货币政策相关联: 大萧条前,泛滥的信贷政策引起了股市的泡沫和投机的狂热; 本次危机前,美联储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放松监管和次级贷款都达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7.危机爆发后,决策者总是面临着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三大挑战,市场力量不断挑战令人难

12、以信服的政府政策,这使得危机的形势变得更为糟糕: 有些明显的政策错误在事后看起来显得可笑,但实施正确的政策却困难重重。大危机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仅会遇到一次,决策者缺乏经验,又总是面临着民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化这三座大山,政治家往往被短期民意绑架、被政治程序锁定和不敢突破意识形态束缚。8.危机的发展有特定的拓展模式,在它完成自我延伸的逻辑之前,不可轻言经济复苏: 大萧条最极端的情况是希特勒通过民选的方式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本次危机,美国金融危机一度出现环节,但欧债危机却出乎意料地全面恶化。9.危机只有发展到最困难的阶段,才有可能倒逼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往往是重大

13、的理论创新:大萧条后,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的调控作用;本次危机,理论创新呼声不断,兴起过心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相结合的不少研究,也兴起过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呼声。10.危机具有强烈的再分配效应,它将导致大国权力的转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变化:大萧条后,世界经济中心由欧洲转向美洲,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美元占据支配地位,联合国、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产生;本次危机发生后,全球发展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G20平台产生,世界实力对比急剧变动。三、主要收获看完这本书,我有两个最大的收获:(一)初步了解了了经济危机(社会矛盾)爆发的一些内在原因及逻辑,以前只是在财经新闻上听到泛泛的几个概念,看

14、完这本书之后,将知道的很多概念串联成了一个整体。(二)一定程度上可以知道现有政策为啥是这么制定的,毕竟写书的人,目前也是当下的规则制定者。两次经济危机都先经历了由具有广泛影响的技术变革和新技术不断采用带来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大繁荣阶段,然后随着技术推动增长的空间和效力弱化,原有的发展动力减弱,技术推动的经济长周期进入末端,产业回报出现下降,产能出现过剩。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者自己没有生产资料,所以劳动者并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商品。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一个人可以按

15、照自己的需求,去生产自己想要的商品,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自由的调节自己的劳动时间,是绝对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按劳分配”。资本家要攫取大量利润,他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必然不能超过利润。要获得利润又不可能停止生产。久而久之,必然出现全体打工仔的工资总和买不起他们生产的全体商品+服务(虚拟产品)的情况。这样就会形成产能与需求的错配,导致产业回报率的降低,造成产能过剩,同时产能的有效需求不足(人们有需求但是没有支付能力,也不能形成有效需求)。08年的金融危机是从次贷危机直接演化而来的,但冰山之下的巨大能量是通过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以美国为首的消费中心、新兴国家的制造中心和不发达国际的

16、原材料和能源中心的不平衡三角形成的,欧美国家的过度消费、过度负债,使得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依赖出口拉动增长。一旦欧美国家债务违约,消费水平骤降,中国等国产能过剩的问题就马上表现显露出来,这实质上还是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导致的。对于关于产能过剩也有很经典的解释:产能过剩的意思,不是指东西多得用不完,而是指产能已经覆盖了所有利润高的区域,使得接下来剩余的需要消耗该项产能的区域的边际收益低于产能的边际成本。防范和化解危机的根本:找到新的增长点、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控制贫富差距。找到新的增长点:不断推动技术变革,来创造新的增长点及新的需求。经济发展的根源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

17、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几十年前人们的需求是吃饱饭、自行车、缝纫机,十几年前人们的需求是个人计算机,几年前人们需要的是智能手机,现在人们想要的是特斯拉,未来人们想要移民火星等等。这一切都是有科技进步带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调整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产能结构,弥合产能与有效需求之间的错配程度。控制贫富差距:实现收入水平的均衡提高和弥补社会分化,以此来保持和扩大社会总需求(有需求且同时有支付能力的人变多,而不是按照二八原则,80%的人有需求但是没有支付能力,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几个点在现有政策上均能看到具体的实施,具体来说就是:国家力挺科技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如支持发展新能源及新一代通信技术等

