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疾病的MRI诊断.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71134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10.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胸部疾病的MRI诊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胸部疾病的MRI诊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胸部疾病的MRI诊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胸部疾病的MRI诊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胸部疾病的MRI诊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部疾病的MRI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部疾病的MRI诊断.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呼 吸 系 统(respiratory system) 后 期 转 化 教 学 内 容,一、胸部MRI检查方法,二、正常胸部MRI表现,三、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胸部疾病的MRI诊断,四、常见病的MRI诊断,一、胸部MRI检查方法,成像序列 扫描方法 图象特点,肺部MRI成像技术,近20年发展,MRI已广泛应用,胸部MRI受限落后他部,肺内质子密度很低,T1、T2值很短,信号低 水空气磁敏感性不同,血管肺界面微磁场不 均,信号丢失 呼吸及心脏运动产生运动伪影 胸部血管分支、走行、流速复杂,血流和弥 散运动也阻碍RF脉冲的再次激励,肺实质成像,常规SE序列:心血管流空,反映胸部形态较理想,

2、但时间长,易受运动伪影影响,快速序列:HASTE、FSE(TSE)、FLARE、 TRUEFISP、SPGR,心电门控:消除心跳伪影,不可避免呼吸运动伪影,肺灌注成像:IR和Turbo-Flash序列。注入20ml以 上对比剂,肺实质在4-7s范围内强化幅度增大,图 象空间分辨率(0.3cm以下)高于核素扫描(1cm 以上),肺栓塞诊断作用大,肺实质成像,129Xe及3He弥散成像:超极化气体的关键特征是 原子核极大的不平衡极化状态,其极化率是水质 子平衡极化率的104106,提高气体极化率可弥补 肺内质子密度低造成的信号丢失。肺内气体直接 成像,可测量肺功能,氟化气体成像:与129Xe及3H

3、e比,此气肺内停留 时间长,价格便宜。六氟乙烷(C2F6)和四氟 乙烷(C2F4)吸入使气管和肺内通气的区域明 亮。,非增强序列: 包括梯度回波脉冲序列(GRE)、 TOF(2D和3D)及MRI电影 增强序列: 最理想的方法是增强3D-TOF,获 得的MRA是目前质量最好的。,肺血管MRA成像技术,MRI在胸部的临床应用指征,1.肺癌的分期 2.肺内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区分肿块和肺不张 4.肺功能成像:目前多采用照相机, 其缺陷空间分辨率太差,MRI肺功 能成像也存在相似问题,但前景看好,肺血管MRA的临床应用,肺血管最早最多的适应症是肺栓塞,放射性 核素敏感性高,特异性低,X线血管造影

4、是 金标准,但技术难度大,危险性高,MRA的 敏感性为85%95%,特异性63% 77%,肺内肿块:显示血管受压、变形、推移,肺血管病变:AVM、肺动脉发育不良,能提 供一定的功能信息和侧支血供情况,肺血流测定,MRI图象特点,MRI能清楚地显示胸部各解剖器官组织的信 号特征,在SE序列T1WI观察最佳,胸壁肌肉、骨骼:胸肌T1WI中等信号,T2WI中等 低信号;肋骨、胸骨、胸椎体T1WI皮质低信号,骨 髓白色高信号,肺组织:T1、T2WI均黑色,气管、支气管:T1、T2WI均呈黑色,肺门:肺门血管、气管均黑色,心脏、大血管:心腔内、大血管T1、T2WI均黑色, 心肌、大血管壁呈灰色,纵隔淋巴

5、结:10mm为淋巴结增大,T1、T2WI呈 中等信号,二、胸部MRI正常表现,正常胸部轴位MRI图像,正常胸部冠状位MRI图像,正常胸部矢状位MRI图像,胸部MRI正常表现,三、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肺实变 纤维化 钙化 肺不张 肺气肿 空洞 结节与肿块,肺实变 T1WI:与渗出内容物有关,以浆液渗出或细胞 性渗出为主时呈中低信号,以蛋白性渗出为主或 发生出血时为偏高信号。 T2WI:较高信号。 纤维化 特发性、继发性、囊性纤维化三类 MRI:纤维化与正常肺组织同样为低信号;空 间分辨率低,显示不如CT。只能显示明显的团 块状纤维化。 钙化 呈无信号或低信号区。,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

