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分类演讲-哺乳纲.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52259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15.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分类演讲-哺乳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动物分类演讲-哺乳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动物分类演讲-哺乳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动物分类演讲-哺乳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动物分类演讲-哺乳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分类演讲-哺乳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分类演讲-哺乳纲.ppt(1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哺乳纲分类,王红玉、秦晓笛、郭薛,哺乳纲,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通称兽类。 哺乳动物是全身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高级动物类群,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哺乳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地,营陆上、地下、水栖和空中飞翔等多种生活方式,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营养方式有草食、肉食和杂食3种类型。,先进特性,具有毛囊和汗腺等共通的外在特征 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协调复杂的技能活动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在智力和对环境的反应上远远超过其他类群 恒温(约为2537),完善的血液循环系统,优良隔热性能的体表毛被和其他体温调节的机制,提供了稳定的

2、内环境,减少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区别于冷血动物 胎生哺乳,除最原始的单孔类卵生外,都是胎生。高级种类在胚胎与子宫壁之间形成母子营养交换的组织(即胎盘)。母兽对仔兽进行较长期的哺乳和抚育,从而使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 具有在陆地上快速运动的能力,原兽亚纲,原兽亚纲 哺乳类最原始类群,与爬行类相同的特征: 卵生,具壳多黄卵,雌兽孵卵 乳腺为特化汗腺,不具乳头 肩带:具乌喙骨,前乌喙骨,间锁骨 泄殖腔(单孔类) 雄兽无交配器官 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胝体 角质鞘,无齿,高等特征 哺乳 体外被毛 体温基本恒定,代表动物鸭嘴兽,嘴形宽扁似鸭,无唇,具角质鞘,尾扁平,

3、趾间具蹼,无耳壳。,代表动物针鼹,体型似刺猬,全身被有夹杂着棘刺的毛。前肢适于掘土,吻部细尖,无齿。具长舌,嗜食蚊类等昆虫。,后兽亚纲,后兽亚纲 较低等哺乳类群,主要特征: 胎生,育儿袋发育(有袋类) 泄殖腔退化,有残余 肩带:前乌喙骨和乌喙骨退化,肩胛骨增大(高等哺乳类) 具乳腺,乳头位于育儿袋内 大脑皮层不发达,无胼胝体 具异齿,门牙数目多 体温接近高等哺乳类,能维持恒定,代表动物灰袋鼠,后肢强大,适于跳跃方式,趾有合并现象;尾长而粗壮,为平衡器;植食性为主,小群活动;育儿袋发达,乳房具有特殊肌肉,能将乳汁喷出,代表动物负鼠,体形似鼠,腹部有育儿袋,刚离开育儿袋的幼仔,需母兽背负一段时间。

4、,袋鼬目(肉食) 袋鼠目(草食),袋熊(啮齿类),真兽亚纲,真兽亚纲 高等哺乳动物类群,主要特征: 具有尿囊胎盘,胎儿发育完全后产出 不具泄殖腔 肩带:单一肩胛骨 乳腺充分发育,具乳头 大脑皮层发达,胼胝体 异形齿,齿数趋向于减少 良好的调节体温机制,食虫目 原始的有胎盘类,个体小,吻部细尖 四肢短小,指端具爪,适于掘土 牙齿结构原始 体被绒毛或硬刺 以昆虫及蠕虫为食,多夜行性,刺猬,月鼠,小鼩鼱 ESorex minutus :外貌似小鼠,欧鼹 Talpa europaea:体粗短,密被不具毛向的绒毛,利于在地道内进退。眼小,耳壳退化,锁骨发达,前肢短粗,掌心向内侧翻转,具粗大的前爪,掘土利

5、器,树鼩目 结构似食虫目特征似灵长目,外形略似松鼠 嗅叶短小,脑颅宽大,有完整骨质眼眶化 仅有1科16种,均分布于东南亚热带森林内。代表动物树鼩分布我国云南、广西及海南岛。由于树鼩形态和生理的某些方面似低等灵长目动物,体小、易于饲养及作为实验动物,已成为受重视的研究对象。,树鼩 Tupaia glis,翼手目 飞翔的哺乳动物,前肢特化,具特别延长的指骨 由指骨末端至肱骨、体侧、后肢及尾间,着生有薄而柔韧的翼膜,借以飞翔。 前肢仅第一或第一及第二指端具爪。后肢短小,具长而弯的钩爪,适于悬挂栖息。 胸骨具胸骨突起,锁骨发达,均与特殊的运动方式有关。齿尖锐,适于食虫。 夜行性。,兔唇蝠(食鱼蝠)No

