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另一种可能JosephEStiglitz.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77275 上传时间:2019-07-21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7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的另一种可能JosephEStiglitz.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世界的另一种可能JosephEStiglitz.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世界的另一种可能JosephEStiglitz.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世界的另一种可能JosephEStiglitz.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世界的另一种可能JosephEStiglitz.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的另一种可能JosephEStiglitz.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的另一种可能JosephEStiglitz.ppt(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世界的另一種可能 Joseph E. Stiglitz,義守大學國際商務學系 張務華,何謂全球化 全球化下的影響 達沃斯會議 全球化對開發中國家的影響 全球化與反全球化 結論,第一章 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一、何謂全球化,全球化涵蓋了很多事情:想法及知識的國際流通,文化的分享,全球公民社會,全球環保運動等。不過,這裡所談的是經濟的全球化,這個問題需要透過貨物、服務、資金,甚至勞工的流通,使世界各國整合為一個更緊密的經濟體。 從1990年代開始,全球化速度加快,學界對全球化的討論也日益增加。儘管之前也有一些對全球化持負面態度的論點,但一直要到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時才真正喚起人們對全球化負面效應的

2、注意;有許多學者認為,全球化是導致1997年的危機的發生的因素之一。,事實上全球化只是1997年金融危機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全球化,像1997年那樣的危機就不會發生,但是有了全球化,金融危機不必然會發生。 1997年的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危機由泰國開始,然後東行,然後再往北行。危機會以此一路徑前進顯示出這又涉及全球化的另一現象-全球化的不均勻。 全球化的偉大希望,二、全球化下的影響(已開發國家 V.S 開發中、為開發國家),全球化在經濟上所帶來的影響: -對經濟生活的許多面向產生一致化的壓力。此一壓力特別反映在貨物、金融商品價格與利率的一致上。 -增加全球經濟的連動性,因

3、此對經濟危機或繁榮產生擴大與加速的效果。 -全球化使得全球市場的規模擴大。 -全球化對不同國家或團體帶來不同的成本與利得。,在馬克思主義認為,全球化不是一個狀況或現象,而是一個過程,他將全球化視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轉型過程;許多馬克思主義者更相信,全球化是源於西歐的資本主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科技的發明與蘇聯的解體最為重要,前者加速了資本與市場的全球化,後者證實了資本主義體系優於現存的社會主義體系。,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全球化在人類的福祉上不論是長期或短期都是不好的、負面的、具有破壞性的,因為: -全球化會造成貧窮與工業先進國家與開發中國家的不平等。 -全球化不僅是人們生活方式的物質層面,也

4、包括經由全球 大型媒體公司所傳送的態度、價值觀及行為,造成文化的同質性,生活形態的標準化與一致化。 -全球化是否影響了民族國家的權威值得爭議,但全球經濟 體系與全球資本階級確實地侵蝕了民族國家與組織勞工的 權力。,三、達沃斯會議,1970年,美國哈佛大學畢業的瑞士商學院年輕教授克勞斯施瓦布為倡議歐洲企業界迎接國際市場和競爭的挑戰舉行一次非正式會議,以制定發展戰略和研討管理方法。 核心成員由世界高層次政治和經濟界領導人、企業首腦以及著名專家組成。論壇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每年1月末、2月初在瑞士的達沃斯舉行世界經濟研討會,西方稱之為“非官方的國際經濟最高級會談”,又稱“達沃斯世界經濟討論會”。,四

5、、全球化對開發中國家的影響,在二十世紀末全球化過程加速發展,許多開發中國家被迫併入全球經濟、政治與文化的體系中,然而,全球化在這些開發中國家間呈現不同的現象,可以從金融流動與社會安全制度等面向,加以瞭解:,全球化與金融流動: -外來的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全球化促成資金的流動,私人或公共資金從已開發國家流到開發中國家,金融流動成為影響開發中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 -跨國公司(Multinational Companies, MNCs) 馬克斯認為工人無祖國,而全球化時代則是商人無祖國,尤其是跨國企業的崛起,最具代表性。 -國際

6、援助 低度開發國家所得到的援助,其實是很少的,援助的理由可能出於人道主義的動機,也包含政治、社會、經濟和軍事等因素。國際救援也有一些負向作用,例如,養成依賴、降低工作動機。,社會安全制度: -在工業先進國家中,社會安全制度的現金給付主要提供給未得到薪資的勞動者例如失業者、身心障礙者與退休人員。 -全球化對社會安全體系有負面影響,但另一方面卻增加了許多弱勢的民眾,而在新自由主義思潮之下,對擴張的社會安全制度又具有負向效應。 -此外,開發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還包括:在衛生方面,營養不良,造成兒童死亡率偏高及由於衛生經費不足,醫療資源的分配無法配合醫療照顧的需求;在教育方面,雖然全球化促成高等教育更為

