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69838 上传时间:2019-07-19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38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部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第十二部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第十二部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第十二部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第十二部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部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部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教学课件.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十二章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学习提示,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2,学习提示,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对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下并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和分析。 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发展成就及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有清醒的认识。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和深化,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中国经济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3,学习重点和难点,本章学习重点是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高的表现及其意义。 难点是中国经济的前景。中国经济能否持续稳步向前发展,取决于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如受资源能源

2、的制约问题、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问题、“三农”问题、二元结构突出问题、人口压力过大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等,因此,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压力和困难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对中国经济前景绝不能盲目乐观。,4,第十二章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第一节 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和深化 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 第四节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任务,5,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是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历史上,中国曾长时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

3、做出过重大贡献。只是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由于政治腐朽、帝国主义入侵和掠夺,经济上才日益衰败,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重新走上了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之路。,6,特别是1978年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顺应经济国际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历史趋势,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路线和政策。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摒弃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经济接轨,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国民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和快速增长,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高。,7,第一节 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一、改革

4、前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 1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 2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点 二、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 1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程 2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展 3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未来改革的方向,8,在将近三十年改革开放进程中,足以影响中国历史走向、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当属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市场化,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市场来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的经济改革,就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导向的、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社会生产高速、稳定增长,工业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9,一、改革前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的计划

5、经济体制是在“一五”计划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的。这种体制的形成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历史原因,也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弊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不可能重走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经典道路,耐心等待自然经济的缓慢瓦解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自发形成,而是必须借助国家力量集中调配资源,迅速完成原始积累和工业化,为生产力的发展打下物质基础。,10,1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1)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前苏联模式的影响。 (2)赶超型的战略的内在需求。 (3)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背景。,11,2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点,一是有利于迅速动员和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用国家有限的经济力量保证重点项

6、目的建设和满足国防需要。 二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国民经济结构,集中发展基础工业和新兴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改变生产力布局。这对于所有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12,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病,(1)国家权利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企业难以成为经济主体。 (2)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 (3)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4)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13,二、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始于1978年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这以后伴随着整个经济改革的推进已经走过了20余年的曲折历程。20余年

7、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效果是显著的。,14,1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程,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这是市场化的起始阶段或者说初期阶段。 第二阶段(1985年-1991年):这是市场化的展开阶段。 第三阶段(1992年-现在):这是市场化的深化阶段。,15,2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展,(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3)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4)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5)收入分配领域改革逐步深入。,16,3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未来改革的方向,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方

8、式 一种是激进的方式,如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采取的“休克疗法”,在短时期内直接从计划体制强行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 一种是渐进的过渡方式,即在计划体制基本保持不动的情况下,通过在旧体制之外引入市场因素来发展新体制,逐步对旧体制进行渗透、替代,最终过渡到市场经济新体制。,17,中国经济改革由于市场化起点太低,加上转轨的双重性特点,市场化改革十分复杂,因而走上了渐进式的市场化道路。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十分正确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避免了经济大的震荡,改革风险较小,阻力较小,成本较低,推进的速度虽然慢些,但改革的成效显著,效果良好。渐进式推进成为中国经济市场化获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与前苏联和中东欧国家所

9、选择的激进改革不同,中国的渐进改革以较低的成本,非常平稳地在一代人不到的时间里就顺利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初步转型,并成功地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18,中国整个渐进改革的过程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中国的渐进改革采取了从体制外的创新到体制内的改革、从局部改革到整体性改革、从低成本改革到高成本改革的推进方法,采取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降低改革的成本,使改革的进程可持续; 第二,在整个渐进改革的进程中,由于新旧体制并存,所以,中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里实行“双轨体制”,借以达到平衡各方利益、减少改革阻力、争取改革的合法性之目的; 第三,在渐进改革中,中国始终坚持从创新到规范、再到制度

10、化的原则。,19,20多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改革之路,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已经取得的进展与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20,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仍很繁重,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体制性障碍;现代产权制度不健全。,21,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土地和资本等要素市场发育滞后,服务领域和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合理,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22,在宏观调

11、控体系方面,,在宏观调控体系方面,计划、财政、金融、投资等宏观管理制度和方式还不健全,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履艰难。,23,在收入分配方面,,调节分配的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矛盾突出。,24,在社会事业领域,,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任务还相当艰巨。这些都说明,深化体制改革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特别是体制转换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种种新问题和矛盾复杂纷呈的局面,也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和改变。,25,中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

12、突破性进展。我们必须坚决地推进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新体制的进程。只有加快推进改革,才能为如期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良好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良性循环;才能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特别是继续推进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涉及对外开放、涉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改革。完成改革攻坚阶段的重大任务,不仅要加大改革力度,还要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6,第二节 对