6、肺不张 CT、MRI显示肺不张均相当准确,MRI的价值在于: 中央型肺癌:区分肿块和肺不张。MRI对 64%的病人可区分,CT最高仅37%。 明确肺不张原因和肺不张肺内成分有一定 帮助。 多断面成像能力使其可从各个角度观察肺 不张的形态、范围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有利于发现血管周围及隐匿部位的肺不张。 动态增强MRI更有利于识别肺不张和肿块。,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肺气肿 MRI空间分辨率低,常规扫描对正常肺组织都难以显示,肺气肿就更难显示。但随MRI扫描技术的发展,肺实质灌注和弥散成像逐渐成熟,相信MRI在肺气肿的显示和肺功能评估中将会有潜在意义。 空洞 与CT相比,MRI也能显示空洞

7、壁及内容物,尤其是含液空洞,但在显示空洞外壁细节以及卫星病灶方面略差,主要是空间分辨率所限,在其他方面MRI与CT相当。动态增强MRI与动态增强CT显示空洞的效果也相仿。,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结节与肿块 周围肺组织内的结节(4cm)和肿块( 4cm)为肺内常见病变,影像学技术对它们的发现和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 X线平片是最基本的常规检查手段,但其敏感性和准确性有一定限度; CT尤其高分辨率CT敏感性和准确性均很高; MRI在肺组织低信号背景上发现结节或肿块比较敏感,但在显示细节方面不及HRCT。,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气管充气征、气管狭窄、实变、肺不张、纤维化,结节与肿块,空洞、渗

8、出病变,肺癌空洞征,四、常见疾病,1. 支气管扩张症 2. 肺炎 3. 肺脓肿 4.肺结核 5. 肺癌 6. 纵隔原发肿瘤 7. 胸部创伤 8. 肺隔离症,1.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管壁,导致支气管树变形和扩张。少数为先天性,多数为后天发生,多见于婴幼儿时期,表现为支气管和肺部炎症。也可继发于肺结核、慢性肺炎、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及胸膜增厚粘连等。,分类:柱状 囊状 混合型,常见疾病,临床与病理,主要症状:咳嗽、咳血和咳大量脓痰。常有呼吸道感染及反复发热,可有杵状指,发病机制 慢性感染引起支气管壁组织的破坏; 支气管内分泌物淤积与长期剧烈咳嗽,引 起支气

9、管内压增高; 肺不张及肺纤维化对支气管壁产生的外在 性牵拉。,MRI表现 SE序列T1WI和T2WI可发现较为典型的支气管扩张,由于管腔内为含气结构,在T1WI和T2WI均可见管状、柱状、串珠状或成簇排列的葡萄状极低信号、若合并感染在T2WI呈高信号改变。但由于MRI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故MRI诊断支气管扩张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如CT。,左下肺囊状支气管扩张,心电门控轴位T1WI示左下肺多数呈小囊状扩张的支气管,大小不等,壁梢厚,左下肺萎陷;冠状位T1WI见病变已累及左舌叶。,2.1 大叶性肺炎,病因: 病原菌多为肺炎双球菌。 病理:病理改变分四期:充血期;红色 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10、、合称为实变期。 临床症状及体征 多发生于青壮年,起病急,突然高热,寒战,胸痛,咳铁锈色痰,白细胞总数为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可闻及湿罗音.,常见疾病,SE序列T1WI:大片实变影按叶分布,呈 中等信号改变; T2WI:信号强度增加。,MRI表现,实变区渗液和支气管气相(无信号)在T1WI和T2WI呈混杂信号。,左上肺节段性肺炎,冠状位T1WI示左上肺尖后段信号强度增加,与胸部肌肉信号相仿,内见充气之支气管影。病变与胸腔顶之间见线状低信号(箭),代表胸膜。轴位T2WI示病变的信号高于胸部肌肉信号,邻近胸膜呈带状高信号(箭)。,2.2 支气管肺炎,病因: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及链球菌。

