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与作品分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11404 上传时间:2019-07-31 格式:PPT 页数:170 大小: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式与作品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曲式与作品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曲式与作品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曲式与作品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曲式与作品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式与作品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式与作品分析.ppt(1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曲式分析基础教程,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 陈丹布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 绪论 一、曲式的定义及概述 二、曲式结构的基本术语概念 三、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 四、音乐的陈述类型,一、曲式的定义及概述 1、定义 a曲式即音乐过程的结构,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一些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个有起迄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关系,便是音乐作品的曲式。(教材第一页) b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称为曲式。研究音乐作品结构规律的学科叫“曲式学”。(谢功成曲式学基础教程),2、研究对象:欧洲音乐为主(十八世纪以来至无调性音乐以前),兼及中国音乐作品 3、分析方法 a技术层面(音乐基

2、本表现手段和整体性表现手段) b理论层面(音乐史学、风格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 4、本教材的重点(第一、二章),二、有关曲式结构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 1、主题 2、结构单位,次级结构与整体结构 3、收拢性结构与开放型结构 4、曲式的基本部分与从属部分 5、曲式的调性布局 6、结构的补充与扩充,一、主题,1、 定义: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为主题。主题即主导乐思,通常是一个乐句或一个乐段。 2、 面貌:通过音调要素(节奏、旋律、速度、音色、和声、织体等) 3、 主题材料构成:(相对于主题本身) A:单一材料(指的是什么,那种音乐(音调)要素(手段)在

3、主题的材料构成上占有本质的地位,即它变主题的材料就发生变化,成为另外一种材料。) B:对比材料(复合材料),4、 主题的数量(相对于整首乐曲而言)小型作品只有一个主题;大型作品可有多个主题(主题之间的作用或曰功能可以是平等的、也可是分为主次:主要主题、非主要主题,主要主题出现在曲式的重要位置(开始或结束部分),出现的次数频率也较多 5、主题头即主题的开始部分,体现主题最核心的动机材料,成为辨认主题素材的最重要的标志。 在教材中,按照上面的标准找一些符合上述条件的主题。,二、结构单位,次级结构与整体结构,1、 整体结构:一首完整乐曲的曲式结构,就是该乐曲的整体结构。注意:能够作为整体结构的最小曲

4、式是乐段。由乐段作为整体结构的曲式是一段曲式。 2、 结构单位:在曲式中,能够体现完整乐意并且有较强的独立性的曲式单位。最小的结构单位是乐段。(一段曲式、二段曲式(对比二段曲式/带再现的二段曲式)、三段曲式、三部曲式、奏鸣曲式中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些都可以称之为结构单位)。,大于乐段的曲式的整体结构内部是由若干结构单位构成的次级结构组合、联结而成的。结构单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用来划分曲式各层次级结构的概念。 3、 次级结构:整体曲式下属局部的结构单位。 4、 段:由乐段构成的次级结构称为段,为最底层的次级结构单位。 5、 部:由大于乐段的曲式构成的次级结构称为部。 次级结构也是相对概念

5、,在分级的层次中,高一层的次级结构本身也是由它所下属的次级结构所构成。,三、收拢性结构与开放型结构,1、 收拢性结构: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为收拢性结构, 2、 开放型结构: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用它在不稳定功能或用转调来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为开放性结构, 注意:这两个概念,在曲式的整体与局部往往具有相对的功能意义。,四、曲式的基本部分与从属部分,曲式各组成部分 所处地位及所起作用的不同 具有不同的曲式功能(注意是侧重曲式功能,要和曲式结构相区别,引子、连接、补充、结尾的曲式结构未必比曲式的基本结构部分小),五、曲式的调性布局,包

6、含转调的乐曲的调性安排情况,成为调性布局。 分析梦幻曲,六、结构的补充与扩充,一个音乐结构单位可以运用补充或扩充的手法来延长其长度。 补充:在一个结构段落的结束终止式出现之后发生的。 补充的方法: 通常重复结构的结束部分(如最后的乐句或终止式),以加固基本结构结束的调性和终止式。 补充可长可短,长的补充可形成独立性的结尾段落。, 扩充:在一个结构单位内部发生,在本可以结束的地方,通过一定的处理使它不能结束,使该结构的长度扩展。 扩充的方法: 1、 推迟终止式,讲属七和弦重复。 2、通过阻碍终止的和声手法来造成。,三、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 (一)定义 (二)曲式的基本结构原则 1、呼应原则 2