6、ctilio leporinus,吸血蝠 Desmodus rotundus,吸足蝠 Myzopoda aurita,纳氏伏翼 Pipistrellus nathusii,灵长目 树栖生活,大脑发达 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 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 多数种类鼻短,其嗅觉次于视觉、触觉和听觉。 指和趾端多具扁甲,蹠行性。 猿类和人无尾,在有尾的种类中,其尾长差异很大,卷尾猴科大部分种类的尾巴具抓握功能。 多数种类在胸部或腋下有1对乳头,雄性的阴茎呈悬垂形,多数具阴茎骨,雌体具双角子宫或单子宫。大多为杂食性,选择食物和取食方法各异。,懒猴科,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热带

7、地区 头圆,吻短,眼大而向前,眼间距很窄,耳廓半圆而朝前 前后肢粗短,等长,手的大拇指和其他4指相距的角度甚大,第二指、趾极短或退化,除第二趾爪形外,其他指、趾的末端有厚的肉垫和扁指甲 体毛短密,颜色变异很大。 栖息在热带或亚热带的密林中,白天蜷伏在树洞等隐蔽地方睡觉,夜晚外出觅食,吃野果、昆虫,善于在夜间捕食熟睡的小鸟,喜食鸟蛋。,懒猴(蜂猴)Nycticebus coucang,灰瘠懒猴 Loris lydekkerianus,卷尾猴科,体型大小差别很大,体长2472厘米,尾长1590厘米,体重28710000克,所有种类均为36枚牙齿 无颊囊和臀胼胝 指和趾细长,具有扁的或弯曲的指甲,有

8、的拇指退化,有的高度发育 鼻孔朝向两侧 尾毛大多密而长,在尾端下部有一无毛区,皮肤厚实,可抓握东西 毛色有暗灰、褐、赤褐和黑色 栖息于热带森林的树上,除饮水外很少到地面。性机敏,善跳跃和游泳。以家族式集群生活,每群有自己的领域。,白喉卷尾猴 Cebus capucinus,黑卷尾猴(左雄右雌)Cebus nigritus,猴科,分布于非洲和亚洲 吻部突出,两颚粗壮,牙齿32枚,鼻孔朝前向下紧靠 手足均有5个指、趾,具扁平的指甲,均能直立 昼行性。 猴亚科有可以储存食物的颊囊,齿尖低,食性比较杂,通常四肢基本等长。 疣猴亚科除个别外都无颊囊,有比较复杂的消化系统,胃囊状,体积比前者大3倍,齿尖高

9、,主要食树叶等植物性食物,拇指退化,金丝猴(川金丝猴、秦岭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鼻孔与面部几乎平行,俗称“朝天鼻”,是对高原缺氧环境的适应,鼻梁骨的退化有利于减少在稀薄空气中呼吸的阻力。体型中等,5183厘米不等,尾长与体长等长。毛色以金黄或黑灰色为主。栖息于20003000高海拔地区,植食,有垂直迁徙的习性,群居,有丰富的社群行为,有多种的喊叫声。,猕猴(恒河猴)Macaca mulatta尾短,具颊囊。躯体粗壮,平均体长约50厘米,有些种尾比躯体略长,有些则无尾。它们的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拇指能与其它四指相对,抓握东西灵活,前额低,有一突起的棱。,长臂猿科

10、,因臂特别长而得名 腿短,手掌比脚掌长,手指关节长 身体纤细,肩宽而臀部窄 有较长的犬齿 臀部有胼胝,无尾和颊囊 喉部有音囊,善鸣叫,不同种种类叫声差别很大 雄猿一般为黑、棕或褐色;雌猿或幼猿色浅,为棕黄、金黄、乳白或银灰色 栖息于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树栖。白天活动。善于利用双臂交替摆动,手指弯曲呈钩,轻握树枝将身体抛出,腾空悠荡前进,一跃可达10余米,速度极快,能在空中只手抓住飞鸟。在地面或藤蔓上行走时,双臂上举以保持平衡。 群居,每群包括1对雌雄及其子女,一般不超过56只。食物以浆果为主,也吃树叶、小鸟、鸟蛋或昆虫。每胎产1仔。,白掌长臂猿(左雌右雄)Hylobates lar,黑长臂