11、 病理:终未细支气管病变较重,支气管粘膜发生充血,水肿及渗出,并累及呼吸性支气管、肺泡及肺泡周围。 临床症状及体征: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人及极度衰弱的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咳嗽。,常见疾病,SE序列T1WI和T2WI显示两中下肺的小片、小结节状影,均显中等信号或略高信号;对细小结构的显示不如CT。,MRI表现,2.3 间质性肺炎,病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病理:细小支气管壁及周围肺泡壁的炎性细 胞浸润,浆液渗出。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气急及紫绀。 MRI表现 SE序列T1WI和T2WI显示肺内的小片状影呈中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不具特征性。,常见疾病,3. 肺脓肿,病因: 由化脓性细菌引起,常见

12、有葡萄 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 病理: 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发性发生 坏死形成脓肿。 感染途径:吸入性 血源性 直接蔓延 临床表现: 发病急,咳嗽,大量脓臭痰。,常见疾病,MRI表现,肺脓肿的诊断一般不难,MRI显示病变(片状、球状)均呈中等信号,信号可略不均匀;随病变进展、病灶中央信号减低、坏死出现空洞(无信号),空洞内壁不规则、呈厚壁空洞,多有液平面。增强扫描,见空洞壁明显强化,系脓肿典型表现。肺脓肿可伴发脓胸,可游离积脓或包裹性积液,常呈长T1和长T2信号改变。,4. 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肺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结核处于紧张状态”

13、X线胸片对大多数能确诊 高分辨率CT对肺结核病变的细微结构显示占绝对优势 MRI鉴别肺结核与肿瘤,能提供一定参考,常见疾病,肺结核基本病变的MRI表现,渗出性病变: 代表活动性肺结核. T1WI表现 为片状、斑片状低或中等信号,形态不规则, 边缘欠清;T2WI为高信号,尚均匀 增殖性病灶:T1WI小结节状中等信号, T2WI较高信号,病灶边缘清楚 干酪性病灶(结核球和干酪性肺炎): T1WI病灶信号略高于胸壁肌肉信号,T2WI 干酪灶呈中、低信号,(一) 原发型肺结核MRI SE T1WI:肺内片状渗出灶呈中等信号;胸内淋巴结呈圆形、团块状、呈中等信号; 增强扫描:病变环状强化或均匀强化,以前

14、者多见,(二) 血型播散肺结核MRI 发病机制:结核杆菌短期大量或多次少量进入血流播散至肺部所致,分急性粟粒型和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MRI 肺内病灶呈大小不一的点、结状中等信号影,上肺多于中下肺,一般很少采用此项检查,发病机制:继发性肺结核,多为已静止的原发病灶的重新活动,偶发外源性再感染。 MRI SE T1WI:增殖、渗出病变,表现为斑片或小片,边界欠清楚的中等信号;而干酪病变则显示中央区呈低信号坏死,周缘呈中等偏高信号,空洞则呈无信号。结核瘤呈等信号或不均匀信号,增强时,常强化不明显或呈不均匀强化。,(三)浸润型肺结核MRI,浸润型肺结核,T1WI,T2WI,T1WI,浸润型

15、肺结核MRI,右下肺背段结核瘤,轴位T1WI、T2WI示右下肺背段一圆形病灶,直径2cm。边界清楚光滑,T1WI呈均匀中等强度信号,T2WI呈均匀高信号,右下肺背段结核瘤,冠状位T1WI示右下肺背段一圆形病灶,(四)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发病机制:由、III型结核发展而来, 是结核的恶化,好转与稳定 交替出现的后果。 病 理:以纤维病灶为主,伴有空洞。 临床表现:病人反复低热、咳嗽、咳痰、 咯血。,位置:一侧或两侧上肺。 空洞:多呈形状不规则的厚壁,周围见广泛的纤维索条阴影及新旧不一样的结节病灶。 下肺见支气管播散病灶。 继发改变:肺容积缩小、肺门上提,纵隔移位,肋间隙变窄,代偿性肺气肿,支气