7、、三部性原则 3、起承转合原则 4、变奏原则 5、回旋原则 6、奏鸣原则 7、并列原则 8、集中对称原则,四、音乐的陈述类型 1、基本含义 2、陈述结构类型的分类 3、陈述结构的特征 4、音乐陈述的结构形式,一、定义 运用一定的手法来组织并发展音乐材从而在音乐结构的整体方面形成的某种规律我们称之为曲式发展的结构原则。,呼应原则,1、结构特点:上下两个部分,有共同与不同的因素,两者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2、具体体现形式(呼应的两部分)本质特点成双性,结构上体现为二分性布局,二部分的长度可相等,也可不相等。 (1)重复关系(2)倒影关系(3)对比关系 3、在音乐中体现的运动形式: (1)

8、周期性连锁般的环环相扣 (2)呼应的多层套叠关系 例曲:二月里来,三部性原则,1、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中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2、包含对立统一的辩证因素 三具有质的规定性 3、具体体现:ABA 主题(呈示)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 核心是再现(如果没有再现三部性原则能否成立)又称之为再现原则 4、典型曲式:三段曲式和三部曲式 5、在音乐中体现的运动组合形式: (1)周期性连锁般的环环相扣 (2) 呼应的多层套叠关系 例曲:绣金匾,起承转合原则(起转合),1、有呼应原则衍生而来,并与三部性原则相综合(结合教材图例讲解) 2、(1)起部:乐思的最初呈示 (2)呈部:起部

9、的重复或引伸,巩固起部陈述的内容 (3)转部:引入新材料或展开起承部分所陈述的内容,与起承部分形成对比。 (4)合部:向起承部分的内容回归,有再现因素,具有总结结束功能 3、应用典型曲式的类型 (1) 带再现的二段曲式 (2) 奏鸣曲式 例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变奏原则,1、定义:以一母体为基础,用变奏手法引出若干变体,这种结构原则称为变奏原则 2、以变奏原则结构乐曲,其曲式为变奏曲式。,回旋原则,1、定义:一个主要的音乐材料多次出现,在他各次出现之间插入有新材料(或由原材料派生演变)构成的对比部分,这种结构原则称为回旋原则。 2、叠部(至少出险三次)插部(两个不同的插部),奏鸣原则,在一个三部

10、性的乐曲中,第一部分中至少有两个音乐主题,这两个主题的调性必须是对比调性,在再现部分中,这两个主题的调性必须要统一起来,这就是奏鸣原则,又称为调性服从原则。,并列原则,并列原则以不同材料的并列联缀构成曲式酌原则 其图式可表示为:ABCD,集中对称原则,集中对称原则也称拱形结构原则、即以一中心为轴,两侧相对应的段落用相同的材料形成对称的结构原则 其图式可表示为:DCBABCD,基本含义,1、音乐的陈述类型是从曲式的另一个层面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即它从音乐作品的基本单位结构乐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乐汇、乐节、乐句、乐段以及动机,音乐材料的展开方法和手段。 2、音乐陈述结构形式的基本手段是使用在旋律运

11、动中的各种不同的间歇乐逗来划分开各种形式的结构的。,陈述结构类型的分类,(一) 稳定的陈述类型 1呈示型2、结束型 (二)非稳定的陈述类型(中间型陈述) 1展开型2、过渡型,陈述结构的特征,1、稳定型结构陈述的特征: (1) 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 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的确立为中心 (3) 结构较为规整、匀称 2、非稳定型陈述的特征 (1) 乐思材料比较片断化、零碎化 (2) 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 (3) 结构上不规整,音乐陈述的结构形式,1、乐段结构 乐段、乐句、乐节、乐汇 2、衍生结构 a、散体结构与连句结构 b、模进结构和诗句结构 c、自由结构、

12、联合结构与结构的组合),第二章 一段曲式(一) 本节主要内容 一、乐段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1、定义 2、基本特征 (1)结构规模 (2)调式和声 (3)陈述类型 (4)艺术形象 二、乐段的内部结构 1、划分的原则 2、划分的层次,一、定义与基本特征 (一)定义 1、乐段的定义 乐段:一个有一定量度的乐思发展到某一重要或突出的半终止,暂时间停顿后,再相应有机的发展下去,直到终止。(杨儒怀) 2、以开始时的调性的完全终止或是另一个调性的完全终止来结束的比较完整的乐思,称为乐段。 (斯波索宾) 3、一般情况下,以完全终止(原调性或另一调性)来结束的完整或相对完整的乐思称为乐段。 4、一段曲式 由乐段构