7、開放,較少的排他性,鼓勵開發中國家的學生到工業先進國家就讀。,五、全球化與反全球化,反全球化者的理由繁多,構成也相當複雜,通常只是因共同的反全球化而集結在一起。這些人包括了擔心失業的工會份子、反對新經濟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左派人士與發達國家的農產品保護主義者,以及認為全球化加劇環境惡化的環保人士等。 反全球化不是反對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對全球化所衍生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全球化帶來的貧富差距的更形擴大。,六、結論,全球化對每個國家而言,都帶來正負向的效應。 -正:包括改善了許多人的生活水準、增加世界貿易、刺激需求與開發新的市場。 -負:包括在開發國家中限制了民族國家福利的角色、國家支出縮減、

8、新自由主義意識型態鼓勵縮減政府支出和提供公共服務,福利支出也因競爭因素被嚴重限制。 對於臺灣社會而言,近幾年來經濟每況愈下,產業外移,失業率攀升,其實也是全球化效應之一。,經濟全球化需要相符合的全球社會政策,以維持資本主義的運作,有三個基本內涵: -針對全球治理的新取向需要創造性的思考 -需要發展全球水準有彈性的政策 -需要新制度以發展政策,促成全球論壇的 接受、保證執行上的敏感性與彈性,以評 核他們的工作與結果,若政府仍無法因應全球化的趨勢,擬定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經濟政策,即使所有社會福利都停擺,人民的生活依然無法改善。更何況經濟不振之下所製造出來的弱勢族群,更是需要社會福利的保障。,第二

9、章 經濟發展的承諾,當全世界都在高喊全球化的同時,究竟全球化帶來的是風險還是機會呢? 因此想讓全球化為全世界的人帶來財富,就必須讓全球化造福國家的人民。,經濟發展,經濟思想主要有三個派別: 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管制市場經濟 經濟開發是與社會每個層面都相關的一個過程,需要每個人都投注心力,包括市場、政府、非政府組織、合作社、非營利組織等都需要出上力。 經濟追求公平和效率:作者認為成功的經濟都是以市場為核心,政府仍需營造一種環境。,東亞的榮景與危機,東亞在全球化的潮流下,為何可以做得如此成功? 榮景為何? 兼顧了成長與穩定,且成長的利益並非只流向某些特定人士,而是全民共享。 危機為何? 全

10、球化來臨,東亞國家未能做好妥善的管理,引發了極為慘痛的經濟危機。 小結: 妥善管理的全球化可以帶來極大的繁榮,但全球化若是引進不穩定的投資熱潮,將會帶來經濟災難。,拉丁美洲的不安,東亞的成功方案使得拉丁美洲對於一直以來既有的華盛頓共識產生不安。 華盛頓共識:討論此區域奉行的政策時首創。 華盛頓共識經濟發展策略的重點:縮小政府的角色 失敗之原因:80年代美國為了解決自己的通貨膨脹問題而調升利率,這些利率波及到拉丁美洲的貸款,也引發了債務危機。 90年代後期,大家對於華盛頓共識已不再奉行,但各國領導者所賦予的承諾若未能施行,則很難預料未來發展。,從共產主義轉型的國家,俄羅斯急於從共產主義轉型成資本

11、主義國家的結果,使經濟更加衰退。 兩派學者的激烈辯論:結果顯現出,急速而腐敗的民營化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加上IMF不斷催促資本市場自由化,使得生產量不但降低了連養老金也日漸縮水。 欲速則不達-大家皆同意,前蘇聯及其附庸國的急速改革是一項錯誤。 解決之道:要在有效的規範與健全的稅法完善後,才進行轉型。,被遺忘的非洲,60年代晚期,非洲剛獨立。因為缺乏實施民主以及發展經濟的相關基礎設施,所以陷入經濟困境。 80年代許多國家都有貪腐問題、而財政上許多國家尋求世界銀行和IMF求援,但機構附帶協助他們做結構調整而設計的條件通常都造成誤導。實際上並無幫助到這些國家。 90年代,赤字和通貨膨漲獲得掌控,數個

12、國家的年成長率皆有成長,但即使是成功的國家,並沒有吸引到很多國外的投資。 非洲未能進步之主因-人口不斷地成長,農業生產力下降以及貧窮率上升,加上愛滋病肆虐,以至於無法吸引到全球化的投資。,南亞的機運與隱憂,印度將近11億的人口,一開始它並沒有捲入90年代初之金融風暴。 獨立後幾十年,開始創立許多科學,科技機構,並投資於教育及研究。 70年代,綠色革命運動並沒有因此帶動經濟發展。 直到80年代初,政府才停止了公開反商政策,且取消了很多不利私部門發展之限制,經濟才開始起飛。 開放海外直接投資,卻仍管制短期資金流入。 網際網路的來臨才是印度最重要的轉捩點。,印度的成功與中國有很多共同點: 1.貧富差

13、距極大,雖然印度在減少貧窮上比中國差 很多,但它在抑止不公平和貧富差距等問題上, 表現卻比中國好很多。 2.兩國政府都努力協助落後鄉村地區的發展。 3.繼續加強教育的投資。 隱憂 印度了解到當前的成功並不足以支持國家的持續發展,其對落後鄉村地區的發展、勞動力進入市場所碰到的就業問題、加強教育投資(質量兼具)等問題皆需繼續努力。,全球發展的願景,真正的成功是能永續又公平的,而且民主發展的重點是要提高生活水準,而不只是追求GDP。 通常GDP是經濟學家在衡量一國經濟強弱時愛用的指標,到底GDP的高低真的就代表經濟成長的好壞,如果經濟成長不能全民共享,其實經濟發展就等同於失敗。,廣面向的經濟發展策略

