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57628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二部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二部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二部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二部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斯多德为友, 更重要的,以真理为友 哈佛大学校训,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我们大家在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领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掌握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的创史作用等观点,以提高同学们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教学要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

2、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1、主体与客体及其关系,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 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 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 所指向的对象。,低俗!,漂亮!,、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主体,客体,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审美关系,价值关系,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体验美 感知美 创造美,有用性 效益性,基本的 首

3、要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实践主体按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毛泽东,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类与世界之间不断产生的客观矛盾,不断促使人类自身形成探索、解决问题的动机。,(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材料与必要的物质条件及手段,不断地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通过实践,使得客体的属性及

4、其本质得以充分暴露。 通过实践,才能使主体直接与客体相接触,实现认识的发生与升华。 从本质是说,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认识的真假,从而推动认识向前发展。 邓小平,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和判定某种认识是否符合实际,即是否具有真理性,需要有一个客观标准,这个标准也只能是实践。,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 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 反映。 唯心主义: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 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先 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 东西。,(二)辩证唯

5、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 对认识的不同回答,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活动。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两个缺陷: 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 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首先,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其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反映具有摹写性;二是反映具有创造性。,辩证唯物主义对旧唯物主义严重缺陷的克服,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 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 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 物的外部联系、

6、事物的各个 方面的认识。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特点:直接性和具体性,(一)从实践到认识,Can we believe our perception? How do we judge our perception?,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相互依赖、相互联结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和深化为 理性认识 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 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认识某些特征,需上升为理性认识,来自感性认识,班达依尔:陛下,我只要,舍罕国王:当然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