13、成的曲式,成为一段曲式。,(二)基本特征,1、结构规模(乐段的乐句构成) 典型构成:两个乐句 思 考:一句体 三句体 四句体 五句体 乐句群 例曲:山西河曲想亲亲,2、调式与和声 单声部音乐中,上下两句多为属主音的上下呼应格式。 多声部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 半终止一般为K6/4V(或不完满终止);全终止为VI.。(完满终止,偶尔为不完满终止),3、陈述类型 乐段常表现出呈示型的陈述,即主题材料的重复性,单纯性;和声调性的统一性;结构长度的方整性或规整性以及音乐性质的稳定性。 例曲:A大调钢琴奏鸣曲 主题 莫扎特,4、艺术形象完整统一 乐段具有比较完整的旋律音调,整个音乐体

14、现出某种艺术含义。 例曲1:肖邦C大调前奏曲 op28, no.1 例曲2:肖邦E大调前奏曲 op28, no.4,二、乐段的内部结构 (一)划分曲式内部结构的原则 曲式的结构总是显示出存在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这些差异(如乐段与乐句之间的并异),而且,这些差异又会在不向层次、不同水平上不断重复。曲式分析就是要通过划分细部结构,明确其内部性质分析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并最后确定整体的结构性质。,( 二)划分的层次 1、乐句 长度约48小节 乐句和声相对完整 终止式 句尾通常要有终止(半终止、终止) 2、乐节 约24小节 多数相当于半个乐句长度 一般包含两个以上节奏重音 例曲 东北民歌 摇篮曲 柴可

15、夫斯基六月 3、乐汇 两个以上乐音组成的音组 环绕一个主要重音运动 例曲喜送公粮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 4、动机(从功能的定义来说) 乐曲的主题核心,贯穿全曲 例曲命运交响曲,第二章 一段曲式(二) 本节主要内容 二、一段曲式的分类(以乐句的数量为分类标准) 3、三句类 4、四句类 5、五句类 6、复乐段,三 句 类 1、结构形态的非方整性 2、重复型乐段 3、对比乐段 4、三部性乐段 5、并列联合乐段,材料构成:重复型乐段 a-a-a” 第二句结构缩减 第三句结构扩充,调性关系:第一、二句落于调式二级音构成半终止;第三句落于调式 主音构成全终止。,例曲水红花令,对 比 乐 段 1、a-a-b,2

16、、a-b-b 例一,对 比 乐 段,对 比 乐 段,2、a-b-b 例二,三部性乐段,a-b-a 例曲 红色娘子军连歌,并列联合乐段,a-b-a 例曲 工农齐武装,四 句 类 1、二分性呼应关系 2、平行结构 3、对比结构 4、起承转合结构,平行结构,材料构成:a- b a-b 例一,平行结构,例二,对比结构,材料构成:a-a b-b,起承转合结构,五句以上类 1、一般为多句并列联合乐段 2、整体的非方整性 3、乐句的并列对比 4、结构形态的多样化 (以上为基本结构特征) 5、调性结构的单一性 6、和声的呼应关系 例48: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例49:夜曲肖邦 op15 no.1,复 乐 段 1、

17、两个乐段 2、两个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 3、二重复乐段(复乐段) 三重复乐段 4、复乐段的特征 (1)有次级结构(单乐段) (2)单乐段之间的结构关系为平行重复关系(至少是同头变尾关系) (3)各乐段终止之间的关系一定为属主(或主属)呼应或者转调呼应。 例50:圆舞曲肖邦op64 no.2 例51: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 贝多芬,四、乐段的调性结构及和声终止,一、乐段的调性结构 1、单一调性结构 2、转调结构:转调不返回原调 转调最后终止返回原调 二、和声终止 1、收拢性结构: 主调完全终止 2、开放性结构: 主调半终止 转调终止 三、侵入终止 段落之间尾首重叠 多声部音乐中 前段的终止和弦成为后

18、段的开始和弦,五、从属部分及乐段的反复,一、前奏(引子) 引入功能,对主要材料概括性陈述,暗示音乐的主要性格,引入主题部分。和声强调属功能。 二、间奏(连接句) 连接过渡的作用 三、尾首(结尾、结束部分) 体现补充性和结束性的陈述。和声主要体现主功能多用和声完全终止式。材料一般来源于乐曲的主题,但体现出收束的特点。 四、乐段的反复不影响其基本结构性质,不产生新的曲式。,第三章 二段曲式(一) 本节主要内容 一、定义和基本特征 二、二段式的第一部分 三、二段式的第二部分,一、定义和基本特征 1、定义 内容互不相同,对比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 2、特征 (1)第一部分呈示 第二部分对比展开 (2

