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257019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2010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2010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2010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2010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风险分析报告.doc(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1b4adc0752d1d74c8f260c0ed984edf.pdf摘 要太阳能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活动,包括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本报告主要介绍的是占太阳能发电主流的光伏发电。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本行业属于D门类(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属的44大类(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的441中类(发电)中的4419小类,如下表所示。电力行业其及代码行业及代码子行业及代码行业描述441电力生产4411火力发电指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火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生产活动4412水力发电指通过建设水电站将水能转换成电能的

2、生产活动4413核力发电指通过建设核电站将核能转换成热能然后再转换为电能的生产活动4419其他能源发电主要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同属于其他能源发电行业,也是人们常说的新能源发电行业,对传统能源发电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一、行业地位逐渐提升太阳能发电所属的电力行业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地位。我国由于缺乏石油等资源,因而以煤炭为燃料的火电行业在整个电力行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快,煤炭能源预计在2010年将有500亿吨的巨大缺口。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145亿吨,仅供开采100年,能

3、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其次,过度依赖煤炭已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另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方面,也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资源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取之不竭。我国每年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24000亿吨标准煤,如果按全国陆地面积的1%,转换效率20%计算,每年可提供能量达48亿吨标准煤,而2050年按1516亿人口估计,需要354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发电能够充分满足能源需求。2009年底,国家能源局将2020年太阳能发电目标提升至20GW,足以体现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决心。二、宏观经济环境

4、持续改善2009年以来,在我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我国经济的增长得到了恢复。经初步测算,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投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了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农业生产稳定,粮食实现了连续六年增产;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但都在年底实现了转正。总体来说,我国经济成功实现了V型反转,但同时经济结构也存在许多问题,未来经济的发展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2009年我国货币政策宽松,M0、M1和M2等货币指标均呈现出较多的增幅,宽松的货币环境对新兴的太阳能发电行

5、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三、行业政策积极有效2009年3月,财政部颁布了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2009年对光电建筑的最高补贴为每瓦20元;同年7月,几部委联合印发了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做好金太阳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规定对纳入“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项目给予总投资的50%-70%补助。这些政策极大的推动了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发展。四、行业规模扩张提速2009年的1415兆瓦装机容量中,有49兆瓦已建成投运,1366兆瓦是在建的工程。金太阳示范工程累计640兆瓦,大部分将在2010年建成,最晚不超过2012年。2006-201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及

6、增长率五、上网电价亟待公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上网电价法正在制定过程中,其核心是根据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技术和特点,如小水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确定不同上网电价。如果太阳能发电同风电一样,被纳入上网电价分摊机制,即可迅速理顺供求关系,催熟市场,迎来后续的高速发展。六、行业风险依然存在政策风险主要有财政补贴额度、上网价格、项目建设规划和技术转化等几项。2009年颁布的财政补贴政策在未来几年是否会有所减弱,2010年即将公布的上网电价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中央和地方的项目建设规划是否会缩减,以及政府缺乏对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的宏观调控力度等等都会给该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

7、的风险。技术风险也不容忽视。在国际市场,成本更为低廉的薄膜电池市场占有率逐渐增高,目前我国的太阳能发电主要采用的是晶硅电池,这将影响到电站将来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我国大功率逆变器技术也需要提高,增强可靠性和耐冲击性,保证上网电力质量和使用寿命。中国的太阳能发电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且潜力巨大,国外大型厂商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和核心技术,他们的进入对国内厂商将造成一定的威胁。七、2010年火电行业信贷建议太阳能发电行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国家相继出台两个财政补贴政策,并积极研究制定上网电价,有效的拉动了该行业的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

