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李主任 文档编号:3257363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2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2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2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2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分析报告.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分析报告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分析报告 目目 录录 摘要摘要 4 引言引言 4 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简介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简介 .4 1.1 业务内容.5 1.2 业务特色.5 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发展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发展 .6 2.1 20002012 年中国移动发展历程 6 2.2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影响.7 2.3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目前的发展策略.8 2.3.1 拓展功能应用,形消费习惯 .8 2.3.2 切入百姓需求,提供便民服务 .8 2.3.3 联合知名商家,推动合作共赢 .8 2.3.4 依托资源优势,实现三大目标 .9 第三章第三章 中国移动手机

2、支付技术介绍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技术介绍 .9 3.1 支付原理.9 3.2 手机支付的框架结构.9 3.3 技术方案(RFID-SIM 技术) .10 第四章第四章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11 4.1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优势11 4.2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存在的问题13 4.2.1 政策问题 13 4.2.2 安全问题 13 4.2.3 技术问题 14 4.2.4 行业标准问题 14 4.2.5 复杂性 15 4.2.6 应用市场的需求欠缺 15 第五章第五章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竞争对手分析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竞争对手分析 15 5.1 三大手机支付运营模

3、式对比15 5.1.1 以手机银行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15 5.1.2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运营模式 16 5.1.3 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手机支付的运营模式 16 5.2 三大手机支付模式特点对比16 5.2.1 银行类手机支付特点 16 5.2.2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特点 16 5.2.3 第三方支付平台手机支付特点 16 5.3 三大类手机支付模式分析17 5.3.1 银行类手机支付 17 5.3.2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 17 5.3.3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模式将获得良好的发展 17 5.4 对比其他竞争者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竞争优势18 第六章第六章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未来展望中国移动手机

4、支付的未来展望 19 6.1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前景广阔19 6.2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未来的发展趋势20 6.2.1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重要结算方式20 6.2.2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将是远程自助支付的最佳模式21 6.2.3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将在小额快速支付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21 6.3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未来要解决的问题21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网站首页4 图表 2 业务内容5 图表 3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发展史7 图表 4 手机支付框架结构9 图表 5 RF-SIM 卡结构.10 图表 6 2005-2012 年中国手机用户规模.11 摘要摘要: 手机支付

5、就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 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继卡类支付、网络支付后,手机支付俨然成为新宠。 本文第一部分是关于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简介。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移动手机支 付的发展,从发展历程和市场现状两方面进行说明。第三部分根据手机支付的特点和 现状分析了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通过特点,模式分析 对比了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手机银行为主体的手机支付和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手机支 付。最后一部分根据前面的分析,得出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道路 是曲折的。 关键字关键字:中国移动,手机支付,RFID-SIM 技术 引言引言

6、 移动支付是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资金的转移,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财务 支付。更准确地,我们可以将移动支付定义为:以手机和 PDA 等移动终端为工具,实 现资金由支付方转移到受付方的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具有方便、快捷、安全、低廉等优点,其有着与信用卡同样的方便性, 同时又避免了在交易过程中使用多种信用卡以及商家是否支持这些信用卡结算的麻烦, 消费者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整个交易。作为新兴的费用结算方式,日益受到移 动运营商、网上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 第一章第一章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简介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简介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是以手机终端为载体,利用 WEB、WAP、短信、客户端、 语音

7、等多种渠道,随时随地让客户进行远程缴费、消费、收款付款等资金处理操作的 业务。移动手机支付以其更方便、更快捷,且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独特优势,以及 贴近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业务服务,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表 1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网站 1.11.1 业务内容业务内容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 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用户只需开通手机支付业务,系统将为 用户开设一个手机支付账户,用户可通过该账户进行远程购物(如互联网购物、缴话 费、水费、电费、燃气费及有线电视费等) 。 开通手机支付业务后,若用户在中国移动营业厅更换一张手机钱包(此

8、功能需先 更换 RFSIM 卡) ,则还可以使用手机在部分有中国移动专用 POS 机的商家(如便利店、 商场、超市、公交)进行现场刷卡消费。轻松支付,随“机”消费,真正实现“一机 在手,走遍神州” 。手机钱包账户到有中国移动专用 POS 机的商家,如便利店、商场、 超市、公交等进行现场刷卡消费。 手机支付内含 2 个专用账户,可通过手机支付账户进行远程购物,如互联网购物、 缴话费、购电影票及有线电视费等;及手机钱包账户(此功能需先更换 RFSIM 卡)到 有中国移动专用 POS 机的商家,如便利店、商场、超市、公交等进行现场刷卡消费。 图表 2 业务内容 1.21.2 业务特色业务特色 1.轻