19、)结构、功能地位相同 (3)统一功能大于对比功能 (4)音乐应用体裁类型,二、二段式的第一部分,1、呈示型段落 2、单一主题 3、结构多为平行乐段 4、方整性 5、和声调性单纯统一 6、终止类型多位收拢性结构 7、开放性结构时通常结束在属功能调,很少结束在较远关系调。,三、二段式的第二部分,该部分最重要的特征:引入较新的主题材料: 1、可变换或派生第一部分的主题材料 2、和声调性的对置 3、织体、节奏的对比 4、体裁的不同 5、速度和节拍的变换,四、二段式的分类,一、分类依据(第四句与第一乐段乐句材料之间的关系来分类) 第一乐段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二乐段 第一句(第三句(中句) 第二句(第四句

20、) 1、再现二段式 2、无再现二段式 按中句(中间型陈述特点,和声不稳定,材料分裂模进)可分为: 引申型中句的二段式 并置型中句的二段式,二、再现二段式 1、a + b c + b 八月桂花遍地开 a + b c + a a + b c + ab 瑶族舞曲,第二章 二段曲式,曲式分析基础教程,第二课时:无再现二段式,前进,本节主要内容,四、二段式的分类,1、再现二段式 2、无再现二段式 (1)引申型无再现二段式 (2)并列型无再现二段式,五、二段式的比例及从属部分 1、比例 2、从属部分,返回,前进,无再现二段式 1、定义 二段式的第二段的后半部分,没有第一段材料的再现,成为无再现二段式。 2

21、、分类 (1)引申型无再现二段式:其第二段音乐材料来源于第一乐段的素材,第二段是 第一段的引申发展,只是后半无明确的再现乐句。 (2)并列型无再现二段式:其后段建立在新主题上,不出现不引申第一段的材料,无明显再现句。,返 回,引申的含义 对于材料的理解 个案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6 第四乐章 分析谱例并思考一下几个问题 1、乐段划分的依据(终止式、材料关系) 2、无再现的依据 3、引申体现在什么地方,引申型无再现二段式,返 回,并列型无再现二段体 对比的方面 材料不同 写法不同 体裁不同 统一的方面 规模大致相等 调性呼应,前进,【个案分析】,返回,个案分析,【玛丽亚玛丽】卡普阿,【我

22、的祖国】刘炽,【泪洪】舒柏特,【索尔维格之歌】格里格,返回上页,返 回,玛丽亚!玛丽,前进,我的祖国,前进,我的祖国,返 回,第一段:(领唱)四个乐句 起承转合 鱼咬尾(同音连环式)句法结构,第二段:(合唱)四个乐句 对比因素:体裁 演唱方式 速度 力度 情绪:雄壮 豪迈 统一因素:速度回归 材料的内在统一,返 回,舒柏特泪洪,一、泪洪相关资料 冬之旅声乐套曲中第六首 了解更多 二、分析要点 1、段落分析 2、结构图示(教材P63) 3、第一段(动机写法) (结构扩充) 4、第二段(第二动机)(关系大调回归主调) 5、从属部分(前奏、间奏、尾奏)(材料一致性),返 回,舒柏特泪洪,冬之旅是舒伯

23、特在1826年写成的,是他的晚期代表作之一。冬之旅的所描写主人公,是饱经生活风霜的中年人,他在冰天雪地的寒冬里,漫无目的地到处漂泊,往事的回忆只能增加他的痛苦,未来的命运更使他感到凄凉,他那孤独的心已完全破碎。冬之旅是一部色彩暗淡的音乐悲剧。 冬之旅由二十四首歌曲组成。第一首晚安和最后一首老艺人可以看作是套曲的引子和结尾。中间以第十三首邮车为界,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在前一部分,套曲的主人公虽然一直被悲哀的感情所笼罩,但仍不时流露出对美好的往事的回忆,在后一部分中,主人公则是万念俱灰,失去了一切希望,而不时地祈求死亡,以得到最后的解脱。 舒伯特在冬之旅里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感情。全套曲富有强烈的哲理性