13、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和深化,一、外贸体制改革及其成效 二、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增长及结构的提升 三、积极加入或倡导建立国际经济组织,27,中国将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定位为基本国策。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中国的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不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思想体系,还是作为一种超越于资本主义的先进的社会制度,其本质特征之一是开放性。,28,从经济上说,社会主义是建筑在现代机器大工业的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而现代机器大工业本身是超越国界的社会化大生产,是面向世界的;从文化上说,社会主义是建筑在吸纳世界上一切先进文化和文明基础上的,是开放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自我封闭,封闭是与社

14、会主义的本质不相容的。尤其是像我国这种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更不能自我封闭,更需要对外开放,向先进的国家学习,吸纳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29,一、外贸体制改革及其成效,对外贸易是国与国间经济交往、经济合作和经济分工的基本渠道和手段,也是衡量经济开放和经济国际化程度的重要尺度。 1978年以前,我国的外贸体制以产品经济为背景、以单一计划经济为基础、由国家垄断经营。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指引下,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日益深入。 1979年,中央

15、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外贸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揭开了外贸体制改革的序幕。之后,相继扩大了北京、上海、天津三个直辖市的对外贸易自主权。,30,到1979的10月,外贸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包括下放外贸经营权,弱化集中管理;改革单一指令性计划管理模式,实行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批准有条件的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业务;运用价格、汇率、税收、关税、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建立健全的外汇调剂市场;取消出口补贴,实行自负盈亏。 在上述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之上,1994年7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7年3月又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使对外贸易

16、体制逐步走上了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规范化的轨道,为对外贸易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3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增长速度惊人(参见表121)。,1978年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仅为206.4亿美元,1988年跃上千亿美元大关,2001年更是增加到了5098亿美元,增长了24倍。这个速度不仅高于同期的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比世界贸易年均增长速度高出8个百分点。2002年达到6207亿美元。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大大提高,位次由1978年的32位,到1997年进入了前10名,到2004年更是上升到了第3位。,32,表12-1 20年来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及增长情况 单位:亿美元、%,

17、33,在贸易额增长的同时,对外贸易走向全球,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了重要进展,贸易伙伴遍及世界各地。目前,我国的贸易伙伴由1978年的几十个发展到本世纪初的227个国家和地区,与传统市场的经济贸易关系稳步推进,与新开拓市场的经济贸易关系不断增强。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增长中,外商投资企业成为重要的增长点,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商来华投资迅猛增加,大批外商投资企业进入了经营期,进出口额随之大幅度增加,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份额逐年上升。2004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达3386.0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值比重57.07%,进口额3245.57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值的57.81%。,34,二、引进外资和对

18、外投资的增长及结构的提升,1利用外资 2对外投资,35,1利用外资,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从资源禀赋来说,中国是个劳动力丰裕、资本短缺的国家,资本短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瓶颈”。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将引进外资作为最为主要的经济政策之一。从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来,先后制定了500多项利用外资的法律法规,与40多个国家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与50多个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的投资环境得到了更大改善。外商投资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外资来源国家和地区持续增加。资金、技术密集的大型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增加较多,平

19、均单项外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沿海地区外商投资迅速增长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有了较快增长。,36,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低通货膨胀率、高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惠的外资政策以及稳定的汇率成为吸引外资的优势所在,外国资本纷纷流入中国。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境外对华直接投资迅猛增长:1990年为34.87亿美元,1992年达110.07亿美元,1993年为275.15亿美元,1994年为337.67亿美元,1996年为417.25亿美元。截至2001年,中国已连续10年吸收外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的吸引外资大国。截至2004年底,中国

20、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08941个,合同外资金额10966.0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21.01亿美元。,37,境外对华直接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弥补了国家建设资金的不足,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优化了中国的产业结构,提高了中国整个经济的技术水平。对外开放初期,来华投资的外商多数是中小型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对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不明显。90年代以来,随着众多大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日益加强。,38,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我国在利用境内、外发行股票以筹措海外资金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1996至2000年,企业对外发行股

21、票引入外资约140亿美元。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大公司在香港和国外的陆续上市,为国内企业资产重组、转变经营机制以及开拓国际资本市场走出了新路子。,39,我国除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外,还积极利用外国间接投资,在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以及国际证券投资等方面获得了很大进展。 1981年,世界银行向中国提供第一笔贷款,用于支持中国的大学发展项目。迄今为止,世界银行共向中国提供贷款近350亿美元,支持了234个项目,其中有110多个项目还在实施,中国的贷款总额在世界银行各借款国中名列第一。截至1998年,中国借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出口信贷、外国银行商业贷款、对外