9、松即时结账 现场刷卡消费 无论是网上购物,还是用“手机钱包”在合作商户 POS 机上现场刷“机”消费, 手机支付都能为用户轻松解决。随时随地享受手机支付方式的便捷,手机就是用户的 “钱包” 。 2.移动网点遍布 开通账户方便 用户可以足不出户,只要通过手机支付网站或编辑手机短信,即可开通手机支付。 移动营业厅及业务网点遍布全国,也可为用户进行现场业务受理。 3.操作简单便捷 多重安全保障 对于小额支付,只需回复手机短信即可实现消费结账,减少时间成本。采用金融 级别的安全机制,并增加手机实时验证,让用户使用更放心。 4.多种方式充值 支付途径丰富 传统的支付充值全部依赖银行,来源单一。手机支付支

10、持现金充值、网银充值、 移动话费充值卡充值等多种方式,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短信、语音、手机上网、手 机菜单使用,还可直接在商户现场刷“机”使用。 第二章第二章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发展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发展 2.12.1 2000200020122012 年中国移动发展历程年中国移动发展历程 中国移动一直高度重视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发展。近年来依托电子商务基地积极拓 展手机功能应用,以手机为工具切入人们生活领域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以移动便民 小额支付、移动便民网上购物、移动企业一卡通、移动公交一卡通、移动公用事业缴 费、移动农村电子商务为主的移动电子商务产品体系,有效促进了移动电子商务业务 的市场化

11、发展,加速实现了“移动改动生活” 。 2000 年,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推出了基于 STK 方式的手机银行服务,这是国内移动支付最早的发展形式。 2002 年 7 月,中国联通与中国银联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出基于联通手机的 移动支付业务。 2003 年 8 月,中国移动专门和中国银联成立合资公司联动优势科技公司,进 一步推动了移动支付业务的市场拓展进程。 2005 年,移动支付用户数达到 1560 万人,同比增长 134,占移动通信用户总数 的 4,产业规模达到 3.4 亿元。 2007 年,由于产业链的成熟、用户消费习惯的形成和基础设施的完备,

12、移动支付 业务将进入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的拐点。 2008 年 1 月 29 日中国银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 年,全国手机支付定制用户新 增 495 万户,总量突破 1000 万户,全年交易超过 108 亿元。 2009 年 4 月底,中国移动开始在上海招募用户,开始大规模推动手机支付业务。 2010 年,中国移动在上海正式开通“世博通手机钱包”业务用户到移动营业 厅将普通 SIM 卡升级为 RFID SIM 卡并开通“手机钱包”业务,就可以购买世博手机票、 刷手机乘地铁,也可以在部分商户中刷手机消费。 首次正式应用于国际大型会议的电 子门票世博手机票卖出约 76000 张。同时,持有 RFI

13、D SIM 卡的移动用户,可以通 过“刷手机”的方式出入上海轨道交通全部线路。不仅如此,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已与 世博园区内外的 2300 多家商户达成合作,推广 “刷手机”消费。 2012 年,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业务注册用户已接近 4000 万,月活跃用户 500 万,各 类合作商户超过 15000 家。预计到 2013 年,手机支付用户数预计将超过 1 个亿,交易 额将突破 1000 亿。 图表 3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发展史 2.22.2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影响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影响 如果说 2G 时代,手机的生存状态为“听” ,那么进入 3G 时代,高速、泛在的无线 互联网把手机带入了一个“看”

14、时代。而“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复合模式,则 让手机具备了另一个属性“电子钱包” ,从国内这些电子商务大鳄们的“一夜扎堆” 来看,发端于 2009 年,兴起于 2010 年的中国移动手机支付行业,正在迎接市场的引 爆点。在上海,刷手机坐地铁、刷手机在便利店购物、刷手机喝星巴克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已经悄悄走进普通市民生活,因而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推广和 应用对于商户、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于商户而言,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将为自身业务的开展提供没有空间和时间 障碍的便捷支付体系,在加速支付效率,减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目标用户群的 消费门槛,有助于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营销模式,进