14、,強化市場,但也同樣重視強化政府的力量,並且依每個國家發展階段的不同,企圖找出政府與市場融合的最佳方式。 人民才是經濟發展的核心:經濟發展是要改變人民的生活,而不只是改變經濟。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Amartya Sen)的說法,強調教育能增強人的能力,而經濟發展則能為人帶來自由。 社區的重要性:市場、政府和個人,是經濟發展策略成功的三大支柱,本書提到的第四個支柱為社區。世銀的研究顯示出:發展計畫中的選項及設計若能有來自地方的意見,其推行成功的機率會大得多,其間也會省去許多不必要的開支。,哪些事阻礙了執行,很多執行不當的經濟發展策略,失敗的原因都是其發展藍圖有根本的瑕疵。 書中也提到了一

15、個治理上的大問題:貪腐。 已開發國家能從事兩項工作,幫助開發中國家強化對民主的治理: 1.不要侵害他們的民主政治。 2.藉由限制銀行的保密制度、提高透明度以及加 強反賄賂措施,來減少貪污的機會。,結論:世界不是平的,世界是平的(佛里曼,2005),談到全球化和科技已經把世界拉平,創造了一個平等的競技場,與過去相較,的確有了大幅的改變。 本書作者認為世界不是平的。 快速瀏覽世界後,看到處處都有失敗,或許開發中的世界的問題還是要由他們自己解決,但是我們至少可以創造一個比較平等的市場。 要有能力善用全球化所帶來的新資源及機會。 想要在全球化的經濟下競爭,必須同時擁有技術與資源,才能在此潮流下競爭。,

16、第三章 更公平的貿易,貿易自由化是希望已開發國家開放市場,接納開發中國家的出口物品,使這些國家的市場自由化,消除使資金、貨物和服務無法自由流動的人為障礙,讓全球化能創造奇蹟,可是貿易自由化也是全球化最受爭議的環節之一。雖然貿易協定做到真正的自由公平,也不是所有國家能蒙利,而即使在獲得利益的國家,也不是所有人民都能利益均霑。雖然貿易自由化是有風險的,全世界最成功的開發中國家就透過貿易而成功的。,貿易自由化:理論與實際,所謂貿易自由化 係指在關稅調降和非關稅貿易障礙排除與市場開放和國民待遇等保障的情形下,國家與國家之間商品、貨物、資本和勞動力可以自由移動。然而,不可諱言地,隨著貿易、投資的自由化,

17、商品、資本與人力資源的自由移動勢必會影響到勞動市場的發展,進而也影響到政府勞動政策與法制的走向。,貿易自由化:理論與實際,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是現代經濟學的創造人,也是自由市場和自由貿易的提倡者,他認為:自由貿易能讓國家從本身的比較優勢得到好處,而由於每個國家各擅勝場,結果所有國家都能各蒙其利。如果沒有自由貿易,那麼資本和勞工在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收益。,貿易自由化:理論與實際,失業的恐懼 幼稚產業和幼稚經濟 公平貿易VS自由貿易,失業的恐懼,自由貿易對於全球化是一種方法,卻也會製造出失業 自由化不僅讓原本是開發程度較低國家的重要財政來源關稅被取消;同時,為了與他國競爭,它可能還要降低其他方面

18、的稅收。一旦減了稅,公共收入也少了,於是國家被迫削減教育、基礎建設,以及失業保險等此時最需要的社會福利措施,這些措施原本正是要一面因應國際競爭,一面幫助人民適應自由化的機制。,幼稚產業和幼稚經濟,幼稚產業 指那些當前還不成熟的產業,目前還經不起外國競爭,但如果採取適當的保護政策,可以發揮優勢,對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在開放初期,需要採取過渡性的保護措施,這是發展中國加工業化和貿易的衷心問題,也是發達國家保護增長產也的重要理論支柱。如中國在加入世貿的談判中,便將汽車等產業列為幼稚產業。 幼稚經濟 一國為了保護本國正在發展的中特定產業,而採取部分措施,以減輕外國競爭者的威脅。最常使用的手段為提高

19、外國商品的關稅或限制配額。此種作法雖能服持本國產業,但會犧牲消費者的權益。,幼稚產業和幼稚經濟,針對此兩措施有兩種批評。 第一、保護不是適當的解決辦法 第二、通常受到保護的幼稚工業從來都長 不大,需要永遠與外面的就爭隔離。 特定利益團體會抓住像幼稚工業保護論在內的各種理由,鼓吹保護主義,為自己追求更高利潤,但這會使經濟體中的其他產業增加很多成本,在孟加拉對紡織業的保護,使成衣業陷入困境,因為原料的成本提高了。,公平貿易VS自由貿易,所謂公平貿易? 有一個自然的基準是:如果所有的政府輔助 和貿易管制都取消了,那貿易體制就會自然 浮現。當然,世上根本沒有這樣的體制。貿 易自由化的不對稱可以犧牲別人