8、高速增长的势头。从长远来看,太阳能发电成本将逐渐下降,目前占主流的火力发电成本将会上升,二者终将接轨,使太阳能发电实现平价上网。因而总体上,我们建议信贷机构适度放宽对太阳能发电行业的信贷额度。然而在短期内,太阳能发电成本还高于传统能源,缺少市场竞争力。其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政策,同时也依赖于创新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所以,信贷机构应即时了解行业政策并认真考察企业的技术水平、机组规模、地区优势和盈利能力,分别对待。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提出2010-2011年对太阳能发电行业的总体信贷原则,可以总结为“适当宽松,区别对待,长期看好”。目 录第一章 太阳能发电行业基本情况1第一节

9、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定义和分类1第二节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第二章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环境分析3第一节 2009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3一、2009年宏观经济运行3二、金融运行及货币政策7第二节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0一、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重大政策汇总10二、2009年重大政策及重大事件分析11三、政策未来发展趋势13第三节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自然和社会环境分析14一、自然和社会环境对太阳能发电行业影响综述14二、2009年重大自然和社会事件分析17第四节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技术环境分析18一、太阳能发电行业主要技术术语及简要解释1

10、8二、太阳能发电技术19三、行业技术未来发展趋势预测20第三章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情况分析23第一节 我国太阳能发电发展现状及预测23第二节 2009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24一、主要并网项目26二、主要在建项目26三、主要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27第三节 上网电价分析28第四章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竞争情况分析30第一节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集中度情况分析30第二节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竞争结构分析31一、五力分析模型分析31二、行业当前竞争特点总结32第三节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生命周期分析33第五章 太阳能发电行业产业链分析34第一节 太阳能发电行业产业链介绍34第二

11、节 2009年太阳能发电上游产业分析34一、2009年多晶硅行业34二、2009年太阳能电池组件行业38三、2009年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40第三节 2009年太阳能发电下游产业分析42一、电网行业规模42二、2009年电网供求状况43三、2005-2009年电网行业财务情况43四、太阳能发电对电网的影响44五、智能电网与太阳能发电45第五节 2009年相关行业分析46一、2009年水电行业分析46二、2009年核电行业分析48三、2009年风电行业分析50四、对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影响51第六章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经营状况分析54第二节 太阳能发电行业盈利能力551、生产成本的影响552

12、、当地太阳能资源的影响553、初始投资额的影响564、财政补贴的影响56第七章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区域发展情况分析57第一节 太阳能发电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57第二节 宁夏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58一、宁夏太阳能发电行业概况58二、宁夏在建太阳能发电项目及趋势预测59第三节 青海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1一、青海太阳能发电行业概况61二、青海省在建太阳能发电项目及趋势预测61第四节 云南省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3一、云南省太阳能发电行业概况63二、云南省在建太阳能发电项目及趋势预测64第五节 江苏省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4一、江苏省太阳能发电行业概况64二、江

13、苏省在建光伏发电项目及趋势预测66第六节 陕西省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67一、陕西省太阳能发电行业概况67二、陕西省在建太阳能发电项目及趋势预测68第八章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分析69第一节 企业总体特征分析69第二节 中国节能71一、公司简介71二、投资项目71第三节 中广核72一、公司简介72二、投资项目72第四节 国电集团73一、公司简介73二、股权结构74三、经营状况分析74四、投资项目75第五节 国投电力76一、公司简介76二、股权结构76三、经营状况分析77四、投资项目77第六节 华能集团78一、公司简介78二、投资项目78第七节 华电集团79一、公司简介79

14、二、股权结构79三、经营状况分析79四、投资项目80第八节 国家电网80一、公司简介80三、投资项目81第九节 尚德电力81一、公司简介81三、投资项目81第十节 正泰集团82一、公司简介82二、股权结构82三、经营状况分析83四、投资项目83第九章 2010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风险分析85第一节 政策风险85第二节 技术风险85第三节 竞争风险86第十章 投资与信贷建议87第一节 行业总体信贷原则87第二节 相关行业和子行业信贷原则88第三节 分地区信贷原则88附 表表1电力行业其及代码1表22009年下半年显示货币政策趋紧的政策或事件9表3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重大政策汇总11表4各地太阳能