24、:漫长的冬日我象征着苦难无边的人生;死亡始终没有降临,象征着人们必须在黑暗中长期徘徊、挣扎而不得解脱。这是舒伯特对人生和现实的认识总结;也是舒伯特歌曲创作的艺术成就的总结。 冬之旅曲目 1.晚安 2.风信旗 3.冻泪 4.凝结 5.菩提树 6.泪洪 7.在河面上 8.回顾 9.鬼火 10.休息 11.春梦 12.孤独 13.邮车 14.白发 15.乌鸦 16.最后的希望 7.在村庄里 18.风暴的早晨 19.幻景 20.路标 21.旅店 22.勇气 23.虚幻的太阳24.老艺人,结构扩充,动机写法,第一动机:,泪洪第一段,第二动机,返 回,一、 索尔维格之歌相关背景 二、分析要点 1、段落分析

25、 2、结构图示 3、第一段 4、第二段 5、从属部分,索尔维格之歌格里格,返 回,返 回目录,格里格(1843-1907),格里格的祖辈是苏格兰的移民,出生在一个商人的家庭,他的母亲是钢琴家,格里格从小跟母亲学习钢琴。15岁那年,格里格有机会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深造。1864年,21岁的格里格决心以挪威的民间音乐为基础,开辟民族音乐的道路。此后,格里格除了从事创作,还积极创立音乐协会,还进行旅行演出。晚年时在乡间别墅隐居专门从事创作。,格里格的代表作有:话剧培尔金特配乐、a小调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 等。 话剧培尔金特配乐:易普生的话剧培尔金特取材于挪威民间传说,描写一父家少年培尔金特

26、周游世界、放荡不羁,历经种种荒唐、冒险的生活,筋疲力尽,最后在未婚妻的怀抱中死去。 1886年,格里格从配乐中选出8段重新配器,组成两部著名的管弦乐组曲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包括: 1、晨景 ;2、奥萨之死 ; 3、阿尼特拉舞曲 ; 4、在山妖的洞穴中 。 培尔金特第二组曲包括: 1、诱拐新娘;2、阿拉伯舞曲;3、培尔金特归来;4、苏尔维格之歌,4、苏尔维格之歌,听 赏:,培尔金特第二组曲,返 回,比例 1、两段以等长或大致相当为多见 2、非独立作品时,前后两段长度大致相等,具有方整性、对称性,后段 多体现出半对比半再现的特点。 3、作为独立作品时,后段多扩展、补充或缩减,使后段具有展开性 结构

27、重复 1、再现二段式,以反复后段为多见 2、无再现二段式的歌曲中(多为分节歌形式),一般将整个结构重复 从属部分 前奏(引子)、间奏(连接)、尾奏(尾声)的作用及意义,二段式的比例及从属成分,返 回,本节课后作业,1、从钢琴基础教程找出无再现二段式的引申型与并列型的器乐作品各一例 2、从声乐曲选集找出无再现二段式的引申型与并列型的声乐作品各一例,前进,第四章 三段曲式 本节主要内容 一、定义及基本特征 二、三段式的呈示段 三、三段式的中段及三段式的分类,一、定义及基本特征,一、定义 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或相当于乐段的段落)按三部性原则组合而成的曲式,称为三段曲式。 二、特征 1、三部性结构特

28、征 a b a 三段体 a a1 a2 包含主题及两次变奏的变奏曲式 a b c 多段并列曲式 2、可作为独立曲式,也可作为更大规模曲式构成的乐曲重的次级结构,属于基础曲式类型。,二、三段式的呈示段,1、陈述类型多为呈示型 2、多为平行乐段 3、调性方面(1)单一调性收拢(或开放)(2)转调 4、乐段规模一般不作扩展,并且具有较鲜明的性格特征。,三、三段式的中段及三段式的分类,一、三段式的分类依据 根据中段的写法 二、三段式的分类(根据中段写法) 1、引伸型 2、并置型 3、综合型 4、其它特殊类型的中段,中段的特征,1、音乐陈述类型 具有某种程度的中间型陈述特点:在从属调性或引入较多的转调或

29、离调;和声较富动力性,旋律多用模进、分裂展开手法;内部结构较细碎等。 2、中段的曲式规模 可以是一个常规乐段或者相当于乐段的段落。 3、中段的结束部分通常为开放性结构,多形成属准备的结构模式。,引伸型中段,1、单一主题发展的三段式 2、中段没有新主题的对比,以呈示段主题材料展开 3、写作手法:在从属调性上重复或衍展或结构变化衍展 例68:玛祖卡舞曲 肖邦op33 no.2 例69:戏谑 巴托克 例70:在银色月光下黎英海改编 例71:六月船歌柴可夫斯基 例72:梦幻曲舒曼 例73:春格里格,第五章 三 部 曲 式,本节内容,一、三部曲式的定义 二、三部曲式的特征 三、三部曲式的中部及三部曲式的