20、來為少數團 體牟利。,新的貿易願景,擴大市場通路的方案 富國應該單純的把市場開放給窮國,而且不要求互惠或任何政經附加條件。至於中等收入的國家應該把市場開放給最落後的國家,同時應該容許這兩種國家彼此授以優惠待遇,而將此優惠延伸致富國,這樣就不會擔心富國的進口會毀了本國的新生產業。,新的貿易願景,關稅升級 以開發國家設計關稅的方式並不鼓勵工業化,對於 工業化製品課的關稅比未加工產品來得高,而且工 業化程度越高,關稅就越高,這就是所謂關稅升 級。前述的擴大市場通路方案能夠讓開發中國家自 由進入先進工業國家的市場,也顯然可以解決關稅 升級的問題。在最近的貿易討論中,以開發國家把 焦點放在如何使開發中國

21、家降低其高關稅上,其實 第一優先先該做的是取消關稅升級。,新的貿易願景,非關稅障礙 降低或取消關稅,並不是消除保護主義者的情緒或政策,只會迫使他們另尋出路。在關稅下降之後,先進工業國家費盡心機築起各種非關稅障礙,而其有很多形式: 防衛措施 技術障礙 傾銷稅 原產地規則,新的貿易願景,防衛措施 一種暫時性關稅,當一個國家突然面對某項展品進口量激增時,原則上防衛措施是協助該國做調整的重要角色。其暫時抵制了外國進口,為該產業提供了調整所需要時間,這些調整可能是提高效率,或讓勞工有另找工作的機會。但採取防衛措施的理由,不應該只是為了防止某國家的產品進口會造成就業機會或銷售量的損失;而應該證明進口激增與

22、產業困難之間的某種因果關係。,新的貿易願景,傾銷稅 本來為了防止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進行銷售的不公平交易,防衛錯失只是暫時性作法,但傾銷稅卻可能是永久的 技術障礙 國際貿易非常複雜,也有很複雜的法令在管理各種狀況,然而這些法令經常構成貿易的重大障礙,有時候它甚至是故意如此。如美國看不見的果蠅為由,將墨西哥的魚撤出美國市場,新的貿易願景,原產地規則 隨著國際貿易日益發達、貨品生產趨向全球化以及區域貿易協定()相繼出現,原產地規則更加重要。原產地規則可分為優惠性原產地規則及非優惠性原產地規則,前者用以決定貨品是否符合優惠關稅待遇的條件(如);後者適用於無法享受優惠待遇的進口貨品,決定其適用關稅稅率、是

23、否有配額或其他貿易管制措施、應否課徵反傾銷稅或平衡稅等的判定標準。,改革制度才會有更佳決策,要有效的去執行其決策 改革不是只有已開發中國家,開發中以及為開發都是需要一起執行,全球化下的智慧財產權協定,則更彰顯了世界崎嶇不平的一面。,有個叫波札那的國家,他們有三分之一的人民都感染了愛滋病。 但他們沒法讓愛滋病藥及時全民普及。,這並不是因為製作那種藥物真的很貴,而是因為智慧財產權實施後,大藥廠便得以限制授權;當只能從國外進口的救命藥物索價不貲,而各大藥廠也趁機剝削之際,存活的關鍵只在窮或富。,第4章 專利與人命的拔河,在印度, 印度人吃了上百年的香米,還有相傳多時的古老瑜珈術,竟也被一些西方人拿去

24、註冊專利,大肆的開班授課,賺取利益。諷刺的是,當地的印度人卻沒有人想到拿這些日常生活中街坊鄰居都會做的事去申請專利,只因為美國人不知道。,智慧財產權是保護人們的創意資產而設立的,本意是要人們不要濫用他人的創意,使大家都不想發揮巧思,降低創意的生產效能。 但智慧財產權及專利的定義範圍太模糊,故極易發生“與貿易相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之爭議。 例如大藥廠想讓愛滋病的救命藥維持高價位,故延長專利權的期限,不讓所謂的“學名藥”大量生產。因為學名藥的流入會造成原廠藥的價格下跌。 PS:學名藥 就是指發明藥的專利期限過後,其他 藥廠依照原藥廠申請專利時公開的資訊製造 的相同藥品,這是國際企業不樂見的,因此在

25、摩洛哥簽署了“貿 易相關的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 國際企業高興終於達成協議,但卻幫貧窮國家的人 民簽署了死亡保證書。 因為原廠藥的專利期限得以延長,但這些救命藥卻 是第三世界人民最需求的藥物。而原廠藥價格如此 昂貴 ,根本人民沒有足夠的金錢來購買。,此證明企業對利潤的重視遠超過環境或人道等基本 價值。 但若不執行TRIPs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製藥企業 認為他們將喪失研究動力。則全人類都將無新藥可 用。當然開發中國家也無藥物可以仿製了。 其實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制度可以將國家依照經濟程 度來區分等級;就算實施單一標準,也要能反應開 中國家的利益及考量。,第五章 荷蘭病,亞塞拜然-二十世紀曾