15、分布情况15表52009年主要城市日照时数17表6太阳能发电行业主要技术术语及简要解释19表7技术现状和前景预测21表82005-2010年装机容量(兆瓦)24表92009年建成和在建装机容量(兆瓦)25表102009年底全国大型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统计26表112009年10兆瓦以上的在建项目列表26表122009年“金太阳示范工程”10兆瓦以上项目27表13大型企业装机容量30表14太阳能发电和替代品的成本比较32表15我国多晶硅产商产能扩张情况(吨)35表16中国太阳能电池在建及拟建项目一览表40表172004-2007中国光伏系统设备销售额及增长率41表182005-2009年电网行业规

16、模指标42表192009年各月份累计供电量和售电量变化情况43表202005-2009年电网行业主要财务指标变化情况43表21智能电网相对传统电网的优势46表222005-2009年水电和电站水轮机产量47表232009年各月水电发电量及同比增长情况47表242005-2009年核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情况49表252009年各月核电发电量及同比增长情况49表262009年我国运行、在建核电站49表272009年我国运行、在建核电站51表282009年已建成投运的太阳能发电项目54表292008-2011年太阳能发电成本分析和预测55表302009年全国主要地区太阳能发电装机情况57表312009

17、年宁夏省已建成和在建光伏发电项目60表322009年青海省已建成和在建光伏发电项目62表332009年云南省已建成和在建光伏发电项目64表342009年江苏省已建成和在建光伏发电项目66表352009年陕西省已建成和在建光伏发电项目68表36大型企业装机容量70表37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太阳能发电项目72表38国电电力股权结构74表39国电电力近期经营状况75表40国电集团太阳能发电项目76表41国投电力股权结构77表42国投电力太阳能发电项目78表43华电国际股权结构79表44华电集团太阳能发电项目80表45尚德电力太阳能发电项目81表46正泰电器股权结构82表47正泰电器近期经营状况83附 图

18、图12005-2009年中国GDP累计同比增速3图22007-200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情况4图32008-2009年进出口当月环比增速情况5图42006-2009年CPI和PPI变化趋势图6图52007-2009年货币量月末数同比增速情况8图6太阳能资源分布15图7光伏发电系统20图82006-201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及增长率25图9太阳能发电行业生命周期图33图10太阳能发电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图34图11我国多晶硅产量及增速变化趋势36图12我国多晶硅供需平衡变化趋势37图132008-2009国内多晶硅价格走势图(美元/公斤)38图142005-2009中国太阳能电池产

19、量及增速变化趋势39图152004-2007中国光伏系统设备销售额及增长率41图16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企业规模分布情况69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经济导报社 93 北京世经未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第一章 太阳能发电行业基本情况第一节 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定义和分类太阳能发电指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活动,包括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打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设备精炼,可靠性高,寿命较长,安装维护简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从兆瓦级电站、航天器、到小型家用电器。太阳能光热发电是指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或

20、碟形镜面收集太阳热能,通过换热装置提供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采用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避免了昂贵的硅晶光电转换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而且,这种形式的太阳能利用还有一个其他形式的太阳能转换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即太阳能所烧热的水可以储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阳落山后几个小时仍然能够带动汽轮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有槽式、塔式,碟式(盘式)三种。目前,光伏发电在产销量、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方面都远胜于光热发电,而且普及较广,国家的扶持政策也都是针对光伏发电拟定,所以本文的太阳能发电即指光伏发电。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太阳能发

21、电行业属于D门类(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属的44大类(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的441中类(发电)中的4419小类,如下表所示。表1 电力行业其及代码行业及代码子行业及代码行业描述441电力生产4411火力发电指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通过火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生产活动4412水力发电指通过建设水电站将水能转换成电能的生产活动4413核力发电指通过建设核电站将核能转换成热能然后再转换为电能的生产活动4419其他能源发电主要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同属于其他能源发电行业,也是人们常说的新能源发电行