30、分类,一、三部曲式的定义,1.由三个音乐组成部分、按照三部性原则,其中至少一个组成部分为大于乐段,所构成的曲式结构称为三部曲式。 (教材第122页) 2.凡两端部分内容相同(都是二段曲式或三段曲式),而中间部分(中部)结构不同,与两端部分形成鲜明对比的曲式,称为三部曲式。 (斯波索宾:曲式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6,第146页。),三部曲式的结构图式,二、三部曲式的特征,1、构成三部曲式的次级结构以引伸性的二段曲式或三段曲式居多,并置型少见 2、灵活多变,音乐类型适应性广,没有体裁的限定性,篇幅的伸缩性也很大。,二、三部曲式的中部及三部曲式的基本类型,(一)三部曲式的中部 1.陈述类型

31、稳定型 非稳定型 2.曲式规模 (二)中部的分类 1.呈示型中部 2.展开型中部 3.综合型中部 4.乐段型中部 5.集合型中部,二、三部曲式的中部及三部曲式的基本类型,一、呈示型中部 1.历史渊源 三声中部(Trio)音乐术语,是指用三部曲式创作的圆舞曲、进行曲、谐谑曲或小步舞曲等的中部 。其主要特点为:三声中部的名称由意大利文Trio(三重奏)演化而成 。西欧古代器乐曲及舞曲的中间部分,常有Trio标记,由三件乐器演奏,借以与前后两个由全体乐队演奏的音量相对比 。 2.结构含义:结构完整调性和声稳定,音乐陈述类型为呈示型复三部曲式的中部结构类型,例87: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 no.1

32、三乐章,3.呈示型中部的复三部曲式结构作品举例:,例88: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NO.5,版本一,版本二,3.呈示型中部的复三部曲式结构作品举例:,例89:柴可夫斯基八月收获,3.呈示型中部的复三部曲式结构作品举例:,版本一,版本二,本节小结,一、三部曲式的定义 二、三部曲式的特征 三、三部曲式的中部及三部曲式的分类 呈示型中部(三声中部),本节参考资料,1.斯波索宾:曲式学,第146页。 2.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第142页。 3.2003年度上海市精品课程音乐作品分析(课程责任人:钱亦平教授) http:/202.120.127.145:81/hrcms/Default.aspx?tabid

33、=535,本节作业,从钢琴基础教程中找出2首用呈示型中部写作的复三部曲式结构作品,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三 部 曲 式,第二课时 展开型中部,展开型中部的曲式结构特征 一、又称插部,即可引进新材料(常见),又可引伸首部材料(少见) 二、陈述类型不稳定、结构不具有独立的完整性 、内部段落界限不分明、调性与和声呈动力性和开放性形态 三、典型的中间性展开的陈述功能 四、常用于深刻抒情或具有戏剧性、哲理性内容的作品。,例:90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7 第二乐章 例:91肖邦bE大调圆舞曲op 18,三 部 曲 式,第三课时 三部曲式的两端部分,三部曲式的首部,一、首部的构成 (一)简单构成 1、

34、首部通常为二段式或三段式 2、首部复乐段或扩展乐段 3、首部为乐段,称为“介于三段式 与三部曲式之间的曲式 (二)复杂构成 首部即为复三部曲式或其他大型的曲式结构,而整体 曲式结构却为复三部曲式,三部曲式的再现部,1、可原样再现也可变化再现 2、变化再现的常用方式 (1)在旋律、和声、织体等装饰变化 (2)增减结构规模,以结构减缩多见,谱 例:,例92:马思聪思乡曲 例93:德沃夏克幽默曲 例94:肖邦夜曲,三 部 曲 式,第四课时 三部曲式的从属部分,谱例95: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变 奏 曲 式,第二课时 装饰(严格)变奏,一、定义 保留主题的基本结构,维持旋律及和声的基本骨架,用变奏手法