26、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輸出國,但 遺留下的卻只有隨處可見的廢棄舊工廠和石 油設備和窮困的人民。 奈及利亞-昔是農產品外銷國,今經濟衰退,主要商業城 失業率高、犯罪猖獗。 委內瑞拉-外銷高品質的巧克力,現今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 在窮困中。 原因:(a)開發中國家經濟上都依賴天然資源。 (b)資源豐富的國家容易變成國富民貧, 要快速減少貧窮,要協助他們充份發揮資 源的價值,將錢花在適當的用途上。,開發中國家面對的挑戰,善用金錢: 沙烏地阿拉伯-減少爭購房地產和奢侈消費,增加在經濟開發和投資。 政府財政收入不穩定: 天然資源的價格是波動的,國家的經濟發展會隨著資源價格的高低而產生市場經濟的繁榮和蕭條。,荷

27、蘭病(Dutch disease),荷蘭因為北海發現石油首次浮現,使得原本運作良好的已開發經濟體,出現國內企業無法與進口商競爭和大量失業的問題。紀念首次分析出此問題的國家,資源豐富的國家把銷售資源的錢轉換為本國貨幣時會出現的麻煩。 原因:國外購買北海石油和天然氣的錢湧進,導 致荷蘭幣值高漲,出口商無法把產品外銷 出去,國內公司很難與進口商競爭。,荷蘭病(Dutch disease),缺點: 貨幣升值時,很難外銷其他產品,天然資源以外的產品成長 就趨緩。 失業率上升,因為天然資源產業基本上雇用的人力較少。 Ex:奈及利亞及委內瑞拉先前皆為農產品外銷國,但重要的 天然資源傷害了原本的產業。 對策:

28、 減少貨幣轉換的數量,以降低外匯升值的幅度,將部分賣掉資源的錢花在進口上,把剩下的錢留一部分在國外。 設置穩定基金:國外投資的雙重效益:直接回收和降低貨幣升值的幅度,幫助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成長。,天然資源的詛咒?!,開發天然資源是全球化重要一環,資源豐富的開發中國家的失敗,就象徵失敗。 成功的案例: 挪威-認知資源有限,將資源收入放進穩定基金。 波札-經濟成長率平均達9%,運用穩定基金因應鑽石價格波動 馬來西亞-躋身新興工業化國家。 資源豐富國家的重責大任: 成立防貪腐的機構 設定明確有效的投資準則:獨立評估程序和觀察投資回收 成立穩定基金:特別在幫助穩定經濟的情況下才有權動用, 並視為儲備金

29、。,天然資源的詛咒?!,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提出一些可改變經濟誘因和增加發展機會的建議和援助,以及限制貪腐行為的強化。 減少貪腐和衝突: 透明化-充分公開天然資源銷售的金額和內容,人民可評估國 家有無從資源獲得充分利益。建立透明化制度,以及 協助開發中國家思考如何管理資源,更能促進短期的 穩定和長期的成長。 綠色國民淨產值(green net national product) 扣除資本貶值,以及扣除天然資源的消耗和環境的破壞。 會讓一個國家多花錢在資產保護上,並確保開發天然資源 的合約對全國人民是有利的。,已開發國家的具體行動,開發資源的產業主動建立透明制度: 企業若能充份說明花費的名目和

30、開發資源的數量,則在企業付給外國政府權利金就予以減稅。 減少武器銷售:避免以礦產和石油資源來資助的武裝衝突。 遏止供應來源 限制從中牟利的供應商 課以重稅 檢查付款的來源 認證制度:沒有附原產地證明的獅子山國鑽石原石視為 衝突鑽石或血鑽石,已開發國家的具體行動,有目標的經濟協助:有選擇性的協助,提供給證明有能力追求適當政策的國家援助誘因。 制定規範: 制定出標售程序,開發中國家較能從自身資源中得到收益 設計出標準合約,以確保獲得公平待遇 減少環境損害:國際投資協定除了要確保開發中國家不會侵占投資人資產外,更重要的是監督環境損害的問題。(ex:採礦業) 執行機制:貿易協定 針對不透明化和不能落實

31、反賄賂措施的不公平貿易的公司進行貿易制裁,第六章 拯救地球 全球暖化小常識 全球暖化到底是什麼?,全球暖化是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到地球大氣層所造成的。這些氣體就像厚厚的毯子,把日光的熱能困住,造成地球的溫度上升。溫室氣體愈多,地球的溫度就會愈高。這些溫室氣體來自汽車的化石燃料、發電廠以及森林及農地的流失。,公共財的悲劇性,公共財的悲劇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定義 如果有一種公共資源是每個人都能自由使用,通常使用者不會想到自己做的事可能會傷害到別人,結果每個人都忽略的公共利益。 負外部性或稱外部不經濟(negative externality)定義 當個人