15、一步提升整体营销效果!。 二、从服务提供商角度来看,在完成规模化推广并与传统以及移动互联网相关产 业结合后,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为服务提供商带 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对许多消费者来讲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使得支付资金携带更加方便,消费过程 更加便捷简单,消除了支付障碍之后,可以更好的尝试许多新的消费模式,同时如果 配以适当的管理机制和技术管控,支付资金的安全性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2.32.3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目前的发展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目前的发展策略策略 2.3.12.3.1 拓展功能应用,形消费习惯拓展功能应用,形消费习惯 中国移动依托 6 亿客户的规模优势,打破烟

16、囱格局,强化手机支付与自有业务的 结合,通过由内及外的应用推广,加快培养人们使用手机支付的习惯。目前,全国各 省移动网上营业厅均已实现手机支付缴话费业务,电子商务基地还启动与互联网公司 的合作,借助外部互联网渠道对手机支付缴话费进行推广,手机支付缴话费交易额快 速增长,预计 2011 年交易额将达 100 亿。此外还实现了手机支付购买无线音乐衍生产 品、手机支付与 12580、飞信等业务的融合,逐步将手机支付嵌入全部自有业务。 2.3.22.3.2 切入百姓需求,提供便民服务切入百姓需求,提供便民服务 中国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的合作,建设公用事业缴费专区,目前 已实现 8 个缴费种

17、类(水、电、煤、通信费、公交充值、有线电视缴费、供暖费、医 保等) ,覆盖全国近 50 个一线/省会及二线/地级缴费城市,共计 230 多个项目的缴费, 帮助用户实现足不出户、轻轻松松缴纳生活费用。今年上半年公用事业缴费交易额累 计已突破 1 亿元,月均增长超过千万。同时,推出手机支付转账产品,实现互联网、 短信和语音等多种方式的手机支付转帐,以及手机支付投注、购买保险等业务,逐步 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2.3.32.3.3 联合知名商家,推动合作共赢联合知名商家,推动合作共赢 探索与互联网商家合作,推出红包专区,已接入京东商城、当当网等远程商户 1000 家,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消费场景。

18、推出“聚惠啦”社区,接入 TOP50 的知名团 购商户,团购城市覆盖 300 个左右,社区日均商户消费超过 100 万元。同时,简化手 机支付商户拓展流程,手机支付商户侧购物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 2011 年将实现 交易额超过 10 亿元。 此外,加强与传统优质商务合作,打造商家联盟,推动价值链合作共赢。推出现 场支付手机钱包业务,大力发展餐饮、零售百货、娱乐休闲等各类行业优质商户,加 强与公共交通部门合作,丰富手机支付的业务应用场景,目前,已接入各类传统优质 商户 15000 余家,用户开通手机钱包需具备贴片卡或 NFC 手机,即可实现手机刷公交、 超市购物、餐饮消费等功能。同时,中国移

19、动逐步将全球通 VIP 联盟商家、动感地带 校园联盟商家、电子商务基地远程支付和线下支付联盟商家以及 12580 联盟商家进行 资源优化整合,最大限度激发联盟商家的作用价值,实现上下游价值链条的拉通与扩 张,推动联盟商家营销服务合作向纵深发展。 2.3.42.3.4 依托资源优势,实现三大目标依托资源优势,实现三大目标 下一步,中国移动将依托客户资源和规模优势,与社会已有资源开展广泛合作, 大力发展手机支付业务、拓展方便百姓生活的粘性业务,逐步将手机打造成最通用的 移动支付工具。围绕这一发展思路,确保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通过打破行业壁垒,形成开放的社会协作模式,打通信息流、

20、资金流、物流,促进经 济增长方式转变。二是方便百姓生活。借助信息化渗透性、倍增性、创新性的特点, 利用移动网络无处不在、移动终端随身化个性化的特点,形成全社会可利用的移动电 子商务工具,方便百姓的生活和工作。三是带动产业链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引 导社会资源投入方向,提高配置效率,带动与移动电子商务相关的战略产业整体发展。 第三章第三章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技术介绍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技术介绍 3.13.1 支付原理支付原理 手机支付的基本原理是将用户手机 SIM 卡与用户本人的银行卡账号建立一种一一 对应的关系,用户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在系统短信指令的引导下完成交易支付请求, 操作简单,可以随时随