18、。产业结构上的调整有每天常提的“供给侧改革”及“一带一路”将过剩产能输出至其他国家,同时由原来粗犷的要素驱动,转变为效率驱动。控制贫富差距上有“脱贫攻坚战”的具体战略布局。同时,这个化解危机的思路与企业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一样的,要么进行扩展(横向或者纵向),要么对现有业务进行结构调整(发展扩大赚钱的业务,减少不那么赚钱或者亏钱的业务)。这本书对外行人来说,可以比较好的了解到经济危机及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也能更加理解目前国内经济政治政策制定的一些内在逻辑。诚然,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很多知识我也只是一知半解,管中窥豹。但我还是强行阅读下来,希望通过这本书,了解到当下经济困境,和一些根据历

19、史已有的危机进行的验证。当前,伴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针对各国征收关税,美联储加息,美中之间贸易战, 全球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内部经济增长乏力,房地产泡沫对于个人而言,无力改变这些, 但是希望能够通过阅读能够明白一些运行的规则,对大环境保持敏锐,能够尽量去看懂世界的变化,如果能在这变化中,作出一些顺应时代的选择。读苏共亡党二十年祭有感“心中没有人民,必被人民抛弃”。这是苏共亡党二十年祭封面写的一句话,也是本书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本书作者黄苇町同志曾任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现任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研究员。他在苏共亡党十年后的2001年,根据他在中央党校所做报告的部分内容整理成近万字的文章苏共

20、亡党十年祭,2003年又根据上述文章和他的同类型报告整理成同名书籍。该书通过剖析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历史悲剧,阐述了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生命线、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执政资格所在这一主题,提出了“苏联共产党不仅被国内外的反共势力搞垮,还被她一直代表的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而这后一点,是导致苏共亡党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一观点。2011年,黄苇町同志又在国家行政学院做了题为苏共亡党二十年祭的报告,2013年整理出版同名书籍。全书用五个篇章分析了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和教训。第一篇,“谁记得一切,谁就感到沉重”。主要阐述了当年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短时间内就红旗落地的

21、情形。如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等等,无一例外地从宪法中删去了“社会主义”字眼,宣布自己融入“民主”“自由”的西方世界。在短时间内,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和政权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垮台。特别是罗马尼亚,在罗共组织的10万人群众大会上,总统亦是罗共总书记的齐奥塞斯库正在演讲时,“打倒齐奥塞斯库”的口号突然爆发,很快响彻云霄。军队集体反水,负责贴身保卫的秘密警察头子也溜之大吉。他和妻子5天后就被由士兵组成的所谓“特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并执行枪决。罗共和政府从看不出任何危险征兆到顷刻倒台仅用了10个小时,实在令人惊愕不已。这些都与齐奥塞斯库自己和家人以及特权阶层过着奢华生活,

22、却要求人民“自力更生”过苦日子分不开的。本篇还详细阐述了苏联红旗落地的历史。经济形势恶化,工人阶级不再留恋形式上的“工人国家”,反共浪潮蔓延到苏联全境等等因素,导致苏共和各加盟共和国共产党纷纷迅速倒台。回想当年,在世界资本主义的联合进攻面前,无数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相应党的号召不惜献出生命,使社会主义在苏联大地上生根的情形,不禁感慨万千、心情沉重。第二篇,“三十功名尘与土”。主要阐述了从斯大林1924年主政到1953年去世期间,苏共所走过的弯路。如过渡性的“新经济政策”的夭折,大饥荒、大清洗,权力过分集中,党内自残等等。尤其是1935年至1938年的“大清洗”,占苏共半数的120万党员被逮捕,3

23、.5万名红军指挥员在战前被清洗,应该说直接导致了卫国战争前期苏联的大溃败。第三篇,“苏共错失的几次重要发展机遇”。主要阐述了苏共在斯大林当政的30年间,与中共执政的前30年一样,发展道路非常接近。都取得过辉煌成就,也走过相似的弯路,有过相似的经验教训。后来的中国能够抓住历史机遇,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创造历史的新辉煌。但苏共集团由于僵化保守,对自身利益患得患失,导致改革大多中道夭折,错失了几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如赫鲁晓夫拉开了苏联全面改革的序幕,在苏共“二十大”后领导了全国范围内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但他没能从体制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更没有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很快被“宫廷政变”赶