22、业,对传统能源发电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第二节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比较于传统能源发电,光伏作为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有限性与环境保护方面优势明显。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得到广泛应用,相对而言,常规能源价格低廉,因此在过去的年代成为主要发电能源。然而由于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过度开发,近年来,能源危机已迫在眉睫。而从化石能源价格走势来看,原油、煤炭价格飞涨,基础能源成本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化石能源消耗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近年来,国际社会纷纷采取措施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未来能源发展的方

23、向将是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在众多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无疑是能量最巨大也是最清洁的能源,光伏发电是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作为可再生能源中的两大最具潜力的发电方式,光伏和风电各具优势。相对于风电,光伏发电的优势主要在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免维护性等方面。 从适用场合方面,光伏发电适合阳光照射充足的地区,可用于大型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家庭等各种场合,应用相对广泛。而风力发电适合常年风速较大的地区,且规模较大,一般是采取大规模风场发电模式。从设备维护方面,光伏发电设备基本免维护,而且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一般在 20 年左右。而风力发电设备则在维护方面有较高要求,至少一年维护一次,而且维护成本

24、相对较高,设备使用寿命则在15年左右。根据欧洲 JRC的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占到3 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的供应中达到 10%以上;2040 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耗 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 20%以上;到 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到 80以上,太阳能发电占到 60以上。我国2007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已经将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提到战略高度,指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是开拓新的经济增长领域、促进

25、经济转型、扩大就业的重要选择。计划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0兆瓦,到2020年达到1800兆瓦。2009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又将2020年目标提升10倍至20000兆瓦。第二章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2009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一、2009年宏观经济运行(一)国民经济V型回升,保“8”成功经初步测算,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10.7%,呈现出明显的持续升温过程。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

26、增长4.2%,回落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42918亿元,增长8.9%,回落0.6个百分点,可见,2009年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第二产业拉动的。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 2005-2009年中国GDP累计同比增速(二)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4139亿元,增长30.5%,加快4.4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0707亿元,增长27.5%,加快6.0个百分点。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

27、业投资增长49.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3.0%。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3.9%,中部地区增长36.0%,西部地区增长35.0%。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大幅增长。全年基础设施(扣除电力)投资41913亿元,增长44.3%。其中,铁路运输业增长67.5%,道路运输业增长40.1%,城市公共交通业增长59.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增长61.8%,教育增长37.2%,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长58.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回落4.8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 2007-200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情况(三)工

28、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2.4%,四季度增长18.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2%。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11.5%,轻工业增长9.7%。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9.7%、12.1%和15.5%。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7%。(四)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

29、,粮食实现连续六年增产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3082万吨,比上年增长0.4%,连续6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335万吨,增长2.2%;早稻3327万吨,增长5.3%;秋粮37420万吨,下降0.6%。油料产量预计增长5%左右,糖料下降9%左右。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509万吨,增长5.0%。其中,猪肉产量4889万吨,增长5.8%。生猪出栏6.4亿头,增长5.7%;生猪存栏4.7亿头,增长1.5%。(五)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自 11 月份由降转升2009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11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增长9.8%,12月份增

30、长32.7%,其中,11月份进口转正,当月增长26.7%,12月份升至55.9%,出口在12月份转正,当月增长17.7%,进出口都呈现出较强的上升趋势。全年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994亿美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3 2008-2009年进出口当月环比增速情况(六)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7%。其中,城市下降0.9%,农村下降0.3%。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四涨四落:烟酒及用品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2%,食品上涨0.7%

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2%;居住下降3.6%,交通和通信下降2.4%,衣着下降2.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7%。居民消费价格11月份同比涨幅由负转正,当月上涨0.6%,12月份上涨1.9%。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4%,12月份由负转正,当月上涨1.7%。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9%;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4 2006-2009年CPI和PPI变化趋势图从价格指数走势来看,年底的CPI和PPI增速过快,通胀预期加强,随着经济的回暖,2010年货币政策有可能得到调整。(七)2009年宏观经济总结和2010年预测1、2009年宏观经济