21、地进行交易。用户还可以通过 WAP 和客户端两种方式进行支付, 无需任何绑定,用户在短信引导下完成交易,仅需要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即可,银联 结算。 手机支付这项个性化增值服务,可以实现众多支付功能,此项服务强调了移动缴 费和消费。当我们在自动售货机前为找不到硬币而着急时,手机支付可以很容易地解 决这个问题。当客户身处外地,或者是移动运营商的营业厅下班以后,为了缴话费四 处找人,四处寻找手机充值卡,而耗费精力时,手机支付将真正让手机成为随身携带 的电子钱包。 3.23.2 手机支付的框架结构手机支付的框架结构 一般的手机支付系统有前端和后台之分,系统有两个前端即商家的前端和客户的 前端。客户的前

22、端是运行在手持设备上的软件和应用程序而后台负责处理支付请求和 账户处理。在一个简单的手机支付系统中一般有三个部分和手机支付系统交互:终端 用户、商家、金融服务处理机构。 移动支付终端 移动支付系统 金融机构 商家 图表 4 手机支付框架结构 3.33.3 技术方案(技术方案(RFID-SIMRFID-SIM 技术)技术) RF-SIM 技术面世时间最晚,却成为中国移动推广手机支付选用的主营模式,这主 要由于其内置独立安全模块,安全性高,便于产业化。 目前中国移动主推的基于 2.4GHz 的 RF-SIM,其实现机制与上面的 SIM PASS 类似。 不同的地方在于 RF-SIM 不是双界面卡,

23、而是一个 SIM 卡中融合了三个独立芯片,分别 是 SIM 卡芯片、安全芯片以及射频芯片,这三个芯片经过连接可以实现内外信息交互。 除此之外,与以上两种技术不同的是 RF-SIM 工作频率是微波频段 2.45GHz,该频段由 于波长较短,容易通过反射或者折射从一个屏蔽较好的环境中透出,因此无须缠绕复 杂的天线,易用性也较强。之前由于 2.45GHz 的工作频率使得作用距离很远,但经过 特别处理后,目前已将距离控制在 10cm 以内,可以满足近距离移动支付的需求。RF- SIM 支持接触与非接触两个工作接口,接触接口负责实现 SIM 卡的应用,完成手机卡的 正常功能,例如:电话、短信功能等。于此

24、同时,非接触界面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消费、 门禁、考勤等应用。并且由于支持空中下载相关规范(OTA 和 WIB 规范) ,RF-SIM 卡的 用户能够通过空中下载的方式实时更新手机中的应用程序或者给帐户充值,从而使手 机真正成为随用随充的智能化电子钱包。 图表 5 RF-SIM 卡结构 第四章第四章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4.14.1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优势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优势 手机支付是支付方式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严格来讲,手机支付其实是支付卡、 网上银行、代收费、第三方支付等多种电子支付一种融合发展之后的集成支付方式,研 究发现,相比传统的支

25、付,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优点非常明显: 1、根据图 6 可知,2009 年中国手机用户规模达到 7.45 亿,有 55.9%中国人在使 用手机。全国手机渗透率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为 2.33 亿人, 占手机用户的 31.3%,其增速高达 98.1%,远远超过手机用户的增速。未来,移动互联 网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艾瑞预计 2012 年,移动互联网用户将达 5.24 亿,渗透率提 升到 53.5%。 图表 6 2005-2012 年中国手机用户规模 2、其次是手机具备终端和连网的双重属性,可以充分满足未来用户、商户各个支 付相关产业对近距和远程相统一进行随时便捷支付的需求。 3、

26、将各种卡片集成在 SIM 上,让手机身兼数职,其便捷程度可想而知。用 RFSIM 卡替换 SIM 卡是国内公司找到的将手机变为支付等移动商务工具的最简单方法。 作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24GHz RFSIM 卡,外表和普通 SIM 卡没有什么区别,但 已把射频功能完全集成到 RFSIM 卡中。用户不需要更换手机只要换张 RFSIM 卡, 就可以手持一部手机随处刷卡。而一张 RFSIM 卡最多可同时存放 128 张具有不同功 能的虚拟卡,大容量的 RFSIM 卡可以拓展更丰富的手机支付应用场景。 4、手机支付可与手机号码进行捆绑,如果配合适当的管理机制和技术管控,随身携 带的资金安全会得到进一步