32、或國家做了傷害別人的事,卻沒有為此付出經濟代價就會產生負外部性 ex:自由市場產生空氣、水質污染、過度放牧。,如何管理公共財?,民營化把公共財私有化 十六和十七世紀將公有地讓蘇格蘭地主私有化,有誘因不讓土地過度放牧。私有化對所得分配產生極大的影響,土地使用效益提高了,只有地主享受效率提高的收益,被趕出公有地的農民處境每況愈下。 社會控制政府自行管理公共資 讓公家來管理,政府官員可能讓他們親朋好友比別人多放一些羊,政客也許會多拉些選票而過度放牧。,管理公共財的困境,事實上民營化與公營都無法兼顧效率及公平。擴大到國際,一個國家行為損害另一個國家的福祉,受害的一方也無計可施,ex:日本受到中國沙塵暴

33、波及。解決之道透過某種全球公共管理行事來管理全球天然資源。,上演中的危機,全球正在暖化,平均溫度較上個世紀大約升了華氏一度(攝氏0.6度) 微小的氣溫變化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全球正以空前的速度暖化,追溯幾百年來無此現象 海平面正在升高 微小的海平面變化。海平面只要升高一米就會淹沒世界各地低窪地區,無一倖免 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大量增加,已達兩千萬年來的巔峰,增加速度之快為過去兩萬年來首見 氣溫變化的速度加快只要溫室氣體濃度稍增,導致氣溫變化幅度比以前更大,解決全球環保威脅問題之成功案例,1946年因應鯨魚頻林絕種問題,簽署國際捕鯨公約。簽訂後鯨魚數量恢復部分。 1987年簽訂蒙特婁議定書,有關氯

34、氟碳化物氣體CFCs,通常用來當冰箱和冷氣的冷卻劑,後來發現它會破壞臭氧層,讓地契層瀰漫至癌的紫外線。簽訂後使CFCs減少速度比預期快。 里約地球高峰會:成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證明全球暖化帶來的危機。透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制定流程已建立限制廢棄排放的條款。,京都議定書,來自一百五十個國家齊聚日本京都,呼籲已開發國家在2012年前把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歐盟整體減少8,美國7,日本6),。 如果一個國家減少污染的成本筆另一個國家高,成本高的國家可以向成本低的家買污染差額排放權,透過這種碳交易,減量國多的國家可以由減量不足的國家來抵銷。,京都議定書,美國不參加京都議定書 美國參議院表示如果

35、規定的指標和時程,不能對開發中國家有約束力,美國就不該簽署否則將會嚴重傷害美國經濟。簽訂合約有141國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55,而美國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5。美國拒絕配合原因,處理全球暖化會讓一些像汽車、石油,和煤礦業等增加成本。,對抗全球暖化,京都議定書發揮作用必須注意三個問題 把美國拉進來 找到各國都同意的指標和執行方法 減少排放量的成本降低,如何讓美國加入京都議定書,胡蘿蔔與棍子 胡蘿蔔就是誘因 棍子就是運用貿易制裁 美國沒有加入京都議定書約定,所以國內企業沒有減少碳的排放量,相當於他獲得補貼,因此歐洲和其他國家可向美國鋼鐵每噸課徵60美元的稅。,搶救雨林,制定指標碳交易由巴布亞紐

36、幾內亞和哥斯大黎加為首的開發中國家提出的計畫,宣示願意致力限制溫室氣體,報酬是讓他們用新造林來銷售碳抵銷。歐洲能源公司只付錢給開發中國家,取得獲准購買碳抵銷,以此取得超過原本排放體額度的權利。,其他拯救地球之法,另一種選擇 課稅讓人們負擔自己所造成的全部成本,也就是說,讓他們為自己造成的污染付費。課徵一般稅,或是針對石油、煤和天然氣,根據燃燒時所產生的排放量而制定稅率。 前進之道 制定指標加上課稅做法結合。ex直接去控制技術,要求車子達到更高的燃料行駛里程數,第七章 跨國企業功與過,對許多人來說,跨國企業反應出全球化的問 題。 許多人認為它們是讓全球化出問題的禍首。,跨國企業的過,他們會盡可能

37、逃稅。 有些公司會省下員工的健保費。 許多公司會盡可能少花錢去清理自己造成的污染, 而善後工作通常就落在所在國的政府手上。,跨國企業的功,為開發中國家帶來全球化的利益,提高了許多國家的 生活水準。 使開發中國家的貨物進入先進工業國家的市場,讓當 地生產商幾乎同步得知國際的消費需求。 跨國企業是把先進工業國家的科技帶到開發中國家的 媒介,為彼此的知識鴻溝搭起橋樑。 為開發中國家帶來工作機會和經濟成長。 引進開發中國家品質逐漸提高的便宜商品,降低生活 成本。,討論重點,對於跨國企業,該問的是:有什麼辦法把它們帶來 的傷害減至最低,把它們對社會的貢獻盡量擴大? 如果我們想讓全球化運作得更好,就非得去