16、管扩张,局部胸膜肥厚、粘连,肺心病表现。,MRI表现,左上肺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并肺大泡,轴位T1WI示左上肺有索状、片状高信号,内见小蜂窝低信号,病灶区的内侧有三个较大厚壁空泡,无气管受压及淋巴结肿大;冠状位见空泡位于左肺尖区。,左上肺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并肺大泡,(五)胸膜炎 发病机制:胸膜下的肺结核病灶直接蔓延,或淋巴 结内结核杆菌经淋巴管逆流至胸膜所致。 病 理: 分干性胸膜炎和渗出胸膜炎,前者以少量 纤维素渗出,后者以渗出液为主,多为浆 液性,偶为血性。 临床表现:结核性干性胸膜炎有发热和胸部剧烈痛 为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有发热、胸痛、 气促等症状。,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积液:游离性胸

17、腔积液,肺底积液, 叶间积液,包裹性积液胸腔 中下方后部或侧面多见,长T1、 T2信号 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时,呈液气胸表现 病程长者,胸膜肥厚,粘连;钙化,MRI表现,5. 肺 肿 瘤 (一)恶性肿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因: 不明确,一般认为与吸烟及空气污染有关。 病理改变:起源于支气管的上皮,腺体或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组织学上分为鳞癌,未分化癌,腺癌及细支气管肺泡癌,按发生部位可分中心型、外周型,细支气管肺泡癌。,早期可无症状或体征,多数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咳痰,呼吸困难等。 其他症状,如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喉返神经和膈神经麻痹,Horner综合症(肺类癌),杵状指和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鳞

18、癌多见),Cushing综合症(小细胞未分化癌多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鳞癌多见)类癌综合症(小细胞癌引起)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表现,中心型肺癌,支气管受侵及阻塞性改变 可确定肺门部肿块与支气管的关系较CT更为 清楚,区分肺癌和肺炎及肺不张有一定作用。 肺癌在T1WI上高于肺炎或肺不张,T2WI 低于肺炎或肺不张。 肺不张组织内常见有条索状低信号血管影, 肺癌病灶T1WI大多信号均匀,T2WI也不出 现低信号条索状影。,中心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 对确定纵隔内及肺门部肿大淋巴结优于CT。 根据淋巴结的横径大小(15mm)确定诊断。 T1WI上呈中等信号,T2WI略高信号。,肺门肿块 在显

19、示肺门部小肿块时优于CT。 侵犯纵隔结构 正常纵隔血管周围及胸膜下常有一层高信号脂 肪带。肿瘤侵及纵隔血管时,这一高信号带消 失,管腔变窄。,左中央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轴位T1WI见左肺门区肿块软组织肿物,有毛刺,纵隔内及左肺门淋巴结群肿大,融合成片,与纵隔内大血管粘连,左中央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冠位T1WI示左肺门肿块旁子灶,还可见病灶在纵隔内侵润及转移的全貌,压迫气管,包绕大动脉及两侧胸上口血管,右锁骨下及胸上口淋巴结肿大,中央型肺癌,T2WI,IR T2WI,FS T1WI,T2WI,T1WI,中央型肺癌,T1WI,中央型肺癌致气管狭窄阻塞,中央型肺癌致气管狭窄阻塞,周围型肺癌,

20、MRI显示肺门周围及肺野孤立结节(3cm)较有效。可发 现1cm肺结节。 结节T1WI呈中等信号,T2WI与质子 密度上均为较高信号。 对癌灶内坏死、液化区,T1WI多为较 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形成空洞 后无信号。 对肺癌块状病灶边缘出现的毛刺、棘 突、脐凹、胸膜凹陷症均可显示。,小细胞癌合并结核,有大量纤维化,周围型肺癌,T1WI,T1WI,T1WI,T1WI,T1WI,周围型肺癌,(二)肺转移瘤,几乎全身各部位的恶性肿瘤都可以通过血行或淋巴转移到肺部。其中最常发生肺转移的原发肿瘤是绒癌。其次,黑色瘤、睾丸肿瘤、骨肉瘤、肾癌、乳腺癌和甲状腺腺瘤。,血道转移:经腔静脉引流,肺动脉播散,较