35、(旋律、和声、节奏、织体、调式、调性等)使音乐的情绪、性格产生对比等所形成的结构,称为装饰变奏,又称严格变奏。,二、主题的特点 1、材料上,节奏音型单纯、简练,有特性旋律进行,内部对比不太显著。 2、和声上,单一调性或统一调性,和声单纯,结尾多为收拢性,和声节奏不宜过密。 3、结构上,一段式、二段式多见,少用三段式。 4、速度,以中速或慢速多见。,三、曲例分析莫扎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 1、主题 这首乐曲由主题和六个变奏组成。主题本身是二部曲式,两个部分各自有重复。它的旋律宁静优美,虽然很朴素,但极有韵味。,2、第一变奏,3、第二变奏,4、第三变奏,5、第四变奏,6、第五变奏,7、第六变

36、奏,变 奏 曲 式,第三课时 自由(性格)变奏,一、定义及特征 1、变奏基础上更多运用展开手法,出现较大材料或新材料,不保留原主题轮廓,原有结构常被破坏,这种变奏称为自由变奏。 2、自由变奏的主题与装饰变奏的主题较为相似,旋律、和声、节奏单纯简洁精练,结构多为二段式或一段式。但在变奏中,常改变主题的基本结构,曲式、和声、调性及旋律做很大改变。具有多侧面、多层次的材料对比和分组分阶段变奏的特点。,二、曲例分析刘庄钢琴变奏曲 1、主题沂蒙山小调,2、变奏一,3、变奏二,4、变奏三,5、变奏四,6、变奏五,7、变奏六,8、变奏七,9、变奏八,10、结尾,11、整体结构布局,第七章 回 旋 曲 式,回

37、 旋 曲 式,第一课时,一、定义和基本特征,1、 同一个主题反复出现,其间插人若干新材料(或原材料的引伸演变)的对比部分所形成的结构,称为回旋曲式。 2、回旋曲式反复出现的部分称为叠部,各插入部分依次称为插部一、插部二等。 3、其结构图式如下:,4、回旋曲式须满足的条件:五个以上独立的部分,叠部出现至少三次,两个以上不相同的插部。 5、体裁意义与结构意义,二、小型回旋曲式 1、定义:小型回旋曲式指曲式的各相对独立部分(尤其是叠部)均为乐段或小于乐段(乐句)、由 叠部起始并收尾、各插部与叠部交替轮换出现、整体上呈三段式连锁衔接关系的结构类型。 2、古回旋曲:多部性结构,曲式规模不超过乐段规模,多

38、位收拢性结构。具有拼贴性特点。 曲例分析: 1、库普兰亲爱的 2、冼星海到敌人后方去 3、格鲁克世上没有优丽狄茜我怎能活 4、拉威尔帕凡舞曲,回 旋 曲 式 第二课时,三、典型的回旋曲式,一、特征 1、五部分组成 2、每部分通常是有次级结构构成的复杂结构 3、普遍引入曲式的从属成分(多出现连接与尾声部分) 4、叠部再现通常变化再现,曲例分析,例105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 no.2,本曲结构图示,A B A1 连接,a b a c a b a,C 假再现 A2 补充 连接 尾声,d e d a b a,叠部A,插部一,紧接再现叠部A1 之后出现连接部分,连接部分(结65至72小节)是由叠

39、部的补充性陈述转化而成的。,插部二(73-124)三段式C,四、回旋曲式的变体,回旋曲式的变体包括以下两种结构: 1) 由插部起始,叠部殿尼,整体上形成二部性结构的连锁关系。其冈式为,由插部起始,叠部收尾,在形成二部性连锁关系的同时,各个插部加在一起也形成三部性关系,从而造成二部性与三部性的多重套叠结构。 曲例一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op64,No2,,a + b c + b1 a + b2,曲例二: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第八章 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奏 鸣 曲 式,一、概述 1、奏鸣曲式有三个主要部分组戊: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它的大框架显示出明显的三部性。但它比般的三段曲式成三部曲式要复

40、杂得多。 2、奏鸣曲式是一种富于辩证性的结构,它的曲式过程体现出矛盾的发生、发展与解决的运动,适用于以表现戏剧性冲突或哲理思辩为音乐内容的作品。 3、既可用于无标题的纯音乐体裁,也适用于标题音乐 体裁是严肃音乐中最重要的大型曲式。,二、奏鸣曲式基本框架图示,三、奏鸣曲式的结构特点 1、呈示部的主部通常包含一个主题;副部可以 是一个主题,也可以是一组主题。 2、主部与副部在调性上形成对比(主调与从属调性) 3、展开部既可选择呈示部中陈述过的任何材料来加以发挥,也可引进新的材料甚至以新材料为主而形成插部。展开部常可细分为若干阶段。展开部的调性常较复杂,以下属方向的转调为典型。 4、展开部的末尾常以