38、改變 大公司的誘因。,市場失靈,定義:在自由市場經濟裡,個人誘因經常與社會的 成本和利益衝突,這時追求自利並不會為社 會帶來利益。經濟學者把這種偏差現象稱為 市場失靈。 當個人或公司不願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或接受 利益,而產生了外部性時,就會出現市場失靈的 現象。 如果要讓經濟體有效率,企業就必須考慮到自身 行為對員工、環境,以及其所在社區的影響。,五項改革建議,作者提出五項改革的議題,雖然無法根除跨國企業 的濫權,但至少可以大幅降低。而這也是花較低的成本卻可讓開發中國家獲得更高利益的方法。 改革的目標:要讓個人的誘因與社會的成本及利 益,協調一致。,一、跨國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已

39、改變了許多公司和員工的心態, 也努力發展許多方法來保障公司實現理想。它必須 輔以強力的管制才行。 真正想提高社會責任標準的公司,應該都會支持這種 維護行為規範的管制,因為這些管制能保護他們, 避免遭遇不遵守這些標準的不公平競爭者。也就是 說,管制可以防止惡性競爭。,二、限制跨國企業的權力,隨著全球化以及全球性的貿易商品、壟斷者和卡特 爾的出現和引發的問題,都擴大成了全球事務。 國家通常會為國內的跨國獨占企業爭取利益。所 以,找不到一種全球化的做法來解決全球集團企業 和獨占企業的問題。 想處理全球壟斷問題,需要有全球競爭的法律和執 法單位去執行。,三、改進公司治理,改革重點:治理公司本身的法律

40、如何讓公司和主管的作為更合乎廣大的公共利 益?在法律制度內要怎樣改革,才能使私人誘 因與社會成本及利益並行不悖? 方法: (1)要求公司對所有利害關係人負責。 (2)讓傷害造成後的賠償過程變得簡單易行。 (3)准許外國人向公司註冊國起訴該公司的違 法行為。讓外國法庭做出判決,然後由先 進工業國家的法院來執行。,四、為全球經濟制定全球法律,努力建立國際法律架構和國際法庭,這些是全球 經濟順利運作不可少的措施。 藉全球集體訴訟來簡化事情。 先確認共同點,才可以定罪並決定賠償標準,必 要時再輔以個別審判,針對特殊狀況進行調整。,五、縮小貪腐範圍,國際社會應該盡快把反銀行保密的規定,擴大到 恐怖主義議

41、題以外。 美國已經證明聯合行動是行得通的:它在阻止利 用銀行資助恐怖主義上已獲得成效。,第八章 沉重的國債,債務對開發中國家永遠是個沉重的負擔。情況會嚴重到為了還債,有些國家會犠牲教育和醫療計畫、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福利。原本錢就應該是由富國流向窮國,但隨著還債金額的增加,使資金流動呈反向,讓開發中國家金錢不斷流失,讓他們的經濟成長更加困難 事實上問題出在開發中國家借太多錢,但相反地說明了,別人借太多錢給他們,因為缺錢的國家只要有得借,就會難以抗拒任何機會;但有錢的國家根本沒有考量欠錢的國家有沒有能力償還債務,如此造成開發中國家陷於還債泥沼中,讓他們在還與不還中進行抉擇,若不還債的話,可能會引起

42、經濟瓦解;若是還債的話,可能會失去經濟主權,超借還是超貸?,不管是借方或貸方,對於當初雙方所進行的交易應該都是出於自願,所以說如果有呆帳的話,雙方都有一定的責任。如果問題在於借方,可能是他們揮霍無度,不負責任,問題若是貸方的話,可能是他們對借款者的信用沒有做好審查。 超借的政治經濟現象不難理解,但超貸則是因為放款者鼓勵負債行為,因為這種交易利潤很高。開發中國家的政府有時會被施壓去超借。過度借款會增加債務危機的發生機率,而危機的代價不僅放款者要承擔,甚至整個社會都要承擔。,風險市場失靈,超借,或者說超貸和近三十年來發生的許多重大國際債務危機都有一定的關連。只不過現在問題陷的更深。由於給借款國的合

43、約上,償還金額以美元或歐元計算,而利率視市場狀況做調整,在使得利率和匯率波動的風險,都落在開發中國家身上 IMF和世界銀行曾鼓勵許多國家簽約興建發電廠,把需求波動的風險完全轉嫁給這些國家;在這種承受或墊償契約裡,不管實際需求多少,政府都要保證買下電廠生產的所有電量,阿根廷的例子,阿根廷在70年代被說服借了很多錢,當時的實質利率很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當美國把利率提高了將近20%,以抑制持續的通貨膨脹時,阿根廷發現自己失去償債能力。 少了債務負擔後,90年代初,阿根廷的經濟迅速起飛。人們對經濟有了信心,銀行和其他放款者也就樂意提供貸款,甚至是消費資金。當阿根廷國營企業民營化,由外國人來接管