21、少经 支气管动脉播散 淋巴道转移:纵隔肺门淋巴结受侵,淋巴管梗阻 致淋巴液逆流,肿瘤细胞由此转移 到肺外周 胸膜腔转移:肿瘤细胞经胸膜下淋巴组织进入胸 腔广泛转移,也可是肺表面的肿瘤 突破种植转移 气道转移:少见,原发肿瘤多是肺癌 直接蔓延:纵隔、胸壁、横膈等部位肿瘤侵犯肺,肺转移瘤,转移途径,肺转移瘤,典型表现: 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球形病 灶,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中下肺野多见 SE MRI: 信号均匀,呈等信号 Gd-DTPA:肺转移灶强化,有坏死时,病 灶可呈环状强化,肿块内空洞时,洞腔呈 低信号, 洞壁呈环状强化。,1)血源性转移,MRI表现,一侧或双侧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T1WI和T

22、2WI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 肺纹理增强,沿肺纹理见纤维的条状影伴随着细小结节或网状影 常见间隔线、叶间裂增厚 胸腔积液,肺转移瘤,MRI表现,2)淋巴转移,病变主要位于纵隔,胸壁或横膈 肺不同程度受侵犯,3)直接蔓延,肺转移癌,T2WI,T1WI,T1WI,6. 纵 隔 肿 瘤,神经源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 胸腺瘤 畸胎瘤 胸内甲状腺瘤 支气管囊肿,据国内报道,发病率居前六位的为:,前纵隔最常见肿瘤,约占前纵隔肿瘤的50%,占胸腺肿瘤的90%。 良性胸腺有完整的包膜,恶性者包膜不完整,肿瘤可向邻近组织侵犯和转移。,1.胸腺瘤,前、中纵隔好发、肿块呈园形、梭 形、多向一侧突出,较大时可向两 侧突出,横

23、轴位及矢状位显示最清 楚。 T1WI中等信号,T2WI信号增高。 侧位示胸骨后,心前间隙变窄或消 失。 气管受压,移位。,胸腺瘤MRI表现,左前纵隔良性胸腺瘤(I期),T1WI,T2WI,T1WI示病灶呈中等信号,周围环有脂肪高信号;T2WI肿块信号明显增高,但不很均匀,左前纵隔胸腺瘤伴纵隔脂肪局限浸润(II期),T1WI,T2WI,T1WI示肿块呈类圆形,内侧方见局限性脂肪消失(箭头),肿块呈等信号;T2WI肿块呈不均质性高信号,肿块内侧缘轮廓不规则(箭头),前纵隔侵袭性胸腺瘤(III期),T1WI,T2WI,T1WI示肿块位于中线,向两侧生长,大血管及气管向后移位。肿块呈不均匀等信号。T2

24、WI肿块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右前壁胸腺呈高信号。,前纵隔侵袭性胸腺瘤(III期),冠状位T1WI示肿块向上侵犯到胸廓入口,主动脉受压下移,纵隔内脂肪层面大部分消失。,恶性胸腺瘤,STIR,Gd-DTPA,T2WI,T1WI,T1WI,右侧胸腺增生,T1WI,T2WI,T1WI示右侧胸腺增大,呈不均匀性等信号,内未见肿块形成。T2WI右侧胸腺呈不均匀等、高信号。,Gd-DTPA增强,右侧增大胸腺无明显强化,右侧胸腺增生,胸腺增生,本例MRI冠状位呈典型胸腺增生形态,“船帆”征表现,患者在接受放疗后痊愈。胸腺增生应与胸腺瘤鉴别,前者多向心脏基地部两侧扩大,外形较规则,而后者多有不规则的瘤结节出现,最

25、后有赖于病理学证实,常见是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和实质性畸胎瘤 良性畸胎瘤约占90%,有完整的包膜 恶性畸胎瘤和不成熟畸胎瘤约占10%,包膜不完整,2. 畸胎类肿瘤,临床表现:20-40岁,多无症状,偶有痰中咳出毛发或豆渣样皮脂物。,好发于前纵隔中部,心脏与主动脉交界处,一侧 性生长,大小不等。 囊性畸胎瘤:囊内液体信号变化较大,T1WI多呈 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含脂较高时,T1WI呈 高信号。 实质性畸胎瘤:其内组织结构不同,信号不均, 常呈混杂信号,肿瘤软组织成分为中等信号,脂 肪组织T1、T2均为高信号,钙化或牙齿等成分 MRI上不能显示。 Gd-DTPA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和囊壁可