27、得到提高。 5、手机支付操作便捷简单,如果建立共赢的商业模式,对于商户、服务提供商和消 费者本身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对于商户而言,手机支付将为自身业务的开展提供没有空间和时间障碍的便捷支付 体系,在加速支付效率,减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目标用户群的消费门槛,有助 于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营销模式,进一步提升整体营销效果! 从服务提供商角度来看, 在完成规模化推广并与传统以及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结合后,手机支付所具备的独特 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为服务提供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对许多消费者来讲手机支付使得支付资金携带更加方便,消费过程更加便捷简单, 消除了支付障碍之后,可以更好的尝试许多新的消

28、费模式,同时如果配以适当的管理 机制和技术管控,支付资金的安全性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6、自主技术优势明显,相比较 1356MHz 的 NFC 方案,RFSIM 卡方案最大特点 是移动运营商完全可以自行调整,不需换手机,现有手机换卡后就可以支持现场支付 和在线支付。RFSIM 使用的频率是 24GHz,通信距离可到 10500CM,单向支持 10M 数据广播。此外,RFSIM 卡支持近、中、远三种模式,各种模式采用不同的协议 并且自动选用。 RFSIM 卡技术的优势是可以广泛应用于门禁、考勤、公交支付、VIP 卡、消费积 分、电子优惠券、门票销售等日常生活领域。在上海发现,乘坐地铁、公交、进入

29、世 博园,以及在世博园内刷手机吃饭、买饮料均可以实现手机刷卡。这些应用就是中国 移动推出的基于 RFSIM 卡的手机支付方案。 7、作为手机支付领域的先行者,中国移动虽一度遭遇其他两家运营商及相关金融 机构的联合抵制,但仍被推选为制定统一标准及解决方案的“牵头者” 4.24.2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存在的问题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存在的问题 4.2.14.2.1 政策问题政策问题 中国政策限制和手机支付本身所具有的安全风险有关。在手机支付业务中,费用 的收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费用通过手机账单收取,即从用户的手机话费中直接扣 除,或者在用户支付其手机账单的同时收取;二是从用户的银行账户(即借记账户)或

30、信用卡账户中扣除,在这种方式中,手机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通道。而国内最初发展 的手机支付,是用手机话费来消费或缴费的。这种方式由于方便、简单,也容易为用 户所接受。但是,在这种代收费方式中,电信运营商有涉足金融业务之嫌。2003 年 8 月,中国移动停止了部分代收费业务,由此可见其承受的政策压力。 4.2.24.2.2 安全问题安全问题 手机支付无论对用户还是银行,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保障其安 全性,没有这一基本前提,手机支付的前景便不容乐观。近年来,国内各商业银行先 后在一些地区开通了自己的手机银行,但有关专家认为客观地讲,有搞形象工程的味 道,很多手机银行的总体安全状况并不能令

31、人满意。 从产品技术的角度来看,现行的手机大多不具备较高的安全保密性,使用过程中 信息很容易泄露。比如目前大多数手机因受 SIM 卡容量的限制,所发送的信息全部为 明码,本身没有加密功能,手机号码及密码等很容易被破译。这点在日常通信时算不 了什么,但用作支付工具就显得不太安全了。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技术解决并不是很 难,但却必然要对大量正在使用中的手机进行改造或升级换代。对于由此扩大的应用 成本,用户方面能否乐于接受,显然存在很大的疑问。 “手机 SIM 卡都能被盗用,基于 SIM 卡应用的手机支付业务,是否有被盗劫或破 译的可能呢?”在采访中,不止一位手机用户对此表示疑问。确实,尽管目前手机支

32、付 还只是小额交易,但是广东移动推出的“手机通宝”已将用户数字身份标识、信用卡、 手机 SIM 卡紧密捆绑,一旦出现问题,其后果严重。 运营商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刷卡手机交易信息几乎没有遭截获和破译的可能,并 且所有业务都是经过专业机构认证,其安全保证不比银行信用卡安全等级低。 另外一大问题就是法律风险,移动支付平台依旧是缺乏法律界定的灰色地带。 业内人士认为,手机支付作为 3G 典型应用在日本、韩国已非常完善,而国内手机 钱包产业定位是支撑服务平台,运营商、银行和 SP 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因此,确立 一种让用户放心、让商家积极参与的手机钱包价值链合作模式,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 问题。 4.2.