11、猿(黑冠长臂猿,左雌右雄)Nomascus concolor,猩猩科,分布于非洲和东南亚 体型较大,不具臀胼胝,前肢长可过膝,而于脸部少毛 成年雄性脸颊上有明显的脂肪组织构成的“肉垫”,具有喉囊 集群生活,能使用简单工具,是已知仅次于人类的最聪慧的动物,其行为和社会行为都更近似于人类,在人类学研究上具有重大意义。,猩猩(成年雌性)Pongo pygmaeus两臂很长,张开宽达2.32.4米,站立时双臂下垂可达脚踝部;腿短,且不如臂粗壮;体毛稀疏,暗红褐色,肩和背部有20余厘米长毛;前额突出,嘴突出,唇薄,眼、耳、鼻均小,眼间距较窄;成年雄性的脸侧具有叶状的厚肉垫,在肉叶下面有一气囊,它与喉部相

12、连,充气后鼓起很大,发声时起共鸣作用;有的颏下有胡子;手脚窄长,臂和手粗壮有力,;犬齿发达,牙齿32枚,齿式与人类同。无尾。,上肢比下肢长,无尾,吻短,眼小,鼻孔大。犬齿特别发达,齿式与人类同。体毛粗硬、灰黑色,毛基黑褐色,老年雄性的背部变为银灰色,胸部无毛。成年雄性的腰背部有灰白色毛区。大猩猩是性情温和的素食动物。能发出大声咆哮,在发怒或威胁挑战时,双手捶打胸部,这只是一种虚张声势的恐吓行为。,人科,直立步行,臂不过膝,体毛退化,手足分工,下颌骨浅且粗壮,犬齿和下第一前臼齿退化、牙釉质厚、3个臼齿的磨耗相差很大,大脑极为发达,有语言和劳动,有社会性和阶级性。,兔形目,在门齿与颊齿间有宽阔的齿

13、隙(缺犬齿、部分门齿和部分前臼齿) 草食性,具双重消化功能,即盲肠富集大量维生素后,胶囊裹着成软粪,自肛门排出,再被自己吞咽,又经消化,充分利用维生素(软粪含维生素比正常粪便多数倍),再排出的粪便才是圆形硬粪便 栖息于荒漠、草原、森林及山区,鼠兔科 Ochotonidae,外形略似鼠类,耳短而圆,尾仅留残迹,隐于毛被内 因牙齿结构(如具两对上门齿)、摄食方式和行为等与兔子相象,故名。 体型小,后肢比前肢略长或接近等长 头骨上面无眶上突,上颚每侧只有2枚臼齿 雄性无阴囊,雌兽有乳头23对 全身毛被浓密柔软,底绒丰厚,与它们生活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有关。毛被呈沙黄、灰褐、茶褐、浅红、红棕和棕褐色,

14、夏季毛色比冬毛鲜艳或深暗。 挖洞或利用天然石隙群栖。白天活动,常发出尖叫声,以短距离跳跃的方式跑动。不冬眠,多数有储备食物的习惯。,黑唇鼠兔(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斑颈鼠兔 Ochotona collaris,兔科 Leporidae,具管状长耳(耳长大于耳宽数倍) 簇状短尾,比前肢长得多的强健后腿,高原兔(灰尾兔)Lepus oiostolus 。终生在地面生活。初生的幼兔全身具毛,眼睁开,不久便能走路。为避天敌,耳长,且后腿变长以适应迅速奔跑;而奔跑中需氧多,后鼻孔变宽(翼内窝的宽度大)。为兔科最大属,占总数的一半。体型大。分布广泛 。,折耳兔(家兔变种)Oryc

15、tolagus cuniculus domestica体型略小。耳朵和后腿相对相对较短。穴居,幼兔出生时裸露、闭眼、无听觉,7天后才长毛,睁眼时具听觉。包括8属24种。,鲸目,鲸目,鲸目,包含了大约八十种生活在海洋、河流中的有胎盘哺乳动物。 子目:须鲸(Mysticeti)亚目 齿鲸(Odontoceti)亚目 分布区域:大多数在海洋,极少数在河流,特征,体型:鱼形 头骨发达,颜面部大,前额骨和上颌骨显著延长,形成长吻部。颈部不明显,颈椎愈合,头与躯干直接连接。 鼻孔(12个)位于顶部,边缘具有瓣膜;无外耳;齿型特殊 体毛退化,皮脂腺消失,皮下脂肪增厚 前肢鳍状,后肢消失;具“背鳍”及水平的叉