22、发行债券等,协议金额达1302亿美元,实际使用金额1271.3亿美元。这些资金多用于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上,在发展和改善我国能源、交通、通讯、教育、科研、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0,2对外投资,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我国也注意了发展对外投资。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不断发展,截至2004年底,5163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净额448亿美元。这些境外投资设厂加工装配项目的建成,带动了我国与东道国双边贸易的发展。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有林业、渔业、石油化工、冶金、轻工、电子、机电、房地产、交通运输、建筑工程等行业。但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和加工制造业。我国对外投资主要集

23、中在亚洲、拉丁美洲和中欧,而亚洲地区则集中在东盟、南亚和中亚。我国海外投资的独资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41,从目前来看,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较小(参见表122)。按1996年底的统计数字,我国批准海外投资企业1985家,平均每家投资额仅为227.6万美元,中方投资额平均每家仅为108万美元。投资规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平均每家600万美元的水平,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平均每家450万美元的水平亦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对外投资总体上仍以中小型企业承办的中小项目为主。,42,表12-2 1991-2004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和对外直接投资额比较 单位:亿美元,43,44,从

24、总体上看,我国对外投资在开拓国际市场,开发国外资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方面,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目前我国对外投资还处在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的起步阶段。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我国对外投资总额不仅占世界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低。200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的0.45%和0.48%。显然,这种状况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很不相称,也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是,我国毕竟是对外投资的后来者,实施“走出去”战略对我们还是相对陌生的课题。目前,无论是管理思路和制度,还是企业的实力和机制都与“走出去”的要求有相当的差距。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形势,

25、要求我国企业和管理体制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要求中国企业更快地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45,三、积极加入或倡导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组织的大发展是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上世纪初国际组织还寥寥无几,影响甚微,而到上世纪末,世界各类国际组织已达2万余个,这些组织将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纵横交错地联络在一起,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各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依存和相互沟通的重要形式和渠道。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同世界各国的密切交往与合作。中国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以后,积极地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加入的国际组织日

26、益增多,目前已达500多个。,46,1恢复和增强在世界三大经贸组织中的地位 2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并积极推动其健康发展 3倡导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4倡导和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5参加亚欧合作会议,4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我国自1980年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地位以来,在这两个组织中的地位日益提高。1980年基金组织通过决议,将中国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从5.5亿特别提款权增加到18亿特别提款权。在此基础上,中国在基金组织中获得了单独选区的地位,从而有权选举自己的执行董事。中国在世界银行的股本和执

27、行董事席位问题也同样获得了解决。2001年2月5日中国再次成功地实现增资,在该组织中的份额从46.87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到63.692亿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从1980年时的第16位上升为第8位,占总份额的3%,成为该组织的净债权国。中国恢复在基金组织的地位后,与基金组织进行了良好的合作,并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48,(2)关贸总协定及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长期未能恢复创始国地位。1984年1月18日,中国才正式成为关贸总协定下属的国际纺织品贸易协定的成员;1986年,中国政府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1993年2、5

28、、9月,中国问题工作组会议在继续审议中国经贸体制的同时,开始讨论中国恢复议定书的框架,然而直到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成立时,中国复关谈判仍没有最后完成。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代表团参加了1997年在日内瓦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组的4次会议,并在会议前后与30多个世贸组织成员进行了双边市场准入磋商。1999年11月15日,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协议,中国完成了加入WTO的关键一步。此后,各主要世贸成员相继与中国达成协议。2001年12月11日,WTO多哈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正式接纳中国成为WTO成员。,49,WTO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其形成与发展

29、集中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加入WTO实质上就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国加入WTO意义重大。加入WTO使中国可以享受自关贸总协定建立以来40多年缔约国开放贸易所取得的成果。我国的贸易伙伴大多是WTO的成员,同WTO成员的贸易额占我国贸易总额的85%以上,加入WTO意味着中国拥有了参与制定国际贸易规则的权利,也意味着必须按通行的国际规范来约束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更重要的是,入世后我国的改革将从“我要改革”向“要我改革”转变,形成了改革的逆推机制。政府要适应WTO的要求,自觉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推进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步伐。,50,入世前后,国家有关部门正按统一部署,在清理、修改和废止与W

30、TO不相一致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统一税法,调整电信资费,精简管理机构和转变政府职能以及培训WTO专业人才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履行各项入世承诺。这说明入世所带来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对促进国内体制改革的作用正在日益显露,入世势将成为我国从“改革推动开放”走向“开放推动改革”的重大转折。,51,2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并积极推动其健康发展,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为促进本区域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而于1989年成立的。其宗旨是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经济交往,发展和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减少成员之间的关税壁垒。现有成员包括大洋洲、东亚、北美、拉美和环太平洋周边的21个国