32、总结自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倒闭引起全球恐慌,金融危机严重打压了我国的出口,国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中国宏观政策在2008年底开始实行所谓“双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并密集推出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包括万亿投资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家电下乡等。其政策用意是,依靠加大投资和扩大消费来抵消出口下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到2009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跌入谷底(GDP增长率仅为6.2%),但经济刺激政策开始产生效果,到三季度GDP增长率达到9.1%以及四季度GDP增长10.7%,全年GDP增长8.7%,中国经济实现了完美的V型反转。不过,在复苏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同时,未来经济要保持平稳较

33、快增长也还面临种种问题与挑战:第一,世界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措施还要继续。在这种情况下,明年的出口也只能是恢复型的增长;第二,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牢固,今年主要是依靠投资拉动,即便是投资拉动,但是民间的投资还没有真正拉动起来,主要是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资;第三,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也还需要一些大政策的出台;第四,中央宏观政策的着力点也将是保持经济稳定较快的增长,既要保增长,又要防止经济过热,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的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将防范通胀、促进

34、消费等更多关注民生的话题放在重要关注地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需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总的原则是,促进消费的政策必须进一步加强,现行政策

35、大部分要继续执行,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和困难群众的消费支持,并且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对一些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3、2010年宏观经济预测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通过及时推出的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宏观政策,我国成为率先从“大衰退”中走出的重要经济体。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及经济运行所呈现的趋势,2010年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构转型和政策调整期。在2009年我国以超常规刺激计划实现经济复苏之后,2010年将是我国经济经过危机冲击触底、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的起点。因此,观察2010年宏观经济走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宏观政策的正常化,即从危机应对

36、时期的超常规刺激政策中平衡退出、向正常化回归。“正常化”与“退出”意味着宏观政策将从超常规状态,通过适当的时间窗口、政策工具、退出渠道与节奏,逐步回归到正常宏观经济环境下所需要的正常化政策。这条线索会成为观察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的一条主线。在特定意义上,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表现为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本质上却是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冲击,凸显的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因此,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结构调整转折点,即转向一个新的增长动力结构,而全球金融危机则成为转换的起点和机遇。未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将围绕三个视角展开:我国经济从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

37、的增长模式转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均衡带动的增长模式;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增长转变到依靠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的增长;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增长转为主要依靠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来推动增长。从这三个结构调整的方向来观察,未来我国经济存在很多新的机会。总体上,2010年是我国经济增长较为温和的一年。具体而言,它将是我国宏观政策逐步回归到正常化的一年,也将是经济结构重新调整和布局的新起点,还将是我国全面参与全球游戏规则的新开始。二、金融运行及货币政策(一)金融运行,货币增长迅速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增幅同比加快9.9个百分点;狭义货

38、币(M1)22.0万亿元,增长32.4%,加快23.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38246亿元,增长11.8%,回落0.9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0万亿元,比年初增加9.6万亿元,同比多增4.7万亿元。从历史数据来看,2009年货币增长速度过高,虽然对经济的复苏有一定作用,但可能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对未来的经济产生负面作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5 2007-2009年货币量月末数同比增速情况(二)2009年货币政策总结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加剧,我国进出口和经济增长大幅下降,失业率不断攀升,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抵消出口下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央行于2008

39、年年底为2009年的货币政策定下了基调,央行2009年工作会议指出,2009年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信贷投放总量,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灵活调节资金供求,必要时还可以使用创新金融工具保持市场的合理流动性。2008年11月26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12月5日起,下调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2009年1月5日至6日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进一步规划2009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增加货币和信贷投放总量。按照规划,2009年M2增长17左右。一季度时,央行保