16、状“尾鳍” 肺具弹性,贮氧能力强 习性:水中分娩和哺乳,内部构造,呼吸器官:用肺呼吸,左右各有一叶肺,其中有许多毛细血管,富有弹性,能有助于氧的流通,适应在水面上进行的气体交换 。 胃:分为4个室 肾脏:瘤状,须鲸亚目,须鲸类:不具齿;具有鲸须(长在嘴巴里,上颌左右两侧的腭部至咽部各生有150400枚呈梳齿状排列的角质须,用于从大量海水中过滤食物) 须的颜色、形状和数目因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是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蓝鲸,齿鲸亚目,齿鲸类:具齿,抹香鲸,白稽豚,齿鲸亚目,海豚,食肉目,食肉目,俗称猛兽或食肉兽 分科:犬科、熊科、猫科、鼬科、大熊猫科、灵猫科、浣熊科、鬣狗科 我国常见科:犬科、熊

17、科、猫科、鼬科、大熊猫科 分布: 大熊猫科仅分布于中国西部3省 灵猫科只分布于欧、亚、非 浣熊科集中分布于美、澳 其余各科较广泛,可见于除大洋洲外世界各地,食肉目特征,体:体型适于陆上奔走,具四肢,趾分离,末端具利爪,食肉目特征,体:体型适于陆上奔走,具四肢,趾分离,末端具利爪 齿:门齿小;犬齿强大锐利;具裂齿(食肉齿),即上颌最后1枚前臼齿和下颌最前1枚臼齿。,食肉目特征,裂齿:咬合时似铡刀,可将韧带、软骨切断。 犬齿:异常粗大,长而尖,颇锋利,起穿刺作用。,食肉目特征,体:体型适于陆上奔走,具四肢,趾分离,末端具利爪 齿:门齿小;犬齿强大锐利;具裂齿(食肉齿),即上颌最后1枚前臼齿和下颌最

18、前1枚臼齿。 体表:毛厚密而多具色泽 感官:反应迅速,动作灵敏、准确、强而有力。具发达的大脑和感觉器官,嗅觉、视觉和听觉均较发达,食肉目犬科,狗(家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最早由狼、胡狼、豺等驯化而来(多起源); 共有14属34种。我国有4属6种; 亚科:犬亚科、狐亚科、薮犬亚科 除南极洲和大部分海岛外,分布于全世界。,犬科特征,体型:中等,匀称,似犬 头部:头腭尖,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 四肢:修长适于快速奔跑;前足45趾,后足常具4趾,爪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 毛发:毛粗长,一般不具花纹;尾多毛,常较发达 感官:嗅觉灵敏,听觉发达 齿:犬齿及裂齿发达 习性:多喜群居,常追逐猎

19、食 食性:大部分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 有些食腐肉、植物或杂食,食肉目犬科,狼,食肉目犬科,豺,食肉目犬科,赤狐,食肉目犬科,貉,食肉目熊科,共有6属9种,我国有4属5种 分布于欧亚大陆、北非和美洲 中医以熊胆入药,熊科特征,体型:中大型(1.52米),粗壮、肥硕 头部:头圆,颜面部长,吻部较长 四肢:粗强有力,前、后肢均具5趾,蹠行性(以整个足掌着地而行),爪不能收缩 尾部:尾极短小 齿:裂齿不发达 习性:温带和寒带种类有冬眠习性(蛰伏洞内不食不动, 新陈代谢降低,呼吸频率减缓,而体温不显著下降) 时间可持续45个月 冬眠期外无固定栖息场所,非发情交配期,雌、雄 皆单独活动 食性:

20、多杂食性,取食青草、嫩枝芽、苔藓、浆果和坚果/蛙、蟹和鱼/鼠类/鸟卵/蚂蚁/蜂蜜/小型鹿、羊/腐尸,食肉目熊科,棕熊,北极熊,黑熊,食肉目大熊猫科,本科只包括1属,1种,即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大熊猫,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最早出现于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持原有的古老特征,有“活化石”之称 现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主要包括陕西、四川的秦岭、岷山等。栖息于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高山深谷,大熊猫科特征,体型:肥硕,似熊,体长120180厘米 头部:头圆而大,吻短,尾短 毛发: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 附肢:

21、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以抱握竹竿) 习性:除发情期外,一般独栖,昼夜兼行 食性:素食性,主要为竹类,偶食其它植物、昆虫和动物尸体,食肉目大熊猫科,食肉目大熊猫科,食肉目鼬科,本科有25属70种,我国有10属21种 分布于欧亚大陆、非洲和美洲 许多种类为珍贵毛皮兽,食肉目鼬科,体型:中小型,躯体细长 头部:头形狭长,耳一般短而圆 齿:犬齿较发达,裂齿较小 四肢:较短,前后均5指/趾;蹠行性或半蹠行性;爪锋利,不能收缩 毛发:体毛柔软,多无斑纹 感官:嗅觉、听觉灵敏 尾部:尾一般细长而尖,有些种类尾较粗(水獭和獾) 肛门附近具有臭腺,可放出臭气驱敌自卫 生活方式:多样,树栖(貂类