41、主调的属和声为再现部作准备称为属准备。 5、再现部通常依次再现呈示部的主部及副部,如顺序颠倒称为倒装再现。 6、再现部最主要的特点在于主部与副部在调性上得到统一,即副部服从在主调上(称为调性服从即奏鸣原则),7、奏鸣曲式的从属部分 连接部分与结束部分 引子与尾声 引子:规模可大可小,有的作品有独立的引子主题,甚至成为作品的主线或曰灵魂。 尾声:在贝多芬的某些奏鸣曲中,尾声发展成为了第二展开部。,四、奏鸣曲式中所蕴含的多种结构原则 奏鸣曲式中至少蕴含一下三种曲式结构原则1、三部性原则2、奏鸣原则(调性服从)3、起承转合原则,五、奏鸣曲与奏鸣曲式的区别 奏鸣曲式是指乐曲的结构,即曲式 奏鸣曲(so

42、nata),则是指体裁,如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等等。 这两者名称相近,是因为在实质上的确有密切联系,奏鸣曲式就是从奏鸣曲这种体裁中逐步形成的。17世纪的“奏鸣曲“含义模糊,只是与声乐作品相对的器乐曲的泛称,有多乐章也有单乐章的,后来在18世纪逐渐规范为三个乐章的古典模式,其第一乐章都是采用奏鸣曲式。,六、曲例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no1 d第一乐章分析),主题是热情激昂的: 谱例一: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主题,主题之后有一个过渡性乐句,它由主题材料演变而成,紧接着是副题,它的旋律进行方向与主题相反(为主题的倒影),旋律线条较为柔和,调性则改在了ba小调上: 谱例二:贝多芬第一

43、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副题,副题之后,贝多芬还写有一个小结尾,这是呈示部的收束材料,它的调性在bA大调上。 谱例三: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结束部,到此为止,呈示部结束(它本身重复一遍)。现在把呈示部整个连起来听。,展开部是对主题、副题材料的自由发展,在这里它们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在调性上不断变换,乐句结构也被打散了,并且还加进了新材料,听上去整体情绪不大稳定。 曲例五: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展开部 曲例五是展开部的开头部分。这里由于调性频繁的变换、乐句结构的改动,以及演奏手法的多样化,造成了不稳定感以及情绪上的起伏、深化。接下来的再现部则又会使人感到比较稳定明朗了,它和不稳定的展开部

44、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现部中的主题和呈示部中基本相同,而这里最重要的是副题的变化:它的调性回到了和主题一样的f小调上,这就是奏鸣曲式的一个重要规则:“调性回归“,或者叫做“调性服从“-副题要服从主题的调性(通常称作主调-即主要的调性)。这是回到主调上的副题: 谱例四: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再现部副题 最后的结束部材料也回到了主调(f小调)上: 谱例五:贝多芬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再现部中的结束部,这部作品有大段的重复,即呈示部本身作了重复,当展开部和再现部演奏完了之后,这两个部分又连在一起重复了一遍。据此可以再画一个图式: |: 呈示部 :| |: 展开部和再现部 :| 上面以贝多芬第一

45、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讲解了奏鸣曲式基本原则。这是贝多芬的早期作品,在曲式上非常严格而简洁地遵循了古典原则。而实际上,在他的以及其他古典时期的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笔下,奏鸣曲式的运用是非常多样化的,更不用说在之后的浪漫主义时期,有着更加自由的发展。 没有一个成熟的作曲家会循规蹈矩于前人的原则,他们总会在自己的创作中寻找新的意趣,在经典的基础上刻下属于自己的“印章”。 贝多芬的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回旋奏鸣曲式,一、概述 1、回旋奏呜曲式:回旋曲式与奏鸣曲式的综合,回旋原则与奏鸣原则的结合,是种变化了带有回旋曲式特征的奏呜曲式。由于在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及再现部的副部之后,增添主部的再现而使整体结构呈回旋特性。其中主部的多次重现,使它具备回旋曲式中叠部的功能。,二、回旋奏鸣曲式与奏鸣曲式、一般回旋曲式以及 复三部曲式之间的区别 1、回旋奏鸣曲式与奏鸣曲式的区别(关键在呈示部),2、回旋奏鸣曲式与一般回旋曲式及复三部曲式的区别(关键在再现部),三、曲例分析 例107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no.3 结构图示为:,其他曲式,一、集中对称曲式 A B B A 或 A B C B A 二、并列曲式 A B C 或 A B C D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