31、家和地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0%以上,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一半以上,贸易额占世界的40%以上,是世界上范围最广、参与国家最多的国际经济组织。近10年来,亚太地区成为当今世界上最有经济活力的地区。中国自1991年以来始终积极参与APEC的活动。APEC也是目前中国参加的最重要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52,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经历了很长的酝酿阶段。,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经历了很长的酝酿阶段。1989年11月在堪培拉举行的亚洲太平洋经济会议上,决定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由民间推动为主,转为政府推进为主的阶段。1994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的成员国非正式首脑会

32、议上,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简称茂物宣言),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从论坛性组织转变为实质性组织,宣言提出发达国家成员不迟于2010年,发展中国家成员不迟于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53,亚太经合组织从其成员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严重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创造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国际合作方式,其表现是:承认多样性,允许灵活性,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求同存异、自主自愿的原则;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以磋商代替谈判,以承诺代替协定,避免高度机制化和强制性的约束,以利于不同发展水平的成员的权益和要求得到较好的平衡,促进共同发展。,54,中国一直积极参与A

33、PEC的活动,并对其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参与APEC基本原则的制定。 (2)参与APEC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行动。 (3)积极推动APEC的经济技术合作。,55,3倡导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一向十分重视与东南亚国家发展互助合作关系。从1991年中国外交部长开始作为东道国贵宾参加东盟外长会议,到1997年中国政府首脑参加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日益密切。此次会议结束时共同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首脑会晤联合声明,双方承诺“将发展彼此间的睦邻与伙伴关系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21世纪关系的重要政策目标”,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56,中国东盟

34、自由贸易区,在2001年11月文莱举行的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总理朱镕基提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得到了东盟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经过一年的酝酿和准备,朱镕基总理与东盟领导人于2002年11月4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政府首脑会议期间,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57,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适应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共同选择,是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积极尝试,也是推进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步骤。中国和东盟各国发展水平各异,社会制度不同,但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面临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如果双方通过建

35、立自由贸易区形成有效的互补机制,将提升各自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减轻对发达国家市场的过度倚重,从而开创发展中国家互助合作的新典范。中国与东盟在10+3框架下推动自由贸易区进程,是对东亚合作的重要贡献,必将对东亚地区的融合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既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与历史前进的方向相一致;又应对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符合本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可以预计,中国与东盟做出的这一选择必将推动东亚乃至整个亚洲的各种力量进一步加强协调与合作。,58,4倡导和建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各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丝绸之路”就是通过中亚连接中国与西亚、欧洲的纽带。20世纪90年代初,中亚

36、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5国独立后,中国与它们之间的传统友谊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新的发展。由于双方共同努力,多年来中国同中亚5国领导人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增进了友谊和共识,推动了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发展。中国与中亚各国认识到,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首先取决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为此,中国提出的建设现代“丝绸之路”的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的支持和拥护。在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恢复“丝绸之路”,不仅将为形成自由贸易区打下基础,也是打造欧亚大陆桥,打开迈向海洋、进入世界经济舞台的重要途径。,59,1992年6月,连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中国,也是连接中国与整个中亚的阿拉木图至

37、乌鲁木齐的“丝绸之路”号国际列车开通。1994年4月中哈两国签署了关于发展国际铁路客货联运问题会议纪要,同年10月,中国、俄罗斯和中亚5国铁路(运输)部长在北京举行会议,同意以“加强合作、畅通陆桥、共同发展、促进友好”为宗旨,确保欧亚大陆桥畅通,促进各国间经贸合作的发展。会议就确保大陆桥客货无阻运输签署了联合公报,制定了各国铁路联运发展纲要,完善了运输组织措施,确定了统一运价标准和清算体系。在这个基础上,2001年6月15日,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6国元首在上海庄严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至此,一个地跨

38、欧亚大陆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宣告成立。,60,传统国际合作的经验是先从经济合作入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再逐步发展为政治和安全的合作。而“上海合作组织”则从一开始就开创了一个区域组织发展的独特经验。那就是先从安全与政治合作开始,再逐步“溢出”到经贸领域。更具长远意义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所倡导的睦邻互信、平等互利、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时代精神,为国际社会摒弃冷战思维、探索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安全关系、新型地区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已经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积极因素。,61,5参加亚欧合作会议,亚欧会议是1996年发起的跨区域合作机制。