22、)、半水栖(水獭、海獭)、穴居(獾)等。 食性:多肉食,主要以啮齿类、鸟卵及幼雏、鱼类、昆虫为食;少数杂食性,鼬科水獭亚科,小爪水獭,海獭,欧亚水獭,鼬科獾亚科,狗獾,臭獾,鼬科鼬亚科,黄鼬,紫貂,鼬科鼬亚科,食肉目猫科,猫科有5属36种,我国有4属13种 分为3亚科:猎豹亚科Acinonychinae、猫亚科Felinae、豹亚科Pantherinae 分布于欧亚大陆 、非洲、美洲的寒带到热带 家猫由欧林猫(欧洲野猫)驯化而来 虎Panthera tigeris分布于亚洲,有8个亚种,其中3种已灭绝,我国特产的华南虎(中国虎)基本野外灭绝,食肉目猫科,体型:中大型,躯体均匀 头部:头圆吻短

23、四肢:四肢中长,前足5趾,后足4趾,趾行性;爪锋利,可伸缩(猎豹属爪不能完全缩回) 尾部:尾一般较发达 齿: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 毛发:皮毛柔软,常具显著花纹 感官:视、听、嗅觉均很发达;多数善攀缘及跳跃 生活方式:大多独居,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 食性:肉食性,欧林猫,猫科猎豹亚科,仅1属1种 猎豹 显著区别:爪不能收缩,猫科豹亚科,豹属: 左上狮 右上东北虎 左下美洲豹,猫科猫亚科,猞猁,西班牙猞猁,猫科猫亚科,黑足猫,鳍脚目,鳍脚目,向水中发展的一支,大型食肉兽 分科:海象科、海狮科、海豹科 分布:南、北半球寒带和温

24、带海洋 经济价值大,油脂和皮肉均可利用。有些种类的毛皮珍贵,鳍脚目,体型:体呈纺锤形或流线型,体表密生短毛 头部:头圆,颈短;耳廓小或无;鼻和耳孔有活动瓣膜,潜水时可关闭鼻孔和外耳道;口大,周围有触毛 四肢:后肢向后,具5趾,趾端常有爪,趾间被肥厚的蹼膜连成鳍状(鳍足有蹼),适于游泳 尾部:尾小,夹在后肢间 牙齿:一出齿,齿分化不显著,无裂齿 皮下脂肪极厚,用以保持体温。 感官:听觉、视觉和嗅觉灵敏,在水下有回声定位能力,潜水时心率减慢,外周血管收缩,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给,可持续520分钟 习性: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水生),仅在交配、产仔和换毛时期才到陆地或冰块上来;一雄多雌类型 食性

25、:肉食性,多为整吞食物,不加咀嚼;主食鱼类/软体动物,鳍脚目海豹科,斑海豹,鳍脚目海豹科,斑海豹,鳍脚目海象科,海象,鳍脚目海狮科,北海狮,海狗,长鼻目,长鼻目,现存最大的陆栖动物 仅有象科1科,共2属2种:亚洲象和非洲象 分布:亚洲象主要产于印度、泰国、柬埔 寨、越南等国,我国西双版 纳地区也有小的野生种群; 非洲象则广泛分布于整个非洲大陆,长鼻目,体型:特别巨大 头部:头大,耳大 四肢:粗大,膝关节不能自由屈曲;每足5指/趾,但第1、第5趾发育不全,脚底有厚层弹性组织垫 鼻:具有柔韧而肌肉发达的长鼻(延长的鼻与上唇构成),末端具指状突起 齿:上颌具1对特别发达门齿,终生生长,上、下颌每侧均

26、具6个颊齿,自前向后依次生长,具高齿冠,结构复杂;臼齿咀嚼面多横棱 体毛:被毛稀疏,体色浅灰褐色 习性:群居,雄象偶有独栖 雄象睾丸隐于腹腔内;雌象前腿后有2个乳头,妊娠期长达600余天,一般每胎1仔 食性:植食,食量极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长鼻目亚洲象,亚洲象(雄) (雌&幼),亚洲象雌性长牙不外露,长鼻目非洲象,非洲象门齿可长达3.3米,非洲象(雄),非洲象(雌&幼),长鼻目,远古象类(猛犸象),鳞甲目,鳞甲目,仅1科1属8种(鲮鲤科穿山甲属) 分布于亚洲、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鳞可入药,鳞甲目,头部:头骨呈筒状,吻尖长;不具齿而舌甚发达 四肢:爪长,尤其是前足中趾爪特长,用以挖掘