44、時,連消費市場都受到鼓舞變得蓬勃興旺,如何理開發中家債務 、最貧窮國家取得償債優惠,窮國往往窮到只要拿得到錢,他們什麼條件都答應。一般來說,民營機構不會借他們錢,可是在過去世界銀行、IMF,以及一些先進國家,都會低利率借錢給他們 1996年,國際間發展HIPC計畫(高度負債貧窮國家),因為IMF將資格訂定很高,所以實施四年只有三個國家獲得減免 2000大赦年活動,就是以減免債務為題,動員了公眾意見,同時也擴大了HIPC協議 2005年G8高峰會時,同提供百分之百的債務豁免給18最貧窮的國家 但是實施償債優惠的同時,絶不能減少其他形式的經濟援助,二、惡意債務,惡意債務:由非民選攻府申請借貸,而借

45、來的錢甚至是用來穩固政權。無論放款者係出於政治或經濟動機,迫使負債國的人民償還這種債務是不道德的 解決惡意債務的問題,有個簡單的方法:應該假定這些國家都不該償還這些債務 聯合國保有一份國家清單,載明一旦政權結束後,哪些債權人的合約和債務要重新審查,三、民營企業的跨國債務,在1997年以前,人們相信只有公共借貸才會出問題。因為私部門只會在有能償還的情況下借錢,而債權人也只會因對私部門有償還信心才借錢給他們,而東亞金融風暴證明了這是錯誤的想法 民營企業的債務成了國家的事。IMF提供政府資金償還西方債權人,債權人受到保護,借款人逃了一劫,剩下開發中國家的納稅人來負擔償還IMF的債務,四、主權國家破產

46、,【一】不要妨害負債國:已開發國家不要妨害負債國家,不該把償債優惠當成負債國贖罪,或趁機腐蝕他們的民主制度的機會。 【二】回歸反惡性循環的放款:民營機構在國家最需要錢時要求還款,助長了惡性循環,這種情形一定會繼續下去。畢竟銀行不做賠錢生意,這種市場失靈的現象,正是IMF和世界銀行成立的理由,反惡性循環的放款(在經濟體脆弱時借更多錢給它)可以穩定經濟,資助開發中國家不景氣時的開支,提供必要的財政刺激。 【三】降低風險:必須降低借錢的風險。因為許多債務問題的發生,都是因為開發中國家被迫承受滙率和利率波動的風險。如果國家向人借錢能以自己的貨幣為基準,風險就會小多了,因此有必要發展當地貨幣債務市場。

47、【四】借錢要保守:非借不可時,也要以自己的貨幣為基準來借。如果市場或政府不能或不肯處理轉移的問題,那麼開發中國家更應對借錢一事保守。 【五】國際破產法:無論債務國多有責任感,總會有運氣不好的一天,導致國家無力還債,或只能去犠牲人民,因此需要一套債務重整,以及債務豁免的制度化做法,也就是要有一套國際破產步驟,債務豁免和重整制度,其制度要注意幾項原則:首先,豁免的債務必須足夠,讓國家不至於在五年內就極可能再度面臨還不出債的窘況。第二,制定解決方案時必須認清,國外債權人並非唯一催討者。第三,債務重整必須要快而且保護債務人。第四,無論如何決定債務重整或債務豁免的決定權不能落入債權人之手,甚至連IMF都

48、無權決定。,第9章 新全球準備金,金融體系運作的不理想,從窮國流到富國,而最有錢的國家還要跟窮的國家借錢。 準備金的好處是流動性高,可以馬上變現。壞處是利率非常低。 準備金的多重作用: 1.用來支撐國家貨幣 2.幫助國家因應風險 3.管理匯率,近年來有些國家準備金總額大幅上升的二個原因: 1.全球經濟和金融的高度不穩定 2.一九九七年東亞金融風爆時IMF的處理態度 結論:一定要有足夠的準金,才撐得過全球經濟起伏可能發生的最壞狀況。,準備金的高代價,準備金利率 VS. 投資其他計畫的利率 全球準備金真正的受益者,是那個擁有準備金幣基準的國家。,不穩定的經濟,全球經濟體已儲備了超過4.5兆的準備金

49、,而且每年大約以17%的比例增加中。 根據財富管理原則,由於太多準備金都以美金持有,所以分散風險就是換掉美金。 美元愈是波動,表示它對全球各國而言將不再具有吸引人的儲存價值。 歐元的興起,也加速破壞了美元準備金制度。 根據分散風險理論,都應該在準備金裡對每一種貨幣儲備相當的數量。,一個新全球準備金制度,IMF 對東亞金融風暴的處理,顯露了 IMF 以及美國與東亞各個之間利益的分歧。 建立世界鈔票制度 世界鈔票能使全球更加穩定的原因: 1.國家可以用世界鈔票來兌換傳統強勢貨幣,然後 把它賣掉來支撐本國貨幣。 2.由每年釋出的世界鈔票來彌補,或償付貿易逆差。 說服美國加入新的全球準備金體系。,新全球準備金制度不僅能解決如何資助全球公共財的問題,還能實現全球社會對全球社會正義的承諾。 管理新全球準備金的方法: 依據各國所得和人口來分配資金 透過國際組織來分配資金 啟動經濟發展計畫 直接把錢分配到人們手上 思考全球準備金制度的目前走向和未來發展,第 10 章 更民主的全球化,全球化本來是要為每個人帶來前所未有的利益的,可是無論已開發或開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