40、持短期正回购操作力度,并于春节后及时恢复3个月期央行票据按周发行,熨平了季节性因素引发的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波动。随后,为配合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从4月份开始,央行在公开市场曾连续5个月净投放资金,其资金量达到了6465亿元。然而从实际数据来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M2自2008年12月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央行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6万亿元,接近2008年全年4.91万亿元的新增规模。其中,1月份1.62万亿,2月份1.07万亿,3月份1.89万亿。4、5月份,新增信贷分别是5918亿、6645亿,直到6月份又急转而上至1.53亿元。2009年上半年

41、,新增人民币贷款创造了历史新高,达到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2万亿元。到2009年10月末,M2余额为58.62万亿元,同比增长29.42%。M1余额为20.75万亿元,同比增长32.03%。由于信贷增长超预期,7月份,央行重启1年期央票发行,这被市场解读为“矛头直指信贷增长过快,加大流动性回笼力度,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的信号”。第三季度,信贷较上半年出现明显回落。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3万亿元,不及第一季度的1/3。进入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仅为2530亿元,为年内最少。第四季度,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强,央行加速回笼货币。数据显示,从10月12日至12月27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连续11周

42、实现净回笼。表2 2009年下半年显示货币政策趋紧的政策或事件时间货币政策或事件7 月10 日一年期央票发行重启微调流动性7 月28 日由中国银监会制定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日前对外发布,并将于3 个月后正式实施。办法对于防止固定资产贷款挪用、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将起到积极作用7 月30 日银监会发布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业务行为,加强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审慎经营管理,有效防范风险,促进流动资金贷款业务健康发展,防止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8 月5 日央行5 日发布2009 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将根据经济走势和物价变化进行政策动态微调;报

43、告指出,目前部分国家的政府和央行已开始研究包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内的危机应对措施的退出策略,其中包括退出时机和力度的把握8 月28 日银监会对几家商业银行发出窗口指导,严禁月末突击放贷10 月21 日银监会21 日发布消息称,要合理安排第四季度信贷投放规模,确保信贷投放平稳增长11 月6 日银监会要求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防控信贷风险,针对拨备覆盖率不足130%、资本充足率不足10%的城商行,监管机构将对其市场准入设限,不允许这些城商行扩大风险资产规模11 月23 日银监会日前已部署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审慎监管要求提前做好年底前信贷风险管理;各商业银行要做好信贷后评价工作,从严把握审慎监管要求,在此基

44、础上量力而行、把握节奏12 月5-7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12 月23 日央行第四季度例会: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引导金融机构均衡放款,避免过大波动;继续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研究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潜在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资料来源:中央人民银行总而言之,2009年货币政策经历了特别宽松到适当收紧的过程。(三)2009年新增贷款对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影

45、响2009年,金融机构本外币新增贷款9.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7.1万亿元,约占全年新增贷款的76%。从新增贷款的流向看,排名前三位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及工业行业。2009年基础设施主要行业本外币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2.5万亿元;而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5764亿元,个人消费性住房贷款累计新增1.4万亿元,这两项贷款占比超过全年金融机构本外币新增贷款的21%;另外,工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万亿元。新增贷款可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影响太阳能发电行业。太阳能发电行业是一个高负债的行业,新增贷款的增加有利于降低该行业的融资成本,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另一方面,新增贷款的增加,有利

46、于我国经济的复苏,增加对该行业的投资,从而刺激太阳能发电市场。(四)2010年货币政策预测2009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2010年对于宏观调控来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年度,在从货币政策方面,仍旧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与此同时高度关注通货膨胀和其他方面经济指标的变化,要管理好通货膨胀的预期。因此2010年的货币政策会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同时又要防止通货膨胀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2010年央行工作会议表示,继续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期限结构和操作力度,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切实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尽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之间、月底之间异常波动。第二节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一、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重大政策汇总表3 2009年太阳能发电行业重大政策汇总时间政策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