27、蚁 类洞穴;上树时用锐爪钩住树干,再用强大 的尾抵住或卷住树干 体表:被角质鳞甲,鳞片间杂有稀疏硬毛 习性:夜行性。栖于山坡洞穴内,傍晚出外觅食; 夏末秋初发情交配,随之入洞内妊娠、分娩 与哺育,翌年初春,幼仔即由母兽携带出洞 食性:以白蚁和蚂蚁(包括幼虫及卵)为食;食量 很大,鳞甲目,大穿山甲,中华穿山甲,穿山甲大量消除白蚁,对人有益,已列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奇蹄目,奇蹄目,草原奔跑的兽类,因趾数多为单数而得名 奇蹄目现存3科7属17种 分科:马科Equidae、貘科Tapiridae和犀科Rhinocerotidae 已知最古老的奇蹄动物是始马(始祖马),化石发现始新世的于北美洲及欧洲,公

28、认为马的祖先,奇蹄目,门齿通常齐全(适于切草),犬齿退化或消失;臼齿咀嚼面上具复杂棱脊;齿隙大 足的中轴通过中趾,前后足通常只有第三趾发达起作用,其余指/趾退化;趾端常为蹄 具散漫状蜕膜胎盘和双角子宫;乳头鼠鼷位;睾丸降于阴囊或无阴囊 胃简单;盲肠大并呈囊状 食性:草食性,蹄,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奇蹄目始祖马,体高约30厘米,脊背能弯曲,尾较短,四肢细长,前足四趾,后足三趾,以嫩树叶为食,奇蹄目马科,野马,家马,奇蹄目马科,藏野驴,奇蹄目马科,山斑马,奇蹄目貘科,马来貘,中美貘,奇蹄目犀牛科,印度犀(亚洲犀)

29、,偶蹄目,特征 第三、四指(趾)同等发育,以此负重,其余各指(趾)退化。 具偶蹄。多数具角。 尾短。 上门牙常退化或消失,臼齿结构复杂,适于草食。 多数种类具反刍胃。除大洋洲外,遍布各地。 现存10科75属184种。包括猪、河马、骆驼、长颈鹿、鹿、羊、牛等人们熟知的哺乳动物。,猪科,特征 1.吻部长,形成猪鼻,在鼻孔处呈盘状内有软骨垫支持,嗅觉极发达。 2.犬齿发达,雄性上犬齿外露并向上弯曲,形成獠牙,臼齿具丘状突。 3.每足4趾,仅中间2趾着地。 4.毛鬃状,尾细,末端具鬃毛。 5.食性杂胃较简单,不反刍。6.适应力强,繁殖力强。,疣猪,河马科,1.体型巨大,体长4米,肩高1.5米,体重约3

30、吨,躯体粗圆,四肢短。脚有4趾。 2.头硕大,眼、耳较小,嘴特别大,下犬齿巨大,长5060厘米,重2.5千克。 3.尾较小,皮较厚,约4050毫米,除吻部、尾、耳有稀疏的毛外,全身皮肤裸露,呈紫褐色。 4.生活于非洲热带水草丰盛地区,常由10余只组成群体,有时也能结成上百只的大群,单独的河马多是由群中被逐出的成年雄兽;白天几乎全在水中,食水草,日食量100千克以上,胃三室,不反刍,性温顺,惧冷喜暖,善游泳,可沿着河底潜行510分钟。 5.在交配季节,雄性间时有争斗。,倭河马,驼科,1.体型大,有驼峰,适应沙漠生活。 2.上唇延伸并有唇裂。 3.足具两趾,趾型宽大,具有厚弹力垫,负重时两趾分开。

31、 4.现存有23种,即单峰驼,双峰驼和无峰驼驼:单峰驼分布于中东和北非,驼峰1个,现存仅有家畜,野生的早已灭绝;双峰驼指家畜和野生的双峰驼,驼峰2个,分布于亚洲中部,后者驼峰较小,毛较短,四肢则较长,数量非常稀少。无峰驼的主要代表为羊驼。,羊驼,单峰驼,鹿科,特征 眼窝凹陷,有颜面腺,有足腺,无胆囊,上颌无门齿,臼齿齿面具新月状脊棱。 胃4室,反刍。牙齿3234枚。 腿细长,善奔跑。 多数种类具角,无角种类则具獠牙状上犬齿。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征(仅驯鹿雌雄皆有角),同时是争偶的武器,北方的鹿过了繁殖季节,角便自下面毛口处脱落,第二年又从额骨上面的1对梗节上面的毛口处生出,初长出的角叫茸,外面包着