33、34.2.3 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移动支付发展缓慢的问题不仅发生在中国,即便是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其进展 也不快。就目前而言,手机支付方式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端:一是大多数手机受到 SIM 卡容量的限制,所发送的信息全部为明码,致使手机支付的安全性较低;二是通过短 信支付方式的即时性较差,难免会造成资金流和物流的停滞。若要使手机支付达到理 想的快捷、安全的层面,至少还要从技术角度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 SIM 卡与 STK 卡的融合问题。STK 卡是一种小型编程语言的软件,可以固化在 SIM 卡中,它能接 收和发送 GSM 的短信数据,起到 SIM 卡与短信之间的接口作用,同时它还允许 SIM

34、卡 运行自己的应用软件。其次是要通过技术手段保障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利用手机支付, 一般要求通信的实时性较强,采用短信手段在遇到某些情况时,由于存储等原因,往 往使其不能及时转发而有一定的时延。此外有些物品的购买,不能用短消息,而需用 语音实现,这样会产生通话费用,导致交易成本增加。如何利用语音回拨等方式,以 及对 S M S、WAP、GPRS 等传输手段的综合比较及采用尚待研究。 4.2.44.2.4 行业标准问题行业标准问题 手机支付优势很明显,但是行业标准的缺失让运营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盲目性, 行业标准的尽早出台势必能够加快手机支付业务的普及速度。 标准之争是使得移动手机支付商用进程显得迟

35、缓。争执的双方是银联和中国移动。 银联阵营(包括公交一卡通)所支持的技术标准适用于大部分现有的 POS 终端机,也就 是说商户无须更换 POS 机、NFC 设备,但用户需要更换手机。而中国移动主导的技术标 准是用户只需更换 SIM 卡,但是由于其接收频率与银行、公交等主要行业的 POS 机不 一致,需要重新铺设或者改装 POS 终端机,因此推广起来成本不菲。 标准之争实际上也是利益之争,银联的方案对于商户来说投入小,利于银联的推 广。而中国移动对于手机用户来说更换成本小,利于移动的市场推广。无论是哪种方 式,主导了标准,就相当于主导了未来的市场,但目前标准之争仍未尘埃落定。这条 产业链上的利益

36、相关者,比如 POS 机设备供应商、芯片供应商都在拭目以待。 对于用户来说,无论是何种方式,用户体验才是引领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无论是 更换手机还是更换 SIM 卡,对于用户来说,方便的使用才是普及的关键。如果在很多 终端使用不了,或者使用体验不好,规模便很难形成。而用户体验的前提还是硬件的 兼容,因此,标准的统一是当务之急。 4.2.54.2.5 复杂性复杂性 手机支付的过程看似简单,实际却涉及网关、认证、转账、结算等多个环节。如 果支付的数额较大,则一定要经由银行处理。现实情况下,国内银行业对手机支付的 安全、信用等问题存在较大疑虑,对移动运营商涉足金融业务的动向抱有警惕的态度。 据银行业的

37、相关人士坦露,目前涉足支付领域的公司多是 IT 和网络公司,并以技术服 务商的面目出现,但事实上,支付公司部分业务已经涉及了银行的角色。尤其是网络 支付公司,几乎都存在“吸纳储蓄”的嫌疑,将在银行生成的利息当成最主要的利润 来源,这已经是涉及到金融范畴的交易。今年年初,银监会将手机银行纳入监管体系, 人民银行即将出台“牌照制”行业准入政策,这都表明了监管机构规范市场秩序,迫 切解决问题的决心。 4.2.64.2.6 应用市场的需求欠缺应用市场的需求欠缺 手机支付的特点在于方便、快捷,简单易用,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交易, 但问题是目前乃至几年时间之内,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应用环境上都还难以达到

38、应有的 水平。尤其是在应用环境方面,由于公众对其安全性抱有太多的疑虑,绝大多数的手 机用户(也是手机支付的潜在用户)不敢贸然尝试。另外从实际需求的角度讲,手机 支付最理想的消费场所是在现实环境中。假如是在网上,则网上支付显然更具优越性, 用手机反而更加麻烦。而在现实生活中,以目前国内的消费环境来看,能够用到手机 支付或者说能够支撑手机支付的地方实在不多,商场、酒店可以刷信用卡,乘车、看 病、加油可以刷 IC 卡。即使是交水电费、电话费,使用“电话银行”也已经足够方便 了。更主要的是,上述场所都还没有为手机支付安排好相应的设备。因此,建立支付 环境非常重要。 第五章第五章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竞争对