26、明显增强。,MRI表现,左侧上纵隔畸胎瘤,T1WI,T2WI,矢状位T1WI,脂 肪,3.胸内甲状腺肿,大多数是颈部甲状腺肿块向背后的延伸,少数为先天性迷走甲状腺,称异位的胸内甲状腺。,临床表现:病人常因颈部包块或因气管、食管受压出现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及声音嘶哑等。,MRI表现,胸腔入口处、胸骨后、气管前间隙软组 织肿块,呈多结节状或巨块状。 肿块呈长T1、T2信号,信号多不均匀; 肿块内有出血、坏死、囊变时,T2WI 高信号。肿块内钙化呈低信号。 Gd-DTPA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左侧胸内甲状腺瘤,A.质子加权示左侧甲状腺下极肿块,呈不均匀等信号,气管受压(箭)。B.T2WI肿块突入到胸

27、腔内,位于主动脉弓的上方,呈高信号。C.示肿块与甲状腺和气管关系,A,B,C,恶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和非何杰金氏病 何杰金氏病主要侵犯浅表淋巴结,尤以颈部淋巴结最常受累。纵隔内病变多由颈部发展而来,在胸内发病率为67%。 非何杰金氏病:较何杰金氏病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按组织病理、细胞成分及分化程度将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为低、中、重度恶性三类,低度以结节增生为主,高度恶性呈弥漫浸润,中度为混合类型。,4.淋巴瘤,纵 隔 肿 瘤,纵隔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纵隔影增宽,多向两侧, 分叶状,多融合,边缘欠清。侧位位于中上纵隔 T1WI低或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 Gd-DTPA增强后较小淋巴结均匀强化,

28、较大的融 合肿块多呈不规则强化,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年龄:20-30岁和 60岁左右;发热和无痛性进行性全身淋巴结肿大,部分伴呼吸困难。,MRI表现,纵隔恶性淋巴瘤,直接增强MRI示右锁骨上区至肺尖及气管右旁有块状等信号病灶,周边有强化,连成一片,无名动脉受压外移,气管右缘受压变平。,纵隔恶性淋巴瘤,直接增强冠状位示颈部肿块与右上纵隔肿块连成一体,5.支气管囊肿,纵隔支气管囊肿又称支气管源性囊肿, 属前肠囊肿的一种。前肠分前后两部分, 腹侧发育成气管、支气管树,背侧成食 管。 在气管和大支气管发育阶段形成的支气 管囊肿多位于纵隔内,称纵隔支气管囊 肿。,临床表现:较大囊肿压迫气管、上腔

29、静脉、食管引起继发症状。若囊肿内出血或感染,引起咳嗽、胸痛和发热。,MRI表现,支气管囊肿可有3种不同的信号特点:,囊肿内含有单纯液体,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囊肿内含有高蛋白成分、黏液、结晶体或出血等时, T1WI呈等或高信号,T2WI高信号,有时与相应部 位的实质性肿瘤不易区别。如病灶与气管、支气管 关系密切,应考虑纵隔支气管囊肿。 囊肿内反复出血或感染,T1WI和T2WI信号强度不 均匀。 Gd-DTPA增强支气管囊肿壁可呈均匀强化,囊内 容物一般不强化,更有助于实质性肿瘤鉴别,右侧气管旁支气管囊肿,A.右侧气管旁椭圆形病灶,呈等高信号;B.T2WI病灶均匀高信号,内侧缘呈尖角状

30、伸入到气管前方。,A,B,支气管囊肿,A,B,C,A. T1WI隆突下均匀高信号占位病灶;B. T2WI呈不均匀更高信号。C. T2WI示病灶位于隆突下,6.神经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是后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占纵隔肿瘤的30%。神经源性肿瘤中约有30%恶性。 临床表现:青年人发病率最高,成年人以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最多见,神经母细胞瘤和节细胞神经瘤多见于儿童。 主要症状为肿瘤压迫邻近器官组织所引起。,MRI表现,神经源性肿瘤表现为均质的软组织肿块, 呈圆形、椭圆形或呈纺锤状。 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瘤体内发生坏死与囊变,呈长T1、T2 信号。 Gd-DTPA后肿块实质部分明显强