32、皮肤,有毛,有大量血管。 雄鹿大于雌鹿。毛色冬深夏浅,多数幼鹿有白色斑点,有的种类成体也有斑。足4趾,第三和第四趾发达,支撑身体重量,第二和五趾退化变小。,梅花鹿,原麝,原麝终生具有肉桂黄色或橘黄色斑点。原麝所分泌的麝香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具有十分高的经济价值。,麋鹿,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又称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野生种群已灭绝。,马鹿,体形似骏马而得名,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牛科,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 门牙和犬齿均退化,但下

33、门牙保留,下犬齿门齿化,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适于吃草 胃4室,反刍功能完善 成年雌雄皆具洞角,是由额骨的突起衍生出来形成的对称骨枝,不分叉,内部空心,外被可脱落的角质套(角鞘),角上无神经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后,不能再生长;一般长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长,且不更换角鞘。,盘羊,雄性角特别大,呈螺旋状扭曲一圈多,角外侧有明显而狭窄的环棱,雄羊角自头顶长出后,形成明显螺旋状角形,羚牛,全身毛色为淡金黄色或棕褐色。颌下和颈下长着胡须状的长垂毛,黄羚,体形纤瘦,善于跳跃,也善于奔跑,多栖息于半沙漠地区的草原地,印度野牛,外貌似

34、黄牛但体型巨大,是世界上现生野牛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因四肢膝盖以下的毛白色,故又名“白袜子”。,藏羚羊,我国特有物种,群居。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 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角细长。,野水牛,长颈鹿科,1.牙齿为原始的低冠齿,不能以草为主食,只能以树叶为主食;舌较长 2.具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肤覆盖。是现存最高的动物,站立时由脚至头可达68米,体重约700千克,刚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 4.颜色花纹因产地而异,有斑点型、网纹型、星状型、参差不齐型和污点型; 5.头的额部宽,吻部较尖,耳大竖立,颈特别长(约2米),颈背有1行鬃毛;体较短;四肢高而强健,前肢略

35、长于后肢,蹄阔大;尾短小,尾端为黑色簇毛。,贫齿目,特征: 牙齿趋于退化的一支食虫哺乳动物。不具门牙和犬牙;若臼齿存在时亦缺釉质,且均为单根齿。 大脑几无沟回。 后足5趾,前足仅有23个趾发达,具有利爪以掘穴。 代表动物:大食蚁兽,三趾树懒,懒犰猞,树懒,形状略似猴,产于热带森林中。动作迟缓,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故称之为树懒。树懒是唯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树懒已高度特化成树栖生活,而丧失了地面活动的能力。平时倒挂在树枝上,毛发蓬松而拟向生长,毛上附有藻类而呈绿色,在森林中难以发现。三趾树懒分布较广,北到洪都拉斯,南到阿根廷北部

36、,善于游泳的三趾树懒,大食蚁兽,1.大食蚁兽在现存四种食蚁兽中体型最大,体长可达1.8-2.4米。体重通常为29-65公斤。 2.体毛长而坚硬,可长40厘米,尾部密生长毛,3.头细长,眼耳极小并吻成管状,无齿,舌细长并能伸缩,借以舐食蚁类、白蚁及其他昆虫。4.前肢除第五指外,均具钩爪,后肢短,五爪大小相仿。体灰白色,背面两侧有宽阔的黑色纵纹,纹的边缘白色。,红毛倭犰狳,上体两侧和4肢外侧常覆盖着骨板与鳞板,并由几列可动的横带分成前后两部,横带间由弹性皮肤连接,可将身体蜷缩成球状,,密毛犰狳,九带犰狳,啮齿目,特征: 本目为哺乳类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个类群。适应于在多种生态环境中生存 上下颌各具

37、一对门齿,仅前面有釉质,呈凿状,终生生长。无犬齿,门齿与前臼齿间具有空隙。臼齿常为3/3,松鼠科,臼齿(包括前臼齿)在颌的两侧各为5/4,上臼齿为5枚(Rupestes例外),肢间无皮翼。 前后体形 细长,体长 1726厘米,尾长 1521厘米,体重 300400克。毛色有灰色(冬)暗褐色(夏)型和蓝灰色(冬)红棕色(夏)型。不冬眠。喜栖于寒温带或亚寒带的针叶林或阔叶混交林中,多在山坡、河谷两岸林中觅食。白天活动,清晨最为活跃,善于在树上攀爬和跳跃,行动敏捷。平时多12只活动,但在食物极端贫乏时,有结群迁移现象。,花鼠,体长约1115cm,尾长约10cm,体重100g以上。背毛黄褐色,臀部桔黄