39、手分析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竞争对手分析 5.15.1 三大手机支付运营模式对比三大手机支付运营模式对比 5.1.15.1.1 以手机银行为主体的运营模式以手机银行为主体的运营模式 银行主推的“手机银行”模式,实质是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将用户的手 机号码和银行卡号等支付账号绑定,通过手机短信、手机 WAP 上网等移动通信技术传 递支付账号等交易信息。 5.1.25.1.2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运营模式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运营模式 中国移动运营商主推的“手机钱包”模式,则允许用户以预存的手机话费消费。 移动运营商会先为用户提供支付账号,用户预先存入费用并从该账户中支付费用,或 者运营商通过 SIM

40、卡和 STK 卡直接从用户的话费中扣除移动支付交易费用。 “手机钱包” 能方便地买车票、电影票、景点门票,但其消费额受限于用户“话费总额” ,并不适合 用于支付大额消费。 5.1.35.1.3 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手机支付的运营模式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手机支付的运营模式 经常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对互联网上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一定很熟悉, “第三方手机 支付”可看做在手机上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随着 3G 的普及,传统互联网应用正迅速 地向手机转移, “第三方手机支付”便是从互联网延伸进手机的典型,只要手机能上网, 便能如在 PC 上一样使用手机支付。 5.25.2 三大手机支付模式特点对比三大手机支付模式

41、特点对比 5.2.15.2.1 银行类手机支付特点银行类手机支付特点 目前招行、兴业、浦发、光大、农行、交行等金融机构均推出网上银行、手机银 行等银行类业务,手机银行模式产生的数据流量费用由移动运营商收取,账户业务费 用由银行收取。该类支付主要优势在于无政策风险,风险控制成熟;该类支付主要缺 陷是没有提供“信用担保” ,用户付费后再追回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5.2.25.2.2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特点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特点 在移动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推出了“手机钱包” ,用户配 RFID-SIM 卡,可在商 场 POS 机上“刷手机”购物。移动运营商推广手机支付业务的优势主要有 1)7 亿多 潜在手

42、机用户;2 )权益保护优势;3)隐私保护优势; 4 )持续订购优势;5)服务 融合优势;6)服务网络优势。 5.2.35.2.3 第三方支付平台手机支付特点第三方支付平台手机支付特点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则主要是借助手机的移动上网功能实现随时随地的无线 支 付,例如支付宝推出的手机客户端软件,这种通过第三方构筑的转接平台,具有查 询、交费、消费、转账等主要业务项目。该类支付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定程度的 “信用担保” ,当交易双方出现纠纷时支付方会按照规则做一定限度的“公正处理” 。 不过这类纠纷的处理主要依靠当前的物流凭证,无法适用于信息类产品。支付宝不仅 提供“信用担保” ,且还有线下支付

43、手段,所以市场空间最大,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能 充分发挥移动运营商和商业银行各自有优势,但需整合手机用户资源和商户资源。目 前支付宝主要还停留在实体产品领域,但未来可能向信息类产品延伸,从而对手机支 付构成威胁。 5.35.3 三大类手机支付模式分析三大类手机支付模式分析 5.3.15.3.1 银行类手机支付银行类手机支付 优势在于没有政策风险,风险控制成熟,缺陷在于没有提供“信用担保” ,只是用 于经验型产品支付,极大制约了其市场空间。 5.3.25.3.2 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 优势在于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信用担保” ,主要问题在于零佣金的同质化竞争,除 支付宝

44、等已经做大的一些工具能依靠资金沉淀获得一定的收益外,其余几家都在不盈 利的泥潭中苦苦挣扎,给行业带来很大的潜在风险。 5.3.35.3.3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模式将获得良好的发展中国移动手机支付模式将获得良好的发展 从移动支付对用户便利性的支持、交易的安全需求、产业成本结构以及国外的经 验来看,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产业模式或许更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首先,移动支付发展前提是大幅度降低用户的操作门槛。我们知道各大银行都有 自己的电子银行,可是电子银行的推出并没有极大地降低银行的服务成本。一个很重 要的原因就是,电子银行的操作门槛比较高,对那些缺乏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客户 来说,通过电脑来操作金融业务令人