24、下台,让位给了极端保守的勃列日涅夫,苏联开始了长达18年之久的改革停滞状态。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迅速膨胀,腐败横行,为以后苏共垮台埋下了伏笔。第四篇,“谁绑架了改革”。主要阐述了在苏共党内,始终蛰伏着一些能够左右苏共命运的强大力量,它绑架了改革,也绑架了党和国家。如赫鲁晓夫强烈的平民主义色彩,使他对脱离群众的特权现象也是很反感的,同时他还废除了实际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重创了苏共各级干部的私利,他的“被下台”就成了必然。第五篇,“心中没有人民,必被人民抛弃”,本篇是全书的中心。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的迅速膨胀,腐败蔓延,侵占和挥霍了属于整个社会的大量财富,使社会主义的

25、最大优势社会公正受到严重破坏。尤其是既得利益集团,大部分都是党内的重要人物,早就想埋葬苏联,使自己通过行使特权非法得来的利益合法化,从而可以大肆公开挥霍。而叶利钦以反腐败、反特权棋手的所谓“自由民主”的面貌出现,人民跟着一边倒,苏共、苏联就加速亡党、解体了。苏共总是坚持:成绩是巨大的,前途是光明的,问题仅是光明中的一个黑点。听不到“盛世危言”的警告,沉醉在一片“大好形势”中。“只听见自己的声音,却说是人民的声音”,并且要求人民拥护这种自我欺骗,导致直接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被人民抛弃,被军队反戈,何以不亡党亡国。读完此书,掩卷沉思,感慨万千。苏共亡党、苏联解体是全世界

26、社会主义事业最大的悲剧,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是沉重打击,苏联党和人民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剧变后的俄罗斯,开始是一边倒地想融入“西方民主自由世界”,可惜只是一厢情愿,很快就被西方所鄙视、抛弃。从地缘政治来看,俄罗斯永远是西方的敌人,而不可能是朋友,必然会被西方不断压缩战略空间,逐渐沦为“世界二流国家”。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由一个几十人的政党,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等多个历史阶段,担负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我党从建党开始,一

27、直到改革开放前,都是全面学习苏共的做法,也走了一些弯路。但与苏共最大的不同点是,我党近100年的历史,是一部与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历史。而且我党能够根据不同的历史条件,调整自己的指导思想,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正确的党。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党从创党到能够长期执政,都有其必然的历史背景,有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有一个在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有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也是如此,其能够长期执政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党的理论先进,并能与时俱进、充满活力,能使人民亲眼看到我们党在拨乱反正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勇气和无私态度。我党坚信马克

28、思主义,但同时也看到,马克思主义没有穷尽真理,只是开辟了认识真理的道路。我党并没有和苏共一样,拘泥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具体结论,而是不断保持思想、理论的先进性。毛泽东如果不是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中国革命就不会取得胜利、夺取政权,也就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就不会站起来。邓小平如果不是根据中国实际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成果,也就没有邓小平理论,中国人民就不会富起来。习近平如果不是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也就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人民就不会强起来。反观前苏联历史,苏共

29、垮台、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坍塌。简单、教条、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使苏共失去了活力,意识形态走向迷茫、保守,理想信念崩溃,理论走向消亡。同时,苏共是以人民的名义取得政权的,但在后来的执政实践中,苏共却逐渐演变成替人民当家做主、以人民的名义为少数人获取利益的政党,最终被人民所抛弃。对于苏共亡党,我觉得大可不必感到特别惋惜。一个政党如果不思进取,忘掉了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被人民、被历史所抛弃不足为惜,也可以看作是人类历史的进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本书作者在开篇的自序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这个问题我认为如果是放在苏共垮台的当年提出,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说可能还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在今天,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与时俱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党已把苏共失败的教训转变为我们执政的财富。只要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我们的党和国家必将道路宽阔、前景光明,我们的政权必将坚如磐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