38、或土黄色,背上有5条黑色纵纹。多在树木和灌木丛的根际挖洞,日本飞鼠,背面为灰褐色,腹部为白色。四肢之间有皮膜相连,张开后可在空中滑行。夜行性动物特有的大眼睛,外型非常可爱。,红松鼠,分布在全世界大部分针叶树林中,并且时常向南移入落叶林区。它们是一种活泼好动、喜欢吵闹的啮齿目动物。,非洲地松鼠,身体较长,喜欢在地上直立行走,赤腹丽松鼠,河狸科,半水栖的大型啮齿动物。全世界仅两种,即河狸Castor fiber和北美河狸,两者形态极为相似。体肥大,具较厚脂肪层,体被覆致密绒毛,耐寒;四肢短宽,后肢粗壮有力,后足趾间直到爪生有全蹼,适于划水;尾甚大,上下扁平,覆角质鳞片;眼小,耳孔小,内有瓣膜,外耳

39、能折起,以防水,鼻孔中也有防水灌入的肌肉结构;头骨扁平坚实,颧弓发达,颧骨特大;共20枚牙,门齿异常粗大,呈凿状,能咬粗大树木,臼齿咀嚼面宽阔而具较深齿沟,从后向前咀嚼面更大,便于嚼碎较硬食物。半水栖。善游泳和潜水,能借助爪向上攀爬。主食树枝、树皮、芦苇等。,分布于欧洲和蒙古以及我国新疆青河县(穴居,仅数百只,已经建立保护区),河狸Castor fiber,仓鼠科,1.不具前臼齿,仓鼠臼齿齿冠具两纵行排列的齿尖,两颊有颊囊,可将食物暂存口内,搬运到洞内贮藏,故又称腮鼠。 2.上颌的第一、二臼齿尖排成二纵列或形成交错排列的三棱体。有终生生长的门牙。3. 该科各种类动物基本都属中小型鼠类。体长在5

40、28厘米之间,体重在301000克。体型短粗。 4. 尾短,一般不超过身长的一半,部分品种不超过后腿长度的一半,甚至基本看不到。 5.主要食物为植物种子,喜食坚果,,旅鼠,体形椭圆,四肢短小,体长1018厘米,耳小,尾短粗。繁殖力极强,草原兔尾鼠,体小型。一般构造和腭与田鼠属相似,但有不同特点,尾短似兔尾,其长通常短于后足长;耳亦甚短,黑线仓鼠,背部被毛呈灰褐色,背部有一条黑线,腹部呈白色,长爪沙鼠,背毛棕灰色,腹毛灰白色,耳明显,内侧顶端有少而短的毛,其系部分裸露。尾长,尾上被以密毛,尾端毛较长,形成毛束。爪较长,中华鼢鼠,齿尖交错排列,低冠到高冠,无根,牙齿W型,麝鼠,并有一条约20-25

41、厘米长的强壮尾巴。它们的身躯被一层厚、棕色而防水的毛皮盖著。它们的后腿部分有蹼,黑绒毛足鼠,体小型。头部嘴脸比较短,眼大,耳短小、向前折达不到眼部。后足短而宽,前后足足底被以密毛,鼠科,中小型鼠类,多具长而裸露,外被鳞片的尾。不具前臼齿,臼齿齿尖常排成三纵列。 耳短而厚,向前翻不到眼睛。后足较粗大。食性广泛,适应力强,部分种类有迁移习性。繁殖力强,小沙鼠,栖息于干旱的荒筷地区而得名。后肢长为前肢的l2倍适于跳跃,尾较长般等于或略大于体长跳跃时起保持鼻体平衡的作用,小家鼠,尾与体长相当或略短于体长。头较小,吻短,耳圆形,明显地露出毛被外。上门齿后缘有一极显著的月形缺刻,褐家鼠,尾明显短于体长,被毛稀疏,环状鳞片清晰可见,多数体背毛色多呈棕褐色或灰褐色,跳鼠科,眼大; 耳长,个别种甚至超过体长;后肢发达,长度甚至超过前肢的4倍; 尾长,端部具毛穗; 吻部细长,顶间骨宽大,无明显峙; 上门齿平滑无沟,前臼齿1枚,圆柱状,下门齿齿根极长,小埃及跳鼠,头骨很宽阔;耳短,向前折正好达眼;后足3趾;趾底有很发达的毛刷;尾细长,长于头和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