45、生畏。在功能完备操作手段多样的计算机上操作 尚且如此,我们可以想象在手机上下载客户端或者通过 WAP 浏览器输入银行网址、登 陆、找到按键或者触摸屏点击页面按钮对于用户来说门槛有多高。因此,从使用的便 利性和降低用户门槛的角度来说,如果能够覆盖各种层次、各种终端类型的上亿手机 用户,那么非接触式的 SIM 卡方案或许是最佳的选择之一。通过更换一张 SIM 卡, 用户就可以方便地靠近刷卡终端完成资金支付,其便捷性要远远大于 WAP 或者客户端 版本的手机银行。 其次,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解决用户对资金安全的担忧。手机银行可以解 决用户的身份认证问题,可是由于不能像电脑那样能够提供外部密钥确保

46、交易过程中 的数据加密,因此在交易过程中,通过手机的金融业务操作就很容易被截取。以基于 WAP 浏览器的手机银行为例,很多浏览器的历史记录如果用户没有及时清空,就有可 能在手机丢失后成为黑客们破解的突破口。然而,非接触式的 SIM 卡提供了一个独立 的存放交易安全数据密钥的地方,通过与运营商建立的证书管理中心和认证数据中心 交互,不仅能够解决用户的身份认证问题,也能够同时确保对交易数据的加密。而且, 独立于银行账户的运营商设立的支付资金账户的存在,能够确保在银行账户被暴露之 前,存在一个足够安全的缓冲和隔离防护带。 再次,从产业成本结构来说,非接触式解决方案最大的成本结构在于用户终端上 SIM

47、 卡的更换以及在商户侧刷卡终端的大规模部署。这些成本成为制约移动支付产业发 展的巨大资本门槛。对于银行来说,他们早已大规模部署了银行卡刷卡终端,可能没 有足够的利益动机来承担这两部分成本。但是对于运营商来说,不管是出于拓展新的 利润增长空间还是出于竞争的需要,实现对手机用户的高度黏着以及从数亿用户那里 快速获得规模效应以实现迅速降低成本的可能,都给了运营商足够的动机去承担最开 始的成本。 最后,从国外的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经验来看,大部分也是由移动运营商推动和主 导的。 以日本为例,其运营商巨擎 NTTdocomo 在成功推出 i-mode 手机互联网服务 后,于 2006 年 10 月份正式推出

48、基于手机的手机信用卡服务,深度介入金融服务业。 而在韩国,移动运营商 SK 电讯也作为驱动移动支付业务发展的主要力量,向市场提 供手机信用卡服务。这也是由于运营商掌握着用户,也掌握着用户的入口和通道,相 比银行机构而言在用户的掌控力度上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 5.45.4 对比其他竞争者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竞争优势对比其他竞争者中国移动手机支付的竞争优势 若单纯比支付,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可能会死的很难看。但是中国移动手机支付好 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还有很多“战友” 。中国移动手机支付为用户和商户之间建 立起一个便捷的资金通道,而资金通道、信息通道、服务通道的完美融合将为用户提 供非常便捷、放心

49、的支付服务,这是中国手机支付竞争优势的根源。 中国手机支付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户规模优势 中国手机支付必须做到“人人都是用户” ,这是吸引商户的关键;6 亿潜在客户就 是手机支付最好的招牌。要实现这个目的,手机支付须采用话费账户、走“充值卡支 付,完全融入 BOSS”的道路。 有人担心政策风险,所以建议采用银行卡方式,这完全是因噎废食。躺在地上是 不会再摔跤了,但同样也没有前途了。 2、权益保护优势 信息类产品最大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 ,只有实施“先消费后付费,用户只为满 意的服务付费”这样的规则才能有效保护用户的利益。实施这样的规则,必须与商户 的“服务拒绝”等规则相配套。目前来看,只有运营商才能有效实施这样的规则,银 行做不到,支付宝也做不到。 3、隐私保护优势 淘宝上卖家骚扰买家,甚至给买家寄送冥币的事情时有发生,问题的根源其实在 于隐私保护。采用支付宝,买家的个人信息完全暴露在卖家眼底,会给用户带来相当 大的隐患。 原先移动梦网中用户就以编号的方式出现,手机支付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这 样卖家看到的只是一个编号,连用户的号码都无法得知,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用 户隐私。 4、持续订购优势 有一些信息类产品,比如邮箱、会员等服务需要持续付费。若采取其他方式,需 要经常付费,比较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