39、成员包括欧盟15国(2004年5月1日发展到25国)、东盟7国、中国、日本和韩国。亚欧会议成员的合作和对话虽然采取“非正式进程”和“非机制化”方式,但已基本形成了首脑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和工商论坛等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在首届亚欧首脑会议上,中国提出了亚欧五项合作原则: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彼此借鉴;增进了解、建立信任;互惠互利、优势互补;面向未来,共同发展。这五项原则已被亚欧国家所接受。,62,亚欧合作的范围很广泛,包括政治对话、经济合作和社会文化交流等三大领域。根据1998年4月召开的伦敦会议通过的“亚欧合作框架”和北京外长会议通过的主席声明,参与国除了在政治、经济、金融

40、等领域开展对话和各种活动外,合作领域还将扩大到人力资源开发与交流、人员培训、非法移民、就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东亚和欧洲作为当今世界的两大市场,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加强合作有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和世界和平。亚欧两大洲都主张建立一个“多极世界”,反对美国试图建立的“单极世界”。共同的战略需求,将使亚欧合作与对话机制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63,总之,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对外开放的步骤和力度日益加大,参与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活动日益增多,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日益加强,在体制和机制上日益与国际经济接轨,成为世界经济中最有朝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扩展和深化的对外开放,极大

41、地增强了中国的国力,有力的推进和加速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使中国获得了“后发优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提高了国际经济地位。,64,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三、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6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自1840年开始的百年屈辱历史,走上了国家独立、民族振兴、人民当家作主的康庄大道。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从经济发展角度,大体上分为两大阶段:19491978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经济恢复和以国家工业化为目标的经济建设阶段;1978年至今,在从计划经济转

42、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阶段。,66,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1978-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82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6%,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3个百分点,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占了世界人口的22%,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对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67,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经济面貌,1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3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68,二、中国经济

43、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国际经济地位空前提高,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大,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之一。,69,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1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位不断上升 3综合国力日益增强,70,表12-3 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71,表12-3 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次,72,表124 19802000年世界和部分国家GDP及其排序的变化 单位:亿美元、%,73,表124 19802000年世界和部分国家GDP及其排序的变化

44、单位:亿美元、%,74,表125 中国综合国力总量及在世界的位次,75,表125 中国综合国力总量及在世界的位次,76,表126 中国占各主要国家综合国力的百分比,77,表127 各主要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占中国的百分比,78,三、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1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2中国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 3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各国(地区)的投资者提供了创业机遇 4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邻国吸引外资 5中国加大对外投资步伐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 6中国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做出了贡献 7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79,第四节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任

45、务,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途径 三、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经济安全,80,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的劣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既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国家,面临着既要加速经济发展又要加速体制转轨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中国是人口过多和人口总体素质低下的国家,面临着既要控制人口数量又要大力提高人口质量的双重艰巨任务。同时存在着这样多的压力和任务,这在世界其他大国中是少有的或并不严重的。,81,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地位提高的因素,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地位提高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从最基本的和长期的

46、因素来说,则是人口过多和因此导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人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为重要的要素,没有人的参与,任何生产和经济活动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人口也是构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没有一定的人口基数也难以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82,人口超过资源和生产所能承担的界线时,国家就会因负荷沉重而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提升。人口作为生产要素具有两重性,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既有数量指标,又有质量指标。国民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寿命长短、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基本技能、年龄结构等,都会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特别是教育水平决定着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人口作为生产要素的质量和能

47、量。世界各国实践表明,一个国家经济越落后,往往人口增长越快,人口教育水平越低,从而其国民作为生产者的能力越低,经济发展越慢。战后出现的所谓“人口问题”、“人口爆炸”,其实质就是指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每年有限的经济发展成果几乎被迅速增长的人口完全吞掉,出现了人口增长和经济衰退的恶性相关的关系。,83,从人口来说,中国是既强又弱的。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从而也是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是强大的。但是由于中国人口数量多,基数大,每年人口绝对增长数量多,又使中国变弱。,84,首先,就自然资源总量来说,在许多项目上中国居世界前列,是世界资源大国,

48、但由于人口多,人均拥有的资源量非常有限。 其次,就经济总量来说,如前所述,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前五位,许多重要产品的产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位,但按人均计算的产值和产量却很少,排在世界比较靠后的位置。 第三,由于资源不足,人口众多,环境压力日趋增大,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经济发展意味着资源消耗的增加,废水、废气、废物排放量的增大,进而意味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污染。对中国来说,由于资源不足,人口众多,又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的工业比重较大,因而面临的环境问题更为严峻。,85,二、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途径,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落实科学发展观 3增强自主创新

49、能力,86,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提出在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87,2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