31、化, 坏死区无强化。 哑铃状肿瘤在椎管内外生长及脊髓硬膜 囊受压,骨质侵蚀、邻近椎间孔扩大。,纵隔神经纤维瘤,T1WI示左侧后纵隔巨大肿块,侵蚀破坏左侧椎弓及肋骨,左侧椎间孔扩大,椎管内瘤体,引起硬膜囊受压向右前方移位,肿块内信号均匀。,7. 胸部创伤,急性胸部外伤,常见者为骨折、胸部异物、气胸、液气胸及肺挫伤等。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创伤情况,但如病情危重则应先行抢救再行影像学检查。,骨折 气胸、血胸及血气胸 肺挫伤 肺撕裂伤及肺血肿 气管及支气管裂伤 纵隔气肿及血肿,肋骨骨折:一般多发,310是好 发部位,常伴气胸及皮 下气肿需多角度观察。 胸骨骨折:少见。,1. 骨折 (fracture

32、),X线表现,气胸:空气自损伤的胸壁或支气管进入胸腔 无肺纹理透亮区并见被压缩的肺边缘 被压肺实质成团块状,纵隔向健侧移位 T1WI、T2WI均呈低信号 液气胸 横贯胸腔的液平,上方为空气及被压缩的肺,气胸T1WI、T2WI均呈低信号 气体较少时,可不见积气,只见液平面。液体长T1长T2。,2. 气胸及液气胸,11. 胸外伤,3.肺挫伤,发病率占胸部创伤的22.72%,年龄16-70岁,男女 临床表现主要是胸痛、咳嗽、呼吸急促、少数可咳血。 MRI表现:SE序列T1WI斑片状与团片状影呈短T1高信号。,4.肺撕裂伤及肺血肿,胸部闭合性创伤可造成肺组织的撕裂。轻度肺撕裂与肺挫伤不易鉴别,常并存。

33、较严重的肺撕裂可引起出血,形成肺血肿或液气囊肿。肺血肿占胸部创伤的3.63%-9%,年龄16-70岁,男女。 临床表现 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咯血较少。 MRI表现:三维T1WI:肺内片团状或卵圆形影,呈高信号(出血),随时间增长,病灶信号则由高变低。,5.气管及支气管裂伤,发生于胸部闭和伤及穿通伤,病情较严 重。成年人常同时有第13肋骨前段骨折。 气管裂伤常发生于近隆突处,支气管裂 伤多在主支气管距隆突12cm处。 临床表现:紫绀、胸痛、咳嗽、休克及 呼吸急促、咯血等。常伴皮下气肿。 MRI:T1WI显示主支气管中断、错位显 著成角,并伴远端肺不张团块状影,但 很少采用。,6.纵隔气肿及血肿,

34、外伤性纵隔气肿发生于胸部闭合伤。 突然压力增高使肺泡破裂,气体进入 肺间质内发生间质性肺气肿。气体再 经肺门而进入纵隔发生纵隔气肿。气 管支气管及食管裂伤也常并发纵隔气肿。 纵隔血肿见于胸部挤压伤 MRI:气肿T1、T2WI均低信号; 血肿短T1长T2(均高信号)。,左胸挫伤,A.T1WI左下肺中等信号偏低信号,其上方见小片状高信号(箭),左胸壁增厚,信号增高(粗箭)。B.质子加权,左下病灶为中等信号(空心箭),上部仍可见小片状高信号(实箭)。C.T2WI示病灶上部片状高信号比病灶下方(空心箭)更明显(实箭),代表出血灶。,A,B,C,肺隔离症是指肺组织发育过程中一部分肺组织与正常肺分离,不接受肺动脉分支供血,仅接受体循环异常血管的供血。根椐隔离肺与正常肺位于同一脏层胸膜之内或外,可分为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8.肺隔离症,MRI表现,囊性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单房囊腔呈 均匀信号,多房囊腔可见中等信号的分隔。 如囊腔病变内含黏液,丰富蛋白时, T1WI呈短T1信号。 实质性病变呈中等软组织信号 冠、矢状位有利于显示膈肌或膈下病变的 位置 多平面成像更有利于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及 引流静脉 增强3D MRA有利于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及 引流静脉,T1WI,T2WI,肺隔离症,肺隔离症,肺隔离症,肺隔离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